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无效
细胞壁的关系
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
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五肽交联桥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聚糖骨架
功能
1.维持细菌细胞固有外形。
2.和细菌细胞膜共同完成物质的交换。
3.细胞壁上的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 性。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 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这种细 胞壁受损的细菌一般在普通环境下不能耐 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将会胀裂死亡,但 在高渗环境下,它们仍可和存活。这种细 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称为细 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L型
返回
形态:多形态性, G培养:须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 养基中生长,多呈油煎蛋状菌落 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无效 常规细菌培养阴性 细菌L型仍有一定的致病能力
≥0.2μm荚膜,< 0.2μm 微荚膜
化学组成:多糖/多肽
形成条件:营养丰富
染色:不易着色,负染(墨汁)
Structure of G+
Wall teichoic acid
(LTA)
革兰阴性菌
外膜(outer membrane)
– 脂蛋白
LIPID BILAYER
– 脂质双层
– 脂多糖LPS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1)脂质(类)A(lipid A) 为一种糖磷脂,由D-氨基葡萄糖双糖 组成的基本骨架,不同细菌骨架一致。 内毒素毒性与生物学活性成分 无种属特异性
临床分离葡萄球菌L型
葡萄球菌L型回复后
细胞膜(cell membrane)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杆菌(bacillus)及其排列状态
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因菌种不同,菌体细胞的长 短、粗细等都有所差异。 杆菌的形态: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分支 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 “八”字状等。
梭状芽孢杆菌 短杆菌 长杆菌
磷壁酸 (teichoic acid) 又名垣酸,是一种由核 糖醇 (ribitol)或甘油 (glycerol)残基经磷酸二酯键 相互联接而成的多聚物,并带有一些氨基酸或糖。磷壁 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特异的表面抗原。
(2)G-菌的细胞壁
较薄,约10~15nm,其结构和成分较复杂,由外膜 (outer membrane)(外胞壁)、肽聚糖层(内胞壁) 和周质间隙(periplasmic space)组成。 外膜由脂多糖、磷脂、蛋白质和脂蛋白等复合构 成,内层是一层薄的肽聚糖,约仅占细胞壁的10%~ 20%。 最外面是脂多糖,即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 和侧链多糖三部分组成。其中的脂类A是内毒素的主 要毒性成分,多糖具有抗原性,即O特异侧链。
革兰氏阳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1) G+细菌的细胞壁
G+细菌细胞壁 厚,约2080n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结构分 化,主要由肽聚 糖和磷壁酸等组 成。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又称黏肽 、糖肽或胞壁质,是细菌细胞壁所特 有的物质。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聚糖 链支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的复杂 聚合物, 占G+菌的40%—60%。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第1章-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讲课讲稿

(5)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 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染色性: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致密,含脂类物质少,不易酒精脱 色,革兰氏染色成紫色;反之革兰阴性菌染成红色;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胞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
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 而异。 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G+)(菌体呈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G-) (菌体呈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组分:
肽聚糖、 磷壁酸、蛋 白 质
③ 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是革兰氏阴 性菌的内毒素;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脂质A(Lipid A): 糖磷脂。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
分,无种属特异性。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 主要组分。
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 位于脂质A的外层,由己糖、庚糖、2-酮基-3-脱氧辛酸
第1章-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概念
细菌(bacterium):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 核微生物.
广义细菌: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 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狭义细菌: 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三种:
球菌(coccus); 杆菌(bacillus) 螺形菌(spiral
肽聚糖化学组成:
G(+)菌
G(-)菌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谷、丙、赖、丙)
五肽交联桥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谷、丙、二氨基庚二酸、丙)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表及体内等。
细菌具有各种形态和结构,这些形态和结构的不同反映了它们在适应不同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特征。
一、形态特征细菌的形态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球形、杆状、弯曲的弧杆菌和螺旋形菌。
1. 球形菌(cocci):球形菌有三种常见的形态,分别是球形(coccus)、链状球菌(streptococcus)和成堆球菌(staphylococcus)。
球形细菌通常直径在1-5微米之间。
2. 杆状菌(bacilli):杆状菌较长且细长,形状类似于细胞的杆状结构。
杆菌长约1-10微米,宽约0.5-2微米。
3. 弯曲的弧杆菌(vibrios):弯曲的弧杆菌的形态介于球形菌和螺旋形菌之间,较长且呈弯曲状。
4. 螺旋形菌(spirilla):螺旋形菌是一类细菌,其细胞呈螺旋形状,如螺旋线状、螺旋弯曲状等。
螺旋菌通常长约5-200微米。
二、结构特征细菌的结构可以分为细胞壁、细胞膜、质粒和鞭毛等部分。
1.细胞壁: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外层,具有维持细胞形态、抵抗环境应激和药物攻击等重要功能。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多肽组成。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染色特性,细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较厚,有多肽层,染色时呈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较薄,只有肽聚糖层,染色时呈红色。
2.细胞膜:细菌的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是细菌细胞的另一层保护膜。
细菌细胞膜由脂质双层构成,其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蛋白质,如传输蛋白和受体等。
3.质粒:质粒是细菌细胞内存在的一种环状DNA分子,与细菌细胞染色体分开存在。
质粒中携带了一些细菌的遗传信息,如抗药性基因等。
质粒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等。
4.鞭毛:鞭毛是细菌细胞表面的一种细长的纤毛结构,可以通过收缩和运动来推动细菌细胞的游动。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一篇微生物的基本知识第一章细菌第一节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了解这些特性,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疾病的诊断、细菌的致病性与抗原性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一、细菌的形态(一)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个体微小,须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乃至数千倍才能看到。
通常使用显微测微尺来测量细菌的大小,以微米(μm)作为测量单位。
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很不一致,即使是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可能差别很大。
一般球菌的直径约为0.8~1.2μm;杆菌长1~10μm,宽0.2~1.0μm;螺旋菌长1~50μm,宽0.2~1.0μm。
细菌的大小,是以生长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中的青壮龄培养物(指对数期)为标准。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细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具有明显特征,可以作为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同种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如动物体内、外)、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大小会有所变化,测量时的制片方法、染色方法及使用的显微镜不同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测定细菌大小时,各种条件和技术操作等均应一致。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排列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并据此将细菌分为球菌(图1-1,图1-2)、杆菌(图1-3,图1-4)和螺旋菌(图1-7)三种。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二分裂,不同细菌分裂后其菌体排列方式不同,有些细菌分裂后单个存在,有些细菌分裂后彼此仍通过原浆带相连,形成一定的排列方式。
1.球菌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根据球菌分裂的方向和分裂后的排列状况将其分为:双球菌沿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两相连,其接触面扁平或凹入,菌体有时呈肾形,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时呈矛头状,如肺炎双球菌。
链球菌沿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三个以上的菌体呈短链或长链排列,如猪链球菌。
葡萄球菌沿多个不同方向的平面分裂,分裂后排列不规则,似一串葡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兽医微生物学-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 细菌的外部形态比较简单,仅有三种 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和 某些其它形态
• 并据此而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 旋状菌。
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的一些特殊形态
1、球菌(coccus)
• 多数球菌呈正球形,有的呈肾形、豆 形等。按其分裂方向及分裂后的排列 情况,又可分为:
丹毒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Gram stain of Gram - E. coli cells
乳酸杆菌lactobacilli
大肠杆菌 E. coli (0157:H7
志贺氏痢疾杆菌 (x 22,400)
杆菌的分裂图
细菌细胞的裂殖
↑ 示正在分裂, ↑↑ 示已经分裂。
3、螺旋状菌(spirillum)
动物病原微生物学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动物病原微生物学
Animal Pathogenic Microbiology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细菌(bacterium)——是一种具有细胞壁 的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单细胞微生物,其个 体微小、形态简单,具有DNA和RNA,主 要靠二裂法繁殖,并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 长繁殖。 广义的细菌除细菌外,还包括立克次体、 衣原体、霉形体、螺旋体及放线菌等。
少数杆菌分裂后呈铰链样粘连,形成栅栏 状样、V、Y、L字样等特殊的排列如马棒 状杆菌。
鼻疽杆菌
细直、微弯两端钝园的G-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的形态
炭疽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染色法
① 初 染:结晶紫溶液染色1-3 min,水洗;
(1)美兰染色
② 媒 染:革兰氏碘液1min, 水洗;
③ 脱 色:95%酒精,脱色时
(2)革兰氏染色: 间根据涂抹面的厚度灵活掌
握,多在15-30s之间,水洗;
④ 复 染:沙黄或复红溶液染
(3)抗酸染色 色1min,水洗;
⑤ 吸干或自然干燥;
周毛菌
(3)菌 毛 Pilus或Fimbria
① 一些G-菌和少数G+菌,菌体上生有一种比鞭毛 数量多、更为纤细、短而直的丝状物,也称为纤 毛。在电镜下才能看到。
② 菌毛与运动力无关。
普通菌毛
性菌毛
③ 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
• 普通菌毛:较纤细较短,数量较多,每菌可有100~500条,
能使细菌黏附于动、植物细胞上,与致病性有关。
• 是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决定细菌的遗传特 性。
细菌的核体
2、特殊构造
(1)荚膜 (2)鞭毛 (3)菌毛 (4)芽胞
与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
(1)荚 膜(Capsule)
① 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的外面产生 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厚度通常 200nm以上,称为荚膜.通过特殊染色法可看见。
与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
特殊构造 如: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等。
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这些特殊结构
细菌结构示意图
细胞壁Leabharlann 细胞膜细胞质荚膜 菌毛 鞭毛
核质
1、基本结构
(1)细胞壁(Cell wall) 在细菌细胞的外层,是一层无色透明、坚韧
而具一定弹性的网状结构,可承受细胞内强大 的渗透压而不被破坏。
溶菌酶能切断N-乙酰葡萄糖 胺和N-乙酰胞壁酸的β-1.4糖 苷键,破坏肽聚糖支架,引起细 菌裂解。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带答案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单5选1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A.pmB.mmC.μmD.nmE.cm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A.细胞壁B.鞭毛C.细胞膜D.细胞质E.核质3.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A.鞭毛B.芽胞C.菌毛D.细胞质E.荚膜4.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成分是:A.脂蛋白B.肽聚糖C.几丁质D.胆固醇E.脂多糖5.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A.生物合成 B维持细菌外形保护菌体 C.参与物质交换D.呼吸作用E.能量产生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是:A.肽聚糖B.几丁质C.胆固醇D.磷壁酸E.脂多糖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是:A.肽聚糖B.磷壁酸C.外膜D.五肽交联桥E.脂多糖8.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鞭毛E.菌毛9.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B.运动器官C.多糖质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E.黏附结构10.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芽胞B.外膜C.鞭毛D.核糖体E.细胞壁11.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性菌毛E.异染颗粒12.参与细菌呼吸、生物合成及分裂繁殖的结构是:A.菌毛B.荚膜C.鞭毛D.中介体E.胞浆膜13.与细菌侵袭力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A.质粒B.异染颗粒C.芽胞D.中介体E.荚膜14.细菌L型的形成与以下哪种结构有关:A.中介体B.细胞膜C.细胞壁D.细胞质E.核质15.细菌鞭毛的主要作用是:A.与运动有关B.与致病力有关C.与抵抗力有关D.与分裂繁殖有关E.与结合有关16.溶菌酶的灭菌机制是:A.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B.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C.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E.破坏细胞膜17.青霉素抗菌的作用机制是: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结构C.破坏细胞膜D.抑制细菌的酶活性E.抑制细菌的核算代谢18.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A.稀释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B.结晶紫→酒精→碘液→稀释复红C.结晶紫→碘液→酒精→稀释复红D.稀释复红→酒精→结晶紫→碘液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酒精19.关于细菌L型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呈高度多样性,G-菌B.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油煎蛋”样菌落C.分离培养需用低渗高琼脂培养基D.去除抑制后,可恢复原有形态E.是细胞壁缺陷仍然可以生长繁殖,具有致病力的细菌20.细菌芽胞的特点是:A.抗吞噬作用B.毒素活性C.耐高温D.黏附作用E.侵袭力21.细菌芽胞与高度耐热有关的特有化学组分是:A.核酸B.肽聚糖C.磷脂D.多糖E.吡啶二羧酸盐22.构成细菌H抗原的结构是:A.鞭毛B.荚膜C.细胞壁D.芽胞E.菌毛23.检测细菌具有鞭毛的培养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固体培养法C.液体培养法D.半固体培养法E.抗酸染色24.与细菌基因转移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B.荚膜C.芽胞D.普通菌毛E.性菌毛25.细菌形态学检查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抗酸染色法B.革兰染色法C.暗视野染色法D.美蓝染色法E.特殊染色法26.下列关于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含有大量脂多糖 B.含有壁磷酸 C.对青霉素敏感D.主要成分为肽聚糖E.易被溶菌酶裂解27.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A.细胞壁缺乏磷壁酸B.细胞壁含脂多糖多C.细胞壁含脂类少D.细胞壁含有类脂AE.细胞壁含肽聚糖少、且外有外膜结构的保护28.L型细菌是:A.细胞壁缺陷的细菌B.缺乏LPS的细菌C.缺乏质粒的细菌D.细胞膜缺陷的细菌E. 缺乏细胞核的细菌29.关于革兰氏染色,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结晶紫初染B.碘液媒染C.酒精脱色D.稀释复红复染E.G+菌染成红色30.革兰染色法采用的乙醇浓度是:A.60% B.75% C.95% D.20% E.50%31.革兰染色的结果正确的是:A.紫色为阳性,红色为阴性B. 红色为阳性,蓝色为阴性C.紫色为阳性,蓝色为阴性D. 蓝色为阳性,红色为阴性E.红色为阳性,紫色为阴性32.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规范是: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 B.芽胞被完全消灭 C.鞭毛蛋白变性 D.菌体DNA变性 E.细胞壁被破坏33.以下关于鞭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成份为蛋白质 B.是细菌的运动器官C.某些细菌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D.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E.以上均是34. 关于菌毛的说法正确的是:A.性菌毛可传递遗传物质 B.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为中空的管道C.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之分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黏附有关E.以上均是35. 以下关于荚膜的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抗吞噬的作用 B.具有黏附作用 C.有耐高温的作用D.有保护菌体的作用 E.可用于细菌的鉴分型和鉴定36. 关于质粒的的描述,错误的是:A.核质DNA B.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C.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D.具有自我复制,丢失及在细菌间转移的特性E.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选择题【A型题】1.细菌的测量单位是A. nmB. μmC. mmD. cmE. pm2.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哪项?A.细胞膜B.细胞质C.核质D.细胞壁E.菌毛3.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染色性有关的是A. 中介体B. 核质C. 细胞膜D. 细胞壁E. 质粒4.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A. 磷壁酸B. 脂多糖C. 肽聚糖D. 外膜E. 脂蛋白5.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A. 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B. 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C. 干扰细菌DNA的分裂D.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 损害细胞膜6.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机制是A. 裂解肽聚糖中β-1,4糖苷键B. 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C. 与细菌核蛋白体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D.大剂量可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E. 干扰细菌的二分裂7.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为A. 外膜B. 磷壁酸C. 脂多糖D. 肽聚糖E. 脂蛋白8.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组分是A. 肽聚糖B. 磷壁酸C. L-氨基酸D. 外膜E. 细胞膜9.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A. 特异多糖B. 核心多糖C. 肽聚糖D. 脂多糖E. 脂蛋白10.关于细菌L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菌细胞壁缺陷B. 能通过滤菌器C. 只在实验室培养过程中诱导形成D. 高渗环境下可存活E. 高度多形性11.细菌L型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结构有关?A.中介体B.细胞膜C.细胞壁D.细胞质E.核质12.质粒是细胞的A. 核质DNAB. 胞质DNAC. 核质RNAD. 胞质RNAE. 极体13.细菌核质的特点是A. 有典型细胞核结构B. 含组蛋白C. 无核膜与核仁D. 含两条染色体E. DNA呈线状14.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A. 质粒B. 荚膜C. 芽胞D. 菌毛E. 鞭毛15.关于荚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细菌侵袭力的组成部分B. 与细菌运动有关C. 与细菌分裂有关D. 与细菌染色有关E. 与细菌接合有关16.观察细菌有无动力可用A. 固体培养基培养观察B. 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观察C. 液体培养基培养观察D. 革兰染色镜检E. 抗酸染色镜检17.细菌的运动器官是A. 荚膜B. 芽胞C. 性菌毛D. 鞭毛E. 普通菌毛18.关于细菌菌毛叙述,正确的是A. 与细菌运动有关B. 与细菌染色有关C. 与细菌分裂有关D. 与细菌粘附有关E. 与细菌抵抗力有关19.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细菌结构是A. 芽胞B. 鞭毛C. 菌毛D. 荚膜E. 异染颗粒20.与细菌定植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 普通菌毛B. 性菌毛C. 芽胞D. 胞浆颗粒E. 质粒21.F+菌的质粒通过何种方式进入F-菌?A. 转化B. 接合C. 转导D. 溶原性转换E. 原生质体融合22.下列哪组物质或结构与细菌致病性有关A. 毒素和靛基质B. 细菌素和热原质C. 磷壁酸和菌毛D. 异染颗粒和侵袭性酶E. 荚膜和中介体【X型题】1.组成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的成分是A. 聚糖骨架B. 四肽侧链C. 五肽交联桥D. LPSE. 外膜2.细菌的细胞壁具有哪些功能?A. 抗低渗B. 支持及维持细菌形态C. 物质交换D.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E. 具有抗原结构,与免疫应答有关3.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包括A. 维持细菌的外形B. 物质交换作用C. 呼吸作用D. 合成和分泌作用E. 物质转运4.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A. 染色体B. 核糖体C. 中介体D. 纡回体E. 质粒5.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主要是A. 普通菌毛B. 荚膜C. 性菌毛D. 芽胞E. 鞭毛6.细菌的荚膜有何作用?A.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B. 抗吞噬作用C. 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分型D. 具有粘附作用E.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7.关于鞭毛的叙述,哪些正确?A. 与细菌运动有关B. 某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C. 与细菌的粘附有关D. 与细菌的抵抗力有关E. 与细菌染色有关8.细菌芽胞的特点是A. 芽胞的形态,大小,位置有助于细菌的鉴定B. 一般在机体外形成芽胞C. 芽胞是所有细菌生活周期中的一种生命形式D. 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E. 芽胞一旦污染周围环境,其传染性可保持多年二、填空题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和三部分组成。
2.革兰阴性菌外膜由、和组成。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包括、及三种成份。
4.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特殊结构有、、和。
5.荚膜具有、作用和作用。
6.鞭毛与细菌的有关,霍乱弧菌的鞭毛还与有关。
7.细菌的菌毛可分为及。
前者具有作用,后者具有作用。
三、名词解释1.肽聚糖2.质粒 3.细菌L型4.菌毛5.芽胞6.荚膜7.异染颗粒8.LPS 四、问答题1.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哪些?2.试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
3.简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
本章复习要点:1.细菌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2.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医学意义3.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特性及功能4.细胞壁的功能5.细胞壁缺陷细菌即L型细菌特性及医学意义6.质粒和核质的特性及功能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 B2. E3. D4. C5. A6. B7.B8.D9.A 10.C 11.C 12.B 13.A 14.A 15.A 16.B 17.D 18.D 19.C 20.A 21.B 22.CX型题1.AB2.ABCDE3.BCDE4.AE5.ABE6.ABCD7.AB8.ABDE二、填空题1.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2.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3.脂质A 核心多糖特异多糖4.荚膜鞭毛芽胞5.抗吞噬粘附抗有害物质的损伤6.运动致病性7.普通菌毛性菌毛粘附传递遗传物质三、名词解释1.肽聚糖又称粘肽、糖肽或胞壁质,是原核细菌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交联构成,是赋予细胞壁坚韧性的主要成分。
2.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胞质中,为环状闭合的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可自行复制,控制细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非细菌生长所必需。
3.细菌L型又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是指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造成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失,此种细菌首先由Lister研究院发现,故称细菌L型。
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L型可回复为原细菌型。
4.在细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称为菌毛。
细菌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前者与细菌的粘附性有关,后者可传递细菌的遗传物质(质粒)。
5.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即为芽胞。
其抵抗力强,衡量灭菌效果时,常以杀死芽胞作为判断指标。
芽胞的大小、形态、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助于细菌鉴别。
6. 荚膜是指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荚膜有抗吞噬作用,并具有免疫原性;前者与细菌致病性有关,后者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7. 异染颗粒是细菌胞质颗粒中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其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故称为异染颗粒,可辅助白喉棒状杆菌的鉴定。
8. LPS,即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组成成分之一,为革兰阴性菌内毒素。
LPS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四、问答题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①维持细菌固有外形,承受胞内高浓度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糖等产生的高渗压,保护细胞的完整性。
②细胞壁上遍布微孔,与细胞膜共同参与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③其组成成分构成细胞的主要抗原决定簇,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
④某些革兰阳性菌有表面蛋白、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⑤与细菌染色性有一定的关系。
2.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如下: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较坚韧较蔬松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2层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干重50-80% 占细胞干重5-20%糖类含量约45% 15-20%脂类含量1-4% 11-22%磷壁酸+ -外膜- +3.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如下:(1)荚膜:具有抗吞噬.抗溶菌酶.抗补体等作用,与细菌致病性有关,荚膜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2)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鞭毛有免疫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3)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是细菌的致病因素之一,性菌毛可传递遗传物质。
(4)芽胞: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都有很强的抵抗力。
因此,临床以杀死芽胞作为衡量灭菌效果的指标。
芽胞的大小、形状、位置因菌种而异,以此可作为细菌的鉴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