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香菇是一种高营养、低脂肪的食用菌类,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

陇西县位于中国甘肃省,气候条件适宜香菇的生长。

为了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陇西县开展了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一、温室设计和建设陇西县采用的温室结构为钢架塑料膜温室,选用耐候耐老化的优质塑料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能。

温室建设需要考虑适宜的朝向和坡度,确保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二、床面制备和消毒床面材料选用优质的蘑菇专用菌棉,经过加工处理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通气性。

床面宽度一般为1.2-1.5米,长度根据温室大小确定。

床面在消毒前需充分进行湿润,然后进行蒸煮消毒,保证无病菌和杂草。

三、菌种培养和接种选用无病、无害的香菇菌种进行培养和繁殖,菌种培养采用菌棒法,即将菌丝培养到菌棒上,然后将菌棒接种到菌床上。

接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15条菌棒。

四、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室香菇栽培要求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菌床培养阶段,温度控制在18-2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80%左右。

在菌盖生长阶段,温度控制在12-1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80-85%。

五、通风和补充光照温室香菇栽培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补充光照条件。

菌床培养阶段需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促进菌丝生长和发育。

菌盖生长阶段需补充光照,可采用人工光源或天然光源补充光照。

六、病虫害防治温室香菇栽培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对于常见的病虫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定期检查、清理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七、采摘和管理温室香菇的采摘要在菌盖完全展开之前进行,一般每天采摘一次。

采摘后及时清理,避免影响下一批菌的生长。

菌床培养结束后需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温室设计和建设、床面制备和消毒、菌种培养和接种、温度和湿度控制、通风和补充光照、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摘和管理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香菇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食用菌香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香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香菇的栽培技术
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销售量。

香菇的栽培技术也非常成熟,下面介绍一些香菇的栽培技术。

1. 培养基的制备
香菇的培养基可以用玉米秸秆、麦秸秆、稻草、木屑等作为基础原料,加入适量的石灰、磷酸盐、硫酸铵、硫酸镁等肥料,经过堆肥、消毒、调节pH值后,即可作为香菇的培养基。

2. 发菇房的建造
香菇的栽培需要建造发菇房,一般建议选择南北朝向,房间宽度不宜过宽,高度宜在2.5米左右。

发菇房内的墙壁、地面、门窗、通风设施等也要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环境卫生。

3. 菇种的选购
菇种一般选择优质的菇种,可以到专业的菇种生产基地购买,也可以在市场上选择口碑好的品种。

一般建议选择菌株健康、菌丝发达、生长迅速的菇种。

4. 培养箱的设置
香菇的栽培需要用到培养箱,一般推荐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箱。

在培养箱中,需要设置相应的温湿度控制系统,保证环境的适宜度。

5. 栽培过程的控制
在香菇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

香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一般建议在20℃左右进行栽培。

同时,湿度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香菇的生长。

以上是关于香菇的栽培技术的一些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保证环境的卫生和菌种的质量,才能获得好的收成。

香菇层架式栽培技术

香菇层架式栽培技术

602023.10香菇是一种重要食药真菌,又称香蕈、冬菇,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有800多年栽培历史,其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被人们誉为“菇中皇后”。

现代研究表明,香菇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脂、抗菌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香菇是我国栽培最广泛的菇种,遍及全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国产量最高的菇种,也称为“国菇”,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21年我国香菇总产量1295.72万吨,占全国食用菌产量的31.34%,约占世界香菇总产量的95%。

辽宁作为我国北方食用菌重要产区,2021年食用菌总产量128.53万吨,产值122.20亿元,其中香菇产量、产值均列各菇种首位。

目前香菇生产已形成了“工厂化制棒、设施化出菇”发展模式。

辽宁香菇设施栽培主要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栽培方式已由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益低的传统地摆栽培方式逐渐向层架式栽培方式转型。

层架式栽培是指香菇菌棒后熟及转色后脱袋摆放到多层栽培架上立体出菇方式,该出菇方式能够大大节约耕地资源,可有效提升设施内的环境管控能力,提高香菇品质,对实现优质香菇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层架设计层架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结构稳定性,可因地制宜地选择木质或金属作为建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架子高度和层数。

层架的摆放一般依据设施环境进行,一般设施内主路宽1.0米,层架间辅路宽0.8米;通常使用30毫米×30毫米×1.4毫米镀锌方形管进行层架搭建。

为便于作业管理,层架搭建方向一般与棚向一致,层架宽度0.8米,高度1.5~1.8米,底层离地面0.15米,分5~7层,搭建条数根据温室跨度,搭建长度依温室长度。

层架间用于摆放菌棒的支撑管选用20毫米×20毫米×1.2毫米的镀锌方形管。

为增强稳定性,层架底部需焊接0.2米地脚下垫砖块以便承重,支撑架间隔2.0米,横杆间距0.22米,与支 612023.10撑架用扎带固定。

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香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菌类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陇西县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

一、选址和建造温室选址是影响温室香菇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选址要远离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地势要略高于周围地区,便于排水,土地要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平整土地。

温室香菇生产用地,应选大地块,能容纳多个温室,降低生产成本。

建造温室要选择结构牢固、良好通风透光的材料,建筑材料应该符合国家建筑标准,温室大棚周围要留有通风透光的空间,促进温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减少温室内高温、潮湿等影响产量的因素。

二、种植基质和香菇菌种的选择温室香菇的种植基质以玉米秸秆和麦秸为主要原料,再加入适量的蛋壳粉、石灰粉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物质。

玉米秸秆和麦秸要用水浸泡后再经过腐熟处理,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气性。

还需要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基质的养分含量,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菌种时,要选择病虫害抗性强、产量高的菌种,如优质香菇菌种43号、58号等。

还要注意种植菌种的时间选择,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菌种的培育。

三、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温室香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温度在18-25摄氏度之间最为适宜,要求温差小、稳定性好。

陇西县冬季气温较低,需要加热器进行保温,而夏季气温较高,需要通风降温。

湿度控制也是温室香菇栽培的关键环节。

香菇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度的湿度来保持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一般来说,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最为适宜。

四、生长周期管理温室香菇的生长周期分为发菌期、生菌期、采收期和保育期。

在发菌期和生菌期,需要保持基质的湿度适宜,及时通风换气,避免基质中发生过多的水分蒸发,影响温室内的湿度和温度。

采收期是香菇生长周期的关键阶段,需要根据香菇的生长情况及时采收,严禁采收太老的菌盖或过小的菌盖,以免影响下一轮的产量。

香菇栽培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第二个人用无菌接种镊子夹出菌种块,迅速放入
接种孔内;
第三个人用 3.25 -3.6cm×3.5 -4.0cm 胶片封好接种
穴,;第四个人把接种好的料袋搬走。边打穴,边接种,
边封口,动作要迅速。 如套袋的,则在接种时脱外袋,打孔接种后 不封口,套袋系好。
• 十.发菌管理
1.井字形堆叠,每层4袋,4-10层。
饱满 充实
• 八.灭菌 • 1.井字形装锅灭菌。
• 2.灭菌要点:在5小时内温度达到
100℃(上马温),维持14~16h,闷一夜。 套袋:,100 ℃,维持6~8h。
装锅留缝
大规模生产采用锅炉式土蒸锅进行 灭菌
• 九. 打穴接种 • 1.接种时间:温
度较低原则 • 2.出锅冷却 30℃以下 • 3.接种环境熏蒸 消毒
• 3.覆瓦式 • 适于较干燥的菇场。先在地面上横放一
根较粗的枕木,在枕木上斜向纵放4~6根 菇木,再在菇木上横放一根枕木,再斜向 纵放4~6根菇木,以此类推,阶梯形依次 摆放。
• 五.发菌管理 • 菇木堆垛后,即进入发菌管理阶段。发
菌管理主要是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菇木的 环境条件使出菇又快又好。 • 1.遮阴控温 • 堆垛初期,垛顶和四周要盖有枝叶或茅 草。接菌早、气温低时,为了保温,垛上 可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如果堆内温度超过 20℃时,应将薄膜去掉。天气进入高温时 期,最好将堆面遮荫改为搭凉棚遮荫,这 样有利于降低菇场温度。
• 1.井字形 • 适于地势平坦、场
地湿度高,菇木含水 量偏足的条件采用。 首先在地面垫上枕木, 将接好种的菇木以井 字形堆成约1米高的小 堆,堆的上面和四周 盖上树枝或茅草,防 晒、保温、保湿。
• 2.横堆式 • 菇场湿度、通风等条件中等,可采

东北地区夏季香菇代料栽培技术

东北地区夏季香菇代料栽培技术
32 2 装 袋 .. 采 用 0 O ~ 00 . 4 . 5 mm 厚 ,1 ~ 1 )c ( 6 8 mX
木屑培养基含水量 以 6 左右 为宜。 出菇 时空气 O
相 对湿 度 以 9 %~ 9 为 宜 。 0 3
13 光 照 .
香菇是需光性菇 类 。强度适 合 的散射 光是香 菇完 成 正常生活 史的必要 条件 之一 。为 了诱 导香 菇子 实体 形成, 在原基生 长阶段必须要有一 定的散射光 。
北 方 园 艺 2 0 )0 2 0 ( :1 0 19 2 ~ 2
・ 用 菌 ・ 食
东北 地 区夏季 香 菇 代料 栽培 技 术
龚 振 杰 ,汪 洋 ,曹 振 岭 ,尹 春 凤
(. 1牡丹 江师 范 学院 特 产研 究所 , 黑龙 江 牡丹 江 171 ;. 502 2牡丹 江金 秋 食用 菌研 究所 , 黑龙 江 牡丹 江 170 ) 501
2 栽培 方式及 时间安 排
采用塑料 大棚培养 菌棒直 接 出菇 的栽 培方式 。根 据市场需求 , 3 在 月初制做袋 , 月 中下旬 出菇 , 1 5 到 0月 底结束 , 出菇期为 4 个月 。 ~5
3 菌棒 制作
3 1 培 养基 配方 .
木屑 7 、 麸 ( 9 麦 细米糠 )0 、 2 石膏 1 、 含水 量 5 。选择 阔 叶树种 的 硬杂 木 粉碎 的粗 木屑 , 时麦 5 同
能超过 6h 以防培养料变酸变臭 。 ,
气不流通 、 不新 鲜 、 不 足时 , 菇 的呼 吸过程 受 到阻 香 碍, 菌丝的生 长和 子 实体 的发 育 也受 到 抑制 并 导致 死
亡。
4 灭菌
采 用充 气 式 常 压 灭 菌 方 式 , 即用 2 3个 汽 油 简 连 ~

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种植操作规程

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种植操作规程

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种植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香生产的名词术语、环境产地条件、原料使用条件、栽培香菇的工艺流程及出菇管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华北地区绿色食品香菇生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三、生产条件要求1.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2.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1)茬口安排结合我县环境条件,我合作社采用春茬栽培,气温在8℃以上的早春季节,播种期为3月中旬。

(2)品种选择及菌种选择①品种选择根据香菇出菇温度和栽培季节的不同,我合作社选择耐高温出菇的兴香1号品种。

②菌种选择选用菌种时要求不退化,不混杂,从外观看菌丝洁白、绒毛状,生长致密、均匀、健壮、无污染的适龄品种。

(3)香菇菇棚的建造根据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我合作社选择建造棚室作菇房,采用一场两用,即是菌丝培养室又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出菇室。

菇房棚高3.0m,棚内培养架采用木杆、竹杆分层搭设,架高2.0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m~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0.8m~道。

(4)栽培工艺流程培养料的配制一装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管理一越夏管理一出菇管理一采收①培养料配制培养料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

培养料配方:木屑78%,麦麸17%,玉米面3%,石膏1%,糖1%,将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搅拌均匀,加水量可根据原料的干湿,使含水量达55%,以手握紧成团,渗水不滴下,手松料微散为宜。

②装袋灭菌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料,规格为折径20cm,厚0.04em,长40cm。

装袋前先用绳折扎袋口一端,以不漏气为准,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松紧度适中,扎紧另一端袋口。

装袋与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刺破菌袋引起杂菌污染。

香菇种植技术

香菇种植技术

精心整理香菇种植技术一、概述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椎茸,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

香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是一种 7种为花菇。

1. 化后形成褐色菌膜。

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

菌盖直径5~12厘米,扁半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

菌肉厚,白色。

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

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8厘米,粗0.5~1.5厘米;中部着生菌环,窄,易破碎消失;环以下有纤维状白色鳞片。

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2.生活条件(1)营养香菇是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

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尿素、铵等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生素子25℃,~70%;②段木栽培。

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5%~5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

(4)空气香菇是好气性菌类。

在香菇生长环境中,由于通气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这就加速了菌丝的老化,子实体易产生畸形,也有利于杂菌的滋生。

新鲜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5)光照香菇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强光能抑制菌丝生长。

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散射光,光线太弱,出菇少,朵小,柄细长,质量次,53.5~4.5。

0.3~0.51.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多采用温室作为出菇场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季节性很强。

各地香菇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

北京地区香菇生产多采用夏播,秋、冬、春出菇,由于秋季出菇始期在9月中旬,所以具体播种时间应在7月初,6月初制作生产种。

应选用中温型或中温型偏低温菌株。

但由于夏播香菇发菌期正好处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杂菌污染难以控制,所以近年来冬播香菇有所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遵化市引进香菇生产技术后,进行了龙头企业试验示范,很快
发展到全市,1996年被河北省作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典范推向全省及
黄河以北地区五省两个直辖市,1998年开始走向标准化栽培,其规
范化操作技术被河北省技术监督局审定为省地方标准,形成的综合标
准技术趋于国内领先,成为北方地区香菇的标准化示范区。
1 标准化综合体系
1.1 河北省地方标准项目 包括“北方香菇菌种”、“北方香菇菌种
生产规范”、“北方香菇四季栽培设施技术规范”、“北方香菇四季栽培
技术规范”和“北方香菇”产品等标准。
1.2 唐山市地方标准项目 包括“北方香菇品种”、“北方香菇栽培
棒”。
以上7项标准包括了北方香菇全过程的标准化指标体系,将香菇
生产分散型的粗放式管理转向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实现了生产的科学
化。
2 标准化栽培主要措施
北方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的范围为北纬36—41°,县体要求是周
年四季出菇,达到产品的优质、高产,最终实现高效益。
2.1 适温栽培良种化 香菇品种在南方表现2—35℃间的中高温、
中低温两大类别,北方地区设施栽培香菇可人工调控实现3—38℃小
环境,经适温筛选,确定09、05、02、2号用于秋冬春(10月至次
年5月出菇)栽培;1号、3号、31号、36号用于春夏秋(6月至10
月底)栽培。以高产、适温、抗杂、优质为标准特性,实现全年出菇。
2.2 简化科学配方 按有机食品香菇栽培要求,杜绝添加化学肥
料和药剂,简化配方:①杂木屑75%,麦麸15%,益菇粉(浙江缙云
产)10%以上。②松、柏木屑40%,杨柳木屑或果树木屑33%,麦麸
15%,益菇粉12%。③杂树叶或农作物秸秆70%,麦麸15%,益菇粉
15%。
2.3 拌料水分标准 配方料充分混合后加入50%—60%的饮用水,
拌匀后用手抓起紧握3—5下,听其有水声,观其手指缝有水不滴下
为宜,高温期配料水分需略少些,低温期配料可大些,但均不得滴下
为适。拌料后闷堆30分钟以上进行装袋。
2.4 双保险套袋法 要求标准是:机械装袋扎口后即套上大于内
袋2cm的超薄膜袋,拧口背住(不扎绳),入蒸锅灭菌。
2.5 太空包式常压灭菌 采用遵化产超节能常压灭菌炉胶管插入
料堆通气灭菌,外用塑料布罩严,四道绳捆住,下边用沙袋压住,当
包内完全涨膨时(堆内下部达98℃,中上部110℃)记时,6—10小
时停火,闷堆2小时以上揭膜出锅冷却。
2.6 严格无菌接种 冷却后的栽培袋及时接种操作:第1次接种
前24小时对接种场所全面清扫消毒,入袋后用烟雾消毒剂薰蒸灭菌,
30分钟后接种。接种时严格全身、手、腕消毒,菌种袋外壁用高锰
酸钾水浸泡或酒精球涂擦消毒后,破袋取种快速接入孔内(一面接
3—5孔)。套上外袋,扎口,移入发菌场所培养。
2.7 规范发菌管理 在暗光、温度18—30℃下发菌,10—15天后
菌丝发到种孔相连时脱掉外袋通氧,发到二分之一时用钉子刺孔通
氧,发满袋时第3次通氧,原基长满袋后用刀刺孔第4通次氧促转色。
2.8 出菇管理 采用边转色边出菇法,即转色三分之二以上或见
有菇蕾出现时脱袋出菇。
2.8.1 低温期管理 日光温室大棚在室外-18℃低温下,棚内夜间温
度可保持3℃以上,白天经日光散射增温可达到25℃以下。根据温度
情况人工调整保温帘宽度达到适温效果,连阴雪天时需要正常出菇可
增加炉火温度来调控。此期棚内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坚持每天上
午10点喷1次水。
2.8.2 高温期管理 采用八阴二阳的光照降温,做到上午10点和
下午2点各喷大水一次,连续高温时可全遮阳管理。发现杂菌斑点要
及明用灭菌类药物涂抹,普面发生时要按比例进行药物喷洒,预防时
可使用石灰进行干洒或水洒,坚持正常通风。当有虫害发生时,用敌
菇虫(山西产)除治,或普洒石灰粉防治。
2.8.3 后期管理 出菇量小或少时用延长养菌期办法复壮菌丝,或
喷洒允许使用的营养素催菇,一般情况下保持出菇5—7潮。
3 标准化栽培指标
3.1 生物转化率100%以上,最高出鲜菇3.5/kg干料。
3.2 限价成本降低,干料袋全部生产成本0.7—0.8元/kg干料。
3.3 制袋成品率95%以上,废品袋及时再利用90%以上。
3.4 适温适时菌种使用100%,优种率90%以上,产品一级品率
超过50%。
3.5 有机化栽培80%以上,甲醛残留1mg/kg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