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提取
大料中挥发油的提取实验流程

大料中挥发油的提取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以下是大料中挥发油的提取实验流程:一、实验材料和仪器1. 材料:大料(八角茴香)、蒸馏水、无水硫酸钠。
中药挥发油提取

中药挥发油提取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提取方法,主要用于提取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挥发油提取方法:
1.材料准备:选择需要提取挥发油的中草药,并将其研磨成细粉末或切碎成小块。
2.提取溶剂选择:根据所需提取物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溶剂。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醚、石油
醚、氯仿等。
3.提取过程:
a. 将研磨或切碎好的中草药放入提取器中(如离心管、瓶子等)。
b. 加入足够的提取溶剂覆盖中草药。
c. 盖上盖子,充分混合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溶剂与中草药的接触和提取。
d. 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搅拌、震荡或加热提高提取效果。
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挥发油因高温而损失。
e. 静置一段时间后,使用适当的方法(如离心机)对混合液进行分离,将挥发油层分离出来。
4.脱溶剂:通过蒸发或其他方法将提取液中的溶剂去除,留下纯净的挥发油。
这一步需要
注意温度和操作环境,以确保挥发油的质量。
5.收集和储存:将得到的挥发油收集并储存在干燥、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光照和氧化。
请注意,中药挥发油提取的具体方法可能因草药性质和个人实验条件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实际操作之前,建议与专业的中药药剂师或科研人员咨询,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指导。
提取挥发油的方法

提取挥发油的方法
提取挥发油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常见的技术:
1. 蒸馏法:将含有挥发油的植物材料放入蒸馏器中,加热至挥发油沸点,蒸馏出挥发油,通过冷凝收集分离。
2. 溶剂提取法:使用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醇、二甲苯等)与植物材料接触,使挥发油溶于溶剂中,然后蒸发溶剂,留下挥发油。
3. 水蒸气蒸馏法:将植物材料放入水蒸气中加热,挥发油随蒸汽蒸馏出来,随后通过冷凝器冷凝、分离收集。
4. 冷浸提取法:将植物材料浸泡在低温的脂肪或植物油中,使挥发油溶于油中,然后将油进行蒸发、留下挥发油。
5. 酶解法:利用水解酶、酮酸还原酶等酶类活性,将特定的植物材料中的挥发油分子结构进行降解,然后通过分离、提纯等方法获取挥发油。
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材料和挥发油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同时,在进行挥发油提取时,也需考虑提取效率、品质和安全性等因素。
挥发油提取工艺

挥发油提取工艺
挥发油提取工艺是一种将植物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提取出来的过程。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挥发油提取工艺:
1. 选材:选择富含挥发性化合物的植物作为提取原料,如薄荷、迷迭香等。
2. 粉碎:将植物材料进行粉碎,增加提取效率。
3. 提取溶剂的选择:挥发油常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如乙醇、二甲醚等。
根据植物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4. 浸提:将粉碎后的植物材料与溶剂混合,进行浸泡。
可以使用浸泡瓶、浸提罐等设备。
5. 过滤:将浸泡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去除植物渣滓。
6. 浓缩:利用浓缩设备将溶剂蒸发掉,留下浓缩后的挥发油。
7. 分离:通过分离设备,如蒸馏装置、萃取装置等,将挥发油和溶剂进行分离。
8. 深度提取:对于一些挥发性化合物较少的植物材料,可进行多次提取,以提高提取效果。
9. 精制: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精制处理,如脱色、去杂质等。
10. 包装和储存:将精制后的挥发油进行包装和储存,保持其质量和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挥发油提取工艺时,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提取的挥发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实验一 挥发油提取.

挥发油重量 100% 供试品重量
定性分析:根据显色反应判定可能存在的化学成分
24
实验要求
提取挥发油的重量、体积、密度; 定性的薄层板。注意要做阴性
挥发油的通性有哪些? 挥发油常见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本实验中应注意事项是什么?
26
本次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小心安装及拆卸挥发油提取器设备,夹子 夹在磨口处;
电热套加热的器皿外表面需干燥,否则易 短路; 冷凝水的流速以冷凝管手感不烫为原则; 实验废渣倒入厕所,不能倒水槽;
27
下次实验: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预实验
5/9/2016
28
①混合物的沸点比任一单一液体的沸点低;
②分馏比不变;
(即:蒸出油的质量与水蒸气用量成正比) ③沸点高的可被水蒸气蒸馏出来。 总混合液体B.P < 混合物中沸点最低物质
例: 沸点 混合后沸点℃ 69.25 226mmHg 水 100 760mmHg
苯 80.1 760mmHg
534mmHg
10
㈡浸取法 (油脂吸收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6
生物活性
多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 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如:
柴胡挥发油制备的注射液——退热
丁香油——局麻、止痛 薄荷油——清凉、驱风、消炎、局麻 临床应用:樟脑、冰片、薄荷脑、丁香酚等。 在日用食品及化学工业上也是重要的原料。
7
主要功能
共通性 细胞再生 杀菌 镇定 免疫功能 气味芬芳 精油本质
果皮含挥发油较多的原料。 捣碎→冷压→静置分层→粗品
14
实验目的
掌握药典挥发油定量测定的方法 熟悉挥发油定性分析方法
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检识的心得体会

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检识的心得体会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检识中,有以下几点的心得体会:
1.通过观察馏出液的混浊程度来判断挥发油是否提取完全。
最初的馏出液中含油量较多,明显混浊,随着馏出液中油量的减少,混浊度也随着降低,至馏出液变为澄清甚至无挥发油气味时,停止蒸馏。
2.提取完毕,须放冷,待油水完全分层后,再将油层放出,尽量不带出水分。
3.进行单向二次展开时,先用极性较大的展开剂展开至中线,然后再用极性较小的展开剂展开。
在第一次展开后,应将展开剂完全挥干,再进行第二次展开,否则将影响第二次展开剂的极性,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4.挥发油易挥发逸失,因此进行层析检识时,操作应迅速及时,不宜久放。
5.喷洒香草醛浓硫酸显色剂时,应于通风橱内进行;用澳甲酚绿试剂显色时,应避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挥发油的提取实验报告

挥发油的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了解其提取原理和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
挥发油提取法是通过挥发油的挥发性和其与水的互溶性来实现的。
挥发油是一种可使药物溶解的脂溶性液体,可以从天然植物中提取。
挥发油可以用于制作香料、化妆品、药剂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取一些新鲜的植物叶子,取少量的样品测试,在室温下保持尽可能的湿度。
2.将准备好的植物叶子放入蒸馏水中,用加热器加热,使其沸腾。
3.沸腾时,将瓶口微微倾斜,在液体中注入小量的石油醚,反
复地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4.开始提取,收集油膏,用吸管将其吸出,转移到筛子中,并
用几层纱布滤净。
5.将筛子中的油膏转移到调和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并反
复摇晃,让油水分离。
6.分离得到挥发油,用无水钠硫酸脱水,保存在50ml锥形瓶中,标明日期、取样地点等信息。
实验结果:
我们从实验中成功提取到了大量的挥发油,并尝试分别将其用
于化妆品和护理用品中。
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小技巧,比
如在提取过程中添加石油醚可以使挥发油更容易被提取出来,识
别挥发油的方法是将其滴入水中,水会出现一圈淡淡的蓝色,如
果是假冒伪劣产品,则无法出现蓝色。
结论:
挥发油提取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天然植物。
但是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一些小技巧,比如在提取油脂时添加合适
的溶剂,如石油醚,可以更容易地提取出油脂。
同时,还需要识
别挥发油的真伪,以避免假伪产品的伤害。
挥发油的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挥发油的常用提取分离方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挥发油的常用提取分离方法:1.提取(1)水蒸气蒸馏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和水不相混溶的性质进行的提取。
通过加热,是挥发油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
这是从植物中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2)浸取法不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原料,可以直接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①油脂吸收法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常常用来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如玫瑰油等。
②溶剂提取法用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进行提取。
③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用于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3)冷压法此方法使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新鲜植物药材的提取。
通常将压榨后的药材再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残留挥发油。
2.分离(1)冷冻处理将挥发油置于0℃以下或-20℃使析出结晶,取出结晶再经重结晶可得纯品。
如薄荷脑。
(2)分馏法以各物质的沸点作为分离的依据,常采用减压分馏法分离挥发性成分。
(3)化学分离法根据挥发油中各组分所连的官能团不同,选择适当的化学方法处理,使各组分达到分离的方法。
①碱性成分的分离将挥发油溶于乙醚,用1%硫酸或盐酸萃取,得酸水液经碱化后再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即得碱性成分。
②酸、酚性成分的分离将分出碱性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再分别用5%碳酸氢钠和2%氢氧化钠萃取,所得碱性水溶液分别酸化后用乙醚萃取,前者可得酸性成分,后者可得酚性成分。
③醛、酮成分得分离(i)将分出碱性、酸性、酚性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经水洗至中性,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加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分出水层或加成物结晶,加酸或碱液处理,以乙醚萃取,可得醛类成分和甲基酮类成分;(ii)将分出碱性、酸性、酚性、含醛和甲基酮等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回收乙醚,在挥发油中加入适量的Girard T或Girard P试剂的乙醇溶液和10%乙酸,加热回流1h,待反应完成后加适量水稀释,用乙醚萃取,分取水层,酸化后再用乙醚萃取,可获得含酮基类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回收醇得净油。
(原理:利用乙醇对植物蜡等脂溶性杂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下降而降低的特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3.超临界液体萃取法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和溶剂萃取
技术相似。
特点: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
所得芳香挥发油气味与原料相同。
工艺技术要求高,设备费用投资大。
三、挥发油的提取 ㈢冷压法 此法适用于新鲜原料,如桔、柑、柠檬果 皮含挥发油较多的原料。 捣碎→冷压→静置分层→粗品 优点——保持原有的新鲜香味 缺点——可溶出原料中不挥发性物质。 如:柠檬油常溶出原料中的叶绿素,而使柠檬油 呈绿色。
高达此温,为什么能蒸馏出来呢?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即: P=PA+PB
P—总蒸气压;PA—A物分压;PB—B物分压
当 P =大气压时则沸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挥发油的提取 总混合液体B.P < 混合物中沸点最低物质 沸点 混合后沸点℃ 水 100 760mmHg 69.25 226mmHg 苯 80.1 760mmHg 534mmHg ①混合物的沸点比任一单一液体的沸点低; ②分馏比不变; (即:蒸出油的质量与水蒸气用量成正比) ③沸点高的可被水蒸气蒸馏出来。 例:
易溶——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等
二、挥发油的通性 ㈢物理常数 比重:多数比水轻,也有比水重的(丁香油、 桂皮油),相对密度在0.85~1.065之间。 沸点:一般在70~300℃之间,具有随水蒸气 而蒸馏的特性。 光学活性:大多有光学活性,比旋度在 +97°~177°范围内。且具有强的折光性,折光 率在1.43~1.61之间。
三、挥发油的提取 ㈡浸取法 (油脂吸收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用有机溶剂进行浸取——适用不宜用水蒸 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原料。 1.油脂吸收法 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 分冷吸收法、温浸吸收法。方法如下图所示。
三、挥发油的提取
新鲜花瓣 (药材) 金属网 混合物 玻璃板 50*100cm 猪油3份 牛油2份
一、概 述 生物活性 多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解 热、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如: 柴胡挥发油制备的注射液——退热 丁香油——局麻、止痛 薄荷油——清凉、驱风、消炎、局麻 临床应用:樟脑、冰片、薄荷脑、丁香酚等。
在日用食品及化学工业上也是重要的原料。
一、概 述 化学组成 挥发油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挥发油中 常常含有几十种到一、二百种成分。如 在食品方面——茶叶挥发油含150几种成分 波萝含有117种香味成分 虽然成分多,但往往其中有某数种成分所 占份量较大,且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仍能具有一 定的性质。
二、挥发油的通性 ㈠性状
1 .颜色:大多为无色或微带淡黄色,也有少
数具有其它颜色。如: 洋甘菊油因含有薁类化合物——显蓝色 麝香草油——显红色
2 .气味:大多数具有香气或其它特异气味,
有辛辣烧灼的感觉,呈中性或酸性。挥发油的气
味,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二、挥发油的通性 3.形态:为透明液体,有的在冷却时其主要 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如薄荷脑、樟脑等。 4.挥发性:指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 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 ㈡溶解度 脂溶性,不溶水
4.其它类化合物
除上述三类化合物外,还有一些挥发油样物质,
如芥子油(mustard oil)、挥发杏仁油(volatile
bitter almond oil)、大蒜油(garlic oil)等,也 能随水蒸气蒸馏,故也称之为“挥发油”。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通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四、挥发油成分的分离 五、挥发油成分的鉴定
一、概 述 1.萜类化合物
化学组成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化物。其构
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大多是生物活性较强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
要组成成分。
如:薄荷油——含薄荷醇(menthol)8%左右
樟脑油——含樟脑(camphor)约为50%
一、概 述 2.芳香族化合物
化学组成
大多是苯丙素衍生物(苯丙烯、苯丙烯酚、
二、挥发油的通性 ㈣稳定性(氧化性)
空气及光线
挥发油
相对密度增加
颜色变深
逐渐氧化变质 失去原有香味
不能随水蒸气而蒸馏
产品应贮于棕色瓶内,装满、密塞并在阴凉处 低温保存。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通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三、挥发油的提取 ㈠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的沸点(B.P)一般在70~300℃之间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通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一、概 述 挥发油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中草药中 分布广泛的一类成分。 定义:系指能被水蒸气蒸馏出来与水不相溶,
具有香味,易流动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少数以苷的形式存在。 主要存在种子植物,尤其是芳香植物中。 菊科、芸香科、伞形科植物,如:小茴香等。
苯丙烯醛等)。如:
OMe OMe MeO OMe OMe OMe OMe
MeO H H CH3 H H CH3
顺式甲基异丁香酚 cis-methylisoeugenol
榄香素 elemicine
细辛醚 asarone, α -asarone
一、概 述 3.脂肪族化合物
化学组成
指小分子的烷、烯、脂、酸类成分。 如:松节油——正庚烷(n-keptane)
涂在玻璃两面 木制框架 5-10cm高
油脂吸收法图示
三、挥发油的提取
花瓣 (原料)
浸泡
容器 油脂
芳香成分溶于油脂中 50-60℃ 低温加热
温浸吸收法
三、挥发油的提取 2.溶剂萃取法
溶剂——石油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等
方法——回流浸出法、冷浸法等
处理——提取后,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后即得浸膏
精制——加热乙醇溶解浸膏,放置冷却,滤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