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本题库为本人自己答案,只做参考使用. 《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B为主。A.三角纹B.宽带纹C.折线纹D.辫形纹

2、庙底沟型彩陶纹饰的特色是B。A.寓人于鱼B.黑白双关C.内彩D.螺旋纹

3、D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A.分割法B.对比法C.双关法D.开光法

4、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D。A.茄色B.广翠C.淡翡翠D.墨绿

5、下列哪项不是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D

A.满纹饰

B.内彩

C.点和螺旋纹

D.形体双关

6、马厂型彩陶盛行陶衣,即在陶器表面涂一层C。A.赤铁矿颜料B.锰化物颜料C.泥浆D.低温铅釉

7、灰陶主要以B和弦纹作装饰。A.回纹B.绳纹C.篮纹

D.饕餮纹

8、商代出现C,釉色青绿而带褐色,胎亦较硬,呈灰白色。A.白陶B.灰陶C.釉陶D.黑陶

9、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作主花,以D回纹作为地纹。

A.龙纹

B.夔纹

C.凤鸟纹

D.饕餮纹

10、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不透明色B。A.石头绿B.锡黄

C.淡苦绿

D.淡古紫

11、A原名“洋彩”,是受外来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彩绘方法。A.粉彩B.新彩C.青花D.古彩

12、下列新彩颜料中不能混合调配的是C。A.海碧+艳黑

B.海碧+玛瑙红

C.西赤+薄黄

D.西赤+艳黑

13、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出现了一种与粉彩装饰工艺、

风格相近的釉上彩瓷新品种——C。

A.墨彩

B.新彩

C.浅绛彩

D.古彩

14、B是印刷技术在陶瓷装饰上的运用。A.刷花B.贴花

C.瓷相

D.墨彩

15、粉彩在传统五彩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D的制作工艺。A.青铜器B.漆器C.染织D.珐琅彩

16、《陶雅》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是对下列哪种陶瓷装饰的称赞。A

A.粉彩

B.新彩

C.五彩

D.古彩

17、C又称为原始瓷器,是瓷器的萌芽。A.白陶B.灰陶

C.釉陶

D.黑陶

18、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A。A.赭石B.松绿C.茄色D.广翠

19、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纹样最主要的是B。A.饕餮纹B.蟠螭C.窃曲纹D.环带纹20、B是在青铜器上嵌饰其他物质材料,或松石、或红铜、或金银丝,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

A.镶嵌

B.金银错

C.焊接

D.拼接

21、下列哪项不是春秋战国青铜器加工方法B。A.金银错B.脱胎C.失蜡法D.鎏金

22、C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不深,仅在有光线的时候隐约可见,又称为砑花陶。A.印纹陶B.彩绘陶C.暗纹陶D.黑陶23、B是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它的装饰方法是在烧成的陶坯上画花。

A.印纹陶

B.彩绘陶

C.暗纹陶

D.几何印纹硬陶

24、下列哪项不是战国时期彩绘陶常见的装饰纹样B。

A.几何纹

B.夔纹

C.云纹

D.花瓣纹

25、A用刻花的印模在瓷坯未干时压出各种装饰花纹,它是青瓷装饰方法中常见之一。A.压印B.刻花C.划花

D.画花

26、六朝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陶瓷装饰纹样是莲花纹和D。A.几何纹B.花瓣纹C.祥云纹D.忍冬纹

27、A是商代制陶工艺中的一种特殊产品,用高岭土制成,商代以后,不复发现。A.白陶B.灰陶C.釉陶D.黑陶

28、C又称卷草,是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A.莲花纹B.荷花纹C.忍冬纹D.铺首纹

29、唐代的青瓷是当时陶瓷中的一个主要品种,其中最着名而有代表性的是D。A.耀州窑B.磁州窑C.邢窑D.越窑

30唐代陶瓷中,与青瓷同样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品种是的白瓷A。A.邢窑B.吉州窑C.越窑D.磁州窑

31、C是指唐代创造或发展的一些彩釉瓷,也包括釉下彩绘及绞釉绞胎等多种瓷器,为以后的色釉和彩绘装饰开辟了新天地。A.秘色瓷B.唐三彩C.彩瓷D.花釉瓷

32、宋代的五大名窑是定、汝、官、D、钧。A.弟B.越

C.邢

D.哥

33、B在今河北曲阳灵山镇附近的涧磁村和燕山村,烧瓷历史悠久,从唐经五代,到北宋时,达到鼎盛时期。

A.汝窑

B.定窑

C.哥窑

D.吉州窑

34、汝窑瓷器汲取了C釉色和定窑装饰的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A.官窑B.哥窑C.越窑D.汝窑

35、宋代耀州窑所产的器皿,以碗最有特色,造型一般呈C,外形作莲瓣状.A.荷叶形B.鸡心形C.喇叭形D.石榴形

36、雪白在未烧前是粉白色,烧后呈C。A.乳白B.鹅黄

C.无色

D.浅灰

37、宋代景德镇窑富有特色和具有突出成就的是C。A.青花B.釉里红C.影青D.青花玲珑

38、A是在白色瓷器上绘制蓝色花纹的一种瓷器。A.青花B.釉里红C.影青D.粉彩

39、元代陶瓷的装饰花纹中,比较少见的是B。A.花卉

B.人物

C.松竹海

D.鱼藻

40、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B和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A.黄色B.黑色C.绿色D.紫色41、B是以枫松脂蒸馏而成,为新彩调料的主要油料之一。其性质柔润,有粘性,不易干。

A.樟脑油

B.乳香油

C.煤油

D.汽油

42、“同一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是描述下列哪种陶瓷装饰方法C。

A.五彩

B.釉里红

C.青花

D.古彩

43、烧制陶器时严密封窑,使陶坯中的铁元素还原,从而制成硬度较高的灰陶,并能通过控制烧制末期的窑内空气和温度制成A。A.黑陶B.彩陶C.釉陶D.白陶44、陶器表面的加工方法有很多种:C是用平滑的石子在陶坯上压磨使之光滑。A.压印B.陶衣C.压磨D.刻划45、彩陶最早在河南渑迟仰韶村发现,所以“彩陶文化”也称为“D”。

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仰韶文化

46、青花加彩的装饰表现方法在成化时期取得了突出成就,可分为“斗彩”和“B”。

A.涂彩

B.填彩

C.画彩

D.夹彩

47、D,又称祭红、积红,色调红而略暗,净莹凝重,是宣德时期的重要品种。A.釉里红B.红彩C.洋红D.霁红

48、明代青花的装饰,各个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列哪项的描述是错误的。C

A.宣德青花多用缠枝花、一束莲、牡丹、腊梅、三友图等。

B.成化青花多用婴戏、人物仕女、草虫小景、棕榈、葡萄等。

C.宣德青花多用婴戏、人物仕女、草虫小景、棕榈、葡萄等。

D.弘治、正德青花多用缠枝莲、八宝、连理牡丹、栅栏树石等。

49、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不透明色C。A.溶剂B.雪白C.宫粉D.赭石

50、素三彩是用D等色施以彩绘,是康熙时期的创造。

A.黄、绿、红

B.黄、红、紫

C.绿、紫、红

D.黄、绿、紫

51D俗称西洋赤,为透明的赤橙色,多用来画各种花纹图案及人物衣服、款识印章等。此色太厚,否则易变黑。

A.艳黑

B.珠明料

C.麻色

D.油红

52、粉彩的主要特征是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致工细,故又称A。A.软彩B.硬彩C.填彩D.斗彩

53、粉彩和五彩的区别不正确的是D。

A.粉彩用“玻璃白”涂底。

B.粉彩用渲染的表现方法,五彩则多用单线平涂。

C.粉彩和五彩有软硬之别。

D.粉彩烧制温度为800℃左右,五彩则为700℃左右。

54、珐琅彩始制年代是C,最早是用进口原料,所以也称“洋瓷”。A.乾隆B.雍正C.康熙D.嘉靖

55、古彩又称B,是康熙时期重要的彩绘品种。A.软彩

B.硬彩

C.填彩

D.斗彩

56、C,透明的深赭色,多用于绘花朵、羽毛、老年人肤色等。A.艳黑B.珠明料C.麻色D.油红

57、青花瓷是以含C的矿物质为着色剂,在瓷器坯体上进行装饰,再覆盖一层玻璃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

A.铅元素

B.锰元素

C.钴元素

D.铁元素

5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釉上装饰的是B。A.古彩B.青花

C.新彩

D.粉彩

59、陶瓷装饰从工艺手段上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C。

A.青花釉里红

B.釉中彩

C.综合装饰

D.釉下五彩

60、唐代的越窑,封建统治者为了提供宫廷用品,曾设官督造。当时这种窑所出的产品,赋予了另外一个名称,叫做D。A.白瓷B.彩瓷C.唐三彩D.秘色

61、C是元代陶瓷最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题材,流露出汉族文人对于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和高洁心情。

A.鸳鸯荷花

B.龙凤麒麟

C.松竹海

D.鱼藻

62、B是在胎上先用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A.彩绘B.斗彩C.填彩D.开光

63、明代德化窑生产一种专门外销的彩绘瓷,因以D为其特点,日本人称之为“赤绘”A.釉色B.红釉C.绿彩D.红色

64、明代的陶瓷工艺,在装饰上主要有青花、B两大类。

A.粉彩

B.五彩

C.斗彩

D.青花斗彩

65、宣德时期的青花,因采用“D”原料,色调深浓,部分线条出现深蓝斑点,渗入釉层,形成一种自然的装饰效果。A.平等青B.国产青花C.苏勃泥青D.苏泥勃青66、莲花纹和C是我国古代装饰中最早见到的植物纹,是装饰题材从动物纹为中心向以植物纹为中心过渡的重要阶段。A.莲花纹B.荷花纹C.忍冬纹D.铺首纹

67、明代青花装饰,从艺术风格看,下列哪项的描述是正确的。A

A.宣德的“浓”,成化的“淡”,弘治、正德的“暗”,嘉靖、万历的“紫”。

B.宣德的“淡”,成化的“浓”,弘治、正德的“暗”,嘉靖、万历的“紫”。

C.宣德的“浓”,成化的“淡”,弘治、正德的“紫”,嘉靖、万历的“暗”。

D.宣德的“淡”,成化的“浓”,弘治、正德的“紫”,嘉靖、万历的“暗”。

68、古彩是继承明代D的传统技法而发展的彩绘。A.粉彩B.斗彩C.填彩D.五彩

69、釉里红是以D为着色剂的矿物质材料,在坯胎上彩绘装饰,再施釉高温烧制成瓷后,呈红色纹饰的瓷器品种。A.氧化钴B.氧化铜C.氧化锌D.氧化铁

70、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D。A.翡翠B.锡黄C.松绿D.苦绿

71、下列哪项不是新彩颜料。CA.西赤B.海碧C.净黄D.川色

72、根据调配方法以及使用的需要,新彩颜料有两种。B A.透明料和不透明料B.油料和水料C.油料和珠明料D.水料和珠明料

73、新彩油料的乳香油不宜D,否则在烤花时颜色会流动,影响画面效果。

A.过稀

B.过稠

C.过少

D.过多

74、定窑的A是用刻有花纹的陶模,在瓷坯未干时印出花纹,一般多为模压阳文。

A.印花

B.刻花

C.划花

D.画花

75、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釉下贴花、釉下印花等装饰方法都属于C。

A.釉中装饰

B.综合装饰

C.釉下装饰

D.釉上装饰

76、釉上彩的烧成温度一般在B。A.450~600℃B.650~800℃C.850~1000℃D.950~1100℃

77、C绘制釉里红瓷器的彩绘方法和制作工艺与绘制相同。A.粉彩B.古彩C.青花D.五彩

78、釉下五彩是A的首创。A.湖南长沙铜官窑B.江西景德镇湖田窑C.河北邯郸磁州窑D.陕西同官耀州窑

79、A为青花彩绘工序中特制的毛笔,因笔头似鸡头,俗称“鸡头笔”。A.箍线笔B.分水笔C.描线笔D.调料笔80、景德镇调制青花分水料通常使用B。A.清水B.茶叶水C.淡墨水D.黄篾水

81、调和干粉状青花料时,须将青花料置于磨料钵加清水研磨,研磨的时间取决于A。

A.青花料的粗细程度

B.青花料吸水程度

C.所加入清水的量

D.都无所谓

82、定窑的C,纹样多为鱼纹、水纹,运用梳栉状工具,在瓷面上划出花纹,俗称“竹丝刷纹”。

A.印花

B.刻花

C.划花

D.画花

83、烧制新彩前,应擦干净作品的空白部分,以免D,影响作品效果。A.浮料B.皱色C.起刺D.色脏84、青花的烧成温度一般在D。A.750~900℃B.850~900℃C.950~1000℃D.1250~1300℃

85、D是一种汲取各种鸟禽的特点而组成的图案,在商代青铜器装饰中应用很广。A.龙纹B.夔纹C.蝉纹D.凤纹

86、调制新彩胶水料时,B,烧成前或烧成后水料会出现裂纹甚至脱落。

A.加入的的水过多

B.加入的胶水过多

C.加入的水过少

D.加入的胶水过少

87、下列哪项不是填粉彩颜料常见的问题。DA.浮料B.皱色C.起刺D.色脏

88、中国陶瓷的釉上装饰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主要可分为古彩、粉彩和

D三大类。A.五彩B.斗彩C.填彩D.新彩

89、B是殷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多装饰在器物的显要

部位。A.夔纹B.饕餮纹C.龙纹D.回纹

90、将已干燥的青花料置于磨钵内重新研磨,A。A.需加茶水调匀B.无需加水C.需加清水调匀D.也不能再使用

91、彩绘前调制青花料,加入C可避免纹饰在彩绘过程中受到磨损。A.清水B.茶叶水C.胶水D.黄篾水

92、坯胎上的纹饰用青花料描线后,在纹饰的轮廓线内,以含不同分量青花料的浓淡料水,分出深浅不同色调的过程,称为B。A.填色B.分水C.搨料D.涂料

93、传统青花分水料调配成五个色调,由浓到淡依次是:D。

A.正浓、头浓、浓水、淡水、影淡

B.浓水、正浓、头浓、影淡、淡水

C.浓水、正浓、头浓、影淡、淡水

D.头浓、正浓、浓水、淡水、影淡94、在特定的形状内布满并适合之一特定的形状的装饰纹样叫D。A.回旋纹B.连续纹C.散点纹D.适合纹

95、D是在白釉上画出黑色的花纹。A.印花B.刻花C.划花D.画花

96、釉中青花作画工艺程序正确的是:A。

A.坯胎施罩内外釉;在釉面作青花装饰;在装饰面喷薄釉;刮削足沿釉。

B.在坯胎上作青花装饰;在装饰面喷薄釉;刮削足沿釉。

C.坯胎施罩内外釉;刮削足沿釉;在釉面作青花装饰;在装饰面喷薄釉。

D.在装饰面喷薄釉;刮削足沿釉;在坯胎上作青花装饰。

97、青花绘制过程中,C的工序叫“升图”。

A.用淡黄篾水在坯胎上勾绘大体轮廓

B.把黄篾灰描绘的图样拓印在绵纸上

C.根据设计图,在坯胎上进行临摹起稿

D.在坯胎上描绘

一个单元纹饰

98、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不透明色C。A.大绿B.苦绿C.松绿D.墨绿

99、B为粉彩的基本颜料之一,呈无色透明的玻璃体,用来覆盖珠明料所绘的纹饰和作配色之用。

A.溶剂

B.雪白

C.宫粉

D.玻璃白

100、A是在已施青白釉的坯胎上进行彩绘,然后再罩一层薄薄的青白釉,入窑高温烧成瓷。

A.釉中彩

B.综合装饰

C.釉下彩

D.釉上彩

101、进行青花彩绘时,判断好的线条的依据是C。A.线的两边有凹下的槽,中间略有凸起。B.越细越好C.线的两边凸起,中间略有凹下的槽。D.越粗越好102、B是在纹饰的某个细部或器物的某个局部,为强调细部特征而作的。

A.轮廓线

B.装饰线

C.铁线

D.鱼骨线103、景德镇享誉世界的四大名瓷是A。

A.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

B.粉彩、玲珑、颜色釉、新彩

C.青花、粉彩、新彩、颜色釉

D.青花、粉彩、新彩、颜色釉

104、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的工序叫B。

A.印花

B.刻花

C.划花

D.画花

105、C是指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在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A.印坯B.拉坯C.利坯D.练泥

106、B,粉彩绘画的主要颜料,主要成分与青花的色料相同,在1300℃呈蓝色,在750℃~850℃呈黑色。A.艳黑B.珠明料C.麻色D.油红

107、磁州窑系常见的是黑白对比的装饰方法,其中以

画花和A两种最流行。A.雕釉B.雕镂C.划花D.堆贴108、A也称特黑,彩绘时多用来画人物头发、眼睛,还用作题画写字等,呈色稳定。

A.艳黑

B.珠明料

C.麻色

D.油红

109、A由樟树脂提炼而成,略呈黄色,为绘制粉彩最主要的油料之一。挥发性强,易干。

A.樟脑油

B.乳香油

C.煤油

D.汽油

110、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D。A.宫粉B.玻璃白C.松绿D.大绿

111、学习青花彩绘技法,首先都从B开始,可使初学者掌握材料的性能。A.填色B.描线C.分水D.磨料112、B是以一个纹饰为单位向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伸展、延长,在传统青花装饰中被大量采用。

A.回旋纹

B.连续纹

C.散点纹

D.适合纹

113、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不透明色A。A.翡翠B.赭石C.溶剂D.雪白

114、C由天然石油提炼而成,粘性弱,挥发性差,多用在粉彩颜料洗染、点染时。

A.樟脑油

B.乳香油

C.煤油

D.汽油

115、关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历史时期陶瓷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C。

A.康熙早期尚奇巧,晚期重模仿(仿铜、仿漆、仿木等)。

B.康熙流行花鸟,雍正多用人物。

C.康熙的五彩、雍正的粉彩、乾隆的珐琅彩,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D.康熙刚健、雍正华缛、乾隆雅致。

116、用笔在料碟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蘸料,使画笔饱吸色料,俗称C。A.蘸料B.打笔C.打料D.蘸笔

117、粉彩中的粉大绿未烧前是灰褐色,烧成后则呈D。

A.浅褐

B.淡兰

C.深褐

D.绿色

118、D是在瓷胎上先施白或黑釉,然后按花纹的要求剔刻去花纹以外的空间,露出瓷胎,形成胎与釉的色泽对比。A.画花B.刻花C.划花D.雕釉

119、C呈无色透明玻璃体,性质较软,多用来调配粉彩色料,增加颜色亮度,淡化色彩及调整颜色烧成温度。

A.宫粉

B.玻璃白

C.溶剂

D.雪白

120、宜兴窑和A是明代两个生产精陶的名窑。A.石湾窑B.德化窑C.龙泉窑D.景德镇窑

121、粉彩C是根据画面表现需要,用不同的粉彩颜料渲染出画面纹饰明暗层次。

A.打底法

B.平填法

C.洗染法

D.接色法

122、D指含杂质成分少,是比较纯的黏土,耐火度高,烧成之后多为白色、浅黄色、灰白色,是细瓷的主要原料。A.一次黏土B.难熔黏土C.易熔黏土D.耐火黏土123、A指黏土同适量的水混合后形成泥团,塑造时,在手与工具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裂变,外力消除后,仍维持原状。A.可塑性B.收缩性C.结合性D.烧结性124、A是二氧化硅的结晶形,也是玻璃质的主要组成,是成瓷具有强度的因素之一,防止坯体干燥变形和烧成变形,并能提高瓷的透光度和白度。A.石英 B.高岭土C.蒙脱石D.长石

125、B呈不透明的白色,烧后为乳白色,且能堆积凸起,是粉彩颜料中的重要基本色。

A.宫粉

B.玻璃白

C.溶剂

D.雪白

126、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中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是A。A.鱼纹B.螺旋纹C.鸟纹D.波纹

127、可塑性的泥,塑成形态后,发生水分蒸发,颗粒之间紧缩,原形态体积变小,这一物理过程叫C。

A.烧结性

B.结合性

C.干燥收缩

D.烧成收缩

128、父系氏族社会,制陶工艺的技术更为提高,采用

和封窑技术,是其突出成就。

A.捏制

B.盘筑

C.压磨

D.轮制

129、D是用已调好的粉彩透明或不透明颜料,根据画面需要均匀地平涂纹饰。

A.洗染法

B.平填法

C.打底法

D.接色法

130、A是指陶瓷坯体干燥入窑烧成时,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体进一步收缩的过程。

A.烧成收缩

B.干燥收缩

C.可塑性

D.烧结性

131、D是一种近似于玻璃的物质,覆盖于坯体的表面,有防污、防渗的作用。

A.釉石

B.溶剂

C.黏土

D.釉

132、C耐火度在1350度以下,含有大量的杂质,烧成中的气孔大,粗糙质地,是粗陶的主要原料。

A.一次黏土

B.难熔黏土

C.易熔黏土

D.耐火黏土

133、所谓康青五色,是指A。A.青花渲染的次数加多,更富层次感。B.康熙时期的青花有五种颜色。

C.青花渲染了五次,更富层次感。

D.康熙时期的青花料有五种。

134、釉按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釉、中温釉、C。A.透明釉B.瓷器釉C.低温釉D.结晶釉

135、制釉的主要原料有黏土矿物B、石英等,黏土的成分少,溶剂的成分多,才具备生成玻璃质的条件。A.硅酸B.长石C.氧化铝D.钾长石

136、制釉的工艺程序为:C。

A.加水球磨——配料过秤——过筛——釉浆

B.配料过秤——过筛——釉浆——加水球磨

C.配料过秤——加水球磨——过筛——釉浆

D.过筛——配料过秤——釉浆——加水球磨

137、坯体上釉前未清扫表面灰尘,有油垢,可能会引

起C。A.起泡B.橘釉C.缩釉D.烟熏

138、C是用两种以上不同的粉彩透明颜料填在画面同一部位,使画面纹饰由深渐浅,衔接自然。

A.平填法

B.打底法

C.接色法

D.洗染法

139、B始于康熙,至雍正时期最为发达。A.五彩B.粉彩C.新彩D.古彩

140、B耐火度在1350—1580度之间,含易熔杂质在10%—15%左右,是炻器、陶器的主要原料。

A.一次黏土

B.难熔黏土

C.易熔黏土

D.耐火黏土

141、釉的色彩来自于基础釉中加入的发色作用的B。A.氧化铜B.锡C.氧化金属D.黏土矿物

142、C用于坯体表面装饰的刻画及细部处理。A.挑刀B.钢丝C.刻刀D.挖刀

143、B是一种小型的辘轳,由圆铁板和轴承构成,是陶瓷装饰作业时重要的辅助工具。A.两脚规B.转盘C.匣钵饼D.托板

144、无论何种成形的方法,必须要做的一道工序是A。

A.揉泥

B.施釉

C.彩绘

D.喷彩

145、C依靠辘轳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双手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施行作用力,使之扩张、伸展、演变。A.团泥成形B.泥板成形C.拉坯成形D.泥条盘筑146、D是将色釉直接泼向造型表面,形成自然流动的效果的色釉装饰方法。A.刷釉B.沥釉C.洒釉D.泼釉147、在绘好的画面纹饰上,根据画面需要再罩以另一种不同的颜色,称之为A。

A.罩色法

B.打底法

C.接色法

D.平填法

148、将几种不同的色釉掺和在一起,稍微搅拌后形成各种形态的纹理,这种方法叫D。

A.喷釉

B.荡釉

C.绞胎

D.绞釉

149、将一种或几种釉料弹洒在已经喷有色釉的坯体表

面,形成各种不规则釉点的装饰方法称为C。

A.泼釉

B.荡釉

C.洒釉

D.绞釉

150、对于内空的壁面要进行施釉的作品,通常采取B。

A.喷釉

B.荡釉

C.洒釉

D.泼釉

151、生坯装饰前,要进行“补水”,目的是B。

A.保持一定的湿度

B.清扫坯面灰尘

C.增加坯的吸附性

D.便于进行雕、刻等

152、哪项不是揉泥的目的:B。

A.排除泥料中的气泡

B.以免水分蒸发

C.使各部分的水和泥均匀

D.发现杂质和大颗粒,及时清除

153、拉坯成形作业时,向垫饼上摔打泥团,D。

A.必须将拉坯机开动

B.泥团越大越好

C.泥团越湿越好

D.尽量朝中心位置摔打上去

154、拉坯时,手掌应保持濡湿状态,A。

A.但频繁施水,会增大泥的含水率,易变形、坍塌。

B.含水多,易于塑型

C.作为润滑作用的水,越多越好

D.泥的含水率越大泥的可塑性越强

15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运力的轻重缓慢,应顺由泥的韧性,同机车转度的配合。

B.双手运气拉坯时,双手必须同等施力,防止施力不均导致的变形。

C.双手运气拉坯时,可双手同等施力,也可一只手施力,另一只手配合。

D.中途作业可以离开机车,从较远的距离观看作品的形态。

156、泥条盘筑成形前,先要在桌面上或托板上铺垫报纸或洒干泥粉。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B

A.有利于干燥收缩过程中的坯体收缩。

B.使底部不易变

形、坍塌。

C.不发生裂底所采取的有效方法。

D.使底部不粘住板面。

157、关于泥团成形说法正确的是D。

A.硬的泥料比软的泥料更适合泥团成形。

B.将泥团扩张时,速度越快,发生裂痕的可能性越小。

C.太硬或太软的泥都适合泥团成形。

D.颗粒粗的泥料比颗粒细的泥料好成形。

158、用木槌将泥拍打成一定的厚度,或采用滚筒及钢丝线切成泥板,在进行镶接成形的方式叫B。

A.团泥成形

B.泥板成形

C.拉坯成形

D.泥条盘筑

159、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D

A.利用泥板呈湿性状态具有可塑性,进行围合、卷曲、黏接。

B.泥板具有一定强度,即可进行镶接成形。

C.用泥板机压制的泥板和用手工拍打成形的泥板都具有可塑性。

D.泥板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镶接成形。160、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

A.泥板在干燥过程中不能翻面,否则易发生弯曲变形。

B.泥板黏接最佳时期一般是在未完全干燥而又具有一定强度的情况下。

C.泥板在干燥过程中应当经常翻面,有利于水分充分蒸发而不弯曲变形。

D.5CM以上厚度的泥板,为了彻底干燥和烧成需要,可在背面钻“眼”。

判断题

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一般多用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

2、陶器的装饰方法有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

3、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辫形纹等几何图案对。

4、新石器时代的陶瓷工艺分灰陶、彩陶、黑陶、釉陶等多种×。

5、发色金属在不同的烧制气氛中发色相同×。

6、在未干燥的泥坯上可以直接进行艺术处理√。

7、粉彩以前俗称“古月轩”。

8、清代康熙时期的陶瓷多用花鸟装饰,康熙的五彩其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9、清代的素三彩是用黄、绿、紫等色施以彩绘,而无红色√。

10、釉里红每画一笔都必须充分搅动,调匀料水,同时切忌用笔重复,以免影响呈色的稳定性√。

11、釉上彩绘一般所用的油有乳香油、松香油、樟脑油、煤油几种√。

12、清代古彩是继承明代斗彩的传统技法而发展的彩绘√。13、明代永乐时期的瓷器尤以酒杯着名,永乐鸡釭杯×。

14、明代成化瓷器多以小件作品,尤以压手杯是着名品种×。

15、明弘治、正德时期的黄釉即有特色,弘治时称它为“浇黄”,或“矫黄”。√

16、粉彩的烧成温度比新彩要高,比古彩略低√。

17、粉彩的花卉描绘,大致分为勾勒法和填色法两大类√。

18、釉下料色在绘画前与烧成后颜色有很大的区别,釉上料色在绘画前与烧成后颜色无区别×。

19、宋代的陶瓷的釉色看,定窑、汝窑是白瓷为主,景德镇窑、耀州窑、龙泉窑的青瓷为主×。

20、釉里红主要是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由氧化火焰烧炼,使在釉内呈现红色,所以也叫“釉下红×”。21、青花所采用的调料品有甘油和茶汁。

22、宋代耀州窑在瓷胎上,常用木叶和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形成花纹,这是一种独创×。

23、影青是宋代盛行的陶瓷品种,它也是景德镇窑独有的代表作品×。

24、宋代具有突出成就而富有民间特色的磁州窑系,遍布于中原地区的大河南北各地,长时间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窑系。

25、宋代磁州窑系是运用黑白对比的装饰方法,其中以画花和雕釉两种最流行√。

26、铁锈花是在黑釉上画红色花纹,是磁州窑系的特点×。

27、宋代钧窑原属青瓷系统,它的色釉呈汝浊现象,有磷酸和还原铁结合的成分√。

28、宋代定窑碗盘之类因器体很薄,为避免烧制变形,多系覆烧√。29、宋代定瓷的装饰,常见的有印花、刻花和划花,画花的极少√。

30、宋代印花是用刻有花纹的陶模,在瓷坯未干时印出花纹,一般多为模压阴文×。

31、唐代陶瓷的装饰手法早期多采用堆贴,中期则以刻花、划花最为流行,晚期出现了绞釉和洒花等方法对√。

32、根据器物的不同品种,唐三彩采用轮制、模制和雕塑等制作方法。圆形器皿多为轮制,不规则器物用模制,人物、动物则多用雕塑√。

33、唐三彩的制品,可分为器皿、人物、动物三类,器皿的种类很多,几乎包括了生活使用的各个方面√。34、景德镇窑,包括景德镇地区的官窑和民窑,元至正年间开始在景德镇珠山设“御窑厂”,亦即官窑√。35、古彩因其彩绘烧成的温度较高,烧成后色彩呈玻璃透明状,有坚硬的感觉,所以亦称为“硬彩√”。

36、“粉彩”因其烧成温度较低,色彩清淡柔和,所以称之为“软彩”。(√)

37、新彩颜色的种类极为丰富,颜色与颜色之间都可以相互调和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38、青花的用料是一种矿物质粉末,本身没有粘性,与水调合,容易沉淀。(√)

39、青花分水时笔上的水头含水尽量偏少,这样笔头容易接触到坯泥适宜绘制。(×)

40、青花分水过程中,可以停滞,也可以根据情况来回添补,以达到完整的效果。(×)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共 篇

篇一:《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应用文写作》试题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单位对外行文时,公文标题的形式是( a ) a、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文种 c、事由+文种 2、工作报告中( b )请示事项 a、可以写上 b、不能夹带 c、必要时可写 3、为维护正常的领导、指导、直接统属的关系,上行文一般采用(b )方式 a、多级行文 b、逐级行文 c、越级行文 4、函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a ) a、商洽公务 b、汇报工作 c、传递文件 5、《河北银行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正文应使用( c ) a、2号宋体 b、3号宋体 c、3号仿宋体 6、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应当是( a ) a、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b、拟写公文的日期 c、印制公文的日期 7、对公文负有主要答复办理责任的机关是(c ) a、制发机关 b、抄送机关 c、主送机关 8、公文正文的层次序数正确的是( a ) a、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l)”。 b、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1.”,第三层为“(l)”第四层为“①”。 c、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①”。 9、公文主题词的排列顺序是( b ) a、文种、类别、类属 b、类别、类属、文种 c、类属、类别、文种 10、转发性通知主要用于( c ) a、印发本部门的文件 b、批转下级文件 c、转发上级、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应用写作的语体风格是( abde ) a、准确 b、简明 c、形象 d、平实 e、庄重 2、下列文种既可用作上行文又可用作下行文的是( bc ) a、通知 b、意见 c、函 d、报告 e、批复 3、计划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是(abcde ) a、目标任务 b、措施方法 c、时间步骤 d、执行部门 e、执行要求

药学三基考试试题

药学三基考试试题2011年7月 科室姓名分数 一、A型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不良反应不包括()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 2.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B.为了使血药浓度继持高水平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D.为了延长半衰期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3.下列哪种给药方式可避免首关效应()A.口服 B.静脉注射 C.舌下含服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4.下列哪种不属于常用的局麻药()A.利多卡因 B.可卡因 C.普鲁卡因 D.丁卡因 E.布比卡因 5.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中主要的氧化酶是()A.黄嘌呤氧化酶 B.醛氧化酶 C.醇脱氢酶 D.P—450酶 E.假性胆碱酪酶 6.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A.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 B.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C.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D.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全身作用E.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 7.有关地高辛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口服时肠道吸收较完全 B.同服广谱抗生素可减少其吸收 C.血浆蛋白结合率约25% D.主要以原形从肾排泄 E.肝肠循环少 8.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氯丙嗪 B.苯妥英钠 C.苯巴比妥 D.安定 E.丙戊酸钠 9.苯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镇静 B.催眠 C.镇痛 D.抗惊 E.抗癫 10.乙酰水杨酸小剂量服用可防止脑血栓形成,是因为它有哪项作用()A.使PG合成酶失活并减少TXA2的生成 B.稳定溶酶体膜 C.解热作用 D.抗炎作用 E.水杨酸反应 11.硝酸甘油最常用于心绞痛的急性发作,因它首先而且主要产生下列哪项作用()A.降低心室容积 B.降低室壁张力 C.扩张静脉 D.扩张小动脉 E.降低耗氧量 12.下列哪类激素主要用于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 鼠疫 C. 乙型肝炎 D. 疟疾 E. 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 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爱滋病 E. 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 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 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特异性免疫能力 C.预防用药 D.增强体质 E.注射疫苗 12、有关IgG,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是人体最重要的抗体 B.是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C.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抗体 D.是凝集试验中的主要反应抗体 E.是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的主要抗体 13、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下列哪一型超敏反应?C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是否有病原体 B.是否有传染性 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病原体被消灭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山东管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应用文写作试卷 共六个大题,满分100分。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位对外行文时,公文标题的形式是() A、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文种 C、事由+文种 2、工作报告中()请示事项 A、可以写上 B、不能夹带 C、必要时可写 3、为维护正常的领导、指导、直接统属的关系,上行文一般采用()方式 A、多级行文 B、逐级行文 C、越级行文 4、函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A、商洽公务 B、汇报工作 C、传递文件 5、《河北银行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正文应使用() A、2号宋体 B、3号宋体 C、3号仿宋体 6、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应当是() A、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B、拟写公文的日期 C、印制公文的日期 7、对公文负有主要答复办理责任的机关是() A、制发机关 B、抄送机关 C、主送机关 8、公文正文的层次序数正确的是() A、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l)”。 B、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1.”,第三层为“(l)”第四层为“①”。 C、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①”。 9、公文主题词的排列顺序是( ) A、文种、类别、类属 B、类别、类属、文种 C、类属、类别、文种 10、转发性通知主要用于() A、印发本部门的文件 B、批转下级文件 C、转发上级、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后面,对的打√,错的打×) 1.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一样,也是公文。 2.向上级机关行文,不可以使用通报。 3.每份公文,都必须经过签发这个程序。 4.向上级部门请求指示或批准只能用请示。 5.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6.写总结不一定要按照完成工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7.调查报告可以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供领导决策参考。 8.在汇报工作、提出建议的工作报告中,可以随带写请示的事项。 9.用电报发出的公文不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而是以发出日期为准。 10.联合行文,要标明各机关的发文字号。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请解释为什么要作此规定? 2.计划与总结在写作目的和内容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四、阅读下文,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共20分) 协议书 经×××、×××、×××、×××四人(以下称甲方)与房主×××(以下称乙方)友好协商,乙方同意甲方以9600元人民币一次性支付租用××××路×号×××室,租期自二○○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起至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止,共六个月。并预交600元人民币押金,退房时,如无遗留问题,如数退还。 甲方承诺: 1、睦邻友好,爱护室内一切设施和家俱电器。 2、不增加所租房内住客人数。 3、所租房屋用于该四人休息居住之用,不用于其它目的。 4、按期缴纳居住期间所发生的费用。 5、如协议期满后需再续约,提前一个月向乙方提出。 6、如有违约,承担协议金额50%的罚金。 7、中途如要退房,视同违约。 乙方承诺: 1、保证甲方入住时家俱、电器及其它设施的正常使用。 2、保证甲方居住期间不再将其中的房屋出租给其他人。 3、如合同期满后不再续约,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提出。 4、承担房管部门要求的供暧费。 5、如有违约,承担协议金额50%的罚金。 6、中途如要退租,视同违约。 附房屋设施: 1、三组卧室柜,矮柜一个,梳妆台一个,四把椅子,五组转角柜,一个双人床,一个圆桌。小床头柜一个,挂衣架一个。 2、美的热水器一个,LG窗式空调一个,吸排油烟机一个,煤气灶台一个。 3、居室每窗一副窗帘。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签字):

药学三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药学三基试题 临床药学(西医)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是(D)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强 C药物排泄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药物转运加快 2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C ) A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抑制排泄 C减慢了吸收 D延缓分解 E加进了增效剂 3.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D ) 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氨苄西林 D四环素 E氯霉素 4.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仅用于尿路感染,其作用弱 B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氟原子 D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G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环丙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5.应用乙醚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D ) A协助松弛骨骼肌 B防止休克 C解除胃肠但道痉挛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镇静作用6.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C ) A甲痒氟烷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γ-羟基丁酸 E普鲁卡因 7.下列哪种药物较适用于癫癎持续状态(E) A巴比妥 B阿米妥 C苯妥英钠 D三聚乙醛 E安定(地西泮) 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 安定是具有很强的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是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首选药. 8.儿童及青少年患者长期应用抗癫癎苯妥英钠,易发生的副作用是(B ) A嗜睡 B齿龈增生 C心动过速 D过敏 E记忆力减退 9.肾上腺素是受体激动剂(A ) Aα/βBα1CβDβ2 E.H 10.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是 (D ) A扩张冠状动脉 B降压 C消除恐惧感 D降低心肌耗氧量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1.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是 (C ) A利血平 B甲基多巴 C胍乙啶 D氢氯噻嗪 E可乐定 12.钙拮抗药的基本作用为 (D )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是钙与蛋白结合而降低其作用C阻止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阻止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13.阿糖胞苷的作用原理是 ( D) A分解癌细胞所需要的门冬酰胺 B拮抗叶酸 C直接抑制DNA D抑制DNA多聚酶 E作用于RNA 14.乳浊液(a).胶体溶液(b),真溶液(c),混悬液(d)这4种分 系统按其分散度的大小,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B ) A.a〉b〉c〉d B.c〉b〉a〉d C.d〉a〉b〉c D.c〉b〉d〉a E.b〉d〉a〉c 15.不耐高温药品应选用何种最佳灭菌方法 (E ) A热压灭菌方法 B干热灭菌法 C流通蒸气灭军法 D紫外线灭菌法 E低温间歇灭菌法

传染病学试题库

试题库 总论: 1、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灭苍蝇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预防接种 2、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后,常用于浸泡的消毒液为: A 3%来苏尔 B 70%酒精 C 0.3%过氧乙酸 D 0.1%新洁尔灭 E 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何者不属于需立即报告的传染病: A 鼠疫 B 霍乱 C 艾滋病 D 肺炭疽 E 伤寒 4、隐性感染的主要意义: A 轻型病人增加 B 显性感染减少 C 带菌状态减少 D 潜在性感染增加 E 免疫人群扩大 5、传染过程中,一般哪种情况较多: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6、感染后的结局以下何种最常见: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7、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管理病人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消灭苍蝇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病原体 B 传染性 C 地方性、季节性 D 免疫性 E 易感性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地方性、季节性 D 有免疫性 E 有易感性 2、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主导措施是: A 治疗病人 B 检出带菌者 C 隔离接触者 D 切断传播途径 E 预防接种 10、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二大类二十五种 B 二大类十八种 C 三大类二十五种 D 三大类二十四种 E 三大类三十五种 11、提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 A IgA B IgM C IgG D Ig E E IgD 1、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者的关键措施是: A 个人防护 B 预防接种 C 药物预防 D 改善营养 E 增强体质 12、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 被称为: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C病原携带者 D 显性感染 E 潜在性感染 12、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数量、毒力、侵入途径 C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环境 D 传染源、易感人群和外周环境 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体因素 13、下列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伤寒 B 菌痢C霍乱 D 病毒性肝炎 E 艾滋病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63. 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HBeIgG(+),抗-HBcIgM(+)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64. 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 抗-HBcIgG(+) HBVDNA(-)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360docs.net/doc/974463053.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完整)应用文写作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二),推荐文档

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C )。 A.含蓄 B.深刻 C.突出 D.正确 2. 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B)。 A.文章与标题的照应 B.首尾的照应 C.文章内部的前后照应 D.上述三种照应都有 3. 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C )。 A.描写和说明 B.叙述和议论 C.描写和抒情 D.抒情和说明 4 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果还有其他机关需要掌握有关情况,应该采用的发送形式是( D )。 A.公报 B.通报 C.报告 D.抄送 5. 以“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结尾的写法是( B )。 A.归结式 B.说明式 C.祈请式 D.期望式 6. 公文标题不可省略的是(C )。 A.发文机关 B.事由 C.文种 D.受文机关 7. 公文上标注的成文日期应该是(A )。 A.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B.公文制发的日期 C.公文实施的日期 D.公文送达主送机关的日期 8. 计划的“措施和步骤”是具体回答“怎么做”、“什么时候完成”,这部分要注重(A )。 A.操作性 B.指导性 C.原则性 D.条理性 9. 总结的“成绩和做法”部分的写作,在内容上强调的是(B )。 A.形势背景 B.事实和数据 C.指导思想 D.有关政策 10.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或是在某项中心工作、某次重要会议中,用以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反映情况、指导工作的一种期刊式常用文书是(A)。 A.简报 B.通报 C.调查报告 D.总结 11. 调查报告内容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 )。 A.基本情况 B.分析与结论 C.看法与建议 D.希望与要求 12. 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的调查报告,多用于(C )。 A.反映基本情况 B.介绍经验 C.揭露问题 D.报道突发事件 13. 会议记录与会议简报、会议纪要基本的不同就在于它的(C)。 A.真实性 B.概括性 C.原始性 D.生动性 14. 求职信如果提供附件,应将附件名称列于(D )。 A.开头部分 B.正文尾部 C.落款与成文日期之后 D.落款与成文日期之前 15. 某一社会组织或群体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制定的行文准则和道德规范是(A)。 A.公约 B.章程 C.条例 D.守则 16. 下列关于营销策划书的标题写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C )。 A.策划书的标题只能采用新闻式单行标题

药剂学三基考试试题与答案.doc

药剂学考试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分): 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的是()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排泄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药物转运加快 2、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 A.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抑制排泄 C.减慢了吸收 D.延缓分解 E.加进了增效剂 3、治疗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首选() A.苯唑西林 B.氨苄西林 C.羧苄西林 D.氯唑西林 E.红霉素 4、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 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氨苄西林 D.四环素 E.多西环素 5、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B.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有氟原子 D.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G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中引入了8-甲氧基和氮双氧环结构6、应用吸入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 A.协助松弛骨骼肌 B.防止休克 C.解除胃肠道痉挛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镇静作用 7、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 A.甲氧氟烷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γ-羟基丁酸 E.普鲁卡因 8、下列哪一药物较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A.司可巴比妥 B.异戊巴比妥 C.乙琥胺 D.阿普唑仑 E.地西泮 9、儿童病人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易发生的副作用是( ) A.嗜睡 B.软骨病 C.心动过速 D.过敏 E.记忆力减退 10、肾上腺素是什么受体激动剂() A.αβ B.α C.β D.M E.H 11、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药物是() A.酚妥拉明 B.硝酸甘油 C.利尿酸 D.酚苄明 E.利血平 12、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是() A.扩张冠脉 B.降压 C.消除恐惧感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3、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是() A.利血平 B.甲基多巴 C.胍乙啶 D.氢氯噻嗪 E.可乐定 14、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组织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组织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流行病学题库1-2-10

流行病学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传染病流行 B.易感人口的迁出 C.计划免疫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免疫人口死亡会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

问题: [单选,A1型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研究对象不同 B.测量的结局不同 C.研究目标不同 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设计思想不同 本题考点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发展。传统流行病学测量的结局一般都是疾病的最终结局,如发病、死亡等;而分子流行病学根据疾病自然史原理,将疾病发生、发展分解为不同阶段,并以一系列生物标志测量来代表疾病不同阶段的结局测量,这是对传统流行病学一个大的发展。(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74463053.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新阶段,关于其认识正确的是() A.从微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B.从宏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C.宏观和微观综合研究疾病和健康 D.相当于大批量检测临床标本 E.不需要人群现场就可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流行病学设计的综合应用产生了分子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 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 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F 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T 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F 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T 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T 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T 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T 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F 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T 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T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 五、选择题(共40分) (一)A1型题(每题1分) ( B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A.隐性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轻型感染

应用文写作考试试卷及答案(附答题卡)

----------------------------------------------------装装--------------------------------------------------订订----------------------------------------------------线线----------------------------------------------------20XX年夏季学期考试科目:应用文写作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试卷类型: A 卷命题人: 审核人:________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共_3_页,除考场规定的必需用品外还可携带的文具有_ 无_。 一、单项选择题(2 ×13分=26分) 1.单选: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应用文的主旨:( D) A .实用性。 B. 单一性。 C .明晰性。 D. 艺术性。 2.应用文主旨的形成,往往是(B ) A.在广阔的现实生活中自由提炼。 B.意在笔先,主旨先行。 C.在搜集的真实材料中凭作者的意愿自由提炼。 D.在政策文件中提炼。 3.公文”一词最早见于(B ) A.《尚书》。 B.《三国志》。 C.《春秋》。 D.《左传》。 4.下列哪项不属于规范的公文文种: A.会议纪要 B.命令(令) C.汇报 D.意见 5.下列有关公文格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公文的管理标识文字一般用三号黑字体。 B.发文字号位于发文机关标示下空1行,居中排布。 C.发文机关标志的位置排布在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 D.公文管理标识包括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6.以下哪一项公文要素需要空2格书写?(A) A.附注 B.主送 C.抄送 D.印发机关 7.下列不属于公文的特定格式的是( B)。 A.命令格式 B.简报格式 C.会议纪要 D.信函格式 8.以下关于抄送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 发文机构越级主送上级的上级,要抄送一份给越过的直接上级 B. 一个上级机关(发文机构)主送重要行文给下级机关,要抄送一份给上级机关备案。 C. 发文单位主送收文单位,公文涉及到其他单位,要抄送给有关单位。 D. 上级机关(发文机构)主送下级机关(请示的单位),不需要抄送给有关单位。 9.打印稿经校对无误后由文印室复印、装订,公文正文字体表述正确的是(B) A.四号宋体,三号简体大标宋体 B.三号仿宋体,二号简体大标宋体 C.三号宋体,二号简体大标宋体 D.四号仿宋体,三号简体大标宋体 10.某市政府发布的招标公告属于(B) A.行政性公告 B.专业性公告 C.重要事项公告 D.法定事项公告 11.请示的主送机关一般只写一个,其他需要了解请示内容的机关,则用(B)的形式。 A.报告 B.抄报 C.通知 D.去函 12.专门为民间传递信件的组织出现于以下哪个朝代(C)

药剂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考试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0分): 1、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的是( ) A ?药物作用增强 B ?药物代谢加快 C ?药物排泄加快 D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 ?药物转运加快 2、 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 ) A ?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 ?抑制排泄 C ?减慢了吸收 D .延缓分解 E ?加进了增效剂 3、 治疗耐青霉素G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首选( ) A ?苯唑西林 B ?氨苄西林 C ?羧苄西林 D ?氯唑西林 E ?红霉素 4、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 ) A ?庆大霉素 B ?两性霉素B C ?氨苄西林 D ?四环素 E ?多西环素 5、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B ?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 ?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有氟原子 D .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 G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中引入了 6、应用吸入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 A ?协助松弛骨骼肌 B ?防止休克 C ?解除胃肠道痉挛 D ?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 ?镇静作用 7、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 ) A ?甲氧氟烷 8-甲氧基和氮双氧环结构 )

B ?硫喷妥钠 C ?氯胺酮

D . E Y羟基丁酸普鲁卡因 8、 下列哪一药物较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A . 司可巴比妥 B . 异戊巴比妥 C . 乙琥胺 D . 阿普唑仑 E . 地西泮 9、 儿童病人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易发生的副作用A . 嗜睡 B . 软骨病 C . 心动过速 D . 过敏 E . 记忆力减退 10、肾上腺素是什么受体激动剂() A .a3 B .a C .3 D .M E . H 11、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药物是() A .酚妥拉明 B .硝酸甘油 C .利尿酸 D .酚苄明 E . 利血平 12、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是() A .扩张冠脉 B .降压 C .消除恐惧感 D .降低心肌耗氧量 E . 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3、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是() A .利血平 B .甲基多巴 C .胍乙啶 D .氢氯噻嗪 E .可乐定 14、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 .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 .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 .组织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 .组织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 . 加强钙的吸收

流行病学试题试题库完整.doc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 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 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 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应用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文写作考试 一、多项选择题 1.适用于报告写作的事项有(ACE)。 A.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B.向下级或有关方面介绍工作情况 C.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D.答复群众的查询、提问 E.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 2.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 ACDE)。 A.经常性的工作情况 B.偶发性的特殊情况 C.向上级汇报今后工作的打算 D.对上级机关的查问做出答复 E.向上级汇报的工作经验 3.适合作报告结尾的习惯用语有(AC)。 A.“特此报告” B.“以上报告,请批复” C.“以上报告,请审示” D.“请批准” E.“如无不妥,请批准” 4.适合请示的事项有( BCDE)。 A.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请求上级指导 B.下级无权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 C.下级无力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帮助解决 D.按规定不能自行处理,应经上级批准的事项 E.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涉及面广而下级无法独立解决必须请求上级机关协调和帮助的问题 5.下列事项中,应该用请示行文的有(ACD)。 A.××县教育局拟行文请求上级拨款修复台风刮毁的学校 B.××县政府拟行文向上级汇报本县灾情 C.××集团公司拟行文请求上级批准引进肉食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D.××海关拟行文请求上级明确车辆养路费缴纳标准 E.××市政府拟行文向上级反映农民负担增加的情况 6.“请示”应当(AC)。 A.一文一事 B.抄送下级机关 C.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D.不考虑上级机关的审批权限和承受能力 7.下列标题中正确的有(BDE)。 A.××分公司关于请求批准开发新产品的报告 B.××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我县高寒山区贫困户移民搬迁经费的请示 C.××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风景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 D.××公司关于解决生产用地的请示 E.××省移民办公室关于对移民区域作适当调整的请示

2019年药学医院三基考试试题

2019年**医院药学三基考试 部门: ----------------- 姓名: --------------------- 成绩: ------------------- 一、单选题(25×2=50分) 1、药物的首过效应是( ) A、药物于血浆蛋白结合 B、肝脏对药物的转化 C、口服药物后对胃的刺激 D、肌注药物后对组织的刺激 E、皮肤给药后药物的吸收作用 2、对革兰阴性菌无效,对厌氧菌有较好疗效( ) A、林可霉素 B、红霉素 C、吉他霉素 D、万古霉素 E、四环素 3、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可被下列哪种药物拮抗( ) A、VitB1 B、VitB2 C、VitB6 D、VitB12 E、VitE 4、喹诺酮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5、有关解热镇痛药的镇痛原理,目前主要认为是() 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B、抑制末梢痛觉感受器 C、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D、抑制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 6、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阻止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阻止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7、细菌对青霉素类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产生水解酶 B、产生钝化酶 C、改变代谢途径 D、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8、下列关于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的优点,正确的是() A、抗菌谱广 B、毒性低 C、利于吸收 D、增强抗菌作用 9、对于青霉素所致素发型过敏反应,宜立即选用() A、肾上腺素 B、苯巴比妥 C、糖皮质激素 D、苯海拉明 10、下列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