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钟表

一年级认识钟表
一年级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教学背景: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处处都离不开,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她们来说也

并不陌生。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就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教学奠定下基础。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与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瞧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与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

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与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

味性、生活性与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节课围绕“小明的一天”展开教学,“小明的一天”主要就是学生认识整时与半时的情境题材,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与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她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结构,正确读出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学生具备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与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说出并学会表示整时,会用两种表达方式写出整时。并把知识运用

于实际生活之中,做到学以致用。

2、培养学生从小就能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电子钟、闹钟、自制教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1.同学们,今天林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您们听,它来了。(课件播放钟表的声音)。

师:猜猜它就是谁?(钟表)您在什么地方瞧到过钟表?小朋友们知道钟表有

什么作用不?对了,钟表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它。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瞧制作过程了解钟面的组成。(瞧两遍)

(1)师: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您们想知道钟表就是怎么造出来的不?

现在我们就去瞧瞧。

(2)说钟面。

教师:谁能告诉老师刚才工人叔叔在钟面上添加了什么?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来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a、提问学生个别说、

b、以同桌二人为小组,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您们认识哪根就是时针?哪根就是分针不?说说您们就是怎样辨认的?

生: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做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做分针。课件在短针旁显示

时针与长针旁显示分针。

2、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钟表,把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指给您的同桌瞧。开始。

3、请两位同学上来指一指老师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大家记住时针与分针了不?

同学们在钟面上发现了这么多的知识,老师把掌声送给您们!

(二)认识整时

1、师:钟表指挥着人们每天有规律的生活。瞧!小红就是在什么时候起床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7点。

师:您就是怎么辨认出来?

生: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就就是7点。

师:大家同意她的说法不?(同意)就是的,7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用语,数学语言称为7时。这个“时”就就是时间的“时”。(教师板书:7时)

接着,请同学们瞧瞧下面这几面钟分别就是几时?(课件显示第91页下面的三个钟表)说一说,您就是怎样辨认的?

生:分别就是8时(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就是8时。)

3时(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就是3时。)

6时(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就是6时。)

师:如果用电子钟该怎样表示?(请3名学生上台板书:8::00 3:00 6;00)

师:请仔细观察这3面钟的时针与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这3个时间分针都指向12。

师:当钟面上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就是几时。

师:有一天,小红在瞧钟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咦!钟面上怎么只剩下一根针了?(课件出示12时的钟面)就是钟表坏了不?谁能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

生:没有坏,这就是12时,当钟面上表示12时的时候,分针与时针都指向12,正好重叠在一起,所以瞧过去好像只有一根针。

师:小朋友们,真就是太聪明了。小红为了感谢大家,邀请我们游戏。

(三)小游戏

1、我说您拨

(1)先由老师说时间,小朋友在自己带来的钟表上拨出这个时间,举起来给老师瞧,比比谁拨的快又准。(请一名同学上台拨钟)

(2)同桌一起玩,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时间,请说时间的同学检查拨得对不对。然后再交换角色玩游戏。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一)小明的一天

1.师: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快乐的时间总就是匆匆而过。我们知道时间就是很

宝贵的,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呢?请瞧“小明的一天”。(课件出示第85页图片)

请同桌一起讨论,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并把这个时间的一种表示方法记录在书上。

2.学生合作讨论完成92页。

3.请一名学生上台汇报、反馈。

4.师:钟表兄弟在滴答滴答地跑步,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们要像小明那样,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每天都会有收获的。

(二)小游戏:找朋友(课件播放找朋友的音乐)

老师介绍游戏规则:钟面上的时间与卡片上所表示的时间相同的小朋友站在

一起手拉手,她们就就是好朋友。

(三)聪明屋,拓展练习。

今晚电视台要播放小明最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小明高兴地坐在电视机前。正在这时,新闻联播开始了。爸爸笑呵呵地对小明说:“《喜羊羊与灰太狼》还要过1个小时才开始呢!”请问就是什么时间播放呢?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您最喜欢这节课中的哪一个活

动?今天我们充分利用了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同学们开心不?

板书:

认识钟表

12个大格 8时 3时 6时

12个数 8:00 3:00 6:00

时针(又粗又短)

分针(又细又长)

教学反思:

1、尊重起点,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她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课堂上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几乎都见过时钟,对钟面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安排学生动手画一画印象中的钟面,使学生在动手时又要动脑思考12个数字所处的位置,从而为学生建立了正确的钟面表象,为接下来准确认读时刻打好基础。整堂课以学生的讨论、操作、总结、汇报为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她们敢想敢说。这样,在玩中抽象概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知识的产生。

2、寓教与乐,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整时"时刻的认读比较容易,而"半时"时刻的认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小明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因为录像上的图片与她们的实际生活相似,立刻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认真地观察不断转动的钟表,明确了钟表的转动万向,建立了钟表的动态表象,准确地理解并读出了几时半。整个环节,学生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度过。这堂课还有一个教学内容就就是让学生理解一天中有两个6时,时针一天要走两圈。课堂上,学生借助多媒体瞧到了小明快乐的一天,无形中理解了早晨6时与傍晚6时。在"猜猜老师的这些动作可能会在什么时候进行"的游戏时,学生展开了自己合理的想象。有的说"老师很辛苦,晚上10时还在瞧书","老师上午10时,在瞧书、备课。"有的说"老师7时在吃早饭。"、"老师晚上7时在家吃晚饭。"等等都充分表明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不足之处:

1、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会瞧钟表认时间并不就是全班都全部都懂!至于根据

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对于个别同学就更有难度了。一年级的孩子还小,不就是经常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就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中尽量让学生多

观察,多练习!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还要不断的提升孩子

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子孩子才会学得有所收获!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