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防法规
(完整)浙江大学军事理论知识点页码整合,推荐文档

上篇:突出宏观军事理论,集中反映了军事学研究的高起点和正确方向;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中国国防概述1 中国古代国防1)兵制建设2)边防、海防建设3)富国强兵102 中国近代的国防133 主要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15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163)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国防坚固的关键17第二节国防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23第三节国防建设1 国防体制252 中国国防建设成就293 国防建设的目标和政策1)目标31 2)政策334 我国武装力量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35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83)民兵40第二章中国古近代军事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夏商42)、形成(西周44)、成熟(春秋战国46)和发展(秦至清48)第二节中国古代近代军事著述的代表作511 《孙子兵法》2《吴子兵法》3《司马法》4《孙膑兵法》5《尉缭子》6《六韬》7《三略》8《李卫公问对》9《武经总要》10《海国图志》11《三十六计》第三节《孙子兵法》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61第四节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清王朝的“洋务运动”692 辛亥革命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军事科学71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一节概述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742)科学体系基本建立阶段——抗日战争时期753)全面成熟阶段——解放战争时期774)继续发展阶段——建国以后79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812)人民战争思想3)人民军队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4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理论中的地位和广泛影响。
822)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3)开创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建设人民军队的先例4)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学说5)系统发展了积极防御思想6)把游击战提到战略高度7)形成了系统的歼灭战理论8)科学地阐述了军事辩证法的若干范畴第二节毛泽东军事辩证法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862)战争的本质和目的87 3)战争的性质和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2无产阶级的战争方法论1)认识和正确掌握战争规律892)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a熟识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b善于学习,勇于实践c在客观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国防法规

国防法规概述一、国防法规的含义(一)基本含义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国防法规作为国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其主要任务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把国防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二)国防法规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对各部门法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各部门法大体上可作以下划分: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经济法;5、劳动法;6、环境法;7、刑法;8、诉讼程序法;9、军事法(国防法律法规)。
在这里,军事法的概念外延要大一点,其主要内容或者讲根本内容是国防法规。
通过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健全的国防法规是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现代化目标的客观要求,对于调节和发展国防机制,充分发展国防威力和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防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958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批准《国防教育法》时明确宣布:“这是满足国家基本安全的紧急措施。
”2001年8月31日,我国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李鹏委员长说:这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决定。
(三)我国现行国防法规的等级根据宪法规定、立法权力及立法原则,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可分为五个等级: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
如《国防法》、《兵役法》等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的,处于国家基本法的地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军官军衔条例》等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的,属于基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
2、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
如《军人优恤优抚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是由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等是由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征兵工作条例》、《警官警衔制定的具体办法》等则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制定颁布的。
我国国防法规的主要内容

我国国防法规的主要内容
我国国防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国家安全战略:明确国家安全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提出国家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
2. 国防政策:规定国家的军事建设、国防科技、外交事务等政策方针,确保国家安全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3. 国家军队:规定国家军队的建设、管理和运用,在国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胁时,保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和安全利益。
4. 国防基础设施:规定国家的防空、防护、后勤和保障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5. 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定国家的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晋升规定。
6. 各级军委和军队领导:明确各级军委和军队领导的职责和权力,以保证国家军队运行的高效性、纪律性、法制性。
综上所述,这些法规的主要目的是规定国家军事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保护国家安全利益,确保国家军队的高效运作,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
军事理论思考题答案-副本

军事理论思考题答案-副本金凤蒋文可主编《军事理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毛泽东军事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无产阶级的战争观无产阶级战争观主要包括战争的起源和根源、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战争的性质、无产阶级对战争的态度和战争的最终目的等。
无产阶级战争方法论(1)遵循战争规律研究指导战争(2)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导战争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的一种方法坚持辩证的观点研究指导战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指导战争,是毛泽东战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
这种方法包括:着眼特点,具体地研究战争;着眼发展,动态地研究战争;着眼全局,整体地研究战争;着眼实际,客观地研究战争;着眼矛盾,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研究战争。
综上所述,毛泽东战争方法论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指导战争,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所在二、人民军队思想人民军队的性质,指明我军必须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人民军队的宗旨,毛泽东提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战斗队任务、工作队任务、生产队任务;人民军队内部的三大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人民军队的严格管理人民军队的顽强作风三、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人民军队建设、我军战略战术的形成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人民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法宝。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统一领导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密切结合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创造一整套适应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简单地说,是指毛泽东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原则和方法。
江西师范大学军事理论复习

江西师范大学军事理论复习第一章毛泽东军事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6;3.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9;4.和平时期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P245.江泽民提出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的内容是什么?P27;6.胡锦涛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内容是什么?P32;第二章国防与法规1.什么是国防?国防有哪几种类型?P42,P42;2.什么是现代国防?什么是国防精神?P42,P43;3.我国国防法规的性质,作用是什么?P52,P52-P53;4.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国防法规?P54-P60;5.我国国防法规中规定公民与组织应承担哪些义务和责任?违反了国防法规,应担负什么法律责任?P3216.违反了国防法规,应担负什么法律责任?P328第三章世界军事概况1.当今世界的战略格局是什么?P62-P64;2.美国军事战略和核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69;(★笔记)军事战略:1、建立新“三位一体”的全面威慑力量;2、把保卫美国本土作为首要任务;3、放弃“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战略,转向“有能力在一个战区决定性的打赢战争”战略;4、继续保持在欧洲,东北亚的军事基地,加大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5、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投入巨资发展新型武器装备。
核战略:1、奉行“遏制”、“打赢”并举的和战略方针;2、建立“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3、确定软硬兼施的核战略打击目标;4、筹建攻防兼备的核战略体系;5、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
3.日本军事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77;(★笔记)(1).以中、朝、俄为主要作战对象;(2).进一步加强日美军事合作提高“自主防卫”的能力和防卫范围;(3).进行“第三次远航”,瞄准政治和军事大国目标;(4).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实施新的扩军计划。
4.你认为当今世界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你认为我国还要不要准备打仗?注:4和5->即和平时期为什么还要加强国防建设和军事建设?★第四章现代高技术战争1.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99-P108;(7个)2.我国国防战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109-P111;3.应付高技术局部战争应做哪些准备工作?P112-P118; 4个4.和平时期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建设有何意义?★(一)加强国防教育,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二)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强化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三)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强化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四)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国防建设人才,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国防建设;(五)加强国防教育,还有助于增强人民的国防法律素质。
军理考试复习资料(背下来绝对考高分)

绪论开设军事理论科是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的要求。
一.军理课的重要意义1.是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对高等学校的学生军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在全国350所高等院校和650多所高级中学设了351个后备役军官训练团。
训练时间以四年制的学校为例,一般前两年为每周2-3学时,主要学习基础军事课程;后两年每周5学时,并参加一次为期6周的军事夏令营。
这些同学在毕业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成为现役部队中非常出色的军官。
2.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重要手段。
(论述)3.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4.1985年1月14日,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拉开序幕。
二.军事理论课的性质及其内容1.性质: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普及性特点的军事科学入门课程。
2.指导思想和目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3.内容: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第一章中国国防一.概述1.对国防的解释: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2.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的特征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4.国际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5.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6.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是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在国防力量的运用上,坚持自卫立场,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因此我国属于自卫型。
二.中国国防史1.中国古代的国防起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终于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国防法规PPT课件

-
18
2.公民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
19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共共1122章章6688条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
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
合的兵役制度。
-
10
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形式:
一、是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二、是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三、是按军官待遇入伍。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 通过,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 公布施行。
-
4
从个性方面来说,国防法规还有着区别于 其他法规的特殊性质。一是调整对象的军 事性。二是公开程度的有限性。三是司法
适用的优先性。
-
5
一、国防法规的特性 二、国防法规体系 三、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
-
6
二、国防法规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 议通过,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 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于1955年7月 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 议通过。1984年5月31日,修改后的《兵役法》 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重新颁布。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 江泽民签署第三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国防法规介绍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含义(一)基本含义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国防法规作为国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其主要任务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把国防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二)国防法规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对各部门法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各部门法大体上可作以下划分: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程序法、军事法(国防法律法规)。
在这里,军事法的概念外延要大一点,其主要内容或者讲根本内容是国防法规。
健全的国防法规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要保证,是依法治军、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法制武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建设是否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三)我国现行国防法规的等级(五个)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
如《国防法》《兵役法》等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的,处于国家基本法的地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军官军衔条例》等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的,属于基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
2、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
如《军人优恤优抚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是由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等是由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征兵工作条例》《警官警衔、制定的具体办法》等则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制定颁布的。
3、国务院各部委和中央军委各总部制定颁布的法规。
如《应征公民体格条件》《交通战备科研管理暂行规定》等。
各军兵种和大军区制定颁布的法规细则。
4、各军兵种和大军区制定颁布的法规细则。
如陆军颁布的《战斗条令》,海军颁布的《舰艇条令》,空军颁布的《飞行条令》等。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如《关于加强人武部建设意见》《征兵工作若干规定》《国防教育条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国防法规
国防法规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而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一节 国防规范体系 一、国防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一) 国防法规制定和完善的立法主体 国家的立法主体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二) 国防法规制定和完善的权限 P26 (三) 国防法规制定和完善的原则 1. 以宪法为依据的原则 2. 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 3. 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 4. 协调统一的原则 二、我国国防法规体系 国防法规分为四个层次十六个部门 P27 三、我国国防法规的主要特征—国防法规属于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 (一) 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辨析】我国国防法规调整对象军事性并不意味着国防法规只管军队,不管地方 (二) 公开程度的有限性 (三)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四) 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第二节 公民国防权利与义务 我国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是指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参加国防建设中应承担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以及在承担国防义务中应享有的权利。 一、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和权利 我国《国防法》规定公民、组织履行的国防义务 P29 国防法制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和义
务有以下几种 P30
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不容推卸
的责任
②公民履行服兵役权利和义务
【辨析】唯一劳动力不是指独生子 P30
③公民有接受国防教育,接受军事训练
的权利和义务
二、军人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三、大学生军训是培养人才、履行国防权利
和义务的需要
(一) 大学生军训时履行法规的一种形
式
(二) 大学生军训时培养人才素质的重
要措施
(三) 大学生军训时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的需要
(四) 学生军训时军队现代化与国防后
备力量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