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单项选择题

1、发送给一组特定主机的消息属于哪种类型?(3 分)

A.静态

B.单播

C.动态

D.组播

E.广播

参考答案:D

2、 TCP/IP模型的哪一层最接近最终用户?(3 分)

A.应用层

B.互联网层

C.网络接入层

D.传输层

参考答案:A

3、 SSH与Telnet有何不同?(3 分)

A.SSH通过网络实现连接,而Telnet用于带外访问

B.SSH通过加密消息和使用用户身份验证提供远程会话安全。Telnet被认为是不安全的,它以明文形式发送消息

C.SSH需要使用PuTTY终端仿真程序。使用Telnet时,必须使用Tera Term连接设备D.SSH必须通过有效网络连接配置,而Telnet用于通过控制台连接连接设备

参考答案:B

4、 BYOD如何改变企业实施网络的方式?(3 分)

A.BYOD需要组织购买笔记本电脑而非台式电脑

B.每位BYOD用户负责其自己的网络安全,因此减少了对组织安全策略的需求C.BYOD设备比组织购买的设备更昂贵

D.BYOD在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地点和方式方面提供灵活性

参考答案:D

5、下列有关客户端-服务器网络的陈述哪项是正确的(3 分)

A.该网络包含专用服务器。

B.每台设备都可以充当服务器和客户端。

C.工作站使用SAMBA或Gnutella访问网络资源。

D.每台对等设备通过访问索引服务器获取存储在被视为混合网络系统的另一对等设备中的资源位置。

参考答案:A

6、在数据通信行业中,开放标准为什么重要?(3 分)

A.它们是设备获取Internet访问所必需的。

B.它们消除了安全漏洞的威胁

C.它们实现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软件和硬件之间的互操作性

D.它们鼓励网络组织开发专有软件来维护其竞争优势

参考答案:C

7、哪项陈述描述了融合网络的特征?(3 分)

A.将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给各种设备的单个网络。

B.网络服务通过各种不同的网络平台传输

C.网络为每个网络服务建立不同的通信通道

D.网络为语音、视频和数据使用不同的技术

参考答案:A

8、哪种类型的流量通过网络时最可能拥有最高优先级?(3 分)

A.FTP

B.即时消息

C.语音

D.SNMP

参考答案:C

9、物理地址在OSI模型的哪一层进行封装?(3 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参考答案:B

10、Windows 7计算机上的一个特定网站似乎没有响应。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什么命令来显示此网页的任何缓存DNS条目?(3 分)

A.ipconfig /all

B.arp -a

C.ipconfig /displaydns

D.nslookup

参考答案:C

11、管理员想要将路由器配置文件备份到与路由器连接的USB驱动器上。管理员应当使用哪个命令来验证路由器是否识别了USB驱动器?(3 分)

A.pwd

B.cd USB

C.dir flash0:

D.show file systems

参考答案:D

12、一位员工希望以尽可能最安全的方式远程访问公司网络。下列哪种网络特征将允许员工获得对公司网络的安全远程访问?(3 分)

A.ACL

B.IPS

C.VPN

D.BYOD

参考答案:C

13、小型公司只有一台路由器作为其ISP的出口点。如果路由器自身或其与ISP的连接发生故障,应该采用哪种解决方案来维持连接?(3 分)

A.激活与ISP连接的另一个路由器接口,以便流量由此通过。

B.使用第二台路由器连接到另一个ISP。

C.从另一个ISP购买第二个成本最低链路来连接到该路由器。

D.在与内部网络连接的路由器上增加更多接口。

参考答案:B

14、下列哪种方法被认为是缓解蠕虫攻击的最有效方法?(3 分)

A.每30天更改一次系统密码。

B.确保所有系统都有最新的病毒定义。

C.确保在网络中配置AAA。

D.从操作系统供应商处下载安全更新,并为所有存在漏洞的系统应用补丁。

参考答案:D

15、下列哪种协议可用于将邮件从电子邮件服务器传输到电子邮件客户端?(3 分)A.SMTP

B.POP3

C.SNMP

D.HTTP

参考答案:B

16、主机地址2001:DB8:BC15:A:12AB::1/64的前缀是什么?(3 分)

A.2001:DB8:BC15

B.?2001:DB8:BC15:A

C.2001:DB8:BC15:A:1

D.A.?2001:DB8:BC15:A:12

参考答案:B

17、在路由器的特权EXEC模式发出cd nvram:命令,然后发出dir命令有什么作用?(3 分)

A.清除NVRAM的内容

B.将所有新文件指向NVRAM

C.列出NVRAM的内容

D.复制NVRAM的目录

参考答案:C

18、下列有关Cisco IOS ping指示符的陈述哪一项是正确的(3 分)

A.“!”表示ping操作不成功,设备可能无法找到DNS服务器。

B.“U”可能表示沿途的某个路由器不包含通往目的地址的路由,而且ping操作不成功C.“.”表示ping操作是成功的,但是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长。

D.“.”和“!”的组合表示沿途的某个路由器没有通往目的地址的路由并发回了一个ICMP无法到达消息。

参考答案:B

19、TCP/IP协议模型的哪一层将决定通过网络的最佳路径?(3 分)

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网络接入层

参考答案:C

20、在TCP通信中使用源端口号的目的是什么?(3 分)

A.通知远程设备会话结束

B.组合以混乱顺序到达的数据段

C.跟踪设备之间的多个会话

D.查询未接收数据段

参考答案:C

多项选择题

21、IPv6单播地址包括哪两种类型?(请选择两项。)(4 分)

A.组播

B.环回

C.本地链路

D.任播

E.广播

参考答案:CD

22、RFC 1918将哪三个地址块定义为用于私有网络?(选择三项。)(4 分)A.10.0.0.0/8

B.172.16.0.0/12

C.192.168.0.0/16

D.100.64.0.0/14

E.169.254.0.0/16

F.239.0.0.0/8

参考答案:ABC

23、下列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以太网标准中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的特点或功能?(选择两项。)(4 分)

A.逻辑链路控制在软件中实现。

B.逻辑链路控制在IEEE 802.3标准中指定。

C.LLC子层会向数据添加一个帧头和帧尾。

D.数据链路层使用LLC与协议簇的上层通信。

E.LLC子层负责定位和检索介质上和介质外的帧。

参考答案:AD

24、下列哪两个因素会影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选择?(请选择两项。)(4 分)A.终端设备应用程序如何生成数据

B.节点之间的连接如何显示在数据链路层中

C.终端设备上的网卡如何编码信号

D.节点如何共享介质

E.IP协议如何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

参考答案:BD

25、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执行哪两种服务?(选择两项。)(4 分)

A.加密数据包。

B.确定转发数据包的路径。

C.接受第3层数据包,并将其封装成帧。

D.提供介质访问控制并执行错误检测。

E.通过构建MAC地址表来监控第2层通信。

参考答案:CD

26、IPv4地址由哪两部分组成?(4 分)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下一跳

D.广播

E.子网掩码

F.?password cisco

参考答案:AB

27、IPv6全局单播地址包括哪三个部分?(请选择三项。)(4 分)

A.用于标识特定主机的本地网络的接口ID

B.用于标识ISP提供的地址网络部分的全局路由前缀

C.用于标识本地企业站点内部网络的子网ID

D.用于标识本地管理员提供的网络地址部分的全局路由前缀

E.用于标识网络中的本地主机的接口ID

参考答案:BCE

28、网络管理员发现一些新安装的以太网电缆传输的数据信号损坏和失真。新的布线接近天花板上的荧光灯和电子设备。下列哪两个因素可能干扰铜缆并导致信号失真和数据损坏?(请选择两项。)(4 分)

A.EMI

B.串扰

C.RFI

D.信号衰减

E.扩展电缆长度

参考答案:AC

29、网络管理员正在设计新的无线网络的布局。构建无线网络时应关注哪三个领域?(请选择三项。)(4 分)

A.移动性选项

B.安全性

C.干扰

D.覆盖范围

E.广泛的布线

F.数据包冲突

参考答案:BCD

30、下列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固定配置以太网交换机?(请选择两项。)(4 分)A.该交换机不能配置多个VLAN。

B.该交换机不能配置SVI。

C.固定配置交换机可以堆叠。

D.交换机上的端口数量不能增加。

E.交换机的端口密度取决于Cisco IOS。

参考答案:CD

单项选择题

1、小型公司只有一台路由器作为其ISP的出口点。如果路由器自身或其与ISP的连接发生故障,应该采用哪种解决方案来维持连接?(3 分)

A.激活与ISP连接的另一个路由器接口,以便流量由此通过。

B.使用第二台路由器连接到另一个ISP。

C.从另一个ISP购买第二个成本最低链路来连接到该路由器。

D.在与内部网络连接的路由器上增加更多接口。

参考答案:B

2、网络技术人员正在检查从PC到地址为10.1.1.5的远程主机的网络连接。下列哪个命令在Windows PC上发出时,将会显示通往远程主机的路径?(3 分)A.trace 10.1.1.5

B.traceroute 10.1.1.5

C.tracert 10.1.1.5

D.ping 10.1.1.5

参考答案:C

3、下列有关Cisco IOS ping指示符的陈述哪一项是正确的(3 分)

A.“!”表示ping操作不成功,设备可能无法找到DNS服务器。

B.“U”可能表示沿途的某个路由器不包含通往目的地址的路由,而且ping操作不成功C.“.”表示ping操作是成功的,但是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长。

D.“.”和“!”的组合表示沿途的某个路由器没有通往目的地址的路由并发回了一个ICMP无法到达消息。

参考答案:B

4、小型企业采用IMAP而不采用POP有什么优势?(3 分)

A.邮件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中,直到从电子邮件客户端手动删除。

B.当用户连接到POP服务器时,邮件副本在短期内会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中,但IMAP会长期保存邮件。

C.IMAP发送和检索电子邮件,但POP只检索电子邮件。

D.POP只允许客户端集中式存储邮件,而IMAP允许分布式存储邮件。

参考答案:A

5、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是什么?(3 分)

A.定义硬件执行的介质访问进程

B.提供数据链路层寻址

C.确定所使用的网络层协议

D.接受数据段,并将其打包成被称为数据包的数据单元

参考答案:C

6、在TCP通信中使用源端口号的目的是什么?(3 分)

A.通知远程设备会话结束

B.组合以混乱顺序到达的数据段

C.跟踪设备之间的多个会话

D.查询未接收数据段

参考答案:C

7、通过在传输层使用UDP与服务器建立通信时,客户端将执行哪个操作?(3 分)

A.客户端将设置会话的窗口大小。

B.客户端将发送ISN到服务器以开始三次握手。

C.客户端将随机选择源端口号。

D.客户端将发送同步数据段以开始会话。

参考答案:C

8、一位员工希望以尽可能最安全的方式远程访问公司网络。下列哪种网络特征将允许员工获得对公司网络的安全远程访问?(3 分)

A.ACL

B.IPS

C.VPN

D.BYOD

参考答案:C

9、下列有关客户端-服务器网络的陈述哪项是正确的(3 分)

A.该网络包含专用服务器。

B.每台设备都可以充当服务器和客户端。

C.工作站使用SAMBA或Gnutella访问网络资源。

D.每台对等设备通过访问索引服务器获取存储在被视为混合网络系统的另一对等设备中的资源位置。

参考答案:A

10、在路由器的特权EXEC模式发出cd nvram:命令,然后发出dir命令有什么作用?(3 分)

A.清除NVRAM的内容

B.将所有新文件指向NVRAM

C.列出NVRAM的内容

D.复制NVRAM的目录

参考答案:C

11、思科路由器上的启动配置文件的作用是什么?(3 分)

A.便于设备硬件组件的基本操作

B.包含用于在启动时实施路由器初始配置的命令

C.包含路由器IOS当前使用的配置命令

D.提供受限的IOS备份版本,以应对路由器无法加载功能完整的IOS的情况

参考答案:B

12、DNS MX记录中包含哪些类型的信息?(3 分)

A.用于确定服务的别名的FQDN

B.FQDN条目的IP地址

C.映射到邮件交换服务器的域名

D.权威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参考答案:C

13、网络拥塞使源设备了解到发送到目的设备的TCP数据段丢失。TCP协议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什么?(3 分)

A.源设备减少它在收到来自目的设备的确认之前发送的数据量。

B.源设备减小窗口大小以便从目的设备处降低传输速率。

C.目的设备减小窗口大小。

D.目的设备发送更少的确认消息以节省带宽。

参考答案:A

14、哪个路由表条目具有一个与目的网络关联的下一跳地址?(3 分)

A.直连路由

B.本地路由

C.远程路由

D.C和L源路由

参考答案:C

15、管理员想要将路由器配置文件备份到与路由器连接的USB驱动器上。管理员应当使用哪个命令来验证路由器是否识别了USB驱动器?(3 分)

A.pwd

B.cd USB

C.dir flash0:

D.show file systems

参考答案:D

16、使用UDP相对于TCP有何优点?(3 分)

A.UDP通信需要的开销较低。

B.UDP通信更加可靠。

C.UDP会对接收到的顺序混乱的数据段进行重新排序。

D.UDP会确认收到的数据。

参考答案:A

17、使用SMB相对于FTP有何优点(3 分)

A.只有通过SMB才能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数据。

B.只有SMB与客户端建立了两个并行连接,从而使数据传输更快。

C.因为SMB使用TCP,而FTP使用UDP,所以SMB比FTP更可靠。

D.SMB客户端可以与服务器建立长期连接。

参考答案:D

18、哪项陈述描述了融合网络的特征?(3 分)

A.将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给各种设备的单个网络。

B.网络服务通过各种不同的网络平台传输

C.网络为每个网络服务建立不同的通信通道

D.网络为语音、视频和数据使用不同的技术

参考答案:A

19、OSI模型的哪一层负责指定特定介质类型使用的封装方法?(3 分)

A.应用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

参考答案:C

20、下列哪种协议可用于将邮件从电子邮件服务器传输到电子邮件客户端?(3 分)A.SMTP

B.POP3

C.SNMP

D.HTTP

参考答案:B

多项选择题

21、下列哪些因素使光缆比铜缆更适用于连接不同建筑物?(选择三项)(4 分)A.每根电缆覆盖的距离更远

B.安装成本更低

C.EMI/RFI 的影响有限

D.耐用的连接

E.潜在带宽更高

F.易于端接

参考答案:ACE

22、下列哪三项是传输层的职责?(4 分)

A.满足应用程序的可靠性要求(如果有)

B.在同一网络上多路复用来自许多用户或应用程序的多个通信流

C.确定应当处理传输数据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D.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网络

E.将数据格式化成兼容形式,以便目的设备接收

F.对帧中的内容执行错误检测

参考答案:ABC

23、哪两项是可扩展网络的特征?(选择两项。)(4 分)

A.流量增加时容易过载

B.规模增长时不会对现有用户造成影响

C.不如小型网络可靠

D.适用于允许扩展的模块化设备

E.提供数量有限的应用程序

参考答案:BD

24、网络管理员正在设计新的无线网络的布局。构建无线网络时应关注哪三个领域?(请选择三项。)(4 分)

A.移动性选项

B.安全性

C.干扰

D.覆盖范围

E.广泛的布线

F.数据包冲突

参考答案:BCD

25、用户正在尝试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974464421.html,/但未成功。必须在主机上设置哪两个配置值才能允许访问?(选择两项。)(4 分)

A.DNS 服务器

B.源端口号

C.HTTP服务器

D.默认网关

E.源MAC地址

参考答案:AD

26、以下哪两种类型的设备通常为其分配静态IP地址?(选择两项。)(4 分)A.工作站

B.Web服务器

C.打印机

D.集线器

E.笔记本电脑

参考答案:BC

27、哪两项功能是由网络层提供的?(请选择两项。)(4 分)

A.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上运行的进程之间传输数据

B.提供带有独特网络标识符的终端设备。

C.在网络介质上放置数据

D.将数据包发送到其他网络中的目的主机上

E.提供专用的端到端连接

参考答案:BD

28、下面哪两项是点对点网络的缺点?(4 分)

A.组建和维护费用高昂

B.不能集中管理

C.配置起来非常复杂

D.可扩展性不佳

参考答案:BD

29、下列哪三种设备被视为网络中的终端设备?(选择三项。)(4 分)

A.路由器

B.交换机

C.VoIP电话

D.监控摄像头

F.网真传点

参考答案:CDF

30、OSI模型的哪三层提供类似于TCP/IP模型的应用层提供的网络服务?(请选择三项。)(4 分)

A.物理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E.表示层

F.数据链路层

参考答案:BDE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Cisco IOS ping指示符的陈述哪一项是正确的(3 分)

A.“!”表示ping操作不成功,设备可能无法找到DNS服务器。

B.“U”可能表示沿途的某个路由器不包含通往目的地址的路由,而且ping操作不成功C.“.”表示ping操作是成功的,但是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长。

D.“.”和“!”的组合表示沿途的某个路由器没有通往目的地址的路由并发回了一个ICMP无法到达消息。

参考答案:B

2、物理地址在OSI模型的哪一层进行封装?(3 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参考答案:B

3、 TCP/IP协议模型的哪一层将决定通过网络的最佳路径?(3 分)

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网络接入层

参考答案:C

4、发送给一组特定主机的消息属于哪种类型?(3 分)

A.静态

B.单播

C.动态

E.广播

参考答案:D

5、通过在传输层使用UDP与服务器建立通信时,客户端将执行哪个操作?(3 分)

A.客户端将设置会话的窗口大小。

B.客户端将发送ISN到服务器以开始三次握手。

C.客户端将随机选择源端口号。

D.客户端将发送同步数据段以开始会话。

参考答案:C

6、哪种类型的应用程序最适合使用UDP?(3 分)

A.对延迟敏感的应用程序

B.需要重新传输丢失数据段的应用程序

C.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程序

D.对丢包敏感的应用程序

参考答案:A

7、 Windows 7计算机上的一个特定网站似乎没有响应。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什么命令来显示此网页的任何缓存DNS条目?(3 分)

A.ipconfig /all

B.arp -a

C.ipconfig /displaydns

D.nslookup

参考答案:C

8、下列哪种协议可用于将邮件从电子邮件服务器传输到电子邮件客户端?(3 分)A.SMTP

B.POP3

C.SNMP

D.HTTP

参考答案:B

9、什么类型的传输会使用数据链路层地址?(3 分)

A.远程传输

B.本地传送和远程传输

C.本地传送

D.使用路由器的远程传输

参考答案:C

10、在数据通信行业中,开放标准为什么重要?(3 分)

A.它们是设备获取Internet访问所必需的。

B.它们消除了安全漏洞的威胁

C.它们实现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软件和硬件之间的互操作性

D.它们鼓励网络组织开发专有软件来维护其竞争优势

参考答案:C

11、在路由器的特权EXEC模式发出cd nvram:命令,然后发出dir命令有什么作用?(3 分)

A.清除NVRAM的内容

B.将所有新文件指向NVRAM

C.列出NVRAM的内容

D.复制NVRAM的目录

参考答案:C

12、在TCP通信中使用源端口号的目的是什么?(3 分)

A.通知远程设备会话结束

B.组合以混乱顺序到达的数据段

C.跟踪设备之间的多个会话

D.查询未接收数据段

参考答案:C

13、BYOD如何改变企业实施网络的方式?(3 分)

A.BYOD需要组织购买笔记本电脑而非台式电脑

B.每位BYOD用户负责其自己的网络安全,因此减少了对组织安全策略的需求C.BYOD设备比组织购买的设备更昂贵

D.BYOD在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地点和方式方面提供灵活性

参考答案:D

14、哪种类型的流量通过网络时最可能拥有最高优先级?(3 分)

A.FTP

B.即时消息

C.语音

D.SNMP

参考答案:C

15、一个有线激光打印机与家用计算机连接。该打印机已实现共享,因此家庭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也可以使用该打印机。使用的是哪种网络模型?(3 分)

A.对等(P2P)

B.基于客户端

D.点对点

参考答案:A

16、TCP服务器进程有何特征?(3 分)

A.服务器上运行的每个应用程序进程都必须配置为使用动态端口号。

B.服务器上可以同时开启很多端口,每个端口对应一个动态服务器应用程序。

C.在同一传输层服务中,单个服务器上可以同时存在具有相同端口号的两个不同服务。D.同时运行两个不同应用程序的主机可以为两个应用程序配置相同的服务器端口。

参考答案:B

17、一位技术人员使用以下命令来配置交换机:

SwitchA(config)# interface vlan 1

SwitchA(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SwitchA(config-if)# no shutdown

技术人员在进行什么配置?(3 分)

A.T elnet访问

B.SVI

C.密码加密

D.物理交换机端口访问

参考答案:B

18、哪个设备可以充当网关允许主机向远程IP网络发送流量?(3 分)

A.DNS服务器

B.DHCP服务器

C.本地路由器

D.本地交换机

参考答案:C

19、协议在数据通信中起到哪些作用?(3 分)

A.为每种类型的通信指定通道或介质带宽

B.指定将用于支持通信的设备操作系统

C.为进行特定类型通信提供所需规则

D.规定通信过程中发送的消息内容

参考答案:C

20、一位员工希望以尽可能最安全的方式远程访问公司网络。下列哪种网络特征将允许员工获得对公司网络的安全远程访问?(3 分)

A.ACL

C.VPN

D.BYOD

参考答案:C

多项选择题

21、以下哪两项功能或操作是由MAC子层执行的?(请选择两项。)(4 分)A.负责介质访问控制。

B.执行网卡驱动程序软件的功能。

C.添加报头和报尾以形成OSI第2层PDU。

D.处理上层和下层之间的通信。

E.将控制信息加入到网络协议层数据。

参考答案:AC

22、下列哪两个因素会影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选择?(请选择两项。)(4 分)A.终端设备应用程序如何生成数据

B.节点之间的连接如何显示在数据链路层中

C.终端设备上的网卡如何编码信号

D.节点如何共享介质

E.IP协议如何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

参考答案:BD

23、下列哪三个命令用于通过与控制台接口的连接建立对路由器的安全访问?(选择三项。)(4 分)

A.?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B.line vty 0 4

C.?line console 0

D.enable secret cisco

E.?login

F.password cisco

参考答案:CEF

24、下列哪三项是传输层的职责?(4 分)

A.满足应用程序的可靠性要求(如果有)

B.在同一网络上多路复用来自许多用户或应用程序的多个通信流

C.确定应当处理传输数据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D.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网络

E.将数据格式化成兼容形式,以便目的设备接收

F.对帧中的内容执行错误检测

参考答案:ABC

25、下列哪些因素使光缆比铜缆更适用于连接不同建筑物?(选择三项)(4 分)A.每根电缆覆盖的距离更远

B.安装成本更低

C.EMI/RFI 的影响有限

D.耐用的连接

E.潜在带宽更高

F.易于端接

参考答案:ACE

26、以下哪两种类型的设备通常为其分配静态IP地址?(选择两项。)(4 分)A.工作站

B.Web服务器

C.打印机

D.集线器

E.笔记本电脑

参考答案:BC

27、下列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固定配置以太网交换机?(请选择两项。)(4 分)A.该交换机不能配置多个VLAN。

B.该交换机不能配置SVI。

C.固定配置交换机可以堆叠。

D.交换机上的端口数量不能增加。

E.交换机的端口密度取决于Cisco IOS。

参考答案:CD

28、RFC 1918将哪三个地址块定义为用于私有网络?(选择三项。)(4 分)A.10.0.0.0/8

B.172.16.0.0/12

C.192.168.0.0/16

D.100.64.0.0/14

E.169.254.0.0/16

F.239.0.0.0/8

参考答案:ABC

29、IPv4地址由哪两部分组成?(4 分)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下一跳

D.广播

E.子网掩码

F.?password cisco

参考答案:AB

30、以下哪三项是私有IP地址?(请选择三项。)(4 分)

A.10.1.1.1 B.172.32.5.2 C.192.167.10.10 D.172.16.4.4 E.192.168.5.5 F.224.6.6.6

参考答案:ADE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计算机技术专业)》系统地讲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Windows M网络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包括:Internet网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第二章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第三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IEP,/IP协议;第四章介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第五章介绍网络安全和管理的概念,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Windows NT网络的使用和管理;第八章介绍最新的Windows 2000的特性和升级方法;第九章安排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验指导。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计算机技术专业)》既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又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新技术,内容简要实用,通俗易懂。各章均安排一定的思考练习题,针对性强,便于组织教学和培训。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概念 一、为什么使用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功能与服务 一、网络基本功能 二、网络基本服务 第三节 网络的结构 一、网络基本模块 二、网络的拓扑结构 三、网络组织方法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一、高速网络技术 二、综合服务数据网.ISDN技术 三、无线网络技术 四、智能网络技术 第五节 Internet网络简介 一、基本概念 二、连接Internet网 三、访问Internet网 思考练习题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数据信息和数据通信 二、信道和带宽 三、传输速率与传输方向 第二节 数据传输方式 一、基带传输 二、频带传输 三、宽带传输 四、串行传送与并行传送 五、同步方式 第三节 数据交换技术 一、线路交换 二、存储交换 第四节 系统连接方式 第五节 数据传输设备 一、传输系统模型 二、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3_有答案

温岭职业技术学校XX学年XX学期XX年级模拟考试 计算机试题卷 ___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共3大题,共X页。满分1分,考试时间X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3.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0分,共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有入网设备共用一条传输线路的网络,其网络类型是________。() A.环型 B.星型 C.网状型 D.总线型 2.学校计算机房的局域网因个别工作站的静态IP地址常被改动而发生IP地址冲突,解决该问题可以启用网络服务器________服务的功能,以租借形式给每台工作站分配一个IP地址。 () A.WWW B.DHCP C.DNS D.FTP 3.手机和电脑通过无线传输媒介互连,该媒介有可能是________。() A.激光 B.红外线 C.双绞线 D.光纤 4.网络拓扑结构反映出网络________。() A.载体 B.功能 C.跨度 D.连接的几何形式 5.以下网络设备中,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是________。 () A.集线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6.在Internet中,有如下IP地址,其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________。 () A.128.20.1.1 B.125.101.88.101 C.188.102.75.125 D.202.110.162.18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06年事业单位招考专业知识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试题答案附后 (一)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_b_____。 A.加框显示B.反像显示 C.加亮显示D.闪烁显示 23.一张1.44M容量软盘,大约可存储_____a_______个中文字。 A.72万B.144万 C.14万D.720万 24.对3寸软盘进行写保护应将_________b_____。 A.封上写保护口B.将写保护口留空 C.在盘面贴上用户标签D.改变磁盘的容量 31.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由___b___个二进制位组成。 A.1 B.2 C.8 D.16 44.在Access97的表中,通常称一个表列为______b___。 A.1个记录B.1个字段 C.1个表页D.1个关系 51.在拨号入网时,当线路接通后MODEM会发出声音,称为_____c____。 A.电铃声B.开机声 C.握手声D.电波声 (二)多选题 1.在Windows98中,以下关于剪贴板的描述,正确的有__acd______。 A.关闭Windows98后,剪贴板中的内容将消失 B.各次剪切或复制到剪贴板的内容,将导致剪贴板的内容越积越多 C.剪贴板的内容可以粘贴到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中 D.剪贴板中只保存有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2.Windows98的桌面上一般包含有下列元素______acd______。 A.开始按钮B.显示器屏幕 C.快捷图标D.任务栏 3.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的方式有_____bcd_______。 A.按照建立文件的操作者姓名 B.按需要查找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C.按照文件最后的修改日期 D.按高级方式查找(可以给出需要查找文件的某些特征、状况) 4.如果在桌面上打开了多个窗口,使其中一个窗口变为当前窗口,可以____abd_____。A.单击位于任务栏中对应的任务按钮 B.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右键 C.在桌面的背景部分双击鼠标左键 D.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左键 5.当前常见的序号码有_____cd________。 A.五笔字型码B.表形码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3分) A、B、C、D、 A、通信 B、软件 C、信息 D、电话 2. 计算机网络中,()主要用来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起来。(3分) A、B、C、D、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中继器 D、网卡 3. 接入Internet的电脑必须装有()。(3分) A、B、C、D、 A、Word B、Excel C、TCP/IP D、HTML 4. 局域网的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应用软件和()。 (3分) A、B、C、D、 A、工作站上的软件 B、网络操作系统 C、网络传输协议 D、网络互联 5. 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和通信介质。 (3分) A、B、C、D、 A、计算机 B、网卡

C、网络拓扑结构 D、网络协议 6. 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3分) A、B、C、D、 A、URL B、ISP C、WAN D、LAN 7. 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介质包括()。(3分) A、B、C、D、 A、同轴电缆、光纤和双绞线 B、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C、光纤和微波 D、卫星和电缆 8. 目前局域网的传播介质(媒体)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3 分) A、B、C、D、 A、通信卫星 B、公共数据网 C、电话线 D、光纤 9. 目前因特网还没有提供的服务是()。(3分) A、B、C、D、 A、文本传送 B、电子函件 C、远程使用计算机 D、电视广播 10. 网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3分) A、B、C、D、

A、网络互联 B、将计算机连接到通信介质上 C、实现数据传输 D、进行电信号匹配 11. 网络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必须有一个地址,而且()。(3分) A、B、C、D、 A、不同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地址允许重复 B、同一个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地址不允许重复 C、同一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地址允许重复 D、两台不在同一城市的计算机的地址允许重复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分) A、B、C、D、 A、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相同的传输速率和相同的传输距离 B、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不同的传输距离 C、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相同的传输速率和不同的传输距离 D、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相同的传输距离 13. 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3分) A、B、C、D、 A、WAN B、LAN C、MAN D、CAN 14. 广域网是按照( )来分的。 (3分) A、B、C、D、 A、网络使用者 B、信息交换方式 C、网络作用范围 D、传输控制协议 15. 在计算机网络中,软件资源共享指的是( )。(3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社会上已广泛应用,本章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使同学深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章的操作在全国一级中占10分,而高校一级中占20分,主要考使用Outlook2000收发电子邮件题目难度不大,望大家在认真做好相关实验,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满分。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

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 和内存。如图1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见图2)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图1 图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级选择

1.QoS QoS技术:RSVP、diffserv、MPLS 2.RPR RPR每个节点都执行:SPR公平算法 RPR两节点之间的裸光纤最大长度可达100公里。 RPR采用自愈环思想,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节点和光纤。 源节点向目的节点成功发出的数据帧要由:目的节点从环中收回。 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频分复用) 顺时针为外环,逆时针为内环。 2.以太网: 以信元为单位传输数据的是宽带无源网络:它不属于光以太网技术。 物理层标准命名法:type-y中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m。(米×) 3.传输速率 OC-3:155.52 OC-12:622.080 OC-n:n*51.8M。 802.11a&802.11g:54Mb 802.11b:11Mb 蓝牙同步信道频率:64kbps 异步信道速率:非对称连接:732.2/57.6kbps 对称连接:433.9kbps(全双工) ADSL为速率非对称性,上行速率64-640kbps(最大8Mbps×),下行速率500kbps-7Mbps。 hiperLAN/1:上行速率最高20Mbps;hiperLAN/2:上行速率最高54Mbps。 4.服务器 采用SMP技术的服务器总体性能取决于:CPU的数量、主频、系统内存等。 服务器可用性99.9%、99.99%、99.999%,停机时间8.8小时、53min、5min。 采用raid技术可提高:磁盘存储容量(容错能力×) 有些服务器自带RAID控制器,无需另外添加。 集群系统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虽不会使整个网络出现故障,但:仍影响系统性能。 BIS模式应用服务器:访问不同的应用程序无需不同的客户端程序。 用虚拟服务器的方法在一台服务器上构建多个网站:可用IP地址、TCP、主机头名称. 5.BGP 一个BGP发言人与其他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前:先要建立TCP连接。路由信息发生变化,BGP发言人使用:update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notification×)路由器检测到错误时(发生变化×),BGP发言人使用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 四个分组:open、update、keepalive、notification(inform×) 6.城域网 三个平台一个出口:网络平台、业务平台、管理平台、城市宽带出口。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题库完整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 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I.光纤传输技术Ⅱ.路由选择算法Ⅲ.无线通信技术Ⅳ.流量控制方法 A)I和Ⅱ B)I和Ⅲ C)Ⅱ和Ⅳ D)Ⅲ和Ⅳ 答案:C)解析: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可靠性高,结构复杂,广域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构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来实现正确的传输。目前实际存在和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状拓扑 构型。 (2)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3Mbps B)1×103Kbps C)l×106Mbps D)1×109Kbps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单位换算。所谓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做b/s或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l/T,常用位/秒千位/秒或兆位/秒作为单位。 lKbps=1 000bps, lMbps=1 000Kbps, lGbps=1 000Mbps。 (3)Internet 2可以连接到现在的Internet上,但其宗旨是组建一个为其成员组织服务的 专用网络,初始运行速率可以达到()。 A)51.84mbps B)155.520Mbps C)2.5Gbps D)10Gbps 答案:D)解析:Internet 2是非赢利组织UCAID的一个项目,初始运行速率可达10Gbps。 (4)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 A)提供可靠服务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端到端服务 D)提供全双工服务 答案: A)解析:传输层的作用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服务协议UDP。其中,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5)VLAN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 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 答案:B)解析:同VLAN中的主机可以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交换机上,也可以连接在不同的 局域网交换机上,只要这些交换机是互联的。 (6)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 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答案:C)解析:TCP/IP具有下列特点:①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②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 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念 重点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教学时数:2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与多媒体相结合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步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应用的重要手段。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涉及到的四个要点 1、定义: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美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四个要点:(1)计算机网络包含两台以上的地理位置不同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 (2)网络中各结点的连接需要一条通道,即由传输介质实现物理互联。 (3)网络中各结点之间互相通信或交换信息,需要有某些约定和规则,这些约定和规则的集合就是协议,其功能是实现各结点的逻辑互联。 (4)计算机网络是以实现数据通信和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共享为目的。 3、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人们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资源包括数据、应用程序和外围设备。 电子邮件是在线通信的经典形式。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早在1925年当计算机还处于第一代的电子管时期,美国就建立了一套SAGE(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系统,即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该系统将远距离的雷达和其他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旋风型计算机,第一次实现了利用计算机远距离地集中控制和人——机对话。SAGE系统的诞生被誉为计算机通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计算机终端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3-有答案

^ 温岭职业技术学校XX学年XX学期XX年级模拟考试 计算机试题卷 ___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共3大题,共X页。满分1分,考试时间X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3.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0分,共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有入网设备共用一条传输线路的网络,其网络类型是________。 () A.环型 B.星型 C.网状型 D.总线型 2.学校计算机房的局域网因个别工作站的静态IP地址常被改动而发生IP地址冲突,解决该问题可以启用网络服务器________服务的功能,以租借形式给每台工作站分配一个IP地址。 () - 3.手机和电脑通过无线传输媒介互连,该媒介有可能是________。 () A.激光 B.红外线 C.双绞线 D.光纤 4.网络拓扑结构反映出网络________。 () A.载体 B.功能 C.跨度 D.连接的几何形式 5.以下网络设备中,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是________。 () A.集线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6.在Internet中,有如下IP地址,其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________。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1、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1 1、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

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 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基本教学活动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学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时安排:40学时 教材: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吴功宜吴英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学目的: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网络结构体系及协议有系统认识,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动向,对新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编制说明:由于教学对象与计划内本科生不同及学时的安排,故在教学内容上有比较大的区别,对一些已经过时的内容进行了割舍,淡化了一些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加强了实践内容的教学。 考试目的: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网络应用而设,考试的目的主要考察同学对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理解程度,明白网络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设备及方式,并对新技术的了解。―――――――――――――――――――――――――――――――――――――――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4学时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网络发展史 网络的分类 网络应用 第二章:数据通信与广域网技术8学时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通信模型信道概念信息、数据与信号的概念。 传输介质:介质类型及主要特性。

数据编码技术:数字、模拟数据编码方法,主要数字数据编码方法及特点。传输技术:基带传输技术,频带传输技术,通信信道分析。 复用技术:复用方式分类。 数据交换技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报文交换 差错控制方法:差错控制机制 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学时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分层意义,协议组成。 OSI参考模型:基本概念,模型层次,各层功能。 TCP/IP参考模型:模型层次,各层功能。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 第四章:局域网基本工作原理7学时局域网技术特点:局域网络概念,技术特点。 局域网拓扑结构:分类及及与物理结构的区别。 IEEE802参考模型 共享局域网工作原理: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 局域网技术发展:高速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第五章:局域网组网技术5学时 局域网传输介质 局域网组网设备 局域网组网方法 结构化布线技术 第六章:网络互连技术3学时

计算机网络技术前三章习题

第1章概述 一、填空题 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和()。 2、相对于OSI/ISO 七层网络结构参考模型,TCP/IP协议没有定义()和()。 3、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为()和()。 4、TCP/IP 模型分为四层,它们是( )、( )、( )、( )。 5、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中,最有影响的有( )和( )。 6、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划分可以分为( ),局域网和( )和个人区域网。 7、在分层结构中,从第一层到第三层数据传送的单位分别是( )、( )、( )。 8、OSI体系结构的可分为物理层、( )、( )、( )、会话层、 ( )、和应用层。 9、计算机网络采用( )交换技术,而传统电话网络则采用( )交换技术。 10、在网络上进行通信的双方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个规则称为( )。 11、利用电话拨号连接Internet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硬件设备是( ) 。 12、报文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叫时延,网络中时延主要由传播时延、( )、( )和()。 13、在OSI的不同层次中,所传输的数据形式是不同的,物理层所传的数据单位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运输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 1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有()层。 15、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和()。 16、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和()。 17、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18、所谓的“三网”指()、()和()。 19、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和()。 20、Internet的前身是()。 21、因特网的拓扑结构从工作方式看可以划分为()和()两大块。 22、网络边缘的通信方式通常分为()和()两大类。 二、单选题 1、不属于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应是哪一种:() A、语义 B、语法 C、同步 D、词汇 2、数据从上到下封装的格式为:() A、比特分组帧段数据 B、数据段分组帧比特 C、比特帧分组段数据 D、数据分组段帧比特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 A、ISP/SPX B、PPP C、TCP/IP D、SLIP 5、通过电话网实现数据交换,采用的是:()。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数据报业务服务 D、虚电路业务服务 6、OSI代表()。 A、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 Institute B、Organization for Internet Standards C、Open Standards Institute D、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TCP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T.对 2、IP地址是一个B类网地址。 T.对 3、虚电路无须对每个报文分组进行路由选择。 T.对 4、OSPF属于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F.错(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5、通过网络互联层能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包可靠传输。 F.错 6、在 T.对 7、在 F.错 8 F.错 9 况。 T.对 10 F. 11、TCP F.错( 12 T.对 13、FTP F.错 14、DNS F.错 15、采用 F.错 16 F.错 1 D.让每一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方法。 2、保持计时器 H.为防止TCP连接处于长时期空闲而设置的计时器。 3、计算机网络 F.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4、频带传输 A.在模拟通信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5、ICMP J.具有差错报告、故障诊断与网络控制等功能的网络层协议。

7、网络体系结构 B.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8、路由汇聚 C.用来减少路由表中路由项数量的方法。 9、分组头长度 B.IPv4分组头中16位的长度字段。 10、E-mail G.实现互联网中发送与接收邮件的基本服务功能。 11、半双工通信 H.在一条通信线路中某一时刻仅能单向信号传输的方法。 12、数据链路层 F. 路。 13、ISP D. 14 G.TCP 15、超网 C. 16 B. 17 18 G. 单选题 1、 A.PPP B.TCP C.IP D.ARP 2 A.双绞线 B. C. D. 3、电话交换系统采用的交换技术是______。 A.报文交换 B.分组交换 C.电路交换 D.信号交换 4、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______。 A.WWW B.FTP C.Telnet D.SMTP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网络节点和链路的几何图形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网络单元的地理分布和互联关系的几何构型。 2.(×)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其信道访问技术、网络性能、设备开销等基本相同,适合相同场合。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是指资源子网的拓扑结构。 4.(√)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网络结构简单、扩展容易,网络中的任何结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较高。 5.(×)星型网络的中心节点是主节点,具有中继交换和数据处理能力,网络结构简单,建网容易,可靠性好。 6.(√)环型网数据传输路径固定,没有路径选择的问题,网络实现简单,适应传输信息量不大的场合,但网络可靠性较差。 7.(√)树状网络是分层结构,适用于分级管理和控制系统,除叶节点及其连线外,任一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 8.(√)当网络中各节点连接没有一定规则、地理位置分散,而设计通信线路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时,我们通常选用网状网络。 9.(√)总线型拓扑结构分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局域网一般采用的是单总线结构。 10.(×)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可靠性高、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和实时性强。 11.(×)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集中控制,简单的访问协议,但电缆长度及安装费用高,故障诊断困难、扩展困难,全网工作依赖于中央节点。 12.(√)环型拓扑结构适合于光纤、网络实时性好,但网络扩展配置因难,故障诊断困难,节点故障则引起全网故障。 13.(√)树型拓扑结构易于扩展、故障隔离方便,但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 14.(×)网状型拓扑结构是将星型和总线型两种拓扑结构混合起来的一种拓扑结构。 15.(√)网状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扩展、故障的诊断和隔离方便、安装电缆方便。 16.(√)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而通信则是实现所有网络功能的基础和关键。 17.(√)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 18.(×)OSI参考模型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直接的数据传送在传输层。 19.(×)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真正功能是为其下一层提供服务。 20.(√)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是通信子网与用户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是控制通信子网、处理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最低层。 21.(√)OSI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接收由会话层来的数据,并向高层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具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及故障恢复功能。 22.(×)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包括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的问题,有关语义的处理由表示层负责,有关语法的处理由应用层负责。 23.(×)令牌传递控制法适用星状拓扑网络结构、基带传输。 24.(√)从本质上看,ATM技术是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速交换技术。 25.(√)10BASE-T是双绞线以太网,使用两对非屏蔽双绞线,一对线发送数据,一对线接收数据,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26.(×)10BASE-T以太网网络中,一根双绞线的长度不能超过100m,任意2个工作站之间最多可以有5台Hub。 27.(×)快速以太网100BASE-T和100VG-AnyLAN,都只能适用于星状拓扑结构网络。 28.(√)千兆以太网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包括光纤和双绞线。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

RFC(Reque st For Comments)意为“请求评论”,通常,当某专家提出新的标准或协议,就在RFC上发表,意为征求外界意见,大家可以在其基础上修改与补充,所以RFC编号越大说明越新,RFC包含了因特网几乎所有资料。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交换”(switching)的含义就是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 ?通信 ?释放连接 电路交换传送数据效率较低 报文交换 采用储存转发的方式 不需要建立连接 随时发送,但要加上双方地址信息 所经路径可不同 发送与接收顺序可不同 似日常生活中的邮寄 分组交换 由于报文大小可以不一致,影响通 信效率。分组交换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bit/s)。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服务,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的功能 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教育等。 21.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共享网中各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22.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可通过网络将部分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23. 对于较大型综合性问题的处理,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由不同计算机进行分布处理,提高处理速度,有效利用设备。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往往能够将多台性能不一定很高的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使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费用大大降低。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X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三) 一、填空题。 1、通信是信息的传输与。 2、数据的成功传输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和传输媒体的性能。 3、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主要包括和传输媒体。 4、通道的带宽是指能够通过信道的正弦信号的。 5、全双工通信方式相当于把相反方向的方式组给起来。 6、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 7、频带传输的优点是克服电话线上不能传送的缺点。 8、宽带系统是指具有比带宽更宽的信道。 9、同步技术中,接收端要根据发送端所发送的信号频率和来接收信号。 10、字符同步方式中,传输方式更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11、多路复用技术通常包括、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12、波分复用就是光的。 13、异步时分复用技术能动态地按需分配时间片,避免第个时间段中出现 。 14、常见的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15、经由电路交换的通信包括三个阶段:线路建立阶段、、线路释放阶段。 16、ATM信元是由和信息段组成的。 17、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要求误码率低于。 18、反馈重发纠错(ARQ)的实现方式分为和连续工作方式。 19、光纤通过内部光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 20、无线传输介质的特点是利用在空间传播的来传送信息。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字数据的各项中,正确的是() A、数字数据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连续变化的数据 B、数字数据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C、数字数据是表现为离散量的数据,只能取有限个数值 D、数字数据只能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2、下列信道的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按照传输的数据类型分,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B、按照传输的媒体来分,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C、按照传输信号的种类,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D、按照使用权限,分为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等 3、()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A、信道 B、数据传输速率 C、信息 D、数据 4、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 A、Hz B、MHz C、bps D、mps 5、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传输方式是() A、单工方式 B、半单工方式 C、半双工方式 D、全双工方式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专业代码:590102)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分院 2013年8月

目录 一、课程概况 (3) 二、课程简介 (3) 三、课程教学目标 (3)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4) 五、课程学时分配 (9) 六、实施建议 (9) 七、其他 (11)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编号440220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4/4 课程性质专业课考核类别考试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必修课程,计划时数为64学时,其中实践部分32学时,占总学时的50%,本课程4学分。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网络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学生课后的实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网络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 1.职业性。本课程是针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设计,充分考虑了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协调,充分考虑课程和社会岗位的协调,内容选取紧紧网络网站开发管理岗位进行,其内容容量和内容模式都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的特点,理论够用,注重训练和实践。 2.能力性。本课程在设计上注重学生网络网站开发管理能力的培养,结合高职特点,课程设计上重视各类实训,设计有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岗位实训等内容。 3.科学性。除了注重内容选择、容量方面的合理,我们还注意内容顺序、教学模式、效果考核等方面的合理,整体设计由浅入深、层次合理,教学模式和手段多样化,效果考核指标清晰,落到实处。 4.现代性。现代性一是指借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手段,另一是指能与时俱进,有开放性,能有效进行内容更新,适应课程发展需要。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熟悉小型局域网的组网方法,网络设备的简单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2.能力目标 具备互联网服务的简单使用和配置等网络操作技能,如双绞线的制作、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简单网络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