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带状疱疹发病病因是患者在儿童时期对此病毒无免疫力而被感染后,发生水痘,或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劳累、创伤、感染、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轴索下行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带状疱疹患处常首先出现红斑,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年龄愈大,神经疼痛愈重,少数患者可出现局部瘙痒、麻木不适;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

带状疱疹较严重者或某些神经支受损可合并细菌感染、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等疾病。

带状疱疹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避免受凉、感冒,避免劳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诱因,治疗上以抗病毒、抗炎、止痛、营养神经、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及中医理疗等治疗为主,早期积极治疗对预后尤其是减少或缩短神经痛的时间有较大的帮助,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以镇静、止痛、物理治疗、中医治疗为主。

抗病毒: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

抗炎:早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止痛: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

营养神经:维生素B1、维生素B2、腺苷钴胺、甲钴胺等外用药物:硼酸溶液、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物理治疗:激光疗法、微波疗法。

中医治疗:针刺、艾灸、电针、拔罐、火针等。

带状疱疹

主诉:左胸背疼痛伴簇状皮肤溃烂20多天。 现病史:缘患者于20多天前无明显开始出现左胸背部疼痛,无发热、畏寒,无咳嗽、鼻塞、流涕、疲乏等症。到我院门诊诊治,诊断为“肋间神经痛”而给予对症处理。半月前疼痛加重、呈剧痛,不能平卧休息,患者出现潮红斑,继而出现黄豆大小丘疹呈簇集分布而不融全,继之形成水泡,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红晕各水疱间皮肤正常,局限于左胸背部而不超中线,因自贴止痛药膏(具体不详)后水泡处皮肤溃烂。又到我院门诊诊治,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对症、止痛治疗,疗效欠佳。经休息后后不能缓解,于今天到我院门诊就诊,拟“带状疱疹”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者起病以来,伴有左肩胛及左肩膊处疼痛、以颈部活动时明显,无发热、畏寒,无咳嗽、鼻塞、流涕、疲乏等症,精神紧张,痛苦面容,胃纳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否认有手术史,有“青霉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原籍广东,初中文化,无疫水接触史,无外地旅居史,无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有烟酒嗜好,家庭关系和睦。 婚育史:结婚_50__年,育_3__子、__2_女,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精神病家族史,否认有家族传染病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T:36.6℃,P:76次/分,R:20次/分,Bp:136/85mmHg,Wt:65Kg。 一般项目神志清晰,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体型,痛苦面容,面部色泽正常,表情自然。步态正常,自主体位,检查合作。回答切题,无恶病质。 皮肤粘膜左胸背部皮肤成簇状溃烂,余皮肤粘膜色泽正常,弹性良好,无皮下出血,皮肤温度与湿度正常。毛发分布无异常,毛发无脱落。无肝掌,无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无畸形,头面部无水肿,Horner征阴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阴性。 眼睛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正常。 耳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双侧乳突无压痛。 鼻鼻外形无异常,鼻腔无异常分泌物,鼻中隔无异常,鼻旁窦无压痛。 口腔口唇颜色红润,口唇湿润度适中。口腔粘膜无异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牙齿无特殊,齿龈无红肿。舌头居中。 咽喉扁桃体双侧无肿大。悬雍垂居中,咽后壁颜色正常。构音清晰。 颈部对称,无抵抗感、强直、压痛,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征阴性。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无肿大,甲状腺无压痛,无血管性杂音,无甲状腺结节。 胸部检查 视诊左胸背部皮肤成簇状溃烂,胸廓形态无畸形,肋间隙正常,呼吸运动正常,三凹征阴性。胸壁静脉正常。乳房检查正常。心尖搏动正常,无手术疤痕。 触诊胸骨无压痛,无肋骨触痛。语颤正常,无皮下捻发感。胸壁肿块无肿块,心尖搏动有力。 叩诊双肺叩诊无异常,心界不大。 听诊双侧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音正常,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率76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2-3次/分,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周围血管征阴性。 腹部检查 视诊腹部外形正常,腹式呼吸存在,无特殊腹纹,无手术瘢痕,腹壁静脉无曲张,脐部外观正常。

分析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

分析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29T12:19:39.1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1期作者:王美 [导读] 分析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 泰安市岱岳区皮肤病防治所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带状疱疹老年患者12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优质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于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护理疗效。 关键词: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疼痛;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主要因水痘等病毒感染而引发的,多发于老年群体中。健康人群在感染水痘等带泡状的病毒后,因该类病毒具有潜伏期,一般会潜伏于人体的脊神经、颅神经等神经节的细胞中,当人体受到创伤、感染等刺激后,病毒被激活,从而引发人体出现乏力、低热、丘疹、神经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就此病症,探讨分析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带状疱疹老年患者12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常规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7-86岁;其中头部带状疱疹21例,四肢带状疱疹22例,胸部带状疱疹17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8-85岁;其中头部带状疱疹20例,四肢带状疱疹23例,胸部带状疱疹17例。所有患者患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溃疡,所有患者均无视觉、听觉功能障碍,无认知功能障碍,均清醒,临床资料完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情况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嘱咐患者勤换衣物,及时清洁皮肤;遵从医师医嘱,使用药疗、按摩、理疗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神经疼痛;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提醒患者配合医师治疗;做好环境清洁工作,保持病房室内通风。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以实施优质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心理护理。因老年人自身身体素质差,加上疾病原因,身体疼痛感剧烈,致使患者易出现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身体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状况,主动、积极与患者沟通,以温和、耐心的态度听患者诉苦,并帮助患者树立与病魔抗争的自信心,帮助其恢复其健康的心理素质[1]。(2)皮肤清洁护理。护理人员需每日为患者更换被套,定期为患者清洁患处皮肤嘱咐患者每日应更换一次衣物,且衣物多选取柔软、舒适的棉质衣物。若患者带状疱疹发于头部,则应将患者患处头发剪掉,以便清洁、治疗其患处,避免出现感染。(3)神经痛护理。带状疱疹所致的神经痛可分为持续性灼痛、阵发性疼痛与针刺样疼痛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带状疱疹神经痛给患者带来的痛感较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咨询患者发生疼痛的具体位置,疼痛一般持续时长和疼痛程度等情况,明确患者疼痛具体性质,当患者出现痛感时,及时给予关怀,按摩。患者患处,缓解其疼痛程度,严重者可给予其止痛药治疗。(4)饮食护理。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经常发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发烧等症状,易导致机体营养不足,因此,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专门的健康食谱,注意荤素结合,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帮助患者多摄取能量[2]。(5)健康知识宣教。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做好个人卫生,勤加锻炼,按时服用止痛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不可擅自停药。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0系统对本研究出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X2表示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复发率比较 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疼痛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困扰患者的顽固性疾病之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发生带状疱疹神经疼痛是因环境恶化、饮食卫生习惯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因素有着密切相关性,且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程度会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3]。老年带状疱疹会导致老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而有关临床研究表明,实施优质性护理干预于老年患者中,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减轻疼痛复发率,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得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这显著说明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中疗效良好,在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患者疼痛复发率上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护理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神经疼痛程度效果可观,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璐.分析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6):220-221.

口腔卫生知识宣教

口腔卫生知识宣教 苏州口腔医院张为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包括口腔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的缺位及一些成规陋习的影响,大多数居民对保健特别是口腔保健缺乏正确和科学的认识,如超过90%的居民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刷牙。根据临床上患者最关心的口腔方面的问题及本人认为居民最应了解的口腔保健知识作简单介绍。 一、关于刷牙 1. 为什么要刷牙? 口腔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细菌在繁殖,刷牙的目的就是减少口腔中的细菌数量,以保持口腔健康,而不仅仅是洗脸前的一道工序,。有些人刷牙时牙膏用了很多,但刷牙方法不对或者刷牙时间过短,这样是达不到口腔清洁的目的的。刷牙不应该嫌麻烦,如果觉得每次2~3分钟的刷牙难以忍受,建议这些人索性不要刷牙了,既节约时间又节约牙刷牙膏。 2. 怎样才是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 刷牙不仅要刷牙齿更重要的还要刷到牙龈。刷牙是防止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人体健康的十个标准中,健康的牙龈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牙龈上积累过多的细菌,牙龈就会发炎,从而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而牙龈一旦轻触出血后,有些人更不敢刷牙龈,从而导致牙龈上细菌越来越多,牙龈炎症也逐渐加重。 现在大多数人已认识到横刷牙的方法是错误的,这种刷牙方法不能去除牙龈上的细菌,而且会对牙齿颈部产生伤害。刷牙要上下刷,这许多人都知道,但如何上下刷,却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就连电视广告中演员的上下刷牙法都是错误的。正确刷牙时,上下牙应该是分开的,而不是像电视中的演员们闭着嘴,就露出上下门牙来来回回的刷。 有效的刷牙方法有好几种,在此介绍一种旋转刷牙法或又称竖刷法。刷牙时主要应用牙刷的侧面而不是有刷毛的一面,刷毛侧面紧贴牙龈表面,然后顺着牙龈往牙齿方向旋转,各部位重复动作8~10次。牙齿的内外侧均用同样的方法刷。咬合面可以用刷毛面刷,来会或旋转都可以。同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刷牙,不要有遗漏。 3. 牙膏的作用? 经常有人问刷牙用那种牙膏好,我们的回答是任何种类的牙膏在口腔卫生中的作用基本

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6090876.html, 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者:陈彩英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讨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通过对护理方法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疱疹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3%,对照组为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带状疱疹;综合护理;常规护理;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单侧性、按神经节段分布皮疹,由集簇性疱疹组成,并伴有神经疼痛;部分患者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本病好发于成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且症状越重,以春秋季节多见[1]。严重者 可并发细菌感染、后遗神经痛、侵犯三叉神经眼支等,对患者精神及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本研究探讨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6.5+ 2.5)岁;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8.5+2.5)岁;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带状疱疹,其中腰背部23例,头面部4例,季肋部18例;均表现为集簇性小水泡,伴明显疼痛,且为初次发病,发病时间在1周以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疼痛程度等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对皮损部位进行护理,包括定时擦药物,对有水疱及血疱者无菌抽取疱 液,再涂阿昔洛韦软膏,微波局部照射等;并加强皮肤护理和眼睛护理,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及饮食注意事项[2]。 1.2.2综合护理①疾病知识教育。门诊治疗时间较短,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候诊时间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讲,包括发病原因、病程、治疗方法、后遗症等,一般治疗需要3-4周,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与家中小孩隔离,避免传染。注意劳逸结合及保暖,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流通。该病是由于免疫力下降引起的,要求患者尽量不要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新的感染。②心理护理。由于本病起病急、疼痛剧烈,常引起患者心理负担过重,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治疗产生不利的影响。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加强彼此的沟通交流,

口腔健康教育资料

目录 1.前言 (2) 2.住院及探视须知 (3) 3.入院宣教 (4) 4.住院安全知识 (5) 5.患者安全 (6) 6.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知识 (8) 7.检查、治疗及护理宣教 (10) 8.舌癌的健康宣教知识 (16) 9.牙龈瘤健康宣教知识 (18) 10.唇腭裂 (19) 11.怎样刷牙 (21) 12.舌下腺囊肿 (22) 13.上、下颌骨骨折 (23) 14.腮腺混合瘤 (24) 15.舌白斑 (25) 16.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健康宣教 (26)

前言 尊敬的病友: 您好! 感谢您来到常德第一人民医院皮肤口腔科**病室! **病室主要收治舌癌、唇腭裂、口腔内囊肿、荨麻疹、药物性皮炎、带状疱疹等口腔及皮肤的疾病,共有编制病床**张。病室医疗组成员由科室主任,教授、副教授,主治医师,及经治医师组成;护理组成员由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及助理护士组成。 在您住院期间,我们全体成员将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您提供规范、细致、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同时为了使您更好的配合系统的诊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我们根据皮肤口腔科疾病的特点,组织编写了《皮肤口腔科患者住院服务指南》,以指导您在住院期间和我们一道共同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当然,我们须向您提示:由于每个人的病情,身体状况不一,特殊情况下请首先遵从医生的建议。 谢谢合作,祝您早日康复! 病室护士站电话:*******

住院及探视须知 1.在您住院期间请不要擅自外出、外宿,负责发生的各种 情况均由病友自己负责。 2.按要求保持床单位的整齐,物品整理分类入柜,保持床 头柜上3件以下,贵重自行妥善保管,以防丢失。 3.请将衣服挂晾在二楼平台,不可在病房内、窗户上、输 液杆、电视柜、病床晾挂任何物品。 4.请保持病房的安静、安全,不喧哗,不向窗外及地面丢 垃圾、倒水,不吸烟,不进行娱乐活动。 5.住院期间是否留陪护,由主治医师根据病情决定,一般 情况下每位病友留陪人1人,陪护人员不得自带凳子、椅子卧具进入病房,亦不可挤占病床。 6.医院规定陪护椅打开时间为晚上21:00~早上7:00, 中午12:00~14:30,其他时间不可以打开,请主动配合。 7.非探视时间请其他人员离开病房,以免影响病友的休息 与治疗。 8.禁止在病房内使用自带电器,以免发生火灾。

带状疱疹(蛇串疮)患者的出院指导

带状疱疹(蛇串疮)患者的出院指导 :您好! 经过这段时间的检查治疗和修养,您的病情已稳定即将出院,我们对您的康复表示衷心的祝贺!现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出院指导: 一、用药指导: 1、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多采取抗病毒,消炎止痛的药物治疗,对因对症,起效快,但不良反应不少,对部分患者,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欠佳;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多主张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内外结合;尤其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若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2、带状疱疹愈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一般不会再发,所以早期运用抗病毒止痛,消炎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可遵医嘱给予活血行气止痛为主的中药汤剂,同时可以给予B簇维生素营养神经,并联合针灸、拔罐等综合疗法。 3、了解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①抗病毒类:以阿昔洛韦为例,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及头痛、头晕、关节疼痛等,偶见皮疹、发热、乏力、失眠、痤疮、咽痛、淋巴结肿大等,外用可引起局部短暂的烧灼感。②糖皮质激素类:以地塞米松为例,长期运用可导致诱发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4、服药期间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失眠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5、对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在服药期间,应监测好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情况,如有持续增高或不退者,要及时报告医生。

二、生活起居指导: 1、保持病室内环境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2、治疗期间嘱患者多休息,加强营养,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3、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三、饮食指导: 带状疱疹患者饮食宜清淡,宜消化,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油炸食物,忌鱼虾蟹、鸡肉、羊肉等发物,忌辛辣、刺激食物、应禁烟酒。 1、对于肝经郁热证者,宜进清热解毒之品,如:菠萝、苦瓜、西瓜、黄瓜等。 2、对于脾虚湿蕴者,宜进健脾利湿之品,如:冬瓜、扁豆、绿豆汤、薏米等。 3、对于气滞血瘀者,宜食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如:丝瓜汤、陈皮、洋白菜、茴香等。 四、情志指导: 中医认为此病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经感毒邪而发病。因此,本病的发展与发展与患者的情志密切相关。患者常因疼痛难忍及对疾病知识的缺乏,而性情急躁,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及时的进行情绪梳理。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理解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做好疏导工作,使其心情调和。另一方面,我们要给患者讲解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 五、运动指导: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 一、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蛇串疮(TCD 编码:BWP020)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ICD-10 编码:B02.901)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8-94)。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 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 2.证候诊断 。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串疮(带状疱疹)临床常见证候: 肝经郁热证 脾虚湿蕴证 气滞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蛇串疮(带状疱疹)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蛇串疮(TCD 编码为:BWP020)和带状疱疹(ICD-10 编码为:B0 2.901)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首先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 (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 (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 (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

带状疱疹的病例书写

带状疱疹的病例书写 田东县作登乡卫生院病历首页 姓名:陆美丽性别:女年龄:58岁籍贯: 广西职业:农民 婚姻:已婚民族:壮族工作单位: 无

住址:田东县作登乡登高村那旺屯电 话:无 入院日期:2011年10月09日上午09时0分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胸痛3天,右胸部出现簇集水泡1天。 现病史:自述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始出现胸部疼痛,疼痛在身体右侧为主,呈跳动性的刺痛,疼痛部位不固定,无反射疼,尤以夜间为重。伴有乏力、头痛头晕、纳差等.2天后右下胸部出现簇集水泡,患处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泡。出疹处辣疼,痒,在家自服消炎药、外用抗过敏未见好转(具体欠祥)。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带状疱疹"收入院。病后精神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史:平素健康,偶有感冒发烧。否认有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重大手术外伤史及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史,余系统回顾未见异常。 月经及生育史:十四年前停经,以往月经量中等,暗红色,无血块,白带不多,无异味,孕 3 产3,无人流 史。

个人史:自幼生长生活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未到过传染病流行疫区。初小文化,无特殊不良嗜好。否认有性病史及冶游史,家族史:父母亲已故,死因不详。否认家族成员中有传染病、遗传病者。 体格检查记录 姓名:陆美丽 住院号:2015 T36.5 C P73 次/ 分R20 次/ 分 BP110/76mmHg 身高cm 体重Kg 一般情况:神志清,精神尚好,自动体位,营养稍差,发育正常,查体合作。 皮肤黏膜;祥看专科情况。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 头部及其器官: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无畸形听力正常。鼻腔通畅,鼻中隔不偏,鼻唇沟对称,口唇红润,伸舌居中,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软,无抵抗及压痛,颈V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胸部: 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无鸡胸或桶状胸,肋间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得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得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得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

口腔健康教育教案 执教开封市孔堂小学李志强 课时:1 教学目标: 1、知道牙齿的结构。 2、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 3、明白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很好的保护牙齿。 4、教学重点、难点: 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具:挂图。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认识牙齿结构 什么是虫牙(学名龋齿,也称虫蚀牙、蛀牙)? 龋齿(虫牙)是细菌与口腔内碳水化合物和糖起作用,发酵产酸使牙齿表面脱钙、溶解、破坏而形成龋洞的结果。 食物的种类对龋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软而粘、在口腔中滞留时间长的甜食易引发龋病。食用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蔬菜、瘦肉等对牙面有机械性摩擦和清洗作用,减少牙面菌斑的粘附,在某种程度上有阻抑龋齿发生的作用。 牙齿咬合面的点隙窝沟,两牙相接的邻接面,牙齿排列拥挤、错位、重叠,义齿卡环接触处,接触不良的套冠边缘处,最容易集聚菌斑,不易清洁,也是龋齿好发部位。 二、怎样预防龋齿? 1、每天至少彻底刷牙两次,最好是在早晨和睡前各一次。 2、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3、每天用牙线清洁牙缝,把牙刷不易刷到的邻面牙菌斑清除干净。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奶糖、巧克力、甜点心和冰激凌等甜而粘的食物,少喝甜饮料,并尽量在正餐前后进食,吃完后一定要刷牙或漱口。 5、定期(半年左右)到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维护。 三、什么是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在我国,成年人发病率高达70%以上,是丧失咀嚼器官功能的主要原因。 四、牙周疾病的自我察觉 ⑴近来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开始有牙龈炎。 ⑵牙齿不松动,但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 ⑶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咬物无力、牙根暴露,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 这些症状若不能很好的治疗和控制,则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直接影响咀嚼、发音和美观。 五、怎样预防牙周病?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用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有效地刷牙,提倡应用牙线去除牙间

带状疱疹病历模板

姓名:? *** 科室:中西科住院号:000000*** 入院记录 主诉:右肋部起水疱伴疼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于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周身困乏无力,在当地诊所按感冒治疗,疗效欠佳。两天后患者自觉右侧腰部和季肋区皮肤瘙痒、刺痛、灼热感,有时呈闪电样刺痛,继而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在红斑上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的丘疹、水疱、丘疱疹。疱壁紧张,内容清亮透明,疱周绕以红晕,疱间不相融合,疱间皮肤颜色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表情痛苦,神情焦虑烦躁,饮食正常,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传染性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无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家人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均已故,原因不详,否认家族传染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8 C P 80 次/ 分R 20 次/ 分BP 120/75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精神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见专科检查),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 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Word编辑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

带状疱疹病历

带状疱疹病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主诉:右肋部起水疱伴疼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于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周身困乏无力,在当地诊所按感冒治疗,疗效欠佳。两天后患者自觉右侧腰部和季肋区皮肤、刺痛、灼热感,有时呈闪电样刺痛,继而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在红斑上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的丘疹、水疱、丘疱疹。疱壁紧张,内容清亮透明,疱周绕以红晕,疱间不相融合,疱间皮肤颜色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表情痛苦,神情焦虑烦躁,饮食正常,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传染性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无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家人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均已故,原因不详,否认家族传染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 120/75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精神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见专科检查),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 右侧腰部至季肋区皮肤、刺痛、灼热感,闪电样刺痛,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在红斑上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的丘疹、水疱、丘疱疹。疱壁紧张,内容清亮透明,疱周绕以红晕,疱间不相融合,疱间皮肤颜色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1012/L, WBC:×109/L, Hb:135g/L, PLT:249×109/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腹部彩超:肝弥漫性回声改变。颅内多普勒示:所测颅内部分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减慢。

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

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 目录 1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1) 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 (7) 3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 (14) 4、5、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 (20) 6白癜风临床路径 (27) 7淋病临床路径 (32) 8慢性光化性皮炎临床路径 (37) 9荨麻疹临床路径 (44) 10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 (51) 11寻常痤疮临床路径 (59) 12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 (64) 1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2009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邹先彪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

健康口腔宣传资料

健康口腔知识宣传 一、维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 1.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2.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 3.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可相互影响。常见的牙周病会诱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老年痴呆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也会在口腔有所表现。 4.口腔疾病是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的,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定期口腔专业保健相结合可维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二、牙周病和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 1.牙周病和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中年人和老年人龋病的患病率分别为88.1%和98.4%。 2.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致病因素。有效刷牙是减少和控制牙菌斑最主要的方法。如果牙菌斑没有被及时清除,就会钙化形成牙石,增加牙周病发生的风险。 三、龋病、牙周病如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牙齿丧失 1.龋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才能发现,及时治疗效果好;如任其发展,会出现疼痛、牙根发炎,肿胀,治疗复杂、

费用高,甚至导致牙齿丧失。 2.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成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可治愈但易反复发生。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或退缩、牙齿松动、移位、口腔异味等。及时治疗可控制病变,但需长期维护,否则会加重或复发。 四、龋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1.氟化物可有效预防龋病。主要方法有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以及口腔医生使用的含氟涂料和氟化泡沫等。 2.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窝沟龋。 3.减少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避免口腔内细菌利用其产酸破坏牙齿而产生龋齿。 五、牙周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使用牙线或牙间刷。 2.刷牙是控制牙菌斑的主要方法,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重点刷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牙面,刷牙要面面俱到,每次至少刷牙2分钟。 3.洁治(洗牙)是清除牙石最有效的方法。提倡每年1次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洁治,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4.吸烟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牙周病的概率较不吸烟者高。戒烟对防治牙周病是非常重要的。 六、及时修复缺失牙,康复口腔功能 1.缺失牙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见,约一半的老年人缺失的牙

带状疱疹病人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精)

带状疱疹病人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及疼痛科门诊的常见病,在皮损出现后临床诊断容易,但不少病人治疗疗程长,特别是年龄大的病人在皮损恢复后仍遗留疼痛,治疗较为棘手,但带状疱疹特征性皮损出现前、病人仅感疼痛时,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忽视或误诊、误治[1]。现对一组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本院疼痛门诊共收治带状疱诊病人52例, 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4~75岁,平均(50±6)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早期诊断组,22例,均为带状疱疹皮损出现前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病例;B组为皮损出现组,30例,均为带状疱疹在皮损出现后就诊、诊断并治疗的病例。 1.2 诊治标准 A组病人必须满足下列前1~4项,而后2项作为辅助条件来回顾反证:(1)有较为剧烈的急性疼痛病史,疼痛程度可影响夜间睡眠,疼痛为持续性痛;(2)疼痛部位,经仔细检查,区域皮肤有感觉过敏或异感,疼痛部位无压痛,但轻摸有触痛或有瘙痒;(3)疼痛部位难以用其他器质性疾病来解释,辅助检查(血象,X线,CT,MRI)为阴性;(4)用水痘—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为抗原0.1ml 作皮内注射,进行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观察24~48h,皮内发红试验为阴性 或皮丘直径<1cm(未患带状疱疹的健康人群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用水痘—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为抗原0.1ml作皮内注射,皮内发红试验为阳性即皮丘发红直径>1cm,而带状疱疹早期或典型病人对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此皮试均为阴性即皮丘发红直径远<1cm);(5)诊断性治疗(阿昔洛韦抗病毒+神经阻滞)有奇效[2];(6)经诊断性治疗后,病人可在疼痛区域皮肤出现轻度皮损。B组病人特征性皮损已明显,诊断明确。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病毒+区域性神经阻滞+非甾族类抗炎镇痛药。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每周一次随访,询问并记录疼痛消失时间、皮损恢复时间及有无后遗神经痛等指标。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估计,视觉模拟评分<3分视为 疼痛消失。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22例,疼痛恢复时间(8±2)d,皮损恢复时间(12±2)d,后遗痛 发生率0;B组30例,疼痛恢复时间(24±3)d,皮损恢复时间(28±5)d,后遗痛发生率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典型带状疱疹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后引起水疱形成皮损、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