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名词解释(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三国轴心

三国轴心是二战中以德国、日本、意大利为首的法西斯国家结成的同盟的代称。1936

年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形成柏林—罗马—东

京轴心。轴心国形成后,德意日在重新瓜分世界的道路上走到了一起。(p281)

2、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阴谋是指1938年,英法为避免战争爆发,与希特勒签署《慕尼黑协定》,牺牲捷

克的苏台徳区的一项绥靖政策。这是希特勒“不流血的征服”方针和张伯伦对徳绥靖政策结

合的产物,是英德双方的一种特殊的妥协。(p295)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署的一份秘密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双方不在彼此间进行武力侵略攻击行为、缔约一方不参加反对另一方的

任何国家集团、不给对另一方敌对的第三方任何支持等。该条约还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

范围。(p300)

4、奇怪战争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虽与徳处于交战状态,但实行消极防御战略,静守马奇

诺防线,与徳无实际军事冲突,坐视波兰灭亡,史称“奇怪战争”。(p307)

5、东方战线

1939年9月—1940年8月,苏联在以为本国争取备战时间的战略思想支配下,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口号,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步骤:①出兵波兰;②以军事手段解决芬兰问题;

③稳定了芬兰局势后,苏联为封闭德国入侵波罗的海通道,加紧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

④占领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以控制多瑙河的下游地区。(p312)

6、《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协调战时关系在大西洋军舰上举行

会谈,就双方一致同意原则发表了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如何

进行反法西斯作战、主张平等的经济贸易合作、倡导战后和平构想、申明相关民族自决原则

等等。(p317)

7、《租借法案》

《租借法案》是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为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战争物资。其

根本目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卫美国本土安全。其通过标志着美国中立主义政策的结束。

它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英美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311)

8、东方慕尼黑阴谋

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多次与日密谈,阴谋以牺牲中国来求得相互妥协。由于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加上英美同日的矛盾不可调和,二战前夕英美绥靖主义者纵容日本侵略,准备牺牲中国的“东方慕尼黑”阴谋终未得逞。(p315)

9、雅尔塔协定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为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世界新秩序及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美苏英在雅尔塔举行盟国首脑会议,讨论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战后秩序重建问题、联合国建立问题等事项,最终签署《雅尔塔协定》。该协定有损中国的主权利益,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p334)

10、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通常指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从1943年—1945年战时盟国领导人从开罗、德黑兰、雅尔塔直至波茨坦会议以及期间另一些重要的双边和多边会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等一致确认的对战后世界秩序所作的安排。它是二战期间和结束时,大国之间尤其是美苏之间实力对比和妥协的产物。它结束了旧的欧洲大国主宰世界的局面,开创了美苏控制世界的两极格局。(p339)

11、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它是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p331)

12、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二战后美国奉行的基本国家战略,由乔治·凯南提出阐述。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p348)

13、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并得以正式实施,西欧从此走上了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美国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和政治回报。(p354)

14、杜鲁门主义

1947年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公开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p350)

15、克什米尔问题

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克什米尔地区按照“蒙巴顿方案”的原则进行分治,其本身的矛盾性使克什米尔地区冲突尖锐,印巴两国关系紧张,这是英国殖民者有意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p423)

16、《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定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该条约的签订,有利于保障中苏两国的安全,也有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壮大。(p406)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与各国外交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制定的根本指导原则。1953年由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成员时提出。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是对于列宁和平共处的政策和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做出的重大发展。(p414)

18、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5月,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会议在华沙召开,苏联等8国签署了《友好互助条约》(《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约而成立的军事同盟。1991年7月解散。华沙条约组织的宗旨是集体防御。其建立使苏联加强了与北约抗衡的实力,也加强了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p365)

19、“三和”路线

“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和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赫鲁晓夫在“战争可以避免”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可以和平共处;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在与资本主义的竞赛中取得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些国家可能通过议会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但“三和路线”暴露了大国主义思想,是造成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思想渊源。(p373)

20、第三次中东战争

即六·五战争,把美苏之间的争夺由幕后推到台前。以色列和叙利亚边境冲突升级,1967年6月,以色列对叙利亚、埃及等国家发起进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最终以军取得胜利,以阿拉伯国家的失利宣告结束。这是美苏僵持和妥协的结果。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中东继续维持“不战不和”局面。(p386)

21、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会议围绕经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谴责殖民主义等大会主题进行发言,最终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挥。(p4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