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温度控制剖析

合集下载

反应釜温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反应釜温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0前言反应器是任何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决定了化工产品的品质、品种和生产能力。

釜式反应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反应器,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领域。

釜式反应器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过程参数,如:进料流量(进料流量比)、液体反应物液位、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等。

对于这些参数的控制至关重要,其不但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由于非线性和温度滞后因素很多,使得常规方法对釜式反应器的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

本文以带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温度作为工业生产被控对象,结合PID 控制方式,选用FX2N-2LC温度调节模块,同时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设计了报警和紧急停车系统,最终设计了一套反应釜氏的温度过程控制系统。

1系统工艺过程及被控对象特性选取1.1 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本设计以工业常见的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为过程系统被控对象。

反应器为标准3盆头釜,反应釜直径1000mm,釜底到上端盖法兰高度1376mm,反应器总容积0.903m,耐压2.5MPa。

为安全起见,要求反应器在系统开、停车全过程中压力不超过1.5MPa。

反应器压力报警上限组态值为1.2MPa。

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釜式反应器工艺流程图该装置主要参数如表1-1所示。

各个阀门的设备参数如表1-2所示,其中,D g为阀门公称直径、K v为国际标准流通能力。

表1-1 主要测控参数表表1-2 设备参数表由图1-1可以看出,该被控对象的反应过程为反应物A与反应物B在催化剂C的作用下,在反应温度70±1.0℃发生反应,生成产物D。

反应初期用热水诱发,当反应开始后由冷却水通过蛇管与夹套进行冷却。

图1中,各参数含意如下:F4、F5 和F6 分别反应物A、B和催化剂 C 的进料流量,V4、V5 和V6 分别是A、B和C的进料阀。

A为反应器内主产物D重量百分比浓度,反应温度为T1,液位为L4。

反应器出口浆液流量为F9,由出口阀V9控制其流量。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DCS反应釜控温技巧DCS反应釜(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监视工业过程的先进自动化系统。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控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DCS反应釜控温技巧则是确保反应釜温度稳定控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DCS反应釜控温技巧。

一、PID控制器的应用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温技术,包括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参数。

在DCS反应釜控温中,比例参数可以根据温度偏差与设定值的比例来调整输出;积分参数可以根据温度偏差的累积来调整输出;微分参数可以根据温度变化的速率来调整输出。

通过合理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精确控制。

二、多点测温的优势在DCS控制系统中,使用多个测温点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反应釜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控制温度。

可以通过在反应釜内部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DCS系统中进行分析和控制。

通过多点测温的方式,可以及时发现温度不均匀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反应釜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三、前馈控制的应用前馈控制是一种通过提前预知干扰并进行补偿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在DCS反应釜控温中,可以通过前馈控制方式来补偿外部因素对温度的影响,例如加热功率的变化、物料流量的变化等。

通过前馈控制,可以更好地抵消这些干扰,确保反应釜温度的稳定性。

四、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势模型预测控制(MPC)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反应釜控温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反应釜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时测量的数据进行预测和优化,可以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精确控制。

MPC控制器可以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最优控制。

五、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在DCS反应釜控温中,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通过对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切换备用设备。

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可“文本选择”有较多的PROTEL的电路图P17开始有很多的PID的介绍2.2 PID 及新型PID 控制算法简介2.2.1 PID 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控制是工业过程控制领域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控制策略,大部分工业过程控制仍然在使用“传统”的PID 控制,至今仍有90%左右的控制回路具有PID 结构。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PID 控制器产生并发展于1915-1940 年期间。

尽管自1940年以来,许多先进控制方法不断推出,但PID 控制器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对模型误差具有鲁棒性及易于操作等优点,仍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力、轻工和机械等工业过程控制中,尤其适用于可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确定性控制系统。

概括地讲,PID 控制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原理简单、实现方便,是一种能够满足大多数实际需要的基本控制器。

(2)适用于多种截然不同的对象,算法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事实表明,对于PID 这样简单的控制器,能够适用于如此广泛的工业与民用对象,并仍以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充分的反应了PID 控制器的良好品质。

在大多数微机控制系统中使用以模拟PID 算法为基础的数字PID 算法,数字式PID 控制算法分为位置式PID 控制算法和增量式PID 控制算法。

2.2.1.1 模拟PID 算法模拟PID 算法为:控制器的输入为e (t )= r(t) c(t),其中r(t)为温度设定值,c(t)为温度实际测定值,e(t)为温度偏差,控制器的输出u(t):= +∫()+)1()K(()pdtdeetdtTTutetDI(2-1)式中PK 为比例系数,IT 为积分时间常数,DT 为微分时间常数[16]。

控制原理框图如图2-1 所示。

简单说来,PID 控制器各个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1)比例环节及时成比例地反应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 (t),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

dcs反应釜控温技巧DCS反应釜是一种用于控制反应过程的设备,它可以自动调节反应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等参数。

以下是一些控温技巧:1. 设置恰当的目标温度:在开始反应之前,需要根据反应的要求和反应物性质确定反应温度的目标范围,并设置目标温度。

这个温度范围应该尽可能窄,以确保反应的效果最佳。

2. 使用合适的传感器:DCS反应釜通常配备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反应物的温度。

使用高精度、稳定性好的传感器,以确保温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控制加热功率:控制加热功率是决定反应温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调节加热功率的大小,可以达到反应温度的调节目的。

一般来说,加热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4. 使用合适的控制算法: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算法,可以使反应温度更加稳定。

PID控制算法根据反馈信号和设定值进行计算,调整加热功率以维持目标温度。

5. 均匀搅拌反应液体:搅拌是保持反应液体温度均匀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调节搅拌速度和搅拌方式,可以减小温度差异,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

6. 控制冷却系统:反应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冷却以控制温度。

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冷却速度,以保持温度在目标范围内。

7. 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DCS反应釜及其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控温。

清洁传感器、校准温度控制系统、维护加热和冷却系统等都是必要的。

总之,DCS反应釜的控温技巧包括设置恰当的目标温度、使用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加热功率、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均匀搅拌反应液体、控制冷却系统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2000kg反应釜低温控温措施

2000kg反应釜低温控温措施

2000kg反应釜低温控温措施一、引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低温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工艺需求。

对于2000kg反应釜而言,低温控温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地控制反应釜的低温。

二、保温材料的选择在低温反应中,保温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保温材料如岩棉、硅酸盐等,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对于2000kg反应釜而言,可以选择具有较高保温性能的保温材料进行包裹,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三、外部冷却系统的设计为了控制反应釜的低温,可以设计一个外部冷却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循环水或液氮等冷却介质,通过管道和换热器与反应釜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反应釜的温度。

在设计外部冷却系统时,需要考虑冷却介质的流量、温度和流速等参数,以确保冷却效果的达到预期。

四、内部冷却系统的设计除了外部冷却系统,2000kg反应釜还可以设计内部冷却系统。

内部冷却系统可以通过在反应釜内部设置冷却管道或冷却盘等装置,将冷却介质引入反应液中进行冷却。

这种冷却方式可以提高反应釜的冷却效果,减少温度的上升。

五、温控设备的选择在低温反应中,温控设备的选择对于控制反应釜的温度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具有精确控温功能的温控仪表,通过传感器对反应釜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控制阀门或电磁阀等装置对冷却介质的流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精确控制。

六、安全措施的考虑在进行低温反应时,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可以在反应釜上设置安全阀和温度报警装置等设备,以防止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导致的安全事故。

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总结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设计外部和内部冷却系统、选择精确的温控设备以及充分考虑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2000kg反应釜的低温。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对于反应釜低温控温而言,以上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玻璃反应釜控温介绍

玻璃反应釜控温介绍

玻璃反应釜控温介绍嘿,咱今天来聊聊玻璃反应釜控温这档子事儿哈!你知道不,玻璃反应釜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呢!它在好多领域都派上大用场。

那控温呢,就像是给它穿上了一件合适的衣服,能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

想象一下哈,这玻璃反应釜就像是一个小宇宙,里面进行着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而温度呢,就是这个小宇宙的气候,要是温度不合适,那反应可能就不那么顺利啦,就像天气不好,咱出去玩也不痛快呀。

要想把温度控制好,那可有不少门道呢。

咱先说说加热的办法。

可以用电加热呀,就像给它点了一把小火炬,慢慢地把温度升上去。

还有呢,用热油浴也不错,就像是给它泡了个热乎乎的澡,让它暖暖和和的。

当然啦,降温也很重要哦。

有时候反应太热烈了,就得给它降降温,让它冷静冷静。

这时候呢,可以用冷水呀,就像给它浇了一盆凉水,让它降降温。

或者用液氮,哇,那可是超级冷的家伙,能快速把温度降下来。

控温的时候还得注意好多细节呢。

比如说,要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不能让它一下子太高或者太低,那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可受不了。

而且呀,不同的反应对温度的要求可不一样,就像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一样,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有时候呢,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状况。

比如说温度就是不听话,升不上去或者降不下来。

这时候可不能着急上火呀,得冷静下来找找原因。

是不是加热或者降温的设备出问题啦?还是反应釜本身有啥毛病啦?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嘛。

还有哦,操作人员也得特别小心。

不能马虎大意,得时刻盯着温度的变化,就像看着自己的宝贝一样。

要是一不小心温度失控了,那可就麻烦大啦,说不定会搞出什么乱子来呢。

总的来说呢,玻璃反应釜控温这事儿可不简单呀。

它就像是一场和温度的战斗,我们得想办法把温度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让它乖乖听话。

这样才能让玻璃反应釜好好地工作,为我们做出更多有用的东西。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希望你对玻璃反应釜控温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啦。

下次再看到这个家伙,你就知道怎么和它打交道啦,是不是很有趣呀?哈哈!好啦,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吧,下次再给你讲讲其他好玩的事儿哦!拜拜啦!。

反应釜 控制方案(一)

反应釜 控制方案(一)

反应釜控制方案(一)反应釜控制方案1. 方案背景•反应釜作为化工领域的重要设备,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反应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在复杂的反应过程中,精确的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 目标与需求•实现反应釜的自动控制,包括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提供远程监控和操作的功能,方便运营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3. 方案概述1.硬件选型:–选择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反应釜的各项参数。

–选用高性能的控制器,能够实现多参数的精确控制和调节,同时支持远程通信功能。

–确保与反应釜现有系统的接口兼容性,避免对设备进行过多的改造和调整。

2.软件开发:–开发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对反应釜各项参数的测量、调节和控制。

–实现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用于分析和监测反应过程的变化和趋势。

–开发远程监控和操作的界面,方便运营人员实时查看和控制反应釜的状态。

3.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行反应釜的现场调试和测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优化系统参数。

–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运营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控制系统。

4. 实施计划1.硬件选型和采购:2周2.软件开发和调试:4周3.系统集成和现场调试:2周4.培训和技术支持:1周5. 风险与挑战•兼容性问题:确保所选硬件与已有反应釜系统的兼容性,避免出现不匹配或无法集成的情况。

•数据安全:加强系统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性,避免敏感数据被泄露或篡改。

•反应过程复杂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釜,需要针对其特点和工艺进行个性化的控制算法开发。

6. 总结通过本方案,我们可以实现对反应釜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的功能。

在保证反应过程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并对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7. 实施效果评估•监测产量和产品质量:比较实施方案前后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数据,评估实施效果。

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研究

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研究

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研究引言:反应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设备,在化学合成以及精细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反应釜温度的控制对反应釜反应的进行及产物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

因此,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1. 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概述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通常为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算法。

PID算法根据反应釜温度反馈,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以近似控制值和设定值之间的偏差使反应釜温度能够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2. PID算法的特点(1)比例作用:调节偏差,控制量随偏差变化而变化;(2)积分作用:控制量随时间积累偏差的变化而变化;(3)微分作用:控制量随偏差变化速率而变化。

3. PID算法的应用PID算法在温度控制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

在反应釜温度控制中,PID算法可以实现反应釜温度的精确控制和稳定运行。

此外,PID算法也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等领域。

4. PID算法的不足之处PID算法的精度有限,对于反应温度控制变化较快的过程控制存在不足,在控制过程中也容易发生超调或振荡等问题。

5. 对PID算法进行改进a. 模糊PID控制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计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PID控制的灵敏度和精度,得到更好的PID控制效果。

b. 自适应PID控制自适应PID控制技术将PID优化算法与自适应控制理论融合,能够根据控制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调节控制参数,实现温度精度更高的控制效果。

6. 结论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是化工生产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PID算法是常用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其本身存在不足之处,为此,改进算法被提出应用,从而提高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的改进和创新将会更加广泛深入,为化工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夹套玻璃反应器的温控问题 尧辉 (中国 上海 张江高科技园区 邮编201203) 作者简介: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英国HEL集团全自动化学反应器事业部中国区技术支持,上海秉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化仪器研发总监,上海堪鑫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夹套玻璃反应器在国内实现生产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但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还是近两年的事,这得益于国家和民间对绿色化工与民族制药工业的大力推动。笔者自2002年开始从事国外夹套玻璃反应器系统的引进工作,2005年开始设计并推广国产夹套玻璃反应器系统,接触了不少许多客户,反映较多的是配套温控设备的问题。笔者结合理论以及过内外同行开发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心得,以飨读者。

一、分析温控设备对物料的升降温能力可以获得选择设备的基本依据 对于用户来说,头痛的莫过于不知该选择什么样的温控设备来适合自己的试验或生产要求。如果没有科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仅凭想象和经验,要想选择到适合自己项目的最佳性价比设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用户最常见的需求是要根据所需升温速度与降温速度来计算所需加热功率与制冷功率。 现将英国著名玻璃反应器生产商Redleys公司选用配套温控设备功率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变量和参数: 1、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1/△t)(计算单位J/S) △Q1/△t = G1 P1△T1/△t G1为反应物质重量(计算单位KG); P1为反应物质比热(计算单位J/KG/℃); △T1/△t为反应物质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 2、单位时间内循环介质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2/△t),计算单位(J/S) △Q2/△t = G2P2△T2/△t G2为循环介质重量(计算单位KG); P2为循环介质比热(计算单位J/KG/℃); △T2/△t为循环介质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 3、单位时间内传热介质接触物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3/△t),计算单位(J/S) △Q3/△t = G31P31△T31/△t + G32P32△T32/△t G31为反应器玻璃重量(计算单位KG); P31为反应器玻璃比热(计算单位J/KG/℃); △T31/△t为反应器玻璃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 G32为循环器不锈钢储箱、不锈钢循环管道及附件等重量(计算单位KG); P32为不锈钢比热(计算单位J/KG/℃); △T32/△t为不锈钢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 4、加热量及制冷量损耗率(n),计算单位% 与传热介质接触物另一界面相接触的空气、设备其他部分的传热也应该考虑进去,因这一部分无法计算,只能估计,可视为冷热量损耗。即使传热介质接触物的保温措施做得很好,损耗也不可能避免,只能降低损耗率。 5、设备输出功率P P=(△Q1/△t+△Q2/△t+△Q3/△t)/ n 油槽加热功率计算: 水比热:4200J/KG/℃ 硅油比热:1630 J/KG/℃ 玻璃平均比热:920J/KG/℃ 304不锈钢比热:460 J/KG/℃ 物料(以水计算)要求升温速度:80℃/3600S(从室温20℃升到100℃) 物料(以水计算)量:14KG 油箱装油量:15KG 油管装油量:0.5KG 夹套装油量:6KG 20升夹套玻璃反应器重量:16 KG 304不锈钢箱、泵、阀门及接头等重量:35KG 根据经验,在保温措施较好和传热介质流速足够的情况下,20升反应器的物料(以水计算)达到要求温度(t℃)时,夹套平均油温约为:t+10℃;油管平均温度约为t+15℃;油槽平均温度为t+20℃。油直接受热部位为油槽。 无加热量损耗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小功率为 (4200J/KG/℃×80℃×14KG + 1630J/KG/℃×100℃×21.5KG 水的热量变化 油的热量变化 + 920 J/KG/℃×90℃×16KG + 460 J/KG/℃×100℃×35KG) ÷ 3600S 玻璃的热量变化 不锈钢的热量变化 单位时间 =3095.35W 考虑到保温不完全导致的损耗、设备加热温控能力的弹性、泵速促进及时充分地进行热交换的水平,功率至少应设计为4KW。

制冷设备功率计算如下: 油泵制冷功率稍微要复杂一些,因为压缩机的制冷输入功率与制冷量是两个概念,而且这两项还是随不同制冷剂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而异,以本公司DL-45-20全封闭制冷恒温循环油泵(无氟制冷)采用的丹麦Danfoss NTZ048制冷压缩机(2匹)与R404A制冷剂组合为例,其在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制冷量与输入功率见下表: 型号 To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Tc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NTZ048 30 466 0.50 774 0.70 1160 0.90 1636 1.10 2211 1.27 2896 1.42 3700 1.54 4635 1.62 35 371 0.47 655 0.67 1010 0.89 1445 1.10 1972 1.31 2600 1.49 3340 1.64 4202 1.76 To:蒸发温度(℃) Tc:冷凝温度(℃) Qo:制冷量(W) Pe:输入功率(kW) 而且计算还应以所需最低温度时的制冷量来计算。 但计算方式与油槽加热功率基本相同。 以本公司生产的DL-45系列全封闭低温恒温循环油泵为例,油泵制冷功率(制冷量)计算如下: 水比热:4200J/KG/℃ 硅油比热:1630 J/KG/℃ 玻璃平均比热:920J/KG/℃ 304不锈钢比热:460 J/KG/℃ 物料(以水计算)要求降温速度:40℃/3600S(从室温20℃降到-20℃) 物料(以水计算)量:14KG 油箱装油量:2KG 油管装油量:0.5KG 夹套装油量:6KG 交换器装油量:0.5KG 20升夹套玻璃反应器重量:16 KG 304不锈钢箱、泵、阀门及接头等重量:20KG 根据经验,在保温措施较好和传热介质流速足够的情况下,20升反应器的物料(以水计算)达到要求温度(t℃)时,夹套平均油温约为:t-10℃;油管平均温度约为t-15℃;制冷剂和油热交换器平均温度为t-20℃。油直接受冷部位为热交换器即制冷设备的蒸发器。 无制冷量损耗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小功率为 (4200J/KG/℃×40℃×14KG + 1630J/KG/℃×60℃×9KG 水的热量变化 油的热量变化 + 920 J/KG/℃×50℃×16KG + 460 J/KG/℃×60℃×20KG) ÷ 3600S 玻璃的热量变化 不锈钢的热量变化 单位时间 =1255.59W 制冷剂蒸发温度要求至少-35℃。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丹麦Danfoss NTZ048制冷压缩机(2匹)制冷剂蒸发温度-35℃、冷凝温度30℃时,制冷量为1160W。此时该型压缩机制冷量虽接近1255.59W的数值,但考虑到保温不完全导致的损耗、设备制冷温控能力的弹性、制冷剂蒸发器热交换面积发挥压缩机制冷能力的水平、泵速促进充分及时进行热交换的水平,该型压缩机也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择使用3匹以上的制冷压缩机。

二、用户选择反应器及温控设备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反应器及保温措施 1)循环介质进、出口的选择 目前国内生产的夹套玻璃反应器循环介质进出口主要有宝塔头、法兰口两种,以宝塔头居多。笔者认为宝塔头接口虽然方便,但却有许多弊端:首先,外型上呈逐渐缩小的造型容易产生阻力影响循环介质的流速,高速流动的液体还会因此形成对玻璃的冲力进而形成对夹套的压力,对玻璃反应器具有潜在的破坏力;其次宝塔形和玻璃的脆性决定了它只能与软管直接连接,因为目前软橡胶类材料的耐温能力不超过250℃,因此使用宝塔头接口意味着您选择的产品物料温度很难超过210℃,对于20升以上的中试级反应器而言,传热阻力更大,可达到的温度值只会更低;而且,使用橡胶软管还不能避免橡胶会老化的问题。所以,笔者推荐使用法兰接口,这也是国外同行通用的接口,它可以避免宝塔头接口的许多弊端,唯一的缺点就是装卸较烦琐一些。现在也有快开式连接,其实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快捷,比宝塔头与橡胶类软管连接还更省力些。笔者所在公司开发的夹套玻璃反应器全部使用法兰接口,目前尚无用户提出不同意见。 2)内置耐腐蚀盘管 该配件也可起到加热、冷却器的功能,还可充当支撑骨架固定柔性温度测量探头,不影响搅拌桨的尽量放大,可谓功能多多。作为加热器时可通蒸汽、热水或热油;作为冷却器时可通水、冷的醇水混合液和冷油甚至液氮。常见的制作方法有薄壁PTFE包被金属管道。有不少人排斥使用内置盘管,认为它清洗不方便,其实包被薄壁PTFE的金属管道与固定在大型金属反应釜体上的盘管不一样,前者很容易拆卸和清洗,而且造价并不高,可更换使用。须注意不锈钢喷镀PTFE的方法并不可取,不仅是因为渡层太薄易剥落而且喷镀成本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喷镀完毕后形成的是有细小网孔的网状镀层,并不能起到防止化学腐蚀的作用。 3)真空夹层 其原理在于消除热传导中的空气对流因素,就象保温瓶胆抽真空。玻璃反应容器采用三层设计时,对外层夹套抽真空并封闭形成真空夹层,这样反应保温效果好。而且低温时,外层玻璃表面无水雾亦不会结霜,反应清晰可见;高温时外层玻璃表面不炙热,可免除烫伤危险。但三层玻璃反应器的应力点很多,烧制成功率不高,容积越大的反应器越是这样。 4)测温套及测温点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玻璃反应器使用的是固定式温度计玻璃套管来测物料温度,套管从盖子上固定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