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实现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工程机械行业是自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分析;改进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的用途更加广泛,市场遍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主要有能源、水利农林、交通运输以及城乡发展等领域。
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正在稳步发展。
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同先进的工程机械行业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一)我国工程机械的销售量是第二大国,但还不是强国。
我国作为第二大工程机械产销大国,在销售额上却远远低于北美同西欧发达国家。
中国工程机械的价格还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只是工程机械大国而不是强国。
(二)我国工程机械的市场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周期性波动明显。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重点推进工作。
几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上的大量投入如上海世博、北京奥运、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使得对我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有了增加。
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显快速增长的趋势。
但另一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家财政和货币的扩张缩都有一定的周期性,这就导致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三)贸易逆差很大。
我国是进口大国,出口率还不到进口率一半。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主要零部件还是过分依赖进口。
除了产品的自身技术水平的差异,出口经营机制的不规范也是我国出口量低的一个影响因素,我国有很多工程机械企业没有遵照国际进出口管理机制,也对我国出口量造成了阻碍。
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对于高端设备的使用量过分依赖发达国家,每年的进口量远远大于自身生产量。
工程机械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保障设备供应和及时交付

工程机械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保障设备供应和及时交付在现代社会中,工程机械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种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然而,这个行业的运作不仅仅依赖于高质量的设备,还需要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确保设备的供应和及时交付。
在本文中,将探讨工程机械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如何保障设备供应和及时交付。
一、供应链管理在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并将其交付给最终客户的过程。
在工程机械行业中,供应链管理不仅仅包括设备和零部件的供应,还需要协调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等环节,以确保设备能够按时交付给客户。
首先,供应链管理在设备供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程机械行业的设备通常由多个供应商提供,涵盖了各种零部件和组件。
供应链管理需要建立和维护与供应商的稳定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并且减少因供应商问题导致的停工和延期交付的风险。
其次,供应链管理在及时交付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程机械行业的设备通常用于各种建设项目,项目时间限制紧迫。
供应链管理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交付日期,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调度,确保设备能够准时到达项目现场。
这需要统筹考虑生产、运输和仓储等方面的因素,协调各个环节,以实现高效的交付。
二、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为了保障设备供应和及时交付,工程机械行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供应商合作:与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设备和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能力。
同时,通过供应商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 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库存水平,确保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尽量减少库存成本。
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Just-In-Time( JIT)和供应链协同计划,以实现库存最优化。
3. 运输管理: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确保设备能够及时交付给客户。
包括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商,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并进行运输跟踪和控制。
宽体自卸车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DCWTechnology Analysis技术分析61数字通信世界2023.11传统的宽体自卸车辆管理与维护存在时效性差、管理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宽体自卸车智能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性价比、管理成本低、实效性好的解决方案,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与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现实意义。
该系统实现了对宽体自卸车的远程监控与智能管控,同时还实现了提前预警、运行分析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宽体自卸车多用于矿山开采、道路建设等场合,其使用环境具有气候恶劣、地形复杂、任务重、危险性高等特点[1]。
因此,在功能性需求方面,系统要实现车辆启停状态、位置与行驶轨迹、维保与预警提醒、影像监控、运行分析与实时调度、数据通信等功能。
在不同用户群体功能需求方面,驾驶员对监控与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侧重GPS 定位、数据通信等;现场管理人员如维修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等,更侧重启停状态、车辆位置与行驶轨迹、影像监控、预警提醒等;管理层更加关注运营分析、预警、维保及能耗等[2]。
综合分析宽体自卸车使用环境特点、系统功能性需求以及不同用户群体的功能需求,该监控与智能管理系统需要实现车辆监控、预警管理、报告分析以及系统设置等功能。
在非功能性需求方面,该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且易用并达到实际的速度与精度要求。
2 系统框架结构该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划分成数据采集和通信、数据中心及用户服务三大部分。
数据采集和通信模块由车载终端实现,车载终端安装在车辆的驾驶室内,主作者简介:赵健英(1987-),男,黑龙江青冈人,中级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机床和机器人、工程机械行业宽体车自卸车研发。
屈亚堃(1987-),男,内蒙古赤峰人,中级机电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动宽体车整车研发。
宽体自卸车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赵健英,屈亚堃(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27)摘要:宽体自卸车作为常见的工程机械,适用于铁矿、道路、煤矿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各种露天施工场合,其使用场景具有危险性高、环境恶劣的特点。
园林工程机械管理措施方案

园林工程机械管理措施方案1. 背景介绍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园林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然而,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同样重要,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保障施工进度。
2. 现状分析目前园林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如下问题:1) 设备管理混乱。
由于缺乏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很多园林工程单位设备管理混乱,容易出现设备损坏、闲置等情况。
2) 设备维护不及时。
由于缺少专人负责设备维护工作,很多设备长期处于未经维护状态,导致设备寿命大大缩短。
3) 设备库存高。
一些园林工程单位常常购置大量机械设备,但是由于使用频率低,导致机械设备的库存高,造成资金浪费。
4) 设备使用效率低。
由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不佳,设备本身问题较多,导致设备的使用效率低,增加了施工周期和成本。
3. 管理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园林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我们制定如下管理措施方案:1) 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
园林工程单位要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相关规定,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账,实现全程跟踪管理。
2) 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园林工程单位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设立专门的设备维护小组,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3) 合理规划设备库存。
园林工程单位要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合理规划设备库存,避免过多购置机械设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 加强设备使用管理。
园林工程单位要建立健全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按需使用设备,规范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流程,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 具体操作1) 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园林工程单位要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设备的全面管理,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维护记录、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实现设备的全程跟踪管理。
面向工程机械行业的项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0 引 言
在航空 、航 天 、机 械制 造、土木 工 程等 领域 ,项 目管
理 系 统 已 经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应 用 项 目管 理 系 统 ,可 以 有 效 地 组 织 项 目计 划 ,协 调 企 业 资 源 和 业 务 活 动 ,控 制 成
管理 、工作 流之间 的关系 ,通过 系统 集成来 构建项 目管 理 系统 。项 目管理 的范围贯 穿 了从 需求 分析 、项 目立项 、产 品设计 、生产销售等整个过程 ,越来 越多 的企业 也认识到 , 项 目管 理对企业 经营 的重要 性 ,纷纷 对企业 项 目管理流 程
i l me t d mp e n e .Amo g t e ,t el e c ce o a k i h o e o h e i n t r u h u h y t m. n h m h i y l ft s st e c r ft ed sg h o g o tt e s se f
K yw rs rjc n g me t rjc pa ip oetmo i r g a d c n rl i cceo ak evc-r n e rhtcu e e od :p oetma a e n ;p oet l rjc n nt i n o to ;l ey l f s ;s r i o i t ac i tr on f t e e d e
Reerhadi l nai f n fcui -r ne rj t ngmet ytm sac n e tt no uatr go e t poe ae n se mp me o ma n i d m ca s
W ANG Qi
( tnl Na i a o CAD u p r o t r n i e rn s a c n e ,H u z o g Un v r i f S p o t S fwa e E g n e i g Re e r h Ce t r a h n i e st o y S in e a d Te h o o y ce c n c n l g ,W u a 3 0 4,Ch n ) h n4 0 7 ia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控制等若干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的一种先进技术。
在现代工程机械行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它将机械、电子、控制等符合工程机械应用环境的各种技术和科学组合起来,实现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确保工程机械运行安全、稳定、高效。
1. 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最大应用就是自动化控制。
工程机械在开采、生产和建设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需要调度操作,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在操作上减少了人为的干预,提高了机构的自动化水平。
2. 故障诊断和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故障诊断与维修上的应用,通过传感器技术来检测工程机械的状况,快速准确地排除故障,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效率。
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维修上的应用也提高了工程机械的稳定性,让设备在维修后可以被快速重新使用。
3. 节能和环保在工程机械运行时,机械设备所消耗的能源是很大的,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优化能源的消耗,节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环保做出重要贡献。
4. 信息化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将工程机械的各类数据实时传送到后台管理系统中。
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汇总,形成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对工程机械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这有利于将工程机械的运营管理更加信息化和科学化,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优越的性能和明显的优势使它在现代工程机械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将机械、电子、控制等若干学科优化结合,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善了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水平、运营效率、安全性能、信息管理等方面,推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
基于GPS/GPRS技术的工程机械远程信息管理系统

车 载 终端 上 电后 ,首 先 完成 初 始 化 ,然 后进 行 G R 登录 ,再 将接收到 的 GP 卫 星数据 进行处理后存 PS S 储 ,每 隔 45 .分钟 ( 可通过远程设置 )上报一 次 G S位 P 置信息 。与控 制中心服务 器的数据传输在 中断子程序 中 进行 ,当 R 2 2 C S 3 或 AN总 线接 口上有数据 时产生 中断 , 立 即通 过 G RS通道将 数据上 传 至控 制 中心服务器 。 P
维普资讯
基于G S G R 技术的工程机械远程信息管理系统 P/ PS
Lo gDit n eI f r a i n M a a e e t y t m f n t u to n sa c n o m t n g m n s e o o S Co s r c i n M a h n r s do c i e y Ba e n GPS GPRS Te h i u / c nq e
1 监控 中心服务器及客户端软件 . 3
! 墨l ! :
监控 中心服务器 及客户 端软件 结构 图如 图 4所示 。 监控 中心 服务 器 软件 采用 多 线程 缓冲 池技 术有 效 解决 了多 终端 接人 大 数据 量 的处理 问题 ,根据 功 能可 分 为数据 库管理 模块 、通 信模块 、S MS短 信 中心平 台 以及数 据解析功 能 ,并提供 We b服务 I 览。监控 中 E浏 心服务 器软件 与 GP S终端 采用一 点对 多点通信 协议 , R 在 It t ne 上使用静态 I me P地址 ,多个 G R P S车载终 端接 入GR P S网络时 ,使用 各 自的动态 AP N与监控 中心 服 务 器软 件进 行双 向数据 传输 。
进 技术 改造 和升 级 、提 升 信息 化 技术水 平 是关键 。 随着我 国 工程机 械 企业 的发 展 ,工 程机 械设 备 的
面向工程机械控制系统开发的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研究

中 国工 程 机 械 行 业 的发 展 进 入 一 个 关 键 时期 . 即 由基 本 上 面对 国 内市 场 转 向面 对 国 内 国际 两 个 市 场 . 我 国要 真 正 成 为 工 程 机 械 制 造 强 国 .首 先 要 加 强 研 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很多“ 事后管理” 的问 题 . 必 须 依 靠 信 息 化 的 手 段 进 行 规范管理 , 以信息 化 带 动 企 业 的 大 型化 、 工业 化 发 展 。 当前 企 业 的 信 息 化 存 在 着 以 下 一 些 问 题 : ( 1 ) 企 业 产 品 自主 开 发 、 自我 研 制 , 存 在 着 很 多 纸 质 保 存 的 关 于 产 品 数 据 的 图文档 . 有 遗失 和损 坏 的风险 。 造 成 重 要 知 识 的 流失 ; ( 2 ) 企 业 内部 信 息 流 不 畅 通 , 信 息分 散 , 共 享 程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保障性信息 保障性分析、保障设备、保 障设施、保障机构、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综合技
52 2005(9)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企业管理
用户篇
术保障计划、部署保障计划、保障性评估计划等 规划文件信息。
建筑机械化 2005(9) 53
用户篇
企业管理
3 . 2 开发工具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基于 W i n d o w s 9 8 /
2000操作平台,在Delphi6.0的环境下开发而成。 它基于窗口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与 Windows 操作系统紧密结合,拥有强大的数据库技术支持, 同时兼备 Visual C++ 的功能强大和 Visual Ba- sic 的易用的特点。在Delphi 众多的优势中,数 据库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适应于多种数据库结 构,从客户机 / 服务器(C / S )结构到多层数据 库结构及目前流行的浏览器 / 服务器(B / S )结 构;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新一代更先进 的数据库引擎(BDE );更新的数据分析手段和大 量企业组件的提供能力。 3 . 3 数据库设计
由于工程机械系列、种类繁多,不同的管理 单元运行环境和操作方式不同,而且各机械施工
企业条件参差不齐,因此对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在针对某一具体 需求开发管理系统时,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重用 性较差,当应用对象和需求发生变化时,都要对 系统进行较大的修改,甚至重新编写软件,造成 了人力、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延长了系统的开 发周期。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本文将费效分析 与组件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中,提出了系统的组件化模型,力求从技术上创 建一种能够包含不同需求的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关键词]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费效分析;COM 组件 [中图分类号]TP391;TU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366(2005)09-0052-03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bou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its application
1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包含的内容
在系统开发初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调 研,不仅制定了收集工程机械管理信息资料的相 关标准,同时对整个系统的用户需求有一个较为 全面的把握。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 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的主要内容。
1 )机械基本信息 机 械 名 称 、型号、类型、 生产厂家、生产年份、批次等信息。
的解决方法是开发该系统的通用组件和插件。基 于组件技术的复用技术是软件复用的主流技术, 组件是软件具有可复用特性的基本部件,一经产 生,就与具体实现语言无关,无需编程而直接作 为功能模块用于软件系统的装配。当应用系统随 着时间的变化需要增加功能或需要局部修改时, 只需增加、修改或更换相应的组件即可,这样可 以大大增加应用软件系统的柔性和可重构性。
一般来说,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主要 包括制定开发规范、模块及处理流程说明、数据 存储设计、代码设计、输出设计以及安全保密设 计等工作。 3 . 1 结构化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一般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原 则,分布式系统结构,能跨多种平台运行,支持 多种语言,顺利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交换。采用大 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实现数据量的大型化数据 结构的多维化,便于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4 )维修性信息 维修性分析、机械维修规 划、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以可靠性为中 心的维修分析、维修级别分析、抢修性分析等信 息。
5 )综合性能信息 可靠性、可用性、测 试 性 、 安全性等相关信息。
6 )人员 信息 人员、专 业 技 能 、训 练 及 训 练 保障等信息。
7 )其它综合信息 机械储存条件、储存时 间、质量变化等信息;备件清单和器材供应信息; 图纸、规范、使用手册、维修手册及其它技术文 件信息;寿命周期费用信息;其它保障资源及行 政管理信息等。
在实际应用时,各单位根据管理体系框架的 要求,通过选择适当的通用组件进行组装,能够 快速开发满足各自需求的专门管理评估系统。利 用通用组件建立一个适应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地 区的开放型、通用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为 工程机械管理部门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估结果,并
为其管理训练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构建一个通用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有效
在一些大型企业或管理部门,由于工程机械 种类多、性能差异大、地域分布广的现状,在开 发相应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时,已越来越多 地将其考虑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环境中,这就必然 要求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可共享以及可 重用性等特点。运用分布式对象和组件技术开发 评估系统,能使管理系统灵活应用于分布式系统 环境中。
[参考文献]
图1 系统数据库内数据流向图
3 . 4 输出/输入设计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
信息。因而输出信息的内容和格式是用户最关心 的问题,输出信息的质量是评价系统设计质量的
[1]花兴来,刘庆华. 装备管理工作[M ]. 北京:国防 工业出版社,2002 .
[2]陈学楚. 装备系统工程[M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1995 .
输入设计是根据输出设计的要求确定的,在 保证输入信息正确性和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做 到输入方法简便、经济和迅速。输入设计的工作 包括:确定输入内容;设计输入数据格式;选择 输入设备与介质;输入数据正确性校验,如重复 校验、视觉校验、程序校验、类型校验等。
4 结 论
本文将费用 - 效能分析的方法与组件技术应 用于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领域,构造了 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体系,从而使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更 加科学、规范以及经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 一些细节问题对系统开发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管理层次范围及具体管理内容的确定、费用代 价准则的选择以至于算法的优选与改进等问题, 这些还有待于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作进一步深入 的探讨。 CoM
ZHANG Xing,YAN Jun,WANG Jian,SHEN Yun-feng
目前,工程机械施工、租赁公司设备管理越 来越多的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规模化的发展 趋势。在大规模的施工行动中,机械整体作业效 率及经济效益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施工力 量增多,协同关系复杂,对油料、机械零备件、保 障设备及人员的管理逐渐复杂化等问题,机械作 业效能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精确、敏捷、高效的 管理。为了适应这种新的需求,必须改变原有的 机械管理和保障模式,即要变被动反应式管理为 主动预见性管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 信息优势,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 统。
数据库设计是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基础,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则是系统设计最为重要 的环节之一,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 统的功能与效率。因此,数据库的设计应该合理、 分类明确,避免造成数据冗余。
系统数据库属于关系数据库,由Paradox7构 建,采用流行的 BDE 引擎,通过交互式的命令方 式来建立数据库结构。系统对公用信息、各类机 械、系统管理信息、技术文件数据、查询信息等 分别建库,共有 5 个库,系统数据库以管理信息 库和公用信息库为核心,库内结构及数据流向如 图 1 所示。
3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在对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费用 - 效能 分析的基础上,管理信息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将 实施机械管理和保障过程中的技术数据与事务数 据数字化,并开发保障性信息系统,用数字形式 的数据进行交换、存储、处理、联机服务管理,为 保障性工作提供集成数据环境。其管理目标是: 从机械信息无纸化入手,最终建立集成数据环境, 实现机械全寿命过程信息的数字化、自动化、网 络化和集成化。
[3]钱月明,赵正明,董福亭. 高技术条件下工程装备 技术保障[M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
(编辑 侍田田)
[收稿日期]2005-04-12 [作者简介]张 兴(1979-),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研 究方向为军用机械装备综合技术保障与管理,南京市解放军理 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研究生四队.
2 基于组件技术的系统开发方案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数据库技术,建 立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其最终的产品是可以 运行于 Windows98/2000/NT 的应用程序,供机 械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获得维修保养等技术 支持,方便管理人员随时进行添加、查询、修改 等操作。由于系统涵盖的工程机械型号繁多,覆 盖面广,系统功能、稳定性、安全性、易维护性 和易操作性都要求很高,因此在具体开发时必须 确立科学的开发解决方案。
主要标志之一。从系统开发角度看,输入信息是 根据输出要求而确定的。从用户角度考虑,输出 设计应包括使用者、使用目的、输出形式、输出 时限、数量要求、输出速度、安全与保密要求。输 出结果可以用打印机输出在打印纸上,也可输出 在显示器或其它设备上。输出结果的表示形式可 以依附多种媒体,如图形、图像、文字及语音等。
在对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时,除 了受机械自身规律的制约外,还要受到经济规律 的制约,两者的综合权衡才是经济性的全部内涵。 因此,在保证用户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对系统 进行费用和效能的综合分析,即:通过对方案各 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在原始资料可比、 满足需要可比、消耗费用可比、价格可比和时间 可比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比较,从而选出技术 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
目前,组件技术领域比较成熟并获得广泛应 用的技术规范主要有微软的 C O M / D C O M 、对象 管理组(O M G )制定的 C O R B A 和 S U N 发布的 JavaBeans 等。本系统在进行开发时,采用了基 于 C O M / D C O M 的组件 / 架构开发技术。用 C O M 建立一个包含有主程序和插件的框架,它们可能 是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写成,但由于建立在 C O M 之上,它们之间完全能够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限于文章篇幅,其开发步骤在这里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