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形体演变及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形体演变及其原因

现行汉字是从古代汉字演变来的。汉字的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

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形体。

(一)甲骨文

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二)金文

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从商、周到秦、汉都有金文,但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三)篆书

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只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小篆,对汉字有计划地进行整理、简化,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四)隶书

隶书分为秦隶、汉隶两种。

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秦隶是下级人

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五)楷书

“楷”是规矩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六)草书

包括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在东汉章帝时盛行,是隶书的草写体。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

狂草是唐代产生的。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

(七)行书

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产生于东汉末,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面连绵,各自独立。

(八)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一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一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九)电脑字体

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

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汉字的形体演变,总的来说,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字体风格,或书体。字形结构的

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一)繁化和简化。

1、繁化,是指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意义或读音,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再加上表意构件或表音构件。如骨头的骨,本来写作冎,后来加肉,成为骨,表意就更清楚了。又如采,本来从手从木,后来又加提手旁,表意也更明确了。齿,甲骨文象口中有牙齿之形,后来又加声符

止,成为一个形声字。再如益,本来表示水从器皿里溢出来的意思。后来被借作利益和副词的益之后,于是又加水旁,成为溢字。尉字,根据许慎的解释就是熨的意思。由于借为古代军队职官名用字,于是又加个火,成为熨字。且字的结构类型也由原来的会意字变成形声字了。繁化与简化一样,贯穿着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始终。

2、简化,是指将原来结构繁复的字变为相对简单、易写易认的字。简化既包括字体形态方面,也包括字形结构两个方面,是汉字发展演变的主流。因为人们发明创造文字的目的,

就是为了生活实际的使用。简化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将原来形体复杂的图形文字线条化、符号化。这种简化方式常用在古文字里。一些描绘事物实体形状的字,本来就象那个客体对象的形状,如马、羊、鹿、象、鱼、风(凤)、雀等字,后来也都线条化了,成为纯粹的文字符号了。又如更字,小篆的写法从攴丙声,本义"改也”,简化以后就分析不出它的形体结构了;又如年字,甲骨文从禾人,象人抱禾回家,

正是丰收之象,因而有年成、成熟的意思。许慎说是从禾千声,恐非是。

二是删去一些装饰性的符号即羡文,或删去用来表示多数的相同的形体,只保留能体现文字本义的基本部分。这种简化方式主要在古文字里常用。例如甲骨文和早期金文车字,就象一辆车子的形状,结构很复杂,后来简省为只用一个车轮和辖来代表车。再如甲骨文和早

期金文的,都有个装饰性的部分,到西周中期以后就简省为于了。又如小篆集字,上部本从

三个隹,下从木,以表示群鸟积聚的意思,后来也简省为集。金文雷字,下部本从三个,后来也简省为雷。

三是用一些形体简单的构件替换形体复杂的部分,从而达到简化的目的。这种简化的方式主要用在隶变楷化以后的汉字简化中。这种简化方式的结果,常会导致汉字形体结构的改

变。例如,小篆从辵的字,如造,隶变以后绝大部分简化为从辶;小篆左边从心的字,如快,

隶变简化为从忄。焦字上部本从龜,下从火,简化后用结构简单的隹代替龟。巖,本来是形声字,简化作岩,是会意字。淚,本从水戾声,是形声字,简化后从水目,是会意字。简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

(二)分化与同化。普通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新事物产生,就会有一个相应的新语词来表达它。新词语不断产生,就要求文字作相应的增加。汉

字的增加,有时并不需要完全从新创造新字,往往是在原有相关字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表意

形旁,或者改变某字原来的写法就可以了。这就是汉字的分化现象。同化,指本来不同的写法,由于同化作用也变得相同了。同化现象主要发生在隶变以后,更表现为偏旁的同化。就

是说,本来不相同的部首,隶变以后变得写法相同了。比如部首月,实际上是由月、肉、舟、

动物的嘴如龙、熊、赢(细腰蜂)等由同化而来;又如春、秦、舂、泰、奏、奉等字的上部,也是由不同部首经同化而写法一样了。

(三)讹变。讹变是指汉字在流传过程中,尤其是隶变以后,某个字发生错写的现象。例如,射,本来从弓从矢,或从寸,寸是手。由于古文字身和弓的写法相近,于是在隶变过程中就隶变为从身了,以后就一直错下来。再如舜字,小篆从匚炎,从舛,本是一种开白花的蔓地草,隶变后讹作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