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010-3-2)

合集下载

不动杆菌和伯克霍尔德菌

不动杆菌和伯克霍尔德菌
手卫生 接触隔离 环境消毒 筛查及去定植
2011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微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G-b 菌体大小2.0 ×1.2μm
多为球杆状,成对排列或单 个存在,菌形和排列类似卡
奈瑟菌。 无鞭毛 无芽胞 无荚膜(粘液型除外)
微生物学特性
革兰阴性 球杆状, 成对排列 或单个存 在。
形态与奈 瑟菌相似
不动杆菌属细菌革兰染色(×1000倍)
痰涂片革兰染色,吞噬细胞中可见被吞噬的鲍曼不动杆菌
微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菌 营养要求不高 最适生长温度35℃ 普通平板、麦康凯平板上生长
微生物学特性
分离培养
血平板35-37℃ 18-24h
菌落圆形 灰白色 光滑 湿润 边缘整齐 直径2-3mm
不动杆菌的检验程序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尿、痰、脓汁等标本 菌血症和脑膜炎可采集血液、脑脊液
直接镜检: 涂片革兰染色见G-球杆菌,似奈瑟菌
革兰阴性球杆菌
革兰阴性球杆菌
不动杆菌属与奈瑟菌属比较
球状 球杆状 氧化酶 动力 硝酸盐还原 葡萄糖O/F 触酶 麦康凯生长
不动杆菌 + O/+ +
奈瑟菌属 + + -/+ F/+ -
(革兰阴性,略呈卵圆形杆菌、两端浓染、中间着 色较淡、无芽孢、无荚膜、有鞭毛)
血平板 上洋葱 伯克霍 尔德菌 落
血平板上洋 葱伯克霍尔 德菌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落
( 24h后观察血平板可形成细小、光滑、湿润、透明的小菌落;48h后菌落逐渐增大,
形成不透明的银灰色菌落,同时有狭窄的β溶血环,72h后菌落边缘逐渐出现不规则的 皱褶,呈蜂窝状或同心圆状)

微生物发展史

微生物发展史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得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及遗传变异等具有多样性,因此微生物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存在于土壤、空气、江河、湖泊,存在于动物与人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如消化道、呼吸道等。

根据微生物的结构特点、遗传特性及分化组成可分为三大类。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e)此类微生物细胞分化低,仅有染色质组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

细胞质内除有核糖体外,无其它细胞器。

这类微生物按伯杰(Bergey)分类包括真细菌(eubacterium)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um)。

古细菌至今未发现有致病性的,因此与医学有关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均属真细菌,包括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e)这类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仁、核膜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可行有丝分裂。

包括真菌、藻类及原生动物,与医学有关的是真菌(fungus)。

非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无细胞结构,仅由一种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virus)属此类微生物。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有益的,它们在自然界的氮、碳、硫等循环和构成生物生态环境中是必需的,对生物的繁衍及食物链的形成,微生物均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已被广泛应用。

在农业方面,利用微生物生产细菌肥料、转基因农作物及生物杀虫剂等。

在工业方面,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进行食品加工、酒类食醋和酱油等的酿造、抗生素生产,以及在制革、石油勘探、废物处理等生产过程中无不应用微生物。

另外,在近年发展的基因工程领域微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基因重组中,细菌的质粒、噬菌体、病毒均作为载体被广泛使用;大肠埃希菌、酵母菌等是最常用的基因工程菌。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4.2细菌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4.2细菌 课件(共31张PPT)

15
Hale Waihona Puke 甜蜜就属于你!3实验仪器的使用协调可行,能否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能否使抽象变直观、获得
感知、感受和体验,形成观念,理解知识,目的明确。
15
评委记录
实验方法、步骤是否合理。
4
祝你成功! 15
5
实验现象是否明显,结论是否正确。
25
6
实验报告设计是否合理,目的明确,步骤合理,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20
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一个细菌分裂为两 个细菌。
能力提升
• 计算以下,你手上现在有一个细菌,每20 分钟繁殖一代,4小时后,有多少个细菌, 48小时(两天)后呢?
结果:4小时后212 =4096个
48小时后 2144 =2.23×10 43个
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1、芽孢和孢子一样吗? 2、细菌能靠孢子繁殖吗? 3、芽孢是细菌的细胞结构吗?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说出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3、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技术的进
步起到的作用。
4、激情投入,全力以赴,高效课堂。
探究实验的步骤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
列文·虎克使用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
细菌的发现: 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
煮沸
完好 变质
变质
巴斯德实验说明了什么?
• 人类在登上月球之前,1976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 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带了一台电视摄像 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两年半后美国的 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 机带了回来,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 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 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的链 球菌,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推出 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 登上月球以前,它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 境中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肉眼观察到的是()(2018年真题)(2.0)A、菌体形态B、菌体大小C、菌体排列D、细菌群体E、菌体结构正确答案: D2、存在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2.0)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进化抗原正确答案: D3、属于典型的细胞毒型(Ⅱ型)变态反应是(2.0)A、血清病B、结核菌素肉芽肿C、青霉素过敏反应D、新生仔畜溶血性贫血E、自身免疫复合物正确答案: D4、下列关于病原菌侵袭的主要方式中错误的是()(2.0)A、细菌的吸附力B、抗吞噬和定居C、促进扩散和转移D、减弱分泌与融合正确答案: D5、参与补体结合反应的抗体称为补体结合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主要是(2.0)A、 IgA、IgDB、 IgG、IgDC、 IgE、IgAD、 IgG、IgME、 IgM、IgD正确答案: D6、对炭疽杆菌最易感的动物是()。

(2015年真题)(2.0)A、猪B、牛C、犬D、鸡E、貂正确答案: B7、益生元有()作用(2.0)A、促进消化B、增长体重C、促进菌群D、致病正确答案: A8、属于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是()(2.0)A、酸类B、毒素C、色素D、维生素正确答案: A9、确定某种动物疫病封锁期长短的重要依据是()。

(2009年真题)(2.0)A、最长潜伏期B、最短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转归期正确答案: A10、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2018年真题(2.0)A、单核 -巨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 NK 细胞D、 B细胞E、 T细胞正确答案: D11、细菌移植左手持菌种管,全程在______附近操作()(2.0)A、 75%酒精B、温箱C、酒精灯D、通风处正确答案: C12、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2.0)A、衣原体B、立克次体C、支原体D、病毒正确答案: C13、当细菌死亡裂解后才能游离出来的物质是(2.0)A、色素B、内毒素C、外毒素D、链激酶正确答案: B14、最适于对混合抗原组分进行鉴定的方法是()。

植物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物1 植物病原物定义植物病原物,⼜叫植物病原菌或病原微⽣物,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类病毒等在内,经传播侵⼊植物后能引起疾病的传染性微⽣物或⽣物性病原媒介。

植物病原物常能⼲扰植物正常的⽣理⽣化功能,并使植物在⽣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引起植物病害,危害植物健康,影响作物产量。

2 与植物的关系植物病原物侵害的对象是植物,绝⼤多数病原物与植物之间都是⼀种寄⽣关系[2]。

⼀种⽣物从其他⽣物体内获取养分的能⼒称为寄⽣性(parasitism),这种⽣物被称为寄⽣物(parasite),被寄⽣的植物称为寄主(host)< data-bigsrc='https:///app/a/200698/2048_1536_20200225151207-1315850408.png' data-loaded='true' data-observer='true' data-src='https:///app/a/200698/2048_1536_20200225151207-1315850408.png' style='color: inherit;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position: 50% 50%;background-size: contain; display: block;width: 232px;height: 174px;background-color: rgb(249, 250, 251);background-image:url('https:///mmbiz_png/y9qN1iauRKicUyIyibCvtniaMeLXYLdVgZEWvpTRGc4coicE6UCowicXFA2R8jnv9QCAPStib6YoCNgcQelmGA2iakl4Sw/640? wx_fmt=png');' title='点击查看⼤图'>⽟⽶叶⽚锈病受害状⼀般将寄⽣物分为两类,即活体营养⽣物(biotroph)和死体营养⽣物(necrotroph)。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课件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课件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得比较把细菌采用龙胆紫染色,涂碘加强染色。

然后用酒精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会被脱色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会被脱色呈现红色、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革兰氏染色法得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得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

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得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得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霍乱弧菌等。

1、阳性得肽聚糖厚,阴性得肽聚糖薄,如下图:2、阳性菌有磷壁酸,阴性菌没有。

磷壁酸如下图:3.阳性菌无外膜,阴性菌有外膜,其图如下:1884年革兰氏染色法被发明,用于细菌得形态观察与分类,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得基本特征,细菌可以主要分为两大类:G阳性(G+)与G阴性(G-)。

前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得蓝紫色,后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得颜色,带上了复杂蕃红或沙黄得红色。

本文将从细胞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在生产生活中不同得运用这三个方面,来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进行进一步比较。

一、细胞形态与结构细胞得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两部分、原生质体位于细胞壁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与内含物、另外细胞还含有有些特殊结构,主要有荚膜、芽孢、鞭毛与菌毛等4种。

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结构上得差别主要在于细胞壁,故本文就细胞壁与非细胞壁结构两部分来进行集中比较、1.细胞壁革兰氏染色得机理主要就是抓住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细胞壁得结构与组成上得不同,具体比较见下表:性多糖构成,细胞表面整体带负电得部分原因就就是因为磷酸壁带负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2010-06-04 20:52 1.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球形,杆形,螺形。

2.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有混浊状态,沉淀生长,膜状生长。

3.紫外线穿透力弱,故只适用于物体的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4.决定细菌致病性因素有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门户。

5.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借二硫键连接起来的对分子结构。

6.Ig的Fab段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Fc段功能有激活补体,结合细胞,通过胎盘和粘膜的功能。

7.人类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分别是IgG,IgM,IgA,IgD,IgE。

8.sIgA是血清型单体IgA通过连接链相连接,再加上一个分泌片组成。

9.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10.骨髓和胸腺是人类T细胞和B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淋巴结和脾脏是人类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1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增殖和分化,从而表现出免疫活性,称这两种细胞为免疫活性细胞。

12.NK细胞表面有IgG的Fc受体,它的杀伤作用因依赖抗体为桥梁,故称为ADCC作用。

13.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感应,反应,效应三个阶段。

14.体液免疫是B淋巴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15.初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是:潜伏期长,抗体含量少,持续时间短。

先产生IgM抗体,后产生IgG抗体。

16.细胞免疫指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过程。

其效应阶段包括T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Th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产生的炎症反应。

17.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三部分组成。

18.屏障结构由皮肤黏膜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三部分组成。

19.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主要有补体,干扰素,溶菌酶。

20.补体的调理作用指吸附于细菌表面的微生物与吞噬细胞表面的吞噬细胞受体的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21.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超敏反应分型为I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IV型超敏反应。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十九章分枝杆菌、放线菌、诺卡菌属【67页】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十九章分枝杆菌、放线菌、诺卡菌属【67页】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 (郭霍)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 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 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并在一些地区绝迹。
在纪念郭霍氏发现结核菌100年之际,1982年在 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下, 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 目前结核病是世界上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人类传 染病之一,全球人口的1/3感染了结核菌。死亡 人300万/每年。
❖ 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为人型、牛型和非洲型, 我国为结核大国,居世界第二位(解放前为世界 之首)。
❖ 耐药菌的增加、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吸 毒、贫困、麻痹心理等原因 使结核病在二十 世纪末死灰复燃。
干酪样肺炎
慢性纤维空 洞性肺结核
Im X光N 片a 诊o 断ge
正常胸部 (右侧 )
右侧浸润型肺结核
No Image
2、肺外结核
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皮肤结核,肾结核,骨 结核等
双重感染
同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 结核菌的人称为双重感染者。其病死率 高,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均构成严重威胁。
No Image
No Image
生化反应
❖ 不发酵糖类

触酶试验 热触酶试验
结核分枝菌 +
-
非结核分枝菌 +
+
抵抗I 力m :因N 其细a 胞壁o 中g 含有大e 量的脂质,可防
止菌体水分的丢失,故对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在 干燥的痰内可存活6—8个月。
❖ 四怕 湿热 紫外线 乙醇 抗痨药物(链霉素、 异烟肼、利福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肽聚糖:聚糖支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G+菌含量丰富,15-50层
占胞壁干重50~80%
幻灯片 33
A、聚糖支架:
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
N-乙酰胞壁酸(N-acetyl muramic acid)
两者由-1,4糖苷键联结,各种细菌的聚糖
支架相同,这是肽聚糖合成的第一步。
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组成
7
脂质A:内毒素的主要组分,毒性部位,
无种属特异,由焦磷酸键联结的
氨基葡萄糖聚二糖链,耐热。
核心多糖:由已糖、庚糖、2-酮基-3-脱
脂多糖
氧辛酸(KDO)\磷酸乙醇胺组成
与脂质A共价结合,有种属特异性。
寡糖重复单位:低聚糖重复单位构成,为G菌的菌体抗原即O抗原,有种特
5
凡能破坏肽聚糖分子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
都能损伤细胞壁而使菌体变形或崩裂。如溶菌酶和葡
萄球菌溶素均是N-乙酰胞壁酸酶,能水解肽聚糖中
的-1,4糖苷键,不同的抗生素作用于肽聚糖合成的
不同阶段:
抑制第一步:磷霉素、环丝氨酸、溶菌酶
抑制第二步:万古霉素、杆菌肽
抑制第三步:青霉素、头孢菌
人类没有细胞壁,因此研究和 发掘破坏或阻抑肽聚糖合成的新型
染色性
抗原性
紫色
主要为磷壁酸
红色
主要为外膜
毒性
无内毒素
有效
有内毒素
无效
对青霉素的作用
对溶菌酶的作用
有效
无效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聚糖骨架
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
概念:某些药物作用于细菌,可抑制的肽 聚糖的合成或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在高渗 环境下,细菌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 型
形成条件:溶菌酶、青霉素、胆汁、溶葡萄球菌 素、抗体、补体等
与运动无关。
性菌毛: 接合,毒力、 耐药性等性 状的遗传物 质传递。是 噬菌体吸附
普通菌毛: 细菌的粘附 结构 ,与宿 主细胞表面 特异性受体
于细菌细胞
的受体。
结合,与致
病性密切相

Functions of Prokaryotic Structures
Plasma membrane Selectively permeable barrier, mechanical boundary of cell, nutrient and waste transport, location of many metabolic processes (respiration, photosynthesis), de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cues for chemotaxis. Ribosomes Protein synthesis Inclusion bodies Storage of carbon, phosphate, and other substances Nucleoid Localization of genetic material (DNA) Periplasmic space Contains hydrolytic enzymes and binding proteins for nutrient processing and uptake Cell wall Gives bacteria shape and protection from lysis in dilute solutions Capsules/slime layers Resistance to phagocytosis, adherence to surfaces Fimbriae Attachment to surfaces Pili Bacterial mating Flagella Movement Endospore Survival under hars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杆菌
链杆菌
3、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菌体弯曲 弧形菌(Vibrio):霍乱弧菌。

螺菌(Spirillum) :鼠咬热螺菌。
Spiral bacteria: 1~3 μm in length and
0.3-0.6 μm in width
霍乱弧菌电镜下形态
弧菌
螺菌
抗原性:H抗原。
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鞭毛: 附着在菌体上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功能: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类型: 单毛菌、双毛菌、周毛菌
悬滴法、半固体培养基观察细菌动力
半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四)菌毛 (Pilus) 许多G-菌及少数G+菌体表有短而硬, 比鞭毛更细的丝状物分为 common pilus & sex pilus 两种,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3)生物合成与分泌作用:酶。合成酶肽聚
糖、磷壁酸、脂多糖
(4)细胞分裂:中介体
中介体:细菌的 细胞膜折叠 形成的囊状 物,向内陷 入干胞 质中, 内含卷曲的管状、板状、泡状结构。 功能:类似纺锤丝、线粒体的作用。
(三)细胞质:胶状, 水+蛋白+核酸+脂质
RNA较多,嗜碱性故易着色。
作用:新陈代谢,合成蛋白质和
区 无细胞结构, 拟核,无核仁、核膜 细胞核,有核 别 无产生能量酶, 只有核糖体 仁、核膜,细 一种核酸 胞器完整 (广义)
种 病毒 类
细菌(狭义)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放线菌
真菌
细菌的大小 与形态?
(一)大小不等;
测量单位:微米
(um)。
(二)根据外形
分为:球菌、杆菌、
螺形菌
1、球菌: (Coccus)
37种,归为4组
广谱作用酶,新青霉素水解酶,胺苄青霉素
水解酶。
链球菌质粒 酶 核糖体甲基化
抵抗红霉素作用。
(通过接合转移给易感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由质粒决定,

某些细菌的致病性由质粒控制,如淋球菌
的菌毛,产毒大肠杆菌与侵袭力大肠杆菌 均由质粒控制其致病性。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 ):
特殊的表面蛋白:SPA、M蛋白
Gram’s阴性菌?
Gram’s阴性菌:壁溥,厚为10-15nm, 结构复杂,交联率低。
肽聚糖
外膜
G M
丙 谷
DAB
G
M

G
谷 丙
DAB
G

外膜:G-菌特有,为胞壁主要成分,厚810nm。 包括:脂质双层:液态,似细胞膜 脂蛋白:向内与肽聚糖(DAP) 相连
脂多糖:G-菌的内毒素,由
抗菌药物是我们的方向之一。
磷壁酸
磷壁酸:G+菌含有大量磷壁酸, 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位由磷酸二酯键互相 连接而成。可分为:
膜磷壁酸:
又称脂磷壁酸,共价键与细胞膜联结
壁磷壁酸:
共价键与肽聚糖上的胞壁酸联结
功能:a. G+菌的重要抗原 b. 保持离子平衡 c. 类似于菌毛的作用,粘附作用,与 致病有关。(口腔粘膜、皮肤细胞, LC.P.RBC,均有膜磷壁酸的结合点)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什么是细菌?
细菌(Bacterium):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 单细胞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
的细胞核,只有原始的核质(染色质)而无核
膜和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除核糖体外无其 它细胞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 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 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 微生物
3、质粒(plasmid): 染色体外的遗 传物质为闭合环状
的双股DNA,大小不
等,带有遗传信息, 控制细菌的2)不相容性与相容性 (3)转移性 (4)决定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如致病性、 抗药性。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F因子、 R因子、 col因子
例如 : G+菌的R因子介导的β-内酰胺酶已有
核心、内膜、芽胞壁、皮质、外膜、 芽胞壳、芽胞外衣
4、彻底消毒灭菌的指标
多层厚膜、水份少、蛋白质不易变性、 耐热酶、吡啶二羧酸
(三)鞭毛(flagellum):运动器官
由丝状体、钩状体、基础小体构成。
意义:鉴定:有无鞭毛,何种类型,
如霍乱弧菌-单鞭毛,空肠螺杆菌-双鞭
毛,绿脓杆菌-丛鞭毛,伤寒杆菌-周鞭毛
荚膜与粘液层、微荚膜的区别
1、不易着色(透明圈)
2、多为多糖,少为多肽,
抗原性分型,现代有
学者统称为糖萼。
荚膜肿胀试验(Quellung reaction) 3、营养好,形成光滑型菌落(S菌落)
营养差,丢失,形成粗糙型菌落(R菌落)
4、抗吞噬、抗消化、抗体液因子杀菌作用 致病、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 5、保护水份
生物学特性:
多形性、革兰阴性、高渗培养、
生长缓慢、荷包蛋样菌落、可回复突变
与医学的关系:
致病性,常引起慢性和反复发 作的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
(二)细胞膜:
1、细胞膜性质与结构: 70%为蛋白质 ,30%为脂类,少量多糖,柔 韧致密,富于弹性,不含固醇类物质。
2、功能:
(1)物质转运:<1000 ,载体蛋白---主动 转运 (2)呼吸作用:胞膜、中介体上呼吸酶 (细胞色素和某些脱氢酶)。
(二)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下,能在菌体
内形成一个圆形的或椭圆形的小体,称为 Spore,含有酶、核质及合成菌体成分的机构, 一旦条件合适发展成为繁殖体
Endospore are highly resistant resting forms)
特点
1、鉴别
2、发展成为繁殖体 3、折光性强,壁厚,不易着色。
佐剂:分枝杆菌的胞壁二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