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概述

导电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概述
导电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概述

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绝缘导热性能及导热机理,综述了各类导热绝缘高分子如复合型导热塑料、橡胶、胶粘剂、涂层等的研究。阐述了高导热绝缘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绝缘; 导热; 高分子; 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具有轻质、易加工成型、抗冲击、耐化学腐蚀、热疲劳性能优异等特点。然而,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导热率极低,是热绝缘体,如果能赋予其以一定的导热性,则会拓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尤其在导热领域的应用。另外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具有电绝缘性,所以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在一些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如电气电子领域的散热材料、化工生产和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热交换器等。根据电绝缘性可将导热高分子分为导热导电高分子和导热绝缘高分子两大类。导热绝缘高分子材料在绝缘散热及导热场合对于提高电气及微电子器件的精度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 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能及导热机理

1.1 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能

聚合物导热率很小,要拓展其在导热领域的应用,提高导热性能是关键。实现聚合物导热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合成具有高导热率的结构聚合物。如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聚乙炔、聚苯胺等对材料进行掺杂,通过电子导热实现导热;或具有完整结晶性,通过声子实现导热聚合物,如平行拉伸HEPE室温下拉伸倍数为25倍时,平行于分子链的导热率可达13.4W/(m.K).二是高导热无机物填充聚合物制备无机物、聚合物导热复合材料,如石墨、氮化铝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导热复合塑料。目前对第一类聚合物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其导电性,其导热性能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完整结晶高度取向聚合物工艺复杂,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用无机填料对聚合物得到的材料有不错的热导率,因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经过适当工艺处理可以应用于某些特殊领域。

对填充型导热绝缘高分子,热导率取决于高分子和导热填料协同作用。分散于树脂中的导热填料,有粒状、片状、球状、纤维等形状。填料用量较小时,填料虽均匀分散于树脂中,但彼此间未能形成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导热性提高不大;填料用量提高到某一临界值时,填料间形成接触和相互作用,体系内形成了类似网状或链状结构形态,即形成导热网链。当导热网链的取向与热流方向一致时,材料导热性提高很快;体系中在热流方向上未形成导热网链时,会造成热流方向上热阻很大,导致材料导热性能很差。因此,为获得高导热高分子材料,在体系内部最大程度上形成热流方向上的导热网链,有效地强化传热是提高材料热导率的核心所在。

1.2 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机理

根据热动力学说,热是一种联系到分子、原子、电子等以及它们的组成部分的移动、转动和振动的能量。因此,物质的导热机理必然与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密切相关。不同物质及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有不同的导热机理,相应导热能力也有很大差别。但是所有物质的热传导,不管处于何种状态,都是由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相互碰撞和传递的结果。

固体内部的内部导热载体分为三种:电子、声子及光子。晶体中由于微粒的远程有序性,声子起主要作用。许多高分子材料是不对称的极性链接所构成。如聚氟乙烯、纤维素、

聚酯等,它们都属于晶态或非晶态的材料,整个分子链不能完全自由运动,只能发生原子、基团或链结的振动。热导率对温度有依赖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发生更大基团或链结振动,所以随着温度升高,高分子材料导热性提高。对于多晶态或玻璃态的绝缘材料,由于声子自由程很小,其导热率很低。对于绝缘高分子材料而言,材料的导热性能取决于含极性基团的多少和极性基团偶极化的程度。另外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也取决于分子内部的结合紧密程度,其可以通过外界的定向拉伸或模压的方式实现。

一般高分子材料本身的导热性能很差,是热的不良导体,只有通过填充高导热性的填料增加材料的热导率。填料本身的导热性能及其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布形式决定了整体材料的导热性能。高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取决于高分子和导热填料的协同作用。当填料量较小时,填料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布近似以孤岛形式出现,聚合物为连续相,填料为分散相,填料呗聚合物基体所包覆,类似于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海-岛两相体系”结构。当填料的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部分填料或填料聚合体会相互接触,在复合物材料中形成局部的导热链或导热网;若再增加填料量,导热链或导热网会相互联接和贯穿,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导热网络,这样填料聚集体导热网络与聚合物基体会形成相互贯穿的网络结构,使填充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嫩显著提高。

2 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

2.1 导热绝缘塑料

2.1.1金属氮化物填充塑料

氮化铝、氮化硼因热导率高在导热塑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Xu Y S 等研究了氮化铝粉末及晶须填充的环氧、聚偏氟乙烯复合塑料导热性能,发现7μm粒子和晶须为25/1质量比混合,总体积为60%时,聚偏氟乙烯导热率达11.5 W/(m.K);只用尺寸为115μm的氮化铝粒子时材料的导热率最大。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粒子表面,因粒子、环氧界面改善减少了热阻,则环氧热导率可达11.5 W/(m.K),提高了97%。但是,氮化铝加入降低了材料拉伸强度、模量及韧性,在水中浸泡后发生降解。

Yu S Z等研究了氮化铝/聚苯乙烯体系导热性能,将氮化铝分散到聚苯乙烯中,环绕、包围聚苯乙烯粒子,发现聚苯乙烯粒子大小影响材料热导率,2㎜的聚苯乙烯粒子比0.15㎜粒子体系热导率高,因粒子尺寸愈小,等量聚苯乙烯需更多氮化铝粒子对其形成包裹,从而形成导热通道。氮化铝加入显著提高聚苯乙烯热导率,含20%氮化铝且聚苯乙烯粒子为2㎜时体系的热导率为纯聚苯乙烯的5倍;用Agari导热模型讨论了氮化铝用量与材料热导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其导热性能的因素。汪雨狄研究了氮化铝粉末、晶须、纤维填充、增强UHMWPE导热性能。发现在氮化铝临界用量时,UHMWPE热导率增加缓慢,在临界值以上热导率随着用量增加升高很明显,表明在材料内部形成了某种惹到通路,等量氮化铝粉末、晶须、纤维对热导率影响不同,其中晶须最能提高热导率,粉末最差,表明热导率与氮化铝形态及其在材料中分别有着密切关系。

Hatsuo研究了BN/聚丁二烯(PB)导热性及力学性能。发现BN的高导热性和A阶PB树脂低粘度使BN易于被润湿及混合,可实现较大量填充;BN质量分数为88%时体系导热率为32.5(m.K)。SEM表明体系内部形成导热网络通路,BN与PN相界面结合良好,界面热阻小。此外,在水中浸泡24小时材料吸水率小于0.1%,随BN减少,吸水率降低,并进一步探讨了BN粒子尺寸对填充密度、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模量及Tg影响。

2.1.2 碳化硅、金属化合物及混合物填料填充塑料

Nathaniel C 等研究了SiC/环氧导热性能,发现纳米SiC比微米粒子更能提高环氧导热率和力学性能,由于纳米SiC的催化效应促进了环氧固化,粒子更易在树枝体系内部形成导热网链,减少材料内部空隙率,提高力学及导热性能,使用1.5%纳米SiC材料力学性能平均提高20-30%。此外,纳米填充后材料耐疲劳性优于微米粒子。

Zhao S 等用Al2O3填充UPR3201,研究了填料用量、偶联剂对材料导热率、耐磨性及其它力学性能的影响。将酚醛树脂粉末与煅烧高岭土通过混合、双辊筒塑炼机捏合、传递模塑制得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导热性能兼顾酚醛树脂,当二者比例为1:1.5时,材料导热率为0.88 W/(m.K),冲击强度11.2kJ/m2,抗弯强度为109MPa(200℃)。

将BN、AlN、MgO按照3:2:5质量比混合,再与聚醚酮、聚酰亚胺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共混,最终模塑物具有很高导热性能,用于电路板绝缘材料。将酚醛树脂粉末与SiC、MgO、BeO、石墨或B4C5、玻璃纤维等捏合,混炼,连续递出,所制得的材料热导率大于34.8 w/(m·K)。将不饱和聚酯、固化剂、玻璃纤维、AlN、MgO、CaC03、硅烷偶联剂等混合,制得的材料热导率为1.13 w/(rn·K),该材料用于电器设备和仪器的外壳。

2.2 导热绝缘橡胶

潘大海等研究了导热填料种类、用量及粒径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氮化硅作导热填料,其粒径控制为5—20um,用量为150--250份,可以制得导热性能优异、物理性能及加工性能良好的绝缘硅橡胶。汪倩等研究了AlN、A1203、SiC、MgO混合填料填充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导热性能。所制得硅橡胶热导率高达1.3~2.5 w/(m·K)。

用A1203填充硅橡胶可提高导热性和阻燃性能,A1203用量为橡胶3倍时,热导率达2.72 W/(m·K),用作电子元器件的导热层。将硅橡胶与大量Al203、Si02、BN及偶联剂、固化剂混合,然后溶解在二甲苯溶液中,涂敷玻璃布,所得织物涂层具有良好导热性、阻燃性及外观。添加A1N或BN于硅橡胶中,制得热导率为1.09 w/(m·K)和良好阻燃性能的材料。将表面处理的SiC、BaS04加入到液体硅橡胶中,将此液体混合物置于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场使导热填料取向,从而制得导热性能非常好的橡胶。

唐明明等研究了A1203/丁苯橡胶导热性能,发现纳米粒子对提高材料导热、力学性能比微米粒子好;粒子经表面处理后材料热导率上升,力学性能提高。将150份Si02、250份A1203、15份DOP等加入到100份丁晴橡胶中制得了具有良好导热性和电绝缘性能,用于电子元件和电器上的减震器。将100份液体端羟基聚丁二烯、250份A1203、150份BN、6.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经热压固化,材料热导率为2.25 w/(m·K),用作电子仪器上的高导热电绝缘聚氨酯橡胶|。SEBS的甲苯溶液与BN或A1203混合后,经干燥可制得高导热性和电绝缘性能的弹性体材料,SEBS/BN/甲苯质量比为2:7.5:7时,材料热导率高达6.40 w/(m·K)。

2.3 导热绝缘胶黏剂

Hermansen R D等研究了用于人造卫星的高导热绝缘空间胶粘剂。其中原胶基体为聚丁二烯基聚氨酯,膜状胶主要成分为环氧。取得重大突破的是以环氧为基体的牌号为208F 的导热胶,该胶具有综合优异性能,同时满足原胶和膜状胶性能要求。吴金林采用Si02为导热填料研制出了DW-3型用于长征火箭氢氧发动机系统表面传感器封端和胶接的低温胶。Xu Y S等研究出了具有高比热、较高热导率特性的超微细Si02/硅烷混合物胶糊。章文捷

等研究了A1203、A1N混合填充的有机硅灌封料,制得了达到热导率达0.89 w/(m·K)的灌封料。

张晓辉等分别用SiC、A1N、A1203填充环氧胶粘剂,发现填料份数存在一临界点,将临界点归因于材料内部有效导热网络的建立。由于SiC价格低,热导率高,填充份数为53.9%时,热导率为4.234W/(m·K),力学性能较好。王铁如以氧化铝和氮化硼填充环氧改性胶粘剂,制得热导率为1.14 w/(1TI·K),体积电阻率大于1012 Q·m,表面电阻率1014Q·m的L-1型胶粘剂。经湿热实验后电气强度大于25 MV/m,粘接强度大于5 MPa,长期工作温度200--250℃。石红采用A1N填充改性环氧,制得热导率达1.20 W/(m·K)的粘接剂,其击穿场强9.8MV/m,体积电阻率1.04×1012 Q·m。

3 展望

电子电气材料领域急需导热绝缘高分子材料。随着电子仪器的轻薄短小化,半导体热环境向高温方向变化,及时散热能力成为影响其使用的重要限制因素,为保障元器件运行可靠性,亟需高导热性绝缘高分子材料,像半导体管陶瓷基片与铜座的粘合,管心的保护,管壳的密封,整流器、热敏电阻器的导热绝缘,微包装中多层板的导热绝缘组装等需要不同工艺性能的导热绝缘胶。此外,它不仅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核反应堆等领域某些需要导热及绝缘部位,还可作为普通导热材料应用于诸如化工生产和废水处理中使用的热交换器、太阳能热水器、蓄电池冷却器等,还可用作输送、封闭、装饰、埋嵌等材料。

替代陶瓷和高分子材料作为电子热界面和热封装材料的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和别的导热材料相比,目前开发的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普遍具有导热率低缺陷。因此,使用新型导热填料、新型复合技术尤其是纳米复合技术来大幅度提高导热率、热疲劳性能及使用稳定可靠性,开发新型环保、力学、热性能优异的绝缘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研究的核心及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吕勇,罗世永,许文才. 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填料的研究进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

报.2008,16(2);76-78

[2] 叶昌明,陈永林.热传导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类型及应用[J].中国塑料.2002,16(2):14—17.

[3]李宾,李壮、郑彬,等.聚合物旗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界面散应[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8.34(2);219—224

[4] 王文进等.高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绝缘材料.2008.41(5);30—33

[5] 储九荣,张晓辉,徐传骧.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6(4):

17-20.

[6] 李侃社,王琪.导热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2,33(2):136-14l

[7] 叶昌明,陈永林.热传导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3(2):45一48.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综述 及其在金属管道防腐方面的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分类情况、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等,并对于用于金属管道防腐方面的导电聚合物涂料的研究和制备提出了初步的思路和设计方案。 关键字: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引言 聚合物材料易成型,易加工,耐腐蚀,比强度高,由于具有优良的特性,在新一代材料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由于其本身电阻率多处于10-10-lO-20S/m之间,属于绝缘体材料,使其在电子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使其电阻率得到可观规模的下降,并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光电子器件、信息、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以及电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中,有关新型的、具有导电性能的聚合物材料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1.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分类 按照结构与组成,导电聚合物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身或经过掺杂处理后具有导电功能的聚合物材料,称为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另一类是以聚合物材料为基体添加具有高导电性能的有机、无机、金属等导电填料,经过各种手段使其在基体中分散从而形成具有导电性的复合材料,称为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材料,又称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对于结构型导电聚合物材料,由于分子主链上刚性共轭双键结构和分子间强范德华力作用力,使结构型导电聚合物通常不熔化不溶解。这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导致其加工性能差,限制了其的使用和生产。相比之下,导电复合材料可在较大尺度上控制材料性能,而且成本低、品种繁多,易加工和工业化生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纺织和煤炭开采等领域。此外,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现象,如绝缘体向半导体的突变,电阻率对温度、压力、气体浓度敏感性,电流-电压非线性行为,电流噪音等,从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主要是由高电导率的导电填料和绝缘性的聚合物基体组成,其中导电填料提供载流子,通过导电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载流子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迁移。将导体或半导体无机材料分散到高分子材料基体中,

大学专业介绍之材料类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大学专业介绍之材料类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受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等系统训练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材料与加工方面的专门人才。系统地学习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接受严格基本技能训练。运用化学和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关系,开发新材料及其应用。具有科研、开发、设计及工艺操作相结合的特点。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 1. 2. 3.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 4.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 5.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含物构)、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普通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机械制图、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加工成型原理、高分子流变学、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等。 就业方向适宜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适宜到与石油化工、化工、轻工、工程塑料、特种复合材料、耐高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粘合剂与涂料等相关的科研单位、企业、公司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5.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组成、组织结构、制备成型工艺及服役性能之间规律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的学科,是我国21世纪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的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分析检测、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结构和性能关系以及作为新材料的应用技术,它的重要性在于所包含的每一类高分子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它主要包括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声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液晶、医用高分子材料几部分,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分子结构、组成与形成各种特殊功能的关系,也就是从宏观乃至深入到微观,以及从半定量深入到定量,从化学组成和结构原理来阐述特殊功能的规律性,从而探索和合成出新的功能性材料。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工程上应用较广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一些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反应型功能高分子、光功能高分子、电功能高分子、医用功能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等。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功能材料; Abstract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polymer science, it is the study of various functional polymer molecular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 new material. its importance is that contains every kind of polymer has special function it light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mainly include chemical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electric magnetic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acoustic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polymer liquid crystal sections medical polymer materials, the research of this field mainly includes the study of the function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various sorts of special relationship, which is from the macro and go deep into the micro, and from the quantitative and semi-quantitative into fro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principle to explain the special function of regularity, to explore an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ynthesis of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 Keywords:high polymer materials; functional polymer; functional Materials;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介绍了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的特性、共混和填充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开发现状及其技术进展。 【关键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导电性能;共混;填充 1、前言 通常,高分子材料的体积电阻率约为1010~1020Ω〃cm 之间,因而被大量用作绝缘材料。随着现代电子工业和作息技术等产业革命迅速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导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导电高分子由于其具有重量轻、易加工各种复杂形状以及电阻率在较大范围内可调等特点,在防静电、电磁屏蔽、微波吸收、电化学及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导电高分子按其结构组成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型和复合型两大类。目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所采用的复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亲水性聚合物或结构导电高分子与基本高分子进行共混,另一种则是将各种导电填料填充到基体高分子中(2)。 2、共混复合型高分子 2.1 与亲水性聚合物共混 作为亲水性聚合物,目前以聚氧化乙烯(PEO)的共聚物占多数,这可能与PEO 同基体高分子相容性较好有关。此外,还有降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等.(3)日本Asahi 公司将ABS、Hips 与亲水性PA 共混制得两种高性能抗静电复合材料AdionA 和AdionH,尤其是后者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也表现出较强的抗静电能力,且不受水洗和擦试等影响。在相对湿度为50%温度为23℃的环境中保存4 年后,抗静电性能无变化,机械性能不低于普通HIPS,其它性能则与普通HIPS 相同(4)。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开发的以聚醚为主的特殊嵌段共聚物与PMMA、ABS和PA 等基本高分子组成的共混物也具有永久抗静电效果,且相溶性较Goodrich 公司研制的永久性抗静电母料STAT-RITE C.2300非常引人注目,其化学组成可能是以PEP-ECH(表氯醇)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合金。当添加量为15%-20%时,与PVC/PC、PET 及PS系列基体高分子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永久性抗静电能力,且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5)。 许多学者研究了基本高分子与亲水性聚合物PEO(或其共聚物)组成的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亲水性聚合物在特殊相溶剂存在下,经较低的剪切拉伸后,在基体高分子表面形成微细的筋状,即层状分散结构,而中心结构则接近球状分布(6)。 2.2 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共混 这种共混技术就是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和基本高分子进行复合,这是一条使结构型导电高分子走向实用体的有效途径。若将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和基体高分子达到微观尺度内的共混,则可以获得具有互穿或部分互穿网络结构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通常采用化学法或电化学法进行制备(10)。 3、填充复合导电高分子 这种导电高分子通常是将不同的无机导电填料掺入到普通的基体高分子中,经各种成型加工方法复合制得。导电填料的品种很多,常用的可分成炭系和金属系两大类。炭系填料包括炭黑、石墨和碳纤维等;金属系主要有铝、铜、镍、铁等金属粉末、金属片和金属纤维。此外,还有镀金属的纤维和云母片等。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由炭黑颗粒和金属纤维填充制成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11)。3.1 炭黑填充型导电高分子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导学案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导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编写:王飞审核:何一位作业等第:_______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批改日期:_______ 【学习目标】 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认识塑料、纤维、橡胶、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区别; 【课堂导学】 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具有、、、、等优点;塑料按性能和用途可分为、、;按受热情况可分为、。 2、纤维可以分为那两大类: 3、区分不同纤维的常见方法是: 4、橡胶的分类: 5、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它为分子; 缺点是:;为了改变特性常常要经过处理;使得分子结构变为 6、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有: 7、复合材料是指: 其优点是: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 二、课堂探究 1.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材料逐渐成为一类新的有前途的发展材料,目前,复合材料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 )。 A.高分子分离膜 B.人类的人工器官 c.宇宙航天工业 D.新型药物 2、下列塑料的合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A 聚乙烯塑料 B 聚氯乙烯塑料 C 酚醛塑料 D 聚苯乙烯塑料 3、下列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分子化合物极难溶解 B.高分子化合物依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材料强度均较小 C.高分子均为长链状分子 D.高分子材料均为混合物 三、课堂笔记

【巩固反馈】 1.橡胶属于重要的工业原料。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弹性,但强度较差。为了增加某些橡胶制品的强度,加工时往往需进行硫化处理,即将橡胶原料与硫黄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橡胶制品硫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大,弹性越差。下列橡胶制品中,加工时硫化程度较高的是() A.橡皮筋B.汽车外胎 C.普通气球 D.医用乳胶手套 2、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淀粉 B. 纤维素 C. 塑料 D. 蛋白质 3下列各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 B.硬脂酸甘油酯 C.TNT I).酶 4下列原料或制成的产品中。若出现破损不可以进行热修补的是( )。 A.聚氯乙烯凉鞋 B.电木插座 C.聚丙烯材料 D.聚乙烯塑料膜 5离分子材料与一般金属材料相比,优越性是( )。 A.强度大 B.电绝缘性能好 C.不耐化学腐蚀 D.不耐热 6、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三大支柱产业。在信息通信方面,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且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材料是( )。 A.光导纤维 B.塑料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7、“空对空”响尾蛇导弹头部的“红外眼睛”,能分辨出0C的温差变化,它是由热敏陶瓷材料和热释电陶瓷材料做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外眼睛”对热非常敏感 B.“红外眼睛”的热目标是敌机发动机或尾部喷口高温区 C.“红外眼睛”的电阻值随温度明显变化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第四课时§3.3.4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三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统意义上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今天,我们来了解第四大合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 【板书】§3.3.4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过渡】何谓功能高分子材料?它的分类如何?它的性能和应用怎样?这些是我们这节课要弄清楚的。 【教师讲解】一、功能高分子材料: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类性能特殊、使用量小、附加值高的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渗透到电子、生物、能源等领域后开发涌现出的一种新型材料。)2.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导电材料、光敏性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如:膜材料、吸附分离功能材料 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如: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卤化剂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投影】用高吸水性树脂制造的纸尿布高吸水性树脂 【教师讲解】(1)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本身不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与水接触时能在短时间内可吸收自身质量几百倍、上千倍,最高可达5300倍的水,即使挤压也很难脱水,被冠于“超级吸附剂”的桂冠,因此可用作农业、园林、苗木移植用保水剂。高吸水性树脂与苯、乙醇、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醋酸等化学试剂混合时,可使试剂脱水,却不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它吸收试剂中的水分后,变成一种凝胶状的物质。 【投影】 触摸屏导电橡胶按键

【教师讲解】(2)导电性材料 如果在高分子中加入各种导电物质,如铁粉、铜粉、石墨粉等,就可制成导电橡胶、导电塑料、导电涂料、导电胶粘剂等。 【投影】 人造心脏 【教师讲解】(3)医用高分子材料 a.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很高的机械性能。 b.应用:制作人体的皮肤、骨骼、眼、喉、心、肺、肝、肾等各种人工器官。 【投影展示】 玻璃钢快船波音767飞机碳纤维网球拍 【过渡】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每种材料都有它的优缺点。如普通金属材料强度大,但易被腐蚀;普通陶瓷材料耐高温,但易碎裂;合成高分子材料强度大、密度小,但易老化。航天工业需要强度大、耐高温、密度小的材料。海洋工程需要耐高压、耐腐蚀的材料。有没有兼具它们优点的一种材料呢?复合材料的出现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板书】二、复合材料 【学生阅读】P108复合材料定义并回答。 【板书】1.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其中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其他的材料作为增强剂。 【教师讲解】由于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材料的不足,一般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综合性能上超过了任一单一材料,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教师组织讨论】P109有一个“交流与讨论”栏目,请同学们举出实例来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复合材料。 【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用的牙刷、塑料碗盆、地板、壁纸、人造心脏、人造骨、关节、网球拍、滑雪板、撑杆、弓箭…… 【教师组织练习】以上事实说明复合材料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复合材料的组成怎样?请同学们阅读后完成下列练习:(投影) 1.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和分散于其中的增强材料组成的。 2.钢筋混凝土中的混凝土是基体材料,分布于其中的钢筋是增强材料;石棉瓦用石棉作增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浅析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浅析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前景,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以及各方面特点,综述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当下科技发展形势,给出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展。 标签: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聚苯胺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根据导电高分子的特殊性能,可以把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分为导电材料、导电以及导磁材料、光合催化材料、微波用的吸收材料、生物吸附材料以及防腐材料等,这些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各自的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总结各种材料的共同特点,给出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基本特点。 2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导电高分子材料有很多基本性能,其中比较重要的性能主要有导电性能、导电导磁性能、光学性能、生物吸附功能、微波吸收功能、防腐性能等,接下里详细介绍这些性能。 导电性能 导电性能是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也是最重要的性能,当前,很多科学家把提高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单位导电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当前最热的研究领域就是利用纳米分子掺杂技术来提高高分子的导电能力,实际证明,通过纳米分子掺杂技术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高分子的导电性能,通过提高高分子的导电性能可以大大扩展导电高分子的应用领域,现在提的比较多的纳米掺杂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稀土氧化物納米复合材料、金属盐纳米复合材料等,这些复合材料由于掺杂了纳米复合材料,大大增强了性能。 导电导磁性能 导电导磁性能也是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特点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双导”特点,大大增加了导电导磁材料的应用范围,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显示器件、分子电器件、非线性光学材料、传感器以及微波吸收等领域,其中导磁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分子电器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分子电器件领域,导磁高分子复合材料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导电复合材料

导电复合材料

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浅析 摘要:随着电子工业及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具有导电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详细介绍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介绍了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填料的种类及性质,总结了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应用; 1.前言 通常高分子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都非常高,约在1010-1020Ω·cm之间,作为电器绝缘材料使用无疑是非常优良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工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具有导电功能的高分子材料需求愈来愈迫切。世界各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都在积极地对这一新兴功能材料进行研究与开发。 关于导电高分子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是将体 积电阻率ρ V 小于1010Ω·cm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高分子导电材料。其中将ρ V 在106-1010Ω·cm之间的复合材料称为高分子抗静电材料;将ρ V 在100-106Ω·cm 之间的称为高分子半导电材料;将ρ V 小于100Ω·cm的称为高分子导电材料。 按照结构和制备方法的差异又可将导电高分子材料分为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两大类。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或称本征高分子导电材料)是指分子结构本身能导电或经过掺杂处理之后具有导电功能的共扼聚合物,如聚乙炔、聚苯胺、聚毗咯、聚噬吩、聚吠喃等。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指以聚合物为基体,通过加入各种导电性填料(如炭黑、金属粉末、金属片、碳纤维等),并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复合制得的既具有一定导电功能又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多相复合材料。目前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与制备及提纯的困难,大多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获得实际应用的较少,而且多数为半导体材料。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因加工成型与一般高分子材料基本相同,制备方便,有较强的实用性,故已较为广泛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 2.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2.1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概述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工业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采用各种复合技术将导电性物质与树脂复合而成的。按照复合技术分类有:导电表面膜形成法、导电填料分散复合法、导电填料层压复合法三种。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电阻值的不同,可划分为半导电体、除静电体、导电体、高导电体。根据导电填料的不同,可划分为碳系(炭

二维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二维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和MXenes)具有由尺寸效应带来的优异物化性能,目前已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为有效利用石墨烯和MXenes本身纳米尺度上优异性能以满足相关领域具体使用要求,利用逐渐兴起的组装技术,将微观尺寸的纳米片层组装成具有宏观尺寸的功能结构(如一维纤维、二维薄膜、三维气凝胶)无疑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二维纳米材料组装体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形貌调控,不仅能够更好地利用纳米材料本身优异的电学、光学和力学等性能,而且还能开发材料新的功能特性并拓展其应用范围,因此,研究二维纳米材料的组装策略并以此制备宏观功能材料对实现二维纳米材料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针对MXenes和石墨烯宏观组装体制备和使用时仍存在的难点和性能缺陷,如石墨烯薄膜在作为电磁屏蔽材料时屏蔽机制单一、MXenes材料在潮湿环境中易降解、MXenes二维宏观薄膜导电与力学性能难以兼顾以及MXenes三维宏观组装结构难以形成等问题,通过提出新的结构设计思路和组装策略,设计出轻质磁性多孔石墨烯二维薄膜、高强高导电二维MXene薄膜、低密度疏水二维MXene 泡沫薄膜以及低密度、超弹性MXene三维气凝胶,并系统研究其结构与性能关系。本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石墨烯薄膜作为电磁屏蔽材料时屏蔽机制单一且性能提高困难的问题,我们采用高效的肼蒸汽还原诱导发泡工艺制备轻质、导电且具有磁性的石墨烯/羰基铁多孔薄膜并研究其超宽频段电磁屏蔽性能。通过引入适量壳聚糖作为界面粘接剂来增强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之间的层间相互作用,稳固体系内多孔结构,优化宏观组装材料表观形貌和内部结构;利用导电组分和磁性组分对电磁波损耗的协同效应,将磁性片状羰基铁引入到导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

专题一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淡如何面对和认识新课程 南京金陵中学李惠娟 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如右图所示。 其实,作为老师谁不希望自己的课堂精彩受欢迎? 然而现实中不少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和困惑: 比起以往,现在的学生(尤其城市)对学习的热情 越来越缺乏,对人间的真情越来越淡漠,…… 传统的教育似乎越来越乏力,老师的工作越来越辛 苦,身心越来越疲惫,成就感却越来越缥缈…… 究竟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让辛苦的老师得不 到鼓励;让认真的学生无法获得肯定;让学以致用的梦 想无法落实! 如果老师课堂上只是把一个个有理智、有情感的鲜活学生看成是一只只吞咽僵化知识的“饲料鸡”,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抽离实际的生活情境,他们自然会对学习觉得无聊,对未来感到茫然,这样的教育终究是失败和悲哀的。 也许我们每个老师的脑际时隐时现地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问题1:“学习是什么?学习如何发生?以及如何使用知识?” 问题2:作为老师的我,今天的教育或教学,想给学生最关键、最宝贵的是什么? 问题3:怎样才能把老师的辛勤付出、美好期待与学生的现在渴求、未来发展紧密相连? …… 其实细细品味,这不是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不谋而合吗?所以,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的内心深处对新课程的是持赞同和欢迎态度的。 也许新课程的美好理念与面临的残酷现实似乎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高考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现实中这样的教育现象并不少见,也许这是许多老师面对现实无奈的选择。不少老师进行新课改时顾虑重重,其中一点就是认为注重过程、方法的培养势必会影响学生知识技能的操练,因为高中三年的时间是个定量,只要会做题、考高分,现在社会就是这样评价你! 我一直倍感中学老师重任在肩,不仅要为他们眼前高考的现实渴求着想,更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负责!也许小学还稚嫩,大学已成型,中学时代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性格形成、思维养成最关键的阶段。中学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同寻常的!中学老师的人品修养、气

功能高分子材料

种类繁多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目前尚无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指除了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之外,还具有某些特定功能(如化学性、导电性、磁性、光敏性、生物活性等)的高分子材料。或者理解为是一种当受到外部刺激时,能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做出响应的材料。 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对外部作用的抵抗特性。而功能是指向材料输入某种能量和信息,经过材料的储存、传输或转换等过程,再向外输出的一种特性。按照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将其分为结构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复合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按照来源又可分为天然功能高分子材料、半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通常对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按照功能和应用特点进行分类。据此大致可将功能高分子材料分为化学、光、电、磁、热、声、机械、生物等八大类。 (1)聚苯乙烯型吸附树脂80%以上的吸附树脂是聚苯乙烯型的吸附树脂,它们主要是以苯乙烯为主要的合成单体,以二乙烯苯作为交联单体制备的。聚苯乙烯是最早工业化的塑料品种之一,其苯环上的邻、对位具有一定的活性,便于和其他的化合物反应,引入其他的化学基团,实现对聚苯乙烯的改性,同时将之作为吸附树脂使用时,为了提高其稳定性,还需对其进行一定的交联。聚苯乙烯的主要缺点在于,机械强度不够高,抗冲击性和耐热性较差。

在水溶液中悬浮聚合得到的聚苯乙烯型吸附树脂其外观是白色或浅黄色,直径不同的多孔球粒。通过选择不同的引发剂,苯乙烯可以实现光引发、热引发聚合,利用所加入的交联剂如二乙烯苯的用量来调节其交联度。同时聚苯乙烯上的活性点为其改性提供了条件,可以引入其他极性基团,甚至可以引入配位结构形成螯合树脂或引入离子型基团得到离子交换树脂。 (2)离子交换树脂是结构上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一类高分子,它由高分子骨架、与高分子骨架以化学键相连的固定离子以及可在一定条件下离解出来并与周围的外来离子相互交换的反离子组成。其功能基团为固定离子与反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基团。功能基团中的可交换离子与外来离子完成交换过程后,通过改变条件又可再生为原有的反离子。 根据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式,可将其分为缩聚型和加聚型。根据树脂的物理结构,可分为凝胶型、大孔型和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在重金属的提取、水处理、化学反应的催化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 (3)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采用各种复合技术将导电性物质与树脂复合而成的。按照复合技术分类有导电表面膜形成法,导电填料分散复合法、导电填料层压复合法三种。 常用的导电填料有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钯粉、钼粉、铝粉、钴粉镀银二氧化硅粉、镀银玻璃微珠、炭黑、碳化钨、碳化镍等。复合型导电高分材料可用作防静电材料、导电涂料、电路板的制作、压

碳纳米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 2007-4-3 14:18:08 【文章字体:大中小]打印收藏关闭 纳米技术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技术,碳纳米管技术则是该领域中一个强有力的生长点。碳纳米管问世十三年来,日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其独特的性能正在被认识并加以利用,如何降低成本,大量生产有特定结构的碳纳米管依然是人们的努力方向,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复合材料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高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于1991年由s.iijima 发现,其直径比碳纤维小数千倍,其性能远优于现今普遍使用的玻璃纤维。其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 碳纳米管基本上可分为单壁型和多壁型两类。虽然他们乍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其制作方法和性能不尽相同。纳米管的结构决定它们是具有金属性还是具有半导体性质。大约三分之二的单壁纳米管属于半导体型,三分之一属金属型。至于多壁纳米管,由于各层壳的性能的叠加,难以做出明显区别,但大体上是金属型。单壁型碳纳米管外径一般为1到2nm多壁型纳米管直 径则在8到12nm之间,它的典型长度一般为10微米,最长可达100微米, 长径比至少可达1000: 1。 美国国内纳米管的生产商有Hyperion Catalysis (产品是多壁纤维纳米管)和新登陆的Zyvex Corp (产品有单壁和多壁纳米管)。这两家厂商提供的母料中都含有15%到20%的纳米管。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相当突出。现已测出多壁纳米管的平均弹性模量为 1.8TPa。碳纳米管的拉伸强度实验值约为200GPa是钢的100倍,碳纤维的20倍。碳纳米管弯曲强度为14.2GPa,尽管碳纳米管的拉伸强度如此之高,但它们的脆性不象碳纤维那样高。碳纤维在约1^变形时就会断裂,而碳纳米管要到约18%变形时才会断裂。碳纳米管的层间剪切强度高达500MPa比传 统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一个数量级。 在电性能方面,碳纳米管用作聚合物的填料具有独特的优势。加入少量碳纳米管即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与以往为提高导电性而向树脂中加 入的碳黑相比,碳纳米管有高的长径比,因此,其体积含量可比球状碳黑减少很多。多壁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径比约为1000;同时,由于纳米管的本身长度极短而且柔曲性好,它们填入聚合物基体时不会断裂,因而能保持其高长径比。爱尔兰都柏林trinity 学院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塑料中含2%-3%勺多壁碳纳米管使电导率提高了14个数量级,从10-12s/m提高到了102s/m。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功能高分子材料一般指具有传递、转换或贮存物质、能量和信息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或具体地指在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选择分离性、能量转换性、磁性等功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按照高分子的功能特性,功能高分子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种: 1.分离材料和化学功能材料 2.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 3.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现对这几种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一下。 分离材料和化学功能材料 以化学功能为主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称为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功能包括生成离子键、配位键、共价键的化学反应,上述价键断裂的分解反应,以及与上述反应有关的催化作用等,包括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各种阳离子有络合吸附作用的螯合聚合物,光化学性聚合物,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聚合物,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使用的高分子试剂和高分子催化剂,降解型高分子等。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在高分子骨架上引入具有特定化学功能的官能团或者结构片段,也可以将具有类似功能的小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化得到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经过功能化或者小分子功能材料经过高分子化以后,材料的溶解度一般均有下降,熔点提高。对于化学试剂,经过高分子化后稳定性增加,均相反应转变成多相反应,产物与试剂和催化剂的分离过程简化,同时还产

生许多小分子材料所不具备的其他性质。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固相合成的基础。 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 电磁功能材料主要指导电聚合物材料。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基体,加入一定数量的导电物质(如炭黑、石墨、碳纤维、金属粉、金属纤维、金属氧化物等)组合而成。该类材料兼有高分子材料的易加工特性和金属的导电性。与金属相比较,导电性复合材料具有加工性好、工艺简单、耐腐蚀、电阻率可调范围大、价格低等优点。 与金属和半导体相比较,导电高分子的电学性能具有如下特点: (1)通过控制掺杂度,导电高分子的室温电导率可在绝缘体-半导体-金属态范围内变化。目前最高的室温电导率可达105S/cm,它可与铜的电导率相比,而重量仅为铜的1/12; (2)导电高分子可拉伸取向。沿拉伸方向电导率随拉伸度而增加,而垂直拉伸方向的电导率基本不变,呈现强的电导各向异性; (3)尽管导电高分子的室温电导率可达金属态,但它的电导率-温度依赖性不呈现金属特性,而服从半导体特性; (4)导电高分子的载流子既不同于金属的自由电子,也不同于半导体的电子或空穴,而是用孤子、极化子和双极化子概念描述。应用主要有电磁波屏蔽、电子元件(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等)、微波吸收材料、隐身材料等。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指在光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物理(如光导电、光致变色)或化学变化(如光交联、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构筑与性能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构筑与性能 【论文学科】高分子材料论文 【论文级别】硕士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论文 【中文关键词】导电网络论文; 界面张力论文; 自组装论文; 双渗流论文; 桥接作用论文; 渗流阈值论文; 阻温特性论文 【中文题名】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构筑与性能 【英文题名】Design of the Conductive Network in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and Its Effect 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所属分类】工程科技I,材料科学,复合材料 【英文关键词】Electrical conductive network; Interfacial tension; Self-assemble; Double percolation; Bridging effect; Percolation threshold; Resistivity-temperature character 【中文摘要】降低材料的导电填料含量、提高导电性同时改善材料的电性能稳定性是目前高分子基导电复合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对导电复合材料来说,体系的电性能最终是由其所形成的导电网络所控制。因此,设计有效的导电网络是改善材料电性能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以导电网络的设计与构筑为中心,研究了导电复合材料中导电网络的形成及其对材料电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界面张力的选择设计,将热力学诱导的聚合物相自组装和填料选择性分布两者相结合,籍此来构筑填料选择性分布在聚合物相界面的 导电网络。发现在CB或MCNT填充PMMA/EAA/PP体系中,由界面张力所控制,能够实现以PMMA、PP为双连续相,聚合物EAA相分布于PMMA╱PP相界面的“三明治”状三连续相结构。同时,导电填料优先分布在EAA 相中。两者相结合,体系可以形成CB或MCNT选择性分布于PMMA/PP相界面的自组装导电网络。这种特殊的导电网络结构的形成,降低了体系的渗流(来源:ABC论文9c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811766272.html,)阈值,提高了室温电导率。其次,本文以两种不同形态的导电填料同时填充双组分聚合物体系,考察了导电网络的形成及其对材料室温电阻率和阻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双渗流导电网络的存在及聚合物导电相区——碳纤维的相互桥接作用,体系的体积电导率得到了提高,NTC效应被抑制,电阻热循环稳定性也更好。(来 源:ABCb636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811766272.html,) 【英文摘要】 One of the major research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ducting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is reducing the filler content as much as possible while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electrical properties. In this field, the design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e network plays a key role.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e network and studying on its influence of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First,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elective localization of filler at the interface of polymers phase was reported. This approach relies upon two aspects: the thermodynamically induced phase self-assembly in ternary polymer blends and the thermodynamically induced selective localization of filler in polymer phase. In CB or MCNT filled PMMA/EAA /PP composites, PP and PMMA form two continuous networks, while EAA incorporated with filler forms a continuous sheath structure at the interface of PP/PMMA. Thus, the conductive filler selectively locates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陈金鹏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天津)摘要:简单介绍了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磁智能材料,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磁性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几种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对它们的制作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特性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Chen jin peng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China ) Abstract: Introduced several the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re earth/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l, magnetic intelligent materials, polymer nanocomposites,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magnetic nano polymer composite macromolecule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do briefly introduced. Key words: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Nano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s 1.1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 在高分子材料科学发展过程中,兼备高分子材料质轻、高比强度、易加工、耐腐蚀的优点,同时又具有光、电、磁、声等性能的特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备受推崇。稀土因其电子结构的特殊性而具有光、电、磁等特性,这些特性是人们制备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强烈的技术和应用的驱动力。在简单掺混型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研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最新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复合材料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避其弱点,可充分利用和节约资源,因此科技界将复合材料作为一类新型材料来研究。例如玻璃钢,因质轻、坚硬,机械强度可与钢材相比,已成功用于印刷电路板、汽车车身、船体等领域。 复合材料与陶瓷、高聚物、金属并称为四大材料。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复合材料工业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具有竞争优势的源泉。有关研究报道指出,到2020年,复合材料性能潜力可获得20%~25%的提升.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设备的集群规模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针对设备的安全连续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以金属修复方法为主的设备维护工艺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新设备的维护需求,对此需要研发针对设备预防和现场解决的新技术和材料,为此诞生了包括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内的更多新的维护技术和材料,满足新设备运行环境的维护需求。 1、高分子材料研究现状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由巨量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量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很多,如蚕丝、棉、麻、毛、玻璃、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

我国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虽起步较晚,但高分子材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已建立了完善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取得了进步。目前,我国应提高整体科研水平,致力于创新的高分子聚合反应和方法,开发出绿色功能和智能材料,满足工业和新技术的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高分子材料对我们未来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分子材料也可以具有其他材料的特性,成为最全面的材料,能满足人类在工业、医药、航天方面对新材料的需求,造福人类。 2、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复合材料中以纤维增强材料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其特点是比强度和比模量大、比重小。例如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比钢和铝合金的比强度、比模量大数倍,且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减摩耐磨、自润滑、耐热、耐疲劳、耐蠕变、消声、电绝缘等性能. 纤维增强材料的另一个特点是各向异性,可按制件不同部位的强度要求设计纤维的排列。以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在500℃时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模量。碳化硅纤维与钛复合,耐热性高,耐磨损,可作发动机风扇叶片。碳化硅纤维与陶瓷复合,使用温度可达1500℃,比超合金涡轮叶片的使用温度高得多。碳纤维增强碳、石墨纤维增强碳或石墨纤维增强石墨,构成耐烧蚀材料,已用于航天器、火箭导弹和原子能反应堆中。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用于汽车和飞机可减轻重量、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复合材料片弹簧,其刚度和承载能力与重量大5倍多的钢片弹簧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