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斯曼国际中心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工作中,得到了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巴南区水利局、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目 录
附件:
附件1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附件2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保设施数量确认函
附件3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4) 将水土流失防治纳入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便于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和功能;
(5) 为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持,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针对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采取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生产建设安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1.3.2方案设计水平年
根据“三同时”原则,以及项目主体工程规划的期限(2008.11~2010.12)安排,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
2.1
2.1.1 项目名称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
2.1.2 项目建设位置
重庆市巴南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15)《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核实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渝价[2002]578号
1.2.4技术规范与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2015.8.173红星美凯龙岳麓家居商场配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2015.8.173红星美凯龙岳麓家居商场配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2015.8.173红星美凯龙岳麓家居商场配套道路工程(规划路一、规划路二)项目市政府片区湖南湘江新区市(1)目录1 总论 (1)1.1 项目由来 (1)1.2 编制依据 (2)1.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4)1.4 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 (9)1.5 评价执行标准 (11)1.6 环境保护目标 (14)1.7 评价时段和评价方法 (18)2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20)2.1 拟建工程概况 (20)2.2 工程分析 (43)3 环境概况 (53)3.1 自然环境 (53)3.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57)3.3 社会环境 (58)4 环境质量现状 (67)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67)4.2 水环境质量现状 (68)4.3 声环境质量现状 (70)4.4 生态环境调查 (71)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3)5.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3)5.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78)5.3 水环境影响分析 (81)5.4 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83)5.5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和评价 (97)5.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00)6 水土保持方案 (102)6.1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102)6.2 水土流失综合分析 (104)6.3 防治目标 (105)6.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06)6.5 水土保持监测 (109)6.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防治效益 (110)6.7 水土保持报告综合结论 (110)7 环境可行性分析 (112)7.1 规划相符性分析 (112)7.2 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相符性分析 (112)7.3 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113)8 公众参与 (114)8.1 公众参与调查目的 (114)8.2 调查方式与内容 (114)8.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117)8.4 公众参与四性分析 (122)8.5 公众参与建议 (123)9 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分析 (125)9.1 风险识别、源项分析 (125)9.2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交通事故概率计算 (126)9.3 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简要分析 (128)9.4 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128)10 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132)10.1 设计期环保对策措施 (132)10.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134)10.3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146)11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测计划 (150)11.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50)11.2 环境监测计划 (156)11.3 工程环境监理计划 (159)11.4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162)11.5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求 (165)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7)12.1 社会损益分析 (167)12.2 拟建道路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7)12.3 环境工程投资估算及其效益分析 (170)13 评价结论 (174)13.1 工程概况与建设必要性 (174)13.2 环境保护目标 (174)13.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75)13.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76)13.5 环境保护措施 (177)13.6 环保投资 (179)13.7 公众参与 (179)13.8 综合结论 (179)13.9 建议 (180)附图:附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3 建设项目与路网规划图附图4 建设项目与土地利用规划图关系附图5 建设项目卫星图、敏感点及监测点位图附件:附件1 环评委托书附件2 公众参与调查表(团体)附件3 公众参与调查表(个人)1总论1.1项目由来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四大战略支点之一;2007年国家批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为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的两个之一;2007年湖南省提出“3+5”城市群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解州至陌南速公路建设管理处 编制单位: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规划设计研究院
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解州至陌南段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责任页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规划设计研究院

准:
胡建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定:
王白春(高级工程师)

查: 王 刚(高级工程师)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规划设计研究院 1
目录
6 水土保持管理 ...................................................................................... 56 6.1 组织领导 ........................................................................................ 56 6.2 规章制度 ........................................................................................ 56 6.3 建设管理 ........................................................................................ 58 6.4 水土保持监测 ................................................................................ 58 6.5 水土保持监理 ................................................................................ 59 6.6 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情况 ............................................................ 62 6.7 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 ................................................................ 62 7 结论....................................................................................................... 64 7.1 结论 ................................................................................................ 64 7.2 遗留问题安排 ................................................................................ 64 8 附件及附图 .......................................................................................... 65 8.1 附件 ................................................................................................ 65 8.2 附图 ................................................................................................ 66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修改(或增加)内容
备注
1 1.2-1.10 完善综合说明。
2 2.2
修改完善编制依据。
P1~9 P10~13
3 1.2
细化其他支持性文件进展情况
P2
4
3.2、4.1
完善项目及项目区介绍、主体工程总体布置、 P17~23
竖向设计
P39-41
5 3.7
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介绍
P36
6 3.6
复核挖填方工程量
18 8.5.3
加强临时拦挡、截排水和边坡防护设计
P72~75
19 8.5.2
优化植物措施品种选择和实施进度计划安排。 P72
20 10.1.6
调整独立费用
P95
21 10.1.6
复核工程量、工程单价和投资估算
P96-98
22 10.2
复核 6 项防治目标的预测实现情况
P99-100
23
附件、附 图
2 方案编制总则........................................................................................9
2.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9 2.2 编制依据 ........................................................................................................... 9 2.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12 2.4 指导思想 ......................................................................................................... 12 2.5 编制原则 ......................................................................................................... 13 2.6 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1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技术规定(试行)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技术规定(试行)
4.1.1 资料收集整理.......................................................................................................................................... 12 4.1.2 设计资料矢量化 ...................................................................................................................................... 13
5 项目监管 ...................................................................................................................... 31 5.1 资料准备 ............................................................................................................................ 31
4.3 成果整编与审核评价 ...................................................................................................... 27
4.3.1 成果整理分析.......................................................................................................................................... 27 4.3.2 审核与入库 .............................................................................................................................................. 28

水土保持监理总结报告

水土保持监理总结报告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蓄水阶段水土保持监理总结报告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向家坝水电站工程监理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向家坝水电站监理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向家坝工程监理中心二O一二年一月总目录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向家坝水电站工程监理部 (1)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向家坝水电站监理部 (35)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向家坝工程监理中心 (61)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蓄水阶段水土保持监理总结报告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向家坝水电站工程监理部二O一二年一月审查:喻文球校核:赵明华编写:鲁明东目录1 监理工程项目概况 01.1 合同项目名称、任务及施工进度简介 (7)1.2 与水保有关的合同项目及落实情况 (8)2 监理机构设置及制度 (14)2.1 监理机构设置及主要监理人员 (15)2.2 检测采用的方法及主要设备 (15)2.3 监理制度的建立 (16)2.3.1 检查考核制度 (16)2.3.2 协调例会制度 (16)2.3.3 环保水保月报制度 (16)2.3.4 监理监控制度 (16)2.3.5环保水保一票否决制度 (17)2.4 监理工作方式方法 (17)2.4.1 环保水保计划审核 (17)2.4.2 环保水保检查与评估 (17)2.4.3 信息综合与成果提交 (17)2.4.4 相关工作的协调与综合 (18)3 监理工作过程 (18)3.1 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监理 (18)3.1.1 大坝枢纽区 (18)3.1.2 石料场区 (19)3.1.3 弃渣场区 (20)3.1.4 道路防治区 (23)3.1.5 植树种草 (23)3.1.6 防汛 (25)3.1.7 施工营地及其他 (26)3.2 监理合同履行情况、实际完成工程量及投资 (27)4 监理效果 (30)4.1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成效及综合评价 (30)4.2投资控制监理工作成效及综合评价 (30)4.3进度控制监理工作成效及综合评价 (31)4.4施工安全与工作成效及综合评价 (31)5 监理工作经验与建议 (31)5.1 监理工作成效及经验 (31)5.2 监理工作结论及建议 (32)6 附件 (32)6.1 监理机构的设置与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32)6.2 水保建设监理大事记 (33)1 监理工程项目概况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坝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县和云南省水富县交界处,坝址左岸下距四川省宜宾县的安边镇4km、宜宾市33km,右岸下距云南省的水富县城1.5km,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级水电开发规划的最末一个梯级电站,工程开发以发电为主,同时可改善上、下游通航条件,兼顾灌溉,结合防护、拦沙,并且具有为上游梯级进行反调节的作用。

武汉某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武汉某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类别:建设类编号:武汉某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建设单位:编制单位:2011年3月类别:建设类编号: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项目名称:武汉某房地产项目送审单位(个人):法定代表人:地址:武汉市联系人:电话:报送时间: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制武汉某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编制简要说明建设单位:武汉某房地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单位:2011年3月目录1 项目简述 (1)1.1基本情况 (1)1。

2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 (2)1。

3施工组织 (3)1.4工程征占地 (5)1.5土石方平衡 (5)1。

6工程投资及进度安排 (6)1。

7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7)1。

8方案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 (7)2 项目区概况 (8)2.1自然环境概况 (8)2。

2社会经济概况 (9)2。

3土地利用现状 (9)2.4水土流失现状 (9)2.5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现状 (10)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11)3.1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11)3.2施工组织分析与评价 (11)3。

3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及投资 (12)3。

4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 (13)3.5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13)4 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与目标 (14)4。

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4)4。

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14)4.3防治目标 (15)5 水土流失预测 (16)5。

1预测范围及单元 (16)5.2预测时段 (16)5。

3预测内容、方法及结果 (17)6 防治措施设计 (22)6。

1防治措施的布设原则 (22)6。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22)6.3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22)6.4水保措施工程量汇总 (24)6.5施工进度 (24)7 水土保持监测 (26)7.1监测范围、分区、时段 (26)7.2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 (26)7.3监测点位 (27)8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28)8。

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160号

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160号

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正文:----------------------------------------------------------------------------------------------------------------------------------------------------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1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水利部《关于报请审批〈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请示》(水规计〔2015〕5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注重自然恢复,突出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通过《规划》实施,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8亿吨;到2030年,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5亿吨。

四、要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全面实施预防保护,重点加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和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预防,充分发挥自然修复作用;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加强重点区域、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治理。

五、要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拟建项目(帝斯曼国际中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21号(长江大道),属城内新区控制性规划的居住用地。

占地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220m,南北宽150m,北高南低。

东侧靠中国建设银行大楼,南侧靠规划的武昌武珞路大道(长江大道),西侧靠武昌五月花大酒店,北侧靠武珞路中学,武汉幼师学校。

征地范围内原有是武汉机械厅,无成片林地及大型树木、古树,植被稀疏。

拟建项目总投资为10.00亿元,占地面积8619.26m2,帝斯曼国际中心用地总面积21404.96m2,总建筑面积225355.38m2,地上154059.33 m2,地下室71296.05 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3502.95m2,金融商业总建筑面积89690.38m2,开闭所217m2,车库位1359个,社区用房320 m2,物业用房320m2)。

其选址已经武汉市规划局鄂规设[2003]鄂字第0050号文批准,项目建设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武昌区城市规划。

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成倍增加水土流失量,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丰泰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所承担帝斯曼国际中心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所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对工程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帝斯曼国际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编制完成了《帝斯曼国际中心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考虑本工程属武昌区区域性水土保持工程,因此本次水土保持方案的重点在于对工程施工和工程自身所采取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的设计和论证。

在本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武昌区农机水利局、武汉丰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和协助配合,谨此表示感谢!对报告中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章方案编制总则1.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于人为的开发活动,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致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对水利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加剧江河湖泊的洪涝灾害,破坏生态环境,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帝斯曼国际中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改变原有地貌,破坏沿线的地表植被,扰动地表,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来防止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编制帝斯曼国际中心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的就是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持,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基础上,对工程占地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查清工程占地现有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设施,针对工程的建设特点,编制水保方案,确定工程水土流失的直接影响范围、建设区周边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域以及工程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地段,对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和论证,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资金,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同时,通过《帝斯曼国际中心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编制,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施工及管理的依据和建议。

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及有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武汉市计委、水电局、环保局[1998]2号文《关于印发〈武汉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2002]118号文件《武汉市武昌区城市总体规划图1996-2020》武汉市物价局、武汉市财政局鄂价[2002]578号文《关于武汉市水利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帝斯曼国际中心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委托合同书1.2.2技术规范及主要技术资料《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44—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武汉市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003);《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帝斯曼国际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1.3方案编制深度及设计水平年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水平年为工程验收后第一年,即2012年。

第二章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工程概况2.1.1项目名称帝斯曼国际中心工程2.1.2项目建设位置拟建项目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场地基本为场地平整型,用地南侧为武汉长江大道,东靠中国建设银行;西侧靠武汉武昌五月花大酒店。

用地北侧为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中学。

该用地为丘陵地貌,北高南低,沟梁交错,其间有原武汉机械厅用地,其周边交通便捷,市政设施完善。

2.1.3建设性质及建设期工程为新建项目,拟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完成,总工期约为3年。

2.1.4工程总投资2.1.5工程建设概况2.1.5.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拟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2.1.5.2工程概况1、设计总体说明根据场区周围情况,拟建项目住宅区将沿东南、西南、西北及东北布置,形成梯形合围,在东南(金华路)侧布置1幢18层、2幢11+1层高层住宅及4幢6层住宅、地下停车场、1幢3层的会所、污水处理站一座、垃圾收集站一个;西南侧布置2幢11+1层高层住宅及1幢3层的幼儿园、游泳池、网球场、垃圾收集站一个;西北侧布置3幢11+1层高层住宅和5幢6+1层、2幢4层住宅、垃圾收集站一个,东北侧布置2幢11+1层高层住宅和2幢9、10、11层住宅、城市公园(内设垃圾收集站一个);在住宅区中心地带布置中心花园、景观设施,在沿住宅楼周围建立绿化林带。

拟建项目功能分为四大区:城中村建设还建楼住宅区、城中村建设公寓楼住宅区;临街门面商业区;配套服务写字楼;居住区。

2、土石方工程根据拟建项目地形,场区系一次规划,一次平整,整体建设,预计项目挖方量为40万m3,填方量为1.4万m3,大部分场区内外运。

3、公用工程(1)给水系统拟建项目给水水源为市政给水干管,拟从武昌武珞路下市政给水管接入。

根据建筑设施、水源条件、节能和安全供水原则,采用生活和消防合一制供水,进水管一条,室外管网呈环状形敷设,管径DN200。

(2)排水系统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

污水经生化处理站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

雨水排放方式:屋面设置雨水斗,采取有组织排放,通过主管排入室外。

室外场地雨水利用水管与排水沟收集经沉沙后排出。

2.2工程占地及防治责任范围2.2.1工程占地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11.59hm2,其中占用旱地约4.45hm2,水田2.58hm2,鱼塘0.17hm2,经果林0.19hm2,菜地0.12hm2,其它4.08hm2。

环境影响评价认为,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很小,且利远大于弊。

对工程建设期间扰动地表部分进行适当的水土保持和环境恢复后,没有影响工程建设的环境控制因素,工程建设完全可行。

2.2.2防治责任范围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项目直接影响区。

(1)项目建设区:包括主体工程占地、临时施工用地。

其中主体工程占地11.59hm2;临时施工用地0.58hm2;共计12.17hm2。

(2)项目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影响的范围。

包括工程施工范围外扩5m的范围。

据估算,本工程直接影响区约为0.65m2。

表2-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划分2.3项目区自然概况2.3.1地形、地貌、地质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散列东西向残丘,且市内湖泊塘堰众多。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区内的分布地层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粘土、粉细砂、砾卵石、强风化泥岩砂岩、中风化泥岩砂岩等。

拟建工程区地段,地质结构简单,岩层产状平缓,区内无断层、滑坡,基岩较完整,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适宜修建项目区。

2.3.2气候、气象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

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武汉市地理位置优越,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交汇于此,将武汉市区天然分成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武汉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控长江中游之咽喉,扼南北交通之要冲,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现全市货运吞吐量达亿吨以上。

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

三国时,武汉东湖附近曾是刘备、孙权、曹操进行军事、政治活动的场所,现在留下的有刘备郊天台、吴王庙、曹操庙、洪山宝塔等古建筑。

武汉现已发展为中国中部地区工业、金融、商业、科学、文化教育中心。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30年来,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

年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

景观: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等。

2.3.3水文武汉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港汊塘堰和沟渠星罗棋布,构成水资源丰富、水域辽阔的稠密水网地区。

主要河流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从市境中央横贯东下,江北有汉水纵向来汇,分割市区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部分,形成武汉三镇隔水相峙的格局。

长江武汉段有8条支流,依其流向分别从南北注入长江。

这些河流港汉又与诸多湖泊串联,不仅是武汉市水运网络的主干,又为武汉市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境内水域面积有1 37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6.76%。

武汉市的地下水具有水量丰富、水质较好、埋藏浅、易开采等优点,其分布与类型受地质结构、岩情和地貌等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