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用法归纳总结大全

成语用法归纳总结大全

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意义。它们具有简洁、形象、富有感染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口语交流以及日常生活中。在本文中,将对常用的成语进行用法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1. 亡羊补牢

意义:指事情出了问题后才开始采取补救措施。

例句:他们并未提前做好准备,而是亡羊补牢,导致最终失败。

2. 不可思议

意义:形容事情出乎意料,难以置信。

例句:他的成功之路一直充满不可思议的幸运。

3. 守株待兔

意义:指等待不切实际的事情发生,不主动去争取。

例句: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摒弃守株待兔的心态。

4. 杯弓蛇影

意义:形容因过于敏感而猜疑事物的虚幻之象。

例句:他一向杯弓蛇影,对身边的人都充满怀疑。

5. 各有所长

意义:形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或优点。

例句:人与人之间各有所长,互相学习可以进步更快。

6. 功亏一篑

意义:指因差一点而功败垂成。

例句:他在赛场上的转折点之处犯了个小错,功亏一篑,失去了冠军的机会。

7. 自相矛盾

意义:指言行或主张不一致。

例句:他的两种说法自相矛盾,不值得信任。

8. 耳濡目染

意义:指长时间受某种影响而逐渐受到影响。

例句: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他耳濡目染,逐渐成为了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9. 掩耳盗铃

意义:比喻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却故意自欺欺人。

例句:他故意掩耳盗铃,不愿面对现实的问题。

10. 九牛一毛

意义:指数量很大,与整体相比微不足道。

例句:对于大公司来说,几万元的损失只是九牛一毛。

11. 不同凡响

意义:形容与众不同,非常出色。

例句: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使她与众不同,非常不同凡响。

12. 狐假虎威

意义:指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例句:他平时不敢惹事,但一旦有了背后的支持,就狐假虎威地对待他人。

13. 舍近求远

意义:形容舍弃近在手边的好处,而追求遥远的利益。

例句:他总是舍近求远,没有珍惜眼前的机会。

14. 水落石出

意义:指事情的真相暴露无遗。

例句: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最终真相水落石出。

15. 三思而后行

意义:形容在做事情之前要认真考虑,谨慎行动。

例句:在做出重要决策之前,我们必须三思而后行。

本文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成语及其用法,希望对读者理解和运用成语有所帮助。掌握成语的用法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提高交流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成语将会给表达带来更多的亮点和魅力。记住这些成语,善于运用它们,相信会对提升语言能力有所帮助。

成语用法分类整理

成语用法分类整理 成语的用法分类整理之两用成语集锦 (一)褒贬两用 暗送秋波:指女人以眉目传情。泛指献媚取宠或暗中勾搭。 独善其身:原指保持个人的节操、修养。后多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也指自我欣赏。 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马虎。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入神智不清。 冷若冰霜:既形容对入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过分严肃而使入难以接近。 冷眼旁观:指用冷淡或冷静的态度从旁观看事态的发展。 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 绵里藏针:既比喻表面柔和,内心尖刻,也形容外柔内刚,柔中有刚。 谦谦君子:有时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谨慎、品格高尚的人。 穷形尽相:本指描写刻画十分生动逼真;现也形容丑态毕露。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众多的人或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 四平八稳:形容物体放置平稳或言行稳当;也指做事但求无过,不思进取。 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自找灾祸;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别人的批评教育。 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标新立异: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主张,表示与众不同。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 咄咄逼人:形容神情或言语盛气凌人。也指形势严峻促人努力。 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也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 处之泰然:形容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时能沉着镇定,褒义词。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处之泰然,行若无事”。行若无事: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是褒义词,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毫无反应,是贬义词。 (二)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 按图索骥: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现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也可用作只顾惜自己,对公众的事置之不理。 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保守,不知变通,贬义词,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中性词。 高枕无忧: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 面面俱到:可以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中性词,也可以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贬义词。 海底捞月:水中捞月。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 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中性词,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等米下锅:形容生活窘迫.急需钱粮;也形容消极被动地等待,不积极去创造条件,贬义词。 堂而皇之:形容体面有气派;也形容大模大样,满不在乎。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多为四字或者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在汉语中,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章、演讲、对话等各种语境中,具有概括、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了解和熟练运用成语,对于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美观度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知识点。 一、用法:成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 成语可以用作句首、句中或句末的修饰语、主语、宾语、状语等。下面举例说明: 1. 成语用作句首修饰语: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这个例子中,成语“人生自古谁无死”起到句首的修饰作用,突出了死亡的普遍性和人们不灭的永恒。 2. 成语用作句中修饰语: 例如:“爱屋及乌,他爱你就得爱你的家人。” 这个例子中,“爱屋及乌”用作句中的修饰语,表达了连带爱的意思。 3. 成语用作主语: 例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这个例子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用作主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意义。 4. 成语用作宾语: 例如:“不可多得的机会就在眼前,你要抓住它。” 这个例子中,“不可多得”用作宾语,强调了机会的珍贵和难得。 5. 成语用作状语: 例如:“他成年累月地努力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例子中,“成年累月地”用作状语,修饰了“努力学习”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 二、用法:成语的正反义 有些成语有明确的正反义,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使用相关的成语进行表达。下面举例说明: 1. 相关成语的正反义使用: 例如:“以德报怨”和“以怨报德” “以德报怨”表示用德行回报别人的怨恨;“以怨报德”表示以怨恩回报别人的恩情。 2. 成语正反义使用示例: 例如:“有教无类”和“无眼无耳”

特殊用法类成语总结,千万不要在做题时踩雷

特殊用法类成语总结,千万不要在做题时踩雷 一、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的成语 1.吹灰之力:比喻极微小的力量。 2.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 3.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 4.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5.尽如人意: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6.灵丹妙药:指灵验有效的仙丹,非常灵验能治百病的奇药。也指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 7.鹿死谁手: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8.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 9.善罢甘休:心甘情愿地罢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10.视为儿戏: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11.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比喻恩情极为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 12.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 13.万应灵丹:能医治百病的灵验有效的药。比喻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多用于否定句。 14.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15.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比得上。 16.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用为“无时无刻不”,表示“每时每刻都”。 17.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18.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 19.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二、不能带宾语的成语 1.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2.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3.不闻不问: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4.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5.蚕食鲸吞:像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像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6.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7.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8.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 9.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 10.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1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容易受到影响。 12.耳闻目睹: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3.发扬光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14.和盘托出: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 15.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16.虎视眈眈: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17.浑然不觉:完全没有觉察到。 18.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19.斤斤计较: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20.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21.精打细算: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22.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 23.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汉语成语常见用法

汉语成语常见用法 汉语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用于表达丰富的意义和形象的情感,常被用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中。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汉语成语及其用法。 一、拔得头筹 “拔得头筹”是指在竞争或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取得胜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选举方式,当时每一次选举,选民会把支持的人的名字写在竹签上,然后插入一个大筹码堆中。最后,被选上的人,就是那个从筹码堆顶上拔起的竹签,也就是“拔得头筹”。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众多竞争者中获得最好的结果。 二、不翼而飞 “不翼而飞”意味着物品突然消失或被偷走。成语中的“不翼”指的是鸟类飞翔时翅膀的扇动和支撑作用,因此,“不翼而飞”就是指物品失去了被鸟翅膀支持的状态,犹如鸟儿一下子消失了一样。这个成语经常用来描述贵重物品被偷或失窃的情况。 三、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指在文章或作品中通过一两句精彩的描述或烘托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或突出其特点。成语中的“画龙”代表绘画技法,而“点睛”则表示在画龙的眼睛上做细腻的点缀,使整体作品更为出彩。这个成语也常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示通过一个小细节或妙语,使整体效果更加完美或突出。

四、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形容两个人的心思心意相通,能够默契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成语中的“灵犀”指的是传说中的神兽,它的角能够放出光芒,两个灵犀相望时,光芒能够互相交融,因此表示彼此心灵相通。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亲密的朋友或者恋人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五、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是指不努力工作,只等待意外的机遇或运气。成语中的“守株”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讲述了农夫种植庄稼时不小心打断了一根树枝,树枝恰好顶在土里,农夫懒得撤走树枝,结果发现兔子被好似柱子的树枝绊倒,而农夫因此捕获了兔子。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积极主动、只等待机遇到来的人。 六、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形容在行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能或才能,有点自不量力的意思。成语中的“班门”指的是大家一起学习的地方,而“弄斧”是指摆弄斧头。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讲述了鲁班在家门口斧头摆得整齐而出众,过路人都来寻找鲁班请他修木器。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自以为是、不懂分寸的人。 七、金口玉言 “金口玉言”是指说话准确有力、富有智慧,能够发表有影响力的言论。成语中的“金口”表示珍贵的嘴巴,而“玉言”则代表珍贵的言辞。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成语用法归纳总结

成语用法归纳总结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常给人以深刻、精准、生动的印象。在汉语的日常应用和教学中,成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成语的固定和多义性,很多人往往存在使用不当或误用的情况。以下是针对常见成语用法的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一、用法一览 1.典故用法 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典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了解其来历,以免使用不当造成误解。 例如: “空城计”出自《三国演义》,意指虚张声势、以少胜多。 “杀鸡取卵”出自《列子》,“一失足成千古恨”则出自《史记》。 2.比喻用法 成语常常利用抽象事物来比喻具体事物,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 “亡羊补牢”比喻已经发生的错误可以通过补救来减少损失。 “画蛇添足”比喻做某件事情过了头,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事实陈述用法

成语在不引用典故和比喻的情况下,单纯地陈述事实,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一个重要的行动原则。 4.象声词用法 许多成语是通过模拟或者描述某些声音来产生的。如“噤若寒蝉”形 容人因为害怕或惊讶而不敢说话,大约是通过想象一只蝉在寒冷的天 气失去了声音的形象引申出来的。 5.充当语助词用法 一些常用的成语,如“的确”,“确实”,“简直”等,常常用于强调语意,并充当语言表达中的语气词。 二、用法细节 1.拼音 如何正确拼写一个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汉字书写方面的疏忽 可能会导致语义的扭曲或丧失。例如,若“蜀犬吠日”被打成“枢轴分队”,则失去了成语后半部分真正的含义。 2.搭配 与大多数词汇一样,成语也需要考虑搭配使用的问题。有些成语常 常被一起使用,因此建议在学习过程中与搭配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三思而后行”中的“三思”和“后行”是一个完整的组合,“偷鸡 不成蚀把米”中的“蚀把米”与“成语不分家”中的“分家”也是如此。

成语用法归纳总结大全

成语用法归纳总结大全 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意义。它们具有简洁、形象、富有感染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口语交流以及日常生活中。在本文中,将对常用的成语进行用法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1. 亡羊补牢 意义:指事情出了问题后才开始采取补救措施。 例句:他们并未提前做好准备,而是亡羊补牢,导致最终失败。 2. 不可思议 意义:形容事情出乎意料,难以置信。 例句:他的成功之路一直充满不可思议的幸运。 3. 守株待兔 意义:指等待不切实际的事情发生,不主动去争取。 例句: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摒弃守株待兔的心态。 4. 杯弓蛇影 意义:形容因过于敏感而猜疑事物的虚幻之象。 例句:他一向杯弓蛇影,对身边的人都充满怀疑。 5. 各有所长

意义:形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或优点。 例句:人与人之间各有所长,互相学习可以进步更快。 6. 功亏一篑 意义:指因差一点而功败垂成。 例句:他在赛场上的转折点之处犯了个小错,功亏一篑,失去了冠军的机会。 7. 自相矛盾 意义:指言行或主张不一致。 例句:他的两种说法自相矛盾,不值得信任。 8. 耳濡目染 意义:指长时间受某种影响而逐渐受到影响。 例句: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他耳濡目染,逐渐成为了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9. 掩耳盗铃 意义:比喻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却故意自欺欺人。 例句:他故意掩耳盗铃,不愿面对现实的问题。 10. 九牛一毛 意义:指数量很大,与整体相比微不足道。

例句:对于大公司来说,几万元的损失只是九牛一毛。 11. 不同凡响 意义:形容与众不同,非常出色。 例句: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使她与众不同,非常不同凡响。 12. 狐假虎威 意义:指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例句:他平时不敢惹事,但一旦有了背后的支持,就狐假虎威地对待他人。 13. 舍近求远 意义:形容舍弃近在手边的好处,而追求遥远的利益。 例句:他总是舍近求远,没有珍惜眼前的机会。 14. 水落石出 意义:指事情的真相暴露无遗。 例句: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最终真相水落石出。 15. 三思而后行 意义:形容在做事情之前要认真考虑,谨慎行动。 例句:在做出重要决策之前,我们必须三思而后行。

成语整理

成语整理 语文期中卷 花天酒地:形容沉浸在酒色之中。花,指妓女,也比喻浪荡或花心的女人。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声色犬马纸醉金迷 反义词:克勤克俭艰苦朴素 失魂落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近义词:魂不守舍、惊慌失措 反义词:泰然自若、悠然自得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故弄玄虚: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用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 近义词:弄虚作假 反义词:实事求是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触目,视线接触到。伤怀,引起伤感的情绪。 近义词:触景伤情、睹景伤情、触物伤情 反义词: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不动声色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期中复习讲义 得天独厚:天:天然,自然;厚:优厚。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近义词】:天时地利、地利人和 【反义词】:先天不足、天诛地灭、差强人意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环境条件。 声名狼藉: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反义词】流芳百世、名闻遐迩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骇人听闻:骇:惊吓,震惊。闻:听。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近义词:耸人听闻 反义词:司空见惯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匠心独运: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 近义词:独具匠心、独树一帜、独出心裁、异军突起、别开生面、别树一帜 反义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亦步亦趋、步人后尘、如法炮制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无所不为:释义: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 【近义词】:无恶不作、为所欲为、靡所不为 【反义词】: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什么坏事都干 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个成语的两种语境用法归纳

70个成语的两种语境用法归纳 1、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1、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 例2、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1、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2、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1、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2、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1、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 例2、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5、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例1、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 例2、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6、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例1、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例2、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7、鬼斧神工:像是鬼神所为。形容建筑、雕刻技艺精湛高明,几乎不为人力所及。也形容山石的奇形怪状,凌然峭立。 例1、全县都有石刻古迹,我们看了宝顶山和北山两处。作为艺术品真是鬼斧神工,不可思议。 例2、黄山的怪峰奇石,形态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神工了。 8、左右逢源: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例1、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例2、他说:“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9、指手画脚:说话时用手脚动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挥,妄加评论指责。 例1、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例2、(杨宇霆)只是整日在小河沿杨公馆接纳各方面官僚政客,指手画脚,气焰燎人。 10、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 例1、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 例2、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11、如虎添翼: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凶恶。 例1、这支巡逻队,配上了现代化武器,如虎添翼,战斗力更强了。 例2、这一黑社会团伙到云南秘密购置了一批武器后,如虎添翼,气焰更嚣张了。 12、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例1、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例2、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13、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例1、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 例2、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14、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念ná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nàn) 例1、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 例2、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5、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例1、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 例2、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常用成语意义归纳总结

常用成语意义归纳总结 一、需重点理解的成语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排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害转嫁给别人。 一傅众咻(yī fù zhòng 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咻,喧闹。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说过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皮里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比喻天下太平。 管窥蠡(lí)测:从竹管的小孔里看天,用瓠瓢量海水。引申为目光短浅,眼光狭小,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都很肤浅。类似坐井观天。 奉为圭臬(guī niè):把某些事物、言论奉为准则。 惨淡经营: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班荆道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不为已(yǐ)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钟鸣鼎食:吃饭时奏乐、列鼎,旧时形容富贵人家奢侈、豪华的生活。黄钟毁弃:黄钟,古乐十二律之一,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喻指贤能的人受迫害,遭遗弃。 胶柱鼓瑟:把瑟上调音的柱用胶粘住再弹奏,比喻拘泥死板不知灵活变通。 黄花晚节:黄花,指菊花,因菊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比喻人能保持晚节。 总角之交:古代儿童把头发梳成小髻,指童年时代。总角进结下的交情。指童年就很要好的朋友。 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默默无闻,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

词语解释成语用法总结

词语解释成语用法总结 词语解释 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它们通过组合形成句子和表达意义。在汉语中,有很多词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重要工具。下面将对其中几个词语进行解释,并总结一些常用成语的用法。 1. 诚实:意指以真实、正直、忠诚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事物。诚实作为一种美德,是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准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成语 "诚实守信",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讲信用。 2. 智慧:指人在理解、判断和处理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智慧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解决难题。成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用来形容一个人再聪明也有可能犯错误。 3. 坚强:表示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能够保持冷静、勇敢和坚定的品质。坚强的人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尽力克服它们。成语 "坚持不懈"形容一个人在追求某个目标时始终保持决心和毅力。 成语用法总结 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由一组词语组成,具有固定的词序和独特的含义。下面总结了几个常见成语的用法。

1. 画蛇添足:形容做事多此一举,反而不好。比如,他已经表达清 楚了,再多说几句只会画蛇添足。 2. 明知故犯:指明明知道是错的却故意去做。比如,他明知故犯地 迟到了一小时。 3. 如火如荼:形容事物进行得很热烈,如同火焰熊熊燃烧,草木蓬 勃生长。比如,这项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4. 一箭双雕:形容一举两得的情况,一次行动能够达到两个目的。 比如,他通过这个项目一箭双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5. 寿比南山:比喻人的寿命长久,堪比南山的长寿。这个成语常用 来祝福长寿,如祝你寿比南山。 通过以上的词语解释和成语用法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汉 语词汇和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日常交流中,正确运用词语和成语, 能够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精确、准确,也能够为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色 彩和魅力。

成语故事及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故事及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每个成语 背后都有着一个精彩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 语的意义和应用场景。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成语的 故事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成语。 一、初出茅庐 故事:相传古代的一个官员,由于官位低微,年轻轻狂,上任后过 于骄傲自大,不肯向老成员请教经验,结果导致了一系列错误。最后,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因此决定虚心向前辈请教,从此 开始了新的修正之路。 用法:形容年轻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或经验不足。 二、守株待兔 故事:古时候有个农夫在田间工作时,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株上。他意识到,这是一只已经受伤的兔子,因为在树株上撞击后晕倒了。 农夫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守在树旁等待新的猎物。 用法:比喻事先不加思考,单纯等待运气或机会来临。 三、大智若愚 故事:战国时期,有个聪明的智者叫邹忌,他通过装疯卖傻的方法,隐藏自己的智慧,这样一来就能躲避敌人,同时也能时刻观察和分析 敌人的动向。最后,他成功帮助国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用法:形容有智慧的人能够隐藏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四、画龙点睛 故事:古代画家张僧繇在一幅画上绘制了一条巨龙,但是画龙还差最后一道点睛之笔。画家想了很久,终于点破了龙眼,让整幅画变得栩栩如生。 用法:比喻在文章、讲话或其他艺术作品的末尾,通过一个简短的话语或词句来使全文意境更加突出、完美。 五、杯弓蛇影 故事:一位弓箭手喜欢喝酒,有一天喝醉了,看到杯子弯曲的倒影后,以为是蛇,非常害怕。他射出一箭,结果把杯子给打破了。 用法:比喻因多虑而误解事物,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怀疑。 六、纸上谈兵 故事:古代的禅宗宗师慧能有一次向一位触帝说自己要写一本有关佛法的书,但触帝并不同意,他认为佛法不能通过言语来表达。慧能把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佛法无字"四个字,递给了触帝,触帝才恍然大悟。 用法:比喻只在纸面上谈论某种事情而没有实际行动和经验。 七、功亏一篑

成语应用技巧总结大全

成语应用技巧总结大全 成语作为汉语中的精华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成语可以使人的语言更加地优美、准确。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成语应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成语 的使用。 一、比喻手法 1. 程门立雪(比喻恭敬谦和的态度) 例句:作为一名好学生,他常常做到程门立雪,恭敬地接受老师的 教导。 2. 杯弓蛇影(比喻过分多疑或因小误会而产生恐惧) 例句:别人只是无意的一句话,他却杯弓蛇影地以为别人在说他的 坏话。 3. 画龙点睛(比喻在作品或事物的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的表达或改进) 例句:这篇文章在结尾处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画龙点睛,使得整 篇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反问手法 1. 一语道破天机(反问句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句:他的问题简单而重要,一语道破天机,让我们茅塞顿开。 2. 拈轻怕重(反问句加上否定形式,表示不以为然)

例句:你拈轻怕重,不敢尝试一下吗? 3. 势如破竹(反问句强调行动的决心和迅速) 例句:我们团结一致,势如破竹,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三、比取类比手法 1. 瞒天过海(比取类比可以更好地说明行动的隐蔽性和巧妙性) 例句:他像水中的鳄鱼一样瞒天过海,让敌人始料未及。 2. 如日中天(比取类比可以形象地表达某种状态或程度) 例句:他的创作才华如日中天,名扬四海。 3. 破釜沉舟(比取类比可以生动地形容决心坚定、舍我其谁的精神) 例句:他们破釜沉舟,誓死保卫家园。 四、引用典故 1. 断袖之癖(引用典故可以提高表达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例句:不管人们对他的怀疑怎样,他始终不改断袖之癖的作风。 2. 铁杵磨成针(引用典故可以形象地表达事情的长期坚持和努力) 例句: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他终于铁杵磨成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 指鹿为马(引用典故可以揭示事情的真相和欺骗的手法) 例句:他故意指鹿为马,企图混淆视听。

四字成语解释及用法

四字成语解释及用法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 成功。5.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14.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 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18.苦心 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贬)。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21.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25.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27.目无全牛:用来形 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

70个常用成语的两用法归纳

70个常用成语的两用法归纳 1、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1、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例2、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1、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2、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1、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2、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1、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 例2、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5、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例1、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 例2、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6、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例1、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例2、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7、鬼斧神工:像是鬼神所为。形容建筑、雕刻技艺精湛高明,几乎不为人力所及。也形容山石的奇形怪状,凌然峭立。

例1、全县都有石刻古迹,我们看了宝顶山和北山两处。作为艺术品真是鬼斧神工,不可思议。 例2、黄山的怪峰奇石,形态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神工了。 8、左右逢源: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例1、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例2、他说:“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9、指手画脚:说话时用手脚动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挥,妄加评论指责。 例1、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例2、(杨宇霆)只是整日在小河沿杨公馆接纳各方面官僚政客,指手画脚,气焰燎人。 10、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 例1、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 例2、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11、如虎添翼: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凶恶。 例1、这支巡逻队,配上了现代化武器,如虎添翼,战斗力更强了。 例2、这一黑社会团伙到云南秘密购置了一批武器后,如虎添翼,气焰更嚣张了。 12、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例1、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例2、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13、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例1、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

高考常考特殊用法类成语总结

高考常考特殊用法类成语总结 一、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的成语 1.吹灰之力:比喻极微小的力量。 2.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 3.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 4.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5.尽如人意: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6.灵丹妙药:指灵验有效的仙丹,非常灵验能治百病的奇药。 也指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 7.鹿死谁手: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 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8.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 9.善罢甘休:心甘情愿地罢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10.视为儿戏: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11.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比喻恩情极为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 12.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 13.万应灵丹:能医治百病的灵验有效的药。比喻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多用于否定句。 14.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15.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比得上。 16.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用为“无时无刻不”,表示“每时每刻都”。 17.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18.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 19.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二、不能带宾语的成语 1.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2.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3.不闻不问: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4.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5.蚕食鲸吞:像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像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 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6.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7.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8.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 9.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 10.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1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容易受到影响。 12.耳闻目睹: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3.发扬光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14.和盘托出: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 15.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16.虎视眈眈: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17.浑然不觉:完全没有觉察到。

掌握常用成语与俗语的用法

掌握常用成语与俗语的用法 成语和俗语是汉语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它们富有趣味性和形象性, 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掌握常用成语与俗语的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成语和 俗语,并详细讲解其用法。 1. 一见钟情 成语“一见钟情”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产生的强烈吸 引或爱慕之情。这个成语可以用在浪漫的故事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对 一件事物的瞬间喜爱或者喜欢。 例如:我和他在朋友的婚礼上第一次见面时就一见钟情了。 2. 守株待兔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庄子・盗跖》。形容坐等运气、不积极行动,只希望突然发生机会的行为。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没有进取心、 不愿意努力的人。 例如:你不能一直守株待兔,有机会要自己争取。 3. 纸上谈兵 成语“纸上谈兵”形容只会在纸上谈理论,从不实践、没有经验的现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空谈无实际行动的人。 例如:他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从来不参加实际工作。

4. 守口如瓶 成语“守口如瓶”形容对秘密保守得非常严密,不泄露一点风声。这 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严守秘密、不轻易吐露内心话的状态。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守口如瓶,不能泄露任何机密信息。 5. 自相矛盾 成语“自相矛盾”形容自己的言行或者观点存在前后不一致、互相矛 盾的情况。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逻辑不严谨、说话经不起推敲 的人。 例如:他的观点自相矛盾,不值得相信。 6. 不可思议 成语“不可思议”形容事情或者现象非常奇怪,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 或者理解能力。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些令人难以理解或者解释的事物。 例如:他的成绩进步神速,简直是不可思议。 7. 放之四海而皆准 成语“放之四海而皆准”形容说的话或者法则适用于任何地方,不分 国别和时空。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些理论或者说法具有广泛适用性。 例如:这个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论在哪个国家都适用。 8. 不遗余力

归纳总结的成语

归纳总结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短小精悍,含义深刻,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许多成语,比如“一日千里”、“独木桥”、“言传身教”等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归纳总结一些常用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人物篇 1. 狼狈为奸:形容几个坏人互相勾结起来,一起做坏事。 2. 赴汤蹈火:比喻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为了事业或理想而顽强奋斗。 3. 青红皂白:指问题或争论中故意混淆黑白,利用善良或无知的人,以达到自己不正当的目的。 4. 画蛇添足:比喻做不必要的事情,反而影响到原本已经完成的工作。 5. 揠苗助长:比喻情急之下做出冒进的行为,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 鹤立鸡群:指人的姿态高雅超群,胜过众人。 7. 独孤求败: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不依靠外界帮助,勇往直前。 8. 龙马精神:形容人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9. 蜻蜓点水:比喻文章或言语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分析。 10. 看破红尘:指悟道超凡脱俗,看透了世间的繁华喧嚣而达到克服人生的追求。 二、动物篇 1. 狐假虎威:因托人之势而威逼利诱,欺压其他的人。 2.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马虎,不够认真。 3. 猫哭耗子:形容伪装成友好的嘴脸,却在暗中加以害人。 4. 杞人忧天:比喻小题大作,自己杞人忧天。 5. 孔雀东南飞:比喻人满意于眼前的荣华富贵,忽视了未来的变故。 6. 螳螂捕蝉:比喻借助别人的手段夺取利益或权力。 7. 狗急跳墙:比喻见事情不妙,仓促采取取舍的行为。

8. 鸟语花香:形容一个环境十分优美,充满生机。 9. 猴子捞月:比喻自己的行为和计划荒谬无效。 10.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混淆是非。 三、自然篇 1. 干柴烈火:形容火势旺盛,势不可挡。 2. 枯木逢春:比喻顽固的人心意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掀起变化,这种喻为迎来新的生机。 3. 水滴石穿:比喻有耐心,持之以恒,一定能够成功。 4. 碧空万里:蓝天广阔无垠,视野开阔。 5. 冰雪聪明:比喻性格刚毅坚强,不屈不挠。 6. 五彩缤纷:形容多姿多彩、丰富多彩。 7. 庖丁解牛:比喻熟练掌握某一种技术或事物。 8. 山高水长:比喻困难不易克服,需要强大的毅力和勇气。 9.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的气息清新爽朗,宜人舒适。 10. 青山绿水:形容美好的自然环境,寓意美好生活。 四、天文地理篇 1. 日以继夜:形容连续不断地工作或学习。 2. 一日千里:比喻速度非常快捷。 3. 一马当先:比喻领导全体,取得胜利的第一人。 4. 神仙眼光:比喻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高超的见识和眼界。 5. 万里长城:形容防御坚固,长久不衰。 6. 羊肠小道:形容路途崎岖,狭窄曲折。 7. 游刃有余:形容技术娴熟纯熟,驾驭自如。 8. 山穷水尽:比喻万事无法逆转,绝望无助。

高考必背850个成语及用法整理(第一部分)

高考必背850个成语及用法整理 第一节 “陌上风尘”微信公众号 捉襟见肘:1.衣服破烂;2.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目不窥园:埋头读书 两小无猜:男女小时候一起玩 不赞一词:文章写得好或一言不发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杀了也抵不了罪 每况愈下:情况越来越坏 绠短汲深:能力不足(常作谦辞) 珠圆玉润: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泾渭分明: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明日黄花: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尘埃落定:事情已经结束 不可理喻:形容人蛮横或固执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前赴后继:不断战斗,奋勇向前(褒义) 首当其冲:最先遭受攻击、灾难 左右逢源:1.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2.人圆滑,善于投机。侧目而视: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叹为观止:感叹事物好到极点

正襟危坐: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白山黑水:我国东北地区 别无长物:贫穷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 众目睽睽;在广大群众的注视之下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不速之客: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钟灵毓秀: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陈陈相因: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贬义) 处心积虑:蓄谋已久。(贬义) 五风十雨:风调雨顺 穿云裂石:声音高亢嘹亮 厝火积薪:潜伏着很大危险 扺掌而谈:毫无拘束的畅所欲言 等量齐观: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俯拾即是:数量多,极容易得到 目不交睫:夜晚不睡觉或睡不着 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鱼目混珠:用假的冒充真的 笔走龙蛇:书法生动有气势 冰山一角:暴露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多用贬义)大快朵颐:大饱口福

党同伐异:集团之间斗争偏向同伙,打击持不同意见的人(贬义)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和颜悦色:态度和蔼可亲 呼之欲出:“画像画得好”或“作品中人物描写生动”,某事即将出现或揭晓 朝歌夜弦:整天沉迷于歌舞之中 不可一世:自命不凡,狂妄到极点(贬义) 大张旗鼓:进攻或群众运动声势和规模很大。公开。 标新立异: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荡气回肠: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千载难逢:机会极其难得 安之若素:①对于困境毫不介意。②对错误言论不闻不问。 六月飞霜:冤狱 噤若寒蝉: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责无旁贷: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江河日下: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没齿难忘:对别人的恩情或关怀终生不能忘记 扣人心弦:事物激动人心,引起共鸣 间不容发:情况或形势危急 至当不易:极为恰当,不能改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