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 ) 究 方 法 二 研 由表 1中的数据可 以看 出 , 各变量 的时间序列均表现 出了 定 的时间变化趋势 , 故可采用协整理论 和 向量误差修正模 型 进行研究分析 。
一
体而言 , 当第一产业 的产值结构 每变动 1 经济 总量增 长将反 %, 方 向变 动 00 74 %; . 0 4 第二产业 的产值结构 每变动 l 经 济总 9 %, 量增长将同方 向变动 0 3 27 这与大多数研究者得出的结论 . 15 %。 0 是一致 的 , 符合经济理论 。
典经 济模型 中引入结构 因素研 究经济增 长 , 过大量数据 和统 通 计方 法研 究产业结构变化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着经济学理 论 研究 的深入 , 该研究 方法及理论也被越来越 多的学者所接纳 。 国内学者对产 业结构与经 济增长互动关 系的研究有 : 克 郭 莎 ( 0 1 在 研究 产业结构 变化 对我 国经济 增长 的影响方 面 指 20 ) 出 , 国的产业 结构 演进 中存在 结构性 偏差 , 我 同时结构 转变 和 升级缓慢 。刘伟( 0 2 通过建立 全国各地 区的产业结构对经 济 20 ) 增长 影响 的生产 函数 , 出三次产业 的 比重扩大均 会带动经 济 得 增长 , 中扩大第三产业 在 国民经 济中的 比重会更 有利于经 济 其
的内蒙古 G P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及lP, D, I如表 l C 一 所示.
表 1 内蒙古产 业结构 及增长状况
斯
GD P
后’ 纳 出了产业结 构 的“ , 归 国际标 准模式 ” 即随着人均 收入 的 , 增长, 第一产业 的产 值 比重 逐渐 下降 , 二产业 的产值 比重 迅 第 速上 升 , 三产业 的产值 比重缓慢 提高 。钱那 里( 9 5 认为 经 第 19 ) 济增 长是 国民经济结构一 系列变化下 的非均衡增长 , 其在新 古
浅析内蒙古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离一 份额 分析模 型 。用该 模 型为 文章研 究 内蒙 古林
业 产业 结 构发展 的主要研 究 方法 。为 了对 内蒙 古林
的情 况 , 同样若 值 为正值 , 内蒙古 产业 结 构对 经济 增
业产 业 数 据 系统化 的处 理分 析 。 要 注重 对 内蒙古 地 区份 额 分 量 、 竞 争 偏 离分 量 、 结 构 偏 离分 量 的 变 化 ,
长 贡献 比全 国平均 水平 高 ,反 之则相 反 。模 型⑧ 中
D ; 表 示竞 争 力 偏离 分 量 , 表示 内蒙 古 区域 内三 个 产
业 的所具 备 的 区位 优势 与劣 势 。 模 型 值 为正值 , 说明 该 区域觉 得 区位竞 争力 高 于全 国平均 水平 ,反之 则
相反【 ” 。
区三个 产 业按 照 全 国增 长 率 增 长 实现 的增 长 份额 。
业产 品在 第一 产业 中的产值 。为 了提 高分 析 内蒙古
林 业 产业 结 构 发 展 的 准确 性 ,文 章 引 入 了动 态 偏
如果 模 型值 为正值 , 说 明实 际增 长 高于假 设增 长 ; 反
之相反。模型② 中 为结构偏离分量 , 是反映内蒙
第4 0卷 第 2期
2 0 1 7年 3月
内蒙 古 林 业 调 查 设 计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F o r e s t r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De s i g n
v o 1 .4 0.No . 2 Ma r c h . 201 7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9 9 3 ( 2 0 1 7 ) 0 2 — 0 0 9 7 — 0 3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围绕粮食种植、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农业结构不断扩大和升级。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其次,内蒙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业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三,内蒙古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内蒙古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第四,内蒙古农业发展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和水资源的有限性,农业用水问题成为内蒙古农业发展的瓶颈。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
最后,内蒙古加大农业扶贫力度。
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产业发展等措施,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脱贫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未来,内蒙古将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文献综述浅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浅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摘要:本篇综述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格局现状,对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引言近年来,在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引导下,经过内蒙古人民的共同努力,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上高速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正式纳入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范围,国家大力支持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我区区域经济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实现呼包鄂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崛起,其它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塑造“东西互动、内外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对于提升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我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
尽管我区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不断增强、布局不断改善、合作不断深化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受到地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各个盟市之间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
充分认识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盟市都各有各自的优势,充分认识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区域要素有着重要意义。
(一)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内蒙古产业结构对环境质量变化影响的分析

量增 至 6 1万 t 每 公 顷 耕 地 使 用 的 农 药 也 由 1 8 , 9 5年
对 策 。
关 键 词 : 业 结 构 ; 次 产 业 ; 境 影 响 ; 蒙 古 产 三 环 内 中 图 分 类 号 : 2 7 2 6 F 0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7 6 2 ( 0 8 2 ~ O 3 一 O 1 0— 9 1 2 0 )3 O0 2
3 .8 增 长 到 2 0 年 的 4 .1 ; 三 产 业 比 重 在 4 04 9 第
图 2 1 8 ~2 0 9 5 0 4年 内蒙古 三 次产 业结 构 变迁
2 各 产 业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2 1 农 业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
现 代 产 业 结 构 中 的 第 一 产 业 即农 业 生 产 以高 资
本 投 入 、 劳 动 投 入 和 高 单 位 面 积 产 出 为 特 征 。 业 低 农
1 内 蒙 古 的 产 业发 展 概 况 虽 然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着 内蒙 古 经 济 的 增 - , 随 K 产 业 结 构 发 生 了重 大 的 变 化 。 次 产 业 结 构 不 断 优 化 , 三
但 工 业 仍 是 内 蒙 古 国 民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_ 二三 对 i ¨竺 生 产 中 有 两 个 方 面 的 问 题一 环 境 造 成 的 污 染 越 来 越
用 化 肥 和 农 药 ; 二 是 发 展 较 快 的城 郊 集 约 / 畜 禽 第 - L
内蒙古近年经济发展概况

内蒙古近年经济发展概况一、农牧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收入仍占绝对比重。
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631元、4667元、4601元、4265元,均超过当年全区农牧民纯收入水平(2989元),也超过当年全国农民纯收入水平(3225元),比2001年分别增加2070元、2109元、2343元、1686元,年均增长15.9%、16.2%、19.5%、13.4%,比全国平均增速8.3%高出7.6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11.2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
从收入来源情况看,收入结构比较单一,一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分别达到62%、56%、57%和81%。
非农收入贡献加大,但地区间差异明显。
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非农收入(包括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达到1750元、2042元、1981元、829元,比2001年增加了580元、1125元、1268元、565元,对五年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43.5%、54%、33%,比“九五”时期都有较大增长,但和全国平均水平(65%以上)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另外,从四市非农经济发展来看,呈现不平衡状态。
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非农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分别为37.8%、43%、43.7%、19.4%,与2001年相比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增加了11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呼和浩特市下降7.9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是非农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十分薄弱。
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为1047元、1018元、1365元、463元,比2001年增加378元、590元、883元、243元,除巴盟外其他三市农牧民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鄂尔多斯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工资性收入占非农收入比例都达到了50%以上,鄂尔多斯市达到60%以上,工资性收入是非农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
内蒙古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1 . 3 产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 构 不 协 调
从 1 9 7 8年 以 来 , 内蒙古 的产业 结 构 由 1 9 7 8年 的 3 2 . 7: 4 5 . 4: 2 1 . 9转 变 为 2 0 1 1年 的 9 . 2: 5 4 . 8: 3 4,
内蒙古 产 业 结构 存 在 的 问题 及 调 整 思路
刘 旭路
( 天津 内蒙古金马宾馆 , 天津 3 0 0 0 1 1 )
摘 要 : 分 析 了 内 蒙 古 产 业 结 构 存 在 的 问题 , 探 讨 了内蒙古产 业结 构调 整 的思路 。 关键 词 : 产业 结构 ; 调 整 思路 ; 内 蒙 古 中图分 类号 : F 1 2 1 . 3 ( 2 2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 - 6 9 2 1 ( 2 0 1 3) 1 0 _ _ 0 0 l 1 _ 一 0 2
2 0 1 3年 5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y
Ma y 201 3
第1 0期 总第 2 8 4期
No . 1 0 T o t a 1 No . 2 8 4
率分 别为 2 4 0 . 4 7 % 、 1 1 4 1 . 8 1 % 和 2 9 9 . 0 8 % ; 2 0 1 0 年 分 别 为1 0 3 2. 3 2 %、 3 6 5 9 . 9 1 %和 1 0 4 8 . 2 2 %, 可 见 , 对 第一 产业 的投资增 长 率慢 于二 三产 业 。 1 . 2 重 化 工 业 比例 过 大 , 轻 重 工 业 发 展 比 例 失 调
基于就业结构视角的内蒙古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收稿 日期 ] 09—1 1 20 2—1
[ 作者 简介] 王春枝 (96 , , 17 一)女 内蒙古 临河人 , 内蒙古财经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 , 硕士 , 事应用统计研究 . 从
1 08
限。
表2 内蒙古近年耕 地面积变化情况 单位 : 万公顷
与 此 同时 , 内蒙古第 一 产业 从业 人 员 由 17 9 8年 体 , 理应发展以轻工业为代表 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但 的 32 6万 人 增 加 到 2 0 0. 08年 的 5 6 7万 人 , 有 事实 上 已经呈 现 出重 化 工 特 征 ,9 8年重 工 业 产 值 5. 仍 17 5 .%从 业人 员集 中于 第一产 业 , 耕 地资 源 、 场 05 在 牧 增加 有 限 的 情 况 下 , 村 劳 动 力 增 加 了 8 .7 。 农 39% 长期 以来 , 人们 认 为 内蒙 古 人 口密 度 小 , 大 物 博 , 地 载 力 很 低 , 年 来 , 漠 化 率 和 草 原 退 化 率 为 近 荒 命 的土地 面积 上 , 内蒙古 土地 面积 至少减 少 了5 .5 9 1
表 1 产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 构 类 型
( ) 一产业发 展仍 滞后 , 二 第 就业 比重过 大
施建设滞后等 问题 , 同时农 民收入滑坡 明显 。从投 人产出率看 , 农业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对农业总产
内 蒙 古 第 一 产 业 产 值 比重 已 由1 7 年 的 98
调整中 , 重点之一是实现就业结构优化的结论 , 提出了具体的政 策建 议。 并
[ 关键词 ] 就业结构 ; 产业结构 ; 效益 [ 中图分类号 ] 02 9 F 6 .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号]0 4- 2 5 2 1 0 0 0 0 10 5 9 【00)2— 1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