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5篇]

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5

篇]

第一篇: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

(2006年7月17日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

通识教育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反映了人们对人才培养的问题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通识教育理念在不断发展

“通识教育”的概念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它的成形则在美国,确切地说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的产物。“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

以哈佛大学为例,在哈佛大学300多年的历史中,围绕着通识教育的推行,有过四次大的改革。19世纪末,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Charles W.Eliot)推动全面实行选修制,引起了美国大学教育的一场“革命”。他认为,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自我责任感,他们步入社会以后会将这种责任感发展成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课程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课程的过程本身。

第二次改革在20世纪初,1909年,劳伦斯•洛厄尔接替埃利奥特就任哈佛大学的校长。为了完善自由选修制,他开始推行“集中与分配制”,以避免学生选修的随意性,并引进了英国的导师制,实施了独立学习计划。他的基本理念是要在尊重学生学习自由和指导控制之间搭起一座桥

梁。

二战以后,科南特校长推动哈佛进行了第三次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他组织委员会进行调查,发表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明确将“普通教育”定义为“首先将学生教育成民主社会中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那一种教育”,强调普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的知识财富。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每一位学生必修以下三门课程:“文学名篇”、“西方思想和组织机构”以及任一门物理学或生物学方面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必须在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个领域各选一门全年的课程。这样构成了有利于达到更为一致的价值体系。

1978年,哈佛大学推出《核心课程计划》,再次吹响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号角。他们针对当时高等教育中过于偏重实用主义的倾向,提出要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理性的人”。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他们建立起一套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涵盖“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量化推理、科学、社会分析”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在每一个方面各选一门课。并设立了核心课程独立的管理和师资实体。核心课程的建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组织、运用和分析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思维方式的目的。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从西方引进的,通识教育与大学制度一道也被引进。但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之下,通识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要培养“硕学闳材”,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主张文理“兼习”。只是在当时救国图强、求才急切的环境中,这种主张不可能得到切实的推行。“经世致用”更为人们所接受,连当时以西方教育制度为楷模的教会大学,也不得不变通地大量开设实用科目。重视专业训练,传授一技之长,是当时中国大学普遍的现象。

到20世纪30年代,一些在西方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归国之士,看到了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的弊端,大力呼吁通识教育。在这方面,我想特别提一提清华大学的梅贻琦先生,他是清华早期的留美学生,接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思想。但他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根据中国的实

际去努力探索,推动通识教育的实施,发展了通识教育的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华创办之初,他担任教务长,就提出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应当按先通后专来设置。第一年实施通识教育,第二年再进入专业领域。1931年他当校长以后,进一步主张:“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以使吾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对于世界大势文化变迁,亦有一种相当了解。”抗战时期,他发表了《大学一解》,更加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他的这些理念付诸实践,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1933年曾经针对学生过于重视实用学科的情况,实行新生入学不分专业的制度。这种课程结构模式后来也为西南联大所继承。当年的清华、西南联大培养出了许多大师级的学者,跟它们的通识教育应当是分不开的。也正是梅贻琦这样一批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通识教育的理念开始在中国的大学生根。

无论美国也好,中国也好,通识教育都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时代和社会在变,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要随时而变、应地而变,不变的是它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这个价值

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二、通识教育面临的现实课题

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就这一意义而言,本然的教育即应该是通识教育。然而,在一段时期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偏离了本然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院系调整,行业化办学、高度专业化培养成为办学的基本形式,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大批人才,满足了国家工业化对科技人才的要求。但是,高度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狭隘的功利主义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高度专业化

培养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显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意义,使大学教育回归本然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

出发点。

我认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第一,人文精神缺失。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很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育和生长。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这种社会弊病很容易发生。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思想根深蒂固,近代“唯科学主义”也很有市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经广为接受。加之社会市场转型所带来的功利价值追求,使得人文精神被严

重漠视。

大学是社会的良心,人文精神缺失固然有其社会原因,但是坦率地说,教育是有责任的,特别是大学教育,负有一定的责任。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长期局限于专业技术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长此以往,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化依赖和社会对大学的专业化模式的定势认知。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习得的都是些一鳞半爪的知识片断。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没有机会、没有能力甚至也没有愿望,去了解和思考越出专业知识层面的某些超越性的问题,更不用说那些事关安身立命的终极性问题。如果说,物质至上的浮躁而功利的社会思潮泯灭了青年们尝试更广泛和更深层思索的动机,畸形扭曲的高度专业化教育模式则是扼杀了青年们进行这种思索的能力。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正在积极谋求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必须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高度着眼,重视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发展问题。爱因斯坦曾经十分精

辟地指出,“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

大学必须为自己寻找出路,必须为人文精神寻找出路。通识教育正是通往这一出路的大门之一。通过打破传统学科畛域的壁垒,通识教育能够向学生展示远为广阔的知识图景,极大地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冲动;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读,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帮助他们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与社会等方面的反思,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帮助他们养成健全而有力的人格。经受了这样的通识教育的训练的青年,人文关怀将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人文精神将成为他们的一个标志。当这样的青年越来越多的时候,人文精神必将实现它的辉煌的回归。就此而言,通识教育乃是对人文精神缺失的强力反拨。

第二,创新动力不足

为什么几十年来大师稀少?这是社会对教育的质询。有人认为,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了训练有素的“考试机器”,泯灭了探索的兴趣。有人认为,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过高的家庭功利期待,使学生缺乏勇于探索的精神,缺乏创新的追求。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大学教育更有责任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创造的欲望,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燃料,培养创新性人才。

很难为“创新性人才”给出一个精当的定义,但是,无论如何,一个汲汲于知识的一隅、对专业以外的事物一无所知的人,绝不可能成为创造性人才。

有许多事例可以证明,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大师级人物,大多具有多个领域的深厚修养和造诣。许多时候,不同领域之间的跨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提琴家,这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佳话。有人甚至断言,“在我看来,爱因斯坦如果不会拉小提琴,可能不会想出相对论。”

1989年Nobel医学奖得主Harold Varmus,在近30岁以前一直主修文科,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66年,即他37岁时,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68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从事环-AMP对细菌基因调控方面的工作。1970年在旧金山加里福尼亚大学做博士后,1979年受聘为加里福尼亚大学微生物系教授。1984年为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教授。1993年11月受美国总统克林顿任命,担任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

Edward Witten在Brandeis University主修历史,并对语言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971年毕业后,他为George McGovern竞选总统效力,还曾在《国家》和《新共和》上撰文。他现在是主导着全世界理论物理(尤其是超弦理论)前沿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领军人物。他曾荣获卓有声望的麦克阿瑟研究员职席(有时被新闻界称为“天才奖”)。他的研究工作派慕峁钌畹赜跋炝耸Ы纾?990年,他获得了堪称数学界的Nobel奖的Fields奖。他之所以尚未获得Nobel奖,是因为超弦的存在目前尚无法进行直接的实验验证。

类似的例证在中国和海外华人群体中也不乏其人。复旦的老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古典诗词和书法造诣独树一帜,多方推崇。李政道先生、杨振宁先生都有着很好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他们在很多大学讲授的是科学与艺术方面的课程。胡适先生的学生中有两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饶毓泰,一个是曾与李政道、杨振宁合作证验“对等律之不可靠性”的吴健雄。饶毓泰教授后来培养出了吴大猷,后者又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胡适先生自陈“这一件事,我认为生平最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的。”

通识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是在通识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方才能够得以造就的。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指出,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该对专业以外的学科具备必要的常识,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做一个完整的现代人,并具备综合判断的能力”,而传统考试与教育制度的流弊则是“造成一种所谓…对很多事情知道得很少,对很少事情知道得很多‟的…专家‟。

这种专家只有很狭隘的专业或纯技术观点,却无法妥善处理专业以外的重要问题,甚至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的“专家”,当然不可能是创造性人才。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推行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第三,素质结构失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提前实现了大众化。大学生多了绝对是一件好事,从大学生占人口比来看,我们国家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但是,这几年就业形势却不太乐观,问题出在哪里,因素很多。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适应。大学是要培养专业人才的,但是,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专业培养不可能完全跟着跑,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使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学习的能力、健全的心智去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应当大力提倡。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有人以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完全不相容的,这是一种误解。其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所排斥的,只是当前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业教育,它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不仅能够给学生以严谨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还能让学生分享深入人类某一精神活动和智力领域的经验,帮助学生养成不懈探索的学术精神,锻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学会以学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是一种非常必要的修养。一个学生在某一学术领域中所获得的精神探险的经验,会成为他终身受用的素质。即使他以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领域的研究活动,但他却可以是一个有学术精神的实际工作者,他能够以一个学者的态度来思考实际的工作问题,他拥有超越一般从业者的思想能力。这样一种的专业教育,乃是一种贯彻着博雅精神的专业教育,它与通识教育的精神并无二致。通识教育绝不是去造就空想家,而是要造就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勇气与能力的善于思考和探索的人。在这个意义上,

通识教育并不绝对地排斥专业教育;反之,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也一定不排斥通识教育。

二,知识传授与心智训练的关系。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关键在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有一种对通识教育的庸俗化的理解,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拓宽知识面,增加若干概论性质的或者人文方面的课程。这是对通识教育的一种极其肤浅的解释。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也就是说,通识教育的一个重大追求,是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获得心智的训练和提升。物理学家吴大猷指出,“教育的目的,不只限于知识的传授,尤其是高等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为此,“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是将人文学与科学间的鸿沟盖接起来”。他认为,科学的要义是追求真理,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智慧,“是…知识和智慧‟不可分的一体。片断个别的知识,如缺乏了各种知识的融会关系,则不构成科学。”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教授认为,物理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记住物理学结论,更重要的是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中的奥妙,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大胆发表自己原创性的思想。其实,不仅物理学的教学是如此,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任何课程的教学都应如此。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研究方法,让他们在感受科学探索的奥秘和愉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造的习惯,就是对学生心智的训练和提升,就是人文精神和精神世界的闪耀和张扬。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三,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面对魔方般的世界,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选择。通识教育为实现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和谐提供了途径,它既表达了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又给个人留下了选择的空间。在多大程度上求同,在多宽的范围内允许选择,这却是一个需要很好思量的问题。选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满足个体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但也会给“懒汉”以借口,给“势利”者以可趁之机,从而使通识教

育的目的化为乌有。哈佛大学曾经要求学生在核心课程的选修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未来专业期望最远的门类,可谓用心良苦。其实,让学生学会选择,这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我们需要在引导上下功夫,而不必在限制上锱铢必较。因此,通识教育要求我们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尽最大的可能,为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而这本身亦即对学生的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大学教育面临着社会的种种挑战,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我们不能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任务。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通识教育,正是大学维护教育本质和大

学使命的一种努力。

三、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推行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形成趋势,这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尽管每个中国大学对于推进通识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对于中国社会的现状与未来,我们所有的大学却有着共同的使命和义务。我们要努力为社会构建一种自己的大学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中,大学承担着民族文化精神继承和创新、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新人的神圣职责;在这种理念中,培养学生的思想精神是大学的首要使命,它不受其它功利需要的排斥。我们希望培养能够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百姓疾苦的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作为一个校长,我很清晰地意识到这个使命的重要性,这是我推进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力量之源。

当然,通识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每个大学都自己的教育思想与特色一样,每个大学的通识教育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体现着自己的社会认识、教育理念和培养定位。而所有大学不同的通识教育实践,则构成了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和力量。所以,每个大学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对于大学内部来说,推进通识教育其实是系统的改革,它包括教育内容体系与课程结构的调整,涉及课程组织与选课制度建设,涉及教师的观念转变与能力建设等。所以,大学推行通识教育需要一个全

面的策略,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自身的实际条件,精心安排设计教与学的关系及其

调整办法。

1.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十二年前,复旦大学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理念,将当时全校60多个专业划分为14个大类,实施“通才教育,按类教学”,打通了同一大类专业的前期课程。四年前,进入本世纪,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大学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观念,组织全校教授开展文理教育大讨论和课程设置调整,构建了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课程板块,形成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中综合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学科与艺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三大组,它们的设计意图包括推进跨学科教学、适合所有低年级学生选修、具有综合的训练要素与目标、增进师生交流、引导低年级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等。目前每个部分至少已经开出了70多门课程。在这些课程的设置上,我们特别强调宽度与深度的结合,即通过这些课程,不仅向学生展示不同领域的知识图景,而且强调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始终是我们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

2.推进通识教育还涉及到体制改革。在原有的体制下,实施通识教育,实现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的调整,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仅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而且还受到专业院系的管理,他们容易得到的修读指导主要来自于院系,而院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从专业着眼。所以,2005年,我们在体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们成立了复旦学院,新生一进学校,不分专业,全部直接进入复旦学院,进行一年的共同学习。学生在复旦学院的学习包括全校性课程修读计划、素养拓展计划、课程补习计划和大学导航计划,并接受全校性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安排。复旦学院的方式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与修读提供了体制上的便利,使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培养管理体制有效结合,并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环境。同时,我

们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它是一个全校性的研究机构,没有专业属性,这便于它围绕学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探讨有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学术研究与本科教育的关系,本科与高中及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传统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关系,公共教育与个性培养的关系等等。与此同时,它将系统地考虑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最近,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和推进新一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看起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推进,从知识到课程,从教师到学生,从培养目标到管理制度,都可能要走“拓宽”之路,打破现有的体制局限。在复旦学院中有四个书院,这是一种住宿单位,所有新生不分专业,共同接受全校性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安排,学生的交流机会增加了,视野拓宽了,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理性了,自我认识也加深了。今年,新生转专业的需求已经小于学校提供的机会,事实上这个机会是很充分的。

3.学生的招生与录取。推进通识教育不仅限于教学和培养环节,它还要求按照这个理念来选拔学生。招生选拔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在招生选拔中推进通识教育思想,对消除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狭隘的专业观念和对大学教育的功利的价值取向,转变应试教育模式,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年,复旦大学实行自主选拔招生试点,我们推出了区别于高考科目的综合考试与相应标准,引导中学生注重全面素质发展。我们在面试中提出着重考察学生社会价值观、学术素养与潜能、组织能力等基本原则,强调高中生的知识面、思想活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要求,都是出自于我们

通识教育的思想和目标。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于2006年3月2日正式公布后,6300名考生报名参加“申请资格测试”,5837名考生参加了3小时的笔试,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10门高中主要课程。1192名考生获得了向我校提出入学申请的资格。1169名申请者接受面试选拔。

298名申请者获得了预录取资格,290名

学生书面确认接受预录取。

虽然这次选拔的规模不大,但许多学生和中学都意识到了一种全面评价教育与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使通识教育的思想在全社会发挥影响,让更多的青少年更全面地理解学习的意义,更深刻地了解教育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让更多的中学能够更加深入地反思

教育的本质与学校的使命。

当然,推进通识教育是持续不断的事情,而且总会遇到各种因素的障碍。我们需要更多的合适的师资,要有一批各学科热心于通识教育的优秀教师来承担课程教学,要有大批的教师支持和关心通识教育。问题同样存在于学生之中,专业给了他们太多的限制,他们被要求做的远超过自己想做的,他们需要真正的关心和引导。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的通识教育之路正在重新开拓。但是,我们相信,贯彻通识教育的有效办法一定会在改革中最终形成和成熟起来,我国大学的使命也一定会改革中得以充分实现。我们不会等待,我们也不能等待。

最后更新:Jul 22, 2006

第二篇:湘潭大学通识教育封面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

湘潭大学通识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班级名称____________

学院名称____________

交阅时间_________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第三篇:大学教育通识研读必备课本

什么是通识教育

大学基础阶段应是“通识教育”模式,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知识全面的复合型现代公民。

通识教育:主修和辅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文化等的教育。要求每人修读一定数量的人文与自然学科课程及技能课,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哈佛、耶鲁等院校规定,大学低年级学生必须修满(1)文学与艺术、(2)历史、(3)自然科学、(4)社会分析与道德观、(5)外国文化等五大“核心课程”。

1、《中国史纲》张荫麟

张荫麟先生为民国时期极具才华和思想的学者,曾受到其师辈们如梁启超、陈寅恪、钱穆等诸多大师的器重和期许,惜英年早逝,住世仅37年。本书是他短暂的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但已足见作者深邃敏锐的识见和渊博厚实的学养,通透又睿永的思想。本书的撰写,在当时是作为历史教材的一种读本(《中国史纲》第一部),所以在形式上就更为生动活泼,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但同时又富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且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饱含情感与敬意,故全书无任何浅薄、空疏、浮夸,书中的不少观点和思想在今人看来仍极有价值和参考意义。

2、《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本书1970、1971年在美国出版后,一直享有盛誉,今天仍被西方人认为是写得最好的世界通史。本书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全球历史观”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谓全球历史观就是要打破西方中心论,从全球的观点看世界史。拿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o”(见该书上册第54页)当然,该书离真正打破欧洲中心论仍有很大距离,但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

3、《剑桥中国晚清史、民国史、共和国史》费正清

《剑桥中国史》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沿袭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也许有的问题,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而从没有考虑过的。所有这些来自于另外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必将极大地丰富我们。

此套丛书计划出版16卷。丛书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担当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4、《历史研究》汤因比

汤因比在这部著作中,以文明为研究单位,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对已知的至少三十一种文明,汤因比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加以描述;同时,大一统国家和大一统教会的建立也进入作者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汤因比还广泛地考察了历史长河中各个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碰撞、接触和融合。

汤因比闻名遐迩的挑战-应战模式贯穿全书并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阅读《历史研究》,在钦佩汤因比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分析之余,我们可以徜徉在令人着迷的历史海洋之中,不仅吸取知识,丰富思想,而且能充分获得思考带来的快乐。

5、《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

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该书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论者认为,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兴丰厚的议论经典。

6、《西方哲学史》(英)罗素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讨论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罗素这部西方哲学史的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该书的写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故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在该书中,罗素特别强调了哲学家们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成的这一基本观点,并特别注意各种思想之间的历史的关联。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对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发展阶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之间的关联。

7、《历史理性批判》康德

本书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

阅读康德之后,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历史理性批判》是康德的晚年所作,此时康德的智慧臻于成熟,此书值得认真研读。

8、《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

该书是亨廷顿第一本引起巨大反响的著作。他41岁完成这样一部政治学的杰作,足以证明他是个天才。

看《秩序》一书,最大感慨,是亨廷顿在40年前就把我们今天可能遇到的事情都料到了,他对“变化社会”(其实就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秩序演变规律的总结,几乎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在中国政治话语中,已经高度意识形态化,但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后发社会的现代化而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预言和警示。比如随便摘一段:“经济发展使经济上的不平等愈发严重,与此同时,社会动员又在削弱这种不平等的合法性。现代化的这两个方面合起来便产生了政治**。” 这样的总结,处处可见。

9、《社会契约论》卢梭著

本书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让.雅克.卢梭(1712—1778)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世界思想史上重要的古典文献。约写于1754年,1762年在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本书中心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等于剥夺了自由人民的革命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在法国大革命中,这本书成为雅各宾派的理论基础,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民主思潮和共和派的政治理想。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受到它的深刻影响。

10、《动物农场》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人道主义、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作家。《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11、《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该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

活动。

12、《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

官僚主义是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其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可谓深重且深远。官僚主义的根源何在?如何治理?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中国官僚政治研究》都给出了自己的深刻的回答。该书初版于1948年,作者是《资本论》在中国的最早译者,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王亚南。这是一部官僚主义研究的力作,也是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公民都应一读的好书。

13、《潜规则》、《血酬定律》吴思

14、《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

该书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0版。本书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本书包含大量图表和鲜活案例,同时吸纳社会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和丰富的网络链接,为师生教学和学者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15、《唐诗宋词元曲300首》

没有一个古代文明,象中国的古代文明那样,有着如此丰富灿烂的诗歌文化。而唐诗宋词元曲则代表了中国诗歌文化的顶峰造极。其价值是不朽的。不可不常读常翻。

16、《红楼梦》曹雪芹

中国古代史少数最了不起的思想文化作品之一。写出了爱情的奥秘,写出了人生的无奈,写出了生活的丰富。情节巧妙,语言优美,令人百读不厌。

17、《宽容》房龙

民族与民族有差别,宗教与宗教有差别,这一个人的个性与另一个人的个性有差别,这一学派与另一学派的观点有差别。怎么办?极端狭隘、反动的人,总是夸大这种差别,煽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

使不同人类两败俱伤;而真正明智的办法却只能是——相互宽容。房龙的《宽容》,揭示以往文明史的宝贵启示,值得一读。

18、《九三年》雨果

任何理论,反对人道主义,或者以革命的名义肢解人道主义,都是邪恶。雨果《九三年》,是一部人道主义的精神颂歌。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应好好阅读此书,使自己的心灵接受一次人道主义的洗礼。

19、《国富论》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的学术巨著。近现代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学术著作。理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

20、《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

本书可以说是为满足各中需要而精心加以编排的。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这样既可以满足那些求知欲特别强的学生,也可以满足那些主修该课程要求彻底探讨经济学的学生。该书还附加了供讨论用的高难问题,以试探那些学习上特别投入的学生们的勇气。时间特别紧促的学生,可以跳过较难的部分,但这并不会影响你对经济学核心内容的把握,也不会偏离经济推理的主线。

21、《大学精神》杨东平

22、《美学散步》宗白华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本书是已故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美学著作,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其词句典雅优美、充满诗意,是中国美学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人们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就会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23、《人生的艺术》梁漱溟

梁漱溟是一个学者、哲学家、思想家、活动家、政治家。在此书中总结了梁漱溟对人生对世道的论述,借以管窥其思想精华所在。

所谓人生的艺术,就是会让生命和谐,会作人,作得痛快漂亮。——梁漱溟

24、《心灵简史:探寻人的奥秘与人生的意义》弗洛伊德

世界心理学经典思想随笔精读文本,伟大心理学家的思想精典与智慧精粹!本书遴选了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性的思想论述,所选文章大多都避开了专业性著作,是一部心理学大师通俗论述自己思想的精典文萃。

根据论述的内容,编者将所选文章分成三辑:第一辑为论述人生问题的精典文章,主要探讨“人生有何意义”;第二辑为论述自我问题的精典文章,主要探讨“什么是自我”;第三辑为论述心灵问题的精典文章。主要探讨人是什么。纵观这些精妙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人生意义的答案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人生就是及时行乐;第二种认为人生没有什么意义;第三种认为人生确实具有某种意义,这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阅读这些心理学大师的经典论述,可以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理性思考,并启迪我们潜藏的人生智慧。

25、《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陈志武

26、《中国公民读本》丛日云

《中国公民读本》是中国大陆半个多世纪以来公开出版的第一本全面介绍公民常识的图书。通俗地阐释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政治观念,也就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把人们从臣民意识中解放出来。

该书基本思路是围绕现代公民所面临的各种社会关系,阐述一种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该书共分九章,章名分别是“我是公民”、“我是中国公民”、“我与国家”、“我与法律”、“我与政府”、“我与公民社会”、“我与社区”、“我与公民同伴”、“我是世界公民”等。

本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部分警察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doc

部分警察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作者:艺丹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1期

[摘要]文章以我国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和韩国警察大学为例,

对二者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和韩国警察大学将通识教育与警察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办学理念、机构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各具特色。

[关键词]警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艺丹(196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广东警官学院公共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与教育学研究。(广东广州51023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188-02通识教育自19世纪初提出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一直是国际高等教育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加强“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取向。作为单科院校的警察大学,如何对现有课程内容、实施形式、课程分量等进行调整,使之更趋向合理,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部分警察大学的通识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构建我国高校通识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借鉴。

一、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

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是台湾地区警察教育的最高学府。因此,该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高深警察学术、培养警察专门人才。台湾的警察主要是来自“中央警察大学”的毕业生。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在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方面,特别注意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及人格教育三方面的兼容并蓄与平衡发展。

在本科教育阶段,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在对学生培养方面采取了“专业与通才并重”原则。学校设立了通识教育中心,其设立的宗旨是“盼能兼顾大学教育与警察教育之目的,顾及文、理学科之相关性与整体性,避免专业化或功能化之发展导致个人或专业之孤立及本位思考的不断滋长,且亦注意到警察干部有关组织及逻辑,能力之培养与警察科学必须不断加以充实之现实,避免丧失作为领导干部及整合警察科学之功能;亦能随着社会环境之迅速变迁与思维典范之移转,而培育出更具前瞻眼光、心灵开放的人才”。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10-04-21 复旦大学以六大模块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方面的经典研读课程。“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史学经典”指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

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哲学和宗教经典的研读课程。进入此模块的经典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国哲学经典,一类是西方哲学经典,一类是宗教经典。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的思想境 域的门路。 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重在打开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 的意义。 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 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形成科学探索 和技术创新的精神。 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 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 第六模块: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艺术实践类课程,包括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进入次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范围包括环境科学、

生命科学、医学以及生命伦理学。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与作用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与作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是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跨学科的一系 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在现代社会,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大学通识教 育课程的意义与作用。 一、提供综合素养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人文 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 视野和开阔的思维。这些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 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才能。 二、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在传统 学科中,学生往往只关注某一领域的知识,而缺乏整体的思考能力。 而通识教育课程强调横向的联系和交叉应用,让学生能够跨学科地思 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 分析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三、促进个人成长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旨在提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机会。 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让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此外,通识教育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 修养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这有助于

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自我意识。 四、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企业和组织都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横向能力。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将为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保障,并在就业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 总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提供综合素养、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以及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通识教育再认识

通识教育再认识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和所有学科准确的一般性知识的教育,是把有关人类共同生活最深刻、最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要素的教育,恰如杜威所言:“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通识教育致力于破除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贯通中西,融会古今,综合全面地了解知识的总体状况,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有机关联,实现整体把握,培养学生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之间经络的素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概念以降,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呈现出跌宕不息的动态过程,相关研究、讨论与实践不断深入。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针对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的状况,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及西方通识教育理念本土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在深化,共识在提高。然而,时至今日,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及其作用等若干关键问题的认识,或似是而非,或语焉不详,需要进一步厘清。 一、通识教育是人本教育 大学存在的终极理由和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就是要在受教育者年轻而又最具可塑性的时候教育他们,塑造他们。强调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是古今中外前辈先贤们深邃的通识教育思想精要所在。

讲通识教育是人本教育,至少包含“育人为本”和“以人为本”两层含义。纵观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虽然大学越来越多地承担着诸如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诸多功能,但是,培养人始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相对于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等其他社会组织,大学存在的终极理由和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就是要在受教育者年轻而又最具可塑性的时候教育他们,塑造他们。 通常,国外将大学功能概括为 “Teaching,Research,Service”,其实三者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简单地视“Teaching”为“人才培养”极不妥当,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等量齐观,更是错上加错。三种功能绝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是“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是“体”,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从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使命和核心功能中派生出来的“两翼”,体之不存,翼将焉附?我们不能在教育功能多元化中,迷失育人这一本然价值。现在,论及大学办学理念者,几乎言必称洪堡。殊不知,以强调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而著称的他,并不是就学术论学术,而是围绕培养学生而提出。洪堡认为,只有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高尚品格。当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表演说时,开宗明义地宣告:“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显然,三事实为一事,就是育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H·萨默斯亦深刻指出,“对一所大学来说,再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使命。假如大学都不能承载这一使命,我看不出社会上还有哪家机构能堪当此任。假如

通识教育的本义

通识教育的本义 摘要:起源于美国的通识教育已有百余年历史,其理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培养“全人”,不仅传授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正确待人处世的高尚人格的养成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通识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近几年来中国高等级教育积极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但困难重重仍待探索。 关键词:通识教育;自由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起源 现代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倡的自由教育,自由教育从人类生命主体出发,追求精神自由、心灵解放。在现代大学发展历程中,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主义的发展,非功利的自由教育逐渐被功利的专业教育所取代,人被作为一种“工具”来培养。在对专业主义的批判中,通识教育理念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众多高校重新定义教育目的,积极推行通识教育改革。 专业教育下的学术分科太过专业、知识被严重割裂,而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也是道德教育、人文价值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在现代科技社会的振兴。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观点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隘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在拥有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或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 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都是大学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是解放后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培养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精深知识和能

大学通识教育的意义与实施策略

大学通识教育的意义与实施策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大学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还应该充分重视通识教育的意义 与实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本文将探讨大 学通识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几种实施策略。 一、通识教育的意义 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知识背景和综合素养的人才。通过 学习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原则,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批 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综合素养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环境,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2.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识教育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和公民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将学习社会科学、道德伦理等课程,了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学生还将被鼓励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实实在在地 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增进跨文化理解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变得尤为重要。通识教育提 供了学习不同文化、语言等的机会,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背景的素养。

学生将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和差异,提高跨文化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1. 综合课程设置 大学应该设计多样化的综合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 艺术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学生的个 性化需求。通过多样的课程选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课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可以通过跨学科 的研讨会、工作坊和项目等形式,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知识交叉中进 行深入学习。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综合素养。 3. 实践教学 通识教育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大 学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企业实习、社会调 查等。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升师资水平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它是针对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来说的。在儿童、少年阶段接受的教育,我们一般称为基础教育,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各类基础知识,如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这些为了满足未来进入社会各种工作的基础。专业教育就是针对一个行业、一个专业的教育,我们现在大学里说的专业就是专业教育的一种,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经过专业教育的人,可以从事本专业相关的研究和工作。通识教育,有时也成为通才教育,主要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知识的广度(专业教育则是强调的深度)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受教育者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分析方法和认知能力,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识教育并不是新事物,作为通识教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先哲思想活跃时代,比如《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西方也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思想。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不是追逐功利性与实用,而是根据自身兴趣所在进行选择,重在培养一个人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学习,而是定位人生发展的方向和个人价值观的培育。 现在社会正面临多元化的发展,仅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很难取得巨大成功,很多重大突破往往是通过跨领域跨专业的交叉研究获得的,单一专业的知识迭代速度缓慢,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这也要求未来工作者既要有某一学科领域深耕专精,又要通晓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一

通识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通识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通识教育是指在大学等教育机构中,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涉及到人文、 社会、自然科学、数学等广泛领域的教育体系。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方式,以培养基础素养为目的,搭建起知识和技能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类文明,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自信。 通识教育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首先,通识教育能够 促进个人素养的提升。在通识教育的体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数学等广泛领域的知识,不仅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广度,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含量,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使其能够具备独立思维与深入思考的能力。 其次,通识教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现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一个人想要 胜任自己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成功,此时通识教育便可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识教育教授的广泛领域知识,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这样,他们才能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认知到世界上的多元性,增长见识,具备广阔的视野。 再次,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通识教育教授学生关于 人类文化、社会综合、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从全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也促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明确自己身为一位社会成员的责任,懂得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并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通识教育的实践 作为学生,如何才能真正地去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呢?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 专业,选择合适的通识课程。每个人感兴趣的领域不同,但是选择通识课程的时候,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多从自己专业外拓展视野,比如可以选择学习一些医疗伦理、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 通识教育是指在大学教育中,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设置的一系列课程。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传统的大学教育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而通识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通识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与文化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识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学习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和人类的历史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对于他们成为

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道德准则是非常重要的。 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识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的支持和参与,还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通过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生则要积极参与到通识教育中,主动学习,发展自己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通识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因此,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论大学英语成为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必然性

论大学英语成为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必然性 邵华 【摘要】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还具有多重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育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性质、教学理念以及大学英语教育的多重育人功能决定了大学英语必然成为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College English,as an integral part of higher learning,is not only a language course that provides basic knowledge about English,but also a capacity enhancement course that helps student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learn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world.It serves as a tool and has hu-manistic values as well.College English curricula under the guida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can not only provide students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but also bear multi-functions of educating people.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English and the multi-functions of educating peopl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cide that College English is sure to become a general education core curriculum.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7 【总页数】4页(P136-139) 【关键词】大学英语;育人功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有3个SHEET)

课秤名称课理代码学分周学时开课 学期古典诗词导读CHIN119001 2 2 庄了导读CHIN119002 2 2 春秋<周易》与中华审关文化CHIN119003 2 2 庙诗经隗与中国文化传统CHIN119004 2 2 春秋中国现代文学名苦选讲CHIN119005 2 2 春秋唐宋八大家古文CHIN119007 2 2 春秋中国曲代小说选读CHIN119008 2 2 中国新诗导读CHIN119009 2 2 中国诗学经典导读CHIN119010 2 2 春秋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CHIN119011 2 2 <史记》导读CHIN119012 2 2 春秋宋词导读CHIN119013 2 2 春秋诗经与传统文化CHIN119014 2 2 <红楼梦》与人生CHIN119016 2 2 春秋<三国志》导读CHIN119017 2 2 <文选》打中古补会CHINllOOlfi 2 2 春秋备注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一、通识教育课程 I•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六大模块课程,总学分要求为24分・具体修读要求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 (1)k想政治理论课模块须修读12学分,其中A组为必修课程,共10学分,B组为选修课程,任选一门•计2学分5 (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课程课堂教学为每周3学时,计3学分;社会实践环节每周2学时,不计入总学分,另计为社会实践学分; (3)历史学$业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须在B类课程中另选一门。 类别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周学的 开课 学)W 备注马克崽主义堪础原理概论PTSS110054 3 3 A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PTSS110057 3 3+2 必修10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某础PTSS110053 2 2春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TSS110008 2 2春秋 应用伦理学PTSS110005 2 2春秋 可持续发展导论PTSS110042 2 2 B组中共党史人物述评PTSS110012 2 2 春秋 选修2学分利会主义市场经挤概论PTSS110056 2 2 春秋 当代lit界经济与政治PTSS110016 2 2 国外马克思上义思潮PTSS110020 2 2 春秋 2、六大模块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的总学分要求为12学分,学生须在每一模块中各修读2学分(即1 门课程)。建议每学期修读2学分(1门课程),6个学期修读完毕・ [撲块I]文史经典打文化传承

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措施

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措施 作者:韦嘉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工学院 在社会中培养健全公民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精神文明发展滞后,出现了xx主观上的自我迷失局面,具体表现在:正义感和责任感淡化,荣辱观念与是非观念混为一谈,公共道德严重缺失,个人行为失范,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抬头。大学通识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心智,还能培养学生相对客观、非功利的态度。对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能力,通识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主观的社会成员,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 (一)推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模式,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采取“强基础、轻专业、宽范围、通专并重”的方针,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使通识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比如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与人文、历史、社会科学等专业相关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思想发展的层面上了解这个领域的本质,包括公共基础课的选修课和不同专业方向专业课的选修课。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形式 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改革,以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术、文化、科学、艺术活动,开展启发、讨论、案例教学、科研项目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识教育可以在课程形式上多样化,更加灵活方便,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1.介绍在线课程资源。这些课程的老师大多是xx和清华、北大、人大、斯坦福等名校的学者。课程可涵盖中国文化与历史遗产、自然、科技、社会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思维、自我与生活等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最大的优势就是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没有统一安排,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或者外网根据课余时间学习,完成规定的课程。2.开设一些专业必修课资源,这种模式下的课程是开设一些专业核心课程,供其他院系感兴趣

当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当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时代背景及意义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在欧美倡导了百余年,可谓高等教育理论中既经典又最具活力的部分,耶鲁大学的《耶鲁报告》和哈佛大学的《红皮书》等就是其最为突出的代表。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们也有过很好的倡导。蔡元培先生提倡大学本科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通识教育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这是通识教育对专业能力培养的典型例子,那通识教育的作用究竟有哪些呢? 我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应当指出的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决不存在相互对立的状态。通识教育并不否定科学教育和专门教育,它旨在为被教育者提供“统一的知识”———和专业教育相比,它是指更为基础的和普遍的知识,从而是一种更为重要的知识。通识教育不仅关心如何做事,还关心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克服专门教育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贫乏和人格的孱弱、分裂,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具有健全人格体系的“大写的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创新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 给我们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教会我们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让我们学会怎么去自主学习,怎么进行独立思考。通识教育的任务,就是让我们通过

学术的熏陶,养成科学和文明精神,从而具备理性的力量,从而使我们能够 最终摆脱监护而获取独立、自由的精神走向社会。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和创新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 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 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 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以促使我们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情感、 道德与意志、人格与学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 大学教育过于着重专业教育,较易培养出单视野(one-dimenional) 的受教者,包括考试人、有IQ没有EQ等。近十多年以来,通识教育成为 一个热门的教育议题,国内不少大学纷纷推出本科生教学改革方案和各种 通识教育课程,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北大的“元培计划”等,试 图改变传统本科生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的倾向,在本科阶段推行通识教育。 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其核心精神在于培养学生适当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宏观视野、生命智慧、分析思辨能力、表达沟通技巧以及终身学习成 长的动力。一个具备理想通识教育人格的学生,将不只拥有人文社会及自 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批判反思,了解自我存在的意义,尊 重不同生命与文明的价值,对宇宙充满好奇,并知道如何进行探索。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提倡实行通识教育有其非常重要的时代背景及意义。一、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潘光旦先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 发展整个的人格”。就这一意义而言,本然的教育即应该是通识教育。然而,在一段时期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偏离了本然的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 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发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一、理念 1.1 培养综合素质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通过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促进专业与通识的融合 另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促进专业与通识的融合。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专业与通识教育 常常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但在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不是 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通过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内容,可以使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 求。 1.3 融合社会需求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还包括融合社会需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 人才,因此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校培养出来的 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实践 2.1 创新课程设置 为了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应用型高校积极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 模式往往注重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被边缘化,但在应用型高校中,通识教育的地位得到了 提升,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一些通识教育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情、世情与军情概论、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算法设计与分析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 识的也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2.2 强化课程质量 在实践中,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注重强化课程质量。不单单是课程形式的创新,更重 要的是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学校加大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一 批具有深厚的通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提高他们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 教学水平,使课程真正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3 结合实践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研究 【摘要】 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的概念,探讨了其重要性,以及通识能力培养的方法。接着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强调了职业素养对教师的重要性。在提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的途径,加强教师职业素养的建议,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更优秀的教师队伍提供有益的启示与指导。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职业素养,研究,形成,概念,重要性,培养方法,内涵,提高,途径,建议,未来,方向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具体来说,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通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多元化的教学需求。现实中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有必要深入探讨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路径,为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探讨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内涵和重要性,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深入研究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探讨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本研究旨在为完善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未来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研究,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通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教师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深入探讨通识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面对复杂教学环境时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研究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内涵及其重要性,可以为教师个体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学术上对教师能力和素养进行深入探讨,还在于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为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 正文

[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大学之我见

[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大学之我见 近几年来,大学通识教育问题日益受到我国高教界的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笔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大学通识教育内涵 从历史渊源上,通常认为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矛盾冲突日趋激烈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最早撰文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理想追求则被普遍认为是:大学通识教育是超越功利的,不是为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做准备,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大学通识教育实行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与贯通,是为了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一种陶冶,培养大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李曼丽博士在其专著《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12月)中指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二、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外在形式上肤浅模仿, 核心课程建设缺失实质内容。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现阶段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以为通选课的设置就是通识教育,回顾我国多年来在课程设置上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各高校通选课程的设置,而通选课的设计基本上模仿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体制,一般把通选课分为几大类学科或领域,并在每类至少选修几个学分等。但实质上,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是本科生前两年的主课和基本课程,即核心课程,而且对于核

大学通识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是一项传统教育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被定义为指将基本的知识、思想、艺术、价值观和文化传授给学生,以增强其文化素养,提高其学术能力,推动其跨学科思考和锻炼其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思维的课程教育。它的宗旨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以正确的价值取向来指导他们的行为。 在目前的教育时代,大学通识教育弥补了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它以一种更宽广的视角和深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抓住重大命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掌握社会各个领域的学术知识、发展社会文明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同时,大学通识教育也是社会更新的重要途径,它是识记、理解和运用一种文明文化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提高学术能力、培养革新思想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更是提升精神面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全民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受到学校、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大学通识教育被认识为深化教育内涵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独特优势,在当前要求学生具有跨学科知识、丰富的社会经历以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也曾出台规定,将大学通用教育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内容,这表明了政府对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

大学通识教育必须抓住教育变革迅速,把握文化建设的机遇,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实施教育“本位”,将教育实践纳入教育内涵,以促进学生普遍受教育和全面受教育的历史使命。围绕通用教育,可以通过多层次的重大命题、价值导向、学术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宏观的把握和科学的研究,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能力。 总之,大学通识教育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增强社会文明和文化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发展全民国家建设的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识课程心得体会5篇

通识课程心得体会5篇 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这两天一直看到被转载的批驳通识教育的文章,作者是我很喜欢的老师朱绩崧。朱老师在文章中提到,通识教育之矫枉过正,在有限的时间内,什么都学,后果自是平庸。其实我部分程度上也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我想说,这是他根据自己的生命经验所拼接出来的通识教育的一个画面。而我来到复旦两年,通识教育的课程我基本也已经修完了,根据我的生命体验,通识教育完全还有其他的图景。 老师提到,有英文系的学生因为学3分的社会学导论而不背他的十四行诗了,但是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遇到朱老师,有幸在他课上读了莎士比亚的原著,看了各种对于莎翁作品的文学批评论述的,也是通识教育。那是一门叫莎士比亚悲剧的通识选修课。如果没有通史教育,我一个学国政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在大学的校园里去上一门跟英文文学有关的课程,而这样的课程对我来说就是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让我看到文学可以有多大的魅力。一个学国政的学生会读pre-modernenglish,读着莎翁的原著,会在万老师的英语作品鉴赏课上读各种类型的英文诗,学习诗歌的韵脚,会在世界文学导读的课上听一口纯正英音的汪老师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体验,给我们念爱经、别离辞甚至是说说萨德的奇怪的癖好。这些体验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 一个在自己专业领域及其精通的学者,当然是非常好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我看来,本科教育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在某个领域极其精通的学者。更多时候,是给学生们一个机会,可以去了解不同的学科,只有在真正了解了不同学科之后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有方向地去学习,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是培养自己的阅读趣味。之前打过大学教育的辩题,看了很多学者的论述,其中有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大意是大学教育是为了发展人,使人可以使自己的性格、知识更完善,可以真正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其实我在走出去跟别的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其他学校的同学是没有通识教育的课程的,因此他们学的也大多是专业相关课程。但我也并没有发现他们因只学专业课而比我的复旦同学在专业知识或者技能上面有非常明显的超越。更多时候,我反倒觉得身边拥有更多不同学科知识的同学在思考问题时角度更加多元,思路更加开阔也更加灵活。 说别人的例子可能不那么直观,那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大学里上过的令我印象最深、学到东西最多、收获也最大的课程真的不是我的专业课,而是一些别的学科的通识课程。比如说张双利老师的《共产党宣言》,她让我对哲学特别是马哲有了崭新的认识,从而对哲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这门课算是我在大学中收获最大的课程,甚至没有之一。 还有通识选修课中的商务案例分析,两年才开设一次,由哈佛商学院毕业的老师james来授课,整个课程非常有意思,课前做大量关于案例的阅读,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上课的时候就是大家各自发言、讨论然后老师会在中间不停地问你,把你一步步往前推,直到你将自己的所有所学都展现出来为止。老师风趣幽默,典型的乐天派美国人,虽然受过高等的专业教育,但是授课非常简单易懂,而且重点强调分析方法。从来不让大家死记硬背些什么知识,而是在上课讨论和平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慢慢地掌握。 还有博弈论与中国智慧,虽然讲的是博弈论的知识,但是我在之后也发现跟国际关系领域很多知识也可以进行交叉应用来分析问题,尤其是这个理论本身会教给你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分析问题的模型。其他的课程,像法语、基督教哲学、

大学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全的人 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就这一意义而言,本然的教育即应该是通识教育。然而,在一段时期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偏离了本然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院系调整,行业化办学、高度专业化培养成为办学的基本形式,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大批人才,满足了国家工业化对科技人才的要求。但是,高度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狭隘的功利主义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高度专业化培养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显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意义,使大学教育回归本然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我认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第一,人文精神缺失。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很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育和生长。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这种社会弊病很容易发生。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思想根深蒂固,近代“唯科学主义”也很有市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经广为接受。加之社会市场转型所带来的 大学是社会的良心,人文精神缺失固然有其社会原因,但是坦率地说,教育是有责任的,特别是大学教育,负有一定的责任。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长期局限于专业技术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长此以往,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化依赖和社会对大学的专业化模式的定势认知。学生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