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配套单元测试卷六年级上册全册+答案

苏教版数学配套单元测试卷六年级上册全册+答案
苏教版数学配套单元测试卷六年级上册全册+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

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时安排: 14课时 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 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三个面。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 形如ax ±b=c 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时,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注意两边要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2、 形如ax ±bx=c 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时,第一步要把x 前面的序数相加或相减,再 在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 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步骤:审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 基本类型:比较大小关系;总数和部分数关系;和倍与差倍关系;行程问题中的关系; 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的关系等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 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a ×a ×6=62a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53表示3个5 3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5 3是多少?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 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

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3、 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 分成最简分数。 4、 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 倒数的认识 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是 分母为1的分数】 3、 1的倒数是1 , 0没有倒数。 4、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 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分数除法 1、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 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 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 3、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 除数。 4、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 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认识比 1、 比的意义: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a:b=a ÷b=b a ( b ≠0) 3、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叫比值。 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4、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 不变。 5、 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了1意外 没有其它公因数。 6、 化简: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比进行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后项变成整数, 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注: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意义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7、 按比例分配问题: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几个部分,求每个部分是 多少,这类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解决方法: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整理

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叫比值。 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了1意外没有其它公因数。 6.化简: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比进行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后项变成整数,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注: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意义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7.按比例分配问题: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几个部分,求每个部分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解决方法: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在1个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中装满球,正好是8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大盒里装了多少个球?小盒呢? 分析:假设6个全是小盒→球的总数比80小,把1个大盒换成小盒球的总数比80少8个→小盒:(80-8)÷6=12大盒:12+8=20检验 先假设→再比较(与条件不符)→进行调整→得出结果→检验 (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2、 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a ×a ×6=6 2 a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3、 体积概念及计算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 53表示3个5 3 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5 3 是多少?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 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 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 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可用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连乘的积作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 分的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 倒数的认识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整数是 分母为1的分数】 7、 1的倒数是1 , 0没有倒数。 8、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 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 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 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 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 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认识比 1、比的意义: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专项复习 解决问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专项复习解决问题 一、填空。 1.古代一个国家,12只羊可换3头猪,9头猪可换2头牛,16只兔子可换4只羊,1头牛可换( )只羊,3头猪可换( )只兔子。 2.▲+◇+◇=7,▲+▲+▲+◇+◇=13,▲=( ),◇=( ). 3.把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表面涂上红色,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以切( )个,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个。 4.一根绳子剪去的长度是剩下的长度的75%,剪去的长度占全长的 ( )/( )。实际比计划增产,计划比实际少( )%。 5.用5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图),大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 ),若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44厘米,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公园里柳树、杨树和槐树一共有250棵,槐树比柳树多30棵,杨树比柳树少20棵,柳树有( )棵,杨树有( )棵,槐树有( )棵。7.下图是用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的几何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8.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26,甲是乙的,乙是丙的,那么甲数是( ),丙数是( )。 9.张叔叔用2160元买了1张餐桌和6把椅子,已知每张餐桌比每把椅子贵480元,1张餐桌( )元,1把椅子( )元。 10.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4:5,那么较大的锐角的度数是( )。 二、选择。 1.下面4个算式中,结果一定等于的是( )(其中□=2○,○>0)。A.(□+□)÷○B.□×(○-○) C.○÷(□+□)D.□×(○+○) 2.在3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乒乓球,正好是6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4个。如果8个盒子全部是大盒,一共可以装( )个乒乓球。 3 1 2 1 2 1 4 1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 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 1dm3、1cm3以及1L、1mL的 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 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体积的意义。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 17课时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2页例1、例2、“练一练”,第4页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立体图形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具准备: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期末复习 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时,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注意两边要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2、形如ax±bx=c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时,第一步要把x前面的序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步骤:审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 基本类型:比较大小关系;总数和部分数关系;和倍与差倍关系;行程问题中的关系;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的关 系等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 它们的表面积】 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a ×a ×6=62a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 盖纸盒等等。 3、 体积概念及计算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53表示3个53 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53 是多少?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 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 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3、 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

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倒数的认识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 换位置。【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 3、1的倒数是1 , 0没有倒数。 4、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 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 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 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 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 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016年最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小结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形体 相同点不同点 关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 长方体 6 12 8 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 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平行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 方体 正方体 6 12 8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完全相同六条棱长都相等 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12条棱有3组,每组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 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2、正方体的展开图 (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见上图 (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2??+?+?= )(表c b c a b a S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或266a a a S =??=表 注意: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在解答时,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那个(些)面。 例如:一个抽屉有5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底面。所以做这样一个抽屉所需要的木板,只要算出这5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通风管顾名思义是通风用的,没有底面。所以只要算四个侧面就可以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2.长方体的特征:(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最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3.正方体的特征:(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6.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7.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a 3 10.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 V=Sh 1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 倍,表面积会扩大n 的平方倍,体积会扩大n 的立方倍。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1.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画图表示12 ×13 的意义: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4.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5.一个数乘真分数(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一个数乘比1大的假分数(比1大的数)积比原数大。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1 一、填空。(20分) 得分 2 1.( )÷20=6÷8=() 24=( ):16=( )% 3 2. 24千克油吃去31,还剩( )千克;如再吃去3 1千克,还剩( )4 千克。 5 3.最大的两位数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0.12。 6 4.41分=( )秒 453吨=( )吨( )千克 7 5.比12平方米多31是( ), 40米是( )米的54。 8 6.2:0.16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9 7.口袋里有7个红球,6个黄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黄球的10 可能性是()()。 11 8.用3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12 是( ),体积是( )。 13 9. 有一筐苹果,卖出41后,又卖出4千克,这时还剩16千克,这筐苹14 果原有( )千克。 15 10.27的92是一个数的4 3,这个数是( )。 16 学校 X X X 班级 X X X 姓名 X X X

二、判断题。(5分) 17 1.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面积想等。( ) 18 2.植104棵树,全部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104%。 ( ) 19 3.甲数的31和乙数的5 2相等,则甲数小于乙数。 ( ) 20 4.甲绳比乙绳长41,那么乙绳就比甲绳短41 。 ( ) 21 5.因为53 =60%,所以53 千克=60%千克。 ( ) 22 三、选择题。(10分) 23 1.一枚硬币抛向空中10次,背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24 A. 101 B. 51 C. 31 D.21 25 2。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 )。 26 A.扩大4倍 B.扩大8倍 C.扩大2倍 D.没有变化 27 3. 六(1)班中男生占52 ,则女生占男生的( )。 28 A. 53 B. 52 C. 23 D. 32 29 4.如果在一个数的后面加上“%”,则这个数就( )。 30 A.扩大100倍 B.扩大10倍 31 C.缩小100倍 D.缩小10倍 32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 第1~2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1~5. 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得出: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 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丨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形体面顶点棱关系 长方体6个至少4个面 是长方形 相对面8个12相对的棱正方体 条长度相等是特殊 的长方6个面完 8个1212条棱长 完全相同 正方体6个正方形 体 全相同条度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m3=1000dm31升=1000毫升1L=1000mL 1dm3=1000cm3 1立方分米=1升 1dm=1L 1立方厘米=1毫升 1cm3=1mL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 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计算公式: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分数乘法 分数与整数相乘及实际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1的量,想单位1的几 分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 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 a3 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V=Sh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则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等的长方形。 3.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应用题。 1.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那么至少需要砌瓷砖多少平方米? 2.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0.5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3.一种牛奶盒长6厘米,宽5厘米,高10厘米。这种牛奶盒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4.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如果用这根铁块熔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一、填空 1. 910 米的23 是( )米; 14 公顷的4 5 是( )公顷。 2. 5 6 与(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1; 5的倒数是( ); 0.25的倒数是( )。 3. 512 小时=( )分 7 20 米=( )厘米 425 吨=( )千克 1 4 升=( )毫升 4.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 9 ,3天看了全书的( )。 5.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 9 。 ( )的人数×5 9 =( )的人数 (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 9 。 ( )的人数×5 9 =( )的人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形体面顶点棱关系 长方体 6 个至少4 个面 是长方形 相对面8 个12 完全相同条 相对的棱 长度相等 正方体 是特殊 正方体 6 个正方形 6 个面8 个12 完全相同条12 条长度 都相等 的长方 体 2、表面积概念及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算法:长方体(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2 正方体棱长×棱长×6 2 a ×a×6=6 a 注:不足6 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3、体积概念及计算 体积(容积) 定义 物体所占空间的形体体积(容积) 计算方法 体积单位进率 3 3 大小叫做它们的长方体积;容器所能体容纳其它物体的 体积叫做它的容正方V=abh V= V=Sh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 m =1000 dm 3 3 1 dm =1000 cm 1L=1000mL 3 积。体3 a =1 dm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3 表示 3 个 3 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 3 的 3 是多少? 5 5 5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 1 的分数】 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可用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连乘的积作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以使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最新)

六年级数学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展示一下你 的数学才华,相信你会十分出色的! 一、计算。(28分) 1. 直接写得数(4分) 12×95= 256÷5 3= 31﹣51= 52+53×32= 0.23 = 2—1%= 13 12÷8= (94-51)×45= 2. 解方程(6分) 6x +2=9.8 x +5 2x=49 1-25%x=0.75 3.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分) 712-(53+75) (34+41)÷92 98÷〔(52+101)×3 4〕 241÷(31﹣12 1) 3×5×(52+32) 65×(18+253)+109 二、填空。(28分) 1. 45米的32是( )米 5 4米是( )米的32 ( )千克比45千克多31 比45千克多4 1千克是( )千克

2. 6÷( )= 5 4=20:(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名称。 9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0 3公顷=( )平方米 4.08立方分米=( )升 小明卧室的面积大约是46( )。 明明家有一个长方体金鱼缸,长60( ),它的左侧面玻璃被打碎了, 要重新配一块大小是14( )的玻璃,这个金鱼缸的容积是( )。 4.38:9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8 5:0.75的比值是( )。 5. 学校图书室有72册绘本童话,二年级两个班每班借走x 本,还剩( )册。 6. 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a 厘米、b 厘米和h 厘米,如果把它的高增加2 厘米,那么体积增加( )立方厘米,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7. 一辆公交车原来有乘客51人,到达中心广场站时上来3名女乘客,现在车 上男女乘客人数的比是1:2,公交车上原来有男乘客( )人,女乘客 ( )人。 8. 明珠城购物中心元旦期间举行促销活动,所有商品降价20%出售,说明现价相当于原价的( )%,原来买一件衣服比现在贵) ()( 。 9. 把一个棱长为4cm 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cm 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 ) 个,若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成为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长是( ) cm 。 10. 在一只不透明的纸袋里放有5个红球和3个黄球,让你每次从中任意摸一个 球(每次摸出的球必须放回)。这样摸1000次,摸到黄球的次数大约占总次 数的) ()( ,照这样推算,在1000次中,( )(选填“一定”或“可能”或“不可能” )摸到红球625次。 11. 右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80厘米,甲与乙的面积比是3:5, 乙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5分) 1.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 ) 2. 把1立方分米的纸盒放在桌上,纸盒占桌面的面积一定是1平方分米。( ) 3. 1米长的铁丝,用去5 3米,还剩40%。 ( ) 4. 李叔叔是植树能手,他每次植树的成活率都达到110%。 ( ) 5. 少年合唱团学员的近视率是12%,象棋队学员的近视率是14%,合唱团近视 的人数一定比象棋队少。 ( ) 四、选择。(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