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集成提取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及丹参及其制剂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关键词】丹参水溶性成分综述【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26-02The search of Dan shen water-soluble compositionses makes progress 【Abstract】 This text Dan the extract disconnect of three water-soluble effective compositions method progress round up and Dan shen and it product pharmacology acting lately make progress make a to introduce【Key words】 Dan shen Water-soluble composition Round up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要药,常用于妇科病、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的治疗。

丹参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本文就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并对丹参及其制剂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1.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主要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a\b\c\d\e\f\g等,这些成分多具有酚酸性结构,最早发现的丹参素化学名为f-3,4-二羟本乳酸(p-3,4-dihydroxybenyllacticacid)其分子式C9H10O5。

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是一分丹参素与两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26H22O10;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为三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36H30O16;丹酚酸c(salvianolic acid c)则为二分子丹参素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18H18O9,其它丹酚酸亦有类似结构。

丹参的提取精制工艺的研究

丹参的提取精制工艺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12 - 06 - 23 作者简介: 蔡韡韡( 1985 - ) ,女,上海人,实验师,学士,研究方向:
中药学。
丹参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其脂 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 等,其水溶 性成分主要是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A、B、C、D、E、F、G 等[2 - 4]。丹参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类化 合物为代表,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抗菌作用等基本 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激素样作用、抗氧化作用等 多方面的作用。丹参水溶性成分在丹参的作用中占有重要
基,同时具有多种其他作用,这些作用的结合在多种疾病治 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5 - 9]。
本文以丹参酮 IIA 和丹酚酸 B 为丹参脂溶性有效成分
和丹参水溶性有效成份的指标,兼顾两类有效成份优选丹
参的提取精制工艺,提高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收率,降低得膏 率,便于制剂成型[10 ~ 12]。
1 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 1 部第 57 页丹
DOI:10.13193/j.archtcm.2012.11.199.caiww.040
第 30 卷 第 11 期 2012 年11 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0 No. 11 Nov. 2 0 1 2
收率,降低得膏率,便于制剂成型。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 IIA; 丹酚酸 B; 提取; 精制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7717( 2012) 11 - 2565 - 06
Research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Salvice Miltiorrhizae Radix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丹参由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组成,其酯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

本方案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通过正交实验(将丹参用不同提取时间、浓度乙醇溶液、不同溶媒量及提取次数各设置3个水平)选择最佳乙醇提取工艺条件,并以丹参酮ⅡA含量作为考察指标。

通过实验最终得:以12倍量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1.5 h/次,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最高。

标签:丹参;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正交试验1丹参提取方法丹参提取方法有:①水煎煮法,②乙醇回流法,③乙醇回流-水煎煮提取法,④超临界提取法,⑤超声提取法。

2丹参研究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管疾病的治疗取得迅猛发展,溶栓药物和介入治疗等大大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天然药物及其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发挥丹参的药用价值,本文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运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丹参醇提的影响因素,并以丹参酮ⅡA 作为参考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2.1实验材料2.1.1仪器,见表1。

2.1.2试剂及药材乙醇(95%)(分析纯,杭州长征化工厂);甲醇(分析醇,杭州双林化工试剂厂);甲醇(色谱纯)。

丹参药材(20140108,亳州市安利达药业有限公司)。

2.2实验步骤2.2.1正交试验的设计2.2.1.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根据影响乙醇回流提取的因素: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媒量、提取次数为因素,每个因素拟定3个水平,因素水平表,见表2。

2.2.1.2 L934正交试验将丹参药材粉碎为粗粉,平行精密称取9份药材,每份10 g,按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

将丹参药材粗粉,置蒸馏烧瓶中,精密加入规定量乙醇,称重,加热回流,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合并提取液,滤过,续滤液,即得。

2.2.2含量测定2.2.2.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的分离与纯化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的分离与纯化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对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脂溶性成分纯化研究二、实验原理丹参是中国传统中药, 是山东省的地道药材。

其主要功效为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中风、微循环障碍等疾病据文献报道, 丹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脂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

其中α脂溶性成分主要有三种: 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 和隐丹参酮, 目前多以丹参酮Ⅱ A 或以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 及隐丹参酮等多种脂溶性成分联合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

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性和筛选性,其吸附性是由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分子筛选性是有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的。

通过吸附和分子筛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

三、仪器与材料1、丹参药材、乙醚、乙醇、蒸馏水、丹参素对照品、、大孔树脂等2、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蒸发仪、水浴锅、锥形瓶等四、实验内容1、提取1.1 丹参脂溶性成分初提物的制备取粉碎的丹参药材50g,90%乙醇水浴回流三次,每次10倍量、1.5h。

合并滤液并回收溶剂。

残渣用氯仿萃取溶解3次,每次50ml,合并氯仿液,回收氯仿,残渣用适量乙醇溶解,备用2、大孔吸附树脂使用2.1三种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丹参素的静态吸附量考察精密称取大孔树脂各1g,置100ml烧杯中,精密加入上样溶液20ml,每隔5min振摇10s,持续120min,然后静置过夜,使其达到饱和吸附,过滤取续滤液,通过0.45μm的微孔滤膜,上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丹参素的含量,按公式计算树脂的饱和吸附量静态饱和吸附量=[(初始浓度—吸附后浓度)×吸附液体积]/树脂量(mg.g-1)。

2.2 各种大孔树脂对丹参总黄酮的静态吸附-洗脱性能将2.1中过滤的大孔树脂精密加入70%乙醇20ml,时时振摇,持续120min,静置过夜,过滤取续滤液,通过0.45μm的微孔滤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计算丹参素的含量静态洗脱率=(洗脱剂浓度×洗脱剂体积)/饱和吸附量×100%。

大孔树脂富集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大孔树脂富集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A 对照品; B 供试品; C 阴性对照液; 1 丹参素钠; 2 原儿茶醛; 3 丹酚酸 B。
A reference; B test sample; C negative reference; 1 salvian ic acid A sod ium; 2 protocatechualdehyde; 3 salvianolic acid B. 图 1 样品 HPLC色谱图
周琳 吴清# 刘晓帆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
摘要: 目的 考察利用大孔树脂富集丹参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 B 的 工艺方法。方法 以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 B含量之和为指标, H PLC 检测分离前后有效成 分的含量变化。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树脂种类、上样溶液浓度、pH 值、上样量、洗脱剂浓度、用量和 流速等进行考察。结果 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 按 111 g /mL (生药量 /树脂量 ) 的上样量配制浓度 为 1 g /mL 的上样溶液, 调其 pH 值为 3, 上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 采用去离子水以 015 mL /m in 的流速, 洗脱 5倍体积 ( BV ) , 然后再用 6 BV 的 40% 乙醇洗脱, 流速为 015 mL /m in, 所得精制品中 总酚酸含量为 85% , 转移率高达 70% 。结论 采用 D101树脂可以改进分离纯化工艺, 去除杂质, 提高粗提物中有效成分含量。 关键词: 大孔树脂; 丹参素钠; 原儿茶醛; 丹酚酸 B 中图分类号: R283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 5次, 记录峰 面积, 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 B 的 RSD 分 别为 2101% , 1182% 和 2175% 。精密度符合要求。
# 268#
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2 2 2 干 膏 收 率 测 定 . .
病。 丹参的活性 成分 主要有脂 溶性 和水 溶性 两类 , 脂溶性成 分主要 是 丹参 酮 、 隐丹 参酮 、 丹参酮 Ⅱ 等。 1 近 0多年来 国内外对丹参 及
其 同属 植 物 的 脂 溶 性 成 分 进 行 了大 量 的 研 究 , 从 丹 参 中分 离 的 仅 二萜醌类化 合物就有 4 0多 个 , 且 对 其 药 理 也 进 行 研 究 。 而 中 并 然
丹 参 为 唇 形 科 植 物 丹 参 5 m o 。B ne的 干 燥 根 及 0 r ug 根 茎 , 用 于 治疗 妇 科病 、 心 病 、 血 性 中风 、 脉 粥 样 硬 化 等 疾 常 冠 缺 动
摇 匀 , 微 孑 滤 膜 ( .5 m) 用 L 0 4 滤过 , 续 滤 液 即得 供 试 品溶 液 。 取 测 定 法 : 别 精 密 吸取 对 照 品 溶 液 与 供试 品 溶 液 各 1 , 分 0 注 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可。
0 nb0 o a ts wa u e .T】 eh n J o a e e £丑 tn tme fa 1 o c n r£0 gnl e£ s s d ’e t a 0 d s g , x rc ig i ,eb n0 c n e tai n,e ta t t e we e h fur a tr i te x e j n . xr cj ng i s m r te 0 f co s n h e p rme t Th c ne t f s l in lc cd a te i1 o x rci n e o tn o a va o i a i B nd h yed f e ta t0 we e h s n s he n e e fr c e nn t e t_ tn c n t0 .Re ul Th r c o e a t i d x s 0 s r e ig he xI ci g o diin a s t e bet xr ci p c d r wa :a i g tme a u o 3 s e ta tng m e u e s dd n 6 i s m0 nt f 0% e h l k o o ,e ta tn fr tme , a h i 60 t y a h l xr ci g 0 3 i s e c tme mi n.CO l i n The ncus0 o tmie tc 0o y s e sbl wih p rbii . p i z d e hn l g i fa i e t o e a lt y Ke w0 ds S li mit0 r z Bun e 0 t g n l y r : ava lirhia g ; rho o a de in; xr ci g t c n lg ;s linoi a i B sg e ta tn e h o o y aV a l c cd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完成人刘奕心班级 09升段中药班学制二年制专业中药学指导教师吴杰完成日期 2011年3月12号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丹参有效成分的各种提取分离技术,其中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法、加压液体萃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真空液相层析法等,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 有效成分; 提取分离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

其现代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舒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明显的钙拮抗剂作用;提高心室的顺应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增加微循环流速和流量,消除局部静脉血液瘀滞,改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作用;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等[1]。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丹参作为能够预防和治疗人类面临的几大危险疾病的植物药之一,它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近年来,丹参的临床疗效备受关注,因此,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研究丹参有效成分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微波辅助萃取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加压液体萃取法(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PLE)、高速逆流色谱法(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和真空液相层析法(vacuum liquid chromatography,VLC)等。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探究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探究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探究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探讨【摘要】目的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是丹参制剂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也是成品的主要检测指标,通过对丹参酮ⅡA提取方法的研究,对丹参制剂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方法根据当前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出发,在提取时间、溶媒倍数、提取温度、溶媒浓度等方面进行筛选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丹参的最佳提取重要条件为,4倍量90%的乙醇,70℃温浸小时,通过实验证明采用以上所述的丹参提取方法,干燥过程同样采用低温减压浓缩的丹参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转移率超过50%。

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利于有效成分保留,适用于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对于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优化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丹参酮ⅡA 提取方法工艺优化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其活性成分可分为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酚酸成分,前者主要包括丹参酮ⅡA、丹参酮I和隐丹参酮等;后者主要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C等。

本文以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为指标对提取方法进行研究。

丹参酮ⅡA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有抗凝血、促纤溶作用。

我们以丹参酮ⅡA这一活性成分为指标,从提取时间、提取溶媒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溶媒浓度等方面进行试验,以筛选提取条件,为提取工艺优化奠定基础。

1 药品与试剂丹参(蓟县野生药材),丹参酮ⅡA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分析纯)、乙醇(药用级)、蒸馏水。

2 方法色谱条件的确定高效液相色谱仪:SP-8100。

色谱柱:YMC C18分析柱(×150mm)。

流动相:甲醇-水(75∶25)。

检测波长:270nm。

流速:1ml/min。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用分析甲醇配制成浓度为/ml的对照品溶液。

3 试验及结果试验用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取丹参粉末(过三号筛),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密塞,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集成提取工艺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任志会,苏会霞,柏艳柳【摘要】目的优选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的集成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为测定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以此为指标优选集成提取工艺条件。

结果集成法可同时对丹参中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

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

结论采用集成方法同时提取丹参水溶性及脂溶性部位,可省时、省工、节能,使丹参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关键词】丹参;提取工艺;正交试验;丹酚酸B;丹参酮ⅡA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an integration technique for extracting the liposoluble and water-soluble compon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Methods Salvianolic acid B and Tanshinone ⅡA were selected as marker components and determined by HPLC to optimize the integration extract processof Salvia miltiorrhiza by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The liposoluble and water-soluble active compon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were efficiently extracted by the optimum integration technique. The integration technique for extracting was obtained:Salvia miltiorrhiza was added with 8 times alcohol of 70% and extracted 1 hour for 2 times. Conclusion The liposoluble and water-soluble active compon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can be extracted simultaneously by the novel extraction process which wa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This new technique can be employed to reduce time, working and energy, and be suitable for the morden production.Key words:Salvia miltiorrhiza;integration technique for extracting;orthogonal test;Salvianolic acid B;Tanshinone ⅡA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含有二萜醌类脂溶性及酚酸类水溶性成分。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为指标[1],对丹参药材进行质量控制。

为了能同时兼顾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两类有效成分,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丹参的提取工艺进行全面优选,以使丹参的提取工艺更科学、合理。

1 仪器与试药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丹参酮ⅡA(批号110766- 200518)、丹酚酸B(批号111562-200605)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丹参药材购自安国药材市场(经河北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孙宝惠主任药师鉴定为正品)。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2.1 丹参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广州菲罗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

精密称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10.21 mg,置50 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 mL,置25 mL 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每1 mL中含丹参酮ⅡA 16.32 μg)。

分别取溶剂考察、粒度考察、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中回流提取液的稀释液,以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回流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2.2 丹参提取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6 nm。

精密称取丹酚酸B 8.20 mg至1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75%甲醇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2 mL至10 mL容量瓶中,以75%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164.0 μg/mL的丹酚酸B标准品溶液。

分别吸取溶剂考察、粒度考察、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中回流提取液的稀释液10 mL至25 mL的棕色容量瓶中,以相应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以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回流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

2.3 提取溶剂的选择丹参脂溶性成分易溶于高浓度乙醇,但在预试验中,丹酚酸B在醇提时亦有相当部分被提取出来,所以考虑采用脂溶性部位与水溶性部位进行集成提取,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含量测定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对丹参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称取丹参药材8份,每份30.0 g,平行2组,分别以8倍量水及10%、30%、50%、60%、70%、90%及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药液过滤,合并,放置室温,定容至 1 000 mL。

将以上药液取适量,按照上述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丹参药材及各提取方法样品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并计算提取率。

结果见表1。

表1 丹参集成提取工艺溶剂的选择(略)表1显示,90%乙醇提取时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最高,为81.6%,但丹酚酸B提取率仅为48.3%;50%乙醇提取时,丹酚酸B提取率最高为75.1%,但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仅为40.1%;70%乙醇提取时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为80.7%,丹酚酸B提取率为73.2%。

为兼顾二者,我们初步选择70%乙醇进行提取。

为验证高浓度乙醇提取后药渣中丹酚酸B的含量,取70%、90%、95%乙醇提取后的药渣再加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药液过滤,合并,放置室温,定容至 1 000 mL。

样品液处理后以HPLC 法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70%、90%及95%乙醇提取再水提的丹酚酸B 的提取率分别为2.7%、18.4%及36.4%,均较低。

由此可看出,醇提后再水提的工艺条件不合理,其原因可能是丹酚酸B长时间受热,导致分解,使提取率降低,因此,确定采用70%乙醇进行集成提取的工艺条件可行。

2.4 药材粉碎粒度的考察称取丹参药材饮片、最粗粉及粗粉各30.0 g,平行2组,分别以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药液过滤,合并,放置室温,定容至1 000 mL,摇匀,取适量以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以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提取率。

结果见表2。

表2 丹参醇提工艺药材粉碎的粒度选择(略)表2显示,饮片及粗粉提取时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均较最粗粉高,但饮片及粗粉提取时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在同一水平;饮片、最粗粉及粗粉提取时丹酚酸B提取率分别为77.2%、80.5%、78.3%,三者在同一水平。

从工业生产成本角度考虑,选择饮片直接提取即可。

2.5 正交试验2.5.1 正交试验设计选择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设计;并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提取率为指标,优选丹参合提工艺条件。

因素水平见表3。

2.5.2 正交试验与结果分析平行称取丹参药材9份,每份30 g,按L9(34)正交表试验条件,用7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合并至1 00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测定。

结果及分析见表4~表6。

表3 丹参集成提取因素水平表(略)表 4 L9(34)丹参醇提工艺正交试验结果(略)表5 丹参集成提取正交试验丹参酮ⅡA方差分析表(略)注:F0.05(2,2)=19.00,*P<0.05 表6 丹参集成提取正交试验丹酚酸B 方差分析表(略)注:F 0.01(2,2)=99,F 0.05(2,2)=19,*P<0.05,**P <0.01方差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因素C对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 的提取有显著影响,取3水平;其次为A因素,取3水平;B因素影响最小,可取1水平;最佳提取条件应为A3B1C3,但A和C因素的2水平与3水平相差不大,结合生产,拟取2水平,故拟确定提取条件为A2B1C2,即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

2.6 验证试验按照正交试验优选醇提工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7;结合工业生产,选择优选工艺为丹参提取工艺,与正交试验各工艺结果比较含量较高,表明丹参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基本提取完全,该醇提工艺条件可行。

表7 丹参醇提工艺验证结果(略)3 讨论以醇提法从丹参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主要是丹酚酸B,以水提法则包含丹酚酸B、丹参素及原儿茶醛等水溶性成分。

药理研究表明,两种提取方法所得部位的药理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以醇提法所得的结果较好,并且随丹酚酸B含量提高而活性提高。

鉴于此,我们选择丹酚酸B为水溶性成分的考察指标。

丹参水溶性成分中,主成分丹酚酸B对热不稳定,这在提取溶剂的选择中可看出。

因此,我们先采用高浓度醇提再用水提,丹酚酸B提取率较低,可能为丹酚酸B长时间受热分解所致。

为全面反映丹参有效成分,我们采用先醇提再水提的传统工艺与集成提取工艺相比较,得出集成提取的优选工艺。

本研究结果表明,集成提取能同时兼顾丹参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使丹参的提取工艺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