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如何种植香菇,香菇种植管理技术六要点

如何种植香菇,香菇种植管理技术六要点

如何种植香菇,香菇种植管理技术六要点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

现在,中国香菇总产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香菇种植管理技术六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喷水管理要看天,防霉菌香菇生长期的喷水,要在连晴天气菌筒表皮稍干时进行,防止湿度过高,造成霉菌烂筒。

上午采完菇后,用喷雾器往菌筒表面喷水,喷后菌筒晾30分钟覆盖薄膜。

阴雨天不喷,菌筒湿润不喷,采前不喷。

2、菇床盖膜要灵活,防缺氧春季湿度偏大,每天要结合采菇揭膜通风,防缺氧,采后盖膜。

气温高于20℃,盖膜两头要揭开通风,闷热天或雨天,盖膜四周全揭开,使空气流畅。

菌筒浸水重回菇床时,遇到气温低或寒流袭击时,薄膜要罩严3天保温使菌丝复壮;气温高于25℃,每天揭膜通风2~3次,促其生长。

3、干湿交替要适度,防失控出菇期干湿交替要适度,防失控。

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揭膜通风8~10小时,让菌筒表面稍干,晴天再喷水,白天盖严薄膜,使菌丝复壮,晚上12时之后揭膜通风1小时,让低温刺激,促使菇蕾发生,连续3~4天即可。

4、菌筒清理要适时,防污染杂菌常在菇蒂部位腐烂的菌筒上霉变,每采完一批菇后,要进行清理,防污染。

可用小刀把菌筒上长有霉菌的部位剔除,并在菇床上排好,让其通风,稍干后盖膜控温保湿,促进菌丝、健康长菇。

5、菌筒补液要适量,防过湿经多次长菇后,菌筒养分、水分大量消耗,因此菌筒浸水补肥是香菇栽培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要适量防过湿造成霉筒烂菇。

为使菌丝尽快恢复营养生长,加速分解和积累养分,奠定继续长菇的基础,就必须及时浸水补肥。

每浸一次水就长出一潮菇,同时通过浸水可拉大干湿差,提高长菇量。

6、采菇加工要适期,防开伞香菇采收太早,将会影响产量;采收太迟又易开伞,重量减轻,降低商品价值。

一般在八成熟,即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展开,还有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时采收,当天采菇当天加工。

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常见问题与对策一、引言香菇作为食用菌中的珍贵品种之一,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介绍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并针对常见问题提供解答和相应对策。

二、育种选材合理选材是提高香菇高产的关键。

我们建议选择菌种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亲本进行育种。

同时,能够抵抗病虫害的品种也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三、基质配置香菇的基质配置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

我们推荐采用秸秆、木屑、废纸、麦麸等作为基质原料,比例适宜。

在配置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适当的通风,以促进菌丝生长和发育。

四、菌种接种菌种接种是香菇栽培的重要环节。

应选择活力强、菌丝密布均匀的菌种进行接种。

接种后要注意温湿度的控制,使菌丝迅速生长并形成菌核。

同时,避免接种量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产量。

五、温湿度管理恰当的温湿度有助于香菇的快速生长。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左右。

同时,定期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性,有助于排除二氧化碳、调节湿度和温度。

六、病虫害防治在香菇栽培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对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原则是较为有效的策略。

定期对菇棚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掌握好用药剂的使用量和时间,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七、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答7.1菇丝生长缓慢怎么办?首先要检查基质湿度和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调整适宜的条件。

其次,检查菌种的品质是否良好,如有必要可更换优质菌种。

最后,注意通风情况,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促进菌丝生长。

7.2菇盖发育不良怎么解决?菇盖发育不良可能是温湿度不适宜导致的,应及时调整温湿度至合适范围。

同时,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如有应进行有效防治。

另外,也要注意控制菌棚内的氨氮含量,有助于促进菇盖发育。

7.3出现霉变怎么处理?霉变往往是由于湿度过大或湿度不均匀导致的。

可以调整通风情况,增加空气流通性,降低湿度。

同时,及时清除霉变部分,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菌传播。

香菇(0912)的栽培管理要点

香菇(0912)的栽培管理要点

香菇(0912)的栽培管理要点一、控制好转色期间的出菇问题香菇(0912)有易于出菇的特性、表现在养菌后期没转色,容易出现憋袋菇。

为了使憋袋菇进市场,只能推入袋。

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控制不好,就会造成大量憋袋菇出现。

要控制好憋袋菇就要从以下几点做好工作:1、提早排气,香菇(0912)必须尽早排气通氧。

当菌丝长满菌棒之后,就要立即着手这项工作,不能拖延。

2、合理码放。

排气通氧结束以后,要合理码放菌棒垛形和垛高,码放好了以后,不能再搬动。

防上振动刺激。

3、防止温差刺激。

养菌后期应注意保持恒温,避免温差刺激。

将温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4、避免强光照射。

在养菌过程要尽力保持黑暗。

后期养菌转色,,所给光也要控制强度,严控强光刺激形成菇蕾。

二、脱袋管理由于香菇(0912)后期管理中很容易出现提前出菇,即容易出现憋袋菇。

而且是没有转色或少量转色就出现了大量憋袋菇(只能扒袋让此菇变成商品)。

所以,对于多数菇农还存在一个脱袋后菌棒转色的工作。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是时及早采摘,在采摘完脱袋菇之后,抓紧养菌转色,同时完成下面两项工作:1、脱袋转色。

如果脱袋以后还没有转好色,在采摘完脱袋菇之后,要注意闷棚提温,同时要结合打水,提湿保湿。

打水次数要根据转色情况而定,使菌棒尽快完成转色。

只有转色完好的香菇(0912)菌棒,才能保证后面几潮菇的出菇有质有量。

否则,杂菌很快会污染菌棒。

否则菌棒可能会因为转色不好出现不出菇,出菇质量下降和甚至散棒的情况。

2、转色完成后,要停水养菌7天左右开始注水出菇。

转色良好的菌棒,是确保出菇正常的重要环节。

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后期出菇的困难,也会直接影响出菇的产量和质量。

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随着香菇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户和企业也开始尝试在反季节种植香菇。

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实现,可以增加香菇的产量,延长产品的供给时间,同时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技术要点、管理要点等方面来为大家全面介绍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首先,香菇反季节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以下三点:1. 选择合适的栽培环境。

香菇在反季节种植时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湿度,因此,选择一个温度相对稳定、空气湿润、通风良好的场地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考虑在地下室、阳台、温室等较暗、较潮湿的空间种植,这些地方可以满足香菇生长的基本要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湿度过高会导致香菇迅速腐烂,因此种植者需要在栽培过程中适时控制湿度。

2.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采用合适的培养基是反季节种植香菇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香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在反季节种植时,可以采用一些高温、高湿的培养基,其中以长白山的糠饼、玉米芯、稻壳、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的培养基较为适合。

这种培养基具有导热性能好、通气性好、水分富足等特点,可为香菇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 选择适合的香菇品种。

不同品种的香菇对反季节种植的环境要求不同,种植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比如常见的平菇、杏鲍菇、金针菇等,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是比较适合反季节种植的品种。

其次,反季节种植香菇需要注意的管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处理好菇棒的温度和湿度。

菇棒是香菇生长的关键,在反季节种植时,需要事先将菇棒制作好,然后根据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

在菇棚内,需要控制空气温度在23℃-28℃之间,并保持60%的湿度。

在菇棒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保证温度及湿度,以保证香菇在接种时能够顺利生长发育。

2. 加强病虫害控制。

在反季节种植中,香菇生长周期较长,繁殖周期较多,容易引起一些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生产效果,需要及时清除病菌及虫卵,加强卫生消毒,如用漂白粉、紫外线、高温高压等方式灭菌消毒。

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要点

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要点

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要点大棚栽培香菇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种植业方式,其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香菇产量和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的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选址和建棚选址是大棚栽培香菇的第一步,应选择离城市近、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的地方。

在选址时要尽量远离工厂、化工厂、畜牧场等,以免大气污染对香菇生长带来影响。

建棚时应选择土地平整、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地方,大棚的朝向应朝向东南方向,这样可以充分接受阳光辐射,有利于香菇的生长发育。

二、温湿度控制大棚栽培香菇要注意控制温湿度,香菇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5℃,适宜的相对湿度是80%~90%。

在大棚内部要安装适量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湿度的平衡。

在夏季高温季节要做好遮荫措施,以防止高温对香菇的生长影响。

三、基床制作大棚栽培香菇的基床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基床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

基床的制作原则是要选择好的有机质原料,如稻草、木屑等,进行脱水、消毒处理后与适量的菌丝混合,然后覆盖一层土壤,并保持适量的湿度。

四、菌种选用大棚栽培香菇的菌种选用也是关键所在,菌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择菌种时应选择正规的菌种生产厂家,购买新鲜的、无病虫害的菌种。

合理控制菌种的使用量,保持菌种的新鲜和活力。

五、施肥管理大棚栽培香菇的施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施肥要合理,不能过量或者不足。

在基床覆土前要进行适量的有机肥施入,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同时要定期进行补充肥料,保持养分供应的平衡。

六、病虫害防治大棚栽培香菇的病虫害防治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加强大棚内外的卫生防护,保持大棚内通风良好,注意定期清理各种垃圾,禁止任何病虫害进入大棚。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防病虫害的扩散和发生。

七、采收管理大棚栽培香菇的采收管理是决定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一环。

在采收时要以手轻拔为主,不要破坏基床,避免对后续生长产生影响。

香菇的种植技术6则

香菇的种植技术6则

香菇的种植技术6则香菇又名冬菇,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菌菇之一,干菇、鲜菇和菌棒出口遍布全世界。

种植香菇的技术要点是抓住其菌丝细胞生长需要偏酸环境的特点,以硬杂木形成层和边材的原料为培养基,并注意搭配好其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控制好含水量;在发菌阶段,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率,提高发菌成功率,培养健壮的菌丝体;在生殖阶段,把握香菇的发育特点即转色时机、光照时间、光强度、干湿交替、拉大温差,创高产优质菇。

生产流程:栽培场地选择一备料‘配料’拌料装袋‘灭菌。

接种i发茵’移入出菇棚i脱袋一转色一催蕾一育菇一采收i加工一质检i销售。

(1)原料准备与配比:选择营养丰富、新鲜无霉变的硬杂木,过筛去杂,颗粒为片状如黄豆粒大小最适宜,配料比例为木屑78公斤、麦教20公斤、糖1公斤、石膏1公斤。

(2)拌料装袋:干拌各种配料并加水溶解糖,按料水比1:1.25加水搅拌均匀,立即装袋。

选用17M55no.05厘米的聚丙烯菌袋,每袋装干料1.2公斤左右,扎口装锅。

(3)灭菌:高压灭菌1.5公斤/平方厘米2小时,常压灭菌必须在6—8小时内迅速升温至looY,再维持6—8小时,自然冷却后移人接种室。

(4)接种发菌:用75%的酒精擦拭菌袋上要接种的部位,打穴放置菌种,立即用胶粘带封穴,每袋打穴接种5块,移入发茵室避光呈4字形摆放,及时剔除污染棒,当发荫至半月后,揭开胶粘带一角,注意通风增氧,控制室温在28Y以下。

(5)脱袋转色催蕾:当菌棒表面形成菌膜继而出现瘤状物时即达到生理成熟期,脱袋排放,拉大温差,增加散射光的强度(以400勒克斯最宜),延长光照时间,加大通风量,使菌棒转色呈咖啡色,经过7—10天后,开始现莆。

(6)育菇:气温高于20Y.子实体生长快,菇盖薄,易开伞,质量差;气温低于10—12霓,子实体生长发育较慢p菌盖肉厚,品质好。

光照时间8。

12小时/天,光照强度为300—800勒克斯,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并适当加大通风。

香菇栽培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第二个人用无菌接种镊子夹出菌种块,迅速放入接 种孔内;
第三个人用3.25-3.6cm×3.5-4.0cm胶片封好接种 穴,;第四个人把接种好的料袋搬走。边打穴,边接种, 边封口,动作要迅速。
如套袋的,则在接种时脱外袋,打孔接种后 不封口,套袋系好。
• 十.发菌管理
1.井字形堆叠,每层4袋,4-10层。 2.发菌时间约为60d左右,期间翻堆4-5次。接种6-7d后
• 3.覆瓦式 • 适于较干燥的菇场。先在地面上横放一
根较粗的枕木,在枕木上斜向纵放4~6根 菇木,再在菇木上横放一根枕木,再斜向 纵放4~6根菇木,以此类推,阶梯形依次 摆放。
• 五.发菌管理
• 菇木堆垛后,即进入发菌管理阶段。发
菌管理主要是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菇木的 环境条件使出菇又快又好。
• 1.遮阴控温
• 堆垛初期,垛顶和四周要盖有枝叶或茅
草。接菌早、气温低时,为了保温,垛上 可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如果堆内温度超过 20℃时,应将薄膜去掉。天气进入高温时 期,最好将堆面遮荫改为搭凉棚遮荫,这 样有利于降低菇场温度。
• 2.喷水调湿
• 在高温季节,菇木的含水量相应减少,
特别是菇木含水量干至35%以下,切面出 现相连的裂缝时,一定要补水。高温季节 要选在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补水。补大水 后要及时加强通风,切忌湿闷,否则不但 杂菌虫害会大量滋生,而且易导致菇木发 黑腐烂。
• 当一批香菇采摘完毕或一季停产后,菇
柄基部附近或出菇多的菇木菌丝体中养分 和水分大量减小。为使这些菌丝体重新积 累养分和水分,就得让其生息养菌,复壮 后以待继续出好菇。生息养菌可分为隔批 养菌和隔年养菌。
• 隔批养菌是指当一批香菇采收完毕,
• 即需进行短期的养菌。在休养期间菇木水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10.香菇栽培技术要点(共1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香菇栽培技术要点淅川县绿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程继国香菇管理技术是根据气候不同和品种不同,管理方法也随之不同,在管理方面南北各异,要想管理达到最佳状态,首先要很快了解和掌握当地气候特征,根据气候特征与品种特行进行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出菇时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管理要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只是一种参考,实践才是一种使用性知识,往往理论是实验室得出的结论,实践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下使用得到的结论,因此单靠理论是不够现实的。

一、场地选择和大棚建造场地一般要选择通风向阳和不积水的地方为宜,要保持场地清洁卫生、远离污染区。

大棚建造要以中型棚为宜,棚距—2m,棚长30m为宜,这样既能通风降温又能保持空气湿度,棚距过小,通风性差。

棚长过大过长,保湿性虽好但通风性和降温性较差,一般不提倡连栋大棚。

因连栋大棚通风性较差。

二、品种的选择品种选择很重要,就昆明气候而言,应选择夏菇品种,因昆明气候四季如春,温度适应夏菇品种,因冬菇出菇所需温度较低,完全适应北方,在南方出菇特性完全发生变化,因冬菇在昆明只能限于冬季出菇而夏菇品种在昆明一年四季可生产、可出菇。

1、夏菇品种18武香、庆科,808为主导品种。

根据各个品种的特性和对气候的适应性。

全国基本还是以808为主。

实践证明808的优点是菇型好、个头大,能在5℃以上温度下出菇,但缺点是养菌期不能承受高温,就18品种而言,温度低于12℃很不宜出菇,出菇容易过密,但它菌龄很短。

80天就可出菇,但能承受高温、18品种适应地载菇。

2、808品种分析808品种的菌龄120天以上,温度范围10—28℃,崔菇温差10℃以上,经过实践证明,理论所掌握的特性和使用掌握的特性有所区别,比如:因温差过大菌龄100天时生理不够成熟时就可早期出菇,当温差过小,菌龄140天也不一定出菇。

只要有一定的温差高温30℃以上也可出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准备菌种
、菌种的选择。

袋式栽培香菇菌种一般选用高温型、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C, 高温发生
型菌株可在中温或低温环境中出菇。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菌种生产。

包括生产日程、数量和质量检查等内容。

进行规模生产菌种用量较大,所需菌种应在料筒生产之前培养好,菌龄天,利于提高菌筒产品率。

菌种用量由栽培规模和接种密
度决定,每袋接种穴,每千克菌种可接种袋。

菇农应根据栽培计划,提前向信誉好的菌种长
订购菌种。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二、准备原料
用代料栽培香菇需要多种原料,现以木屑为主要培养料,生产一万袋为例。

、配制培养料原
料:①杂木屑按每袋备料,提前建堆,淋水让其自然发酵,中间翻拌次,堆积半年以上再利用。

棉产区可用棉秆粉代替部分木屑。

②麦麸或米糠吨,要求新鲜无霉变、生虫现象。

③糖。

④石膏粉。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骤。

、辅料类:聚乙烯塑料袋万个、封口胶布筒、农用塑料薄膜、其他物资适量。

三、料袋制备与接种。

、生产日程。

采用秋栽模式,一般月下旬开始整地做畦,月中旬制作料袋。

、制袋技术
()、配料:主要原料是杂木屑,其次为玉米芯、棉籽壳、棉秆粉等。

常见配方如下单位
()拌料:先将木屑、棉秆粉、麦麸等干料混拌均匀,将糖、尿素等可溶性辅料用清水配成母液,分次加水混入干料、用铁锹来回翻拌次以上。

目前采用握料法”和水分测量仪检测,
一般含水量为。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装袋: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的小袋,填料长度,每袋填料;*的大袋,填
料长度,每袋填料。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灭菌:料袋制作要求流水作业,当天拌料装袋,当天灭菌。

()冷却:灭菌后,暂缓出锅,待其冷却至C左右时即可出锅。

生产规模较大时,也可在工
棚内冷却。

冷却场地必须在使用前小时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以保持料袋的无菌状态。

謀养
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接种:当料袋温度降至c以下时即可接种,代料栽培香菇的接种工作应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

四、菌袋培养
接种后的料袋称为菌袋。

菌袋培养期间的管理要点是:避光、调温、通风、增氧、翻堆与去
杂。

、菌袋培养室与菌袋堆积。

为了提高培养室利用率,室内应设施培养架,菌袋呈立式排列,以利于散热。

、发菌管理:接种定植至发菌成熟,需天,早熟菌株天,晚熟菌株天。

其中包括萌发定植期、菌丝生长期、菌丝生长成熟期。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五、转色管理
菌筒在畦面薄膜罩天内,尽量不要去翻动膜罩,保持罩内相对恒温恒湿,使脱筒后菌筒有一适应过程,同时促使筒表层菌丝恢复。

罩内温度超过C, 要短时间掀薄膜降温。

由于薄膜内
外的温差大,在膜内壁上出现水珠属正常现象。

绒毛菌丝长接近,要增加掀膜次数,降温降
湿。

一般连续一周转色,先从白色转成粉红色,再转成红褐色。

在这一转色过程中,菌筒外表分泌出黄水珠,这是出菇先兆。

若遇上连续的高温闷热天气,或没有挖排水沟,极易爆发
毁灭性绿色木霉感染。

因此在黄水珠形成初期,应加厚顶棚厚度,延长掀膜时间。

茕桢广鳓鯡
选块网羈泪镀齐。

六、出菇管理
、补水催蕾。

在气温C的季节,将发菌成熟并已转色的菌袋,采用刺洞注水的办法,将培养
料含水量补至,然后排场催菇。

鹅娅尽損鹤惨歷茏鴛賴縈诘。

、开穴现蕾。

当菇蕾长至时,应及时在菇蕾周边割膜开穴。

开穴动作要轻,不要刺伤菌皮或菇蕾。

用单
面刀片沿菇蕾周边处切割,只切开,上面相连。

每袋均匀保留朵左右粗壮圆正的幼蕾,其余的用手指剔除。

籟丛妈羥为贍债蛏练淨槠挞。

、顿蕾。

开穴现蕾后的幼蕾先在催蕾棚内培养天,棚内温度调控在C,空气星对湿度,适当
通风供氧。

在C的低温条件下,使幼蕾缓慢生长的操作叫做顿蕾。

預頌圣鉉債歲龈讶骅汆買闥。

、催花。

()、初裂期管理。

幼蕾生长后,是催化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应使棚内保持偏干状态,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温度控制在C,同时增加光照,加强通风。

渗釤呛俨匀谔鳖调硯
錦鋇絨。

()、催花期管理。

讲过上述偏干管理,菇盖已经产生裂纹。

当菇蕾长至时,可给予更大的湿差刺激,同时辅以温差(C以上)、强光或大通风管理,促使裂纹变宽变深,保持天,可
培育天白花菇。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

()保花期。

当菌盖长至以上时,可将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调至,调温C。

晴天干燥时,白
天揭膜通风,全光照射。

如遇阴雨天气或大雾天气,应严格密封、降湿,以免花菇吸湿褐变,
由亮花菇变成茶花菇,影响栽培效益。

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

七、采收及间歇养菌。

、采收。

当菌盖下的内菌膜开始破裂时,即可开始采收。

当内菌膜完全破裂、菌盖边缘仍明显内卷时,则应及时采收。

过早、过晚采收,将影响产量和质量。

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

、间歇养菌。

没采完一潮香菇后,保持C天,让菌丝恢复生长,进一步降解培养料。

袋栽香菇一般可收潮香菇。

以每袋平均装干料公斤计,平均每袋可收鲜菇公斤左右。

(西葛区域站
供稿)坛搏乡囂忏蒌锲铃氈淚跻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