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动滑轮

第2节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动滑轮
第2节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动滑轮

第2节滑轮

第1课时定滑轮、动滑轮

知识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

1.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________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________滑轮。定滑轮工作时不省_____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动滑轮工作时能省________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图12-2-1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图12-2-1

3.用如图12-2-2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

图12-2-2

A.a方向的拉力最小

B.b方向的拉力最小

C.c方向的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的拉力一样大

4.如图12-2-3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则拉力F1与F2相比()

图12-2-3

A.F1较小B.F2较小

C.F1与F2一样大D.无法确定

知识点2有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计算

图12-2-4

5.如图12-2-4所示,物体A、B所受重力都为200 N,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A和B时,力F1为________N,力F2为________N;若物体A、B均

上升0.2 m,用时1 s,则F1移动______m,F2移动______m;F1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F2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6.如图12-2-5所示,物体重为100 N,动滑轮重为10 N,当用拉力F将物体匀速拉起时,F=________N。(不计绳重和摩擦)

图12-2-5

7.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12-2-6所示滑轮提升重为1000 N的物体,工人所用拉力为550 N,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_N。(不计绳重和摩擦)

图12-2-6

8.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A.既省力,也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C.既不省力,也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D.不省力,但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9.如图12-2-7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 N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图12-2-7

A.20 N B.25 N

C.30 N D.35 N

10.如图12-2-8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图12-2-8

A.F甲=F丁B.F乙=F丙

C.F丙<F丁D.一样大

11.用图12-2-9所示的简单机械,使重力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

图12-2-9

12.观察如图12-2-10所示的科学漫画,漫画中胖子、瘦子、袋子的重力分别为G1、G2、G3,则三者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图12-2-10

13.如图12-2-11所示,一滑轮下端悬吊一个重50 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在2 s内上升了2 m,则拉力F=________N,动滑轮上升的速度是v=________m/s,拉力F所做的功为W=________J。(不计滑轮、绳的重力和摩擦)

图12-2-11

14.如图12-2-12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轮和物体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的滑轮是___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f=________N。不计滑轮、绳的重力和滑轮与绳间的摩擦,拉力F=________N。若拉力F移动了2 m,则物体A移动了________m。

图12-2-12

15.将图12-2-13甲、乙中的滑轮抽象成杠杆,并标出支点O,画出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图12-2-13

16.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12-2-14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下表所列的数据。

图12-2-14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不计摩擦和绳重)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7·上海如图12-2-15甲、乙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 N的物体,图________中的滑轮可以看成省力杠杆;图甲中,若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重,力F1的大小为________N。

图12-2-15

详解详析

1.定 动 力 方向 一半 2.C 3.D 4.A

5.100 200 0.4 0.2 0.4 0.2

6.55 [解析] 不计绳重和摩擦,F =12(G 物+G 动)=1

2×(100 N +10 N)=55 N 。

7.100 [解析] 根据公式F =1

2(G 物+G 动),可得G 动=2F -G 物=2×550 N -1000 N =

100 N 。

8.D [解析]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9.D [解析] 使用动滑轮时,若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则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动力等于阻力的1

2

;若拉力的方向斜向上,则动力臂会变小,因此所用拉力变大。

10.B [解析] 由图可知,甲和丁中的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当水平拉动物体时可以省一半的力,而丁中因为拉力方向不水平,所以力会稍大,即F 甲

11.B [解析] A 和D 两图中都是省力的机械,F 1和F 4都小于G ;C 中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F 3=G ;B 中是费力杠杆,F 2大于G 。故用力最大的是F 2。

12.G 1>G 3>G 2

[解析] 漫画中的滑轮是定滑轮,因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所以由图可知,胖子的重力大于袋子的重力,瘦子的重力小于袋子的重力,所以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G 1>G 3>G 2。

13.100 0.5 100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这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此时F =2G ,即F =2×50 N =100 N ;F 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1

2,则滑轮在2 s 内移动的距离为1

m ,故动滑轮上升的速度:v =s t =1 m

2 s =0.5 m/s ;拉力所做的功:W =Fs =100 N ×1 m =100 J 。

14.动 5 10 4

[解析] 题中滑轮可随物体一起向右运动,故它是动滑轮。因物体A 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物体A 所受摩擦力f =F 示=5 N 。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和两股绳子水平向左的拉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滑轮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每股绳子的拉力是5 N ,则拉力F =10 N 。拉力F 移动的距离是物体A 移动距离的1

2

,则s A =2s F =4 m 。

15.如图所示

16.(1)图乙中没有考虑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的重力,图丙中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2)图乙中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图丙中测出动滑轮和钩码总重作为物重

17.乙10[解析] 由图可知,图甲中的滑轮是定滑轮,图乙中的滑轮是动滑轮,则图乙中的滑轮可以看成省力杠杆;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重,则图甲中力F1=G=10 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