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制造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制造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QMS-C-SC-05

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前期管理制度

2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制度

4设备检修制度

5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6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制度

7 特种设备、仪器仪表等管理制度

1 设备前期管理制度

1.1 申购

1.1.1 由设备使用部门根据需求向生产管理部提出添置设备

申请。

1.1.2 生产管理部接到申请后,进行需求分析,组织设备调配,

确需购买,就与使用部门共同磋商,确定所购设备满足

目前使用要求应具备的加工范围、使用和配置要求,并

填写C-SC-05a“添置设备申请单”,报总裁室批准后,

转研发中心。

1.1.3 电气维修配件的零星申购,由生产管理部填写C-SC-05b

“配件申请购置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采购中

心。

1.2 设备选型

1.2.1 对采购金额在人民币4万元以下(含)的设备,研发中

心根据目前生产产品和待开发产品生产工艺的实际需

要,拟定设备型号,填入C-SC-05a“添置设备申请单”

转采购中心。

1.2.2 对采购金额在人民币4万元以上设备,研发中心遵循生

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和经济上合理的选型原则,安排

人员采用多次筛选法进行设备选型。

1.2.2.1 设备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设备的生产效率;

b)设备的工作精度能够稳定地满足工艺和产品设计的

要求;

c)设备的可靠性、适应性、维修性及标准化、节能程度;

d)企业设备的相互关联性和成套性;

e)制造厂的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及使用状况;

f)劳动保护、技术安全与环保的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

关的政策、法令和法规;

g)精、大、稀设备还要考虑设备投资的技术经济效果。

1.2.2.2 第一次预选:工艺人员广泛收集设备市场货源情报,对

展销会上收集到的情报、报刊广告及网络信息等分类汇

总,从中排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机型和厂家。

1.2.2.3 第二次细选:工艺人员对预选出的机型和厂家进行调查

联系和询问,详细了解产品的各种技术参数、性能,使

用单位对其产品的反映和评价,货源、供货时间及价格

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从中选出不少于三个满足

技术、质量要求的机型和厂家,并形成C-SC-05c “经

济技术调研报告”转采购中心。

1.2.2.4 采购精、大、稀设备时,研发中心组织人员到制造厂或

这种设备的使用厂实地观察和了解,并进行必要的加工

和产品切削试验,针对设备的结构、精度及性能改善的

可能性同生产厂家进行商谈,并作详细记录,签订技术

质量协议。

1.2.2.5 采购中心组织研发中心和生产管理部对研发中心调研

的精、大、稀设备结果共同评价(必要时还应通过技术

经济分析评价),选出最理想的机型和厂家,最后由总

裁室决策批准。

1.3 采购

1.3.1 采购中心收到经总裁批转的1.

2.1申请单后,收集各种

报价和供货信息,并进行评价选择,与供应商签订订货

合同或订货协议,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采购。

1.3.2 采购中心收到经总裁批转的1.

2.2.3报告后,与细选的

供应商按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的要求,向供应商进行询

价、报价、磋商、谈判,达成一致意见后,与最终确定

的供应商签定供货合同,双方盖章生效。合同中应注明

所购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供货时间,

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动因素,技术质量协议应作为合

同附件。

1.3.3 精、大、稀设备的采购合同必须征得总裁或其授权人的

批准。

1.3.4 在设备供货过程中,采购员应保持与供应商的有效沟

通,确保设备按质、按量、如期到达,一旦发现异常,

立即汇报,以便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1.3.5 电气维修配件的零星采购由采购中心执行,机修配件的

零星采购由生产管理部执行。

1.4 新设备的开箱检查

1.4.1 新设备到货三天内,采购中心负责按采购文件进行开箱

检查,并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

1.4.1.1 一般设备由采购中心会同质量管理部进行开箱检查。1.4.1.2 精、大、稀设备由采购中心组织质量管理部、研发中心

和生产管理部共同开箱检查清点。

1.4.2 采购中心对开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总裁室反映,

并向发货单位和运输部门提出查询,适时采取纠正预防

措施。

1.4.3 开箱检查合格后,采购中心将新设备的经济技术调研报

告、设备购置合同(副本)、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设

备合格证、装箱单、随机文件等技术资料随设备一起移

交给生产管理部。

1.4.4 生产管理部负责新设备的建档、安装及调试工作。

1.5 设备安装

1.5.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5.1.1 了解设备的重量、体积,确定运送的途径及吊卸就位的

条件。

1.5.1.2了解设备的工作条件,如有特殊要求,则须按规定进行。

1.5.1.3 及时培训有关人员。

1.5.1.4 准备安装和调试时所需的物资。

1.5.2 安装验收与移交生产

1.5.

2.1 由研发中心提供“设备安装工艺平面图”,交生产管理

部设备科组织设备安装工作。

1.5.

2.2 设备科根据安装工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设备机型和位

置提供设备安装基础图,向基建部门下达基础施工任

务,向电工下达动力配线任务,向安装部门下达搬运任

务。

1.5.

2.3基建部门按基础图、施工验收规定的技术要求及工艺平

面布置图进行施工。

1.5.

2.4 电工按照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配线图进行施工。

1.5.

2.5 设备科负责安装上位、试运转、安装验收等任务,合格

后填写C-SC-05d“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

1.5.

2.6设备安装施工必须按施工图及技术文件实施,在施工中

施工人员如发现不合理或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应及时提

出修改意见,按照规定修改程序经领导批准后,始可按

修改后的技术文件施工。

1.5.

2.7施工中必须重视安装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记录。1.6调试、验收与移交

1.6.1设备试车包括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在负荷试验中应

按“设备试运转记录单”所要求的规范进行检查并做好

记录。

1.6.2设备试车工作包括:清洗、检查、调整、试运转、生产

试验等。

1.6.3 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由设备科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

并填写C-SC-05d“设备安装验收移交书”,一式二份,

一份设备科自留存档,一份交财务部,财务部门凭设备

安装验收移交书办理结帐手续。

1.7 建立设备技术管理档案

设备技术档案的内容可分为单机档案与技术文件。

1.7.1单机档案的内容

a)设备的合格证、装箱单。

b)设备随机附件、工具、备件清单。

c)设备安装验收移交书。

1.7.2技术文件的内容

a)安装、使用说明书。

b)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c)制造厂的技术检验试件。

2 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1 生产用的全部机械设备和动力设备由生产管理部设备

科负责管理。

2.2设备固定资产的范围

2.2.1设备固定资产

凡使用期在一年以上或价值在二千元以上的设备。

2.2.2 机械设备和动力设备

包括:金切机床、锻压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动能设备、

电气设备及其他机械、动力设备。

2.3生产设备资产登记与统计

2.3.1生产设备移交后,设备科应根据其类别按机械电子工业

部的有关规定统一编号、建立C-SC-05e“生产设备台

帐”、技术档案,并在设备上做好固定资产标识。严格

做到帐、物相符。

2.3.2生产设备拥有量,均以单机台(套)为单位统计,各种

高低压配电板、电动机等,不论其大小,都应随主机计

算重量、价值,不能拆开按一件单机统计。

2.4设备的闲置与封存

2.4.1因生产任务或工艺流程变更,生产设备连续三个月以上

不使用,可列为封存设备或闲置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

封存报告,经过一级保养,由设备科现场验收后,由使

用单位就地挂牌封存并注明封存日期,封存后指定专人

定期检查和保养。

2.4.2已列入闲置的设备由所属单位将所有设备附件及专用

工具清点封存,并做好防锈工作。

2.4.3封存时应做到切断电源,擦拭干净,滑动道轨面涂以防

锈油,并复盖皮纸。

2.4.4财务部接到封存设备台帐,应自下一个月开始停止计算

该台的折旧费。

2.4.5封存设备需启封时,使用单位必须向设备科提出申请,

检查后,方可接电启用。

2.5生产设备的报废

2.5.1生产设备的报废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a)主要结构陈旧、破损严重、经大修不能恢复其工作能

力;

b)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将会引起事故危险,且不能

修复改装,必须拆除者;

c)属于国家淘汰产品或特殊规定,其零部件没有供应来

源,确难以修配者;

d)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没有使用价值;

e)残缺过甚,修复不合经济原则者;

f)因扩建、改建或生产情况改变,必须拆除,不能改建

或移装者;

g)因自然灾害或重大恶性事故,造成严重损坏,确实不

能修配者。

2.5.2固定资产生产设备报废,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报告,填

写C-SC-05r“设备(工装)报废处置清单”,进行认真

技术鉴定,由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报废。未经批准前,

不得注销其帐,销毁实物。

3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制度

生产设备是进行生产的重要武器,工人在使用设备前,

要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技术培训。主要生产设备(五个

修理复杂系数以上的设备)实行定人定机操作。

设备维护实行专责制,对单人操作、一班作业的设备实

行专责制;多班作业或几个人操作的设备,建立班长负

责制,并实行交接班制度。按维护保养要求,使设备经

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3.1 设备使用的程序

3.1.1 新工人及调整工种后的职工,在使用设备前,要认真学

习有关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维护及安全等方面的业

务知识。

3.1.2 操作工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掌握了操作方法方

可独立操作使用设备。

3.2 设备的交接班制度

3.2.1 交接班时,接班人必须检查机床润滑情况,如未达到标

准向交班人提出,重新补做后接班, 并填写C-SC-05g

“设备交接班(日保养)记录表”。

3.2.2 交接班双方,除交生产情况、图纸及需件加工要求外,

还须交设备的使用运转情况与设备的附件齐全情况。

3.2.3 接班人如认为交班人交待的情况不明或违反上述规定

可以拒绝接收,但应立即汇报班组长,若含糊接班,接

班后责任应由接班人负责。

3.2.4 交接班人如发现接班人迟到、缺勤时,交接班人必须经

过班组长同意方能离开工作地点。

3.2.5 交接班如发现接班人有酒醉或精神失常等情况,应拒绝

交班,并立即汇报班组长、车间主任处理。

3.3 设备的保养、检查制度

3.3.1 “三级保养制”的内容

3.3.1.1 日保养:操作工人上班前30分钟必须先对设备进行检

查、润滑;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下班前

30分钟(周末1-2小时)对设备认真清扫擦拭,并将

设备状况记录在C-SC-05g“设备交接班(日保养)记

录表”及C-SC-05s“工装日保养记录簿”上。每周末

由设备使用单位组织检查,设备科按10%的比例进行抽

查,并填写C-SC-05p“设备维护保养抽查记录”。

3.3.1.2 一级保养:每半年的最后一个周末,由操作工进行。一

级保养由设备使用单位组织检查,并填写C-SC-05i“一

级保养完工单”,设备科组织人员,按15%的比例进行

抽查,并签署抽查意见。

3.3.1.3 二级保养:根据上一年度设备完好状况检查中发现的设

备缺陷的具体情况,由设备使用单位提出申请,设备科

批准,列入年度C-SC-05h“二级保养计划”。二级保养

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配合进行。

3.3.2 实行三级保养制,操作工人必须做好“三好”、“四会”。

3.3.2.1 “三好“内容:

a)管好: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不乱用别人的设备。

管好工具,附件不丢失、损坏,放整齐。安全防护装

置齐全。

b)用好:设备不带病运行,不超负荷使用,不大机小用

和精机粗用;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不在设

备运转中进行装卸工件和变速;细心爱护设备,防止

事故发生。

c)修好:积极配合维修工人,参加设备的二级保养工作

和修理完工后试车工作。

3.3.2.2“四会”内容:

a)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

方法,懂得加工工艺,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正确地使

用设备。

b)会保养:正确地按规定进行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

通;油线、油毡、滤油器清洁;保持设备内外清洁,

无脏物。按规定进行一级保养。

c)会检查:了解设备精度标准,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

的精度检验项目,并能进行适当调整;会坚持安全防

护和保险装置。

d)会排除故障:能通过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

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并能判断异常状态的部位和原

因,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发生故障参加分析,明

确事故原因,吸取教训,作出预防措施。

3.4 润滑管理制度及“五定标准”

3.4.1 生产管理部负责全公司设备润滑指导督察工作,由设备

操作者按要求进行润滑工作,并填写C-FZ-02b“设备

润滑卡片”。

3.4.2 各车间负责人对车间所使用的设备抓好定期换油工作。

3.4.3 所换新油一定要保持清洁,做好“三过滤”工作。

3.4.4 设备操作工作要衽双油毡制,以防导轨拉毛,并做好防

止泄漏工作。

3.4.5 “五定标准”的内容:

a)定点:按照润滑部位和润滑点位置及数量进行加油、

换油。

b)定质:按照规定的油品用油。

c)定量:按规定的加油量进行加油。

d)定期:按照规定。

e)定人:规定每个加油点的负责人。

3.5 重点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3.5.1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3.5.2 根据生产需要,做到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严禁超负荷

和违反规范使用。

3.5.3 做好各种维护保养工作,加强巡回检查,力求使事故隐

患及时发现,保证安全运行,同时做好各项记录备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