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渗透工艺

合集下载

渗透树脂

渗透树脂

临床操作




1、治疗之前清洁患牙及邻牙,冲洗干净,上橡皮障。 2、将配套唇颊面龋损治疗的注射头装在酸蚀剂注射器之上。将足量材料涂布于龋 损区域之上,等待2分钟,并用棉球去除多余材料,酸蚀范围应至龋损外2mm处, 如果正畸患者托槽取下后发现牙面大范围早期龋损则需酸蚀整个牙面。 单手可完成注射器操作 3、冲洗酸蚀剂30秒,吹干 4、将干燥剂涂布于龋损区,等待30s,吹干 5、足量渗透树脂材料涂布于已被酸蚀的龋损表面之上,等待3分钟,并用棉球去 除多余材料(不要在牙椅照明灯直射下在前牙唇面涂布树脂),光照40秒 6、将一新的注射头装在渗透树脂I的注射器上,重复步骤5.等待1分钟,光照40秒 7、去除橡皮障,打磨,抛光,完成

牙齿脱矿、矿化不良、白斑
忍受,不改变 贴面修复 全冠修复


牙科领域中治疗龋齿只有两种方法:
早期:氟化物治疗,或者仅仅“等待观察” 至病损需要磨除牙体组织后进行充填


龋病的病因

微生物产酸,导致牙釉质脱矿 破坏釉质中的釉柱结构,而 牙齿脱矿能使硬组织强度减弱直至崩塌。

渗透树脂技术通过改进酸蚀剂并使用干燥剂使 釉质中釉小柱脱矿形成毛细管状结构,利用虹 吸原理使树脂渗透到病损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病例1

轻度氟斑牙
牙位11和21的唇面白斑诊断为 氟牙症指数0.5(根据Dean的社 区氟牙症指数).
渗透治疗能够消除白斑完全是基于改变折射 率,使其接近正常的白色透明.正常牙釉质 的折射率在1.62. 而不同的折射率使光线分 散造成牙釉质白斑外观.

清洁牙齿.应用橡皮障之后

应用酸蚀剂 酸蚀唇面2 分钟

仿麂皮树脂含浸处理工艺

仿麂皮树脂含浸处理工艺

仿麂皮树脂含浸处理工艺麂皮树脂含浸处理工艺是一种将麂皮材料与树脂进行结合的工艺方法,通过树脂的渗透和固化,增加了麂皮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同时还能提高麂皮的耐水、防腐、防污等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麂皮树脂含浸处理工艺的步骤、工艺要点和应用。

麂皮树脂含浸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含浸、固化和后处理等步骤。

1.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提高麂皮的表面质量和树脂的渗透性。

首先,需要将麂皮进行清洗,去除污渍、油脂和杂质等。

其次,对麂皮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毛刺和瑕疵,使其变得光滑。

最后,对麂皮进行除湿处理,去除麂皮内部的水分,以提高树脂的渗透效果。

2.含浸含浸是将树脂与麂皮进行结合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树脂溶剂进行预混,将树脂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然后,将麂皮浸泡在树脂溶液中,使其充分浸透。

在浸泡的过程中,需要对麂皮进行压实,以增加树脂的渗透量。

浸泡时间一般为1-2小时,但实际时间需要根据麂皮的厚度和树脂的固化时间来确定。

3.固化树脂的固化是使麂皮和树脂形成稳定结合的关键步骤。

在浸泡后的麂皮上,迅速进行快速固化,使树脂能够迅速结合在麂皮的表面。

固化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因素的控制,以确保固化的效果。

根据树脂的不同,固化时间一般在24-48小时之间。

4.后处理后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麂皮树脂含浸处理的效果。

主要包括树脂的修整、麂皮的打磨和树脂的润滑等。

树脂的修整是将多余的树脂进行切割和去除,使其与麂皮表面保持一致。

麂皮的打磨是为了去除树脂表面的毛刺和瑕疵,使其变得光滑。

树脂的润滑是为了增加麂皮的柔软度和手感。

润滑剂可以选择适合麂皮的天然或人工润滑剂。

麂皮树脂含浸处理工艺的要点如下:1.选择合适的树脂:树脂一般选用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树脂。

2.控制浸泡时间和压力:浸泡时间和压力直接影响树脂的渗透效果,需要根据麂皮的厚度和树脂的固化时间来确定。

3.控制固化条件:固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因素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固化的效果。

药用渗透型树脂尤特奇RL合成工艺研究

药用渗透型树脂尤特奇RL合成工艺研究
b a so ec e c lc m p st n a d p y ia o e te . y me n ft h mi a o o ii n h sc l h o pr p ri s
Ke y wor s e d a i d : u r gtRL; e me t d p lme iai n o mo i c lc r sn s g n e oy rz to ; s tca r i e i y
验, 考察 聚合 方 法的 可行性 。
关键 词 : 尤特 奇 PL; , 分段 聚合 ; 透型 树脂 渗
d i O3 6 /i n1 0 — 2 72 1 .5 0 o: .9 9js .0 8 16 . 20 . 6 l .s 0 0
中 图分 类 号 :Q 2 . T 329
文献 标 志码 : A
JN I Yic i X o g to C N Wa - h n , HAO ig QI Y -H , UN a — a — u 。 U T n -a , HE n se g Z B n , U ij a S P n p n
(e at e tfC e ia E gn eig Lay n agT c nc ol e La y n a g ins 2 0 6 c ia D p r n o h m cl n i r , inu gn e h ia C l g , i u g n J gu2 2 0 ,hn ) m e n l e n a
渗 透型 丙烯 酸 树脂 是 制 药工 业 表 是 德 国
R h p am o m h r a的尤 特奇 R / S 。聚 甲丙烯 酸铵酯 尤 LR t “ 特奇 R (0 L1 %氯 化 三 甲胺 甲基 丙烯 酸酯 1 由 甲基 丙 是 烯 酸 甲酯 、 烯 酸 乙酯 和 甲基 丙烯 酸氯 化 三 甲胺 基 丙

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齿白垩斑的疗效及牙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分析

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齿白垩斑的疗效及牙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分析

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齿白垩斑的疗效及牙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分析一、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齿白垩斑的疗效1. 渗透树脂治疗原理渗透树脂是一种能够渗透到牙齿表面微小孔隙中的树脂材料,通过与牙本质形成化学结合,从而弥补牙齿表面的缺陷。

在正畸后牙齿出现白垩斑的患者中,将渗透树脂应用于患处,可以有效地填补白垩斑的缺陷,使患者的牙齿表面恢复光滑并且改善牙齿的颜色。

渗透树脂治疗具有简单、无创伤、效果显著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磨牙修复方法,渗透树脂治疗不需要磨去正常的牙齿组织,能够保持牙齿的完整性。

而且治疗过程简单快捷,患者无需担心疼痛和恢复期的问题。

研究表明,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齿白垩斑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美观度。

二、渗透树脂对牙面粗糙程度的影响使用渗透树脂治疗正畸后牙齿白垩斑,牙面粗糙度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在使用渗透树脂治疗后,牙齿表面的粗糙度明显减少。

这是因为渗透树脂的填充作用可以填平牙齿表面的微小孔隙和凹槽,使牙齿表面更加光滑。

树脂的填充量和粒径大小也会影响牙面的粗糙度。

研究表明,填充量越大、粒径越小的渗透树脂,对牙面的填充效果越好,能够使牙齿表面更加光滑。

在渗透树脂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以达到最佳的填充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渗透树脂的颜色稳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部分渗透树脂材料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情况,从而影响修复效果。

因此在选择渗透树脂时,需要重点考虑其颜色稳定性,以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性。

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齿白垩斑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牙齿的美观度。

渗透树脂还能有效改善牙齿表面的粗糙度,使牙齿更加光滑。

选择合适的渗透树脂颜色和考虑其颜色稳定性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未来,随着渗透树脂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它将会在正畸后牙齿白垩斑治疗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渗透树脂治疗早期龋的研究新进展

渗透树脂治疗早期龋的研究新进展

渗透树脂治疗早期龋的研究新进展宋玉梦;郭威【摘要】The occurrence of initial lesions is a dynamic progress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and remineralization. The key to treating initial caries lesions is to prevent the progress of demineralization. Resin infiltration, asa new material with low viscosity and small sur⁃face tension, can inhibits further caries progression when it infiltrates into subsurface carious pore volume of enamel and forms a barrier. In recent years, resin infiltr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 new way for treating initial caries lesions. It is easier for the patients to accept with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 invasion and painlessnes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infiltration principle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resin infiltration having been studied by researchers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早期龋的发生是牙釉质脱矿与再矿化交替进行的动态过程,阻止脱矿的进展是治疗早期龋的关键。

复合材料树脂渗透成型工艺(详细)

复合材料树脂渗透成型工艺(详细)

复合材料树脂渗透成型工艺随着行业发展对生产速度提出更高的需求,单依靠传统的手糊成型工艺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加工工艺的自动化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必然趋势。

最常见的自动化成型工艺是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esinTransferMolding),有时也被称为液体成型工艺(LiquidMolding)。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成型工艺:其原理是首先在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的闭合模具中铺放干增强材料预成型体(preform),然后将树脂和催化剂按照一定比例计量并充分混合,再采用注射设备通过注射口(injectionports)利用压力注入到模具中,使树脂按照预先设计的路径浸润到增强材料上的过程。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要求极低粘度的树脂,特别是当预成型体较厚时,较好的树脂的流动性能够确保更及时和更充分的浸润效果。

如有需要,模具和树脂可以进行加热,但是成型工艺的固化无需使用热压釜。

但是,一部分应用于高温的制品通常在脱模后还要进行后固化(postcure)。

大多数的应用程序都采用双组分环氧树脂配方(two-partepoxyformulation):双马来酰亚胺(Bismaleimideresin)和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resin)。

组分的配方过程不会提前太早,通常在注射前进行。

轻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Light)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低成本成型工艺,是树脂传递模塑工的变体工艺。

轻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不仅具备工艺的所有特点,还降低了成型工艺对一系列指标的要求,例如,注射压力,真空耦合(coupledwithvacuum),和模具的造价和刚性指标。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

一般来说,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干预成型体和树脂材料的价格都比预浸料便宜,而且还可以在室温下存放。

利用这种工艺可以生产较厚的净成形零件,同时免去许多后续加工程序。

该工艺还能帮助生产尺寸精确,表面工艺精湛的复杂零件。

树脂渗透修复脱矿牙齿

树脂渗透修复脱矿牙齿

树脂渗透修复脱矿牙齿刘子晗;李静;汤根兄;徐疾;郑红【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3(000)047【摘要】背景:树脂渗透技术是一种治疗早期龋的新方法,为评估其治疗效果,与传统再矿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目的:比较树脂渗透技术与氟化物再矿化治疗拮抗牙体组织脱矿的效果。

<br> 方法:将35颗牛牙样本的釉质表面各制备出3个相同大小的窗区,分别设为渗透区、氟化钠区、空白区,将样本制备为脱矿模型,渗透区行树脂渗透处理(Icon®),氟化钠区每天以0.1%NaF溶液涂布连续7 d(即氟化物再矿化治疗),空白区不作处理;将样本自底部垂直向表面二等分,一份设为脱矿组再次脱矿,一份设为对照组置于去离子水中保存,观察脱矿组与对照组相对应窗区脱矿深度的进展。

<br> 结果与结论:牛牙样本渗透区、氟化钠区脱矿深度的进展均小于空白区(P<0.05),且渗透区脱矿深度的进展小于氟化钠区(P<0.05)。

提示树脂渗透技术和氟化物再矿化治疗均可抑制牙体组织进一步脱矿,树脂渗透技术拮抗脱矿效果可能更佳。

%BACKGROUND:Resin infiltration is a novel approach in treating non-cavitated caries lesions on smooth surfac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comparison between resin infiltration and remineralizing therapy is required. <br>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resin infiltration and remineralizing therapy on inhibition of non-cavitated lesions in vitro. <br> METHODS:Three subsurface lesions were created on 35 bovine labial specimens. One of the lesions was permeated with Icon® infiltrant, one was applied by 0.1%NaF solution daily for 7consecutive days, whereas one lesion remained as the untreated control. Subsequently, half of each specimen was covered with nail varnish <br> (baseline) and the other half was re-exposed to a demineralizing solution for 5 days (experimental). The specimens were cut perpendicularly to the surface, stained with Rhodamine B and observed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br> RESULTS AND CONCLUSION:For lesions permeated with Icon® infiltrant and applied by 0.1%NaF solution, the progression of lesion depth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control. Lesions permeated with Icon® infiltrant got mo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sion progression (P<0.05) compared with the ones applied by 0.1%NaF solu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oth resin infiltration and remineralizing therapy have active effects on inhibition of non-cavitated lesions, and fil ing the pores with Icon® infiltrant can inhibit further demineralization even better.【总页数】6页(P8196-8201)【作者】刘子晗;李静;汤根兄;徐疾;郑红【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江苏省南京市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江苏省南京市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江苏省南京市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江苏省南京市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江苏省南京市 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树脂渗透修复脱矿牙齿 [J], 刘子晗;李静;汤根兄;徐疾;郑红;2.渗透树脂和氟化物修复早期龋及抑制再脱矿作用的研究 [J], 储婷;孔凡芝;江玉凤;丁胜平;孙洪涛;仇晨光3.渗透树脂对牙釉质脱矿白垩斑修复作用的研究 [J], 黄弼;何丽琴;林剑伟;蔡琳伟4.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修复脱矿牙釉质的效果及稳定性 [J], 程亚楠;吴毓聪;毛秋华;陈灵;陆丽英;徐普5.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修复脱矿牙釉质的效果及稳定性 [J], 程亚楠;吴毓聪;毛秋华;陈灵;陆丽英;徐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渗透树脂联合应用在口腔治疗中的新进展

渗透树脂联合应用在口腔治疗中的新进展

渗透树脂联合应用在口腔治疗中的新进展作者:祁娜李孟乾叶星辰熊思达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17期[摘要]渗透树脂作为一种流动性较好的新型树脂,由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光引发剂、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乙醇及稳定剂构成。

作为一种新型树脂与一般的树脂相比具有渗透速度快、渗透深度深、低粘度、高流动性、耐磨损、美观、微创等显著优势,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渗透树脂在临床上的多种联合应用展开综述。

[关键词]渗透树脂;联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78;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203-021渗透树脂联合应用治疗早期龋1.1联合氟化物目前临床上常用氟化物处理早期龋再矿化,但氟渗透性较差,易导致深层釉质中氟浓度不足,且过量氟化物也会带来不良反应[1]。

渗透树脂作为一种治疗早期龋的微创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2]。

早期龋牙面虽接近完整,但因矿物质的丢失,改变了釉质的折光率(RI),使得脱矿的釉质间隙充满了空气(RI=1.00)或水(RI=1.33),使早期龋牙面呈现出多孔性状,进而导致患者牙釉质表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白垩色病变,而渗透树脂材料的RI(1.52)近似于釉质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的RI(1.62),因此在其治疗后可显著改变釉质白垩色病变,从而使牙色接近正常[2-3]。

在利用渗透树脂高渗透性、低黏度特性通过毛细虹吸作用到达龋坏牙体组织脱矿区的晶体间隙和釉质微孔渗入组织,形成屏障,从而阻断酸、细菌通道,起到防龋作用,也可为患牙提供一定的机械性支持[2]。

随着渗透树脂联合氟化物在治疗早期龋的研究中不断深入,储婷等[4]的研究中得出单纯使用渗透树脂会在抑制再脱矿方面效果不佳,而当渗透树脂和氟化物联用时无论是在硬度还是再矿化方面效果均最佳,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再脱矿的发生[3]。

且当二者联合使用后能有效改善白垩斑,减少了继发龋的发生率,治疗方法简便高效[5]1.2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渗透树脂由单体组成,在单独使用时难免会产生聚合收缩的现象,从而形成新的裂隙,为继发龋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的树脂渗透成型工艺
树脂渗透工艺:随着行业发展对生产速度提出更高的需求,单依靠传统的手糊成型工艺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加工工艺的自动化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必然趋势。

最常见的自动化成型工艺是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esinTransferMolding),有时也被称为液体成型工艺(LiquidMolding)。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成型工艺:其原理是首先在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的闭合模具中铺放干增强材料预成型体(preform),然后将树脂和催化剂按照一定比例计量并充分混合,再采用注射设备通过注射口(injectionports)利用压力注入到模具中,使树脂按照预先设计的路径浸润到增强材料上的过程。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要求极低粘度的树脂,特别是当预成型体较厚时,较好的树脂的流动性能够确保更及时和更充分的浸润效果。

如有需要,模具和树脂可以进行加热,但是成型工艺的固化无需使用热压釜。

但是,一部分应用于高温的制品通常在脱模后还要进行后固化(postcure)。

大多数的应用程序都采用双组分环氧树脂配方(two-partepoxyformulation):双马来酰亚胺(Bismaleimideresin)和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resin)。

组分的配方过程不会提前太早,通常在注射前进行。

轻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Light)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低成本成型工艺,是树脂传递模塑工的变体工艺。

轻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不仅具备工艺的所有特点,还降低了成型工艺对一系列指标的要求,例如,注射压力,真空耦合(coupledwithvacuum),和模具的造价和刚性指标。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

一般来说,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干预成型体和树脂材料的价格都比预浸料便宜,而且还可以在室温下存放。

利用这种工艺可以生产较厚的净成形零件,同时免去许多后续加工程序。

该工艺还能帮助生产尺寸精确,表面工艺精湛的复杂零件。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还有一个特点是,能够允许闭模前在预成型体中放入芯模填充材料,避免预成型体在合模过程中被挤压。

芯模在整个预成型体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大约在0-2%之间。

简而言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的自动化制造工艺大幅降低加工成型时间,将传统手糊成型的几天时间缩短为几小时,甚至几分钟。

不同于树脂传递模塑工艺(预先将树脂和催化剂混合注入模具的顺序,反应注射成型工艺(RIM)的原理是将快速固化树脂和催化剂分别注入模具中。

混合和化学反应过程都在模具中进行,而非在混合头(dispensinghead)中。

许多汽车制造商利用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工艺(structuralRIM-SRIM)和快速预成型方法相结合的制备方式来制造汽车结构件,生产的产品不需要再进行表面优质感处理(ClassAfinish)。

可编程机器人已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的喷射手段,它可以将短切玻璃纤维和粘接剂的混合物喷到真空预成型体模具上。

机器人喷射的最大特点是可控制纤维的方向。

另外,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技术干纤维铺设(dryfiberplacement)技术,结合了编织预成型体和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该技术制备的产品的纤维含量高达百分之六十八,由于全
程采取自动化控制工艺,确保低气泡含量和稳定的复制成形效果,所制备的产品无需进行修剪。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RTM)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新成型技术。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和标准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的主要区别是,VARTM是一种利用真空吸注树脂进入模具的方法,而RTM是利用压力将混合体泵入模具的方式。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不需要高温或高压。

出于这个原因,VARTM工艺不仅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工具,还能够一次性生产复杂的大型零部件。

在VARTM成型工艺过程中,纤维增强材料被放置在一个单面的模具中,上面覆盖着一层坚硬或有弹性的真空密封膜。

通常树脂是通过设计好的注射口利用真空吸注原理进入模具,然后按照预先设定的路径有计划的渗透到增强材料上,大大简化了纤维的浸润处理(wetout)。

利用该工艺制备的产品的纤维含量高达百分之七十。

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海洋,地面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树脂膜渗透(RFI)工艺是一种混合成型工艺,是将干预成型体放置在模具中,覆盖着下面的一层高粘度(高分子量)树脂薄膜层,或者当铺层较厚时,预成型体与树脂呈交错夹层,再通过加热模具和抽真空使模内的高分子量树脂融化,均匀而充分的浸润预成型体的过程。

该成型工艺的一大特点是树脂渗透的流程短,而且树脂分布均匀,并且可以采用高分子量的树脂。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及RTM工艺进展
日期: 2009-06-12 阅读: 4067 字体:大中小双击鼠标滚屏
摘要:本文综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及其RTM成型工艺和发展过程。

同时,简单介绍了一种新的工艺,该工艺可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力学性能。

1 引言
材料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而新材料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21世纪是复合材料飞速发展的时代。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作为复合材料的一个领域,是以三维整体织物作为增强体的复合材
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织物复合材料。

随着纤维复合材料编织技术的不断发展,编织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渐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RTM工艺则是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成型工艺,和其它传统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相比,RTM有许多优点:能够制造高质量、高精度、低孔隙率、高纤维含量的复杂复合材料构件,是成型三维整体编织构件的有效方法。

RTM-三维编织技术融合了
RTM与三维编织各自的特点,从而使制品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以RTM工艺制作的三维整体编织复
合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层间剪切强度和整体损伤容限,使复合材料由原来的次承力结构件成为主承受构件之一。

2 RTM工艺及发展
RTM是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的缩写(Resin Transfer Molding),一般指在模具的型腔里预先铺放增强材料,合模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树脂注入模具,浸渍织物增强体并固化,最后脱模得到制品的一种工艺。

RTM成型工艺是从湿法铺层和注塑工艺演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目前航天航空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

运用于航天产品的RTM成型工艺制造的复合材料,其使用的纤维增强体采用编织成型,产品价格较高,但随着国内多家企业对编织技术、编织机械的大力发展,编织体的价格已大幅下降,为RTM成型技术在航天产品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RTM技术是一种适宜多品种、中小批量、高质量复合材料生产的成型技术,近年来得到声迅速发展。

美国国家宇航局对RTM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认为该技术是制造结构材料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的方法。

RTM与缠绕、拉挤等几种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综合比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RTM在这几项低成本制造技术中的综合优势是明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