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外有机硅厂商大盘点
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晶圆厂商盘点

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晶圆厂商盘点就半导体产业而言,芯片是最为人熟知和关注的领域,而对于行业起着支持作用的材料和设备领域却相当低调,但低调不等于不重要,如半导体制造的基础――硅晶圆,在行业中的地位就不容忽视。
根据研究数据,硅片市场基本上由日本和韩国制造商垄断。
五大供应商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达到92%,其中新越半导体市场占27%,sumco市场占26%,全球晶圆市场占17%,silitronic市场占13%,LG市场占9%。
1、信越(shin-etsu)鑫悦集团于1967年创立“鑫悦半导体”,为生产高品质半导体硅做出了巨大贡献。
鑫悦半导体硅业务一直走在大口径、高直线度的前列。
成功研制出最尖端的300毫米硅片,实现了SOI硅片的商业化。
2、胜高(sumco)世界第二大半导体硅片供应商Sumco最近宣布投资约3.97亿美元增加其ivanly工厂,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大规模增产。
预计上半年2022个硅晶片的月产能将增加110000件。
3、环球晶圆通用晶圆是中美硅的子公司,于2022通过一家名为东芝陶瓷的公司收购。
covalentmaterials(现为coorstek)的半导体晶圆业务,扩大了业务范围。
后通过收购全球第四大半导体硅晶圆制造与供货商sunedisonsemiconductor一跃成为第三大硅晶圆供货商。
4、粉砂岩全球第四大硅晶圆厂商siltronic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资料显示公司在德国拥有150/200/300mm的产线,在美国有一座200mm的晶圆厂,在新加波则拥有200和300mm的产线。
5、 lgsiltronlgsiltron是lg旗下制造半导体芯片基础材料――半导体硅晶片――的专门企业。
sk 集团于今年1月份收购了lgsiltron51%的股份,并于今年5月份表示将收购公司剩余49%的股份,以此打入半导体材料和零件领域,实现各项业务的垂直整合。
在中国积极发展半导体产业和大力投资12英寸晶圆厂、智能手机和云服务器的推动下,硅片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硅胶品牌及国家

进口硅胶:德国瓦克,美国道康宁,日本信越,日本东芝。
国产硅胶:新安化工,东爵有机硅,宏达化工,星火化工,凯沃特有机硅,上海凌道,固加,天玉,彩艳,正安,中山塞尔斯,富士特等关于档次话就长了:其实每一种品牌厂家都会生产不同档次的硅胶来适合不同的客户群,每家都有每家的特长和优势,还要根据做的产品要求不一样对材料要球就不一样:进品胶品质比较好(太差国家不让进),但价格也是相当同高(关税相当高的),其中有一些性能国产也能达到的德国瓦克的气相白炭黑非常有名,基本上所有高档气相胶都会采用瓦克的气相白炭黑。
道康宁做的产品比较多样化,各种档次非常齐全,现在还在上海国产化。
国产胶里数天玉的质量比较好,但产量不大,定价比较高,一般被用于替代进品胶,现新安化工收购天玉后在,在清远建生产基地,传说要年产2万吨!新安化工应该是国内最有实力的企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全球除草剂三大巨头之一。
有机硅只属其生产除草剂的附产品。
按道理上其价格最有竞争优势!东爵有机硅原系道康宁合资企业,后分开。
许多都源自道康宁,其质量稳定性相对来讲还可以。
宏达化工和新东方实质是父子关系,产品都相差不是很远。
星火化工系生产硅胶上游产品为主,近几年才开始生产混炼胶。
凯沃特有机硅胶是以生产注射成型液体硅胶为主,近几年发展比较快。
上海凌道系美国道康宁子公司,也是道康宁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之一。
固加产品比较多样化,其玻琉胶和模具胶在市场上占有很大市场,其也生产混炼胶!彩艳以生产特种胶为主导,其阻燃胶,耐高温胶等特种胶的性能是国内任何一家都无法达到,特别是其耐高温胶,可耐温300度,400度甚至以上,但其价格也相当高。
正安以生产手机套胶和特种胶为主,是行业发展的后起之秀!中山塞尔斯的气相胶有相当大的价格优势,其和富仕特一样,以低价格的气相胶,分得一部分市场!食品级硅胶简介:食品级硅胶管是采用进口硅胶原材料,利用科学的生产工艺,采用间歇法进行生产生胶,针对气相胶的高抗撕和高透明,混炼胶的超高和越低硬度,功能性混炼胶等特点进行生产的硅胶管,此产品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国外几家主要的造纸化学品公司介绍

国外几家主要的化学品公司介绍(要求加点分啊)国外, 化学品1.3主要的国际化造纸化学品公司介绍1.3.1概述国际大型化学品公司主要在北美的美国、欧洲的北欧部分如德国、荷兰、瑞士、瑞典、芬兰等经济发达国家,亚洲方面主要是日本和韩国造纸化学品技术,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引进国外造纸化学技术比较早,新加坡等南亚国家也主要是引进美国和欧洲造纸化学品技术等。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公司目前都在我国占有一定的化学品市场份额。
特别是2008年末到2009年底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之际,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国家造纸及化学品工业受到很大冲击,只有中国虽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在中国整体经济向好大环境下,中国造纸及化学品产业仍在快速发展。
给上述这些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据资料介绍,科莱恩公司、巴斯夫公司、赫克力士公司等在国外的业务都是亏损的,只有中国市场成为了他们的利润点。
介绍国外化学品目的在于,目前,我国造纸化学品还不是很发达,大型造纸企业,还是更多的使用这些跨国公司造纸化学品。
了解这些国外造纸化学品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也是我们造纸化学品项目值得更多借鉴的。
1.3.2主要几家公司介绍1.3.2.1凯密拉(Kemira)芬兰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
芬兰的林纸工业在全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着世界排名第2和第5的造纸巨头——斯道拉恩索和UPM,同样也造就了为其服务的制浆造纸化学品企业。
这两家公司也在我国有合资公司,华泰斯道拉恩索和UPM芬欧汇川两家大型造纸企业,在我国拥有一定的地位。
该集团公司从2001年开始通过收购兼并,从单一区域性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技术领先的制浆造纸化学品供应商之一。
目前在全球制浆化学品中占7%市场份额,在造纸化学品中占有8%市场份额,在全球水处理业务上占3.3%的市场。
由四大业务部门组成:制浆造纸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和涂料。
其中制浆造纸化学品占公司业务的37%,从2000-2007年销售额从3.32亿欧元增长到10.18亿欧元,制浆造纸化学品中制浆化学品占42%,造纸化学品占51%,添加剂占7%。
有机硅生产技术

7254万元,增长15%
600596 新安化工 亏损
微利
43531万元 4972万元
亏损26682万元,下降 636.69%
净利7755.98万, 同比增:129.07%,
2.11亿元,增长 1314%
002211 宏达新材 亏损
亏损
巨亏
1244万元 扭亏 亏损5622万元,下降
为盈
561.04%
净利2026.00万, 同比增133.40%,
反应方程式如下:
甲基氯硅烷单体的合成
在铜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的作用下,硅粉与过热
的氯甲烷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中直接反应,生成
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正常生产时为维持生产稳
定运行需不定期补入硅粉及铜催化剂,主反应方程
式如下:
2CH3Cl + Si
Cu
260-320℃
(CH3)2SiCl2
副反应方程式:
4CH3Cl+2Si→(CH3)3SiCl+CH3SiCl3 3CH3Cl+Si→(CH3)3SiCl+Cl2 2Cl2+Si→SiCl4 4CH3Cl+2Si→(CH3)4Si+SiCl4 2CH3Cl→CH2=CH2+2HCl CH3Cl+HCl+Si→CH3SiHCl2
2014年:开工率超过85%,但有的企业开始歇业 2015年:国内有机硅单体行业开工率一直保持在中位左右,开工负荷不足的现象凸 显,产能利用率偏低; 市场价格频频触底,年内单体企业限产保价的心态明显增加。
2016年下半年开始有机硅价格见底回升,以有机硅中间体DMC价格为例,该价格从 低点12500开始反弹, 截至目前,DMC价格升至30000元/吨,上涨150%以上。
2010年中国硅行业研究报告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2010 年中国硅行业研究报告
内蒙古,此外陕西,青海等地也有厂家生产。
2、 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中国金属硅供给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市场无序竞争。2009 年我国政 府主要采取两个措施来限制工业硅产能: 一是提高电价, 此举在控制产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工 业硅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工信部公布了 2009 年铁合金行业淘汰落后 生能企业名单,淘汰 12500 千伏安以下电炉 265 座,涉及 180 家铁合金及工业硅生产企业。
3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2010 年中国硅行业研究报告
基础产业。硅业除包括工业硅产业之外,还包括硅合金,有机硅、多晶硅和单晶硅等多个产 业,是个有复杂产业链的行业。从开始工业硅的工业化生产至今的近百年来,特别是近一、 二十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 硅的应用范围和产量都在迅 速扩大。 现在硅业不仅是与合金铸造、 交通运输和建筑等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产业, 也是对芯片制造、软件开发、太阳能的光电、光热转换以及光纤、通讯、信息等高科技发展 有重要影响的朝阳产业。 以上重点谈了工业硅产业情况, 下面再概要介绍一下硅产业链中的 有机硅和多晶硅产业情况。 (一)有机硅产业的发展 在有机硅材料中,常用的有机硅单体有数十种,以此制成的有机硅产品有数千种。各种 有机硅产品中主要是含各种有机基团的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乳液及硅烷偶联剂等。它们 具有耐高温、电绝缘、耐辐射、疏水、防水、耐臭氧、难燃等独特性能。因而在电气、电子、 石化、医药、建筑、国防、纺织、化妆品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 用。 目前,全世界有机硅以环硅氧烷表示的产能达到 100 万 t 以上。世界主要生产厂环硅氧 烷产量大致为:美国道康宁 40 万 t,美国迈图 25 万 t,德国瓦克 20 万 t,法国罗地亚 10 万 t,中国蓝星 10 万 t。100 多万 t 环硅氧烷折合甲基氯硅烷 200 多万 t,以每吨化学级工业硅 生产 4 吨甲基氯硅烷计,全球年消耗化学级工业硅在 50 万 t 以上。 中国的甲基氯硅烷生产装置,经历了从 1 万 t 规模到 5 万 t 级的开发过程,尽管发展速 度不算慢, 但仍跟不上众多有机硅下游产品生产厂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开设的有机硅下游产品 生产厂快速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国内环硅氧烷一直供不应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 现在美国迈图与新安集团合资的 10 万 t/a 甲基氯硅烷生产设施已在浙江开建, 美国道康 宁与德国瓦克在张家港的 40 万 t/a 甲基氯硅烷生产基地, 也在积极建设之中。 估计这些生产 装置再过一、二年全部投产后,不仅是满足国内需要,还可能会造成产能过剩。 (二)多晶硅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多晶硅产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中期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厂家曾发 展到 20 多家。但由于工艺落后、能耗高,成本高等原因,绝大多数企业相继停产或转产。 目前国内有生产条件的单位主要是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 四川新光 硅业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峨嵋半导体材料厂现有生产能力 200t/a,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 公司现有生产能力 300t/a。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第一个年产 2000t 的多晶硅项目, 到 2008 年底将投产,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1260t 多晶硅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试生产。
有机硅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有机硅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有机硅行业:多重利好支撑长期发展 (3)1、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提高有机硅产业准入门槛 (4)2、有机硅“十二五”规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5)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高性能有机硅材料 (5)二、未来发展趋势:低端产能受限,新型单体机遇降临 (7)1、中低端产品:供大于求,产能扩将受限制 (7)(1)二甲单体:产能严重过剩 (7)(2)硅油:高品质产品仍然稀缺 (9)(3)硅橡胶:高端产品缺口巨大 (10)2、苯基单体:国仍属空白领域 (12)(1)苯基单体:可大幅提升有机硅材料性能 (12)(2)市场需求:估计年需求量超过5万吨 (14)三、有机硅上市企业简析 (15)1、宏达新材有机硅深加工领域快速拓展 (15)2、ST新材多项业务全面发展 (16)3、新安股份盈利能力将有明显回升 (17)一、有机硅行业:多重利好支撑长期发展有机硅是硅粉与氯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工新材料,它具有一系列优越的性能,例如耐腐蚀、耐辐照、耐高低温、吸湿性、高绝缘电阻、低介电常数、低应力、减振、环保、低毒性、难燃、可返修等等。
因此有机硅被制成各式各样的粘接密封剂、灌封胶、绝缘涂料和硅树脂、硅油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机械、冶金、汽车、化工、纺织、医疗等等行业。
有机硅产品按照生产阶段的不同,可大致分为有机硅单体、中单体、初级聚合物、有机硅制品(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
在有机硅制品中,硅橡胶占总产量比重超过70%,主要用于房地产、汽车、电子、电力、医疗设备等行业;有机硅另一重要的下游产品为硅油,主要用于印染、日化行业;其余有机硅下游产品如硅树脂、硅烷偶联剂,主要用于生产涂料、粘接剂、增强剂、橡胶增强剂等。
1、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提高有机硅产业准入门槛在新材料"十二五"规划中被细分为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六大类。
硅油十大品牌

03
电绝缘性
硅油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可用于 电子、电气等领域作为绝缘材料。
无毒无味
硅油对人体无毒无味,对环境友好。
05
04
耐候性
硅油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够在紫外 线、潮湿、冷热等恶劣环境下保持稳 定。
硅油产品优势
耐高温
硅油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具 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生物相容性
硅油对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相 容性,可用于医疗器械、化妆 品等领域。
75分,该品牌在消费者 中评价一般,性能一般 ,没有突出特点。
70分,该品牌在消费者 中评价较差,使用效果 不明显,不太受欢迎。
硅油品牌发展前景预测
01 硅油品牌A
02 硅油品牌B
03 硅油品牌C
04 硅油品牌D
05 硅油品牌E
由于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优 秀,预计未来市场份额将 持续扩大,发展前景看好 。
硅油品牌成功案例一
成功原因
拥有完整的有机硅产品线,能够满足不同 客户的需求。
在有机硅行业具有领导地位,拥有强大的 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
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不断推出高品质 的有机硅产品。
硅油品牌成功案例二
品牌名称:瓦克化学
成立时间:1903年
主要产品: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有机 硅产品
硅油品牌成功案例二
该品牌在市场上表现稳定 ,预计未来市场份额将保 持稳定,发展前景稳定。
该品牌市场份额可能会下 降,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 市场营销力度。
该品牌市场份额可能会波 动,需要加强产品特性和 市场宣传。
该品牌市场份额可能会下 降,需要加强产品品质和 市场策略。
04
硅油品牌成功案例分析
硅油品牌成功案例一
品牌名称:道康宁 成立时间:1943年 主要产品:硅油、硅橡胶、硅树 脂等有机硅产品
硅胶品牌及国家

硅胶品牌及国家硅胶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合成高份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各个行业中,硅胶被广泛用于创造各种产品,如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电子产品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知名的硅胶品牌及其所属国家。
1. Dow Corning(美国)Dow Corning是全球最大的硅胶生产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
该公司成立于1943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Dow Corning的硅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造、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该品牌以其高品质、可靠性和创新性而闻名,深受全球客户的信赖。
2. Wacker(德国)Wacker是德国一家知名的化工公司,也是全球硅胶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该公司成立于1914年,总部位于慕尼黑。
Wacker的硅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造、电子、医疗、化妆品等领域。
公司以其高品质、环保性和创新性而闻名,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3. Shin-Etsu(日本)Shin-Etsu是日本一家著名的化工企业,也是全球硅胶行业的重要参预者之一。
该公司成立于1926年,总部位于东京。
Shin-Etsu的硅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光学等领域。
公司以其高纯度、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而受到客户的青睐。
4. Momentive(美国)Momentive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硅胶创造商,也是全球硅胶市场的重要参预者之一。
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是由GE Advanced Materials和Hexion Specialty Chemicals合并而成的。
Momentive的硅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造、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公司以其创新性、高性能和可持续发展而备受瞩目。
除了以上几个知名的硅胶品牌,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在硅胶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的万华化学、美国的3M、德国的Evonik等都是硅胶行业的重要参预者。
总结起来,硅胶品牌及其所属国家有:- Dow Corning(美国)- Wacker(德国)- Shin-Etsu(日本)- Momentive(美国)这些品牌在全球硅胶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末
道康宁在韩国镇川 (Jincheon) 的有机硅 LED 密封胶 装置投产
德美瓦克在张家港新建一家有机硅乳液工厂
2009 年中 2008
瓦克在农希利茨 (Niinchritz) 的硅氧烷基地扩产完成 2008 年 9 月
迈图高新材料集团南通生产基地投产 迈图与新安化工合资建设的 5 万 t/a 硅氧烷工厂破土 动工
广州办事处成立,负责开拓及发展公司在中国南部的 销售业务。
道康宁中国应用技术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中心拥有六 个专业实验室,国际一流的技术装备和应用技术人员, 服务的主要领域包括建筑、纺织、造纸和纸品精加工、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个人护理、汽车保养和电子产品 等。
2004 年
道康宁中国技术信息中心成立,与道康宁在美国的技 术信息中心一起形成覆盖全球所有地区的技术信息服 务网络。
信越与 GE 按照 50:50 建设的亚洲有机硅单体 (Asia Silicones Monomer,其硅氧烷总产能为 70kt/a) 工 厂与生产下游产品的信越有机硅泰国 (Shin-Etsu Silicone Thailand) 同时投产
KCC 公司公司有机硅装置投产
瓦克收购在俄亥俄州的 Silmix Inc. 公司
道康宁公司宣布脱离 1995 年的 Chapter 11( 美国 《破产法》第 11 章 ) 破产保护申请
GE 收购 Crompton 的 OSi 部门,其中包含了有机 硅业务
瓦克家族获得瓦克化学有限公司 51%的股份
2010 年 12 月 25 日 23
专题
道康宁公司
DOW Corning 是 1943 年由 DOW 化学和 Corning 公司合资成立, 是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的米德兰。
美元同比增长了 91%。2010 年和 2009 年第二季度调整后的净收 入分别为 2.149 亿美元和 1.155 亿美元。2010 年上半年的综合 净收入为 4.39 亿美元,比去年上半年的 1.2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了 252%。道康宁公司公布其 2010 年上半年调整后的净收入为 3.875 亿美元。2009 年上半年调整后的净收入为 1.822 亿美元。 2009 年的净收入对因公司重组而产生的相关费用进行了调整。道 康宁公司在 2010 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为创记录的 15.4 亿美元, 比 2009 年第二季度 11.9 亿美元的销售额高出 30%。2010 年上 半年的销售额为 29 亿美元,比 2009 年同期的 22.2 亿美元高出 31%。
2007 年 3 月 2007 年初
信越有机硅国际贸易 ( 上海 ) 有限公司设立广州分 公司
中国蓝星集团收购了罗地亚的有机硅业务
2006 年 4 月
瓦克在张家港的硅橡胶工厂投产
2005
2004 年 6 月 2003 2001
Rhodia 将其欧洲的硅酮密封胶业务出售给汉高 (Henkel) 道康宁提高液体硅橡胶产能,在德国威斯巴登 (Wiesbaden) 的工厂产能达到了 50%,并开始在 中国生产硅橡胶,通过新成立的凌道有机硅公司, 与道康宁东丽有机硅公司在韩国镇川 (Jincheon) 提高有机硅聚合物和密封胶的产能 瓦克家族控股的风险投资公司收购了 Sanofi( 赛诺 菲 ) 的股份 瓦克和德美共同成立德美瓦克公司
2010 年季度报告
第一季度:5 月 6 日,道康宁公司公布了 2010 年第一季度 业绩报告,公司第一季度综合净收入为 2.183 亿美元,而 2009 年第一季度的综合净收入为 940 万美元。另据道康宁公司报告, 2010 年第一季度调整后的净收入为 1.726 亿美元。2009 年第一 季度调整后的综合净收入为 6,670 万美元。公司依据重组费对 2009 年的业绩报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道康宁公司在 2010 年第 一季度的销售额为 13.5 亿美元,比 2009 年第一季度的 10.3 亿 美元提高了 31%。
道康宁 ( 上海 ) 有限公司成立,成为道康宁在中国的 第一家独资企业,负责建设并经营位于上海松江工业 区内的工厂。
松江工厂正式开业,开拓发展迅速的中西部市场。是 道康宁在中国的第一家生产机构。
1998 年 成都办事处成立,开拓发展迅速的中西部市场。
1999 年 2001 年
2002 年
松江工厂成立建筑测试实验室,同时工厂扩建并增加 了乳剂产品的生产。
2009 年主要有机硅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见图 1。 自 2000 年以来,全球的有机硅行业发生多次并购重组,大 事记如下表所示:
22 2010 年 12 月 25 日
赢创 5%
蓝星 7%
其他 8%
信越 11%
道康宁 38%
瓦克 15%
迈图高新 16%
图 1 2009 年主要有机硅公司全球市场份额
专题
2008 年 6 月
瓦克投产了张家港密封胶工厂 2007 年 2 月
道康宁与瓦克化学合资在江苏张家港建设硅氧烷工厂
2006 年中
GE 先进材料出售给 Apollo Mangrment L.P. 后组建迈 图高新材料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道康宁在印度浦那 (Pune) 一家新工厂投产,主要生 产有机硅聚合物、润滑剂、密封胶和乳液 德固赛又将其硅酮密封胶业务和建筑化学品业务出售 给 BASF 信越有机硅硅氧烷总产能达到 115kt/a 瓦克成为股份公司——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年 1 月, 道康宁公司和 Hemlock 半导体集团各获得一 定比例的美国先进能源生产税收抵免。该项税收抵免旨在为成长 中的行业提供支持,例如太阳能技术,以协助他们在生产项目方 面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道康宁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J. Donald Sheets 表示: “ 道康宁公司的有机硅业务正在逐步复苏,有望达到全球经济 衰退前的最高业绩水平。在我们提供服务的所有行业和地区几乎 都出现了需求的回升。”
应美国关于有机硅人造乳房的诉讼案件。
2005 年
提高液体硅橡胶产能,在德国威斯巴登 (Wiesbaden) 的工厂产能达到了 50%。
开始在中国生产硅橡胶,通过新成立的凌道有机硅公 司,与其合作伙伴道康宁东丽有机硅公司。
在韩国镇川 (Jincheon) 提高有机硅聚合物和密封胶的 产能。
2006 年
专题
2010 年
国外有机硅厂商大盘点
2009 年全球有机硅市场价值从 2005 年的约 93 亿美元增长 至近 120 亿美元,其中相当大的消费增长来自中国。随着全球 经济形势的好转,2010 年全球有机硅市场又有较快增长。世界 主要的有机硅生产商包括美国道康宁 (DOW Corning)、迈图高新 材料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德国瓦克集团 (Wacker Group),日本信越化学公司 (Shin-Etsu Chemical Corporation) 以 及中国蓝星等。这五大公司占到了全球市场的 80% 以上,随着最 近的整合,集中度还在提高。下面将按市场份额的高低介绍除中 国蓝星以外的 4 家公司。
道康宁宣布在 Midland 建设单硅烷气体生产工厂 瓦克与道康宁的合资的气相二氧化硅二期项目在 江苏张家港开始建设
蓝星宣布在江西新建 20 万 t/a 硅氧烷产能
2008 年 11 月
瓦克与道康宁在张家港的气相二氧化硅工厂一期 工程投产
2008 年中
道康宁扩大其德国威斯巴登 (Wiesbaden) 硅橡胶 工厂的产能
2010 年
道康宁和瓦克合资的张家港有机硅上游综合生产装置 投产。
24 2010 年 12 月 25 日
专题
财务报告
2009 年度
道康宁公司 2009 度业绩报告显示,2009 年全年的净收入为 5.796 亿美元,与 2008 年全年 7.387 亿美元的净收入相比减少 了 22%。道康宁公司全年调整后的综合净收入为 5.780 亿美元, 2008 年全年调整后的综合净收入为 7.757 亿美元。2009 年调整后 的净收入不包括重组费用以及与境外股利相关的税务优惠。2009 年道康宁公司全年销售额为 50.9 亿美元,比 2008 年全年 54.5 亿 美元的销售额减少了 7%。尽管当时的经济环境仍然动荡不安, 但 2009 年也出现了不少积极的信号。道康宁公司第四季度的销 售业绩在其全球业务复苏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道康宁与瓦克的合资公司二期气相二氧化硅工厂在中 国江苏张家港开始建设。
2010 年 11 月 道康宁与瓦克合资的张家港硅氧烷项目投产。
道康宁在中国的发展
表 2 道康宁在中国的发展
1973 年
香港成立亚洲办事处,并开始向中国供应有机硅材料 并提供技术支持。
1991 年 1995 年 1997 年
道康宁公司上海办事处成立,开始在中国拓展业务。
道康宁生产装置遍布全球,包括:巴西、中国、印度、日本、 韩国、泰国、美国及西欧 ( 比利时、法国、德国和英国 ) 各国。 2010 年,道康宁全球硅氧烷生产能力超过 60 万 t/a。
道康宁全球发展
表 1 道康宁在全球的发展
道康宁公司宣布脱离 1995 年的 Chapter 11( 美国《破 2004 年 6 月 产法》第 11 章 ) 破产保护申请。破产保护是为了回
2006
2004 2003 年末
2002
德固赛与 SKW Trosterg AG 合并
2000
2010 年 10 月
瓦克张家港聚合物和硅油装置投产 瓦克收购汉高在韩国密封胶生产厂及商标使用权
2010 年 6 月
瓦克并购 FESIL 集团位于特伦赫姆市附近的 Holla 金属级硅生产厂
2009 2009 ) 一家新工厂投产,主要 生产有机硅聚合物、润滑剂、密封胶和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