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985区域经济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研究项目南开大学区域

合集下载

985大学名单

985大学名单

985大学名单“985工程”介绍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一期名单:(34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二期名单:(5所)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extPage]导读:“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

具有“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学校是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整体不属于985工程,但是有部分学科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这12所高校分别是(以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

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筹),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中国名校简介(历史、专业、概况)校徽经典版

中国名校简介(历史、专业、概况)校徽经典版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

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中文名:北京大学外文名:Peking University(PKU)简称:北大创办时间:1898年7月3日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现任校长:周其凤知名校友:李克强、白春礼、胡春华、李彦宏所属地区:中国北京主要院系: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工学院、中文系国家重点学科:125个硕士点:312个博士点:259个院士:87人主要奖项:诺贝尔奖得主名誉教授1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位7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流动站:39个旧称:京师大学堂,国立北京大学世界排名:46(2011)发展定位:创“世界一流大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8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前身上可溯至源于汉后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历史上曾历经多次变迁,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和现代儒家思想与中华文明复兴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会通与学术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荣,在教育、学术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

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九校联盟成员,“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为中国最顶尖的著名学府之一。

近百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文了解C9、34所、985、小985、211、小211、2011计划

一文了解C9、34所、985、小985、211、小211、2011计划

一文了解C9、34所、985、小985、211、小211、2011计划MBA院校的选择对于考研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国,将高校划分为许多层次和联盟,比如九校联盟,211高校,2011计划……这些你都了解吗?其下属都有哪些院校?C9联盟(九校联盟)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

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立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等,并和这些高校有合作,在出国留学方面,C9高校有一定优势。

34所自主划线高校“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简称“34所”。

北京地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地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地区:山东大学江苏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地区:浙江大学上海地区: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地区:厦门大学广东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地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北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地区:吉林大学辽宁地区: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陕西地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地区:重庆大学四川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甘肃地区:兰州大学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是给予这些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有更多的优势,能够让学校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更大的自主权。

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后上报教育部备案就可以了。

985工程985工程,是指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工程,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

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

985平台和985高校

985平台和985高校

985平台高校就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985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已宣布获得985平台的高校及他们的校内文件证明:学校官方已公布信息:1、北京科技大学 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2、中国石油大学近日,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了中国石油大学申请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创新平台”项目,标志着中国石油大学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3、华中师范大学记者从我校新学期本科生教学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校获得了财政部985创新平台专项建设经费支持,每年将获得将近一亿元的经费用于创新科研。

这批经费对我校的科研发展十分有利,将大大促进我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4、中国矿业大学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对我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06年度建设计划批复要求,学科建设处于此前组织专家组对三大研究领域所属的14个专题建设方案进行了两轮论证,建设方案经修改完善后,已与各专题负责人签订了专题建设任务书。

5、中国地质大学作为教育部的学校参加“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

“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

6、中央财经大学 12月,我校“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被教育部列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7、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创新平台”项目提出伊始,其建设理念与思路就受到了中央部委领导层的高度肯定,并于 2005 年被列入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学位办联合立项的国家重点教育改革专门项目,得到教育部和财政部的专项资金,以及上海市配套资金的大力支持。

2007 年,上海财经大学又以“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形式进入教育部“ 985 工程”项目。

8、华东理工大学这就需要大家对实验室的工作和发展方向进行整体的规划。

今年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经费、211工程建设资助资金、985平台的建设资金都将启动,它将扭转学校长期以来建设资金匮乏的局面,9、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优势学科平台重点支持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国家“985工程”高校完整名单(含一、二、三期)

国家“985工程”高校完整名单(含一、二、三期)

国家“985工程”高校完整名单(含一、二、三期)国家“985工程”高校完整名单(含一、二、三期增列)!!!(截止至2011年4月)“985工程”简介: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他说:“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增减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育部国家“985工程”院校名单(截止2011年4月)■■■一期名单■■■:(34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备注:一期增补)■■■二期增补名单■■■:(4+2所)4所: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所(2006年增补)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期增补名单■■■:(5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上五所2008年正式增补入三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部分属于985工程)(20所)中国政法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南大学。

基于SCP理论的物流市场结构特征剖析

基于SCP理论的物流市场结构特征剖析

评 价标 准 , 此 基础 之 上 , 在 从市 场 进 入 与退 出壁 垒 、 品差 异 化 程 度 和市 场 集 中度 三 个 层 面 对 物流 市 场结 构 予 以 剖 析 。 产
【  ̄Ui lC ¥S P范式; 物流产业; 市场结构 【 中图分类号】2 2 F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5 12 2 o )2 00 —4 1o — 5 x(0 8 l —0 5 0
A src: h ae aye e etrs fo sc d s yrv w em re sutr er ae C aai adte v] bta t T e p rn zsh aue g t snut ,ei sh aktt c ehoy sdo S Pprdg n a- p al t f oli i i r e t r u t b n m h e ut n re aomaktt cueadte ,tde eo sc rktt cue codn a iro t dei pou tvr t nad ao i r r e sutr n ns ish g ts i c ti f r , h u t l i ma e r tracrigtbre e r a xt r cs ai o n i su o r s fny n , d a i
其次 , 从对生产设施的依赖程度考察物流 , 流企业在完成其 物
由 “ 入 ” “ 出 ” 生 产 过 程 中 , 必 然 离 不 开 生 产 设 施 的 投 到 产 的 也 支持 ,但 是 物 流业 的产 业 属 性 和 生 产属 性 决 定 它 所 依 赖 的生
值 流转 的同时 , 创造经济价值 。换言之 , 流对价值 的作用可 物 以概括为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正是基于这种价值创造作用 ,

2017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研究生导师梁琪研究经历介绍

2017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研究生导师梁琪研究经历介绍

2017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研究生导师梁琪研究经历介绍姓名:梁琪所在单位:金融学系毕业院校:南开大学职称:教授研究方向:宏观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招生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现任校内外职务:经济学院院长个人简历: 2007年至今,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博士生导师。

2005年至今,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教授。

2003年至今,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Institute)会员。

2003年-2005年,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一桥大学商学研究科客员研究员。

2001年至2003年,日本一桥大学商学研究科,博士后。

2001年至2005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1999年至2001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

主讲课程与研究生指导:曾主讲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金融工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和《国际经济学》。

现主讲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固定收益证券分析》。

科研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与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承销商独立性视角”(批准号71272183),2013年至2016年,项目负责人。

主持:天津市政府金融办中德项目,“天津市交易所市场体系研究”,2013-2014年,项目负责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公司治理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研究”(批准号71072097),2011年至2013年,项目负责人。

主持: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2010年至2011年,项目负责人。

主持:天津市南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项目,“天津市南港工业区一期围海造陆及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经济论证研究”,2010年至2011年,项目负责人。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管理与金融监管研究”,2008年至2010年,项目负责人。

南开大学专业排名

南开大学专业排名

南开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理科】及分数线【文科】南开大学优势专业推荐1、金融学推荐指数:4.8(387人推荐)2、经济学推荐指数:4.7(271人推荐)3、数学类推荐指数:4.8(263人推荐)4、工商管理类推荐指数:4.5(194人推荐)5、会计学推荐指数:4.5(192人推荐)6、化学推荐指数:4.9(128人推荐)7、金融工程推荐指数:4.8(112人推荐)8、保险学推荐指数:4.8(101人推荐)9、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4.8(100人推荐)10、历史学推荐指数:4.8(63人推荐)11、财政学推荐指数:4.7(57人推荐)12、法学推荐指数:4.3(57人推荐)13、数学与应用数学推荐指数:4.9(49人推荐)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4.9(45人推荐)15、经济学类推荐指数:4.7(45人推荐)16、世界史推荐指数:4.8(41人推荐)17、软件工程推荐指数:4.8(41人推荐)18、财务管理推荐指数:4.9(39人推荐)19、社会学推荐指数:4.5(36人推荐)20、工商管理推荐指数:4.8(34人推荐)南开大学简介南开大学,简称南开。

南开大学坐落于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创立于1919年,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首批国家111方案、珠峰方案和2022方案高校,国际大学联盟(IAU)、全球大学校长论坛(GULF)、国际公立大学论坛(IFPU)的重要成员,设有国际公立大学联盟秘书处。

学校前身为南开系列学校大学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和2022方案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大学。

首批国家111方案、珠峰方案高校。

南开大学是中国最顶尖的著名学府之一。

学校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培养了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郭永怀、刘东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奉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985”区域经济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研究项目南开大学区域产业经济研究丛书主编刘秉镰区域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绩效与升级路径研究刘维林著总序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以区域发展、地区差异和区际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广泛借鉴国外相关学科及理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为一门理论特色鲜明而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经济学学科。

与此同时,以企业和市场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学,凭借其理论分析的前沿性、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和现实应用的广泛性而发展成为一门国际公认的相对独立而体系完整的应用经济学学科,成为近年来国际以及国内经济学最活跃、最富成果的研究领域。

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根基日趋坚实、体系日臻完善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交叉研究和理论融合也因社会实践的需要而萌生,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产业的空间规划和结构优化,利用全球产业资源发展壮大本国产业,提升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从而促使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突破各个单一国家的地区限制,把不同的国家作为相互独立的区域,在各个区域中进行产业资源配置,追求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空间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对一个国家内部而言,同样存在着特定区域的产业发展、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竞争力提升以及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及转移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及解决,既不能单纯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也不能单纯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而需要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由此便形成了以区域产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该理论是在借鉴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逻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介于二者之间、又与二者存在密切关联的新的经济理论分支。

南开大学兼有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区域经济学科还是“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己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南开大学的产业经济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对稳定且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交通物流产业、产业效率和产业组织等领域取得了较突出的研究成果。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两个学科具有的学科优势,为我们开展区域产业经济分析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区域产业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学研究范畴,并希望通过“南开大学区域产业经济研究论丛”作为起步,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提出和论证区域产业经济所特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和内容体系,并对中国主要区域产业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本套丛书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经济概论》、《区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区域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创新研究》、《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研究》、《区域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绩效与升级路径研究》、《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共九部著作。

其中,《区域产业经济概论》作为引领篇,从理论上对本套丛书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的理论梳理和方法归纳,提出建立中国区域产业经济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区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研究》立足于中国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现实,着眼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中国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阐明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价标准、演进规律、驱动因素与动力机制,并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状况进行了多层次的定量化研究;《区域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区域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现实,进一步分析了实现中国区域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思路及对策;《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创新研究》揭示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中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创新现状及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作为区域产业研究的基本落脚点和重要目标,以构建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一方面对各地区的产业竞争实力进行了综合的区域比较研究,另一方面对特定区域重点产业的竞争力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度探讨;《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研究》着眼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目标,重点对中国区域产业创新网络的内容及构建思路等进行研究;《区域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绩效与升级路径研究》研究了中国区域产业嵌入国际产业分工的动因、特征与升级逻辑,并提出量化测度的模型和方法,以及影响区域产业绩效的机制与升级路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以中国区域产业发展作为背景和对象,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方式方法、区域产业政策的内容体系和实施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实现区域产业发展目标提供专门的规划和政策指导。

以上九部著作分别从区域产业发展的理论工具、空间组织形态、竞争力评价、规划政策保障等多个视角对区域产业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更多的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同志关注并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中来,共同为推动中国区域产业经济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做出贡献。

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本套丛书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刘秉镰2010年10月于南开园前言2013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已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过去的35年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主动融入到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当中,并获得创纪录的经济增长。

从全球经济的分工方式来看,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品内分工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尤其是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深度参与,以及世界各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愈加凸显了全球价值链的资源配置作用。

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驱动着生产要素不断在全球空间范围内寻找最佳的配置方式,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度调整,厂商的区位选择策略也随之改变,区域的重要性超越国别成为企业区位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区域产业成为研究世界经济分工的基本单元。

全球价值链引发的产业活动更容易形成地理上的聚集进而带动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主动嵌入全球价值链,培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尽管中国的区域产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了贸易规模和出口结构的迅速提升,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总体而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承担的是加工、组装、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从中国企业与价值链上下游的合作深度、交流频度、模块广度和知识密度等方面来看,这种嵌入主要是间接的、表层的。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东南亚的制造业转移形成对中国制造的“两头挤压”,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的原有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基础。

如今,推动中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已被列为国家战略任务,如何打破“低端锁定”的困局,实现区域产业的升级崛起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国际上对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国内外现有的全球价值链研究主要是以机理、模式、案例等定性范式展开,一直缺乏量化的分析工具与手段。

对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区域产业,如何准确地测算中国从全球价值链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如何判断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和结构特点?价值链嵌入是否实际带动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现有研究并未给出实证答案,由此也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范式亟待从过度依赖定性方法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转变,以提升价值链分析的现实解释能力与指导产业实践的适用性。

本书首先在绪论部分剖析了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演进脉络以及区域产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并对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在第二章分析了区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动因、形式与特点;第三章提出基于功能架构与产品架构的双重视角及本土制造业的升级逻辑;第四章从贸易结构入手分析了中国区域产业的嵌入现状;第五章尝试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打开全球价值链的“黑箱”,对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进行了初步的整体测度;第六章进一步区分二元贸易结构并按照双重嵌入架构对测度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得到更为精细化的价值分解结果;第七章运用计量模型验证了价值链嵌入对于区域产业绩效的动态影响;第八章提出了中国区域产业突破“低端锁定”的战略选择、政策设计与升级路径。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本土制造业绩效的影响测度与提升路径”(批准号71203105)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是南开大学“985”区域经济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研究项目——南开大学区域产业经济研究丛书之一。

在本书的研究主题、核心思想和方法思路的酝酿过程中,得到丛书主编刘秉镰教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经济科学出版社吕萍总编辑在出版过程提供支持,再次以并表示衷心感谢!如今,全球价值链研究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价值链分工对于中国区域产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及其量化工具尚处于摸索阶段,本书的研究也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很多议题尚未充分展开。

同时限于作者的水平和精力,问题与不足在所难免,仅作为抛砖引玉之作,敬请国内外专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刘维林2014年9月于南开园目录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发展演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起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全球价值链形成早期的相关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区域产业和全球价值链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区域产业形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