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段木花菇栽培技术
香菇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的工艺流程

香菇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的工艺流程香菇作为一种美味的食材,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香菇的栽培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香菇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方式。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栽培方式的工艺流程,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香菇的栽培方法。
一、香菇段木栽培的工艺流程香菇段木栽培是一种利用木材进行栽培的方式,其工艺流程分为选材、刻槽、消毒、接种、培育和采收六个步骤。
1.选材:选择适合栽培香菇的木材,一般选用杨木、柳木、榉木等硬质阔叶木材,要求木材质地坚硬、纤维细密。
2.刻槽:将选好的木材进行切割,并在木块上刻出尺寸适宜的槽道,用于后续接种香菇孢子。
3.消毒:将刻好槽的木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的侵害,一般采用蒸汽消毒或药液浸泡的方法。
4.接种: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木材槽中接种培养好的香菇孢子,确保孢子均匀分布在木材表面。
5.培育:接种完成后,将木材搁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育,促使香菇孢子发芽并生长。
6.采收:待香菇长出丰满的菌盖后,适时进行采收,注意不要破坏菌丝。
这就是香菇段木栽培的工艺流程,通过以上步骤的操作,就可以顺利地种植出优质的香菇。
二、代料栽培的工艺流程代料栽培是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香菇培育的方式,其工艺流程分为发酵原料的处理、配料、拌料、堆菌、覆土、培养、采收七个步骤。
1.发酵原料的处理:选择适合的有机废弃物,如麦秆、稻草、玉米杆等,进行粉碎和堆肥处理,以便提高原料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配料:将处理好的有机废弃物与香菇菌丝料配比混合,形成发酵原料。
3.拌料:将配好的发酵原料与适量的水混合拌匀,形成适合培育香菇的发酵基质。
4.堆菌:将拌好的发酵基质堆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按要求添加适量菌种,进行适当时间的堆菌发酵。
5.覆土: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将发酵好的基质表面覆土,以便香菇菌丝扎根和生长。
6.培养:将覆土好的基质放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促使香菇孢子发芽并生长。
7.采收:待香菇长出丰满的菌盖后,适时进行采收,注意不要破坏菌丝。
椴木香菇栽培技术

椴木香菇栽培技术
椴木香菇是一种优质、高产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以下是椴木香菇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椴木香菇的栽培需要建立适宜的菌种繁殖室、菇房和配套设施,选择合适的地点和环境条件有利于菇体生长和产量提高。
2. 菌种选择:菌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同时,菌种的选取也要注意其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
3. 培养介质:椴木香菇的培养介质一般采用稻草、麦秸等秸秆类材料,也可以加入一定的粉料和石灰以调节其pH值和营养含量。
4. 培养环境:椴木香菇的培养环境要求温度适宜、湿度合适,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以促进菇体的生长和发育。
5. 病虫害防治:椴木香菇的病虫害主要有白蚁、蚜虫、蜘蛛等,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6. 采收与销售:椴木香菇一般在菇体长到成熟状态后采摘,采收后要及时处理和包装,保证其质量和口感。
销售渠道可以通过市场和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
以上是椴木香菇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爱好者和从事菇农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1 -。
香菇椴木栽培方法

香菇椴木栽培方法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香味。
它可以在室内环境下栽培,而且椴木是一种比较适合香菇栽培的材料。
下面介绍香菇椴木的栽培方法。
1. 选择好质量的椴木原料:椴木原料应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树木。
最好选择直径适中、刚伐的椴木材料。
在选择时要注意材料的质地是否坚硬,有无病虫害等问题。
2. 处理椴木原料:将选好的椴木原料进行处理,包括去皮、截割等。
去皮可以使用刨刀将表皮刮掉,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截割时要根据栽培的需要进行,通常将椴木原料截成适当的长度,以便于栽培或埋料时使用。
3. 准备培养包料:将香菇菌种培养在适合的菌袋中,制作成培养包料。
培养包料要由适当的有机质和水分组成,如木屑、麸皮、菜渣等。
制作时要充分混合,并保持适当的湿度,以便于香菇菌丝生长。
4. 椴木栽培池准备:选择合适大小的栽培池,清理干净,并做好消毒处理。
消毒可以使用石灰水或草酸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浸泡,以杀灭有害细菌。
5. 填料:将准备好的培养包料填满栽培池,注意要均匀分布,不要过于密集。
填料时可以适当压实,以便于栽培后的稳定。
6. 香菇菌种接种:将培养好的香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填好料的栽培池上。
接种时要注意不要将菌种集中在一处,以免产生不均匀的生长。
接种后可以轻轻覆盖一层培养料,以保持适当的湿度。
7. 养护管理:栽培池接种后要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培养,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
同时要定期喷水保持湿度,对防止发霉、感染病虫害等有一定的作用。
8. 收获:香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0-30天左右,当香菇的菌盖发育成熟后,可以开始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将香菇整株拔起,不要只采摘菌盖。
收获后,可以重新填充培养料,进行连续生产。
以上就是香菇椴木栽培的方法。
香菇栽培相对简单,只要掌握好栽培的基本要点,就可以成功地种植出香味浓郁、口感鲜美的香菇。
希望这些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香菇椴木栽培方法

香菇椴木栽培方法香菇椴木栽培方法是一种基于椴木为培养基的种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适用于初学者和家庭自用的种植方式。
下面详细介绍其具体步骤。
1.选材选用直径在20cm以上的椴木作为培养基。
选材时要选择生长在干净、无污染的森林或山区。
2.铺垫褐壳将椴木切成30cm左右的长条,铺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堆放1-2天。
使用褐壳作为铺垫,褐壳层厚度为4-5厘米。
注意不要使褐壳与木材紧密贴合。
3.杀菌消毒将褐壳喷洒适量的液体菌株杀菌剂,均匀覆盖木材表层,以保证培养基的完全无菌。
在进入清洁室后,使用消毒剂对清洁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4.接种在清洁室里进行接种。
将香菇菌种均匀撒在褐壳上,用筒子按压均匀,使菌种与褐壳充分接触。
注意接种时要穿戴手套,避免接触到培养基。
5.培育将接种好的椴木搬入无菌室内。
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同时,要注意18-20天的日光照射,使接种处的菌丝快速生长。
在菌丝生长到指定长度后,要适时进行补貼土作业。
6.开袋子当香菇完全长成,菌丝已经覆盖了整个袋子时,要在穿手套的情况下剪开袋子,使香菇曝露在空气中,增加空气交换。
同时,将温度调整到15-20摄氏度左右,使香菇能够充分成熟。
7.颜色修饰当香菇完全成熟,表面颜色呈现出深褐色时,要对其进行颜色修饰。
方法是用清水轻轻喷洒在香菇表面上,使颜色均匀、柔和。
8.采收当香菇芽盖到菌盖时,可进行采收。
用剪刀割断菌柄,保证不留菌盖。
一般在采收后,15-20天可重新开袋,进行新一轮的培育。
总结通过香菇椴木栽培方法,可以利用椴木废料,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香菇菌盖。
同时,这种栽培方式还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初学者和爱好者更好地进行香菇栽培。
北方地区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生产周期长 , 生物转化率低 , 受资源限制 , 但品质好 。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袋 料 栽 培
每隔 7 ~ 1 0天翻次堆逐渐降低袋层 高度 , 轻度污染处 及时
注射杀菌药液 。
9 . 3 增 氧
生 产 周期 短 , 生物转化 率高 , 资源丰 富 , 方 法 简 单 。 占香 菇总产量的 8 0 %以 上 。 2菌 种 选 择 选 择抗杂 性强 、 吃料快 、 朵 形好 、 转化 率高 、 菇 潮 明 显 且 集 中 的 优 良 品 种 。如 C r 0 2 、 C r 0 4 、 L 2 6 、 香7 、 台香 、 武香 1 号、 香菇 8 6 7 、 香菇 9 3 7 等 。数 量 : 按5 %的接 种 量 计 算 用 种 量 。 2菌 种工 艺流 程 出菇 管 理 ( 5 0~6 O天 ) 一栽培 袋制作 ( 3 0天 ) 一 栽 培 种 制 作( 3 0 天) 一原种制作 ( 7 ~1 0 天) 一母种制作 。 3栽 培季 节 的确定 北 方 一般 夏 秋 7 ~ 8月份 制 作 栽 培 袋 , 1 0月 份 出 菇 至 明 年 的 6月 。 最好在蔬菜淡季 、 年节上市 , 价格高。 根 据 不 同地 区 , 不同温度而定栽培品种 , 可进行周年生产 。 4栽 培工 艺流 程 培 养 料 的配 制 一 装 袋 一 灭 菌一 打 穴 接 种 一 发 菌 管 理 一 转 色 管 理 一 催 蕾 一 出菇 管 理 一 采收 一 间 歇 期 管 理 。 5配 制 培 养 料 配方一 : 木屑 7 6 %、 麸皮 2 0 %、 石灰 2 %、 石膏 1 %、 豆粕 1 %、 尿素 0 . 5 %; 配 方二 : 木屑 5 0 %、 玉米芯 3 0 %、 麸皮 1 5 %、 石灰 2 %、 石膏 1 %、 豆粕 1 %、 尿素0 . 5 %。 按 配方 选 料 , 称料 , 拌料。 要 求含水量 6 5 %一7 0 %左右 , 手握 中等用力 , 指缝见水不滴下 , 握 之成团松 之即散 。培养料需要预先预 湿 , 拌料要均 匀 , 不匀易 造成灭菌不彻底 ; 闷堆 1 ~ 2 天, 防酸败加 0 . 5 % 1 % 石灰 ; 加入 定 剂量 的杀 菌 剂 , 用0 . 1 %多 菌 灵料 拌 匀后 , p H 7 . 0左 右 。 6装 袋 材料 : 采 用低 压聚 乙烯 袋或聚 丙烯 袋 ; 规格 : 1 5  ̄ 1 7 ×5 5 厘米 , 厚为 0 . 0 4 厘米 筒 袋 ; 装量: 每 袋装 干料 1 . 2  ̄ 1 . 5 公斤 ; 方法 : 有 手 工 装袋 和机 械装 袋两 种 。8 0 0 袋/ 小时 , 要求 6 人, 装料 1 人、 传袋 1 人、 扎口3 人、 投料 1 人 。要 求 先在 一端 用线 绳 扎 紧 , 袋 底部 要撑 起直 立 , 袋要 装紧 , 压实 , 装到 1 / 5 时, 压 平表面 , 再用线 绳扎 紧 。 7灭菌 高压 : 采用 0 . 1 3 7 Mp a ( 1 2 6  ̄ ( 2 ) 2 6小 时 ; 常压 方法 : 攻 头 5小 时 内 达 到 1 0 0 q C, 控 中稳在 1 0 0  ̄ ( 2 , 1 5小 时 左 右 , 保 尾 猛 火 攻一阵停 火 , 闷 一 夜 出锅 。注 意 : 勿降 温 、 勿 干锅 , 出 锅 用 消 毒 周转筐运入培养室 内 , 冷却至 3 0  ̄ C 后接种 。 8接 种 消 毒 接 种 前一 天 对 接 种 室 、温 室 或 大棚 进 行 熏 蒸 杀 菌 , 再 对手 、 腕、 接种服 进行消毒 , 菌 种 袋 外 壁 用 高 锰 酸 钾 水 浸 泡 或 酒 精 球涂 擦 消 毒 。 要 求采 用半 开 放 式 接 种 , 料 温 降 至约 3 0 q C 接 种, 要快 , 三人 一组 , 一 天大 约 接 3 5 0 0袋 。 方法 : 破 袋取 种 , 再 用 锥 形 棒 扎 一面 3穴 或两 面 5穴 , 穴深 3  ̄ 5 厘米 , 径2  ̄ 3 厘米 , 用 手 将 菌 种快 速 接 入 穴 内 。接 菌 后 的 菌袋 套 上 筒 袋 , 搬 到 发 菌 室 中进 行发 菌 。袋 与 袋 之 间井 字 型 摆 袋 , 防 止 相 互挤 压 。 9发 菌期 管 理
香菇的段木栽培

香菇的段木栽培
接种后,为使菌丝迅速定植,并向形成层蔓延,必须将菇木堆叠起来.经常采用的堆叠形式有“井”字形、“屋脊”形、“鱼鳞”形等。
在比较潮湿的场所,通常采用“井”字形和“屋脊”形,堆高1.5-1.6米,下部用石头垫底,距地面20厘米左右,上面用枝叶、草帘等覆盖。
每隔1-2天喷水一次,每周翻堆一次,把段木调换一下位置。
这个阶段以保持堆中温度为主,促使菌丝定植生长。
接种后10-15天,检查菌种恢复成活的情况。
如果接种穴内菌种的白色菌丝已向周围的木材中蔓延,则说明菌种已成活定植。
如因干燥等原因造成的死穴,30天内可以补种。
当检查接种成活之后(一般在接种后15-20夭),就可以去掉塑料薄膜,堆上覆盖一层茅草即可,并把菇木堆叠在比较空旷通风的场所。
这阶段主要以保湿管理为主,以促进菇木中菌丝向纵深蔓延。
在这个阶段,每隔10-15天必须进行一次翻堆,将菇木上下调换一下位置。
这一阶段是香菇段木栽培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其时间也较长,从3月底到11月份,约有6个月左右。
这期间香菇菌丝在菌材中生长蔓延,分解木材并积累养分。
这期间的管理主要是使菇木保持适当的水分,特别在连续干旱炎热的日子里,每隔2-3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淋l-2小时。
- 1 -。
怎样种植椴木香菇

怎样种植椴木香菇椴木是一种上等木材,具有油脂,耐磨、耐腐蚀,不易开裂,木纹细,易加工,韧性强等特点。
用它来种植香菇效益好,产量高。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椴木香菇的种植方法。
椴木香菇的种植:椴木准备凡属于阔叶树种均可栽培香菇,但以青岗木、小橡树、大叶炮等树种产量高。
砍树一般在立冬至立春之间最好,树砍后尖应向后山倒,这样能保持主杆养分不外流。
等过半月再进行剃枝,随后截成1米的小段,截面用浓石灰水消毒处理一次,再以“井”字型架晒,晒至椴木两端有细短的裂纹,含水量再50-55%左右即可点种。
椴木香菇的种植:菌种保管购买优质菌种,菌种购回后应放于低温、无光、通风、卫生的室内保存,严防瓶(袋)破烂,严禁放于高温和不清洁处与农药化肥混存。
椴木香菇的种植:菇场选择海拔以500—1000米左右,但以二山沟、竹林、树林、二荒地最好。
光照与木耳场地有区别,要七阴三阳,或更阴些,有散射光即可。
土质以砂纸土壤,即利水,又能保湿最好,需靠近山泉、水井、小溪,便于喷水管理,但必须避开积水场地。
椴木香菇的种植:点菌一般气温在5℃以上即可点菌,但以“雨后初晴”时点种产量高,杂菌污染少,切意在烈日下或雨天点种,以防菌种干燥或被雨水灌进接种穴。
通常用电钻或14—18毫米的皮带冲或电钻打孔,孔行距(7—8)*(5—6)厘米,孔深3—4厘米,每架用菌种10—12袋,点菌后用树皮盖盖口。
当日打孔,当天点种,封盖后并上堆发菌。
椴木香菇的种植:发菌接好种后将菇木堆成“井”字型,每层5—6根,高三尺左右,或履瓦式堆码。
温度低可用薄膜盖堆,气温在10℃以上时,盖少量茅草或树叶。
每隔15天堆翻一次,将上下内外调换位置,翻堆时掌握菇木干湿酌情浇水,一般菇木含水量保持在55%即可。
阳光直射的菇场,堆码好后可用太阳网或树枝搭荫棚,调适宜阴度,做到三阳七阴、三种七管。
椴木香菇的种植:出菇管理一般从接种到出菇约6—12个月左右,有条件的地点实行两场制,分养菌场和出菇场,出菇场需较阳一点(6阴4阳),春天点种的早熟品种,传菌良好的,秋天可有“报讯菇”出现,这时可进行起架,立架后每隔半个月翻棒一次,逢下雨时,可将菇木平铺于地面,初晴后再进行立架,菇木受到温、湿的刺激,几天后便能形成子实体。
椴木香菇栽培技术流程

椴木香菇栽培技术流程椴木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将介绍椴木香菇的栽培技术流程,希望能对广大种植者有所帮助。
1. 选择良种椴木香菇的栽培首先要选择适合的良种。
优质的良种能够保证菇种的质量和产量。
通常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菇种进行繁殖。
2. 制作菇种制作菇种是椴木香菇栽培的重要步骤。
首先,将新鲜的椴木香菇菌盖采摘下来,放入无菌瓶中培养,培养基可以使用玉米粉、小麦麸等物质。
然后,将培养好的菌丝移植到菌包中,培养出菌包内的菌丝。
3. 准备菇床材料椴木香菇的栽培需要准备适当的菇床材料。
常用的菇床材料包括蘑菇渣、绿豆秸秆、木屑等。
这些材料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潜在的病菌和害虫。
4. 堆积菇床将准备好的菇床材料进行堆积,形成适当大小的菇床。
堆积时要注意材料的湿度,保持适度的湿润度,以利于菇丝的生长。
5. 播种菌丝将制作好的菌包切开,将菌丝均匀地撒在菇床上。
注意要保持一定的密度,不要撒得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
6.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椴木香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首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0-25摄氏度之间。
其次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在80%-90%之间。
此外,还要注意通风和光照,保持适度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7. 喷水保湿椴木香菇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可以使用喷雾器进行喷水保湿,保持菇床的湿润度。
喷水时要注意均匀喷洒,避免过多或过少。
8. 定期翻堆椴木香菇的菇丝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翻堆。
翻堆可以促进菇丝的均匀生长,避免菇丝过于紧密或过于松散。
9. 采摘和储存当椴木香菇的菇盖完全展开,菇柄变得细长时,即可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菇体。
采摘后,可以进行初步的清洗和整理,然后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
以上就是椴木香菇栽培的技术流程。
通过合理的选种、制种、菇床准备、播种、环境调控和采摘储存等步骤,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椴木香菇产量。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菇农们提高椴木香菇的栽培效果,取得丰收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段木花菇栽培技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包括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林区,由于受日本海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对森林发育有利。
但冬季气温偏低,1月份多为-10℃以下,无霜期只有115—150天,北部地区更短,很难进行露地栽培香菇,但森林贮量丰富,地形复杂。
区内又分南北二部分,南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山脉为长白山,山势平缓,由于纬度偏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积温为2300—3000℃,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土壤肥沃,局部地区小气候优越,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可以栽培香菇。
这个地区林区内量的废弃材,均可加工成木屑等进行人工室内栽培或室内发菌,露地出菇。
段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主,必须十分巧妙地利用气候资源,以求有较高的花菇产出率。
本文考虑东北属于规模性开发之新区,除一些常规技术,如菌种生产等不作细述之外,对区域性栽培可行性开发试验;区域性小规模和大规模开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意见和技术方案。
但在实际应用上,还须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第一节严寒干燥,可以出花菇东北地区,冬春的严寒,夏日的干燥,就香菇生物学特性而言,是无法适应的。
所以上百年来,中外学者对此都将其作为非段木香菇露地栽培区。
但是,从人类利用环境和生物的生存适应这二者出发;尤其是香菇生产,具有从逆境、即非其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正常环境——培育其形态变异之花菇——以提高其商品价值这一特点,因此,在东北地区发展花菇生产,具有比南方传统菇区更有利的条件和更重要的意义。
一、香菇菌丝有极强的抗低温能力人们最担心的是-20℃~-30℃的气温环境下,香菇菌丝体能否生存?香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5℃,几乎停止生长,15℃以上生长加快,24~27℃生长最快,30℃以上停止生长。
香菇菌丝耐低温,中村克哉(1981)报导,纯培养菌丝体在-20℃,经10小时不会死亡,在-5℃经8周,在-19℃经10天不会死亡。
菌丝体在段木之内受树皮的保护,可耐受之低温能力更强。
低温期间,东北大地白雪覆盖,积雪在低温之下,不会溶解,菇木尚未受冰冻之害,菇木内香菇菌丝所感受之温度,比气温高而稳定,亦无干燥冷风之害,安全越冬,不成问题。
二、香菇子实体在逆境中可以花菇形式生存近年来,牡丹江地区已成功地发展了段木香菇的露地栽培,5-6月份所出似乎100%为花菇,(但因某些大菇场采、烘不善收得率仍很低)其原因:1、日照时间明显长于南方传统菇场,极有利于段木内菌生和长发育。
2、无霜期短,冬春低温严寒大雪覆盖,菇木在长达200天的时间内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树皮受外界环境人为活动的损害极少,特别受病、虫、鸟、兽危害极轻,所以从外观上,树皮的完整度,新鲜度,东北菇场明显优于南方。
3、七月份平均气温低,决定了东北菇场其时正为出菇大好时光。
南方菇场七、八月份一般为27℃—29℃,不能出菇,而段木还须承受高温烈日摧残,徒增遮荫覆盖之难度。
4、5—9月出菇,正可以鲜菇外销弥补南方鲜菇之不足。
5、所不利者,降水量低于南方菇场。
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如增加菇木触地吸水保温时间和次数;增加喷灌、浸水设施等。
三、确立“以生产干、鲜花菇为主,高起点、以质取胜”的方针。
1、降水量严重不足。
在技术上必须采取菇木倒地保湿等措施,同时在选择菇场上注意水源条件,在器具上配备浸水摧蕾等调控水份所必须的用具,潜水泵等。
2、空气过份干燥。
5、6月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50-60%,这对自然发生花菇十分有利,但须保持菇木内湿外干,使菇蕾能破树皮而出。
3、秋季多雨出菇期,以鲜菇外销为目标,进行管理。
但东北气候,雨后空气湿度亦不高,常会降至60%以下这一特点,也可采取避雨的措施,增加花菇产出率。
因此,在技术方案和目标管理上,应确定“以干花菇和鲜菇为主,高起点地发展,以质量取胜”的方针,不能走先发展再提高;先数量后质量;先大上再提高这条路。
第二节依气候带划分风险试种和栽培适宜区一、香菇生长发育的气候因素东北林区受日本海影响,局部地区尽管纬度偏北,但气候因素十分复杂,非单纯以地理坐标可以划分其适宜栽培区。
但按与香菇生长发育最为密切的几个因素来分段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这些因素是:地面稳定解冻期;年均春季终霜日期,亦即≤0℃;秋季最早骤然降温日期;积雪初终间日数;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等因素。
但具体到一个区域,其各项因子又交叉影响,必须具体分析。
如黑龙江省嘉荫县为伊春市以北,纬度48度50分,从地面稳定解冻期看,大部份地区为4月12日,属风险较大地区;从秋季骤然降温期看,为9月11日,明显属于风险栽培区。
但其境内部份地区稳定解冻期为4月11日,小气候宜于栽培,应属部份适宜栽培区。
因此,以下之指标定位仅作参考。
附表9-1东北香菇露地花菇栽培区适应性评估气候指标栽培适宜区有风险栽培区不宜栽培区1、地面积雪解冻期2、年均春季终雪日期≤0℃3、秋季最早骤然降温日期4、积雪初终间日数5、一月平均气温6、七月平均气温4月11日5月11日9月21-10月1160天以内-20℃20℃4月15日5月11-5月219月11-9月21180天-22—-26℃18℃4月21之后6月1日9月1日200天-26℃以上18℃以下二、适宜栽培区这个地区基本处于北纬40度30分-46度之间,南北跨越480公里,区内气候差异很大,但其区域内自南至北,均有栽培成功之实例。
除北纬45度-46度这一地区局部气候条件较特殊,必须先以小量试种之外,一般不存在气候因子造成失败。
在这一栽培区内,以牡丹江为介(北纬44度51分,东经129度55分)其南部,包括辽宁、吉林二省的广大地区,已有大量栽培成功之实例。
牡丹江市郊、林村林场及三道关林场,自91年开始,已投入规模生产,笔者与该市中外合资顺昌食用菌公司(现黑龙江省小雨点集团前身)科研人员,曾多次亲临小兴安岭余脉,在完达山包围之中,从1992年起试种段木香菇,已获成功。
1996年止共投入段木达34000立方米。
至于辽宁省,1993-1996年,宽甸、新宾、桓仁、清原、岫岩、抚顺县即已开始栽培,数量达5000多立方米。
宽甸县刁平,周期立方米单产达22公斤,平均花菇率20-30%。
三、有风险栽培区北纬46度-50度偏北有风险香菇栽培区。
这个地区阔叶树资源丰富,气候因素复杂,越是偏北风险越大,必须采取自南而北探索前进的方法发展段木香菇。
由于局部地区小气候,适宜香菇栽培,应在选择菇场上趋利避害,充份加以利用。
四、暂不宜栽培地区此一地区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地区,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年均气温-20℃--5.6℃,年积温仅1100-1700℃,不宜栽培香菇。
若将其定为北纬50度以上,则其中之黑河,加格达奇等地区阔叶林较丰富,可进行露地段木香菇试种。
木屑栽培可在室内发菌,五月份以后露地出菇。
第三节菇场与菇树选择一、中心菇场的选择选择菇场有两个含义,一是经营管理上有利;二是符合香菇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使能获得优质高产。
经营上有利,即选择一个中心菇场,使经营管理优势能充分发挥,因此对诸如土地使用费、交通运输、水电设施、居住条件、菇木价格、劳动力市场、看守防护上的有利等,均应作充份评估。
二、常规山林菇场的选择1、选大山中部向阳地方。
这种地方由于山地的垂直气流交替,至夜晚气温下降大,有一股微风时时在吹拂菇木,杂菌难以发生,而香菇菌丝生长良好。
高山或山顶上,一般土壤瘠薄,蓄水力差,气温较低,风势大,保温保温困难,菌丝生长不良。
平坦的山中,如果空气流通,也可以选作菇场,方向以朝东、南较好,最好是东南方的向阳坡。
正北向,日照不足,寒风袭击,不应选作菇场。
由于东北地区7、8月无高温烈日,且落叶松遮荫条件较好,夕阳西下时的照射不至损伤菇木。
某些近水源的平坦场地,虽是朝西或南西方向,但无寒风直袭,也无烈日直射,亦可选用。
2、选择场地要十分重视水源条件。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矛盾的解决有赖较好的水源条件:如抽水喷灌,或是浸水催蕾。
水源条件差应以人工满足这些条件。
3、遮荫树:必须选择针叶树遮荫,如落叶松林更佳。
东北林区的人工落叶松林较理想。
遮荫树之郁闭度以80%左右为宜,过密的可适当疏伐。
4、按树种选择菇场,以节约集运劳力。
也可人工搭建荫棚。
上述常规山林菇场选择,均考虑了菌丝培养阶段和子实体发生阶段对温、湿、光、空气诸条伯的要求。
类似这样条件的菇场如不易选择,应以人工补充其不足。
同时,如将菌丝生长发育阶段的场地(发菌场)与子实体发生场地(出菇场)分开安排,容易处理,也有利于提高质量。
第三节以柞木为主,充份利用枝桠废材一、柞木为最佳菇树东北菇场树种较南方简单,大部地区以柞木,即蒙古栎为主。
蒙古栎为壳斗科,麻栎属,学名为:Q.mongolica;此外,尚有壳斗科,麻栎属的辽东栎,亦称辽东柞,学名为:Q.liaotungensis;槲栎(Q.aliena);除以上三种栎木即柞木外:榛科,鹅耳枥属的千金榆(C.cirdata)亦为优良菇木树种。
白桦、风桦、色木、椴树等树种不宜作当家树种,但可试种。
以上树种树龄以20年以上的较好,树龄越大,积贮的养份多,易生花菇。
幼龄树不耐腐,产量低。
二、充份利用枝桠材、小径材、烂心废材传统的砍花栽培,由于其处资源丰富,交通不便,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为使劳动效率提高,都将枝桠材废弃山林。
菌丝播种法之实践证明,只要能在其菌丝发育和子实体生长时,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则在任何枝桠上,都能生长香菇。
就单位产量而言,每个立方米菇木,大径材之产量不如小径材。
大径材如30厘米以上,一者笨重,管理不便;二者树皮的表面积不如小径木。
在小径材利用上,韩国人取小头直径5厘米以上;而日本人则以5厘米开始使用。
我们提倡自4厘米以上,不论多么细而弯曲,应一根不丢。
重点林区林业部门收购杂木剩下的枝桠、梢头木、废材数量很大,但大多在夏秋季,这个伐期所砍树木皮层极易剥落,不利香菇栽培。
考虑到有效地利用枝桠废材,如果将收购杂木时间安排在冬末及春季,那末两者矛盾亦可解决。
三、休眠期砍伐伐木还须与接种期密切配合。
休眠期砍伐,有利萌芽更新,树皮不易剥落,营养丰富。
抽芽后不能再伐。
第四节品种选择与桉种安排一、品种东北地区,地域辽阔,不能以一、二个品种当家。
三省境内现有菇场数十处,由韩国人引入之“山林一号”、“山林二号”以及日本“908”等均能适应高寒地区栽培。
从子实体发生情况看,头年4月播种,次年5-6月份即能少量出菇,花菇率因气候而异,一般可达80%以上,且柄短肉厚、肥大、可作鲜菇外销,亦可烘干。
该品种原为日本北海道栽培,经韩国栽培后,以原种进入中国。
除上述品种外,亦可选南方传统菇场常用之241、7410等中温偏低及中温偏高品种。
7410朵大内厚在8-20℃范围内出菇良好。
二、接种期与接种方法东北林区接种期因气候关系,较南方为迟,一般自四月至五月,秋冬季因自然气温过低,接种后菌丝体在已受损伤情况下,难以定植生长,徒然增加其越冬难度,不宜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