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模版

合集下载

《影视艺术概论》课件

《影视艺术概论》课件
意义与影响
探究影视艺术对社会、文化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制作流程
1
基本流程
介绍从创意到上映的影视制作过程,包括
剧本创作与分析
2
剧本创作、预制、拍摄、后期制作和发行。
揭示剧本创作的重要性,以及对剧本进行
分析以确保情节、角色和主题的一致性。
3
拍摄、后期制作与配乐
讲解影视作品在流派之间 的交叉和融合,以及对影 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影 响。
第五章 影视艺术的评价和鉴赏
基本尺度与标准
探讨对影视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与鉴赏的基本尺度和标准,如 剧情、表演、技术等方面。
历史与文化背景
分析影视艺术作品与历史、文 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 对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鉴赏方法与技巧
《影视艺术概论》PPT课件
影视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课程将从全面的角度介绍影视艺 术的概念、制作流程、艺术手法、类型与流派、评价和鉴赏等内容。
第一章 影视艺术概述
定义与特征
探讨影视艺术的定义以及其独特的特征,如时间、空间、声音与图像交织的表现形式。
历史演变
回顾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从早期无声影片到现代数字化制作的蜕变与进步。
提供观众进行影视鉴赏的方法 与技巧,如观察视觉与听觉元 素,解读主题与隐喻等。
结束语
1 未来与发展
展望影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新技术、新媒体对影视创作的影响与可能性。
2 影视艺术的作用
探讨影视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如传递信息、启发思考、推动社会变革等。
3 艺术与商业的平衡
讨论影视艺术中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如何在商业化环境中保持艺术创作的独立 性。

影视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美学概论》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相关专业本科生系统地学习影视美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应用影视美学理论进行审美鉴赏与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理解影视艺术审美现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理论思维水平,培养审美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影视美学各个历史流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流变,能够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与文化特性,并能够运用影视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视艺术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影视艺术的批评与鉴赏能力,为后续影视制作方向的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第一门站在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和电视现象的课程。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影视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从大众传播的角度解读当今影视文化现象,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影视美学的演进历程。

通过对美学理论研究者的基本介绍,具体讲解了基本理论的发展及运用介绍了诸如剧本创作、面对时下网络综艺文化现象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美学的概念、原理、来解读文化现象,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美学理念和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辨析。

2.3教学方法1、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上课讲解理论时适时加入案例做分析示范,分析影视美学理论知识,以及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案例读懂深奥的理论,教学反馈良好。

2、运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习本课程时,教师会经常为学生设计问题,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建立理论认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讨论,学生既应掌握理论概念,又重视实践;要及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不能以“理解了”为满足,要重视技术上的熟练和巩固。

3、《影视美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影视创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知能力和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3.1教学方法涵盖的知识体系4.案例设计本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影视美学概论》这门课程的突出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大学影视教案怎么写模板

大学影视教案怎么写模板

一、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影视理论与批评2.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3. 授课班级:[班级名称]4. 授课时间:[具体日期]5. 授课地点:[具体教室]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 了解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及其特点。

- 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框架。

- 影视作品的类型和特点。

- 影视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

2. 教学难点:- 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 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或相关资料。

- 影视作品片段或完整影片。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理论知识。

- 观看指定影视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以影视作品片段或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知识讲解- 讲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如影视的定义、类型、创作手法等。

- 分析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作品鉴赏- 播放指定影视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

- 讨论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风格等。

4. 课堂讨论- 针对作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引导学生反思影视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阅读,撰写影视作品评论。

2. 观看一部指定影视作品,并撰写观后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 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2. 学生反思:-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对影视艺术有哪些新的认识?- 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八、参考资料1. 影视艺术概论2. 影视作品评论集3. 相关学术论文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影视艺术概述2. 第2周:影视类型与特点3. 第3周:影视创作手法4. 第4周:影视作品鉴赏5. 第5周: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影视编剧艺术教学大纲

影视编剧艺术教学大纲

影视编剧艺术教学大纲1. 前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影视编剧艺术教学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编剧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故事创作和剧本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故事结构和角色塑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电影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 影视编剧概述:介绍影视编剧的基本概念和工作职责;- 故事结构与构思:探讨故事结构和剧情构思的方法和技巧;- 角色塑造与发展:研究角色设计和发展的原理和技巧;- 剧本写作:掌握剧本格式、叙事技巧和对话创作;- 电影语言与表现手法:了解电影语言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制片和项目管理:介绍制片和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介绍相关理论和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和讨论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编剧技巧;-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和实践演练;- 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5. 评估方式学生的研究成绩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表达能力等;- 作业评价:包括剧本写作作业、课堂练等;- 项目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团队项目中的表现。

6. 参考资料- 《编剧的艺术》- 《故事》- 《电影编剧手册》- 《电影语言与表达》7. 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影视编剧和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师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以上是《影视编剧艺术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影视编剧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影视编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创作中。

影视教案教学设计模板范文

影视教案教学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影视制作技能,激发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影视艺术概述2. 影视作品的分类与特点3. 影视作品鉴赏技巧4. 影视制作基本技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影视作品的分类与特点、影视作品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影视作品的鉴赏技巧、影视制作基本技能。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以一部经典影视作品为例,引导学生回顾影视作品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为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影视艺术具有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讲授1. 影视艺术概述- 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

- 分析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如:视听结合、叙事性强、表现力丰富等。

2. 影视作品的分类与特点- 介绍影视作品的分类,如: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

- 分析各类影视作品的特点,如:电影的艺术性、电视剧的连续性、动画片的想象力等。

3. 影视作品鉴赏技巧- 介绍影视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分析主题、人物、情节、视听语言等。

- 以具体影视作品为例,讲解鉴赏技巧的应用。

4. 影视制作基本技能- 介绍影视制作的流程,如:前期筹备、拍摄、后期制作等。

- 讲解影视制作的基本技能,如:剧本创作、导演、摄影、剪辑等。

(三)实践1. 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影视作品鉴赏和制作。

2. 每组选取一部影视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和分析。

3. 每组制作一部短片,展示影视制作的基本技能。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影视艺术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影视作品鉴赏和制作的经验。

3.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1. 阅读一部经典影视作品,撰写鉴赏心得。

2. 观看一部最新影视作品,分析其特点。

影视美学教学大纲模板

影视美学教学大纲模板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___________课程中文名称:影视美学课程英文名称: Film and TV Aesthetics课程性质: ___________(必修/选修)课程学分数: ___________课程学时数: ___________授课对象: ___________(专业/年级/所有学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 ___________#### 二、课程简介影视美学是一门研究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美学规律及其创作与欣赏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美学理论及其流派,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 三、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影视美学基础理论1. 影视美学概述- 影视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影视美学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 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 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美学理论-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 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3. 影视美学理论流派- 形式主义美学- 内容主义美学- 结构主义美学- 后现代主义美学教学要求:学生需掌握影视美学的基本理论,能够分析不同流派的美学特征,并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影视美学实践分析1. 影视作品分析- 分析经典影视作品的审美特性- 探讨影视作品中的美学规律2. 影视美学批评- 学习影视批评的基本方法- 对影视作品进行美学批评教学要求:学生需能够独立分析影视作品,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批评能力。

####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观影赏析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20%)- 作业(30%)- 期末考试(50%)####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影视美学概述、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第5-8周:影视美学理论流派第9-12周:影视作品分析第13-16周:影视美学批评#### 六、参考书目- [1] 《影视美学》作者:___________- [2] 《电影艺术概论》作者:___________- [3] 《影视批评学》作者:___________#### 七、课程资源- 影视作品集- 学术论文集- 网络资源#### 八、备注- 本教学大纲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影视概论-教学大纲动画专业

影视概论-教学大纲动画专业

《影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232005课程英文名称:The Conception of Movies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选修课,也是针对数字媒体方向开设的基础概论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电影和电视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电影和电视发展现状。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总结电影的本质和特点,电视的本质和特点,以及国内外影视不同的特性。

从而为学生在未来的电影和电视作品创作中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推动中国影视业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 了解电影发展史;2. 了解电视发展史;3. 了解各国电影发展现状;4. 了解各国电视发展现状;5. 了解电影电视作品的制作流程;6. 了解影视与动画之间的姻亲关系;(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知识和能力: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影视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能够学会欣赏各阶段的代表作品;了解影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激发学生对影视行业的热爱,从而去关注当前影视行业的现状和动态。

技能:能够掌握分析影视节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实施说明要求学生对教师课程讲授内容做到了解,重要内容进行记忆和掌握,本课程采用课堂教授和图片、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手法,在提供丰富资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与教师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

在讲解基本概念与理论问题时,尽量通过欣赏大量中外优秀作品来启发学生,以避免枯燥,同时引导学生提高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是动画专业影视方向的基础课,是本科生入学的起点课程,它将与动画方面的课程如动画概论、设计色彩、人体素描与速写等同时展开。

后续课程为影片分析、数字摄影、影视动画语言、互联网媒体、影视编导等更加深入的影视方向专业课。

影视艺术课程大纲_无教学进度

影视艺术课程大纲_无教学进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将将系统讲授电影电视艺术的基本类型和创作规律,主要围绕电影发展的历史、技术和美学的层面讲述其特征,概念,理论,培养对于影视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对于视听语言的基本认识和感知能力。

并试图运用传播学理论、概念、视角构建鉴赏分析电影作品的路径。

This course will systematically teach the basic types and creation rule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mainly focusing on the history,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s of film development, describe its characteristics, concepts and theories, cultivate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bilit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and improve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ability of audio-visual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Most important of all, we try to use the theory, concept and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to construct the path of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film works.2.设计思路:影视艺术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体现了传播学与影视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使用不一样的语言系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建立课程框架时,以向学生普及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出发点,以了解- 1 -影视艺术独特的传播规律作为目标,设计了从电影的历史、技术和美学三个大的分支去了解影视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 课程类型: 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播与影视 主撰人:殷兵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影视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熟悉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了解
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熟悉各种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为后续
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从影视艺术本质、影视艺术发展历史、
影视生产规律、影视前后期设备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从影像诞生历史、影像视听语言发展、影像产品分类、现代影像特征
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及生产规律,
通过对影视前后期设备的使用,熟悉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能
鉴赏不同影视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念,
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基本原理及影视艺术的发展史。
理解: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
掌握: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
2、能力要求:

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
- 2 -

三、学时分配
绪论:中国电影电视发展之路(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电影的发展
2、中国电视的发展
第一章 影视艺术基本概念(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影像和镜头的概念
3、影视声音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理解影视艺术相关的基本概念性的东西
3、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

第二章、影视创作(4学时)
教学内容:
影视创作的概念
影视创作流程及编剧、导演、表演、摄影、摄像的概念和操作
教学重点:
- 3 -

教学难点:
第三章、电影理论形态(4学时)
教学内容:
1、电影理论概述
2、纪实理论
3、蒙太奇理论
教学要求:
1、理解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电影理论及影响
2、理解纪实理论的概念及影像
教学重点:蒙太奇的原理、功能、分类
教学难点: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关系
第四章、电影分类(4学时)
教学内容:
1、电影分类原则及类型电影的概念
2、故事片、纪录片、电视电影及数字电影的概念及区分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影分类原则及类型电影的概念
2、能区分故事片、纪录片、电视电影和数字电影等类型电影
教学重点:电影类型的概念
教学难点:电影类型的区分及辨识
第五章、电视分类(4学时)
教学内容:
- 4 -

1、电视分类原则及电视类型分述
2、电视剧及电视栏目的分类体系
教学要求:
1、了解电视节目分类体系
2、理解电视栏目策划原理
3、掌握各类型电视栏目的编导方法
教学重点:电视栏目的编导方法
教学难点:电视栏目策划原理
第六章、影视文学(4学时)
教学内容:
1、影视文学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影视文学分类及创作与改编
教学要求:
1、了解影视文学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和分类
2、了解影视文学的创作和改编方法
教学重点:影视文学的特征及分类
教学难点:影视文学区别与其他文学的特征及影视文学的创作方法
第七章、世界电影发展史(4学时)
教学内容:
1、美国电影发展简史及美学特征
2、欧洲电影发展简史及美学追求
3、亚洲及澳洲电影发展简史
- 5 -

教学要求:
1、了解美国电影发展史的美学追求
2、了解欧洲电影发展史及代表作品和导演
3、了解亚洲及澳洲电影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世界电影运动的美学追求
教学难点:世界电影发展脉络及美学特征
第八章、中国电影史(6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
2、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及划分标准
3、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
2、理解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及划分标准
3、理解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中国电影七代导演的各自风格
第九章、中外电视艺术发展史(4学时)
教学内容:
1、世界电视艺术发展概况
2、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概况
教学要求:
- 6 -

1、了解世界电视艺术发展概况
2、了解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电视艺术的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和世界电视艺术发展的关系
第十章、世界电影理论发展史(4学时)
教学内容:
1、经典电影理论时期
2、现代电影理论时期
教学要求
1、了解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世界电影理论发展的脉络
教学重点:世界电影理论发展史的概况
教学难点: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第十一章、中国影视文学创作发展概况(4学时)
教学内容:
1、电影文学创作
2、电视文学创作
3、港台电影文学改编
教学要求:
1、了解影视文学的创作过程
2、了解港台电影文学的特征
教学重点:影视文学的创作原理及创作过程及创作方法
- 7 -

教学难点:影视文学的创作与其他文学创作的区别
第十二章、影视鉴赏的概念和任务、方法(4学时)
教学内容:
1、影视鉴赏的概念
2、影视鉴赏的任务和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影视鉴赏的概念
2、学会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影视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影视鉴赏的实操
第十三章、影视艺术批评的任务、类型和方法(4课时)
教学内容:
1、影视艺术批评的含义
2、影视艺术批评的任务、类型和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影视艺术批评的基本概念
2、了解影视艺术批评的任务和分类,进而从事影视批评的写作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批评的概念、任务和分类
教学难点:影视艺术批评的写作
第十四章、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写作(4课时)
教学内容:
1、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文体特征
- 8 -

2、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写作类型分析
教学要求:
1、了解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文体特征
2、了解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写作类型分析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文体概念
教学难点: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的写作
实践(4课时)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主教材:《影视艺术概论》 作者:周星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
书名 编者 出版社
《影视艺术概论》 刘宏球 上海文艺出版社
《影视艺术概论》 袁玉琴、谢柏梁 中国电影出版社
《影视写作教程》 沈国芳 高等教育出版社

《影视艺术概论》 李玉芝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议
建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倡“讨论式”、
“发现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实现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把学
生被动学习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追求知识,从而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
- 9 -

能力和创新能力,并真正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联动,师生之间教学相
长。
充分运用互联网、多媒体和实验室等现代媒体技术与手段,丰富
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
效果。
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完成有关创作、编导于一体的微电影
的拍摄,并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影视作品进行点评,交流,从而达到
锻炼、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制作以及讲演表达等综合能力的目
的。
六、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
该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
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
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占60%)、期中成绩(占20%)和平时成绩(占10%)构成,平时
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项目给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