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输尿管支架管(D-J管)留置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 —10 :N20.10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治疗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能耐受手术。

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 N20.1,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腹部彩超。

2、心电图、胸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给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为入院≤2天。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泌尿系彩超。

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

2、复查尿常规无红细胞,腹部B超双肾、输尿管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2500-3500元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ESWL)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

泌尿系D—J管自发断裂、残留7例报告

泌尿系D—J管自发断裂、残留7例报告

泌尿系D—J管自发断裂、残留7例报告目的探讨D-J管自发断裂的原因及残留后的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像学及手术证实的因D-J管自发断裂残留引起的并发症。

本组7例患者中:均有泌尿系手术史,其中肾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3例,输尿管息肉1例,盂管区狭窄1例。

5例结石治疗中,开放性手术取石2例,腹腔镜手术2例,体外碎石1例。

7例患者术后均置留D-J管,因各种原因促使D-J管长时间置留、自发断裂后部分沿尿道排出体外,剩余断端残留在泌尿系不同部位。

结果残留在肾盂和膀胱内的D-J管为环形卷曲,附着的结石量较多,管内管外均见结石。

残留在输尿管的D-J管基本保持笔直形态,附着的结石量较少,管内多于管外。

盂管区残留D-J管的长度为:2.3cm,输尿管中下段的残留D-J管的长度为:5.3cm。

结论两例残留D-J管内腔中均见结石不同程度堵塞。

标签:D-J管;猪尾管;结石;感染D-J管俗称猪尾管,英文名称:Double J Ureteral Catheter。

是一条较细的软管,两端形如英文字母”J”,所以也称为双J管。

这种双”J”的形态便于悬挂在肾盂、膀胱内,其管壁上有数十个针头大小的细孔,有利于尿液的引流和排出。

材料为聚氨酯硅胶,柔韧富有弹性,不易断裂,也不容易粘连异物。

被现代工业制成的D-J管抗老化性能较强,无毒性,X线能显影,导管拉伸强度应大于15MPa,断裂伸长率大于300%。

虽然D-J管富有弹性和不易断裂等优良特性,但在临床实践中,仍能见到D-J管自发断裂在患者泌尿系管腔内的病例。

现将我院五年内收治的D-J管自发断裂并残留在泌尿系管腔中的7例报告如下,以此探讨D-J管自發断裂的原因及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7~59岁,平均48岁。

详细追问病史:患者均有泌尿系手术史,其中肾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3例,输尿管息肉1例,盂管区狭窄1例。

5例结石治疗中,开放性手术取石2例,腹腔镜手术2例,体外碎石1例。

输尿管狭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输尿管狭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输尿管狭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一、日间手术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狭窄(N13.503)行尿道狭窄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59.8X00X005)(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㊂2.体格检查㊂3.实验室检查㊁影像学检查㊂(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行输尿管狭窄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2.能够耐受手术㊂(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输尿管狭窄(N13.503)疾病编码㊂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 需18要5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㊂(五)术前准备1.必须检查项目:(1)血㊁尿常规;(2)肝肾功能㊁电解质㊁血糖㊁血型㊁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㊁丙肝㊁梅毒㊁艾滋);(4)X 线胸片㊁心电图;(5)泌尿系超声+残余尿;(6)静脉肾盂输尿管造影(7)输尿管镜检查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腹部X 线平片;(2)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3)其他相关检查㊂(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 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㊂(七)手术日期为入院当日或第2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膜外麻醉㊂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应用抗菌药物㊂2.手术方式:输尿管镜直视下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㊂3.(八)术后评估制度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生和复苏室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㊂(九)标准住院日期1-2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㊂2.输尿管支架管位置合适㊂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㊂4.出院评估㊂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P A D S评分量表完成打分;满分10分,评分ȡ9分的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出院评估,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㊂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生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签字确认㊂(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㊂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㊂二、日间手术表单˗⨶ᣔ⍫⭏о⨶ᗳਾᵟƶ˗ॆਈᛵ⯵㘵ᛓሏ㿲࠷ᇶƶࡲ䞨ᣁ⭘֯ƶ㦟㹰→⭘֯ᛵ䝼ƶ⢙㦟㧼ᣇ⭘֯㜹䶉ƶ⏢䗃ƶ㺻㧼ᰐ᧕㇑ቯƶ㦟⭘⹰ส༽ᚒਾᰦሿ ƶ伏侞ࡽᵟ༽ᚒਾᰦሿ ƶᖅ䇠䲒ࠪޕᵟ᡻䰤ᰕƶ˗ՠ䇴㘵ᛓਾᵟ᡻ƶᡯ⯵、у᧕Ӕ㘵ᛓਾᵟƶ˗ՠ䇴ǃ䟂㣿ᇔ༽ᚒਾᵟƶਾᵟ⢙㦟㧼ᣇ⭘ᓄᙗ䱢亴ˈ㦟⭘䞹哫˖㦟⭘ѝᵟƶᕐᢙ೺⨳ゴ⤝㇑ቯ䗃л㿶ⴤ䮌㇑ቯ䗃㹼лཆ㟌⺜ᡆ哫ޘƶ㇑ᷦ᭟㇑ቯ䗃ޕ㖞ѝᵟƶ˗ḕṨޘᆹᵟ᡻ƶ˗㘵ᛓ᧕Ӕᇔᵟ᡻ƶѝᵟ⨶ᣔ⨶ᗳࡽᵟƶ˗Ⳟ༷४ᵟƶ˗ᮉᇓ䲒ޕƶ㦟⭘⹰สᖰᰒ㘵ᛓƶ˗伏Პƶ˗⨶ᣔ㓗йƶ˗⢙㦟㧼ᣇ⭘֯䱢亴ࡽᵟƶ༷߶ࡽᵟᇔᵟ᡻䰤ᰕƶ˗ౡ५㦟⭘ƶ˗亥俆Ṹ⯵䲒տᵟ᡻䰤ᰕ・ᔪƶ˗ᇔ、ޣ⴨տޕƶ˗㔝᡻䲒տ⨶࣎ƶࡽᵟ֌ᐕ⨶ᣔౡ५֌ᐕ⯇䇺ਾ䲒ޕ˗˗ ˗᭿㦟ޫษቯ ˖ḕỰޣ⴨Ԇަƶ˗ᖡ䙐㇑ቯ䗃 Ⳳ㛮㹼䘶ƶ˗⡷ᒣ㓯;䜘㞩ƶ˖ⴞ亩ḕỰⲴ䘹ਟḕỰ䮌㇑ቯ䗃ƶᖡ䙐Ⳳ㛮㜹䶉ƶۿᡀ7&ǃ༠䎵㌫ቯ⋼ƶ˗മ⭥ᗳǃ⡷㜨㓯;ƶ˗˅⓻㢮ǃ∂ẵǃ㛍щǃ㛍҉˄ḕㆋ⯵⯮ᙗḃᝏƶ˗㜭࣏㹰ࠍǃර㹰ǃ㌆㹰ǃ䍘䀓⭥ǃ㜭࣏㛮㛍ƶ˗㿴ᑨቯǃ㹰ƶ˖ⴞ亩ḕỰⲴ享ᗵ˗˅≤伏⾱˄ౡ५ࡽᵟƶ˗ᵟ᡻䰤ᰕˈ䲒տ㓖亴ƶ˗Җ᜿਼ᛵ⸕ᵟ᡻䰤ᰕ㖢ㆮƶ˗ՠ䇴䞹哫ǃᵟ᡻ƶ˗ߥᛵ㘵ᛓՠ䇴ƶ˗ḕㆋ⿽⯵䇺䰘ᐸ५、уƶ˅ᡀᆼ䇺䰘˄ࡽᵟ᡻֒ᐛ༽߼䰪ᰬཙ˖ᰕ䲒տ߶ḷᰕᴸᒤ˖ᵏᰕ䲒ࠪᰕᴸᒤB ˖ᵏᰕ䲒տ˖ਧ䲒տ˖ਧ䇺䰘˖喴ᒤ˖࡛ᙗ˖਽ဃ㘵ᛓ˅˄ᕐᢙ೺⨳ゴ⤝㇑ቯ䗃˖ᔿᯩᵟ᡻˅1˄ゴ⤝㇑ቯ䗃˖ᯝ䇺аㅜ˖䊑ሩ⭘䘲˅ᰕҼㅜ˄˅ᰕаㅜ˄਽ㆮᐸ५˅ᰕҼㅜ˄˅ᰕаㅜ˄਽ㆮ༛ᣔ˗ ˗ ˖˅⯷ਁᒦƶ ⯷ᒦਸƶ˄ഐ৏ˈᴹƶᰐƶᖅ䇠ᔲਈᛵ⯵ḕ༽ᵏᇊౡ५䚥ƶሬᤷ㦟⭘ƶ㔝᡻䲒ࠪ⨶࣎ሬᤷƶ⌅ᯩ⨶ᣔ㇑ቯሬᤷƶॆਈᛵ⯵ሏ㿲ƶ˗伏侞䍘⍱ॺƶ㦟⹰สǃ⢙㦟㧼ᣇ˖㦟ᑖ䲒ࠪƶ˗⨶ᣔ㓗Ҽƶ˗䇔⺞ᆇㆮᒦ䀓⨶㘵ᛓᗇਆˈౡ५䲒ࠪާᔰƶ˖ౡ५䲒ࠪ˖ౡ५↺⢩Ԇަƶ˗ࡲ䞨ᣁ⭘֯ᰦ㾱ᗵƶ˗㦟㹰→⭘֯ᛵ䝼ƶ˗⢙㦟㧼ᣇ⭘֯㜹䶉ƶ˗伏侞䍘⍱ॺƶ˗⨶ᣔ㓗Ҽƶ˖ౡ५䙊Პ㇑ᷦ᭟ᤄਣᐖᴸй㘵ᛓౡƶ˗亩һ᜿⌘ਾ䲒ࠪԓӔ኎ᇦ৺㘵ᛓੁƶ˗ՠ䇴䲒ࠪᡀᆼˈߥᛵ䱵ᇎਸ㔃࠶䇴ᦞṩˈᡯḕƶ˗≤侞ཊ㘵ᛓౡƶ˗⯷ਁᒦⲴ⨶༴䲒տ㾱䴰ᴹ⋑ḕỰƶ˗䘲ਸ੖ᱟ㖞ս㇑ᷦ᭟䀓Ҷ%8.ƶ˗ࣘ⍫ൠл㘵ᛓౡƶᰕ䲒ࠪ。

输尿留置双J管护理课件

输尿留置双J管护理课件

双J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预防
预防尿路感染
控制饮水量
监测肾功能 避免剧烈运动
CATALOGUE
双J管留置期间的病情监测
尿液常规检查 01 02
腹部平片检查
通过腹部平片检查可以观察双J管的位 置是否正常,以及结石是否已经排出。
B超检查
CATALOGUE
双J管留置的并发症及处理
双J管移位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双J管断裂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的活动、双J管质量差或置管时间过长有关。断裂后 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取出断裂的双J管,避免对肾脏和输尿管造成进一步 损伤。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CATALOGUE
双J管护理的未来展望
双J管材料的改进
高分子材料
采用更耐腐蚀、生物相容性更好的高分 子材料,提高双J管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输尿管留置双J管护 理课件
目 录
• 输尿管双J管概述 • 输尿管双J管的置入与取出 • 双J管的护理与保养 • 双J管留置期间的病情监测 • 双J管留置的并发症及处理 • 双J管护理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CATALOGUE
输尿管双J管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作用
双J管的材料与结构
材料
结构
双J管由两个“J”形部分组成,一端 位于肾盂,另一端位于膀胱,中间通 过输尿管连接。管壁光滑,引流口通 畅,不易堵塞。
VS
可降解材料
研发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双J管,在一定时 间后自行降解,减少二次手术取管的必要 性。
双J管置入技术的改进
机器人辅助技术
微创技术
患者自我护理的推广
健康教育
远程监控
THANKS

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双j管) 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或输尿管

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双j管) 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或输尿管

74Clinical Research, Feb. 2020, Vol. 28, No. 02·临床治疗·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张钦尧(鹤壁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河南 鹤壁 458030)摘要:目的 分析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FURS)碎石术治疗时,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根据术前是否留置双J管分为观察组(留置,n=34例)与对照组(未留置,n=36例)。

记录两组一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及结石清除率,并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一期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稍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稍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时,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缩短手术时间上有一定的价值,但还需要大量的样本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前置管;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78(2020)02―0074―02肾或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会诱发多种临床症状,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

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输尿管镜在这类结石疾病中显示有不错的效果,其中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FURS)可经人体自然腔道进入肾脏与输尿管,有微创、恢复快及安全等优势,而且可应用在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中[2]。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D-J管留置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D-J管留置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徐肖肖 王仙友 刘丁乙 俞洪元 谢立平
【 摘要 】 目的 分析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 D-J 管留置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 对行输尿管软 镜钬激光碎石术且术后留置 D-J 管的 286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对策。 结果 本 组患者并发症以肉眼血尿最为常见,发生率达 59.44%(170/286);其次是膀胱刺激征,为 35.31%(101/286);其它如尿路感染 21.33% (61/286),腰区疼痛 18.53%(53/286),D-J 管引流不畅 4.20%(12/286),D-J 管移位或脱落 2.45%(7/286)。经积极治疗与及时护理干 预,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均缓解或好转。 结论 掌握 D-J 管留置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并进行积极治疗与及时护理干预,是减少留置 D-J 管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 关键词 】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 D-J 管 并发症 护理
输尿管 D-J 管具有内支架、内引流及扩张输尿管 间采用问卷形式、出院期间采用电话回访及微信沟通形 的作用,可缓解输尿管梗阻,减轻肾积水,同时改善输尿 式进行调查统计,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
管狭窄,便于术后肾功能改善,是上尿路术后引流的首 选方式之一[1]。输尿管软和患者耐受性[2],但其并 发症也同样存在,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了不良影响[3]。为 此,笔者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 D-J 管留置的 常见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相 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较准确的判断、评估,如血尿的颜色、性状,发现血尿,应 发生率为 18.53%,其原因为:(1)尿液反流,当膀胱过度
及时有效干预;(4)心理支持[6]:解释血尿发生原因,消除 充盈、腹压升高时,会导致膀胱压力超过肾盂压力,尿液

最新:输尿管癌临床路径

最新:输尿管癌临床路径

最新:输尿管癌临床路径一、输尿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癌(ICD-10:C66)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ICD-9-CM-3:55.5108 伴57.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尿细胞学检查,尤其是尿有形成分分析等。

3.超声检查。

4.静脉尿路造影。

5.CT和/或MR。

6.膀胱镜(必要时同时行逆行造影)。

7.输尿管镜。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6输尿管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的项目:肿瘤标志物测定、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放射核素分肾功能检查、放射核素骨扫描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八)手术日为入院≤4天。

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后腹腔镜下两种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方法比较

后腹腔镜下两种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方法比较

后腹腔镜下两种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方法比较王东;刘竞;邱明星【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后输尿管支架管的置入方法.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40例,实施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术中安放输尿管支架管.其中20例预先将双J管分别向两端穿好导丝,经输尿管切口将其向远端插入直至膀胱,拔除远端导丝,再向近端插入直至肾孟,拔除近端导丝(方法一).另20例使用已连接好的套装可调控双J管,将其近端向下插入输尿管切口远端直至膀胱(导丝全长及连接推进杆在体外),再向下插入直至输尿管切口处仅余 1 cm长度,体外拔除内置导丝并操作推进杆断开与支架管连接,以直角钳顺输尿管管腔将J管近端持续向上牵引直至置入肾盂(方法二).两种方法置管后均以3-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两种方法置管均获成功,方法一耗时约9~15 min,方法二耗时约2~5 min;两种方法置管后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方法二较方法一操作更方便,耗时明显减少,也便于训练和推广,但费用相对较高.【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0(019)011【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支架管;置入【作者】王东;刘竞;邱明星【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3+.4;R699.4在后腹腔镜下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中,采用常规方法置放双J管是较费时的一个步骤。

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笔者对4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实施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术中采用不同方法置放输尿管支架管,现将效果比较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尿管支架管(D-J管)留置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梗阻或其他疾病继发输尿管狭
窄梗阻者。需行输尿管镜D-J管留置术解除梗阻或一期留置
D-J管以备择期输尿管软镜碎石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泌尿系B超或CT。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泌尿系结石、梗阻或其他疾病继发
输尿管狭窄梗阻者。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或已在门诊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手术医生
评估适合经行且经患者同意的病例,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为≤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X线胸片、心电图。
(5)泌尿系B超和/或CT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超声、肺功能、MRU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并结合患者
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
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
(八)手术日。
为入院≤2天。
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局麻或者全麻。
2.手术方式:输尿管镜D-J留置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
(九)术后恢复。
≤2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卧位腹部
平片。
2.术后用药:
(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执行。
(2)解痉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卧位腹部平片提示:D-J管位置符合输尿管走行。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
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
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
进入其他路径。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系结石、梗阻或其他疾病继发输尿管狭窄梗阻者;行输尿管镜D-J
管留置术解除梗阻或一期留置D-J管术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天

日期 住院第1天(24小时内) 住院第2天(术后第1天)






□ 问病史,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医嘱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 手术 □ 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 □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及手术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 复查卧位平片了解D-J管位置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 完成出院病程记录
□ 出院
□ 定期复查




(术前)长期医嘱: □ 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三级护理 □ 饮食 ◎ 普食◎糖尿病饮食◎其他 □ 基础用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术前)临时医嘱: □ 手术医嘱 □ 准备术前预防用抗菌药物 (术后)长期医嘱: □ 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6小时后恢复术前饮食 (术后)临时医嘱: □ 输液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口服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出院医嘱:
□ 今日出院
□ 口服a/M受体阻滞剂及通淋药物或
止痛药物
□ 口服抗生素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 □ 术前常规准备及注意事项 □ 麻醉后注意事项 □ 术后饮食饮水注意事项 □ 术后活动指导 □ 术后饮食饮水注意事项 □ 指导介绍出院手续
□ 遵医嘱定期复查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