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书画鉴赏中的笔墨结构与气韵
赏析中国画三要素|气韵、笔墨、章法

赏析中国画三要素|气韵、笔墨、章法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
它是以墨为主色,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
它植根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跃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它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
1.欣赏作品要看气韵早在1500年前,南齐的谢赫就提出了品画艺术的标准——“六法论”。
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项法则。
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原则。
气韵,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
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
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
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清代唐岱谈到:“六法原以气韵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呆板矣。
”清方薰则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
由于历代艺术家的分析、总结,气韵生动成了绘画的首宗要义,成为画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成为中国画品赏的主要准则。
总之,气韵生动是绘画的一种整体感应,是一种精神透析,是一种生命状态领悟。
好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气韵而生,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佳作,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2.欣赏作品要看笔墨“六法”中,谢赫将“骨法用笔”列在第二位。
“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
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
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
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
我们绘画的先祖认为,以点作画易于零散、琐碎,以面作画易于模糊、平板,用线最易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最适宜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
浅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

浅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中国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特点在于其笔墨的气韵,以及其审美取向。
笔墨气韵是指线条和笔墨所呈现的各种情形所产生的艺术感受。
而审美取向是指中国花鸟画家对于花鸟的情感和体现方式。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线条和笔墨的流畅与精神境界的和谐线条与笔墨是中国花鸟画中最重要的因素。
这些因素所表现出来的流畅与精神境界的和谐是中国花鸟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这是它的气韵之所在。
在中国花鸟画中,线条和笔墨通过运用不同的笔法,进而达到不同的效果。
2.色彩鲜艳、清新自然在笔墨气韵中,颜色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颜色运用得当可以增加画面的柔美和艺术性,而颜色张扬和过分则会破坏画面的和谐。
中国花鸟画运用的色彩鲜艳、清新自然,或者浓重深沉。
颜色的运用需运用得当,方可体现花鸟的真实感。
3.画面的气势和品位气势和品位是中国花鸟画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气势可以通过线条和笔墨的运用来产生。
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也会影响画面的气势。
品位主要表现在对花鸟的审美关注上,中国花鸟画家注重捕捉花鸟的动态美,从而传递意境,使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愉悦。
4.画家的技法与艺术鉴赏技法和艺术鉴赏在中国花鸟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技法是中国花鸟画家表达蕴含在花鸟美中的艺术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手段。
而艺术鉴赏则是观看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中国花鸟画家常常通过技法和艺术鉴赏来使创作的画作更具意境,使它具有静谧的美学效果,从而使观众沉浸在其中。
总之,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是中国文化保存的一部分。
它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
在笔墨上极力追求的流畅和精神境界的和谐,适当运用色彩,表现出画面的气势和高品位,这些都是中国花鸟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只有学好这些元素,方可达到演绎一幅中国花鸟画的境界。
浅析中国画的笔墨意境

浅析中国画的笔墨意境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古已有之。
其独特的笔墨意境是中国画独特的魅力所在。
中国画的笔墨意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代表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将情感、意境与绘画技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将从中国画的笔墨意境入手,剖析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魅力。
一、意蕴无穷,笔墨情韵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讲究“寥寥数笔、墨韵悠远”,不拘泥于细腻的描绘,而是以留白和笔墨的运用来表现画面,从而给人留下联想和思索的空间。
中国画笔墨的意境主要体现在对画意的表现和对情感的渗透。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中国画家们在笔墨表现上常常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生命的气息,使得画面在简约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让人感受到笔墨情韵带来的温馨。
二、以情感贯通,笔墨激荡中国画的笔墨意境融情感于画中,富有生命力和激情。
中国画家在作画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笔墨之中,化作感情的表达。
在中国画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在笔墨的表现中,情感是激荡的,富有张力和力度,这是中国画独特的魅力所在。
三、追求意境,笔墨通神中国画的笔墨意境体现了画家对自然景物、生活场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笔墨的运用将所见所感呈现在画作之中。
画家通过意境构思,在笔墨之间彰显出画作的内在韵味,使得画作在一种意境之中获得灵动。
以极简的手法将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蕴,让人感受到一种静美之处的意韵。
四、秉笔直书,笔墨如歌中国画的笔墨意境还表现在画家笔墨之间的音乐感和旋律感上。
中国画带有一种音乐的韵律感,画家在构图和用笔上追求一种和谐的旋律感,注重笔法的韵律和音符的搭配。
中国画家在作画时,常常像作曲家一样,在画面上搭配出一种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使得画面更富有生命力,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笔墨引魂,意境醉心中国画的笔墨意境对于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
浅谈中国画的笔墨与气韵

浅谈中国画的笔墨与气韵摘要:中国画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且久盛不衰的传统绘画,它有自己的独特面貌.笔墨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气韵是人间天地之真气与人的思想、感情、精神相融会从而寄托在笔墨之中,体现于作品之中的气象和境界,两者在中国画艺术中尤其重要缺一不可。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气韵境界1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基本要素1.1 用笔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就用笔的本意来讲,用笔就是指在纸上随意画出的痕迹,包括大小点、线条、块面等,而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
线条不仅可以表现物体的轮廓,也能用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和质感。
用恰当的线来表达对象的形象特征,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
唐代的张彦远就说过:“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舍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
北宋郭若虚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用笔之难,断可识矣”。
从以上古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用“笔”不仅仅是表现工具的操作问题,而且在如何用笔的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富于特色和意趣的理论:“用笔时,须笔笔实,却笔笔虚,虚则意灵,灵则无滞。
迹不滞则神气浑然,神气浑然则无虚灵”。
也就是说用笔要虚实结合才能使画面生动传神。
“以其一笔而藏万笔也”这句话最能表达出用笔所反映的特征及它的重要性。
1.2 用墨色的重要性用墨就像用色,主要为了表现物体的明暗、色彩等。
墨虽是黑色的,但中国画却有“墨分五色”的说法,五色是指:浓、淡、干、湿、焦。
清代方薰说:“墨法, 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
在具体的墨法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深入浅出的思考带来的启示,比如说:“墨太枯则无气韵,然必求气韵而漫羡生矣。
墨太润泽无文理,然必求文理而刻画生矣。
凡六法之妙,当于运墨先后求之”。
随着中国画的发展,笔墨已经成为艺术表现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近代画家石涛游遍山川奇境,运用奇妙纵横的笔墨,写神会目睹的妙境,真气远出,时刻不忘以“自然”为师,于造化氤氲的气韵中求笔墨的真实基础,他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见解。
欣赏书法作品的四大要素:笔画、结构、章法、墨韵

欣赏书法作品的四大要素:笔画、结构、章法、墨韵对于我们来说,怎样才能正确地欣赏一件书法作品呢?因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欣赏是一种心理意识的自然的、高级的活动,它必然涉及到每一个欣赏者所处的时代风尚、个人修养与经历、情操与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便很难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答案。
再者,书法艺术不同于其它学科,因由:书法艺术不仅是简捷明了,而且尚有着个人的好恶和审美观的不同所对同一幅作品的看法也自然不会一样。
不过,作为欣赏书法艺术,还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大概概括起来现有四大要素:笔画、结构、章法、墨韵。
四要素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本思想基础上的,是兼容美学意蕴的形式体现。
大家如何明确、系统地加以认识,深入分析书法艺术的共同语言,以达共识,才是考验每个学者是否具有了最基本的文化知识。
现将四要素解述如下:一、笔画美笔画是线条艺术,最讲求点画的力感厚度,节奏及其生命感。
即做到“起笔欲斗峻,住笔要峭拔,行笔要充实。
以此体现出笔画清晰、气势雄伟、行气连绵、节奏丰富、体态活泼。
还是说,它的表现力已远远地超越了文字字意的局限性,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一个能表现书法家风格、气质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新的境界之中.。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幅书法作品,不论是篆隶,还是行草,楷书,无不都是用线条组合而成。
而这些书写的线条(点画)的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字的艺术效果。
如同一台机器,所有零部件都是合格的,再装配起来,就能正常运行。
是说,要想写好书法,首先要写好线条。
那么,什么样的线条才算比较完美呢?书法线条应象“钟表中运行的发条”,不能像“汤锅中被煮烂的拉面”。
书法线条须富有弹性,具有内在的气势或力感。
到底力从何来?这与用笔有很大的关系。
正如东汉时期里的蔡邕在《九势论》中谈到:“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有力,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那就是应该通过心手合一,或得心应手地才能施用笔具使字划昂扬顿挫、方圆欲侧、刚柔曲直、轻重粗细、浓淡干湿,并产生出最无穷的变化和气势。
关于论中国画气韵及欣赏

关于论中国画气韵及欣赏
中国画强调气韵,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透视和明暗的技法,而
是在画面中表达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艺术家对
于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所构建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
气韵,又称兴味。
它是中国画中与人物、局部无关的总体美感。
气韵包括画面的境界、叙事时态、笔墨功力的韵味和精神韵律,是
画面中的道理和内涵。
画家的创作需要凭借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多年
学习、研究和练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气韵之美。
同时,观者的欣赏
也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修养,才能完全地领会和欣赏。
欣赏中国画需要具备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审美情趣。
首先要理解中国画的设色法,它是将颜料运用得当,体现线描
基础上,饱满利落,激昂奔放。
然后要了解中国画的笔墨,它包括墨、笔、纸等用具,更多的是表现画家的心灵和思想。
最后,欣赏
中国画要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受入手,从中领悟画家的深意和情感。
对于喜欢中国画的人来说,欣赏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欣赏一幅
作品,在静谧中领略画面的美丽,想象其中的生命力和意蕴,和画
家心灵相通,与静静的墨香相伴,感悟其中的风景人情,这是一种
极其美好的体验。
最后,气韵是中国画的核心,观者要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
领悟,才能完全领略到其中包含的深厚意境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感
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在欣赏中国画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
一幅中国画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画家的构思和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对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感受。
浅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

浅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花鸟为题材,以墨韵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独特的笔墨表现,传达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运用非常重要。
中国画的墨韵一直被视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花鸟画中更是如此。
通过点、线、面的运用,以及用笔的轻重变化,画家可以表现出花鸟的不同神态和动静之美。
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表现出花瓣婉约的弯曲度,或者通过淡墨的运用表现出鸟羽的柔软与飞翔的姿态,都是中国花鸟画中常见的笔墨技法。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还体现在表现主题的独特性上。
中国花鸟画通常是静态的,画家通过运用细腻的笔墨和独特的构图手法,使花鸟画中的花朵、鸟类显得充满生机和灵性。
这与传统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感知有关,他们追求“道法自然”的审美理想,希望通过画画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还表现在意境的创造上。
中国花鸟画不仅仅是描绘花鸟的外貌,更重要的是通过笔墨的表现手法,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内心的独特感受。
通过墨韵的运用,画家可以表达出对自然界花鸟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意境的创造也是中国花鸟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之一。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还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花鸟画从古代开始就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强调了“道法自然”的艺术追求。
中国花鸟画还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注重内在的审美追求和心灵的安宁。
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花鸟画在笔墨气韵上具有独特的氛围和韵味。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墨韵的运用、主题的独特性、意境的创造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花鸟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出画家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的卓越成就。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中,以迎合当代社会对艺术的需求和审美趣味。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语言与气韵体现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语言与气韵体现摘要:气韵的存在是中国画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它所要求的最高境界。
与其他绘画相比,中国画有着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无与伦比的意蕴之美。
中国古代画风强调运用自然、变化、笔墨等多种技法,达到绘画的最高境界。
因此,优秀的画家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绘画的过程中,许多表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他们想要表现出来的气韵,导致很多中国画家往往忽略了气韵的表现,转而在笔墨语言上进行革新,并注意表现意境。
基于此,本文后续就中国花鸟画的笔墨语言与气韵体现展开相关探究。
关键词:中国花鸟画;笔墨语言;气韵体现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引言写意花鸟是一种以刻画物象为主要目的的绘画方法,即用简洁的技法和豪放的笔触描绘物象,追求内心情感的直白表达。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宋代以来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受到当今众多画家的青睐和喜爱。
写意花鸟可以完美地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是画家欲望和情感的外在表现。
从徐渭的花鸟写意入手,创造了一种不局限于造型的创作风格,强调画家的用笔技法,抒发情感。
直到吴昌硕将金石画法融入绘画之中,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中国写意花鸟画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花鸟画创新在于笔墨的创新,在写意花鸟画写生创作中如何既体现笔墨形象又饱含意境,是一项重要课题。
1中国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一个分支,与山水和人物画齐名,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凿刻在岩石上雕刻出简单的花鸟图案,后来可以在彩陶上雕刻出更成熟的花鸟画,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变化,人们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提炼出了许多可以用来表现艺术的工具,尤其是画笔的广泛应用,再加上绘画技法的丰富,使得花鸟画的发展日益成熟。
目前,汉学界对花鸟画的定义已达成共识。
学者们普遍认为,花鸟画是指用传统工具如笔墨、宣纸等描绘动植物的一种绘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术 探 讨
浅析中国书画鉴赏中的笔墨结构与气韵
文/张洪涛
中图分类号 :J0 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96 2 1 )0 9C-04 — 2 0 9 1 6( 0 0 2() 2 6 0 中国书画鉴赏 的 目的是 “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书画家 由特殊物象形成的笔墨结构 ,没有特殊的结构就 何 为鉴 赏 ? 鉴 ,为 鉴 定 ,就 是辩 伪和 识 别 ,求 得作 品的 不会 有 书 画家 特 殊 的风 格 。形 是 书 画家 外 在 的面 目 ,神 真伪;赏 ,含赏识之意 ,即评出作品优劣 。鉴以定其真 则是书画家内在的精神 ,是书 画家思想和情绪 的反应。 伪 ,赏以定其高下 ,做好鉴赏需 了解书画家创作的过程 神本无形 ,它是书画家用特殊的眼力才能发现 的。书画 及其 贯穿 作品 的笔 墨结构 与气 韵 。 家充 分 利 用 中 国画 的特 殊 绘 画手 段 ,取 物 象之 形 似 ,取 书画家的作 品所展现出的是 作品的内容 、构图、笔 物象之神气,神脱离形无处发挥 ,形脱离神则是无生命 墨 、线 条 、颜 色 等 。但 其 创 作 的来 源 是对 自然物 象 的 认 的躯壳 ,神形兼备才是书画作品真迹的体现。而神和韵 识 ,再 通 过 高超 的 书 画技 法 将其 认 识表 现 出来 。书 画 家 皆以 笔 墨结 构 为 依托 ,神 气是 客 观给 予 画 家 的影 响 ,而 的认识是首要 因素 ,对于物象有 了充分的认识 ,通过认 韵 则 是书 画家 主 观意 识 的 体现 ,它们 是 可 以看 见 和 感知 识 有 了不 同 的思 想 感受 ,这 个不 同感受 就 是 书 画家 创 作 的绘 画生 命 ,是 客观 存 在 于纸 上 的 。书 画 家用 笔 的巧 拙 风格产生的根源 ,在其感受的指导下探索 出适合 自己感 直接影 响到气韵的 质量 ,气韵的 质量决定 了作品的优 受的表现方法 ,并将此感受转达给观众 ,即而完成对物 劣,决定 了作品真伪的性 质。所以南齐谢赫 古画品录 象的认识和表现过 程。就像书法 家对于文字结构的认 序》所举品评书画的六项标准中 “ 气韵生动”应为第 识,人物画家对于人体结构的认识 ,花乌画家对于花卉 义 ,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 。以气韵评画之优劣,以 飞鸟的认识 ,动物 画家对于动物结构的认识等等。其认 气韵鉴画之真伪,这是中国书画鉴赏的标准。 笔 墨结构 和 气韵 有着 密不 可分 的关 系 。气韵 如 同人的 识 和 表 现过 程 是 书 画家 思 想水 平 的体 现 ,它将 成 为 书 画 家 固有 的艺 术风格 和资 本 。 血 液 ,结 构 如 同血 管 ,结 构 正 常 气韵 正 常 ,结 构 不正 常 中国书画最大的特 点是将复杂的物象简单化 ,取物 气韵就无法畅通 。作品的局部气韵贯通是保证整体 气韵 象之 精 华 ,变 其 为笔 墨 结构 。它 的表 现 形 式是 笔 墨 ,笔 贯 通 的重 要 因 素 ,贯 通 的 质量 决定 了气 韵生 动 的优 劣 。 墨再现物象是由结构组成的。结构是书画家作画时的用 这种关系的存在体现于书 画作品当中,如果处理得 当就 笔规律 ,结构是被精练了的复杂的物象形态,是物象的 可 以发 现作 品 无不 蕴涵 着一 种 气势 ,整 体看 来 画面 表 现 形 式 。结 构 的过 程 是书 画家 用 笔的 起 结过 程 。 书 画 淋 漓苍 劲 、顺畅 豁达 、气韵 生 动 ,令人 陶醉 。细 看 家观察物象的形态 ,观察越细致 ,理解越透彻 ,体会物 飞 乌走 兽 ,精神 逼 真 ;山水 林 泉 ,清开 幽旷 ;云 烟 象的结构越深入 ,再施以笔墨表现,逐步形成笔墨的结 出 没 , 野 径 迂 回 。 反 之 ,就 会 觉 得 作 品 有 笔 意 无 构 ,完善笔墨的结构 ,再而精确笔墨的结构,形成 自己 位 置 ,有笔 势不 相连 ,有结 构 无锋 芒 。人物 如尸似 的笔 墨结 构 体 系 ,形 成 自己的 创 作风 格 。结 构 是 笔 墨的 塑 ,花 如瓶 中所 插 ;石 止一 面 ,树 少四 枝 ,使人 乏 依 据 ,笔墨 依结 构 而 生 , 笔墨 依结 构 而 活 ,笔 墨 依结 构 味 。所 以作 为鉴 赏者 不 能只 注 重作 品的 表面 而忽 视 才能出神采。笔墨结构是书 画家用心去体会物象内在 质 了其 内 在 的 关 系 ,从 而 造 成 不 准 确 的 鉴 定 。 中国书画的鉴 赏应 当从鉴的本质上来理解 。 “ 鉴” 量的重要步骤 ,是书画家风格体现的重要标志。它体现 必须对书画家及其书画作品风格特征有所研究 ; “ 赏” 在书画家对物象 的观察、认识 、体会 、表现的过程中。 书 画家以高超的技艺把握物象的笔墨结构 ,欣赏者以笔 要有欣赏能力,与作者产生共鸣、神交 ,达到精神上的 墨 结 构判 断 作 品 的优 劣 ,鉴 定 者 则通 过 笔 墨结 构 鉴定 作 交融。对于书画作品的鉴定可以从多方面人手。其一 , 品的真伪。所以笔墨结构是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 看书画家作品的风格特征 。风格特征是作者在长期的创 作过程 中所形成的笔墨结构和用笔 习惯。鉴定时看作品 量一个书画家作品真伪和优劣的根本保证 。 一 南齐谢赫 古画品录 序 所举品评书画的六项标 中是 否具备这些风格特征 ,能否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 准为 : “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 书画家的精神是否通过 笔墨结构体现出来 ,这是确定作 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其 中 “ 气韵生动 ”是一个完整 品真伪的重要依据。其二 ,看书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