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息肉的病理类型详细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医护方略

1 临床 资料
资料来源于 安 塞县 医院 20 0 1—0 1~20 0 7—0 1住 院患
者 。其 中 6例高难度病例是 与上级专 家合作完 成。3 8例患 者均有类似胆囊炎症 状 , 且有 胆囊息 肉样病 变的住 院患者 。 其 中男 2 例 , l , 1 女 7例 年龄 2 2—8 岁。3 1 8例患者均有程度 不等 的右上腹痛 。3例出现畏寒发热 , 其中 1 例伴有黄疸 ,5 2
第 6卷
延安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第3 期
胆 囊 息 肉样病 变 的诊 断与 医护 方 略
文海强 贾梅梅 ,
(.安塞县 医院 , 1 陕西 安塞 7 7 0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专家门诊 , 14 0 2 陕西 延 安 7 6 0 ) 10 0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息 肉样病变( L ) P G 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对彩 色超声 、 T c 和病理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 变 3 例 进行了 回顾 8
增大 。
9 . %以上 , 39 因而影像 检查 在鉴别胆 囊 良、 恶性病 变 中被认 为是非常有价值的 ] 。从来我们收治住 院的胆 囊息 肉样病变 3 8例分析报告如下 。
24 2 手术治疗 ..
3 8例中 2 8例施行 了胆囊 切除术 。胆 囊
病变为 胆 固醇 性 息 肉… 。影 像 诊 断胆 囊 息 肉 的特 异性 为
服利胆药 、 抗生 素、 中药等治疗 , 右上腹痛症状均消失 , 中 1 其
例男性患者时隔 4个月 , 症状再发 而行手术 治疗 。其余 9例
患者随访 , 除偶有右上腹不适外 , 无其 它症 状。行彩超复查 , 有 3例胆囊息 肉单发者变成 2个或 3个息 肉 , 4例息 肉稍 有
胆囊息肉样病变62例临床分析

・
临床 探讨 ・
胆 囊息肉 样病变6例临床 2 分析
夏益 青
( 东莞市石碣人 民医院普 外科 , 广东东莞 5 3 9 ) 2 2 0 [ 摘要】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各 种类型的临床特征 , 提高临床诊断率 。方法 3 8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 中出现 6 9 2例胆 囊息 肉样病变 , 回顾性分析此 6 2例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 变病例 的临床 资料 , 比较各 种类 型的临床特征 。 结果 6 例 2
[ 关键词】胆囊息 肉样病变 ; 临床特征
[ 图分 类 号 】R 7 . 中 5 5 【 献 标 识 码 】 [ 章 编 号 】17 — 7 12 1 )7 19 0 6 文 A 文 6 3 9 0 (0 0 2 — 2 — 1
胆囊息 肉样病变 (abad r o p i ls nG L 是胆囊壁 gl l e l o i ,P ) l d p y d eo 向腔 内呈息 肉样突起 的一类病变 , 是普通外科较 常见疾病之一 ,
本组 6 2例胆囊 息 肉样病 变均来 自同期 因各种 病 因行 胆囊
切除手术 的 38例患者 , 9 占同期患者 的 1.8 其 中男性 3 5 %。 5 4例,
女性 2 8例 ,男女 比例为 1 1: 。患 者年龄 2 . 1 2 4~8 0岁 ,平 均 (7 4. 2±53岁 。无任何症状 , 在体检 中诊断者 2 .) 仅 8例 ; 上腹部饱 闷不适 , 或偶有 右上腹 隐痛及消化不 良者 2 3例 , 典型 的右上 有
2 结果
见表 1 。 ~3
表 1 渐 变 镜 组 和 单 焦 镜 组 戴 镜 前 屈 光 度
矫正视力 ≥1 。经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的单 纯近 . 0
B超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分析

病变患 者中 , 固醇性 占 5 .%, 性 2 . 腺肌增生 性 占 1 . 黏膜增 生 占 3 6 术 后胆囊病 理检查诊 断符合 率为 胆 9 7 炎 5 %, 6 09 %, . %. 6
可靠依据 。
1 材 料和 方法
1 材 料 . 1
本 组 病 例 选 自我 院 2 0 0 5年 2月 ~ 0 9年 2月 住 院 手 术 患 20 者 , 中男 5 例 (21 )女 3 例 (79 , 龄 2 其 1 6 . , 1 3 .%) % 年 2~6 6岁 , 器 仪 选 用 飞 利 浦 E v oc或 Mida C 6型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nir s n ry D 仪 , 头 频 率 为 3 . z 探 ~35 MH 。
充盈 , 方 位 、 切 面 的 B超 声 像 图分 析 对 G P 多 多 B L的诊 断 是 可
为 28 -mm; 早期 B超探查可见强闪烁点状 回声伴彗尾征 , 随着息
肉 长 大 回声 逐 渐 减低 , 近 囊 壁 回声 , 的 息 肉表 现 有 强 光 斑 点 接 有
状 回声伴有 淡声影 , 囊壁正 常或轻度粗糙 , 多伴 有小胆结 石 , 一
胆 囊 内部 病 变 部 位 、 小 、 态 、 目 、 大 形 数 回声 特 性 以及 周 边 其 内 血
符合 , 超声诊 断腺肌增生 中的 3例为黏膜增生 , 合率 为 9 . 符 63
病 理 检 查 对 于 诊 断 P G具 有 最直 观 、 L 权威 的意 义 。
胆囊良性息肉病变55例临床分析

: ::
bng h l yt y s
260 20 1 刘 华 江 苏南 通市第 三人 民医 院
文章编 号:5 3 9 32 0 } 4—07 —0 16 —3 9 (0 2 一0 20 2
C nc l n t i o 5p t ns H i ay s f 5 ai t ’ aa s e
维普资讯
20 。 7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 02年
第 9卷
第 4期
C ie j1 f ei l 丌 20 . o 9N  ̄ ns 吼舢dD m d a w 仲g 0 2V ] o4 e c 了翼扶胬肉的复发。 翼状 胬肉的术后复发多 与角膜 损伤 重. 响 角膜 上 皮 修复 有 直 接 关 系 。 影 在显微镜下手术 . 对角膜损伤 小. 利于 有 角膜上皮 的快速修复。 另外我 们认为 病 人复诊 不及时及用药不按时也 是导致翼 状 胬肉复发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所有 手 术 病 人均留院观察 7 O , ~l d 按时 复诊 . 按时 用药 .术后要求 病人滴用 抗生素 眼液加 地塞 米松 眼液 4 w。 ~6
性 息肉 1 4例, 瘤样 息内 2例, 5例 固临床 无症状未 手术, 朦 另 行保 守治疗, 定期 B超 随诊 。
胆囊 息肉性病变 是指来 源于胆囊壁 间腔 内突起 的 一类 病 变 的总 称, 随着 B 12 . B超显示 ( ) 囊 内见单个 或多 1胆 (0 , 部 7例 ( 4 , 部 3例 8 %) 底 L %) 颈
止血 。
本组病例 术 后 随诊 4~1to 平 均 2 . o lmo 治愈 3 O , 7眼, 治愈率选 9 9 有 2 4 %, 饼复发, 发 率 5 1 复 %。所 有 植 片 均 成 活,无排斥反应及其它明显并发症。 3 讨 论 翼 状胬肉是侵 到角膜 表面 的球结膜 及 结膜下 组 织, 是眼科 的 常见痛 。 目前 翼状胬 肉治疔 以手术 治疔 为主 . 但单 纯 翼状 胬肉坷 除术复发率 高。复发 性翼状 胬 肉由于手术多次使角膜 缘干 细胞遭 到 破坏. 正常 角膜 上皮结构不能 重建, 使 角 膜上度结膜 化. 致结 膜上 皮及 血 管翳穆 行角膜表而导致复发。移檀 术后的角 膜 缘干细胞 的增生和分化不仅 能促进 角膜 上皮细胞 的 增 和 创而 修复, H有角 而
超声检查胆囊息肉样病变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床 医 学 l 医 学信息2 0 1 3 年1 月第2 6 卷第 1 期( 上半月) M e d i c a ] I n f o r m a t i o n . J a n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1
综上所述 ,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 幼女 型外阴阴道炎 , 无 刺激 、 无痛 苦, 减少了服药时 间 , 患儿易 于接受 , 具 有明 显的实用性 , 是 目前治 疗幼女型外阴阴道炎的一种理 想的治疗方式 。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 向腔 内隆起的软组织病 变的统称 随 着 医学影像学 的普及 和应用 检 率逐渐增多I I 胆囊息 肉样病变患 者 多数无明 显症状 , 部分有 上 _ _ 腹部不适l 1 。本文分析了肌囊息 肉样病 变非肿瘤性息 肉 、 肿瘤性息 肉和息肉型早 期胆囊癌 的超 声特点 , 为 临床诊断 、 治疗和动态观察提供依据 。
从湿热论治胆囊息肉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NATUROPATHY,Oct.2023,Vol.31No.20 调节血糖的作用机制[J].中医外治杂志,2020,29(2):6-7.[28]嵇波,李志刚,张露芬,等.20世纪80年代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3):72-74.[29]嵇波,张露芬,李晓泓,等.20世纪90年代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3,41(1):70-72.[30]方朝晖,赵进东,石国斌,等.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综合防治方案及其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4,31(10):583-587.[31]方朝晖,仝小林,段俊国,等.糖尿病前期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J].中医杂志,2017,58(3):268-272.[32]黄湘茜,梁凤霞,陈丽,等.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探究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的选穴规律[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1):121-125.[33]王焱,宋爱群,梁凤霞.针灸治疗糖尿病前期的选穴规律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130-134.[34]康晓文,王文秀,刘倩,等.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分布及针灸治疗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4):42-43.[35]林燕云.运脾疗法治疗糖耐量低减的研究概况[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36]刘轶璇,武忠.中药干预糖尿病前期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2):167-168.[37]段春梅,胡永东,李娜
.
中药干预糖尿病前期的研究进
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8):161-163.[38]黄佩芬,吴福斌,潘敏
.
中药治疗对前期糖尿病患者疾病
转归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
442-445.[39]张军,成荣新,杨玉龙,等
.
中药归经理论形成发展源流述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一、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二、胆囊息肉有哪些症状三、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1、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
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
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息肉样胆囊癌占9%~12%,BUS特征为>10mm,单发为主(82%),多数位于胆囊颈部(70%),病变以中、低回声为主,约50%伴有胆石。
具有上述特征时,应早期作根治性胆囊切除,应将胆囊管上下的结缔组织及胆囊床的纤维脂肪组织一并清除。
2、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
3、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多在B超检查胆囊时发现。
极少数病人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伴有向右肩背放射,也可引起黄疸、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
胆囊息肉有哪些症状胆囊息肉一般没有症状,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都。
胆囊息肉样变声像图与病理对比分析

关键 词 : 胆囊息 肉样变 ; 图; 声像 彩超
中图 分 类 号 : 6 74 R 5. 文 献 标识 码 : B D I 1 . 6  ̄i n 1 0 — 2 02 1 . . O :03 9 . s . 1 0 7 . 2 41 9 s 0 0 0 7
Co mp r tv a y i o eUi a 0 0 r p i n t o o ia l fGa l l d e l p i so s a a i eAn l ss ft t s n g a h ca d Pa h l g c l o l a d rPo y o d Le i n h r y b
n c s a y i f rma i n f rci i a i g ss e e s r n to ln c ld a no i . o o
Ke o d : oy fg l l d e ; l a 0 0 r p h ; o o p l rf wi g i g n y W r s P lp o al a d r U t s n g a o y C lrDo p e o n ma i g b r l
囊 息 肉 样 变 的声 像 图与 病 理 进 行 对 比 。 果 : 固醇 息 肉3 例 , 8 %; 结 胆 1 占5 . 炎性 息 肉 1例 , 2 % ; 纯性 腺瘤 5 , 5 2 占2 . 单 6 例 占 9 % ; 头 状 腺 瘤4 , . ; 囊 肌 腺 瘤 1 , 1 % 。 慢性 胆 囊 炎 2 例 , 胆 囊 结 石4 , 发 1 例 , 发 3 例 。 . 乳 4 例 占75 胆 % 例 占 . 伴 9 0 伴 例 单 8 多 5 超 声 诊 断 与 病 理诊 断符 合 率 为 9 . 43 %。 结 论 : 像 图 根 据 息 肉数 目、 小 、 态 、 底 宽 窄 及 血 流 情 况 , 初 步 判 断其 性 声 大 形 基 可 质 . 临床 提 供 必 要 的诊 断信 息 。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息肉的病理类型详细分析
胆息肉即胆囊息肉(gallbladderpolyps)是形态学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型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
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的时候由B超检查发现,无症状。
少部分患者有右上腹疼痛等,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治疗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胆囊息肉的表现形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病理分类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非肿瘤性病变
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
国外1995年报告,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5%,国内报告的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62.5%。
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
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曾有胆固醇息肉74例病例报告显示:直径小于10mm者占97%,50%为多发性,平均3.09±3.31个(肿瘤性息肉多为单个病变,有临床鉴别意义)。
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
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
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
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阿窦明显增多,窦口上常有狭窄,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
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
199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其中94%直径<10mm,66%的患者年龄<60岁;而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88%直径>10mm,75%的患者年龄>60岁。
(2)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
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直径约<20mm;而浸润型不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直径>20mm。
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预后良好。
温馨提示:中医认为胆息肉的发病,因于情志失调(压抑、抑郁、易怒)饮食所伤(过量饮食肥甘厚腻、过量饮酒)劳逸过度(劳累、劳神过度、安逸过度)感觉外邪(暑湿、风寒)等所致。
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湿热蕴结、胆汁泌排不利、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症瘕、积聚之症。
虚实夹杂。
治疗时,宜辩明标本,分清虚实。
原文链接:/dna/2014/0807/18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