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美纽斯 :17 世纪最伟大的人文教育家 . 第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第二,他认为教师应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 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 第三,爱和纪律 第四,夸美纽斯把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努力 提高修养看作教师道德要求之一。
二、现代外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1.洛克 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德行放在首位, 同时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 2.卢梭 教师应追求儿童的自然发展,适应儿 童的年龄特征施教。
三、近代外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一)美国教师道德发展概况 1.20世纪30年代 25 项教师职业应有的品质:(1 )适应 能力;(2 )仪表动人;(3 )广博的兴趣;(4 ) 细心;(5 )体谅别人;(6 )合作;(7 )可靠; (8 )热心;(9 )说话流利;(10 )有活力; (11 )判断力强;(12 )健康;(13 )诚实; (14 )勤勉;(15 )领导才富;(16 )有吸引力; (17 )整洁;(18 )虚心坦白;(19 )创造富力; (20 )进取精神;(21 )敏捷;(22 )文雅; (23 )好学(24 )自来;(25 )节俭。
(1)教师职业道德的起源
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远古时 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教育不发达,学校尚未出现, 没有专职的教师。常常是一些有感情,有经验的长者 来担任的。 长者的职责就是传授部落内部的儿童和青年种植, 捕鱼,狩猎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 这时只有一些教育活动中的粗浅行为习惯和朦胧的 师德意识。这一时期是师德产生的萌芽时期。
孟子说过:“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下。“君子 之首,修其身而平天下。”
(3)汉唐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西汉时期,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 教育的雏形,也奠定了封建社会教师 职业道德的基础。
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教育的鼎盛 时期,唐朝历代君主都十分重教重学, 尊师重道,师德得到了积极的发展。
(4)宋元明清时期教师职业道 德
蔡元培的师德思想
徐特立的师德思想
第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 进分子。 第二,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忠于党和 社会主义的教育工作。 第三,教师应该是人师和经师的合一。 第四,教师要专心致志,钻研业务。 第五,应该建立起相互平等的师生关 系。
“千教万教,教人求 真;千学万学,学 做真人。” ——陶行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的条 件是要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精神。
热爱学生、无私无隐
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 乎?”孔子就曾热切地指出:“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鼓励他的学生“当 仁,不让于师”。 韩愈也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 弟子。” 王夫之就明确指出:教人必须有严格的要求, 学习必须向高处努力。教师如果降低“道” 的标准,“俯身”自己的学生,那只能使学 生一辈子陷于“不知不能”的悲境,是最不 道德的表现。
(二)前苏联教师道德发展概况
《教师道德》 :教师应当遵守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 (1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单单带有正式的性质,而且带有人 道的性质; (2 )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尊重和支持他的最高尚的品 质,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应该把学生的高要求看作是尊重学 生的一种手段; (3 )经常研究儿童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以便能正确地解决每 个学生的问题,并能预见一切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 (4 )要能耐心地对待儿童的不正确的行为、意见和信念,善 于说服他们,耐心说服他们的错误;(5 )教师不仅有责任要 求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而且有责任使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的行 为,经常提高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2.1948 年,师范教育委员会提出教师应具备的道德 品质提出了13 项详细的要求和指导。其主要内容有: (1 )自重重人;(2 )富于社会意识;(3 )能够 理解地处理一切事物;(4 )善于与人合作;(5 ) 能在专业素养中培养其一般的优良特质;(6 )继 续不断地求知;(7 )熟悉传达知识的技术;(8 ) 爱护儿童,与儿童友善相处;(9 )能够了解儿童; (10 )能够了解社会并参与社会活动;(11 )是 学校社会中的良好分子;(12 )对本身及儿童的成 就要能具有正确的品评能力;(13 )有专业的信心。
(2) 改革开放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教师的 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1 第一个十年:从经验到法规
2 第二个十年:从试行到完善
3 第三个十年:从专业到务实
第二节 沿革
外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一、古代外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1.古希腊时期 普罗塔戈拉:主张以个人感性欲望和私 利为标准的道德观。他说:“要想成 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用自然的禀赋 和实践。”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产 生和发展
有 学 问 长 者 的 尊 敬 。
尊 喻 敬 师 旧 长 指 。 学 比 生 喻 恭 求 敬 学 受 心 教 切 。 和 现 对 比
矣 去 瞑 盖 。 。 坐 年 ” 颐 , 四 既 时 十 觉 与 矣 , 游 。 则 酢 一 门 音 日 外 见 雪 颐 深 侍 , 一 立 颐 尺 不 偶 ( zuò)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辟了 教育文化发展的新纪元。
我国近现代师德
“ 全世界之人类才能德性皆系之”(见《大同书》). ——康有为
他平生学生很多,著名的有梁启超、林旭、谭嗣同、马君武等,都是一时俊杰
康有为的师德思想
幼儿教师要“德行慈祥,身体健康,资禀敏 慧,有恒性而无倦心,有弄性而非方品”; 小学教师要“静细慈和,爱抚婴儿而有耐心, 有恒心,有弄心”; 中学教师要“学行并高,经验甚深”,“唯 才德是视”,“行谊方正,德行仁明,文字 广博,思悟通妙,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 恒”; 大学教师要“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
孔子讲学,有弟子 三千,贤人72,大 多数都与孔子结下 了深厚的友谊。孔 子死后,学生们在 墓旁搭起草房,守 丧3年,分别时都痛 哭流涕,难舍难分, 子贡不忍离开,独 自又住了3年。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令不从”。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杨雄在他的著作 《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
我国早期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古 代师德思想
孔子
荀子
有教无类
孔子主张,除奴隶外,不分贫富、贵 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 以成为教育的对象。只要他们诚心求 教、潜心学习,教师都应热心教诲、 一视同仁。这是他“泛爱众,而亲仁” 的伦理思想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贯彻 和体现。他招收的学生不受贵贱、贫 富、老幼等条件的限制,他的学生大 多数出自贫贱之家。

“ 至 是 , 杨 时 见 程 颐 于 洛 , 时
门 立 雪
第一节 沿革
中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教师职业道德 二、近现代中国 教师职业道德 三、当代中国 教师职业道德
一、古代中国教师职业道德
《1》 教师职业道德的起源 《2》 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3》 汉唐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4》 宋元明清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中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
《1》 建国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2》 改革开放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
(1) 建国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 的经济基础。如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于 职守,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 政策,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等等。 1957年,毛泽东向广大知识分子发出 “又红又专”的号召,为师德建设指明了 根本方向。
德漠克利特 :是西方第一个提出对教师 道德要求的人。他从人的德行可教, 教育可以构成人的第二本性的思想出 发,提出了应当用鼓励说服的办法来 教育学生,而不能用强制的手段,
2.古罗马时期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写出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系统著作的教育家。 他认为教师首先应热爱学生,应以父母般的 感情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 要多勉励少斥责;在实行奖惩时,教师要注 意分寸,既不能“吝惜褒奖”,也不能“滥 用褒奖”;教师要注意儿童之间在能力、资 质、心性几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应 善于回答学生的问题,向不发问的学生提问。
3.1968 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 E A )正式制定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 (也称《N E A 准则》)
4.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美国还制定出 了更加符合各种专业和工作特点的教 师职业伦理准则。如除《N E A 准则》 外,还先后确定了美国大学教授联合 会(A A U P )的职业伦理声明、美国 人事和指导协会的《伦理标准》、美 国心理学会(A P A )的《心理学家伦 理标准》等等。
Biblioteka Baidu
(三)日本教师道德发展概况
1.1952 年,日本教职员组织通过了《伦理 纲领》。这个纲领规定: (1 )教师要肩负日本社会的课题,同青少 年一道生活; (2 )教师要为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斗争; (3 )教师要保卫和平; (4 )教师要站在科学真理的立场上行动; (5 )教师不容许教育自由遭受侵犯;
(6 )教师要寻求公正廉明的政治; (7 )教师要同家长一道跟社会的颓废 作斗争,创造新文化; (8 )教师是劳动者; (9 )教师要维护生活权益; (10 )教师要团结。
宋云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鼎盛渐至 衰落。宋明理学家们从主客观唯心主义方面建 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思想。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教条》是我国古代关 于师德规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论述,也是 中国教育史上特别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 明清两代,沿袭宋代书院讲学风气。清末, 盛宣怀把师范生的道德品质训练分为5个层次, (学有门径,质成敦实;勤学诲劳,先公后私; 善诱察,能应变;无计较,无吝啬,无火气, 无客气;性厚才精,学广识通,行正度大,心 虚气静。)达到第5个层次才算达到教师道德水
3.中世纪 欧洲的中世纪,教会有至高无上的权 威,支配着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学校 完全集中在教会手中。因此,教会学 校几乎就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 僧侣担任教师,是主要的教育者,宗 教道德就是教师道德。
4.文艺复兴时期 维多里诺 :快乐之家 ;废除体罚 ;以身作 则 ;个性发展 拉伯雷 :教师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接近 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 活热情。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学生,非常熟悉学 生的特点,能够用精练的语言相当准 确的概括出学生的特征。例如:子路 粗犷好勇,颜回守德好学,子贡善辩 好货殖;冉求多才多艺,曾参守孝纯 正,原宪守节清高等等。 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 子教人多因才”,遂有“因材施教” 的名言。
孔子和他的弟子
捕 鱼 狩 猎
(2)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先秦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诸子百家其实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 一班学生相追随。 这些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 等一批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在开办“自由讲座”,创 办“私学”等教学活动中,对师德都进行了论述。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开创时期,先秦诸子 的道德学说为中国道德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后来 的文化教育,道德理论包括师德理论,大都可以从先秦 找到根芽。
3.斐斯泰洛齐 教师不应单是一个能够把自己知识传 授给学生的有教养的人,更重要的是 他应真诚地爱儿童,要以父母对待自 己孩子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斐斯泰洛齐 本人身体力行,和学生同吃同住,关 系十分密切,既是儿童的教师,又是 他们的父亲和朋友。
4.第斯多惠 :被人称为“教师的教师” 他认为,要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全依赖于教师熟练的指导,学校全 部工作的成功均依赖于教师道德的提 高。 教师既然是学生的楷模,那么他就必 须以身作则,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近现代中国 教师职业道德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文化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 教育家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著 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明确主张教师要 知识渊博,谦虚正直,要求教师的行为和品质能 成为学生的楷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