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__要素市场均衡理论
微观经济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大纲一、引言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个体经济单位行为以及这些单位如何在市场中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运作机制,旨在解释资源如何在个体之间分配以及价格如何形成。
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并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需求与供给(一)需求1、需求的定义和影响因素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2、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一般来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3、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价格、收入等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
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
(二)供给1、供给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2、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一般来说,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3、供给弹性供给弹性衡量的是供给量对价格等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效用与边际效用1、效用的概念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二)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1、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2、预算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第八章 完全垄断市场

原则
|Ed|<1时,垄断厂商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
|Ed|>1时,垄断厂商才有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Ed
Ed 1
Ed 1
AR
Ed 1
Ed 0 MR a 2bQ
TR
Q
Q
五、成本加定价原则
根据 MR(Q)=P(1- 1/|Ed| )=MC(Q)可得:
以上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所做 的分析,对其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也同样 适用。只要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的厂商的各种 收益曲线就具有以上所分析的特征。
四、利润最大化
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
max R(Q)-C(Q)
MR(Q)=MC(Q)
即:MR(Q)=P(1- 1/|Ed| )=MC(Q)
MR
y** Q
MC
D( AR)
短期内垄断 厂商既可能 盈利也可能 亏损
y Q
( p , Q )为最佳的价格 产出组合
* *
盈利状态下的短期均衡
P C R
SMC SAC
P0 d ( AR ) MR
均衡条件 MR = SMC
O
Q0
Q
亏损状态下的短期均衡
P C R
SMC SAC
P0 d ( AR ) MR O Q0 Q
故若 ed 1 ed 2 , 则P P ; 若 ed 1 ed 2 , 则P P 1 2 1 2
1 1 ed 2 P1 1 P2 1 ed 1
例题: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
二、一级价格歧视
中国大学MOOC《微观经济学》习题集(下)

中国大学MOOC《微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八至十讲要素市场、市场失灵、现状与前沿2017.10.9-2018.1.10 第七次开课武汉大学文建东教授包含课堂问题、随堂测验题、单元测试题、期中期末考题第八讲要素市场理论01.一般来说,居民户可能既是消费者又是要素的提供者。
正确答案:A、√02.要素的需求来自于居民户的效用最大化。
正确答案:B、×【供给来自居民户效用最大化,需求来生产者利润最大化】03.下列哪些可以被看作是生产中的要素()A.资本B.劳动C.土地D.企业家的才能04.厂商有可能在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都是垄断者。
正确答案:A、√05.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即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从它向另一个市场供给物品的决策派生出来的。
正确答案:A、√06.关于要素需求的性质,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有()A.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B.各种要素需求是相互联系的。
C.各种要素的价格决定相互影响。
D.以上说法都对。
07.按照定义,边际收益与边际收益产品都是指收益的增加量,前者是由产品增加带来的,后者是指要素投入增加带来的。
正确答案:A、√08.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值两个指标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适应场合不同。
前者适应所有的市场结构,后者只适应商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是前者的特例。
正确答案:A、√09.厂商如何确定对要素的需求,只需要考虑生产要素市场的市场结构,不需要考虑商品市场的市场结构。
正确答案:B、×10.假设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工资率为35,商品价格为10。
厂商投入1,2,3,4,5 单位的劳动时,产量分别是10,18,24,28,30.则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该厂商应该投入多少单位的劳动?MRP=VMP=W,L=411.假设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商品市场垄断,工资率为50。
当厂商投入1,2,3,4,5 单位的劳动时,产量分别是10,18,24,28,30,商品价格分别是15,12,10,9,8。
埃奇沃思盒状图

v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 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 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 检验。简言之。所研究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或者说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是如何 解决”的问题。例如,我们上节中,从一系列 假定出发,说明了整个经济体系中存在这样一 组价格,使得所有商品的供求都恰好相等。
2、前面关于商品市场或者生产要素市场的局部均衡问 题讨论是建立在两个假定基础上:
⑴假定商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常 常将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 以研究。
⑵在一个独立的商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中,该市场商 品的需求与供给仅仅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其本身价格的变化,其它 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
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即使确实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即存在着一组价格, 能使每一个市场的供求相等,还有一个问题须要解决: 实际的经济体系是否会达到这个一般均衡状态呢?
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使得所有市场都达到 供求一致,则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经济体系当然就处 于一般均衡状态上不再变化。但是,如果现行价格并 不等于均衡值呢?这时,麻烦就可能出现:实际的交 易可能会发生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交易者并不 知道均衡价格在什么水平上;或者,他们可以通过价 格的不断调整来确定均衡状态,但这种调整过程也许 需
在交易点上,两种商品X和Y的边际 替代率相等,两个交易者A和B的两种商 品边际效用MUx、MUy之比也相等。
Y商品
X商品
乙
I乙1 D
I乙2
E
I甲2
I甲1
甲
X商品
Y商品
消费者甲和乙都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把这些无
差异曲线相切的那些点相连,可得到一条甲和乙消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习题答案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
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
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第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
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解答:从表面上看,完全竞争企业(实际上也包括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决策要做:第一,购买多少要素?这是所谓的“要素需求”问题——使用多少要素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第二,生产多少产量?这是所谓的“产品供给”问题——生产多少产量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
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要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则产品供给常常就不得不减少;反之,如要增加对产品的供给,则要素的需求常常又不得不增加。
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生产函数:Q=Q(L)。
这里,L为企业使用的要素数量(如劳动),Q为使用要素L所生产的产品数量。
第五节 市场均衡理论

(3)讨论长期中的市场价格。在短期中我们可以看到, 随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市场短期均衡价格会下降或 上升。但是,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不再进入或退 出,价格将稳定不变。 如果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保持 不变,则称这个行业为成本不变的行业;如果随着行 业规模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递增,则称该行业为 成本递增行业,也称该行业存在着外部规模不经济; 如果随着行业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递减,则称该 行业为成本递减行业,同时称该行业存在外部规模经 济。
表5-3 某垄断厂商的收益表
商品销售 量(Q) 商品价格 (P)
1
11 11
2
10 10
3
9 9
4
8 8
5
7 7
6
6 6
7
5 5
8
4 4
9
3 3
10 11
2 2 1 1
12
0 0 0
平均收益 (AR)
总收益(TR) 11
20 27 32 35 36 35 32 27 20 11 9 7 5 3 1 -1 -3 -5 -7
P1
0
Q1
Q2
Q3
Q
P=MR=AR 图1-17 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产量的确定
(a) 图描述了市场的均衡状态பைடு நூலகம்P*是市场均衡价格;
P S P SMC SAC
P* D 0
AR AC Q 0 Q* (b)厂商
D=AR =MR
Q
(a)行业
(b)图表示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最优产量, 即厂商选择的Q*使得MR(Q*)=MC(Q*)。
价 格
D
s
0 数量
图2.5 市场均衡的决定
埃奇沃思盒状图课件

例:牛肉价格上升会引起猪肉需求发生变化, 会引起孜然需求生变化;
例:照相机、胶卷、电池的价格关联变化
2、就生产要素市场而言,生产要素体系内部的 价格决定与需求是相互影响的。
A要素价格上升会引起其互替要素B与互补要素C
的需求曲线及其价格发生变化;而B、C的需求
变化又反过来影响A要埃奇素沃思盒的状图价格变化;
第三篇 市场经济问题研究
一般均衡理论(12) 1、效率与公平问题
福利经济学 (12)
2、市场失灵问题
不完全信息 (13) 外部经济 (14) 公共产品 (15)
3、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政府干预问题(16)
埃奇沃思盒状图奇沃思盒状图
2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埃奇沃思盒状图
8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推导
一般均衡理论是与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 的名字相联系的。他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考察了社会 经济系统个部门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边际效用的基 础上建立了第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因此,一般均衡理 论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在一般均衡分析的论证过程中,依照局部市场均衡的思 路进行研究。他认为:在理论上存在这样一组价格,对 于这样一组价格,市场供求双方也均表示认可,从而形 成一般市场的供求均衡。
要很长时间,在其完成之前不能保证不发生交易。一 旦发生“错误”的交易,则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 就未必能成立。
埃奇沃思盒状图
10
如,这次危机世界对中国需求减少, 靠国内扩 大内需可以消化吗?每年我国出口约10万多亿, 国内消费也就10万多亿,90年代形成的巨大产能 本来是对全世界配置的,
2008年全国服装206亿件,60亿双鞋、6亿部手机、 6亿台电风扇等,靠居民无法消化。出口下降 将导致大量产能过剩,若中国出口增长为零, 将影响GDP2个点,若-10%影响3个点,中国政 府有能力制止经济下滑,但要高增长不太可能。
第八章经济增长理论

2、产出是资本的函数
产出增长率唯一地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
资本存量
产出和收入
资本增量
储蓄和投资
3、基本方程
设人口增长率n=△N/N, 人均产量= y=Y/N ,人均资 本= k=K/N。s是储蓄率,S=sY。两部门经济中,I=S。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δK(0<δ<1)。 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K =I-δK的增加量 。 所以△K = sY-δK,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 同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
3)经济含义:经济增长无法用资本和劳动贡 献加以说明的“余值”则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
gA = g -αgN -βgK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别人进步了,自己怎么办?
不能眼馋别人,而是寻找追赶的途径。
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并度量它们 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以寻求促进经济加速增长 的途径与方法。
长率必须等于储蓄率与资本-产出比之比。
3、模型推导
1)边际资本-产出比等于原有的资本-产出比, 即ΔK / ΔY = K / Y = k。
2)折旧等于零,则当期投资 I 等于当期资本 增加量ΔK;如此则有I / ΔY = k,或I = k·ΔY。
3)S = sY。 4)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为:I = S 。 5) 联立方程组,得到k·ΔY = sY 即ΔY/Y = s/k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
1、模型的假设
1)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以 改变。
2)规模收益不变,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3)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节作用。
因而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 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4)存在着技术进步,但它是一个有着固定趋势的常数。 技术进步是中性的,不改变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即产 出的规模不变。 5)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