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教案

营养学教案
营养学教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营养与环境工程教研室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营养学(nutrition):是沟通动物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桥梁,是应用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统计学等手段研究养分的营养生理功能、消化吸收、饲料营养价值以及养分需要量的一门基础学科。

2.动物饲养学(feeding):是动物营养学原理在动物饲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和阐明如何正确应用营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表配制全价日粮,以满足动物各种养分需要量,同时研究饲料加工生产技术及动物饲喂技术,以充分发挥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营养价值的一门学科。

3.饲料(feed/feedstuff):即动物的食物,是指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利用并对动物无毒害作用的物质。饲料是相对的,有量的区别和畜种的区别;

饲料可以是简单的、单一的,也可以是配合的;

4.营养(nutrition):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过程。

5.营养素(nutrients):即养分,指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及具有类似化学成分性质的物质。

必需养分(essential nutrients):指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很慢,不能满足动

物需要,必须由饲料中提供的养分。

非必需养分(indespensible nutrients):指虽然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但动物体内可

以合成,不是必需由饲料中提供的养分。

6.营养价值(nutritive value):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作用的大

小。

二、动物营养学的内容与地位

1.内容

(1)研究动物所需养分的种类,并阐明营养素的摄取、消化、吸收及代谢的量变规律及特点;

(2) 研究和估计养分的需要量。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3) 研究养分与动物内外环境间的关系。环境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2.地位

(1)动物营养学是动物饲养学的两大主干之一,主要阐明动物所需养分的种类、数量及

其功能。(目前已证明各种动物均不同程度地需要约50种以上的必需营养素)

(Nutrient Requirement/Feeding Standard)(Nutritive Values)

(2)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生产过程或组织动物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饲料成本占养

殖成本的70%左右)。

(3) 动物营养学是现代饲料工业的基础或饲料工业的发展后盾。

(4) 动物营养学是开辟新饲料资源的有力工具。

三、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的成果

1.基本搞清了动物生产所需养分的种类、数量,极大地提高了动物的生产力。

表1 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

注:肉鸡1.8~2:1;淡水鱼1:1;肉牛5~6:1。

2.扩大了饲料资源。(开发食品、化工、制药等副产品)

3.丰富了营养学理论。

在以下方面发展较快:

(1)确切地规范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准确地、规范地、动态地);

(2)模型动物和试验动物大量应用于营养学研究;

(3)养分种类不断扩大 (尤其是微量养分);

(4)动物营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如分子营养学、生

态营养学、营养生理学、免疫营养学、营养遗传学等。

四、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

1.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将向营养科学渗透,现阶段如何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寻求更加简单、准确、有效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新方法;

3.高新技术将逐步饲料资源的开发及提高动物养分消化、吸收方面的研究;

4.进一步开展营养与环境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动物生存环境的认识和对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生态和环保营养学将有明显发展;

5.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加工工艺学将有快速发展;

6.进一步开展营养与基因表达、营养与代谢调控之间的关系研究。

世界动物营养需要研究的权威机构:

NR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ARC: Agricultural Research Council ,英国农业研究委员会

AEC:法国营养平衡委员会

生产中常见的与营养有关的问题

1.蛋鸡的蛋壳质量、蛋的大小、重量、破损率、蛋黄色泽;

2.猪鸡的异食癖问题:啄羽、啄肛、咬尾、咬耳;

3.猪鸡的敏感性问题:炸群、躁动;

4.猪鸡的外观问题:羽毛、鸡冠、腿的色泽;

5.猪过肥问题;

6.肉鸡三大顽症:猝死症、腿病、腹水症;

7.夏季、冬季饲料针对季节饲料配方的调整;

8.饲料原料水分含量高,如何与原料供应商谈价;

9.不合格饲料,氨基酸虚假现象;

10.尿素饲喂反刍动物,但不能饲喂单胃动物;

11.猪鸡稀粪(饮水过渡、食盐含量、细菌感染)、便秘(母猪)、脱肛问题;12.奶牛乳脂率过低;

13.饲料原料价格上升,畜产品价格下降,如何调整配方;

14.特殊情况下小麦、谷子、大米、糜子作饲料原料的可能性;

15.猪鸡采食量过低时如何刺激采食量。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

§1.1 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一、化学元素分类

自然界有100多种,动物体可监测到的有60多种,常见化学元素有:

C H O N Ca P S Cl Mg K Na Fe Cu Zn I

占90%~95%

有机元素:C、H、O、N多存在于有机体;

无机元素:又称矿物元素,一般以无机形式供给;分为:

常量矿物元素(macro-element):动物体含量>0.01%的矿物元素,有Ca、 P、S、Cl、

Mg、 K、Na(7种)

微量矿物元素(micro-element):动物体含量≤0.01%的矿物元素,常见的有Fe、Cu、

Zn、Mn、I、Se、Co、F(8种)

二、养分分类:

1.概略养分分析方案(Feed proximate analysis):德国,Hanneberg(1864)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至今有100多年时间,大多数国家都在采用,是国际通用的方法。此方案将饲料养分分为六大类:

O、CP、CA、EE、CA、NFE

H

2

初水分――65±5℃烘干3~4h――风干样

水分吸附水――105±2℃烘干2~3h――绝干样

饲料无机物(CA)――550~600℃高温灼烧后的残渣

干物质含氮化合物(CP)――凯氏定氮法

有机物乙醚浸出物(EE)――索氏抽提法/鲁氏残留法

无氮化合物粗纤维(CF)――1.25%酸

碱各煮沸

碳水化合物 30min后的残

无氮浸出物(NFE)=1-其它养分

图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与饲料组成间的关系及常规测定方法

水分――moisture 初水分――primary moisture 吸附水――absorption water

DM――dry mater CA-―crude ash CP――crude protein

EE―― ether extract CF――crude fiber NPN ――non-protein nitrogen

常规养分定义:

CA:常规分析法中指样品在550~600℃灼烧氧化所有有机物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的氧化物和盐类等无机物,有时含有少量泥沙,故称CA。

CP:指样品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TP和NPN两部分,其计算方法为样品含氮量×6.25。

EE:指样品中所有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中的有机物,包括真脂肪(甘油三酯)、类脂、脂溶性维生素、色素、有机酸等。

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角质等成分。常规分析法中指饲料样品中经1.25%稀酸、稀碱各煮沸30min不溶的碳水化合物。

NFE:主要由淀粉、双糖、单糖等易被动物利用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常规分析法

O)%

中其含量经计算而来:NFE=100%-(CP+EE+CA+CF+H

2

由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可知:

(1)饲料含水量越高,营养价值越低。饲料供给动物的是有形物质,所以应尽量选择含

水量低的饲料。

(2)无机物含量越高,饲料能值越低。

(3)CP含量越高,蛋白质含量越高,但不能以CP或含氮量为依据判断饲料蛋白质的营

养价值。

(4)EE含量越高能值越高。

三大有机物的能量含量:蛋白质23.64kJ/g、碳水化合物17.5kJ/g、脂肪

39.54kJ/g(完全燃烧),但在体内氧化后,蛋白质提供的能量与碳水化合物相当,因此,

说EE的能值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

(5)碳水化合物中CF含量越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越低。

2.Van Soest粗纤维分析方案

概略养分分析方案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测定CF时造成一些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于稀酸、稀碱,从而使测定的CF含量偏低,同时增加了NFE的计算误差,不能真实反映饲料的营养价值,为了改进粗纤维分析方案,Van Soest(1976)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案。

中性洗涤可溶物(细胞内容物,植物的营养主体,包括脂类、CP、糖、维生素)

(NDS)

饲料中性洗涤酸性洗涤可溶物(ADS)[半纤维素]

剂处理pH7.0

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剂

(NDF) 处理

酸性洗涤纤维(ADF)

KMnO

4处理 pH3.0 72%H

2

SO

4

处理

纤维素和残余矿物质木质素氧化损失纤维素被溶解木质素和矿物质

灰分纤维素被燃烧灰分木质素被燃烧

图 Van Soest(1976)粗纤维分析方案

符号注释:

NDS:neutral detergent soluble NDF: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DF:acid detergent fiber ADL: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植物中最难消化的部分,属负养因子,动物基本不能消化

3.按养分生理功能划分

(1)机体构成物:水分、CP、EE、碳水化合物、CA;

(2)合成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AA、FA、尿素、尿酸、铵盐;

(3)活性物质或调节物质:酶、激素、抗体、维生素。

4精细养分分析法

新的分析方法和现代化分析设备使养分的分类更家精细、准确。如AA液(气)相色谱分析法、原子吸收法、红外线/远红外分析法等,都能更准确地衡量饲料的营养价值。(见教材P10)

三、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比较

1.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1) 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

(2)豆科牧草钙、磷含量大于禾本科牧草,K、Na含量小于禾本科。

(3)钙、磷是动物体的主要无机元素,K、Si是植物体的主要无机元素。(给动物注意补

充钙磷)

(4)动物体钠含量大于植物体,所以动物饲料中一般用氯化钠或碳酸氢钠补充钠。

(5)动物体K含量小于植物体,一般不补充,但热应激条件下补充KCl有利。

化合物组成:(1) 植物体含CF,动物体不含;

(2) 植物体含有氨化物,动物体含有AA,是中间代谢产物。

(3) 植物体含有色素和蜡质,动物体不含。

(4) 植物体的NFE主要是淀粉,而动物体主要是糖元和葡萄糖。

2.含量特点:

(1)植物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占总养分的2/3左右,而动物体则在1%以下。

提示:说明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需要,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仅是能量的提供者;此外,碳水化合物有一定的体积结构,在饲养实践中对动物安静有一定作用,饲料中一定量的CF可以给动物以饱腹感,防止动物躁动。

(2)植物体水分含量变化范围大,在5%~95%之间;动物体含水量变化范围在45%~

75%之间,动物越小,体能含水量越高,越肥,含水量越低;饲料含水量越高,DM 含量越低,越难保存。

(3)植物体CP含量在1%~40%左右,变化大,动物体相对稳定,在10~25%之间。

提示:CP是动物体的结构物质和最主要的干物质来源;饲料是动物体CP来源的主体,对猪、鸡、犊牛、羔羊来说,AA比CP更能准确地衡量饲料的营养价值。

(4)植物体EE衡量小于动物体,EE是动物体最主要的储备物质。

(5)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粗纤维,动物体细胞膜主要是类脂和蛋白质。

(6)动物体多以脂肪、植物体多以碳水化合物形式贮存能量,植物体可以合成维生素,

动物体合成有限。

提示:饲养实践中应补充维生素,尤其对高产动物和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

3.饲料中常规养分含量的一般范围

饲料种类碳水化合物%CP%EE%

谷实类75~808~121~5

油籽、豆实6025~30 1.5~13

压榨饼粕类5035~406左右

块根80~9005~1.01左右

干草、秸秆类70~804~151~4

动物性饲料极少小于160~903~6

4.饲料中的未知促生长因子

(1)鱼因子:含于鱼粉、鱼油、肉粉、肝粉;

(2)发酵因子:含于酵母、药渣、酒糟(在鱼饲料中影响较大);

(3)乳清因子:含于酪蛋白、脱脂乳、乳清粉(在幼畜尤其是体重小于5kg乳猪中效果

显着);

(4)青草因子:含于青草中。

§1.2 饲料中养分衡量的表示方法及其功能

一、表示方法

1.表示方法

(1)饲喂基础[as fed-basis]:亦称潮湿基础或新鲜基础,在此基础上含水0~

100%。

如:成年奶牛饲粮 BW500~650kg 产奶25kg/d

O 80% CP3%

青饲料 10kg H

2

青贮饲料 25kg H

2

O75% CP4%

干草 5kg

(2)风干基础[air-dry basis]:实际的或采食干物质含量基础。一般以DM含量为

90%进行比较,此基础生产中常用。

(3)绝干基础[dry-matter basis]:以DM为100%表示,研究中应用。

2.有关单位

%‰ g/kg mg/kg g/t (ppm) 表示微量元素 mg/t(ppb)常表示痕量元素

IU[international unit] ICU[international chicken unit] 表示维生素μg/kg

Eg: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占体重4%(3~5%),BW550kg的奶牛,当日粮含铜8ppm

时,问每天需补充商品CuSO

4·5H

2

O多少?(含Cu25.5%,纯度85%)

DMI=550kg×4%=22kg 需铜量=22kg×8mg/kg=176mg

需纯盐=176mg÷25.5%=690mg 需商品盐=690÷85%=812mg

二、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1.作为建造和维持动物体的结果物质。

2.作为产热、做功、生产产品及脂肪沉积的能量来源,即作为能源物质。

动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脂肪是特殊情况下的必要能量补充,以蛋白质作为能源物质既不经济也不科学。

3.作为动物机体活动和畜产品形成的调控物质。

如酶、维生素、激素、矿物元素、氨基酸、脂肪酸等,含量少,不是日粮养分的主体,但却是宏量养分的增效剂。

4.作为畜产品合成原料。

养分的一般功能表

养分机体构成物能源储备调控功能畜产品合成原

蛋白质是是某些氨基酸是

(CH

2O)n

形成脂肪后进

入细胞生长组

是是是

脂肪是是某些脂肪酸是

矿物质是否是是

维生素否否是是水是否是是

习题:1 养分的一般功能?

2 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9.6%、EE3.6%、CF1.3%、CA1.1%、Ca0.03%、P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

3 生产猪全价饲料时,每吨配合饲料加入了600g FeSO

4·7H

2

O、200gMnSO

4

·H

2

O、

700gZnSO

4·7H

2

O、700gCuSO

4

·5H

2

O,问此饲料中分别添加了多少ppm的Fe、Cu、Mn、Zn?

(纯度85%)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消化与利用

§2.1 消化

消化―――指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经过物理性、化学性、微生物性的作用,将大分子不可吸收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一、消化方式

1.物理性消化(又称机械性消化):指通过牙齿撕、咬,消化道壁磨压等方式,将食物由大

分子状态变成较小的形式。有利于在消化道内形成多水的食糜,增加饲料表面积,颗粒变小,为酶消化和微生物消化提供条件。同时,通过消化道管壁的运动,把食糜研磨、搅拌并从一个部位运送到另一个部位。特点:无化学性变化,产物不可吸收。

咀嚼、胃肠道蠕动的作用:1、使饲料颗粒变小。

2、将食物向消化道后端推动,排空。

3、刺激消化酶分泌。

意义:对牛、羊应提供充足的反刍时间(不赶起来);以前西农兽药厂开发的反刍液,主要是促进瘤胃运动的。

对于各类动物,均不提供粒度过细的饲料

饲料粉碎过细:①肠胃蠕动↓,酶分泌能力↓

②不利于酶与饲料混合,易形成食团

③不利于吞咽,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④使畜舍空气变差,易滋生微生物

∴商品料应适当地粗而均匀

如:反刍动物的粗饲料被粉碎过细,则会出现面部浮肿。家禽(鸡,鸭,鹅)主要通过肌胃收缩的压力和饲料中的硬物质料的切搓,达到改变饲料粒度的作用。在禽类笼养的条件下,口粮中添加硬质沙石的依据。

2.化学性消化(酶的消化)

要点1.是高等动物特有的消化方式,对非反刍动物犹为重要。

2.终产物是可以吸收的。 Pr→AA 淀粉--○G

3.越是高等的动物,消化器官分工越明确,消化酶的种类越多。

4.酶的消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5.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所分泌的酶的种类、数量、活性不同。(这一点是生产中设计配方最重要的依据)

O)n为主,需要补充纤维乳猪:28—35日龄断奶,分泌乳糖酶较多,而饲料中以(CH

2

酶,蛋白酶。

肉鸡:生长迅速,酶的分泌不多,所以口粮中通常添加酶

雏鸡:添加纤维酶,蛋白酶,脂肪酶,复合酶

在大麦、小麦型日粮中加入β-葡聚糖酶。因为其中含有β-葡聚糖(是一种抗因子)单胃动物,犬乃至鸡采食后可造成食靡粘度增加,使排空速度下降,引起发病。

因为反刍动物饲料要先经过瘤胃做生物的作用,所以补充外源酶的作用效果较差。

3.微生物消化

要点:①动物消化道的结构决定了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部位及其等意义。反刍动物的微生物发酵主要在瘤网胃进行,而单胃动物主要在大,盲肠进行。

②微生物消化是反刍动物的主要消化方式,而是单胃动物消化的辅助形式。

③瘤胃是反刍动物主要消化器官,其特点有:

⑴中性环境(pH6.0~7.0,变化范围5.0~7.5)略偏酸性。pH值越低,对粗饲料消化越不利,生产中加碳酸氢钠,氧化镁防止瘤胃酸中毒。

⑵瘤胃容积占四个胃容积的80%,消化道的70%。

⑶是厌氧环境

⑷瘤胃内的渗透压与血液接近(提高渗透压可以加快排空)

⑸温度接近体温

⑹是还原状态VFA→SFA(反刍动物体脂硬度大的原因)

⑺存在大量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纤毛虫,微生物总体积占瘤胃内容物的5%~10%。细菌,纤毛虫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它们所分泌的酶可以消化多种养分,尤其是动物难以消化的纤维性饲料。

⑻细菌是利用劣质饲料,低级饲料的主要因素,纤毛虫可以吞噬细菌,可以缓解瘤胃内环境的突变,这是纤毛虫的贡献。

④瘤胃微生物消化的终产物主要是VFA,CO

2,CH

4

,H

2

,H

2

S。

CH

4是一种能量损耗,占牛羊饲料总能的8~10%,如何降低CH

4

气体含量是提高牛羊能量利

用的关键。

正常发酵: VFA中乙:丙:丁=70:20:10称为乙酸发酵型。有利于提高乳脂率,泌乳期应以此为主。

异常发酵: VFA中乙:丙:丁=60:30:10称为丙酸发酵型。对乳脂率不利,但有利于肉牛肥育

影响瘤胃发酵类型的因素:饲料精粗比,适当粉碎精料

饲料精粗比,按DM计算,精料在50%以下称为粗料发酵型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VFA浓度的影响

草:料乙丙丁

100:071.416.07.9

75:2568.218.18.0

50:5065.318.410.4

40:6059.825.910.2

20:8053.630.610.7

要提高乳脂率,应增加优质粗饲料,优质粗饲料的价格大于精料,选用青贮料。青贮料是靠乳酸菌产酸抑制植物细胞的呼吸和微生物活动来保存和减少饲料养分损失。一般青贮料原料要求有适宜的含水量(65~70%)H

2

O过多,细胞膨胀,青贮中养分损失叫多;过干,不易压实,青贮料是奶牛缺青季节优质的饲料。

适当增加优质粗饲料,适当粗与精饲料作为乙酸发酵型,可以提高乳脂率。

⑤瘤胃发酵的优点:

a. 分解CF,产生VFA,吸收后可作为脂肪,糖的合成原材料,满足牛,羊能量需要的

50%~70%。

b. 细菌可以利用NPN合成MCP,可以满足动物需要的50%~100%。

c. 微生物可以合成V

B ,V

K

,EFA,所以对牛羊一般不补充V

B

,V

K

,EFA。

d. 可变UFA→SFA,从而延长了牛羊脂肪的保存期,但降低了营养价值。

⑥瘤胃发酵的缺点

a. 快速分解淀粉为VFA,CH

4,H

2

O,CO

2

,O

2

等,造成部分能量的损失,且低的pH值不

利于粗饲料的消化。

b. 降低TP为NH

3

,再合成MCP,造成部分氮素的损失。

意义:保护优质蛋白质饲料不在瘤胃消化

⑦单胃动物微生物消化的营养作用较弱,且主要在大肠内进行,消化量少,且停留时间短,产物被吸收的机会少。(对乳猪、仔猪,雏鸡等幼龄动物,若饲料CP↑,消化道后端大量微生物发酵(即腐败),产生腐胺,引起腹泻)

⑧马,兔,驴等非反刍草食动物的盲肠,大肠微生物消化起相当作用,但弱于反刍动

物。

⑨畜禽最大生产性能的发挥有赖于他们所具有的正行的胃肠道环境和健康的体况。动物胃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从多方面影响胃肠道环境的稳定和动物的健康。

胃肠道微生物对动物消化的影响

项目胃,小肠盲肠,大肠

主要群菌 G兼性厌氧菌厌氧菌

产生抑制生长代谢物负作用与宿主动物争夺能,pr,产

生抑制生长代谢物

正作用竞争性排除病原体①从不可消化饲料中释放

正常微生物区系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一定的措施,可帮助动物建立正常的微生态平衡,以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水平,如:

①直接饲喂微生物(DFM:direct feed microbes)

②使用调整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化学物质,有机酸,微生态制剂

低聚糖(寡糖):动物本身不能利用,有害微生物也不能利用,只能作为有益微生

物发酵的基质

中草药摄取物(糖萜素)

添加微生物应具备的条件:a.能够在体内存活,来自体外

b.能够经受饲料加工保存

c.对动物有益

§2.2 吸收

吸收—――指消化了的饲料养分经过消化道上皮组织细胞进入动物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动物营养学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物质是为可消化营养物质。

一、吸收方式

1.胞饮吸收:是细胞通过伸出伪足或是与物质接触处的膜内陷,从而将物质包入细胞内,其吸收物质可以是分子形式,也可以是团块或聚合物的形式。初生哺乳动物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既是这种方式。这对初生动物获取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幼畜出生后要尽早,尽快,尽量的吃到初乳。

2.被动吸收:主要通过滤过,渗透,扩散等形式吸收,其特点是不耗能,一些低分子量物质如寡肽各种离子,水等通过被动吸收。

3.主动吸收:是动物主要的养分吸收方式,需要消耗能量,靠载体运转完成。

二、吸收部位

消化道内的腺体、器官及特殊结构与动物采食、咀嚼及吞咽食物、消化吸收养分、分泌与排泄功能有关。对大多数动物,养分的主要消化、吸收部位在消化道上端,如十二指场、空肠、回肠,大肠也有小部分吸收。

瘤胃可以吸收大部分VFA(75%),消化道各部位均可吸收一定量的水和无机盐;单胃动物的胃只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胃的吸收功能很有限。

食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很快,通常在几小时内排空,因此,养分被吸收的机会很少,但增大吸收部位表面积可极大的提高吸收率。

不同动物消化道相对体积比较

三、养分的吸收形式

目前提出的寡肽营养认为蛋白质以寡肽(3-6肽键组成的肽)形式吸收更有效:

1. 耗能少,损失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