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
《世说新语》中的谢道韫形象特征6页

《世说新语》中的谢道韫形象特征《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志人小说。
由于魏晋时期的独特社会风气,所以这一时期女性的言行举止也受到了社会变化的影响。
谢道韫作为魏晋时期的一朵奇花,在《世说新语》中也有展现她鲜明人格的笔墨,在《先秦?h魏晋南北朝诗》中也存有她的作品。
虽然保存至今的史料不多,但是仍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
一.思想独立才学纵横所谓封建社会,其实是男权主义社会,女性一向是男权主义的附属品,因此古代的女性不参与任何党政交锋和权力斗争,更谈不上什么独立的思想,男女的平等。
古训即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是女性的标准像,若要表现出特别的才能,那就成了大罪。
但是魏晋是一个特别的时代,那时的女性似乎特别拥有卓越的才学,风雅卓群、无所畏惧的精神,同时他们也有女子应有的敏锐洞察力和超前的判断力。
这其中最耀眼的非谢道韫莫属。
《世说新语》中讲到谢道韫对自己丈夫王凝之的数落,首先这是一般封建女子都不会有的行为,但是谢道韫却毫不避讳,直接数落:“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世说新语?贤媛》)似乎其夫王凝之的存在简直就是天大的怪事,真不该有他这样的人出现,更何况成为她谢道韫的丈夫!这样的表现体现了魏晋的女性不仅在婚恋上有表达自己看法的勇气,直接数落自己丈夫的无能,其实间接表达了欲争自己做主的权利,而且在婚后的家庭生活中也想进一步争取男女平等的地位。
这类行为完全可以视作是早期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体悟。
这样的举止言语,自然是出于她的内心,而能够产生并且表现出来,更可以看出她对生活,对人生,对婚姻肯定有过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认识,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截然相异,与社会习俗迥然不同,显然得于自己的独立思想。
比较惊人的是,这类举动在以后各代都没有出现过,如何评价实在是很难的。
其次,谢道韫志向高远、才学惊人,不仅丈夫王凝之不能与之抗衡,就算是学问再大、知识更广阔的士子大多也不是她的对手: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
浅析《世说新语·贤媛》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浅析《世说新语·贤媛》中的悲剧女性形象作者:王欢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9期内容摘要:《世说新语》是南朝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贤媛》篇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
究其原因,和当时的政治制度以及家庭教育有关。
本文还结合《贤媛》篇论述了《世说新语》刻画女性形象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女性形象原因艺术成就《世说新语》被称为“魏晋士人生活百科全书”,它还别开生面地创立了《贤媛》这一门类,这是难能可贵的。
《贤媛》篇共有32则,展现了魏晋时期上流社会中的女性形象。
本文关注的是《贤媛》中女性的不幸婚姻家庭生活。
魏晋时代的女性受夫权束缚,处在附属地位,她们中许多人在婚姻生活中有着难以排遣的委屈与无奈。
一.《贤媛》中的三种悲剧女性形象《世说新语》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历来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
[1]刘义庆有意开辟贤媛一门,记载了许多魏晋时期妇女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悲剧女性形象。
1.才女在古代,并不是所有女人都能像李清照那般幸运地获得爱情,她们没有自由择婿的权利,所以大多抱有所嫁非人的遗憾。
最为典型的是才女谢道韫,本篇第26则中她直言不讳对婚姻生活的不满和抑郁。
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嫁到王家后,非常看不起丈夫,心里很不高兴。
回到谢家,她向叔叔谢安抱怨。
谢安宽慰劝解她,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人品才干也不坏。
她却说她向来生活在谢家一门优秀的人物之中,“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谢道韫是委屈的,幽怨的,她的悲剧在于“曲高和寡”。
谢道韫作为名门之女,她从小天资聪颖、知识渊博,有着高远的志向。
谢道韫小时候把鹅毛大雪比作:“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人常用一个词来评价她:“咏絮之才”。
比起一般女子来,她对于女性的尊严和情感有更多的追求,对于婚姻有着更多期许;她的才华甚至连男子也不能与之比肩。
从世俗的角度看,她的婚姻是完美的,嫁了个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
《世说新语·贤媛篇》中女性风采的展现

《世说新语·贤媛篇》中女性风采的展现
圃 夸 雪娇
内 容摘 要 :魂 晋是 一个 特 别 的 时代 ,魏 晋风 流 也 就 成 为 了后 代 文人 可望 而 不 可 即 的 风 范 。 这 其 中特 别让 后 代特 叹不 已的是其 间的女性风呆 ,她们 可以说 是整个古代 中国最为靓 丽的风景,让 后人 回味无 穷。《世说新语 · 贤媛 篇 》三 十 二 则 事例 ,则 比较 集 中而 又 在 不 同方 面 向我 们 描 述 了魏 晋 时代 背 景 下 定 义 的 “贤媛 ”。
有 德 行 的女 子 能 在 适 当 的 时 侯做适 当的事情 ,能劝 阻丈夫修 德 ,能帮助儿子 把握机会 ,能给儿 子适 当合理 的劝诫 。这样的德行 , 在 古 代 中 国 叮谓 稀 罕 , 因 为 后 世 儒 家 强 调 女 子 以 “乏从 四 德 ”为 标 准 ,突 出 女 子 的 从 属 地 位 ,基 本 没 有 资 格 对 丈 夫 甚 至 儿 子 说 I 二 道 四 。虽 然 魏 晋 女 子 之 前 也 有 孟 母 三 迁 之 类 的 事 例 流 传 千 古 , 也 有 把 儿 子 教 育 成 才 的 女 子 ,但 魏 晋 时 期 更 多 的 却 是 劝 诫 丈 夫 , 又 与 男 子 在 家 庭 地 位 并 列 的 女 子 ,而 且 若 丈 夫 不 争 气 的 话 .还 难 免 受 到妻子 奚落和指 责 。这 就不 是其 他 时 代 所 能 看 到 的 了 , 之 好 背 后 的 深 切 含 义 。
德 行 女 子 在 《贤 媛 篇 》中不 可 谓 不 多 ,然 而 评 判 德 行 的 标 准却 不 是 三 从 四德 ,而 是 魏 晋 时 代 自 成 的特 有 德 行 。 比如 谢 安 之 妻 劝 阻 谢 安 看 歌 舞 ,以 “恐 伤 盛 德 ”为 南 ,寥 寥 四 字 ,字 字 珠 玑 ,凌 然 有 声 。想 来 日后 谢 安 再 赏 歌 舞 时 ,此 情 此 景 必 然 是 历 历 在 目 了 ,言 辞 恳切 ,叫人叹服 。为人妻子事事替 丈 夫 考 量 , 为 人 母 亲 的 自然 也就 是 为儿 女 思 虑 了 。 陶侃 的母 亲 算 是 其 中 代 表 人 物 了 ,陶 母 剪 发 换 米 ,砍 柱 做 柴 ,从 而 为 儿 子 取 得 贵 人 的 青 睐 , 更 在 陶 侃 做 官 之 后 给 她送 腌鱼 时 ,叫信责备 他 :“汝为 吏 ,以官 物 见 饷 .非 唯 不 益 ,乃 增 吾 忧 也 。 ”
《世说新语》所见魏晋女性形象浅析

《世说新语》所见魏晋女性形象浅析王凌云摘要:成书于南朝的《世说新语》记录了汉末魏晋时期不同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少篇章都有女性的参与和出现,是我们了解这个时代女性的重要资料。
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动,使得士族女性这一群体出自对家族和自身命运的关心和忧虑,表现出较之其他时代女性更多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意识,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她们或明理善辩,尽显魏晋风流,或德才兼备、聪慧过人,或反抗礼教、追求平等。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2-0153-03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
伴随着政权频繁更替、社会动荡不安而来的是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称“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
在这样一个时代,从上层士人到底层大众,其生命都毫无保障,每个人都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过去建立的束缚人性的儒家伦理纲常、名节礼教受到冲击,不仅仅是上层士人、知识分子,身处时代洪流中的女性也开始追求人性的解放、个性的自由。
在“世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女子的个性、人格和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圆融的表达”[2],她们不仅拥有为人称道的才能,而且在家庭、婚姻、社会等方面都有了新的人生追求。
《世说新语》一书分36门,共1130则,对汉末魏晋时期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作了细致入微地描绘。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一书中说:“世说新语虽然记的是轶事佳话,片言只语,但反映出了当时世家大族、豪门显宦的生活面貌,和一代的清谈风气……,往往通过两句、三句话,把这个人的性格面貌,勾画了出来,形象非常显明。
”[3]尽管书中提及的女性均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其形象却随着文学作品流传至今。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谢道韫为代表的“明理善辩、魏晋风流”型魏晋时期,受当时社会坏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清谈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世说新语》:魏晋时代不一样的女性

《世说新语》:魏晋时代不一样的女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一个时期,特殊的文化氛围对于这个时代的女子产生了特殊的影响。
相较于前代的女子来说,魏晋时代的女子更加的自由,她们追求平等的地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品行,敢爱敢恨的去追求婚姻的自由,形成了一种迥然不同的魏晋女性形象。
标签:魏晋;《世说新语》;《贤媛》;女性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一个时期,虽然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产物,但是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却格外的亮眼,可以说是一段刀剑与铁骑相互陪伴的历史。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清代赵翼《题遗山诗》。
)虽然民族社会背景动荡不幸,它的内部却又产生了一种偏居一隅的文化安逸景象,这在《世说新语》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
了解魏晋的历史,我们会很直观的感受到它不同的魅力。
魏晋时代道家思想可以说是完全占据了主流,和之前儒家信奉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情況不同,随心自然的老庄思想似乎是给了人们更大的自由空间,清谈玄理、对于人物的品评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规则是那个时代独有的标志。
就比如女子,和魏晋之前或者魏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不同,魏晋时代的女子可以说是更加的自由,才情和品行似乎是更重要的标准,这在《贤媛》篇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无论是在才华,修养,家庭,婚姻等诸多方面魏晋时代的女子都体现出了不同的一面。
一、魏晋时代不一样的女性在魏晋以前,儒家的思想可以说是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随后曹丕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打击豪强世族,消灭异己的行为,使一股虚玄的风向逐渐在文人士大夫中间流传开来,不问世事,专谈玄理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同时也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宽松的环境,独立自主,德才兼备,不再是专属于封建时代男子的附庸是这个时代女子独有的特色。
第一,这个时代的女子追求的是一种自强平等的地位。
汤力伟、毛百花指出“女子天生是柔弱的,再加上长期受礼教束缚,形成了卑下柔顺的依附心理……而在魏晋时期的女子却具有镇定自若,排难解危的大无畏的魄力。
论《世说新语》中的妻子形象

、
钟情型
“ 钟 情 ”即感情 专注 。[ 】 】 l 女人 一般不 像男
人那样 “ 花心” , 固然 , 这 与女人特有的性情有关系 ,
但更 为 重要 的是 长期 以来 男权社 会对 女人 尤其 是
对妻子 的压 制束缚 。 男人要求女人 “ 三从 四德”“ 从
一
失为 一钟 情之 人 。第 一任 丈夫 庾会 死后 ,其 “ 誓
这 些形 象反映 了魏晋 六朝 时人 宽容 开放 的女性观 ,这与 “ 魏晋风流”的时代大环境和北方少数 民族质朴无羁
的性情影响有关 ,同时也是女 性 自我意识的觉醒使然。 关键词 :世说新语 ; 妻子 ; 女 性; 丈夫
中图分类号 :I 2 0 7 . 4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7 4 0 8( 2 0 1 7) 0 4 - 0 0 7 9 - 0 5
我 不卿 卿 ,谁 当卿 卿 ?”的言 论 ,虽 遭 到 了后世
人曾 “ 戏 谓” 之 “ 大 丈夫 不 当如 此乎 ”。 面对妻
子对 富贵的羡慕与对 自己的指责 ,谢安也 只是 “ 捉 鼻 日” “ 但恐 不 免耳 ”。没 有不 满 ,没有 愤怒 ,
很 多人 的批 判 ,如 凌漾 初 “ 长 舌 妇耳 ,然故 令人
云不 复重 出”可 见其 对第 一任 丈夫 的钟情 。后来 被家人诓 骗嫁 于江彪 ,内心仍惦念前任丈夫而 “ 哭 詈弥甚 ” ,对 此 次嫁人不 情不 愿 ,但 当发 现现 任 丈夫 睡觉 时 “ 良久不悟 ,声气 转 急” 的时候 ,内
而终” “ 夫 唱妇 随 ” , 自汉 刘 向开 始历 朝历 代
多 门类 编 者持贬 义 ,但 较 之汉 代刘 向及其 以后所 编 以歌 颂女 子 之 贤明 、贞 顺 、节义 等 品质 的 《 列
浅析《世说新语·贤媛》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 咏絮之才” 。 比起 一 般 女 子 来 , 她 对 于 女 性 的 尊 严 和 情 感 有 更 多 的 追求 ,对 于婚 姻 有 着 更 多 期 许 ; 她 的才华甚 至连男子 也不能 与之 比 肩 。从 世 俗 的角 度 看 , 她 的婚 姻 是 完美 的 , 嫁 了个 门 当户 对 的 如 意 郎 君。 可 是 没 有 爱情 的婚 姻 生 活 终 究 是 不 完美 的 ,终 究 透 过 一 丝 悲 凉 , 谢道 韫 的才 女 命 运值 得 同情 。
2 . 宫 廷 妇女
是 中 国几 千 年 封 建 社 会 历 代 帝 王 后 宫嫔 妃 们 的普 遍 人生 境 遇 。 她们 或 许 凭 借 才华 美 貌 , 能 赢 得帝 王 的
时喜爱或宠信 , 但终会 因人老色 衰 或 其 它 种 种 原 因 而 被 无 情 地 抛 在一边 , 渐渐被忘却 。 更言之 , 班婕
象 和 图画 说 话 ” 。 I 1 ] 刘 义 庆 有 意 开辟
将 大权 交 由外 家 王 氏 家族 掌 管 。 赵 飞燕 原来 只是 个 小 小 的长 安 宫 女 , 善歌舞 , 后 为成帝所 宠幸 , 竟 然 被 立 为 皇后 。 班 婕 妤 是 因 为遭 赵 飞 燕 馋 毁 而失 宠 ,第 3 则 讲 的 就 是 赵 飞 燕 诬 告 班 婕 妤 向 鬼 神 祷 告 诅 咒 之 事。 被 审问 的 班婕 妤 回答 说 : “ 若 鬼 神有 知 , 不 受 邪佞 之诉 ; 若其无知 , 诉 之何 益 ? 故不为也。 ” 汉 成 帝 觉 得 她 说 的有 理 , 又 念 在 从 前 的 恩 爱 之 情, 特加怜惜 , 不予追究 , 并 且 厚 加 赏赐 , 以弥 补 心 中 的愧 疚 。 班婕 好 是 一个 有 见 识 、有 德 操 的妇 女 , 哪 里经 得 起 互 相 谗 构 、 嫉妒、 排挤 、 陷 害的折腾 , 她 只好退处 东宫 , 侍 奉 太后 。 从此深宫寂寂 , 岁 月 悠悠 。 班
《世说新语》中的谢道韫 → 《世说新语》中的周道韫

《世说新语》中的谢道韫→ 《世说新语》
中的周道韫
简介
《世说新语》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汇编文集,记录
了东晋时期的历史典故、兵法、文学才艺等各种故事。
其中有关名
士的传记则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品德。
谢道韫的传记
《世说新语》中所提及的谢道韫是东晋末年的一位女子,她聪
明才华出众,并以其美貌著称。
传记中记载了她与当时的名士周顗
之间的故事。
与周顗的关系
谢道韫与周顗是密友,他们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华。
据传记记载,他们常常一起讨论经书典籍,并交流各自的思想和见解。
才华和品德
谢道韫除了美貌之外,她还以才华出众和温和善良的品德而闻名。
她擅长文学和音乐,深受周顗的赞赏。
传记中描述了她在诗词
和音乐表演方面的才华,以及她对道德和礼仪的高尚追求。
影响力
谢道韫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她的才华和美貌
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赞赏。
她与周顗的交往也让她成为文人雅士
们羡慕的对象。
结论
谢道韫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通过自己的才华
和品德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敬仰。
她与周顗的关系展示了他们在文
化和思想上的交流和互动。
谢道韫的形象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六朝时期,女性审美意识的复苏,使其对异性的美貌、举止、气质、才 行的欣赏和追求。《世说新语·妍媸迥殊》中,讲述了美男潘安和丑男左思的不 同命运: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 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再如《世说 新语·看杀卫玠》中,人们久仰卫玠的大名,当卫玠出门时,围观他的人像一堵 墙,致使卫玠体力不支病倒死去,可见魏晋时期女性审美求美之疯狂。 《世说新 语·韩寿娶妻》中,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 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 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韩寿如此貌美,致使贾充之女寄情吟咏,最终嫁给韩 寿。而《世说新语·李势之妹》中,魏晋女性的唯美情怀,竟然使善妒的南康长 公主“化干戈为玉帛”,在李势女“姿貌端丽、 神色闲正”的气韵神情之美面前, 由利刃相加骤变为对美的拥抱和友善。 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 女性对美的无限崇 尚。
(二)女性风雅睿智 中国女性本身的从属地位决定女性很难获得良好的封建教育,而且久经礼教束 缚,女性自然形成卑下柔顺的性格, 大多具有传统的依附心理。 因此在国家动乱、 家道衰败之时, 便会落得无依无靠, 任人宰割的境地。 然而魏晋时期的女性却一 改以往娇柔、懦弱的姿态,展现出镇定自若、逢危解难的大无畏精神,她们遇事 睿智沉稳、风雅卓群,丝毫不逊于男性,甚至长与男性。 《世说新语·贤媛篇》 中,许允在妻子的指导下, 先是解除了仕途中的一大 危机,后其妻早预见到丈夫会出事,又教导儿子避祸策略,使许家不致彻灭,显 示出了她见识卓越、才智过人,善于辨析、判断,深明事理,具有敏锐的政治洞 察力。而《世说新语·玉台获赦》中,庾玉台,希之弟也。希诛,将戮玉台。玉 台子妇,宣武弟桓豁女也,徒跣求进。阍禁不内。女厉声曰:“是何小人!我伯 父门,不听我前?”因突入,号泣请曰:“庾玉台常因人脚短三寸,当复能作贼 不?”宣武笑曰:“婿故自急。”遂原玉台一门。庾玉台子妇一语救全家,足见 其遇事极为机智,有着超强的应变能力。再如《世说新语·李重自杀》中,李平 阳,秦州子,中夏名士, 于时以比王夷甫。 孙秀初欲立威权, 咸云:“乐令民望, 不可杀,减李重者又不足杀。”遂逼重自裁。初,重在家,有人走从门入,出髻 中疏示重,重看之色动。入内示其女,女直叫“绝”。了其意,出则自裁。此女 甚高明,重每咨焉。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 部分上层魏晋女性在知识和思 想方面已经不甘被封闭在狭小的圈子里, 她们试图理解向来只允许男性活动的政 治领域,甚至一些见解、应变之道更胜于男子。又如《世说新语·贤媛篇》中的 两位为女儿婚事计之深远的母亲: 王浑妻钟氏和赵母。 钟氏选婿, 在群小混杂之 中,一眼即看出兵家子的出类拔萃, 但她通过“观其形骨”, 认定其“必不寿”, 事实证明,此儿“数年果亡”。 令人对钟氏的目光之敏锐、 筹谋之深远叹为观止。 而赵母嫁女的故事,具有很深的启示性。在出嫁之时,劝其 “慎勿为好”,女 儿不解:“不为好,可为恶邪?”赵母答,“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更揭示 了赵母的良苦用心, 显示了卓有见识的女性在特定的时代所具有的全身远祸的深 远谋略。
(三)追求夫妻间地位的平等 封建社会中,事事多以男性为主导,女性大多只是以男性的附庸形式存在。 孟子的“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西汉刘向的《列女传》 ,东汉班昭的《女 诫》等等种种严格的礼教规范, 已经把妇女牢牢地束缚在家庭奴隶的地位, 夫妻 间无平等可言, 妇女对丈夫只能恭敬顺从, 甚至连句玩笑都不许说。 然而魏晋南 北朝小说中的女性却除了争得自己的恋爱婚姻自主权外, 还进一步争取婚后在家 庭生活中“男女平等权”。 无论大小事情, 都争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正当的生活权 力,这也是女性自觉意识在家庭生活中的渗透。 《世说新语·诸葛诞女》中,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谓妇 曰:“新妇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大丈夫不能仿佛彦云,而令妇人 比踪英杰!”诸葛诞的女儿嫁给了仪表非凡、 极具才学和声望的王广, 入了洞房, 两人开始交谈起来。 当然做新娘子的难免有些不安, 王广便戏谑道: “看你神情 卑微局促,一点也不像你父亲啊 !”按理说,诸葛女听到这种话,应该更加难为 情才对。 然而她却愤怒地回敬道: “你自己都做不到像你的父亲一样, 却要求我 跟我的父亲一样。 ”受到这样的反讥, 王广便再也不敢随便嘲笑妻子了。 同样在 《世说新语 ?许允丑妻》中,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 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 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 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 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 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东晋的许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儿为妻, 花烛之夜,发现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后来,许允的 朋友桓范来看他,对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 她。”许允听了桓范的话, 果真跨进了新房。 但他一见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 溜,新妇一把拽住他。 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 “妇有‘四德',你符合几条?” 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 许允说:“我百行俱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 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妻子敢于与丈夫辩理 , 甚至敢于斥责、怒骂,足见当时女子的聪明与悍气。 再如《世说新语·妇人卿婿》 中,王戎的妻子常用“卿”这个当时的不敬词 语称呼丈夫,王戎认为这是礼节上的不敬,妻子却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 我不卿卿, 谁当卿卿?”王戎只好听之任之, 而当时的人甚至还赞许王戎的妻子 天真率直。《世说新语·夫妇笑谈》中,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 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 可不啻如此。 ”这种颇似玩笑的有违人伦的荒谬的回答, 相信在中国古时各朝代 都是罕见的,因此这也从另一侧面显示了当时女性在婚后所拥有的话语权之大。 《世说新语·不好新衣》中,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 怒,摧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 何由而故?”桓公大笑, 着之。 东晋大将桓冲不知道为什么不爱穿新衣服。 有一次洗完澡, 他的妻子故意给他送 来新衣,桓冲大怒,让下人拿走,妻子又让拿回来,并且还说:“衣不经新 , 何 由而故?”这种机智的话语使得桓冲放声大笑,心甘情愿地上了新衣。从这么多 的大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女性已不再低眉顺眼地无条件服从夫 权,她们与丈夫平起平坐,语言行为随心所欲,与传统礼教全然不同。 妻以夫为纲,让多少女性在丈夫面前失去了自我, 一味的唯唯诺诺, 然而《世 说新语》里的女性虽然既有对丈夫的深情, 却更有在丈夫面前的自尊与平等, 她 们是丈夫真正的贤内助。在《世说新语 ? 契若金兰》中,山公与嵇、阮一面,契 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 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 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 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 ”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 山涛和嵇康、阮籍见一次面,就情意相投。山涛的妻子韩氏,发现山涛和两人的 交情不一般,就问山涛。山涛说:“我从前可以看成朋友的人,只有这两位先生 罢了!”他妻子说: “僖负羁的妻子也曾亲自观察过狐偃和赵衰, 我心里也想偷 着观察一下他们, 行吗?”有一天, 他们两人来了, 山涛的妻子就劝山涛留他们 住下来,并且准备好酒肉;到夜里,就在墙上挖个洞来察看他们,看到天亮也忘 了回去。山涛进来问道:“这两个怎么样?”他妻子说:“您才能、情趣根本比 不上他们,只能靠见识、气度和他们结交罢了。”山涛说:“他们也常常认为我 的气度优越。”在这里山涛妻“夜观名士,达旦忘返” 的行为,骆玉明先生对 此条评析说: “这是女性‘侵入'男性世界的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举动。 可见此 时期的女性已经不满于仅仅封闭于自己狭小的闺阁之中, 而产生了倾入男性生活 领域的兴趣,也反映了当时妇女不避嫌疑,相当自由开放。而她对山涛与嵇、阮 二人的比较与评价, 能见出自己丈夫的长处和短处, 并得到山涛本人的认可, 也 足以证明她的识鉴并不在男性之下。 封建时代男子纳妾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 无论是上至王公贵族还是下至平民 百姓,对纳妾之事已是见惯不怪,承认和接受的。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有 一些女子为维护自己的婚姻幸福,对纳妾这种封建婚姻形式进行了激烈的反抗, 她们敢言也敢为。如《世说新语·李势之妹》中,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 甚有宠,常着斋后。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桓温平定了蜀地, 娶李势的妹妹做妾, 很宠爱她, 南康长公主是东晋大将军桓温的妻子, 听说了此 事后,非常愤怒, 然后就带了十几个婢女拿着刀去袭击那个亡国的弱女子。 可见 当时女子已不满于丈夫的三妻四妾之举,想要夺得平等的婚姻权利的愿望之强 烈。 《世说新语》 里的女性身份研究 严蓓雯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 级研究生 《世说新语》 虽然不能当作反映魏晋现实的常规历史作品来看, 但其记录 街谈 巷议的方式,和正史的春秋笔法 不同,可能更接近于社会样貌的原态。 正是因为这 个原因,没有选择《晋书· 后妃传 》或《晋书· 列女传 》这样的内容来考察魏晋 时期妇女状况。因为无论是《 后妃传 》还是《 列女传 》,要么是为 后宫嫔妃 吟功颂 德,要么是为 贞节烈女树碑立传 。她们都是作为社会的少数典型而需要被统治阶级 加以美化和推广的,从另一面也反映出其不普遍的特征。同样, 《世说新语》 里也 专辟《贤媛》一章称道魏晋女性, 但它是作者有意识的主观描绘的魏晋女性形象, 其中不免有夸大或润饰的成分 1,而其他篇章都是以描写男性为主要(甚至是唯 一)目的,里面作为随手
描写之物或作为男人谈话对象的女性, 则因为不是刻意 之笔,而不自觉地反映出魏晋女性的生活状况来。所以本文试对《 世说新语 》除 《贤媛》外的篇章所反映出来的女性身份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