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4高中地理同课异构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热力环流》4高中地理同课异构说课教学导学案

《热力环流》4高中地理同课异构说课教学导学案

热力环流导学案【第一部分】预习1、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

同一垂直面上近地面的气压值(大于/小于)高空的气压值(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注意:高压和低压一般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概念(相对/绝对)。

2、思考: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有哪些?(1):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空气运动:膨胀上升——溢出,空气减少——气压(升高/降低);收缩下沉——流入,空气增多——气压(升高/降低);3、大气运动的分类: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气流由压区流向压区(类似水往低处流);垂直运动,空气受热会(上升/下沉),空气冷却会(上升/下沉)4、形成降水的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上升运动③凝结核(空气中的尘埃等)。

当饱和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有(上升、下沉)运动时,更容易形成降水。

5、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而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的热源。

【第二部分】读图思考(1)A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2)BC两地空气下沉,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3)这样,ABC三地气压还是一样吗?如何变化?(4)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第三部分】本节课你可能遇见的问题1.海拔、气温、密度、气压的关系?2.上升多阴雨,下沉多晴天?3.为何先有垂直方向空气运动,再有水平方向上空气运动?4.高低压有没有界定范围?5.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什么?为什么?6.近地面的温度高时,那么垂直方向上的空气是作上升还是下沉运动?【第四部分】探究应用海陆风白天,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

古时候渔民出海,什么时间最合适?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要拍摄一幅海风吹拂女主角秀发的镜头,应该选择在白天还是晚上拍摄呢?城市风近地面风由吹向。

与海陆风比较,城市风有哪些不同?为什么?山谷风白天,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

四川巴山为何多下夜雨?1。

高考地理复习——热力环流课件完美版共26页文档

高考地理复习——热力环流课件完美版共26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考地理复习——热力环流课件完美 版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公开课课件】《热力环流》课件

【公开课课件】《热力环流》课件

• 4.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3、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 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该地 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 ; 冷却的是 ,该地空气垂直运动 的方向是 。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填左或 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 画出空气的流动方向。
A
1、假如三地受热均匀
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 点组合而成的面叫等 压面
等 压 面 B A C
2、假如三地受热不均匀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B'
高空

A' 高
C' 低
地面



B冷
A热
C冷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B'

A' 高
C' 低
等 压 面
空 气 柱
地面



B冷
A热
C冷
实战演练
• 1、海陆风
高压 低压
A 郊区 冷
市区
城市
郊区


A 郊区 冷 郊区

谷 风 的 形 成
增温快
增温快
山 风 的 形 成
降温快
降温快
拓展思考
李商隐
四川巴山为何多夜雨?根据降水条件,结合热 力环流知识思考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1.大气的运动分 垂直运动 和 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
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上升 和 下沉 ;大气的水平运动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风。
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面
【知识铺垫】
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同一垂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P2
800hpa
高空
1000hpa
2)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在形成 上有何共同点?
【规律】水平面上温度不同的两地,
只要存在较大的气温差异,就有可
能形成热力环流。
课堂练习
3.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比较D、F气压值高低 (2)比较C、F气压值高低
高空 等压面
地面
拓展:
4.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 图,回答: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山谷风
山风
谷风
巩固练习
1.下列热力环流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D )
2.想在图中布局化工厂,最合适的位置应选在
(A )
CD
B
A
二、热力环流的常见表现形式
1 海陆风 白天:海风;晚上: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 城市风 城市——郊区
【思考】 1)与海陆风、山谷风比较,城市风 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城市风风向固定,近地面的风始 终由郊区吹往城市,不随昼夜的变化 而改变.这是因为城市昼夜的气温始 终高于郊区。
P1 A
地面
海拔
4
【知识铺垫】

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冷)
降温慢 (热)
降温快 (冷)
拓展应用一:
思考:“火烧上方谷”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火烧 上方谷
凝结核
在天乎? 在人也!
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空 气收缩下沉,形成山风,在加上燃烧柴草产生大量烟尘,为水 汽提供凝结核,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凝结而降雨。后人有诗叹 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 安得山河属晋朝!”
高空风向由城区吹向郊区。
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C )
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3~4题。
4.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B )
A.出现在白天
B.出现在夜间
C.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
D.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
5.乙图中( A )


A.区气温高于郊区
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
高压 低压 高压 地面
结论:等压面弯曲规律:“高凸低凹”,
也就是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等压面凹向低空为低压。
热力环流形成
高压 B
低压 C
高 空
低压 A 受热
D高压 地
冷却

规律1:、热图力中环A流、基B本、原C理、:D①四地表处冷空热气不是均怎导样致气运流动在的垂直方向 上②升气(流2、气上温升近高或地)下面或沉与下导高沉致空(同气一气温水压低平类)面型。上有形什成么高、规低律气?压(气流上升, 近地面3、形比成低较压A,、垂B直、高C空形、成D高四压点;气气压流值下沉大,小近?地面形成高压,
拓展应用二:
为了减(轻城二市)的空城气市污染风,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

热力环流课件

热力环流课件

低压
高压 近地面
C冷
A热
B冷
2、读图填空
受热地区A大气________,受冷地区B和C大气________。A近地面形成
________气压,而高空形成________气压;B、C近地面形成_______气压,
而高空形成_______气压。
3、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如上图所示):
地面_______ 大气的_____运动(垂直或水平) 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讲课人授:课:郭郭小小波波
学习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 2、能正确分析热力环流图,并会画等压线 3、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常见环流现象
(一)知识清单(3分钟)
1、概念理解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______而形成的大气运动,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
动的一种
的形式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空
高压
N 1000(百帕) 1005
1010
等压面
B
A
C
一、热力环流的原理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B
空 气 密 度 减 小 , 气 压 降 低Aຫໍສະໝຸດ C一、热力环流的原理
思考:等压面此 时还平直吗?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高
冷却










,
海陆风


陆风


海风
②山谷风:
山谷或盆地多夜雨?
学案检测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21页/共32页
1020(hpa) 1040 1060 1080 1100
A
1000
B
1005
1010
A、B 两点哪个风速较大? A点风速较B点大
等压线2页
近地面风向: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 最终三力平衡,风向与等 压线斜交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第23页/共32页
1020(hpa) 1040 1060 1080 1100
(北半球)
3、近地面的风 ✓ 摩擦力:地面与空气,或不同运动状态的空 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 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 ✓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高空摩擦力为0)
第24页/共32页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B > C > D > A。
第31页/共3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山谷风
第15页/共32页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16页/共32页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第17页/共32页
(1)等压线:同一时刻气 压值相等的点连线
第18页/共32页
(2)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 气压差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C
B

D
A

第3页/共32页
C、等压面: 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1060hpa
2
1100hpa
1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热力环流课件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热力环流课件
No B、C、D之间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1)A、B哪受热,哪冷却。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
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趣味探究——山谷风。某城市的郊区建了一座酒厂,市民发 现只要酒厂的高炉。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 区后下沉
Image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热力(rèlì)环流
高气压 c
低气压
a
地力思环面考地流冷:面。热请不比均较(baù冷jbūnc)形d成四的处空气气压环值热流的—大—小叫。热 第四页,共29页。
热 力 ( r è l ì) 环 流 形 成 的 探 索



B
A
C
2、1、冷太热阳不光均照对射空大气地的(上dà升dì()s,hà各ng地sh获ēng得)或太下阳沉光运热动是有一何样影吗响??
么②?、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yánɡ答f:ú 冷sh热è)不均
③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气压差异
④、什么叫热力环流? 答:地面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称 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第二十七页,共29页。
第二十八页,共29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热力环流。假设:地面受热均匀,则形成的等压面如下:。地面冷热不均(bù jūn)形成的 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将一支点着的蜡烛靠近两。(2)在A、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因人类(rénlèi)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出大 量的废热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称为 “城市热岛”。
郊区
市区 第二十页,共29页。
郊酒区厂
课外探究:城郊热岛环流
郊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强化认识

课堂检测 分层练习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火烧上方谷
(二)讲授新知 形成体系
环节一:实验探究 获得感知
高 空

面C
A
B
冷却
受热
冷却
环节二:依据学案 自主学习
环节三:展示答疑 原理分析




1020hpa


1060hpa
等压面。
, 气

1100hpa



面C
A
B
思考一:假设地表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等压面
教 材 (二)教学的三维目标 分 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热力环流形 成原理
难点:热力环流的 应用
(一)实验教学法

(二)图示教学法



(三)探究式教学法
(四)多媒体教学法
观察实验法

法 指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讲授新知 形成体系

2.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正好相反。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 高于高空气压;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3.等压面弯曲规律:“高高低低”,也就是等压面凸向 高空为高压,等压面凸向低空为低压。
归纳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热力环流
太 阳 辐 射
能 量
地 面 的
来冷
源热


大 根气 本的 原 因垂 直 运

同 一 水 平 面 气 压
与地面是什么关系? 平行的
在实际中,地表是受热不均的,大气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思考二:1、A、B、C三地受热不均后,大气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呢? 2、三地的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和气压有什么样变化? 3、此时,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高空)的气压是否还相同? 这 种差异会导致空气如何流动? 4.等压面是否还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环节五:代表展示 学生互评
(三)课堂小结 强化认识
一、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冷 热不均
气流上升或 下沉运动
水平方向 上产生气 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 运动(风)
三、解释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郊风)
(四)课堂检测 分层练习 读图,回答 1~2 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 是 (B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高 空


冷却
C
受热
A
冷却
B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高 低压
高压
低压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 面
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冷B却









特别提醒:
1.大气运动的规律:热上升,冷下沉;热低压,冷高 压;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低 气 的 水 平



差风
异)
环节四: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探究一:海陆风的形成 (1)绘制海陆间热力环流。思考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
吹海风,何时吹陆风?并解释原因。 (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二:城市风的形成 (1)绘制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并思考近地面风 由 _____吹向______,为什么? (2) 假如你是环保局局长,如何规划城市的绿化带和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 小组合作探究三:山谷风的形成 (1)绘制山谷和山坡之间的热力环流。思考白天,近地 面吹什么风?晚上,近地面吹什么风? (2)分析火烧上方谷失败的原因。
课题: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为了赛制的公平公第正一,节参赛冷学热校不请均:引起大气运动 统一使用此模版作为PPT展示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 封面上请不要标注“xxx学校”
开始说课只需报抽签后的出场代码
科目: 高中地理
序号:
说课提纲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
地区间
大气的
同一水
大气的
书 设
射在纬 度间分 布不均
冷热差 异
垂直运 动
平面的 气压差 异
水平运 动

热力环流
实际 应用
山谷风 海陆风 城市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