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遗传专题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遗传变异进化

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
一定吗?
变异变
_改_变_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
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基因重组
不改变 基因的质,一般_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但改变基因间的组合方式及改变基因型。 (注:转基因会改变基因的量)
染色体变异 不_改_变_基因的质,__改_变__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 的排列顺序。
D.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探究乙图所 示的复制方式是否为半保留复制
图乙的复制起点在哪里? 有几个复制叉?
真、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
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核糖 体上进行,两者不同时进行。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和翻译两者同时进行。
辨析:真核细胞中,以上两种过程可以同时发生。(✔ )
5.(2022·河南百校联盟)如图是DNA复制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其中甲图是复制时
形成的复制叉,丙图是复制时形成的复制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由丙图可知,DNA复制起点的两 侧都能形成复制叉
B.由丙图可以推知复制环越大,复 制启动的时间越早
C.丙图有一个解旋酶参与催化DNA 分子中氢键的断裂
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 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 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 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 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A、均不含有35S,部分含有15N B、均不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C、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D、部分含有35S,全部含有15N
【高中生物】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的遗传(规律、遗传病、分子基础)

B.基因型为 EEFF 的乙种植株中,E基因能正常表达
C.基因只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形状
D.基因型为 EeFf 的乙植株,自交后代为白花∶黄花 = 13 ∶ 3
多对基因自由组合的遗传及应用
等位基因 对数 Aa
AaBb
AaBbCc
F1配子 种类
2
4
8
雌雄配子 结合方式
4
16
64
F2基因型 种类 3
型及比例为( B )
如果是种群个体全部自交呢?
A.深绿色∶浅绿色∶黄色 = 9 ∶ 12 ∶ 4
B.深绿色∶浅绿色 = 3 ∶ 4
C.深绿色∶浅绿色∶黄色 = 2 ∶ 2 ∶ 1
D.深绿色∶浅绿色 = 1 ∶ 1
多对基因相互作用
写出白色物质基因型(2’)
A_ __ __ __bb __
aaB_dd
AaBb 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
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2∶1)×(3∶1)
A. 后代分离比为 6 ∶ 3 ∶ 2 ∶ 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 后代分离比为 5 ∶ 3 ∶ 3 ∶ 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AB 的雄配子
大本P37
1.(2021·河北石家庄调研)玉米 2n = 20 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玉米 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包子粒饱满的 玉米种子和一包子粒凹陷的玉米种子,欲在一个繁殖周期内通过实验判断该对相 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请简要写出一种实验思路和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篇1)一、本期教学目标1、在我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应试能力。
3、进行心理辅导,稳定学生的情绪,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二、本期改进措施1、集体备课,取长补短。
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能把严红霞老师的教学特点(紧跟形势,非常严密)与杨志贵老师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取长补短。
2、紧扣课本,打牢基础。
教材是考试的依据,所以教学不能离课本太远;同时课本上的任何内容都是考试对象,所以不能留下任何空白。
教学中要勤联系课本,防止高三后期时遗忘课本的.现象发生。
3、少讲多练,提高分数。
以考代练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以便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以考代练可以使老师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得到及时地纠正。
4、标记错题,防止再错。
学生把作业上或卷子上做错的题作上标记,过一段时间回头看一看,不要让一个题一错再错。
也可以用这些典型题进行抽查,以把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5、关注差生,拔高优生。
保证差生能学会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在高考中能够上线;同时重点培训优等生,争取多上一类的数量。
有一部分优生也有很大的问题,稍不注意就会掉队。
6、加强联系,互通信息。
充分利用一中的信息,以及杂志上和网上的有用信息。
同时也要注意与学生的联系,及时纠正教学中的问题。
三、集体备课安排时间内容负责人02:18 基因的分离定律刘俊明02:25 自由组合定律严红霞03:03 几种育种的方法杨志贵03:10 伴性遗传刘俊明03:17 基因突变严红霞03:24 染色体变异杨志贵03:31 生物的进化刘俊明04:07 生态因素严红霞04:14 种群和群落杨志贵04:21 生态系统刘俊明04:28 生态系统的功能严红霞05:05 生态保护杨志贵05:12 内环境和水盐平衡刘俊明05:19 体温和血糖平衡严红霞05:26 免疫杨志贵06:01 复习刘俊明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篇2)一、工作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学习新课改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考生物遗传——水稻雄性不育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遗传水稻雄性不育专题1•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以下是有关杂交水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水稻是雌雄同株两性花的植物,杂交实验中,为了防止母本须进行人工去雄。
水稻的花非常小,人工操作难以实现。
后来,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了雄性不育(雄蕊不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水稻植株,其在杂交时只能做,这就免除了人工去雄的工作,因此作为重要工具用于水稻杂交育种。
(2)不育系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如右图)。
其中细胞核中的不育基因用r表示,可育基因用R表示,且R对r显性;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用S表示,可育基因用N表示。
上述细胞质与细胞核可组成种基因型的细胞。
四种基因的关系中,R能够抑制S的表达,即基因型为S(RR)的水稻表现为;当细胞质基因为N时,无论细胞核中含有可育基因还是不育基因,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所以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3)现有与育性有关细胞核基因纯合的四个品系水稻:N(RR)、S(RR)、N(rr)和S(rr)。
①上述四个品系的水稻,也携带着某些其他利于增产的优良性状基因,通过杂交可进一步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种子。
请你选出相应的亲本,以遗传图解的形式,提出获得杂交种子用于大田生产的最佳方案。
②由于雄性不育系不能通过自交的方式得以保持(延续),用于之后的杂交育种,请你选出相应的亲本,以遗传图解的形式,提供保持不育系以用于育种的解决方案。
获得杂交种的遗传图解:保持不育系的遗传图解:(4)由于上述育种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些虽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但结实率低。
研究者培育出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其育性受一对隐性核基因(ee)控制而与细胞质无关。
该品系水稻在长日照、高于临界温度(23°C)时表现为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低于临界温度时表现为雄性可育。
依据以上资料,请提出获得杂交种子用于大田生产和保持雄性不育的合理方案。
(5)水稻杂交种具有杂种优势,但杂种后代会发生,无法保持其杂种优势,导致每年需要重新制种。
(新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答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的显性和1/4的隐性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C.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2.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3.某种植物的花锤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半数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均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
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杂合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问下列对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值分析中,正确的是()A.单瓣与重进的比值为3∶1B.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C.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2∶1D.单瓣与重瓣的比值无规律4.某植物果实的颜色和形状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先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
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A.若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可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若F2性状分离比为5∶3∶3∶1,则双亲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和aaBBC.若F2性状分离比为66∶9∶9∶16,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选择Aabb和aaBb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验证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5.兔子的灰色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的基因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北京专用)遗传分析专题

遗传分析专题1.烟草花叶病毒中的RNA分子大局部时间都处于惰性颗粒状态。
在寄主生物的细胞中复制时,进行得非常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子代颗粒。
巨大的数量弥补了RNA作为遗传物质在以下哪一方面的缺乏A.通过自我复制保持前后代连续性B.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C.引起生物的变异D.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假设未来发现某种外星生物其遗传物质的结构模式与作用原理与地球上的生物相同。
假设这种生物氨基酸只有14种,其DNA和RNA的碱基只有A、T和U三种。
那么该生物的一个密码子最少有几个碱基组成?A.4个B.3个C.5个D.6个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
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翻译突变酶的 mRNA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B.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C.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不利于进化D.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正常时能保护红细胞免受氧化物质的威胁,此酶异常时表现为缺乏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患者绝大多数平时没有贫血和临床病症,但在一定条件下,如使用氧化剂药物、食用蚕豆等,可能发生明显的溶血性贫血。
〔1〕导致男性发病的异常基因不会从父亲遗传给儿子,只会从母亲遗传给儿子。
由此推断决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2〕经检测发现一个女性体内可以同时出现正常和异常两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但每个细胞中只出现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可能的原因是一个细胞中决定此酶的成对基因有个表达。
溶血病症的轻重取决于的比例,所以女性杂合子的表型多样。
〔3〕人群中出现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根本原因是。
用某种异常酶基因和正常酶基因经技术扩增后,再用标记制成探针与受检者的基因杂交,如受检者基因与两种探针,那么说明此个体为杂合子。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研究材料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山柳菊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都能进行B.豌豆具有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C.选用果蝇是因为它繁殖产生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D.玉米(雌雄异花)杂交时不要去雄,雌花成熟后套袋即可2.水稻为一年生植物,其花非常小,去雄非常困难。
袁隆平发现一株雄性不育系(花粉不育)野生稻,从而解决了该问题。
水稻花粉可育与否由核基因A/a以及细胞质基因N/S共同控制,只有S基因与a基因共存时表现为雄性不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与a以及N与S基因之间分别互称为等位基因B.利用S(aa)与N(aa)正反交,则正反交产生子代数量基本相同C.基因N/S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基因A/a与N/S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雄株S(Aa)与雌株N(Aa)杂交,F1中基因型为N(AA)植株占1/4 3.现将表现型均为红眼长翅的雌果蝇和雄果蝇进行相互交配,后代雌果蝇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长翅:红眼残翅=58:19,雄果蝇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27:10:28:8,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
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Bb×AaBb B.AABb×AaBBC.AaX B X b×AaX B Y D.BbX A X a×BbX A Y4.小鼠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某科研小组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且表现型为黄毛尾弯曲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且表现型为黄毛尾弯曲的雄鼠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毛尾弯曲(♂):黄毛尾正常(♂):灰毛尾弯曲(♂):灰毛尾正常(♂):黄毛尾弯曲(♀):灰毛尾弯曲(♀)=3:3:1:1:5:2,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毛色的黄色和尾形的弯曲均为显性性状B.尾形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C.亲本基因型为AaX B X b×AaX B YD.F1中致死的基因型为X b X b5.果蝇的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8遗传的细胞基础_模拟检测含解析

第三单元生物的遗传专题8 遗传的细胞基础【5年高考】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2024江苏单科,22,3分)有探讨者采纳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视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别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旁边D.图中细胞依据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依次为甲→乙→丙→丁答案CD2.(2024天津理综,4,6分)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
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别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 D3.(2017课标全国Ⅱ,1,6分)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 D考点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综合4.(2024江苏单科,25,3分)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答案BCD5.(2017江苏单科,16,2分)假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答案 A6.(2024天津理综,10,10分)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专题 一、选择题 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才会发生转化现象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都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5S 2.对下列图式,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式中的过程可能需要逆转录酶 ②图式中的过程可能需要RNA聚合酶 ③图式中DNA的碱基序列属于非编码区 ④图式中共有5种碱基 ⑤图式中共有6种核苷酸 ⑥图式中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①③⑥ B.①②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 有人从4种生物中提取核酸,分析它们的碱基比例如表。表中事实不能说明是 生物 A G U T C 甲 25 25 14 23 19 乙 23 24 27 — 25 丙 31 19 — 31 19 丁 a b ? ? 20 A.从生物乙中提取的核酸是RNA B.从生物丙中提取的核酸很可能是双链DNA C.生物甲一定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D.从生物丁中提取的一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后已知a+b=50,腺嘌呤150个,鸟嘌呤225个,则该生物很可能是噬菌体 4.哪个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会出现分离比9:3:3:1的遗传现象( )
5.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相同 B.细胞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C.细胞③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D.图中的五个细胞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6.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如在人类的1号染色体上包括下表所列几种基因:
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上图所示。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可能是RH阴性 C.他们的孩子可能能够产生淀粉酶 D.母亲有两对基因是杂合型 7.下图是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精氨酸—谷氨酸一丙氨酸—天冬氨酸一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则对于该DNA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两个游离态的磷酸基团,4种碱基B.转录的模板是乙链,其碱基序列代表遗传信息C.转录的mRNA片段中共有18个核糖核苷酸,6个密码子D.箭头所指碱基对替换,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会改变8.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I所示)。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I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Ⅱ),由此可推知四个儿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正确的是
A.1号为XdXd B.2号为XDY C.3号为Dd D.4号为DD或Dd 9.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豚鼠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的最佳杂交组合式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10.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丙家庭妻子为白化病患者,丈夫家族中无此病患病史;丁家庭中的丈夫正常,妻子为经转基因技术改造了造血细胞而治愈的血友病女性。以下从优生角度考虑不正确的是( ) A.丁家庭由于丈夫和妻子均正常,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患病 B.甲家庭由于丈夫会将显性致病基因传给女儿,建议生男孩 C.丙家庭由于丈夫是显性纯合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患病 D.乙家庭由于妻子有可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建议生女孩 11.某种昆虫控制翅色的等位基因种类共有五种,分别为VA、VB、VD、VE、v。其中VA、VB、VD、VE均对v为显性。VA、VB、VD、VE互为显性,都可以表现出各自控制的性状。该昆虫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则基因型种类和翅色性状种类依次分别为 A. 10和10 B. 10和7 C. 15和11 D. 25和15 12.的听觉形成需要耳蜗和位听神经,耳蜗的形成需要A基因,位听神经的形成需要B基因。一对听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先天性耳聋患者,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13.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是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14.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I一2无乙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II-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8 C.乙病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设II-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 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15.向日葵是自交不育一年生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某海岛上有2株杂合子植株,且它们的后代个体间均可以两两自由杂交,假定该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F3的有色花与白色花的比例为( ) A.3∶1 B.2∶1 C.9∶7 D.1∶1 1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 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17.下图表示某农作物的两种育种方法,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④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E幼苗的获得利用了细胞全能性 B.过程④⑤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 若C作物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过程③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花粉一半是蓝黑色,一半是橙红色,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18.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 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19.在某使用除草剂的试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性杂草X杂交,结果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亲本 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 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 耐药型A ♀×敏感型B ♂ 100 0 敏感型C ♀×耐药型D ♂ 47 53 A.A和B杂交子代群体耐药基因频率占100% B.除草剂对杂草X进行了定向选择 C.杂草对除草剂产生了不定向变异 D.耐药型基因可以突变为敏感性基因 20.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进行剪切,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现以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6.2kb大小的线状DNA进行剪切后。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
请问: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此DNA片段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 21.花粉粒通道法是指利用植物受精后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目的基因导入尚不具备细胞壁的合子,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胚。经培养、筛选,可获得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植株。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少盲目性,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途径来获得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获得相应的植株 C.所得转基因植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形成该植株时无脱分化过程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可避免目的基因通过花粉传递而造成“基因污染” 22.“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重组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B.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从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C.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针对目标抗原的抗体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D.基因工程中用不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连接,将获得的产物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23.图1表示某生物的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可能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细胞 B.若b1链的(A+T+C)/ 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24.2009年03月18日《科技日报》上海交大Bio-X中心主任贺林院士成功揭示了短指症致病机理,从而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了可能。已知短指(B)对于正常指(b)是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是显性。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症,母亲为正常,父母都会说话。问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和正常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来的( ) A.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 B.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