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特殊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特殊结构

复红
镜检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 抗酸染色及其它染色法 石炭酸复红 5min 3%盐酸酒精
美蓝
复习题
❖ 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功能及医学意义。 ❖ 为什么有芽胞的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 细菌形态与结构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பைடு நூலகம்
提高芽胞中各种酶的稳定性。
芽胞的医学意义
❖ 鉴别细菌 ❖ 消毒灭菌指标 最可靠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 ❖ 间接致病性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1、显微镜放大法
细菌形体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 助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放大后才能观察。
—— 普通光学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
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 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
菌毛的特征
存在于许多G-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 与细菌的运动无关 菌毛由菌毛蛋白组成,菌毛蛋白具有抗原性 必须用电镜观察 按功能分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1. 普通菌毛(ordinary pilus)
产生芽胞的都是革兰阳性菌。 芽胞杆菌属和梭菌属是两类主要形成芽胞的
细菌。
肉毒梭菌
芽胞的主要特性
芽胞的形成受控于芽胞基因,也受外界环境的影 响
一般只在动物体外形成,营养缺乏时,启动芽胞 形成基因
带有全部生命必需的完整核质、酶系统和合成菌 体组份的结构
折光性强,壁厚,不易着色 仅是一休眠形式,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胞,一
荚膜着染困难:荚膜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低, 不易着色
——普通染色后,只能见到菌体周围有未 着色的透明圈;
——以墨汁负染后的荚膜比较易观察;
——用特殊染色法可将荚膜染成区于菌体 的颜色,更易观察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无效
细胞壁的关系
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
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五肽交联桥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聚糖骨架
功能
1.维持细菌细胞固有外形。
2.和细菌细胞膜共同完成物质的交换。
3.细胞壁上的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 性。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 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这种细 胞壁受损的细菌一般在普通环境下不能耐 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将会胀裂死亡,但 在高渗环境下,它们仍可和存活。这种细 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称为细 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L型
返回
形态:多形态性, G培养:须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 养基中生长,多呈油煎蛋状菌落 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无效 常规细菌培养阴性 细菌L型仍有一定的致病能力
≥0.2μm荚膜,< 0.2μm 微荚膜
化学组成:多糖/多肽
形成条件:营养丰富
染色:不易着色,负染(墨汁)
Structure of G+
Wall teichoic acid
(LTA)
革兰阴性菌
外膜(outer membrane)
– 脂蛋白
LIPID BILAYER
– 脂质双层
– 脂多糖LPS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1)脂质(类)A(lipid A) 为一种糖磷脂,由D-氨基葡萄糖双糖 组成的基本骨架,不同细菌骨架一致。 内毒素毒性与生物学活性成分 无种属特异性
临床分离葡萄球菌L型
葡萄球菌L型回复后
细胞膜(cell membrane)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白色葡萄球菌 (Staphylcoccus albus)
(二)杆菌(bacillus)及其排列状态
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因菌种不同,菌体细胞的长 短、粗细等都有所差异。 杆菌的形态: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分支 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 “八”字状等。
梭状芽孢杆菌 短杆菌 长杆菌
磷壁酸 (teichoic acid) 又名垣酸,是一种由核 糖醇 (ribitol)或甘油 (glycerol)残基经磷酸二酯键 相互联接而成的多聚物,并带有一些氨基酸或糖。磷壁 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特异的表面抗原。
(2)G-菌的细胞壁
较薄,约10~15nm,其结构和成分较复杂,由外膜 (outer membrane)(外胞壁)、肽聚糖层(内胞壁) 和周质间隙(periplasmic space)组成。 外膜由脂多糖、磷脂、蛋白质和脂蛋白等复合构 成,内层是一层薄的肽聚糖,约仅占细胞壁的10%~ 20%。 最外面是脂多糖,即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 和侧链多糖三部分组成。其中的脂类A是内毒素的主 要毒性成分,多糖具有抗原性,即O特异侧链。
革兰氏阳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1) G+细菌的细胞壁
G+细菌细胞壁 厚,约2080n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结构分 化,主要由肽聚 糖和磷壁酸等组 成。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又称黏肽 、糖肽或胞壁质,是细菌细胞壁所特 有的物质。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聚糖 链支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的复杂 聚合物, 占G+菌的40%—60%。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第1章-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讲课讲稿

第1章-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讲课讲稿

(5)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 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染色性: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致密,含脂类物质少,不易酒精脱 色,革兰氏染色成紫色;反之革兰阴性菌染成红色;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胞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
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 而异。 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G+)(菌体呈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G-) (菌体呈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组分:
肽聚糖、 磷壁酸、蛋 白 质
③ 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是革兰氏阴 性菌的内毒素;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脂质A(Lipid A): 糖磷脂。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
分,无种属特异性。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 主要组分。
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 位于脂质A的外层,由己糖、庚糖、2-酮基-3-脱氧辛酸
第1章-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概念
细菌(bacterium):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 核微生物.
广义细菌: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 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狭义细菌: 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三种:
球菌(coccus); 杆菌(bacillus) 螺形菌(spiral
肽聚糖化学组成:
G(+)菌
G(-)菌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谷、丙、赖、丙)
五肽交联桥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谷、丙、二氨基庚二酸、丙)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表及体内等。

细菌具有各种形态和结构,这些形态和结构的不同反映了它们在适应不同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特征。

一、形态特征细菌的形态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球形、杆状、弯曲的弧杆菌和螺旋形菌。

1. 球形菌(cocci):球形菌有三种常见的形态,分别是球形(coccus)、链状球菌(streptococcus)和成堆球菌(staphylococcus)。

球形细菌通常直径在1-5微米之间。

2. 杆状菌(bacilli):杆状菌较长且细长,形状类似于细胞的杆状结构。

杆菌长约1-10微米,宽约0.5-2微米。

3. 弯曲的弧杆菌(vibrios):弯曲的弧杆菌的形态介于球形菌和螺旋形菌之间,较长且呈弯曲状。

4. 螺旋形菌(spirilla):螺旋形菌是一类细菌,其细胞呈螺旋形状,如螺旋线状、螺旋弯曲状等。

螺旋菌通常长约5-200微米。

二、结构特征细菌的结构可以分为细胞壁、细胞膜、质粒和鞭毛等部分。

1.细胞壁: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外层,具有维持细胞形态、抵抗环境应激和药物攻击等重要功能。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多肽组成。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染色特性,细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较厚,有多肽层,染色时呈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较薄,只有肽聚糖层,染色时呈红色。

2.细胞膜:细菌的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是细菌细胞的另一层保护膜。

细菌细胞膜由脂质双层构成,其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蛋白质,如传输蛋白和受体等。

3.质粒:质粒是细菌细胞内存在的一种环状DNA分子,与细菌细胞染色体分开存在。

质粒中携带了一些细菌的遗传信息,如抗药性基因等。

质粒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等。

4.鞭毛:鞭毛是细菌细胞表面的一种细长的纤毛结构,可以通过收缩和运动来推动细菌细胞的游动。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一篇微生物的基本知识第一章细菌第一节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了解这些特性,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疾病的诊断、细菌的致病性与抗原性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一、细菌的形态(一)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个体微小,须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乃至数千倍才能看到。

通常使用显微测微尺来测量细菌的大小,以微米(μm)作为测量单位。

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很不一致,即使是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可能差别很大。

一般球菌的直径约为0.8~1.2μm;杆菌长1~10μm,宽0.2~1.0μm;螺旋菌长1~50μm,宽0.2~1.0μm。

细菌的大小,是以生长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中的青壮龄培养物(指对数期)为标准。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细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具有明显特征,可以作为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同种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如动物体内、外)、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大小会有所变化,测量时的制片方法、染色方法及使用的显微镜不同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测定细菌大小时,各种条件和技术操作等均应一致。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排列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并据此将细菌分为球菌(图1-1,图1-2)、杆菌(图1-3,图1-4)和螺旋菌(图1-7)三种。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二分裂,不同细菌分裂后其菌体排列方式不同,有些细菌分裂后单个存在,有些细菌分裂后彼此仍通过原浆带相连,形成一定的排列方式。

1.球菌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根据球菌分裂的方向和分裂后的排列状况将其分为:双球菌沿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两相连,其接触面扁平或凹入,菌体有时呈肾形,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时呈矛头状,如肺炎双球菌。

链球菌沿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三个以上的菌体呈短链或长链排列,如猪链球菌。

葡萄球菌沿多个不同方向的平面分裂,分裂后排列不规则,似一串葡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一章 细菌

第一章 细菌
第一章 微生物学概论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细菌形体微小,通常以微米作为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按其外形分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型菌(弧菌、螺菌) 三.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各种细菌共有的结构 特殊结构:将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特有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1.细胞壁: ⑴成分: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又称黏肽,为细菌细胞壁所特有。 ⑵细菌的革兰染色: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①革兰阳性菌: 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丰富,有 15-50 层;尚有大量特殊组分磷壁酸。磷壁酸分磷壁酸酸和膜磷壁酸两种;(磷壁酸 的功能:抗原性很强、再调节离子通过黏肽层中起作用;与某些酶的活性有关;某些细菌的磷酸壁,能粘附在人类细胞的表 面,起作用类似菌毛,可能与致病性有关。 ②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较薄,还有特殊成分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⑶细胞壁的功能: ①使细菌保持其固有形态并保护细胞,细胞细胞壁坚韧而富有弹性,保护细菌承受胞内巨大渗透压而不被破坏; ②与细胞膜共同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壁课允许水分及直径小于 1nm 的可溶性小分子自由通过; ③细壁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与细菌的抗原性有关 ⑷L 型细菌: 指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可自然发生,也可经理化因素人工诱变。 (用青霉素货溶菌酶处理可完全除去细胞壁,原生质 仅一层细胞膜包裹,称为原生质体,一般由 G+ 形成) 2.细胞膜: ⑴组成:又称细胞质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在细胞质外的具有弹性的半渗透性生物膜,约占细胞干重的 10%,主要 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⑵功能: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与细胞壁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膜上有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 膜上有多种合成酶,参与生物合成过程; ⑶细菌细胞膜的其他结构: ①中介体:由细胞膜向胞浆内陷、折叠、弯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②质周间隙:再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有一空间,称为质周间隙; 3.细胞质: 又称原生质,为无色透明黏稠的胶状物,基本成分是水、糖、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无机盐,是细菌的内环境。 ⑴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游离于细胞质中,为闭环双链 DNA 分子,质粒能进行独立复制,非细菌生存所必需, 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⑵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 ⑶胞质颗粒:大多数为营养储藏物, 4.核质:又称拟核,类核,由裸露的双链 DNA 缠绕而成,是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决定细菌的遗传特征。细菌的核质 多集中在菌体中部,无核膜、核仁。 (二).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荚膜、鞭毛和菌毛。 1.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折光性强的特殊结构,称为芽孢,主要由革 兰阳性菌产生。但芽孢的形成是由细菌的芽孢基因决定的。在合适的营养和温度条件下,芽孢萌发成一个新的菌体,一个芽 孢形成一个菌体,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体,只是处于代谢相对静止的休眠状态。 2.荚膜: 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向细胞壁外分泌的一层黏液性的物质,厚度在 0.2 微米以上称为荚膜,在普通显微镜下可 以看到;有的厚度在 0.2 一下的称为微荚膜。 ⑴成分:一般为多糖或多肽。荚膜不易着色,要用墨汁负染色法法; ⑵功能:抗吞噬作用;抗干燥作用;储存养料;可使菌体附着于适当的物体表面 3.鞭毛:在某些细菌菌体上具有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化学组成是蛋白质,被称为鞭毛蛋白。 ⑴功能:①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具有运动功能 ②可用以鉴别细菌,鞭毛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通常称为 H 抗原 ③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關 4.菌毛:菌毛是許多革兰阳性菌和少数的革兰阴性菌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纤细、短而细、直的丝状物。 ①普通菌毛:普通菌毛短、細、直,遍佈于菌毛表面,能与宿主黏膜表面的手提相互作用,因此具有黏着细胞核定居 于细胞表面的能力,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无菌毛的细菌则易被黏膜细胞的纤毛运动、肠蠕动或尿液冲洗而被排除。 ②性菌毛: 性菌毛由质粒携带一种致育因子的基因编码, 故性菌毛又称 F 菌毛。 带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 F+菌或雄性菌, 无性菌毛的细菌称为 F-菌或雌性菌。性菌毛能在细菌之间传递某些遗传性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组成:鞭毛蛋白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的功能: 1. 运动器官; 2. 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穿过小肠黏液层; 3. 细菌的分类鉴定:具有抗原性,H抗原。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三、菌毛 pilus
1. 菌体表面短、细、直硬的丝状物,光学显微镜下 看不到。多见于G-菌,与运动无关。2. 化学组成:菌毛蛋白
1. 无完整的核结构、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等。 2. 单一闭合环状DNA,含少量蛋白质。 3. 特点:DNA量少,多为单拷贝形式,少重复序列。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荚膜 capsule
细胞壁外的一层较厚、黏性、胶冻样物质 ≥0.2 μm 荚膜
<0.2 μm 微荚膜 化学组成:多数为多糖,少数是多肽 形成条件:营养丰富(活体内,含血清培养基) 染色:不易着色
其中含有的一些结构:
1. 核糖体ribosome:70S(30S + 50S)
2. 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闭合环状DNA(以后讲)
3. 胞质颗粒:储存营养物质(如白喉杆菌的异染颗粒)
异染颗粒
质粒(EM照片)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或拟核nucleoid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大小
以微米(m)为测量单位,使用光镜观察。
二、形态:细菌按其外形分三类
球菌(coccus):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杆菌(bacillus):如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弧菌(霍乱弧菌)、 螺菌(幽门螺杆菌)
保存全部生命必需物质:核酸、酶、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 可发芽成繁殖体:1个细菌→1个芽胞→1个细菌 特点:壁厚,折光性强,不易着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菌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G-菌
五肽交联桥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聚糖骨架(polysaccharide chain )
41
由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 NAG)与 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 NAM)经β1,4糖苷键(β-1,4 linkage)连接,交替排列而成。各 种细菌细胞壁中的聚糖骨架均相同。
(streptococcus) 3.四联(tetrad)及八叠球菌(sarcina) Nhomakorabea4.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双球菌(diplococcus)
cocci in pairs (arrows)
双球菌(diplococcus)
Electron Micrograph (SEM)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G-菌(appear pink)
Gram Stain of Escherichia coli
细胞壁(cell wall)
细菌细胞的最外层结构。 坚韧有弹性,厚度随菌种而异。 主要功能:
1. 维持细菌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 境,起到屏障作用。
2. 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3. 带有多种表位,决定细菌的抗原性。
Spiral Forms
弧菌(Vibrio)
Vibrio cholerae , SEM,2050
弧菌(Vibrio)
A vibrio appears as a curved bacillus (arrows).
螺菌(spirillum)
Spirilla
Helicobacter pylori SEM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EM)
链球菌(streptococcus)
Streptococcus pyogenes gram-positive (purple) cocci in chains (arrows)
链球菌(streptococcus)
Streptococcus pyogenes (SEM, x8,750)
四联(tetrad)
八叠球菌(sarcina)
Methanosarcina mazei SEM 20,000
八叠球菌(sarcina)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Gram Stai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gram-positive (purple) cocci in clusters
The three common types of bacterial morphology
coccus bacillus spiral bactrium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目录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 菌都具有的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及核质。
螺形菌(spiral bactrium)
据菌体的弯曲分为两类:
1. 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 “curved or comma-shaped rod”。 如霍乱弧菌。
2. 螺菌 (spirillum):菌体有数个弯曲较僵硬, 如鼠咬热螺菌;也有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 旋形的螺杆菌,如幽门螺杆菌。
不同大小的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 3-10m
大肠埃希菌 2-3m
布鲁菌 0.6-1.5m
Bacillus anthraci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EM)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Mycobacterium
Bifidobacterium
通过革兰染色法 (Gram stain),可将细 菌分为:G+菌(purple) 和G-菌(pink)。
革兰阳性细菌的细胞结构示意图
Morphology of a Gram-Positive Bacterium.
G+菌(appear purple)
Gram Stai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gram-positive (purple) cocci in clusters
基本形态:球形(球形菌)、杆形(杆形 菌)和螺形(螺形菌)。
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形态不一,同一种细 菌的大小和形态也可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 影响而改变。
球菌(coccus)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直径0.8~1.2 m。
据细菌分裂平面和排 列方式分:
1.双球菌(diplococcus) 2.链球菌
细 菌(bacterium)
广义:
➢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 ➢特点: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二分裂方式繁
殖和对抗生素敏感等。
狭义:
➢专指广义中的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一般以微米(1m=10-3mm)为测量其大小的 单位,通常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油镜(1000) 观察细菌。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SEM, x3,025)
杆菌(bacillus)
杆形 大小、长短与粗细差异较大。 菌体两端多呈钝圆形,少数平齐(如炭疽芽
胞杆菌,呈竹节样)。有的菌体较短(如球杆 菌)。有的末端膨大呈棒状(白喉棒状杆菌)。 分枝生长的分枝杆菌。分叉状的双歧杆菌。 多数呈分散排列(炭疽芽胞杆菌呈链状)。
四肽侧链 (tetrapeptide chain)
在N-乙酰胞壁酸分 子上连接四肽侧链。
各四肽侧链相互平 行。与聚糖骨架所 组成的平面垂直。
其组成排列随菌种 而异(此为E. coli) 。
五肽交联桥(Pentaglycine interbridge)
五肽交联桥为五个甘氨酸组成。 一条四肽侧链中3rt aa与相邻四肽侧链中4th
细胞壁的组分
G+菌和G-菌的共同组分:肽聚糖 (peptidoglycan)
G+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磷壁酸,某些特 殊的表面蛋白(M蛋白、A蛋白等)
G-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外膜
肽聚糖(peptidoglycan)
又称黏肽(mucopeptide),是细菌细胞壁的主 要化学成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