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的古诗二十首关于风的古诗

关于风的古诗二十首关于风的古诗
关于风的古诗二十首关于风的古诗

关于风的古诗-二十首关于风的古诗

文章导读:风是摸不着的,但是我们能感受的到,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关于风的古诗,祝您生活愉快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有关风的古诗。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含有风的诗句古诗

含有风的诗句古诗 1、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关汉卿《大德歌·夏》 2、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3、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4、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5、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6、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7、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8、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9、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10、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1、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陆游《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12、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13、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14、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5、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温庭筠《过陈琳墓》 16、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虞集《听雨》 17、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18、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黄庚《临平泊舟》 19、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20、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1、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22、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何逊《相送》

古诗中含风的诗句

古诗中含风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古诗中含风的诗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7、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8、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2、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15、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17、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9、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2、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2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鹧鸪天?送人【南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将至桐城【清】王士禛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登快阁【北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1. 名言诗句我会用。(填序号)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⑤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老师告诉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______ ”。 2.爸爸希望我珍惜时间,常对我说:“______。” 3.吃饭时,看着碗中那白白的米饭,我想起了“______”这两句诗。 4.“______”的意思是说人多力量大。 5.“______”,要想实现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2.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_____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②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_____,盛放着像______一样的君山。 阅读提高 3. 先解释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尝:______。诸:______。 意思: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______。唯:______。 意思:______。 (3)取之,信然。 信然:______。 意思: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年的模样 鞭炮噼里啪啦响, 饭菜满街满巷香; 对联喜气洋洋贴, 灯笼红红火火亮; 年画上墙满屋美, 老歌出口大家唱; 衣服新新鲜鲜美, 笑声家家户户淌。 (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 (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______ ①放鞭炮②贴对联③划龙舟④挂灯笼⑤贴年画⑥吃水饺 (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写下来。 6. 下列诗句不是赞美“顽强生命”的一项()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 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8.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古诗文:带“秋”字的诗句

古诗文:带“秋”字的诗句 1.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____陶渊明《饮酒·其四》 2.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____刘禹锡《秋风引》 3.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____卢照邻《曲池荷》 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____白居易《微雨夜行》 5.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6.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____佚名《长歌行》 7.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____韦应物《闻雁》 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____王绩《野望》 9.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____杜牧《长安秋望》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____李峤《风》 1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____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12.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____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1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____佚名《西洲曲》 1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____李绅《悯农二首》 1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____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____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7.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____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8.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____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9.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____杜甫《江汉》 20.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____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2.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____杜甫《天末怀李白》 23.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____李白《长干行二首》 24.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____王维《归嵩山作》 2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____虞世南《蝉》 26.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____李白《玉阶怨》 27.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____马戴《落日怅望》 28.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___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2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山居秋暝》 30.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____白居易《南浦别》 31.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____高适《送魏八》 32.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____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3.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____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4.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____贾岛《题诗后》 35.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____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36.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____张翰《思吴江歌》 37.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____王昌龄《送狄宗亨》 3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9.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____曹雪芹《残菊》 4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____杜牧《秋夕》 41.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____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古诗中带风雪雨的诗句

三年级经典教育 古诗中带风雪雨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中带花的古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习做人的对联 1、尽力量为善,振精神读书。 2、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 3、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4、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5、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天气谚语 1、日落西北晴。 2、朝虹雨,夕虹晴。 3、地返潮,有雨到。 4、风后暖,雪后寒。 5、热生风,冷下雨。 6、东虹日头西虹雨。 7、朝看东南,夜看西北。 8、雷轰天边,大雨涟涟。 9、春冷秋热,必有雨节。10、青蛙乱叫,大雨来到。11、旱怕南云涨,涝怕北云生。 12、急雷雨易停,闷雷天难开。13、久雨闻鸟声,不久天转晴。14、雷公先唱歌,下雨也不多。 表示志向 8、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9、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0、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11、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大海有实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成语接龙 1 体贴入微微不足道道听途说说长道短短兵相接接二连三三心二意意气风发 发号施令令行禁止止戈为武舞文弄墨墨守成规归心似箭箭在弦上上天入地 2 谈笑风生生离死别别具一格格格不入入木三分分秒必争争先恐后后来居上 上梁不正正襟危坐坐井观天天经地义义无返顾顾影自怜怜花惜玉玉石俱焚 含比喻的成语 如履薄冰如虎添翼如法炮制稳如泰山安如磐石美若天仙骨瘦如柴如火如荼妙语连珠 如狼似虎如花似玉如饥似渴水平如镜如鱼得水呆若木鸡胆小如鼠骄阳似火视死如归 心细如丝气势如宏温润如玉碧空如洗多如牛毛水平如镜 含手的成语 形容无能—束手就擒形容亲密—情同手足形容凶狠—心狠手辣形容顺利—得心应手 形容卑鄙—不择手段形容高明—妙手回春形容容易—手到擒来形容惊慌—手忙脚乱

带春字的古诗大全.

带春字的古诗大全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6、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小雨》 7、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8、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9、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1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12、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清明二首》 13、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16、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17、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1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1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2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21、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22、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2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2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27、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2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9、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 30、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宋·苏轼《春宵》 32、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3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3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3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3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38、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39、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4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1.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年的模样 鞭炮噼里啪啦响, 饭菜满街满巷香; 对联喜气洋洋贴, 灯笼红红火火亮; 年画上墙满屋美, 老歌出口大家唱; 衣服新新鲜鲜美, 笑声家家户户淌。 (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 (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______ ①放鞭炮②贴对联③划龙舟④挂灯笼⑤贴年画⑥吃水饺 (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写下来。 2. 读儿歌,猜谜语。 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装个皮口袋。 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谜底:______。(用拼音写出来) 3. 请默写诗、文。 (1)老吾老,______;幼吾幼,______。 (2)______晒谷不用翻。 (3)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4)青籍笠,绿養衣,______。 (5)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______。 (6)王義之写字______。 (7)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解释划线的字。 ①绿:______ ②还: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6. 课外阅读。 春光好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1)这首词写______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连用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______”。 (2)解释词语。 ①明 ②绿汀 ③棹歌 ④红粉 7. 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 ②逶迤——______ ③磅礴——______ ④云崖——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 8. 课外拓展阅读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 一、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 (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含有风的诗句古诗

含有风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含有风的诗句古诗,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关汉卿《大德歌·夏》 2、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3、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4、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5、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6、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7、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8、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9、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10、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1、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陆游《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12、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13、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14、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5、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温庭筠《过陈琳墓》 16、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虞集《听雨》 17、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18、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黄庚《临平泊舟》 19、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20、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1、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22、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何逊《相送》 23、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24、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25、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6、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洪升《雪望》

中华好诗词节目含有“风、月、酒、花、雨、雪、春、秋”等字的古诗词

带有雪字的古诗词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补充: 1.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大雪满弓刀 7.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9.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10.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11.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12.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2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 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以题目导入:齐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什么?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 3.回顾学过的有关乡村的古诗有哪些。(《村居》《所见》……) 4.简介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2)介绍作者:播放课件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正音。 注意生字,要读得字正腔圆、准确流利、有板有眼。 指名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读通诗文。(注重纠正字音)

2.注意节奏。 (1)听范读。(出示课文朗读) (2)自主练习朗读。(朗读诗歌,要求准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试读,评议。 (4)教师示范指导。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再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乡村场景。(读注释) 2.交流感想。 透过文字与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场景?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分享一下。(农家忙)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4.理解诗意。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查阅自己不明白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译文: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果实肥硕;荞麦扬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古诗词

●古诗二首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书写,题写。2)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3)缘:因为。 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家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1)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2)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3)豚:猪。4)疑:以为,怀疑。 ●古诗二首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2)之:去,到。3)故人:这里指老朋友。4)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使:出使 2)浥:湿润 3)更尽:再饮完。 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3)厌:满足。班级: 姓名: 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的月色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4)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7.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1)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2)谙:熟悉。3)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8.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3)子规:杜鹃鸟。4)了:结束。 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杂兴:各种兴致。2)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3)绩麻:把麻搓成线。4)未解:不懂。5)供:从事。6)傍:靠近。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3)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4)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带酒字的古诗

带酒字的古诗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10、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1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4、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作》)

1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6、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17、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1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0、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2、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23、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白居易《问刘十九》) 24、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27、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整理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背诵: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jiá)蝶飞。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ú)赖(lài),溪头卧剥(bō)莲蓬。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日积月累: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四面你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呵! 那一颗星没有光? 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绿(艾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日积月累: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蜂(唐·罗隐)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整理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的水与天光相映。 子规声里雨如烟。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闲人少,乡村的四月没人闲着, 才了蚕桑又插田。刚刚忙完蚕桑的事又要插秧。 (《乡村四月》写了江南农村夏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拿手本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 (《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描写了乡村农民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天上的鸟儿都飞得无影无踪了, 孤云独去闲。连天边仅有的一朵白云也越飘越远。 相看两不厌,我静静的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静静的看着我, 只有敬亭山。只有我们俩谁也不厌烦谁。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无风镜未磨。无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那月光下洞庭湖苍翠欲滴的君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从远处看,就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能不忆江南?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古诗词

●古诗二首 1.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书写,题写。2)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3)缘:因为。 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家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1)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2)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3)豚:猪。4)疑:以为,怀疑。 ●古诗二首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2)之:去,到。3)故人:这里指老朋友。4)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1)使:出使 2)浥:湿润 3)更尽:再饮完。 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2)闲:形容云 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3)厌:满足。 班级: 姓名: 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2)和:和谐,这 里指水色的月色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4)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7.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1)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 中第一首。2)谙:熟悉。3)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8.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 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3)子规:杜鹃鸟。4)了:结束。 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飞花令:含“风”字的诗句

飞花令:含“风”字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宋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2、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2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杜甫《赠花卿》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词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 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 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 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 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 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