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体会
针刺按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观察

杂音及其周 围肌群痉挛、疼痛等表现的一种疾病 。笔者以针刺 按摩联合 治疗本病 5 2例, 并以口服镇痛 、镇静 等药物治疗 的
3 7例 作对 照 观 察 , 效 满意 。现 报 道 如 下 。 疗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 组 治 疗 病 例 均 系 云 南 医 学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口腔 门 诊 部 患
2 3 不 艮反 应 .
观 察 组病 例 中, 治 疗 过 程 中 的 暂 时性 针 刺 疼 痛 外 , 疗 除 治 结 束 后 未 诉 其 他 不 良反应 。 照 组病 例 在 治疗 过程 中或 治 疗 结 对 束后有 1 6例 出现 轻 重 不 同 的恶 心 、 食欲 减退 、上 腹 不 适 、 胃 痛等消化道症状。
①x线摄片显示颞下颌关节器质性损害者 ; ②接 受过 药物 封闭治疗者 ;③使用过物理疗法 者。
1 4 治 疗 方 法 .
14 1 观察组 ..
采用针刺加按摩联合疗法 。针刺选穴:合谷、
3 讨论
颊 车 、颧 骼 、下 关 、 上 关 , 针 刺 用泻 法, 针 1  ̄2 i 毫 行 0 0 m n出
(. 1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口腔系, 云南 昆明 6 0 3 :2 云南省第一人 民医 院中医科, 50 1 . 云南 昆明 6 03 ) 5 0 2
关键词 :针刺疗法;按摩 疗法;颞 下颌 关节紊乱病
中图分 类号 :R 8, 72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 1O ・3 4 2 0 ) 6-0 4-2 O 5- 0 (0 70 - 6 - 5 0 0
注 :2组 比较, =5 7。 < . l 1,5 P OO 。
2 2 2组临床 症状 改善情况 ( . 见表 2 ) 表 2 2组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情况 比较 ( 例)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表现我的总结

视诊应注意两侧瞳孔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否有眼球运动受限,观察两侧颧骨是否对称应自患者的头顶位或由颏部向上观察进行对比。
触诊骨折局部可有压痛、塌陷移位,颧额缝、颧上颌缝及眶下缘可触及有台阶感。如自口内沿前庭沟向后上方触诊,可检查颧骨与上颌骨、冠突之间的间隙是否变小,这些均有助于颧骨骨折的诊断。
(7)滑膜炎:关节运动时发生关节局部疼痛,且疼痛随向后上方向的关节负荷加大而加重。如有关节腔积液,可有关节区轻度肿胀并伴有同侧后牙不能紧密咬合。关节囊炎在临床上很难与滑膜炎鉴别,但其压痛点主要在关节囊外侧,有助于诊断。
(8)骨关节病:关节盘破裂、穿孔的主要症状是下颌运动的任何阶段有多声破碎音和开口型歪曲。髁突骨质退行性变主要症状是开闭口运动中连续摩擦音。关节造影可见上、下腔交通;X线片可见关节骨硬化、破坏、囊样变、骨质增生、骨赘等。
唾液腺肿瘤一般不主张取活体组织检查,因切开包膜后可引起肿瘤扩散,易于复发及转移。常在手术时作冰冻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但这样延长了手术时间,而且有时冰冻切片也不能确诊。所以,现在除唾液腺造影外,国内外学者都在探讨新的诊断手段,如CT、超声、同位素、细针吸取等方法,以提高术前对肿瘤性质的认识。因有的肿瘤包膜不完整,采用单纯沿包膜剥离的方法,常有复发,故手术时多从包膜外正常腮腺内切除部分腺体或整个腺体,保留面神经。恶性肿瘤不仅作腺体全切,有时还需切除肿块外正常组织,必要时牺牲面神经。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来势急、病情重,可引起血行及颅脑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早用相应急诊处理。
一、病因和病理
发病原因多见牙源性感染,多由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牙齿感染的牙槽脓肿、牙周感染及间隙感染所致。也可由各种外伤引起的外伤性颌骨骨髓炎,或血源怀感染引起。
温针灸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方剂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观察

恢复;陈皮提取物可促进肿瘤细胞中G0-G1期细胞增多,加快癌细胞凋亡进程[14];人参皂甙具有拮抗肿瘤细胞侵袭转移,降低新生血管生成速率及避免肿瘤细胞耐药等多重作用[15];而竹茹和姜半夏可提高胃底肌肉兴奋性,促进胃肠蠕动,调节机体激素分泌及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体瘤疗效局部控制率和卡氏评分提高加稳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后CD8+水平和毒副反应症状积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提示扶正解毒汤联合GP 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并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1] 岳东升,王长利.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标准及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7):532-535[2] 薛娜,林洪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维持治疗[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6分册[S].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2-3[4] 周岱翰.临床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131[5] 李佩文.中西医临床肿瘤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610-611[6] 徐迪华,徐剑秋.中医量化诊断[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2-78[7] 周宜强.实用中医肿瘤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364-365[8] 丁春杰,杨磊.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1):7-9[9] 龚亚斌,王中奇,徐振晔,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痰湿证与外周血免疫指标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4):395-396[10]郭玮,武东风,杨晓军,等.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2):69-71[11]张帆,单彬彬,翟晋芳,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增殖状态对细胞免疫影响的探索与分析[J /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2):1719-1722[12]辛伟,史柳嫣,周勇锋,等.香菇多糖联合NP 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0):3349-3351[13]朴钟元.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2,29(4):398-401[14]李洪京.陈皮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6):100-101[15]郭秀丽,高淑莲.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4):26-27[收稿日期] 2016-11-27温针灸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方剂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观察冯艳红1,王朝君2,刘 凡1,李艳红1,高 毅1(1.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摘要]探讨温针灸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方剂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

观察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发表时间:2018-12-07T09:55:17.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1期作者:李先海吕纬[导读] 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推拿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中选取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推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弹响声、关节活动障碍、压痛、疼痛消失时间更早,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比对照组70.83%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推拿;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336-02临床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因颞下颌关节力学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咬合功能障碍、关节弹响以及局部疼痛,青壮年为其主要发病群体,大部分患者在天气变冷事,病情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1]。
本研究主要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4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中选取96例,纳入标准:依从性高;自愿参与;颞下颌关节区出现疼痛感,并且在活动时有弹响声出现;存在正常的精神状态。
排除标准:不愿参与;依从性低下;存在认知与精神状态;存在颞下颌关节脱位等器质性病变。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针刺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坐位,采用30号(1.5寸)毫针取合谷、下关、听宫、颊车等穴位直刺0.5寸~1寸,斜刺地仓穴0.5寸,将患者实际病情作为依据,行补泄治疗,每隔5min~10min行针1次,留针时间控制在30min,每次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指导其行开口闭合运动5次左右。
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中医手法治疗

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中医手法治疗作者:王晔林彩霞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1期下颌关节紊乱症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俗称“掉下巴颏”,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以单侧多见。
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或)咀嚼肌肌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3类症状。
下颌关节紊乱症多数为功能紊乱性质,也可累及关节结构紊乱甚至器质性破坏,但一般都有白限性,属肌肉骨骼类紊乱疾病。
下颌关节绞锁引起咬合错位、关节周围肌肉过度兴奋或抑制、牙颌关系紊乱及关节先天畸形等均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感受风寒、气滞血瘀及跌扑闪挫有关。
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三大特征下颌关节紊乱症的发展可有3个阶段,即功能紊乱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这3个阶段一般显示了疾病的早期、中期和后期。
该病虽然病期一般较长,可有几年或几十年,并经常反复发作,但一般不发生关节强直,预后良好,个别患者因失治误治可发生关节弹响、粘连,造成张口困难,严重影响进食进水及语言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其临床表现有以下3个主要特征。
下颌运动异常包括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歪曲);开闭运动出现关节绞锁等。
疼痛主要表现在开口和咀嚼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
一般无自发痛。
一些经久不愈、病程迁延的患者,常常有关节区发沉、酸胀、咀嚼肌容易疲劳,以及面颊、颞区、枕区等慢性疼痛和感觉异常。
弹响和杂音正常关节在下颌运动时无明显弹响和杂音。
本病常见的异常声音有以下几种。
●弹响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咔、咔”的声音。
●破碎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咔叭、咔叭”的破碎音。
●摩擦音,即在开口运动中有连续的似揉玻璃纸样的摩擦音。
此外,本病还常常伴有许多其他症状,如各种耳症,各种眼症,以及吞咽困难、言语困难、慢性全身疲劳等。
本病易与三叉神经痛、牙病所致牙痛、面瘫先驱症状相混淆,但三叉神经痛为闪电刀割样发作性剧烈疼痛,且兼有眶上、鼻旁、下颌部疼痛,发作时皮肤发红流泪;牙病者有牙齿或牙龈等相关疾病,症状可随原发病减轻而缓解;面瘫初期也可有耳前、耳后疼痛现象,但很快会出现面神经麻痹的口眼歪斜症状,可与本病相鉴别。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体会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是以颞下颌关节区运动异常,开闭口障碍,开闭口运动和咀嚼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疼痛,下颌运动时有弹响者、摩擦者、破碎者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科常见病。
笔者2003年以来,采用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病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14岁,年龄最大者6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单侧发病40例,双侧发病8例;单纯关节区弹响5例,弹响伴疼痛15例,弹响伴疼痛、张口受限15例,疼痛伴张口受限13例。
诊断依据: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并排除其他疾病者。
经X线平片检查为器质性病变的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未列入本方法内。
1.2 治疗方法针灸:患者仰卧位,取患者侧听宫、下关、颊车、外关、太冲、风池、膈俞。
0.35mm ×50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听宫,嘱病人张口喊声时(为减轻进针疼痛)直刺进针1.2寸,再针下关1.2寸,平补平泻手法;其余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同时在患侧颞下颌关节处及周围悬灸艾卷15分钟,以患部皮肤红润,患者局部有温热感、无灼痛为宜。
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中药外敷:处方组成为桂枝15g,当归15g,红花15g,防风15g,鸡血藤15g。
上药加水纱布包煎,热敷颞下颌关节周围15分钟,每日1~2次,7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颞下颌关节功能运动正常、开口度正常、关节弹响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关节区无压痛;显效:主客观症状基本消失、颞下颌关节开口度接近正常,仅余轻微弹响或大张口有不适感;好转:主客观症状均有好转,但未能全部消失;无效:主客观症状与治疗前无改变或加重[1]。
2 结果本组48例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占79.2%;显效5例,占10.4%;好转4例,占8.3%;无效1例,占2.1%;总有效率97.9%。
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27例临床体会

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27例临床体会
蒋新慧
【期刊名称】《按摩与导引》
【年(卷),期】2000(016)003
【总页数】1页(P31)
【作者】蒋新慧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理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826.3
【相关文献】
1.针刺加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80例 [J], 刘志强
2.超短波结合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57例 [J], 解良柱;卓娜;武秀平;赵刚
3.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J], 蔡华萍
4.针灸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15例 [J], 赵爱侠
5.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19例临床体会 [J], 刘景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

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在生活中,我们在打哈欠或吃饭张口时,偶尔能够感受到下颌部位有异响,除了响声之外,通常无其他的不适症状,因此很多人在生活中并没有把它看作是什么疾病。
深入讨论下颌骨出现异响的原因时可以发现,很大概率是由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正所引起的。
或许大家对这个名称不带熟悉,那么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到底是什么呢?病发原因以及具体症状又有哪些,在中医当中又该如何治疗呢?请大家跟随下文一起来解开这些谜题。
1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什么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口腔科疾病,频发于青壮年群体当中,是指由于你也下颌关节在日常活动出现异响、疼痛以及运动障碍等症状,属于口腔功能紊乱一种。
该病迁延难愈,总是反复发作,并且病程相对漫长,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严重影响患者日常进食,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2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发病原因目前关于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具体病因,医学界并无统一定论,但普遍认为跟以下因素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1)口腔问题突出。
大部分患者由于日常饮食习惯不佳,导致其口腔问题也相对显著。
例如口腔咬合不佳、牙齿畸形、牙齿过度磨损、智齿错位萌出等,是导致该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2)情绪因素。
据大量研究表明,负性情绪较多也会增加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发生几率,例如抑郁、焦躁情绪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紊乱及失眠等现象;另外,人们在精神压力过大或进行一些负重活动时,偏好使用咬紧牙关的方式以缓解精神压力,并且部分人也有晚上睡觉磨牙的不良习惯,使得下颌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
(3)关节发育异常。
当患者关节发育异常,就会出现双侧关节不对称、不协调现象。
使得患者出现咀嚼单侧偏厚,引起一侧关节磨损严重,使得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等。
(4)关节创伤。
由于客观外力因素致使颞下颌出现意外脱臼现象,或者日常活动中张口过大引起下颌骨关节出现绞索现象,将加大发生此病的风险。
3临床症状表现都有哪些主要包含以下几类症状:(1)关节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按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按摩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体会。
方法: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机理,针对功能性肌紧张所致的咀嚼肌采用分离肌粘连、理顺肌纤维、痛点及关节区按摩加热敷等中医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结果:通过对临床380例患者近10年的观察,证明采用以上方法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的早期患者疗效显著。
结论:针对早期、病程较短、不伴有关节弹响而病因较明确的颞颌下关节紊乱病的患者采用本法治疗有较显著的
疗效,其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基层口腔医疗机构。
【关键词】按摩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
analysis of treat ment for tmd by the techniq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jian-dong,liu man-li,fang zhao-qi
college of ha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hanzhong 72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by using some method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methods: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tmd.some technique of chinese medicine used to treat the tmd patients.for example we can separate the paste of spasmodic masticatory muscle and muscle fibres,massage and raise up temperature location at pain point of
tempormandibular joint,adjust the patient emotion to adapt their mentality.results:the fact is proued it’s remarkable effective for the tmd patients especially in earlier by the380 cases in 5—10 years.conclusions:the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is remarkabl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md,especially for the dentist of basic level hosprtal because it is easy to use.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是颞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一种早期的、非结构性、非器质性损害的、由肌紧张所致的功能性综合病征;是以颞下颌关节区及咀嚼肌分布区酸困、疼痛、张口受限、下颌运动轨迹异常和关节弹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治疗不及时可进一步发展为颞下颌关节的结构紊乱和器质性损害。
由于本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一,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本人从2001年3月开始,针对咀爵肌采用中医手法按摩辅以局部热敷等方法治疗tmd的早期患者,经过10年的临床实践,共对积累的380例患者进行了总结和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因
1.2性别、年龄
在统计的380例患者中,男性191例占50.3%,女性189例占49.7%,男性多于女性。
在发病的年龄中,最小的15岁,最大的67岁,以18至45岁年龄段的患者最多,共有297例,占病例总数的78.2%。
1.3病程
病程最长者18个月,最短者仅为1—2天,大多数为3—5天。
1.4症状及体征
主诉颞下颌关节区酸困、张闭口运动时疼痛,检查关节区及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外肌、翼内肌)附着区有明显痛点,张口受限和下颌运动轨迹异常者最多,共有255例,占病例总数的67.1%;合并有关节弹响者有86例,占病例总数的22.7%;合并有关节杂音(摩擦音、破碎音)、经颞下颌关节区拍片有关节器质性损害者37例,占9.7%。
1.5部位
以单侧多见,共有266例,占70%,发生在双侧的有114例。
1.6职业
2治疗方法
本作者对统计的38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例均采用了中医手法按摩治疗的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2.1分离肌纤维
用食指指端由咀嚼肌(颞肌和咬肌)前缘开始,指端垂直于肌纤维的方向适力掐分(弹拨)至后缘,由上至下逐排掐分。
本法适用于颞肌和咬肌的肌紧张状态,目的在于分离肌纤维,以解除局部血管神经受压,恢复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2理顺肌纤维
用拇指掌部顺肌纤维走行方向适力滑搓(只可单方向滑搓,不可
来回揉搓)如此反复数次,约2—3分钟,以此手法旨在理顺肌纤维,促进肌功能的恢复。
2.3翼外肌和翼内肌的按摩
由于翼外肌和翼内肌位于口内,且位置走行深在,术者操作时应戴医用乳胶手套,仅用食指单指操作,由舌腭弓为始端分别向外上方和外下方滑动按摩,按摩时顺着翼外肌或翼内肌的走行方向轻柔滑动,不可用力过度;以同法反复施行2分钟即可。
2.4关节区及痛点按摩
用拇指腹部或掌部对关节区和痛点区顺时针方向适力旋转揉压,每次2—3分钟,以此手法松弛肌肉的紧张,缓解疼痛。
2.5局部热敷加心理疏导
用50°—55°水温的湿毛巾对关节区,颞肌区和咬肌区进行热敷,每次约5—10分钟,以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的改善和生理功能的恢复;在施行热敷的同时,即可因人而异的对患者展开心理疏导和医患沟通。
热敷既可以在门诊由医生施行,也可教会患者在家自我施行。
以上几种方法在同一患者可按顺序依次进行,每日1—2次,此法每次约2—3分钟,连续3日为一疗程,使用此法治疗不得超过两个疗程,以免延误其他治疗的时机。
在治疗期间嘱患者避免大张口、咬硬物或频繁开闭口运动。
3疗效评定
3.1经使用本法1—2个疗程,患者主观症状和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而至今未再复发者为显著疗效(以下简称显效)。
3.2经使用本法1—2个疗程,患者所有症状好转、减轻或明显缓解,再继续使用同法治疗1—2疗程后完全恢复至正常,以后偶有复发者为有效。
3.3使用本法治疗达两个疗程,所有症状没有明显好转或减轻,或有持续加重者为无效。
3.4通过对采用本法治疗患者的走访、信访、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回访调查,调查时间最短者为治疗后半年,最长者为治疗后10年。
4适应症
4.1病程较短,不超过6天;症状较单一,病因较简单明确,无关节杂音或关节弹响者。
4.2病变部位仅为单侧,很少累及双侧者。
4.3仅为功能性肌紧张所致而无器质性病损者。
5讨论
5.1tmd是一种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较为多样,诊疗方法较为困难的一种口腔常见病,因此在诊疗上首先应以解除肌紧张为主,从而促进所需血管神经功能和颞下颌关节正常功能的恢复。
本人根据这一病理机制而采用了手法按摩治疗以解除因肌紧张所致的tmd,从而使关节、肌肉、咬合等三者协调一致共济平衡。
5.2闭颌肌群位于颞颌关节的周围,在颌运动中起主导作用,两侧关节的平衡运动主要依赖于两侧闭颌肌群协调一致,任何一方不
协调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的运动障碍和位置改变。
降颌肌群位于下颌体的下方,类似于重力运动,而发生病损的机率较小,因而本作者只针对闭颌肌群采取了治疗措施。
6结论
通过临床10年,对380例tmd患者采用中医手法按摩治疗的方法,经过疗效观察和复查结果,证明对早期发生的病因和病机较简单明确,临床表现较单一,病程不超过6天的功能性tmd患者采用本法治疗有较显著的疗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可错过其他治疗机会。
参考文献
[1]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郑麟蕃,张震康主编. 实用口腔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谢洪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5-233.
[4]傅开元,马绪臣,张震宽等.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临床应用评价.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30-332.
[5]潘芳、岳文浩,颞下颌关节紊乱征的病因与心理相关性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73-74.
[6]马绪臣,颞下颌关节病的基础与临床.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55.
[7]曹烨,陈慧敏,傅开元,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疼痛特征调查.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5(5):293-295.
[8]马绪臣,张震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命名和诊断分类.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4):238-24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