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分享感言

合集下载

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

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

读《弟子规》有感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读《弟子规》有感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一阵琅琅的读书声传来,原来是小学的学弟学妹们在背通《弟子规》呢!真巧,我们的经典诵读也在温习《弟子规》。

《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改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

它教会我们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在一切的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百善孝当先”只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

的确,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有的责任,如果不懂得孝敬,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成为有品质的人。

《弟子规》的开篇第一章讲的就是孝。

我在家里就经常和父母发脾气。

有一次,我在家里玩电脑。

妈妈来叫我吃饭,大概是因为正入迷的缘故,我就特别想继续玩下去,我顺口就接到:“马上,马上,一会就来!”过了三四分钟,妈妈又叫我去吃饭,我因贪玩就又说:“马上就好了,再等一分钟。

”就这样我一直推了十几二十分钟,都没去吃饭。

老妈终于发火了,冲过来就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拉了过去。

当初我还很反感妈妈。

可后来一想,妈妈也是为了我好嘛,何况是自己不对嘛。

《弟子规》中不是教导我们要“父母呼,应勿缓”嘛!自从读了《弟子规》后,便打算按照弟子规的规范来要求我自己。

希望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孝顺父母的儿子。

我一直很困惑一个问题,《弟子规》上说:“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它的意思是要先做到孝顺父母,和其他人友爱相处,等做到这几点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就要学习。

可是现在呢?两种规范倒了过来,子女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等学习完之后,如果有时间,再来尽孝道。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我们现在做的和《弟子规》上的规范有了很大的出入。

这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在品德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

但《弟子规》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我们的这些不足,大家一起去看吧!好好品味其中的内容,能让你越品味越有味道。

读《弟子规》有感2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古籍倍出,就算是泛泛之辈也能列举一二。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10篇)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10篇)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10篇)《弟子规》是中国古时的蒙学课本,讲述着古代文明人和平民百姓的故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1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

如果遭到他人言辞上的无礼挑衅或诋毁攻击,通常会程度不同地,运用语言来自卫和还击。

依我们的生活经验,在日常交往中所造成的不和,大多也与出言不逊有关。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言语有礼是很重要的。

古人云:诚于中而形于外。

要做到言辞上以礼待人,其核心就是对他人的真诚尊重。

语言上,如何做到礼貌待人呢?《弟子规》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抓住别人的一点过错、短处不放,数落、埋怨,会因此与人结怨,失去人缘。

言谈时,沉湎于夸耀自己的长处、优势,不仅无益于达成良好的交谈气氛,还可能会招致对方的反感。

"言语忍,忿自泯。

"无论是对什么人,无论在何种场合,带有严重情绪的话,尤其是气话,都是让对方难以接受的,甚至会引发各种矛盾。

因此我们千万要控制不满情绪,免造口舌之祸。

不妨采取倒杯水、到户外走一走等方法抒缓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免造口舌之祸。

倘若对方生气时,我们也应该从和睦相处的大局出发,在语言上予以忍让和劝慰。

以心换心,说真话、讲实话。

人心都是相通的,以诚敬相待才是最上之道。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2今天晚上和女儿一起读了《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并将其中部分生字和古今异意的字意解释给她听。

原以为这是篇古文,说的又是古代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孩子不会感兴趣。

但让我惊讶的是,孩子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还一下子从几件小事上记住了“孝”字。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

可随着时代的进步,感觉“孝”字一点点在淡化。

说实在话,没看这篇文章前,我只懂得应该孝顺老人,觉得自己能让父母高兴、即使啥也没做也算是孝顺吧。

看后才恍然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我做的原来人家早写着呢,更多的是应该“孝”而没有“孝”的,虽然都是一些做起来很简单、很普通、很平常的事:父母叫时立刻答应,父母让做事时不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弟子规》读后感心得体会(10篇)

《弟子规》读后感心得体会(10篇)

《弟子规》读后感心得体会(10篇)《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读物。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弟子规》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读后感心得体会篇1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平时说话时要谨慎,不要随意乱说,要讲信用,说到做到。

再次,和他人相处时要平等待人,有爱心,与品德好的人交朋友,并学习他的优点和长处。

最后,在做到了以上这些后,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了。

以前我也明白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但没有把它们系统化。

原来“弟子”也有“规”啊!读《弟子规》,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句话:一句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一句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它的意思是: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恭敬敬的将父母的话听到心里。

当我们犯了错,父母责备时,我们应当顺从的听父母的教诲并且承担自己所犯下的过失,不可以顶撞父母,使他们伤心。

以前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虽然也知道这方面的道理,但就是做不到,经常顶撞父母,惹父母生气,我今后坚决要改正,做个听父母话的好孩子。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如果父母疼爱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那是极其自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讨厌子女,子女却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是有贤德的体现呀!这方面在以前我还真做不到。

以前只要父母一批评自己,哪怕是自己错了,心里也会想:父母现在对我不好,长大后我也不对父母好。

看来我是大错而特错了,今后我一定改正,做个孝顺父母长辈的好孩子。

这就是我初读《弟子规》后学到的道理和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弟子规》读后感心得体会篇2我认为,《弟子规》是一部十分科学的书,它把全书分成几部分,在《总叙》里提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古人云:“百善孝当先”所以自然将“孝”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对父母的分析透彻,可以说把孝说道了方方面面,且并不像众所认为的“封建孝道”如——“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指明虽然重孝,但不可舍理求孝。

弟子规感想和心得体会(精选8篇)

弟子规感想和心得体会(精选8篇)

弟子规感想和心得体会(精选8篇)弟子规感想和心得体会(精选8篇)弟子规感想和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弟子规感想和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弟子规感想和心得体会篇1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

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

《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几点体会: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和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应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打开我们智慧的大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浓浓的师爱一直伴随左右。

要感恩国家,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

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后感 (15篇)

《弟子规》读后感 (15篇)

《弟子规》读后感 (15篇)《弟子规》读后感 1《弟子规》这本书想必大家一点也不生疏吧。

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标准,他是依据至圣先生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一部学问丰富的书。

这本书教育同学为人处事的标准,礼貌待人,孝顺父母等,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那么学之……”在学习这弟子规的同时,我们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别小瞧这三个字,其实这每三个字到含有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三字经》差不多。

假设明白了这两本书其中的道理,便能知天下。

“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的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都应当学习了。

《弟子规》中的道理不懂得,要想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才智。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慎重,要讲信誉。

和群众交往时要公平仁和,要想交伴侣,千万不要交没有道德的伴侣,要交有道德的伴侣。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行,假设做不了还有余暇,那就应当读读《弟子规》与《三字经》啦。

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弟子规》,还有家喻户晓的《三字经》,可同样是三个字,有什么不同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课本,古人说:“熟读三字经,方能知天下。

”你说这三字经厉害吧。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行能十全十美的,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确实实确是一本十全十美的书,当然,读过他,并会背,而且要懂得其中的道理的人,那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读过它的人,当然是受益匪浅了,但令人可悲的是,现代人都很少读它了,甚至连看一眼都不情愿。

大家可千万不要这样啊,你莫非不想做一位十全十美的人吗?你确定答复,想。

那你为何不去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呢?是太难了吧,没关系的,不经受风雨,哪能见彩虹啊。

《三字经》、《弟子规》这两本书都是差不多的,三个字一句话,三个字一句话,但在这“三个字“里面,却蕴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它们可以让你变的十全十美,快来读吧,它们正等着你呢!《弟子规》读后感 2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关于读《弟子规》后个人心得和感慨【三篇】

关于读《弟子规》后个人心得和感慨【三篇】

关于读《弟子规》后个人心得和感慨【三篇】阅读后的感觉就是阅读笔记。

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言之,就是看完这本书后的感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弟子规》后个人心得和感慨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这个假期我念了《弟子规》,它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与德性好的人打交道,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

父母生病时,必须日夜守护者在身边,汤药必须自己先尝,然后再使父母喝。

如果自己出外工作,一定必须禀报父母,回去时也必须和父母招呼,以免父母挂念。

它让我明白了细心是由专心和认真组成的。

取得好成绩也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才能再次取得好成绩。

弟子规虽然就是一本并不起眼的小书,但是它却涵盖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

我们必须好好念这本书,不要忘作者的苦心。

阅读弟子规我们会一次次受到感动,使我们感悟最深的,也许就是人间的真谛。

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无缓;父母命,行无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不正是古今流芳百年的孝敬父母的文明行为吗?是呀!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往往在吃穿方面挑来拣去,这不正是俗话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吗?”在这个时代里,父母为我们代价这么多,我们却指出父母不太关心我们,其中父母所代价的就是我们一生也告慰没法的恩情。

传说孟子的母亲为孟子的蜕变找寻一个不好的环境定居,曾三次移居。

这不正是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如果父母叫做你回去帮忙他们好像点垃圾或扫点地,你还能够说道不吗?父母教导我们自学,就是为了我们的未来,父母责备我们,就是为了使我们忘记错误并废止。

念至这些,我们大概都为自己存有一个不好父母而深感美好。

我们更必须好好学习,用科学知识去武装自己,这样才无愧于父母的良苦用心。

传说大孝子董永,寒窗苦读,父亲病了就砸锅卖铁给年迈患病的父亲买药,最后父亲身亡后没钱安葬,他卖身葬父。

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试问我们看到这一幕,谁能不受感动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一代的道路,也少不了坎坷不平,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创造奇迹来造福人民。

弟子规心得感悟(通用10篇)

弟子规心得感悟(通用10篇)

弟子规心得感悟(通用10篇)弟子规心得感悟篇1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他的名字叫《弟子规》。

这本书讲的是做人的基础,要孝敬父母和尊敬长辈。

要认真学习,诚实做人。

要热爱劳动,整洁卫生。

孝顺篇:是讲要孝顺父母和长辈,还要爱护帮助比你小的人。

尊长篇:就是讲的要尊敬长辈,比如说,在坐下或走的时候要让长辈先,自己后。

大人叫你的时候是应该及时回答的,不能慢慢吞吞,或不回答。

慎行篇:穿衣服的时候,要穿的整齐,在小时候是不能喝酒的,早上起来的时候,应该叠好被子,才能下床。

下床之后,还要刷牙和洗脸等。

交往篇:做人是不能胡说八道的,而要诚实,也不能撒谎说谎话,做事的时候不要急。

学习篇:在学习的时候,是要一心一意的,而不能三心二意。

在看书的时候要安静,而不能吵闹。

在写字的时候要写得漂亮,而不能写的很丑陋。

借来的书,看完的时候,如果还想看的话必须先还回去,再借来看。

这本书是教我们怎么做人的。

希望同学们都认真的读,认真的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弟子规心得感悟篇2李毓秀的《弟子规》是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由《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纂而成,今天读来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今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和古代的社会环境不能同日而语,读《弟子规》我想在现实和传统之间有没有一个承继关系?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讲得最多是一个“育人”的问题,所谓至乐莫如育人,怎样教育人,怎样增加修养,做一个完善的人?这是我们应从传统中继承和发扬的。

在物质丰富、科技发展的现实环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没有依托,往往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导原则,而在《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的总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以此成为做人的原则,那么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就能加深自己的修养,在物质社会的时代不迷失,不动摇,时时保持清醒,和谐和同事之间、领导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和谐整个社会成员的关系,那么共建和谐社会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弟子规的感悟心得体会(通用6篇)

弟子规的感悟心得体会(通用6篇)

弟子规的感悟心得体会(通用6篇)的感悟篇1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的第二部分"入则孝"就说了要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道出了怎样孝顺父母.但是,在看<<弟子规>>之前,我却不懂得孝顺父母。

有一次,妈妈上了一天班,非常疲惫。

刚回到家中,就睡在了床上.然后让我给她倒一杯水.而我却看书入了迷,嘴上敷衍着,可却没什么行动.直到妈妈愤怒地叫了一声:“你到底倒不倒?!”我才不情愿地去倒了一杯水,嘴里还嘟囔着:“倒就倒吗。

”事后,爸爸和妈妈批评了我,我忽然间感到很惭愧,感到无地自容。

父母为我们可以倾其所有,可我却连一杯水也不肯为他们倒,这件事令我羞愧难当,惭愧至今."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句话很好理解,自己身体受伤,亲友们就会为自己担忧,就可以算是不孝了.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就是这个意思.而道德如果受损的话,人们不但会取笑自己,还会笑自己的父母教子无方,父母脸上也无光,从而又是不孝了。

弟子规的感悟心得体会篇2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里面使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能慢。

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地听。

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从。

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那件事。

在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

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冷的铁杆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错,爸爸看见我在弄,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会把舌头弄流血的。

我不听,趁爸爸妈妈午休的时候又那么做,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刹时觉得舌头万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刚想缩回舌头,可办不到了,舌头被冻在铁栏杆上了,这时我急了,在那里大哭,爸爸听见了,拿起一杯热水“噗”的一声,浇在我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了一股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早上好!《弟子规》中讲到“泛爱众,而亲仁”,是希望同学们心存善念,心有良知,让善良成为生命的底色,让心灵散发仁爱的芳香,让世界因你更加美好。

希望同学们学会发现身边的美,用心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无论个人独处,还是与人交往,都要日行其善,日进其学;根据学校的要求,真正做到日行一善。

弟子规中还要求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要学会读书;读书和学习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据统计,我们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为4.66本,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人均年阅读量为47本,俄罗斯人均年阅读量为55本,以色列人均年阅读量多大64本,虽然口稀少,但人才济济,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之多。

可见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必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同学,当有人劝他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的时候,多数会嗤之以鼻,即使为了不忤逆老师或家长,做出的回答也是口是心非的。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不读书学习必遭淘汰。

事实告诉我们,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会发现,所有在读书学习上偷过的懒,都会在未来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回赠给自己。

同学们要对自己的将来负责,首先就要对自己的现在负责任。

希望全体同学们,在学校就要心无旁骛,奋发有为,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计划,每天都要对自己一天的学习情况经行总结和反思,发现不足要及时补救,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