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复习题集.doc

建筑结构复习题集.doc
建筑结构复习题集.doc

建筑结构复习题集

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一、填空题

1.建筑结构应满足的功能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2.根据功能要求,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_________极限状态和_________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3.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_________年。

(50)

4.结构重要性系数根据结构安全等级取值,一级为_________,二级为_________,三级为_________。(1.1,1.0,0.9)

5.结构上的作用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分为_________。(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6.对永久荷载,荷载分项系数是______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是__________。(γG , γQ)

7.结构的可靠概率和失效概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互补的)

8.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荷载取_________值,材料强度取_________ 值。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γo与_________有关。(设计值,标准值,安全等级)9.要保证结构安全可靠,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R-S≥0)

二、判断题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是针对结构安全性功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是针对结构适用性和耐久性功能。(T )

2.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是指可变荷载可能的最小值。( F )

3.某钢筋强度的设计值为400MPa,材料强度的分项系数为1.1,则此钢筋强度的标准值为440MPa。(T )

4.可靠指标越大,相应的失效概率越小。(T )

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不应大于1.0。( F )

6.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中,荷载与材料强度的取值均为标准值。( F )7.要保证结构安全可靠,应满足S≤R的条件。(T )

三、选择题

1.建筑结构应满足的功能要求是()。B

A.经济、适用、美观B.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C.安全、舒适、经济D.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B

A.25年B.50年C.75年D.100年

3.下列状态中,(ACD )应视为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BD )应视为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挑檐产生倾覆B.钢筋混凝土梁跨中挠度超过规定限值

C.钢筋混凝土柱失稳D.吊车梁产生疲劳破坏

E.钢筋混凝土梁裂缝过宽

4.某钢筋混凝土屋架下弦杆工作中由于产生过大振动而影响正常使用,则可认定此构件不满足()功能。B

A.安全性B.适用性C.耐久性D.上述三项均不满足

5.某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则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o应取为()。B A.0.9 B.1.0 C.1.05 D.1.1

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一般采用荷载效应的()。A

A.基本组合B.标准组合C.准永久组合D.频遇组合

7.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荷载与材料强度的取值为()。C

A.均取设计值B.均取标准值

C.荷载取设计值,材料取标准值D.与C相反

第3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__________,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__________,当采用HRB400或RRB400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__________。

(C15,C20,C20)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__________,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为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__________。

(C30,C40)

4.现行规范对钢筋选用的规定如下:

①普通钢筋(指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钢筋,也可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钢筋。(HPB235、HRB335,HRB400)、(RRB400,低强度等级的冷拔、冷轧)

②预应力钢筋宜采用__________ 、__________ ,也可采用__________ 。(钢绞线、中高强钢丝和热处理钢筋)(冷拉钢筋、冷拔低碳钢丝)

5.钢筋的连接方式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绑扎链接、机械连接、焊接连接)

6.混凝土在__________时,随时间的增长其体积不断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收缩。(空气中结硬,减少)

二、判断题

1.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比作为混凝土标志强度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大。( F )2.混凝土的徐变是发生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一种自身体积变形。( F )3.加强养护可有效抑制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T )4.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是屈服点。(T )5.混凝土保护层越厚,则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越小。( F )6.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的依据是该种钢筋的抗拉极限强度。( F )

三、选择题

1.规范规定,当采用HRB400或RRB400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D )。A.不宜低于C20 B.不应低于C15

C .不应低于C20

D .不得低于C20

2.热轧钢筋中,( )是由Q235钢轧制而成,一般用符号“Φ”表示。A

A .HPB235

B .HRB335

C .HRB400

D .RRB400

3.HRB335中的335是指( )。A

A .钢筋强度的标准值

B .钢筋强度的设计值

C 钢筋强度的平均值

D .钢筋强度的最大值

4.当充分利用钢筋的受压强度时,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la 的( )倍。B

A .0.5

B .0.7

C .0.9

D .1.1

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 )强度标准值的大小划分的。C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6.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最基本代表值是( )。A

A .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B .立方体抗压设计强度

C .轴心抗压标准强度

D .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7.下列混凝土强度指标中,哪一个是最基本的强度指标。( )C

A .轴心抗压强度

B .轴心抗拉强度

C .立方体抗压强度

8.规范规定,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受拉钢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 )。B

A .1.2la

B .la

C .0.7 la

第4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一、填空题

1.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由加载至破坏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 ___________作为结束标志;第二阶段以 作为结束标志;第三

阶段以 作为结束标志 。(截面出现第一条裂缝,钢筋屈服,受压

区混凝土被压碎)

2.按照配筋率的不同,受弯构件正截面可能产生 、 、 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破坏形态。(少筋破坏,适筋破坏,超筋破坏)

3.《规范》以 破坏形态为依据,建立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适筋)

4.在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应力图形,其原则

是 、 。(等效代替后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大

小不变,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作用点不变)

5.单筋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中,0h x =

ξ,=s α ,

=s γ 。(ξ(1-0.5ξ),1-0.5ξ )

7.受弯构件双筋截面计算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是 , 。

( ξ≤ξb , )

8.《规范》对受弯构件受压区混凝土c σ-εσ关系的简化曲线,当压应力达最大应

力0σ时,与0σ相应的压应变0ε取值为 。对其极限压应变cu ε取值

为 。(0.002,0.0033)

9.在进行T 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设计及截面校核时,判别两类T 形截面的

条件是M ,s y A f 时均为第一类T 形截面。

11.规范规定,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取值,当

y f <400N/mm 2时,'y f 取 ;当y f ≥400N/mm 2时,'y f 应取 。(y f ,400N/mm 2)

12.《规范》规定,梁内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得小于 和 ,

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得小于 和 。(25mm 、d ,

30mm 、1.5d )

14.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有 、 、 。(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

15.《规范》以 破坏形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剪

压)

16.腹筋包括 、 。在钢筋混凝土梁中,宜优先采用 作为受剪钢筋。(箍筋,弯起钢筋)

17.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 、 、

、 。(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等级、纵筋配筋

率)

18.斜截面抗剪计算应当对 、 、 、 等部位进行计算。(支座边缘处截面,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截面,箍筋截面面

积或间距改变处截面)

19.为保证梁内纵筋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宜将钢筋在理论切断点处切断,应当延

伸一个长度后再切断,该长度是 同时 。(20d ,从该钢

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1.2la )

20.剪跨比越大,梁的抗剪强度越 ;纵筋配筋率越高,梁的抗剪强度

越 。(低,大)

21.箍筋的形式有 和 。箍筋的作用

有 、 。(开口式、封闭式, 承受剪力,固定纵筋形成钢筋骨架)

22《规范》要求,对箍筋的 与 应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

(直径,最大间距)

23.斜截面抗剪计算考虑剪跨比的条件是: 。1≤λ≤3

24.保证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的条件是 。(最少截面尺寸、

最小配箍率)

25.梁内第一排弯起钢筋距支座边缘之距离为 ,第二排距第一排弯起

筋的间距为 。

26.梁的设计内容,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和斜截面

承载力问题。

27.当梁的截面腹板高度w h 超过 时,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间距

不宜大于 的纵向构造钢筋(也称腰筋)。

二、选择题

1.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破坏形态属于( )。A

A .塑性破坏;

B .脆性破坏;

C .A 、B 形式均有;

D .界限破坏。

2.受弯构件适筋截面,是指( )。D

A .混凝土受压破坏与受拉钢筋屈服必须同时发生;

B .混凝土受压破坏先于钢筋受拉屈服;

C .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屈服,并且混凝土受压破坏;

D .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

3.双筋截面是指( )。C

A .配有连根纵筋的梁;

B .配置两排纵紧的梁;

C .受拉、受压区均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梁。

4.截面尺寸与材料品种确定后,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与受拉纵向钢筋配

筋率ρ之间的关系是( )。C

A .ρ愈大,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也愈大;

B .ρ愈小,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也愈大;

C .当min ρ≤ρ≤max ρ时,ρ愈大,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也愈大;

6.单筋矩形截面梁,当ρ≥

max ρ时,梁的承载力( )。C A .随ρ的增加而增加; B .随ρ的增加而减小;

C .不随ρ的变化而变化;

D .为零。

7.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中的架立筋,计算时( )。A

A .不考虑其承担压力;

B .考虑其协助混凝土承担压力;

C .考虑其承担剪力;

D .考虑其承担拉力。

8.配置适量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受拉钢筋屈服后其正截面承载力将

( )。B

A .维持恒值不变;

B .有所增加;

C .有所降低;

D .为零。

9.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限制x ≥'2s a 是为了( )。A

A .保证受压钢筋达到屈服;

B .保证受拉钢筋达到屈服;

C .保证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

D .保证受压区混凝土不过早破坏。

10.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净距应满足( )。C

A .S ≥30mm 及S ≥1.5d ,

B .S ≥50mm 及S ≥d ;

C .S ≥25mm 及S ≥d 。

11.某简支梁截面为倒T 形,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应按( )截面计算。C

A .第一类T 形截面;

B .第二类T 形截面;

C .矩形截面。

12.适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 )。C

A .第Ⅰa 阶段的应力状态;

B .第Ⅱa 阶段的应力状态;

C .第Ⅲa 阶段的应力状态;

13.钢筋混凝土梁中,架立钢筋按( )配置。C

A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B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C .构造

14.板中纵向受力钢筋根据( )配置。D

A .构造

B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C .斜截面承载力

D .A+B

15.T 形截面梁配筋率的的计算公式应为( )。B

A .o s bh A =

ρ B .bh A s =ρ C .o f s h b A '

=

ρ D .h b A f s '

16.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是以( )为计算依据的。B

A .适筋破坏

B .剪压破坏

C .斜压破坏

17.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为了防止发生( )。

AB

A .超筋破坏

B .少筋破坏

C .适筋破坏

18.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破坏形态属于( )。A

A .延性破坏

B .脆性破坏

C .A 、B 形式均有

D .界限破坏

19.梁斜截面的破坏是指: ( )B

A .纯弯作用下的破坏;

B .弯剪共同作用下的破坏;

C .纯剪作用下的破坏。

20.受弯构件的配箍率过大,在荷载的作用,可能产生的破坏形态是( )破

坏。C

A .剪压;

B .斜拉;

C .斜压。

21.有腹筋梁抗剪力计算公式中的07.0bh f t 是代表( )抗剪能力。A

A .混凝土;

B .不仅是混凝土的;

C .纵筋与混凝土的。

23.箍筋对斜裂缝的出现( )。A

A .影响很大;

B .不如纵筋大;

C .无影响;

D .影响不大。

24.梁的抗剪计算公式V ≤00175.1h s A f bh f sv yv t ++λ中,适用于( )。C

A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

B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C .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的75%以上时的简支梁;

D .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与总剪力之比≤75%的简支梁。

25.抗剪公式适用的上限值,是为了保证( )。A

A .构件不发生斜压破坏;

B .构件不发生剪压破坏;

C .构件不发生斜拉破坏;

D .箍筋不致配的太多。

26.梁斜截面的破坏基本属于( )破坏B 。

A .延性;

B .脆性;

C .A 、B 均有。

27.同一截面梁承受集中荷载作用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比承受均布荷载时的斜

截面受剪承载力( )。B

A.高;

B.低;

C.两者相等

28.梁用弯起钢筋抵抗剪力,其钢筋的强度取值为 ( )B

A .f y ; B.0.8 f y ; C.1.25 f y

29.既然箍筋和弯起钢筋均可以抵抗剪力,所以规范建议宜采用( C )抗剪。

A .仅配箍筋; B.仅配弯起筋; C.既配弯起筋又配箍筋

30.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受压钢筋时,箍筋应采用( )。B

A.开口箍筋;

B.封闭箍筋;

C.两者都可用。

31.判断下列图中悬臂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那个是正确的。( )B

32.限制梁中箍筋最大间距是为了防止( )A

A .箍筋配置过少,出现斜拉破坏;

B .斜裂缝不与箍筋相交;

C .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降低。

33.《规范》中限制梁的最小配箍率是防止梁发生( )破坏。A

A .斜拉

B .少筋

C .斜压

D .剪压

33.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直径和间距根据( )确定。C

A .计算

B .构造

C .计算和构造

D .经验

34.混凝土梁的保护层厚度是指( )。B

A .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 .纵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C .纵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D .箍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35.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采用的荷载是( )。BCD

A 、设计值

B 、标准值

C 、频遇值

D 、准永久值

36.其它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

是( )B

A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

B 、保护层越厚,平均裂缝间距越大,裂缝宽度也越大。

C 、保护层越厚,平均裂缝间距越小,但裂缝宽度越大。

三、判断题

1.适筋梁的正截面破坏是由于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了其抗压设计强度。

( F )

2.配置HRB335级钢筋的单筋矩形截面梁,当

b ξ≥0.550时,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201max 40.0bh f M

c α=。 ( T )

3.少筋梁正截面抗弯破坏时,破坏弯矩小于同截面适筋梁的开裂弯矩。 ( T )

4.超筋梁的M u 与钢筋的f y 无关。 ( T )

5.当梁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及配筋截面积给定时,钢筋的屈服强度f y 越高,

M cr 也越大。 ( F )

6.配置了受拉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不可能小于同样截面、相同混

凝土强度的素混凝土梁的承载力。 ( T )

8.当构件承担的弯矩过大,而截面尺寸及材料均不能改变时,单筋截面无法满

足x ≤0h b ξ时,可考虑采用双筋截面。 ( )

9.受弯构件当M >

201max .bh f c s αα时,可以采用双筋梁。 ( )

10.x ≤'

f h 的T 形截面梁,因为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取'

f b 计算,故配筋率也用'

f b 表示,即为0'

h b A f s =

ρ。 ( )

11.受弯构件斜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均属脆性破坏。 ( )

12.梁只要保证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的抗剪强度,则梁是安全的。( )

13.斜截面的抗剪破坏是由于主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破坏,所以只要

配置平行于主应力的弯起钢筋就能保证斜截面的抗剪强度,箍筋的作用是不大

的。 ( )

14.只要对斜截面而进行抗剪强度计算,并按计算配置腹筋,即可保证斜截面的

抗剪强度,且不会出现三种破坏形态。 ( )

第5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一、填空题:

1.轴心受压构件中配置纵向钢筋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压构件的材料宜采用较高强度的___________,不宜采用高强度 。

3.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中,φ是考虑 ______________的系数,φ值随 增大而 。

4.钢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设计中,纵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主要是依据 ______________为控制条件确定的。'y f 最大取值为_________。

5.轴心受压构件全部受压纵筋的配筋率不得小于 。

7.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有 、 。

8.判别大小偏压破坏的界限条件是______________。

9.附加偏心距e a 是考虑 而引入的系数。

10.偏心距增大系数是考虑 引入的系数。

11.受压构件中箍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大偏心受压截面的破坏特征是 ,小偏心受

压截面的破坏特征是 。

13.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中,要保证受压筋屈服,其条件是 。

二、判断题:

1.为了节约材料,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受压构件中宜采用高强度的钢筋 。 ( )

2.一般轴心受压柱以方形为主,偏心受压柱以矩形为主。 ( )

3.受压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宜采用根数较少,直径较大的钢筋,以保证

骨架刚度。 ( )

4.一般情况下,对于轴心受压构件,长细比愈大,稳定性系数愈大,构件载力愈大。 ( )

5.大偏压与小偏压破坏的共同点是受压区边缘的混凝土都能达到极限压应变,

受压一侧纵向受力钢筋总能达到屈服强度。 ( )

6.当i e η≥0.3h 0时,一定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 )

7.偏心受压构件的斜截面抗剪能力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轴向

压力越大,抗剪能力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螺旋箍筋柱与普通箍筋柱相比,二者承载能力关系为()。

A.螺旋箍筋柱承载能力高B.普通箍筋柱承载能力高

C.二者承载能力相等D.无法比较

2.关于受压构件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宜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

B.宜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及高强钢筋

C.宜采用高强钢筋,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D.宜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及低强度钢筋

3.均匀受压情况下,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为()

A.0.002 B.0.0033 C.0.0015 D.0.008

4.关于轴心受压柱的纵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小构件尺寸

B.应沿截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

C.可防止构件突然的脆性破坏

D.宜采用多根数,小直径的钢筋

5.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对于焊接连接,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

A.50% B.40% C.30% D.20%

6.受压构件的箍筋采用()。

A.开口箍筋B.封闭箍筋C.两者都可使用

7.轴向压力对构件抗剪强度的影响是()

A.轴向压力可提高构件的抗剪强度。

B.轴向压力对构件抗剪强度影响不大。

C.轴向压力可降低构件的抗剪强度。

D.轴向压力可提高构件的抗剪强度;但轴向压力过大时,却反而降低构件抗剪强度。

8.大偏心受压构件与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共同点是()

A.受压混凝土破坏。B.受压钢筋达到屈服强度。

C.受拉区混凝土拉裂。D.远离纵向力一侧钢筋受拉。

第6章钢筋混凝土受拉及受扭构件

(见书,只有简答题)

第7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一、填空

1.预应力的施工方法有和两种。

2.先张法是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来传递预应力的。

3.后张法主要是靠来传递预应力的。

4.法适宜采用配置直线及曲线预应力钢筋的构件。

5.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筋宜采用也可以采

用。

6.是指张拉钢筋时,预应力钢筋控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7.《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当采

用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8.张拉控制应力σcon主要与和有关。钢丝、钢绞线的σ定的比热处理钢筋的,先张法的σcon定的比后张法的。con

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第一批损失中有,第二批损失中

有。

10.《规范》规定,当计算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小于下列各值时,应接下列数值

取用,先张法,后张法构件。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不是采用预应力原理的情况是()。

A、用铁环(或竹箍)箍紧木桶

B、辐条收紧车轮圈

C、麻绳绷紧木锯的锯条。

D、用手搬砖

2.先张法施工中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约为设计强度的()以上,切断

钢筋。

A、50%

B、75%

C、70%

D、80%

3.锚具变形引起损失只考虑()因为在张拉钢筋时()的锚具已被挤紧

不会引起预应力损失。

A.张拉端固定端B.固定端张拉端

C.张拉端张拉端D.固定端固定端

4.下列在先张法中不存在的预应力损失有()。

A、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的内缩所引起的。

B、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驰引起的。

C.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

D.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

5.《规范》规定,当计算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小于下列各值时.应接下列数值取

用,先张法()后张法构件()。

A、100N/mm280 N/mm2

B、80 N/mm2100 N/mm2

C、100 N/mm2100 N/mm2

D、80 N/mm280 N/mm2

6.预应力纵向钢筋的布置有( ).

A、直线布置

B、曲线布置

C、A+B

7.《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当采用钢

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构件以及大跨度、特殊结构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 )。

A、C30 C40

B、C40 C30

C、C40 C40

D、C30 C30

8.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不小于

A、0.3 f ptk

B、0.4 f ptk

C、0.5 f ptk

D、0.6 f ptk

9.减少预应力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措施为()。

A、两端张拉

B、超张拉

C、增加台座长度

10.可减少预应力钢筋与台座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措施为()

A、两端张拉

B、采用二次升温养护

C、减少垫板数量

三、判断题

1.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纵向钢筋的布置有直线布置、曲线

布置等。( )

2.预应力不仅可以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同时还提高了构件的正截面极限承载

力。 ( )

3.先张法适宜于采用配置直线及曲线预应力钢筋的构件。( )

4.预应力钢丝、钢铰线、热处理钢筋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 不小于0.4

f ptk 。 ( )

5.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 主要与钢筋的种类与张拉方法有关。钢丝、钢铰线比热

处理钢筋定的低一些,先张法的σcon 定的比后张法大一些。( )

6.后张法预应力钢丝、钢铰线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0.75σcon 。( )

7.先张法中,锚具损失只考虑张拉端不考虑固定端。( )

8.张拉控制应力定得越高,混凝土中获得的预应力钢筋被利用的越充分,构件

的抗裂性能则提高就越多。所以σcon 越高就越好。( )

第8章 梁板结构

一、填空题

1.《规范》规定,对于四边有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板,当12l 时,按单向板设计;当12l l 时,宜按双向板设计;当12l l 时,应按双

向板设计。

2.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 、 、 三部分组成。

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房屋的使用要求和梁板的合理跨度。通

常板的跨度为 ,次梁的跨度为 ,主梁的跨度为 。

4.按弹性理论设计时,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是 ;

按塑性理论设计时,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

是 。

6.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取决于 、 、 。

7.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连续梁板时,为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应

限制ξ≤ ,且不宜ξ< ;同时宜采用 级

热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 。

8.现浇梁板结构中,主梁的跨中截面按 截面计算,支座截面

按 截面计算。

9.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附加横向钢筋包括 、

两种形式,宜优先采用 。

二、判断题

1.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随着受拉纵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

2.不论静定结构还是超静定结构,都存在内力的塑性重分布。

3.影响连续梁塑性转动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ξ值

愈大,塑性铰转动能力愈小。

4.梁式楼梯中,斜梁的跨中弯矩与支座处的剪力可取同荷载下斜梁水平投影长

度的简支梁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计算。

5.凡是12l l ≤2的钢筋混凝土板,均为双向板。 ( )

6.对于跨数多于五跨的等跨、等刚度、等荷载的连续梁板,可近似地按五跨计

算。

7.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主梁承受的荷载均为均布荷载。( )

8.对于多跨连续梁,当所有荷载同时布满梁上各跨时,将产生最大的内力。

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和柱均整浇在一起,计算时将板与梁整体

连接的支承简化为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在内力计算时应加以调整。( )

10.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能节省材料,改善配筋,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

11.由于分离式配筋施工方便,配筋锚固好且节约钢筋,故《规范》建议尽量采

用分离式配筋。 ( )

12.在同样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较细钢筋较为有利。 ( )

13.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板传给四边支承梁的压力沿边长是均匀分布的。

14.在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中,板底沿纵横两个方向配置的钢筋均为受力钢筋。

三、选择题

1.周边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板。设其长边跨度为l 2,短边跨度为l 1,单向板是指

( )。

A .12l l ≥2

B .12l l <2

C .12l l ≥3

D .12l l <3

2.某一边嵌固的钢筋混凝土板式阳台,当12l l <2时,该板为( )。

A .双向板

B .单向板

C .A 、B 均不是

3.按弹性理论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应采用折算荷载进行计

算,是因为( )。

A .实际上板及次梁存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

B .实际支座并非理想铰支座而带来的误差的一种修正办法;

C .计算时忽略了长边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而进行的修正办法;

D .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情况在实际当中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4.对于钢筋混凝土连续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内力,当( )时,认

为结构达到了破坏。

A .支座截面出现塑性铰;

B .跨中截面出现塑性铰;

C .形成几何可变体系;

D .任一截面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

5.钢筋混凝土双向板中,短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向钢筋的( )。

A .外侧

B .内侧

C .A 、B 均可

6.现浇整体式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比弯起式配筋( )。

A .整体式好

B .省钢筋

C .施工方便

D .承受动力性能好

7.某公共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梯跨度为 4.2m ,当不考虑建筑要求时宜选用

( )。

A .板式楼梯

B .梁式楼梯

C .剪刀式楼梯

8.某肋形楼盖次梁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其内力,宜选用( )作为其配

筋。

A .热处理钢筋

B .HPB235级钢筋

C .HRB335级钢筋

D .冷拉钢筋

(完整)《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姓名计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相同条件下,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下列指标哪个增长最快? () A.结构底部轴力 B. 结构底部弯矩 C. 结构顶部位移 D. 结构顶部剪力 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楼层净高的多少?() A. 1/20 B. 1/25 C. 1/30 D. 1/35 3、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之比值大于何值?() A. 3 B. 2.5 C. 2 D. 1.5 4、7度抗震时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横向剪力墙的最大间距是多少?() A. 65M B. 60M C. 55M D. 50M 5、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满足下列何种条件?() A. 不得小于2.5h(h为梁截面高度) B. 不得小于2h(h为梁截面高度) C. 不得小于500mm D. 不得小于600mm 6、C类地面粗糙度指的是下列哪项?() A. 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B. 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C.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7、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验算的框架结构,当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时,则结构薄弱层位于何处?() A. 任意一层 B. 结构顶部 C. 结构中部 D. 结构底部 8、一规则框架,其底层计算高度为4.5m,用反弯点法近似计算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其底层反弯点高度为何值(单位m)?() A.2.0m B.2.5m C.3.0m D.3.5m 9、在地震区一般不允许单独采用下列哪种结构体系?() A. 框架-筒体结构 B. 框支剪力墙结构 C. 框架结构 D. 剪力墙结构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1、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2、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5、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VE N V f f ?=,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6、剪压比: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7、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 勒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8、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 类。 9.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 1>1.4T g 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 n ,其目的是 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10.《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11.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12.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 13.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 值法 。 14.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16.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 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17.《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18.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可取地面至土层的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石顶面的距离。 19.从地基变形方面考虑,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比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大。 20.地震时容易发生场地土液化的土是: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 21.目前,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拟静力方法,另一类为直接动力分析法。 22.对砌体结构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墙体中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 23.用地震烈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

《建筑结构试验》

《建筑结构试验》 一、建筑结构试验学习资源包介绍 学习资源包以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文字教材为主体,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更充分地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在文字教材的基础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开发了《建筑结构试验》学习资源包。 学习资源包的内容集图、文、声、像、画于一体,并非将印刷文字教材简单地数字化,而是将学习内容用图、文、声、像、画等全媒体展示,并有机地集成于一体,使学生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的阅读、视听、掌控、互动等全面体验。学习资源包不仅方便了学生的在线或离线学习,还可以与远程教学平台结合,实现开放大学的泛在教学和学生的泛在学习。 学习资源包囊括文字教材、形成性考核册、全媒体数字教材、章后思考题解答、终结性考试试题解析等学习资源。其中,文字教材和形成性考核册以纸质形式出版;全媒体数字教材、章后思考题解答、终结性考试试题解析等通过扫描文字教材上的二维码,然后登录“开放云书院”下载获得。 二、建筑结构试验全媒体数字教材介绍 根据《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特点,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了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学习起点或不同学习需求,在全媒体数字教材的教学设计上,采用章节系统学习框架下的“碎片化”知识点学习,并为学习者搭建人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操作感受。章节系统学习框架下的“碎片化”知识点学习以“本章导学——知识点自主学习——实践环节学习——本章测评”为线设计。 1.本章导学 首先给出导言,即关于本章学习内容的概要,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点的引领,随后衔接依据学习主线而设计的知识点自主学习部分。 2.知识点自主学习 以图文的形式介绍本章的学习内容,并穿插链接以进入具体内容学习,链接的内容主要包括视频讲解、名词解释和练习题等。其中视频讲解为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视频片段,名词解释为重要的基础概念,练习题是为巩固已学习内容而设置的,包括选择题、判断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 、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 、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 、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情况下。 A 、0.751.0 C 无论何时 q γ=1.4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1.4 12、与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建筑构造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C、圈梁可以兼做过梁、当遇有门窗洞口时,需增设附加圈梁 建筑构造考试试卷14 、 F列关于构造柱,说法错误的是( A、构造柱的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B 、构造柱可以不与圈梁连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我国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 C 、100mm )° 15 、 16 、 17 、 C、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是240mn X80mm 伸缩缝是为了预防( A、温度变化 )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置 的。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沉降缝的构造做法中要求基础( A、不断开B 、可断开,也可不断开 、构造柱处的墙体宜砌成马牙搓 地震D、荷载过大 、刚性连接、断开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承重墙上的搁置长度应不小于 A 1000mm B 2、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C抗剪 切强度大D 3、基础埋深不能过浅,至少不能浅于( A、1000mm B 、800mm 、10mm D 、300mm A、60mm B 、80mm C 、100mm 、120mm 、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mm 、500mm D 、300mm C 4、地下室防潮的外墙外侧应回填不易透水的土壤,这部分回填土的宽度应不少于( C 、1000mm D )等几种方式。 纵墙承重,内墙承重,外墙承重 ,横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外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内墙承重, A、500mm B 5、墙承重结构布置方案可分为( A、横墙承重, B、纵横墙承重 C、内墙承重, D、半框架承重 18 、 19 、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梁上的搁置长度应不小于 A、60mm B 、80mm 、100mm 、120mm )mm 、800mm 外墙承重 、1000mm 、1500mm 20 、 6、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 A 240mm< 120mm< 60mm C 240mm< 115mm< 53mm 7、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叫 A、勒脚 B 、散水 、240mn K 110mn K 55mm 、240mn K 115mn K 55mm )° 、明沟 D 、暗沟 般建筑雨棚跳出的长度为()° A、 1500mm B 、1200mm C 、2100mm D 、1800mm 阳台按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 A、凹阳台,凸阳台 B、封闭阳台,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工地基的加工方法有三大类,即压实 法、 开敞阳台C、板式阳台,梁板式阳台 2、基础底面下可设置垫层,垫层多用低强度等级的或三合土,厚度 侧加宽mm 3、墙身防潮层根据设置的位置不同分为防潮层和 D、生活阳台,服务阳 mm 防潮 层。 4、圈梁补救方法是在该洞口上方或下方增设一道附加圈梁与被中断的主圈梁搭接,两端搭的长度L时两8、当室内地面和垫层为不透水材料时, 其水墙身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的高度h而定,即,且 A垫层高度范围内 B.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5、房屋建筑中的变形缝分为三 种。C垫层标高以下、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6、填充墙应与两侧的框架柱有可靠的连接,拉结筋为,长度为带弯钩 9、砖砌窗台的出挑尺寸一般为 A 60mm B 、90mm C 、120mm D 、180mm 10、外窗台面应低于内窗台面,且应做成外倾坡以利于排水,该坡度应不小于()的坡 面。 筋制成,间距视填充墙砌块厚度和皮数而定, 地埋在砌块的灰缝 中。 7、楼板层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也就是要求在左右范围内使拉结筋均能恰 11 、 12 、 13 、 A 1% B 、2% C 、3% D 、5% 钢筋混凝土门窗过梁应伸进墙内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A 60mm B 、120mm C 、250mm 基础圈梁可设在任何位置,但最咼不得超过室内地坪下( A 60mm B 、120mm C 、250mm 、370mm )处° 、370mm &楼板层的最底部构造是顶棚,顶棚分为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 分) 1、建筑物的等级按照耐久年限划分为三 级。 2、地基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两大 类。 两 种。 F列关于圈梁,说法错误的是( 般情况下,圈梁必须封闭 B. 过梁可以兼做圈梁 3、位于建筑物下部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壤层叫基 础。 4、按构造要求,过梁必须是连续闭合 的。 5、根据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 式、 装配式、装配整体 式。

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附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振动试验,疲劳试验;2.周期性的反复的静力试验;3. 开裂荷载,正常使用荷载;4. 正常使用荷载试验;5. 承载力极限荷载,承载力检验荷载 三.判断题 1.错 2. 错 3. 对 4. 对 5. 错 6.对 四.简答题 1.简述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各自的试验目的? 答:(1)生产检验性试验以直接生产为目的。它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试验检验对象,经过试验对试验对象或以试验对象为代表的一批构件做出技术结论。 (2)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结构计算的各种假定、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修改和制定各种规范,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理论和试验的依据。 2.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短期荷载试验与长期荷载试验。3.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分别是什么? 答:真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或构件)或者按实际结构(或构件)足尺寸复制的结构(或构件)。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仿照真实结构并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它具有真实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是比真实结构尺寸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4.解释下列名词:丧失承载力、承载力极限标志。 答:构件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称为丧失承载力;当构件丧失承载能力时,由于受力形式不同,呈现不同的破坏形态,称为承载力极限标志。 5.为什么说“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 答: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6.惯性力加载有哪两种加载方式?简述这两种方式的加载过程。 答:惯性力加载有两种加载方式:初始位移加载法与初速度加载法。初始位移加载法是对结构或构件施加荷载,使其产生变形,然后突然卸掉荷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自由振动的方法。初速度加载法就是首先使加载器具提高势能水平,然后释放加载器具的势能,势能转变为动能,加载器具获得一定的速度后撞击试验结构,使结构获得冲击荷载。 7.荷载传递装置的功能是什么?列出两种常用的荷载传递装置。 答:荷载传递装置的功能是将加载装置产生的作用力按试验荷载图式的要求正确地传递到试验结构上,有时在荷载传递过程中还具有荷载放大、荷载分配和荷载作用形式转换的功能。常用的荷载传递装置有杠杆、卧梁和分配梁。 8.试件支承装置的作用和重要性如何?试件支承装置包括哪些? 答:试件的支承装置是实现试验结构力边界条件及位移边界条件关键的试验装置之一,因此,在结构试验中只有正确地使用支撑装置,才能确保结构试验的顺利进行。试件支承装置包括支座和支墩。

建筑结构设计期末试题

四 川 大 学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号: 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 任课教师: 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土木02级 学生人数:130 印题份数:140 学号: 姓名: 311n λ??+ ?i q H ,

∑, F

(2006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任课教师:贾正甫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03土木工程学生人数:90 印题份数:95 学号:姓名: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共 1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2006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任课教师:贾正甫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03土木工程学生人数:90 印题份数:95 学号:姓名: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共 1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2006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任课教师:贾正甫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03土木工程学生人数:90 印题份数:95 学号:姓名: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共 1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任课教师: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04土木工程学生人数:175 印题份数:200 学号:姓名: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试题(含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名词解释 1.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 的建筑物。 2. 房屋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3.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5.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6. 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 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 7. 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 轴线的改变,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 8. 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 9. 刚重比: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是影响重力?-P 效应的主要参数。 10. 抗推刚度(D ):是使柱子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水平力。 11. 结构刚度中心: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中心。 12. 主轴:抗侧力结构在平面内为斜向布置时,设层间剪力通过刚度中心作用于某个方向,若结构产 生的层间位移与层间剪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则这个方向称为主轴方向。 13. 剪切变形:下部层间变形(侧移)大,上部层间变形小,是由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框架结构的 变形特征是呈剪切型的。 14. 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承受 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15. 延性结构:在中等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部位进入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这时结构进入弹 塑性状态。在这个阶段结构刚度降低,地震惯性力不会很大,但结构变形加大,结构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具有上述性能的结构,称为延性结构。 16. 弯矩二次分配法:就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第一次按梁柱线刚度分配固 端弯矩,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传递系数C=1/2),再作一次分配即结束。 第一章 概论 (一)填空题 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 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017电大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成绩: 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1413001258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建筑结构试验作业1 说明:本次形成性考核是针对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编写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关于建筑结构模型试验的优点,如下表述中,(D )项是不对的。 A.模型结构的制作较真实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更高 B.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强 C.可以严格控制模型试验的主要参数,以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D.模型试验仅能够表达真实结构的指定特征 2.下列选项中,( D )项不属于科学研究性试验。 A.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B.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C.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D.通过试验鉴定结构的施工 3.按试验目的进行分类,可将结构试验分成(A )。 A.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B.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 C.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D.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 4.下列各项,(A )项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 A.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B.鉴定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C.预制构件的性能检验 D.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5.(C )的最大优点是所有加载设备相对简单,荷载逐级施加,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给人们以最明晰的破坏概念。 A.真型试验 B. 模型试验 C .静力试验 D. 动力试验 6.为了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一般要进行结构(D )。 A.真型试验 B. 模型试验 C.静力试验 D. 动力试验 7.(A )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 A.液压加载 B. 重物加载 C. 机械式加载 D. 气压加载 8.下列各项中,(C )项属于动荷加载方法。 A.气压加载法 B. 重物加载法 C. 激振器加载法 D. 机械式加载法 9.电液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完成(D )等。 Ⅰ、结构静载试验Ⅱ、结构动载试验Ⅲ、结构低周期疲劳试验Ⅳ、模拟地震试验 A.Ⅰ、Ⅱ、Ⅲ B. Ⅰ、Ⅲ、Ⅳ C. Ⅰ、Ⅱ、Ⅳ D. Ⅰ、Ⅱ、Ⅲ、Ⅳ10.( A )的投资较大,维修费用较高,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对试验人员的试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它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A.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B.单向作用液压加载器 C.双向作用液压加载器 D.液压千斤顶 11.( D )允许试验结构在三个方向上产生转动,其支座反力使试验结构处于单向受压荷载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期末复习资料

1.何谓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总体组成的方式。在高层建筑中,抵抗水平力成为确定和设计结构体系的的关键问题。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以及它们的组合。 (1)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构成,既承受竖向荷载,也承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适用于多层建筑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做成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室、餐厅、车间、营业室、教室等。需要时,可用隔断分隔成小房间,或拆除隔断改成大房间,因而使用灵活。外墙用非承重构件,可使立面设计灵活多变。 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由于高层框架侧向刚度较小,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相对位移较大,使得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建筑装饰、管道设备等)在地震时破坏较严重,这是它的主要缺点,也是限制框架高度的原因,一般控制在10~15层。 框架结构构件类型少,易于标准化、定型化;可以采用预制构件,也易于采用定型模板而做成现浇结构,有时还可以采用现浇柱及预制梁板的半现浇半预制结构。现浇结构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在地震区应优先采用。 (2)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墙体承受竖向与水平荷载,并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的结构体系。 剪力墙在抗震结构中也称抗震墙。它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大、强度高、整体性好,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抗震性能较强。在国内外历次大地震中,剪力墙结构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且震害较轻。因此,剪力墙结构在非地震区或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地震区15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中采用剪力墙是经济的,在非地震区采用剪力墙建造建筑物的高度可达140m。目前我国10~30层的高层住宅大多采用这种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采用大模板或滑升模板等先进方法施工时,施工速度很快,可节省大量的砌筑填充墙等工作量。

建筑结构试验试题和答案

建筑结构试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不应该认为结构试验纯系经验式的实验分析, 相反它是根据丰富的试验资料对结构工作的内在规 律进行更深入的() A. 科学研究 B. 试验研究 C. 理论研究 D.数值分析 2. 在观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时将测量仪交替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段, 如出现下列何种情形,则证明开 始开裂。( ) A.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也随之增大 B.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可能变小 C.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 D.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减小 3. 结构试验中,常用科研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 A. 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 B. 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C. 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 D. 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4. 下列各种试验方法中,属于静力试验的是( ) A.循环加载 B.弹簧和螺旋千斤顶机械加载 C.利用惯性力激振加载 D.地震模拟振动台加载 8.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液压加载系统的心脏部分,指令发生器发出的信号经 — 输入伺服阀 ( ) A.放大 B. 缩小 C. 转换 D. 反馈 9. 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试验时,期望再现的某个地震记录应是振动台 ____________ 的输出波形。 ( ) A.台体 B. 台座 C. 台面 D. 结构 5. 杠杆加载试验中,杠杆制作方便,荷载值稳定不变, 做下列何种试验尤为适合。 A.动力荷载 6. 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用 当结构有变形时,荷载可以保持恒定,对于 ( ) B.循环荷载 去感受荷载作 C.持久荷载 D.抗震荷载 A.弹性元件 B. 塑性元件 C. 7. 气压加载法主要是利用空气压力对试件施加 A.静力荷载 B. 集中荷载 C. 热敏元件 ( ) 分布荷载 ) D. D. 磁敏元件 均布荷载

建筑结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画√,错的画X) 1.强度等级越高的混凝土,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越大。( √) 2.受弯构件的纵筋配筋率是钢筋截面面积与构件的有效截面面积之比。( √) 3.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超过翼缘高度的为第二类T形截面。( √ ) 4.设计中一般通过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来防止剪压破坏的发生。( ×) 5.剪压破坏是塑性破坏,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是脆性破坏。( × ) 6.大偏压构件破坏特征为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具有塑性破坏的性质。( √) 7.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 8.构件的高厚比是指构件的计算高度与其相应的边长的比值。( √) 9.规范按照房屋的屋盖和楼盖类别和横墙间距划分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 √) 10.钢结构中钢材的牌号为Q235一Bb,则其中的B是代表其质量等级为B级。(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其设计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是( )。 A. 丸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极限抗拉强度 C.屈服强度D.比例极限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了30N/mm2 B.其轴心抗压强度达到了30N/mm2 C. 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了30N/mm2 D.其轴心抗压强度达到了30N/mm2 3.梁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指的是( )。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B.纵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C.纵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D.纵筋内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4.一类环境中,布置有单排纵向受力钢筋的梁,其截面有效高度一般可取( )。 A.h一60 B.h一35 C.h一20 D.h 5.受弯混凝土构件,若其纵筋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我们一般称之为( )。 A.适筋梁B.少筋梁 C. 超筋梁D.无腹筋梁 6.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是( )。 A. 破坏前无明显的预兆 B.受压钢筋先屈服,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C. 是脆性破坏(是延性破坏)

建筑结构试验习题

建筑结构试验习题 选择题部分: 第一章结构试验概论 1. 建筑结构试验根据不同要素有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哪种试验是按荷载性质分类等?() A.结构模型试验 B.结构静力试验 C.短期荷载试验 D.现场结构试验 2.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与工程,在实际结构建成后,要通过,综合鉴定其质量的可靠程度。() A.验算 B.试验 C.研究 D.观测 3. 科研性的试件设计应包括试件形状的设计、尺寸和数量的确定以及构造措施的考虑,同时必须满足结构和受力的的要求。() A.边界条件 B.平衡条件 C.支承条件 D.协调条件 4. 建筑结构试验是以________方式测试有关数据,反映结构或构件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以及相应的可靠度,为结构的安全使用和设计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的依据。 ( ) A.模拟 B.仿真 C.实验 D.计算 5.下列不属于结构抗震试验的选项有() A.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B.拟动力试验 C.结构动力反应试验 D.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6.结构强迫振动的响应频率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 ) A.作用力的频率 B.结构的刚度 C.结构的阻尼 D.结构的质量 7.结构试验中,常用科研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 A.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 B.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C.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 D.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8.下列哪个试验不是静力试验的加载方法() A.重力加载法 B.液压加载法 C.机械加载法 D.环境随机激振法 第二章结构试验的加载设备和试验装置 1. 大型结构试验机的精度不应低于()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 螺旋千斤顶加载属于() A.机械力加载B.重力加载C.液压加载D.杠杆加载 第三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

建筑结构设计期末试题

一、 计算题(每题20分, 共60分) 1. 某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外纵墙第三层墙体的受力如图1所示,试根据所给条件验算墙体顶截面和底截面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已知: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0a =196mm, 窗间墙宽 1.8m, 墙厚 370mm, MU10砖, M2.5混合砂浆, f=1.3N/2mm ,计算高度0 3.3H m =, []22β=, 顶截面取 0.668?=, 底截面取0.856?=。 2. 某双跨钢筋混凝土排架柱承受风荷载如图2,试用剪力分配法计算排架的剪力和弯矩。已知条件: u H H λ=,u l I n I =, 411311131811n C n λλ????+- ? ?????=??+- ??? , 2133uA uC I I ==×6104mm ,7200uB I =×6410mm 。 lA lB lC I I I ===12305× 6410mm 。 11i i R C q H = , 11 1i i i n i V F F δηδ==∑ , 3 11c l H C E I δ= 。 3. 某二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如图3所示,梁、柱线刚度已分别标于图中,试用D 值法计算各柱剪力。 已知: 一般层:边柱24 2c i i i i +=,中柱12342c i i i i i i +++=,2i i α=+ ; 底层:边柱2c i i i =, 中柱12 c i i i i +=, 0.52i i α+=+; 1jk jk n jk D V F D =∑∑ , 212c jk jk i D h α= 。 问答题(每小题10分, 共100分) 1.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采用塑性方法设计时,为了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采用弯矩调幅法时应满足的三项基本要求是什么?(1、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不宜超过25%;2、调幅洁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不应超过0.35,也不宜小于0.1;如果截面配有受压钢筋,计算ξ时可以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当采用冷拉钢筋时,ξ不宜大于0.3;3、用弯矩调幅法确定调幅后相应的跨内弯矩时,应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2. 欲求某四垮连续梁的第一跨跨中最大弯矩、第二支座绝对值最大负弯矩及第一支座内边缘最大剪力时, 其活荷载布置方式如何? (请给出活荷载布置示意图)(1、求第一跨跨中最大弯矩,应将活荷载布置在第一跨和第三跨;2、求第二支座绝对值最大负弯矩,应将活荷载布置在第一、第二和第四跨;3、求第一支座内边缘最大剪力,应将活荷载布置在第一跨和第三跨。) 3. 影响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房屋空间性能的因素很多,具体包含屋盖刚度、横墙间距、屋架的跨度、排架的刚度、荷载类型、多层房屋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2018年中央电大《建筑结构》期末考试试题附全答案

2018年中央电大《建筑结构》期末考试试题附全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俗称软钢),一般取(屈服强度)作为钢筋设计强度的依据。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表示方法为,符号C代表(混凝土),C后面的数字表示以()为单位的立方体抗压 强度标准值。 3.结构的极限状态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 4.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定义为强度标准值(除以)相应的材料强度分项系数。 5.(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c表示 6、钢筋混凝土从加荷至构件破坏,梁的受力存在着三个阶段,分别为弹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 和(破坏阶段)阶段。 7、受拉钢筋首先到达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梁,称为(适筋)梁,这种破坏称为(延性) 破坏。 8、影响有腹筋的斜截面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剪跨比)和(配箍率)。 9、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中,只有(剪压)破坏是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10、T型截面梁按中和轴位置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T型截面中和轴位于(翼缘内),第二类T型截面中和 轴位于(梁肋内)。 7.在截面设计时,满足下列条件(D)则为第二类T形截面。 A.B.)C.D. 8.当剪跨比适中,且腹筋配置量适当时,常发生( B)。 A.适筋破坏B.剪压破坏C.斜压破坏D.斜拉破坏 9.在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若,则应采取的措施是(A)。 A.加大截面尺寸B.增加箍筋用量C.配置弯起钢筋D.增大纵筋配筋率 10.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斜压、剪压、斜拉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大致关系是(A)。 A.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 B.剪压破坏的承载力> 斜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 C.斜拉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 D.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 二、选择题 1.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D) A.最大应变对于的应力 B.极限抗拉强度 C. 0.9倍极限抗拉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2.我国规范采用(A )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A.立方体抗压强度B.轴心抗压强度C.轴心抗拉强度D.劈拉强度 3. 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称为结构的(B)A.安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A、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情况下。 A、

A 、弹性方案 B 、刚弹性方案 C 、刚性方案 D 、B 和C 9、在进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时,若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活载同时存在,则( ) 同时考虑。 A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积灰荷载三者 B 、积灰荷载与屋面活载中的较大值,与雪荷载 C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中的较大值,与积灰荷载 D 、只考虑三者中的最大值 10、单层厂房柱进行内力组合时,任何一组最不利内力组合中都必须包括( )引起的内 力。 A 、风荷载 B 、吊车荷载 C 、恒载 D 、屋面活荷载 11.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A 对结构有利时 q γ< B 无论何时q γ> C 无论何时 q γ=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 12、与 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A 10.5s b γξ≥- B min ρρ≥ C 20(10.5)c b b M f bh ξξ≥- D 2s x a '≥ 13、与V≥ f c bh 0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 A min sv sv ρρ> B max sv sv ρρ≤ C 0.24 t yv f f ρ> D 0.24t sv yv f f ρ< 14、混凝土的收缩( ) A 随混凝土的压应力增大而增大 B 随水灰比增大而增大 C 随混凝土密实度增大而增大 D 随养护齢期增大而增大 15、混凝土连续梁按塑性设计时的破坏是指() A 形成机构 B 某一截面钢筋屈服 C 几个截面钢筋屈服 D 塑性铰转动很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题一、填空题( 2× 15=30) 1、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水平荷载一般由剪力墙承担,竖向荷载由剪力墙承担。其整体位移曲线特点为弯曲型,即结构的层间侧移随楼层的 而增大而增大。与框架结构相比,有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结构高度可 以更大。等优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把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结构共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结构的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承担,而水平作用主要由 剪力墙承担。其整体位移曲线特点为弯剪型,即结构的层间位移在结构底部层间位移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大,到中间某一位置,层间位移随 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3、框架结构水平荷载作用近似手算方法包括反弯点法、D值 4、 法。当结构的质量 中心下会发生扭转。 中心和刚度中心中心不重合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4×5= 20) 1、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ABC) A 、合理设置沉降缝C、 足够的变形能力B D 、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增大自重 E、增加基础埋深 2、框架梁最不利内力组合有(AC) A、端区 -M max, +M max, V max C、跨中 +M max D B、端区 M max及对应 N, V 、跨中 M max及对应 N, V E、端区N max及对应M, V 3、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计算宜选用( A )分析方法。 A、材料力学分析法 B、连续化方法 C、壁式框架分析法 D、有限元法 4、高层建筑剪力墙可以分为(ABCD )等几类。 A、整体剪力墙 B、壁式框架 C、联肢剪力墙 D、整体小开口墙 5、高层建筑基础埋置深度主要考虑(ACD)。 A、稳定性 B、施工便利性 C、抗震性 D、沉降量 E、增加自重 三、简答题(7×5= 35) 1、试述剪力墙结构连续连杆法的基本假定。 1、剪力墙结构连续连杆法的基本假定:忽略连梁的轴向变形,假定两墙肢的水平位移完全相同;各墙肢截面 的转角和曲率都相等,因此连梁两端转角相等,反弯点在中点;各墙肢截面,各连梁截面及层高等几何尺寸 沿全高相同。

建筑结构期末考试题

建筑结构期末考试题1 专业:建筑施工/ 建筑结构人气指数:189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lo分,对的画√,错的画X) 1.目前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常用的钢筋级别为HRB400和HPB235。( ) 2.适筋梁的受力第三阶段为破坏阶段,此阶段末的应力状态可作为构件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 3.中和轴在翼缘范围内的为第一类T形截面;中和轴在翼缘范围外的则为第二类T形截面。( ) 4. 表明梁发生的破坏为界限破坏,与此相应的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称为界限 5.在设计中可以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来防止受弯构件斜拉破坏的发生。( ) 6.剪压破坏通常发生在剪跨比适中,配箍率适中时。( ) 7.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配筋率有关。( ) 8.小偏压构件中离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破坏时,不论其受压或受拉,其应力—般都达不到屈服强度。( ) lo.钢结构中钢材的牌号为Q235一Bb,则其中的Q235是表示其抗拉强度设汁值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相同等级的混凝土,其三个强度的相对大小关系正确的为( )。 2.一类环境类别下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自:径为22mm,则保护层最小厚度为( )。 A.20mm B. 25mm C.22mm D.30mm 3.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定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的关系是( ) A.当配筋率在某一范围内时,配筋率越大,正截而承载力越大 B. 配筋率越大,正截而承载力越小 C. 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D. 没有关系 4.—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1=l.57N/mm2,钢筋采用HRB400级,fy=360N/mm2,则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 )。 A,0.20%B.0.24% C.0.21%D.0.25% 5.对荷载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荷载的设计值=标准值X荷载的分项系数 B.荷载的设计值=标准值÷荷载的分项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