丹参药材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比较分析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的比较研究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210028) 陈 彦 贾晓斌 施亚芳 黄一平 提 要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超声、煎煮、索氏提取三种处理方法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
结果:索氏提取可促使水解完全,使测得的丹参素含量最高。
结论:索氏提取法作为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 提取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8412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丹参主要含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成分。
脂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酮类,而水溶性成分主要是酚酸类,如丹参素、原儿茶醛等。
药典中建立了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方法,而未建立水溶性成分如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前许多含有丹参的制剂如丹参注射剂、复方丹参滴丸等,质量控制都以丹参素为指标,因此建立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很有必要。
丹参素的测定以HP LC为主,但药材的处理方法有水煎煮法,〔1〕索氏提取法,〔2〕另外,超声提取法在药材的前处理中亦普遍应用。
本文研究比较了三种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结果如下。
1 实验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100,丹参素(上海医科大学提供),丹参药材(天津天士力集团陕西商洛基地),实验中所用甲醇为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lltima C18(416mm×250mm),流动相:甲醇-015%冰乙酸(1:5),检测波长279nm,流量016ml/min,进样量20μl,理论塔板数以丹参素峰计:12000,丹参素峰与相邻峰分离度为212。
2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素对照品,加水配制成含丹参素010195mg/ml,010390mg/ml, 010780mg/ml,011560mg/ml,011950mg/ml的溶液,各进样20μl测峰面积,以各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丹参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优选_金文淑

JIN Wen-shu1 ,ZHANG Wei-yu2* ( 1. Tonghua Want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Tonghua 134001,China; 2.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Agilent 1200 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安捷伦 公司) ,Agilent VWD 型检测器( 美国安捷伦公司) , AR2140 型分 析 天 平 ( 上 海 天 平 仪 器 厂) ,JA5103N 型电子天平( 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DZF-6050 型真空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
产 品 研 发,Tel: 18843583005,E-mail: jinwenshu @ 126. com [通讯作者] * 张炜煜,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新剂型、 新技术 研 究 与 开 发,Tel: 0431-86172198,E-mail: weiyuzhang2003@ 126. com
丹参( 河南聚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长春中 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姜大成教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根,批号 110310) ,丹 酚酸 B 及丹参酮ⅡA 对照品(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 究院,批号分布 为 110766-200518,11080-200306 ) ,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丹参酮ⅡA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 对照品溶液 0. 02,0. 05,0. 1,0. 2,1 mL,加甲醇稀释 2 mL,摇匀,各进样 5 μL,记录峰面积,以对照品峰 面积为纵坐标,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得回归方 程 Y = 67 758X + 39. 594( r = 0. 999 9) ,表明丹参酮 ⅡA 在 3. 1 ~ 155 mg·L - 1 呈良好线性关系。 2. 2 丹参酮ⅡA 供试品含量测定 取丹参提取物 约 0. 07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 醇溶液 50 mL,称定质量,避光超声 10 min,放冷,用 甲醇溶液补足减失质量,摇匀,滤过,即得供试品溶 液。按《中 国 药 典》“丹 参 ”项 下 方 法 进 行 HPLC 测定。 2. 3 丹酚酸 B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对 照品溶液 0. 02,0. 04,0. 1,0. 2,1 mL,加 75% 甲醇稀 释至 2 mL,摇匀,各进样 10 μL,以对照品峰面积为 纵坐标,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Y = 18 444X - 0. 877 ( r = 1. 00 ) ,表 明 丹 酚 酸 B 在 1. 750 ~ 0. 035 g·L - 1 呈良好线性关系。 2. 4 丹酚酸 B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丹参提取物 约 0. 07 g,精密称定,加 75% 甲醇 50 mL 溶解,称定 质量,避光超声 10 min,放冷,用 75% 甲醇补足减失 质量,摇匀,滤过,即得。按《中国药典》“丹参”项下 方法进行 HPLC 测定。 2. 5 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2. 5. 1 乙醇体积分数考察 称取丹参药材 3 份,每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概述

安徽农业科学 。 u a o A h i . e 2O , 1119 —1 6 J r l f n u A S . 73 6 : 5 7 o n iO 5 7 9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李菲菲
丹参有效 成分提 取 的研 究概述
赵小 雷 2 , 2( 疆 产 设 团 里 盆 生 资 保 利 重 实 室新疆阿拉尔 83 亮 , 浩东 张继 1 生 建 兵 塔 木 地 物 源 护 用 点 验 . 新 4姗
Aa,Xni g830 ) L r i a 430 jn
Ab tac I re oe npe e sv l x li a du le S li eo le.te o t m xrcin po eso aiu a t n lmeh d sSl3 sr t n od rt o rrh n iey epot n ti ava rs H ̄ z h pi mu eta t rcs v r s w dioa to swa tq o f o i lm ̄ u p ad te m rt n e rt ew e rd t n lm to sa d S F Co r o a ̄ .r l c ne t o as io e n ava a is i avago n h i sad d m i b te n t ii a h d C 1 e e s a o e n 2weec mo l I e o tn fT n hn n ad S l cd n S li rwn i 1 s i n d rn ra e tae sweecmp d.n rsl h we h t eee itdcn iea l i rne i e oe ymt t iee tm to sa d tec ne t o Tn— F o  ̄e eut so dta t r xs o sd rbed雎 e c n rcv r s h e ewi df rn e h d n h h o tn f a s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湿式超微粉碎提取

m n r oa J . ur dR s i ,07,3 4 :4 . eor e [ ] C r Me e n2 0 2 ( ) 8 1 h Op 张学 梅, 高 卫 , 苦参碱 的镇 痛作 用部位 及机制 研究 等. [ 罗学娅 , 6] [ ] 中草药 ,0 13 ( ):1 J. 20 ,2 1 4 . 樊 菁 . 经宁 对大 鼠子 宫微 循环 的影 响 [ ] 中草药 , 痛 J. [ 李炳如 , 7]
与模型组 比较 , P<O 0 , P< . 1n=1 . 5 0O ; 0
表 2 A F D对 缩 宫 素诱 发 小 鼠 离体 子 宫收 缩 频 率 的 影 响 ( ) EF i±
步研究 。
参 考文献 :
[ 佟继铭 , 兰芳 , 1] 李 宋利萍 , 满药赤雹果水溶性提取 物镇痛作用研 等. 究 [ ] 承德医学院学报,0 62 ( )3 7 J. 20 , 4 : . 3 3 [ ] 徐叔云 , 2 卞如濂 , 修. 陈 药理实验方法学 , 3 [ . 第 版 M] 北京 : 民 人 卫生出版社 ,0 2 1 8 . 20 :53 [ 孙海燕, 3] 曹永 孝. 鼠痛经 模 型 的建 立 [ ] 小 J .中国药 理 学 通 报 , 20 ,8 2 :3 . 0 2 1 ( )2 3 Yu Y Ke Y,e 1 L g t i e a tn a e a n b h vo n u e t a . iusi d t u t s p i e a ir i d c d l e [ Du J, , 4] b ct c rom l [ ] tnp a el20 ,1 ( )2 1 yaei ai o r ai J .JEho hr o,0 7 12 1 :1. c d f n ma i r e t ,Ec ls R,e 1 f c c fa p r c t mo n af — ce ta .E i a y o a a ea l d e fe a [ Al Z,Bu n t I 5]
泰山野生丹参与种植丹参根_茎_叶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比较_齐永秀

药 物 生 物 技 术Pharm aceutical Biotechno logy 2006,13(4):279~282泰山野生丹参与种植丹参根、茎、叶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比较*齐永秀,曹明亮,王晓丹,高允生,夏作理(泰山医学院,泰安271016)摘 要 选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酮ⅡA,选用氨水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用H L PC法测定泰山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三种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根中均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丹参叶中丹参素含量较高;丹参茎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较低。
研究表明泰山三种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丹参叶含丰富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提示丹参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丹参;丹参酮ⅡA;丹参素;原儿茶醛;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R2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915(2006)04-0279-04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 hiz a bg e)通常以根部入药,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热安神的功效[2]。
丹参能改善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前列环素(PGI2)/血栓烷素A2 (T A2)平衡,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值迁移等[3],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应用甚广。
白花丹参(S alvia m iltiorr hiz a bg e.f.alba)为丹参的白花变型,主要分布于山东境内,其他地区较为少见,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白花丹参除具有丹参的生物活性和用途外,对治疗血栓性脉管炎具有独特疗效[4]。
泰山产丹参主要为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种植白花丹参。
文献报道[5,6]丹参地上部分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
为进一步探讨野生丹参与种植丹参主要有效成分有无明显差异,以及丹参茎、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本文采用H PLC法对泰山丹参根、茎、叶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了分析,对种植丹参和野生丹参同一部位有效成分进行比较,为丹参种植和茎、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中药丹参提取分离技术论文

中药丹参的提取分离技术【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03-01【摘要】综述了丹参有效成分的各种提取分离技术,其中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法、加压液体萃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真空液相层析法等,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提取分离技术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丹参作为能够预防和治疗人类面临的几大危险疾病的植物药之一,它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1、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丹参有效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因此提取分离工艺分为脂溶性成分二萜醌类的提取分离和水溶性成分酚酸类的提取分离。
近年来,对于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涉及到: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二萜醌类的提取分离和酚酸类的提取分离。
笔者分析了各种提取分离法的优缺点,为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1.1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丹参的有效成分复杂,总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较低。
主要的提取方法有醇提法、超声法、co2超临界萃取法(sfe)。
梯度渗漉法具有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溶剂用量少,适合于有效成分含量低的中药材提取等优点。
这是由于传统方法多数都有加热过程或产热过程,而超临界萃取法受热小,并且同时具有液体溶剂的溶解能力和气体的传递特性,萃取后溶质和溶剂易于分离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热敏性、易氧化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而丹参酮ⅱa对光不稳定,丹酚酸b受热易分解,这就是传统提取方法的提取率较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率低的原因。
1.2二萜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二萜醌类,又称丹参酮,主要包括丹参酮ⅱa、异丹参酮、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等。
丹参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考察 不 同提 取 条件 下丹 参 中丹 参酮 Ⅱ 一原儿 茶醛 的溶 出情况 方 法
量及 出膏率 为指标 , 用正 交设 计 和单 因素比较 法对丹 参的提 取I 艺进行 优选 结果 用 8倍 量的 7 乙醇提 取 2次 , O 每次 2 。结论 h 关键 词 : 参 ;i 酮 I ; 交设 计 丹 4参 - ^正 中图 分类号 : 8. R24 2 文献 标识 码 : A
的含量 。
2 1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K o aiCa2 0 m× .. rm s 1 0 l ( m 4 6mm, . 5岬 ) 流 动 相 : 醇一 (0; 0 ; 测 波 ; 甲 水 8 2 )检
长 :7 m; 2 0n 流速 :. ・ n 柱 温 : 温 ; 样 10mL ml一; 室 进
丹 参提 取I 艺的研 究 为其深入研 究提 供 1科 学依据 文 章编 号 :0 420 (02 0—020 1 0—47 20 )20 6—2
表 2 正 交试验提取丹参脂溶性成分 及结果
丹 参 为 唇 形 科 植 物 丹 参 S li lor ia avamiirhz t B e 的干 燥 根及 根 茎 。具 有 祛 瘀止 痛 、 血通 经 、 g. 活 清
心除烦 的功 效 。 用于 月经不调 、 闭经 、 经 、 腹刺痛 、 痛 胸
心烦 不眠 、 脾肿 大及 心绞 痛“ 丹 参用 于治疗 冠 心 肝 病 的 主 要 有 效 成 分 分 为 脂 溶 性 成 分 和 水 溶 性 成 分。 其提 取工 艺亦 分 为两 种 : 一种 为脂 溶性 成分 ( 丹 参酮 1 为 指标 ) 的提 取 方法 , 一种 为水 溶性 另 成 分 ( 原儿 茶醛 为 指标 ) 的提取 方法 , 现分别 对这 两 种 提取 工艺进 行优 选 , 为进 一步研 究 和工业化 生产 提 供 科学 依据 l 仪 器与试 药
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作者:杜坤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7期论文摘要:目的优选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的集成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为测定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以此为指标优选集成提取工艺条件。
主题词:丹参成份测定中图分类号:O723+.6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含有二萜醌类脂溶性及酚酸类水溶性成分。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 为指标,对丹参药材进行质量控制。
为了能同时兼顾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两类有效成分,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丹参的提取工艺进行全面优选,以使丹参的提取工艺更科学、合理。
一、仪器与试药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丹参酮ⅡA(批号110766- 200518)、丹酚酸B(批号111562-200605)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丹参药材购自安国药材市场(经河北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孙宝惠主任药师鉴定为正品)。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二、方法与结果1 、丹参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广州菲罗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
精密称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10.21 mg,置50 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 mL,置25 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每1 mL中含丹参酮ⅡA 16.32μg)。
分别取溶剂考察、粒度考察、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中回流提取液的稀释液,以0.45 μm 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回流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系统及皮肤的损害,偶有关节炎,川崎病,视乳头水肿,虹膜 炎等的报道[4-5].肺外并发症常随MP感染的好转而好转,但神 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肾脏的损害则持续时间较长。近年来,难 治性或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逐年增多,许多患者遗留肺不张、 局限性支气管闭塞、广泛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后
遗症,并有反复发作,而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偏瘫等亦有报道。 MP感染可改变红细胞膜表面的血型抗原,产生红细胞冷
中,摇匀并稀释成适当质量浓度溶液后供测定使用[5]。
超声法:精密称取0.15-0.25mm粒径的丹参药材粉末约5g,
以20倍量体积分数为90%乙醇于55℃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提取
40min,滤过后,收集续滤液,浓缩至变干,用甲醇溶解于50 mL 量
瓶中,摇匀并稀释成适当质量浓度溶液后供测定使用[6]。
约5g,以95%乙醇16倍用量进行渗漉,其流速为1mL/min。收集
渗漉液,浓缩至干燥,用甲醇溶解于50 mL 量瓶中,摇匀并稀
释成适当质量浓度溶液后供测定使用[4]。
冷浸法:精密称取粒径为0.15-0.25mm的丹参药材粉末
约5g,以8倍量体积分数为95%乙醇冷浸提取2次,每次提取3h,
并滤过,收集续滤液,浓缩至变干,用甲醇溶解于50mL 量瓶
取效率的影响,优化丹参药材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实
验结果表明,以渗漉法和超声法为优,但由于渗漉法提取时间
过长,不利于工业生产,因此选择超声法提取丹参中脂溶性成
分具有更高的实际价值,宜于推广应用。
此外,笔者还比较分析了利用超声法提取丹参脂溶性成分
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出各因素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0%,
2.1 提取方法及色谱分析条件
2.1.1 提取方法 回流法:精密称取粒径为0.15-0.25mm的丹参药材粉末
约5g,以55%乙醇5倍用量进行回流法提取两次,每次提取3小 时。并放至室温,滤过,合并滤液,定容至500ml,取样适量于
1000R/min离心5min后分析[3]。
渗漉法:精密称取粒径为0.15-0.25mm的丹参药材粉末
入病变部位,释放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引起增生和破坏性病变. 国内多项研究发现MPP患儿外周血急性期和恢复期CD4细胞
明显降低,CD8细胞明显升高,而致CD4 CD8明显下降[7],提 示MPP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小儿MP肺炎的首选抗生素药,包括红
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 生素在体外对支原体有很高的敏感性,克拉霉素M I C 为0 . 008mg/L,阿奇霉素0.0003~0.031mg/L,罗红霉素0.00625~ 0.0156mg/L,常规剂量足可达到此有效浓度。甲基强的松龙属 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及调节免疫等作用。因此本 研究在常规应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再加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 调节免疫治疗。本研究中重症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发生率为 35~40%,与之前的报道相符合,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并发症亦 不少见,同时具有呼吸系统症状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 率较高等特点。结果提示,激素治疗组患儿发热时间、肺外症状 好转时间等均对照组提前,肝功、心肌损害等肺外症状恢复早 于对照组,而肺不张、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亦有所减少, 提示激素治疗可以加速重症支气管肺炎病情恢复,从而改善预 后。考虑作用机制与激素以下作用相关(1)阻止炎症细胞趋化 作用和激活。(2)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3)减轻微血管的渗漏, 从而减轻气道水肿使呼吸道畅通。(4)促进气道平滑肌β2受体 功能重建。
272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2011 年第 9 卷 第 9 期
丹参药材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比较分析
徐庆仪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安徽 六安 2 3 7 0 0 0 )
【 摘 要 】 目 的 :比 较 丹 参 提 取 工 艺 对 其 脂 溶 性 成 分 提 取 效 率 的 影 响 ,最 终 确 定 有 效 的 提 取 工 艺 ,为 丹 参 相 关 制 剂 的 生 产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丹参中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丹参酮I 、丹参酮I I A 及总丹参酮含量为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回流法、渗漉法、冷浸法和超声法对丹参药材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效率。结果:超声法 明显优于其他方法。此方更有利于丹参药材脂溶性成分的溶出,其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 0 % ,物料粒径0 . 15 - 0 . 2 5m m , 固液比1 : 2 0 ,提取时间1 2 0 m i n ,提取温度5 5 ℃。结论: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以渗漉法和超声法为优,但由于渗漉法提 取 时 间 过 长 ,不 利 于 工 业 生 产 ,因 此 选 择 超 声 法 提 取 丹 参 中 脂 溶 性 成 分 具 有 更 高 的 实 际 价 值 ,宜 于 推 广 应 用 。
凝集素,另外由于MP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等组织 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当MP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 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道及肺以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
出现该器官组织相应症状,或致淋巴细胞对有关的自身组织产 生免疫反应.国内研究表明[6],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IgG,IgM,IC,C1,C4,C3,B因子含量明显增高,重症者尤为明 显.MPP的多系统肺外并发症可能是因为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 合物激活补体,产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大量白细胞侵
左慧敏[8]等研究发现,其具有发热时间>10天,合并胸腔积 液和(或)肺外并发症,病变部位位于右上肺部,病变类型为大 片阴影,其5个因素为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后遗症的相关危险 因素,可以预测肺部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对于具有以上特点的 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 义。
【关 键词 】 丹 参 ;脂 溶 性 成 分 ;提 取 工 艺 ;超 声
【Abstract】By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With content of cryptotanshinone,dihydrotanshinone, Tanshinone I,tanshinone IIA and total tanshinone as indices,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method of reflux extraction,diacolation extraction,cold-soaking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liposoluble constituents from Salvia Miltiorrniza.The ultrasonic extraction i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other methods,the optimized process parameters as follows:ethanol concentration 90%,Particle size 0.15-0.25mm,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1:20, extracting duration 120 minutes and extracting temperature 55℃.
表4 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比较(例)
治疗组(24) 对照组(21)
肺不张
2 2
局限性支 气管扩张
1 0
肺部阴影 长期存在
1 2
其他
0 2
合计 (%/例) ;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类无细胞壁、呈多形性、可以通过除
菌滤器的微生物,也是迄今为止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 物,含DNA和RNA,没有细胞壁.MP感染流行周期为4~7年, 流行时其发病增加3~5倍.MP感染可在任何年龄发生,但其下 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学龄儿童和年轻人.尤其以5~20岁更 多见[2].MPP占各类肺炎总数的10%~30%,仅占MP感染的 3%~10%。MPP症状轻重不同,文献报道肺外并发症发生率为 36%~46.7%,多在病程7~14d出现,以年长儿居多[3].常见的 肺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
物料粒径0.15-0.25mm,固液比1:2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
温度55℃。
(下转第274页)
方法 回流法 渗漉法 冷浸法 超声法
表1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含量比较(mg·g-1,n=5)
隐丹参酮 1.27 1.47 1.13 1.49
二氢丹参酮 0.96 1.09 0.85 1.06
丹参酮 I 1.34 1.95 1.21 1.98
丹参酮 IIA 3.02 3.23 2.98 3.34
总丹参酮 6.71 7.79 6.38 7.95
万方数据
274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2011 年第 9 卷 第 9 期
05)见表2。 2.2 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比较 激素治疗组患儿CK-MB、 AST、ALT各值较对照组恢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Po2、SO2值治疗前均在正常临界范围,激素治疗 组患儿第三天SO2、Po2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Pco2、BUN值在两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比较 激素治疗组患儿后遗症发 生率为16.6%,明显低于对照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1.2 分析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采用HPLC法[7]和紫外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