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走迷宫的机器人设计与课程总结报告--150154491

自动走迷宫的机器人设计与课程总结报告--150154491
自动走迷宫的机器人设计与课程总结报告--150154491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迷宫机器人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

1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电工电子学、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理论,并应用于实践。

3通过学习,具体掌握智能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并使机器人能独立执行一定的任务。

1.2 基本要求

1要求设计一个能走迷宫(迷宫为立体迷宫)的机器人;

2要求设计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及排列布局。

3要有走迷宫的策略(软件流程图)。

1.3 发挥部分

可以增加其它的功能。

2 设计过程及论文的基本要求:

2.1 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

1基本部分必须完成,发挥部分可任选;

2符合设计要求的报告一份,其中包括总体设计框图、电路原理图各一份;

3设计过程的资料、草稿要求保留并随设计报告一起上交;报告的电子档需全班统一存盘上交。

2.2 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参照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打印,包括附录中的图纸。项目齐全、不许涂改,不少于3000字。图纸为A4,所有插图不允许复印。

2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思路、设计框图、各部分电路及相应的详细的功能分析和重要的参数计算、工作过程分析、元器件清单、主要器件介绍)、小结、参考文献、附录(总体设计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3 时间进度安排

2013-7-15

沈阳工程学院

迷宫机器人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班级:测本101 学生姓名:韩明健

摘要

自动走迷宫的机器人设计主要是实现其行动过程的自动化,主要由电池组,信息采集模块,多路选择开关,信号放大部分,模数转换,单片机主控芯片,电机驱动电路组成。电池组提供整个电路的能量,信息采集模块由反射式红外线传感器(ST188)组成,在前进过程中检测周围障碍物(墙壁)与机器人距离。多路选择开关(HCF4051)的功能是对8路的红外线输入信号分时选通。信号放大电路(TL082)是负责对被选通信号电流放大,以达到下级电路要求信号强度。模数转换电路(TLC1549)是对放大级输出的的模拟信号数字化,以便于单片机对机器人精确控制。单片机控制芯片(AT89C4051)是整个电路的核心部件,控制其他部分电路和协调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机驱动电路(L297和L298组成)主要提供比较大的功率,驱动电机能正常前进。以上各个部件的电路正常工作可以实现机器人自动走迷宫的任务。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摘要 (5)

1方案:应用红外线传感器 (7)

2:电路设计 (8)

2.1:红外线信息采集电路 (8)

2.2:多路开关 (10)

3:TLC1549模数转换+5V参考电压电路 (12)

3.1:三极管9051介绍 (12)

3.2:TL431原理 (12)

3.3恒压电路的应用 (13)

4:模数转换电路介绍 (14)

4.1TLC1549芯片介绍 (15)

4.2:工作原理 (15)

5:单片机处理器 (17)

5.1A T89S4051介绍 (17)

5.2:主要功能特性 (18)

5.3:封装和引脚功能说明 (18)

5.4:模式介绍 (19)

5.5:AT89C4051的编程方法 (19)

5.6:其他单片机的介绍 (20)

6:L297电路图 (20)

6.1:l297的说明 (20)

7:步进电机L298电路图 (22)

7.1:L298简介 (22)

7.2:引脚说明 (23)

7.4:L297和L298的连接驱动电路 (23)

8.:工作方式说明 (24)

8.1: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24)

8.2:步进电机模式及状态 (24)

8.3:+5V电压产生电路 (24)

8.4: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5)

8.6:机器人构造介绍 (25)

9:程序流程图....................................................................................................................................... - 24 - 1:主程序流程图。............................................................................................................... - 24 - 总结......................................................................................................................................................... - 27 - 致谢......................................................................................................................................................... - 28 - 参考文献................................................................................................................................................. - 28 - 附录......................................................................................................................................................... - 29 - 1:系统电路图............................................................................................................................... - 29 -

1方案:应用红外线传感器

图3系统设计框图

优点:1:利用一种传感器,便于硬件的简化分析处理。

2:能实现机器人位置的随时调整。

缺点: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距离不成线性,加大了控制难度。

2:电路设计

2.1:红外线信息采集电路

图4 红外线信息采集电路

2.1.1:反射式红外线ST188的特点

(1):采用高功率发射红光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点晶体管组成。

(2):检测的距离范围比较广,在4-13MM 都可以使用。

(3):采用非接触检测方式。

2.1.2:应用范围:

(1):IC 卡电镀表脉冲数据采集。

(2): 集中抄表系统数据采集。

(3):传真机纸张检测。

(4):对障碍物的反映。

2.1.3:极限参数 1.4:检测距离于效率关系

图5 极限参数 图6检测距离于效率关系

说明:图6中的检测距离为垂直距离。

2.1.4光电特性表1

在测试过程中,一般都是以室温为标准的,因为温度对三极管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不能让其在很高的温度下工作,以免影响传感器的正常特性。

在我们测试电路的应用过程中发现,红外线输出电压与其所反映的距离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一个有着一定特性和规律的曲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使其能准确的为我们提供采集的数据,我们对其距离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做了定量的测量,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在一定距离下,它们的输出电压几乎是稳定的维持在一个数值下。如表7

2.1.5:测量的距离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图

表7为红外线的反射距离与其输出电压关系图。其中输出电压的值为每一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在图中也可以看出,红外线在1CM的附近反映灵敏度是最高的,也就说在1CM的附近,红外线输出的电压值也是最大的。当随着其与墙面距离的增加,灵敏度明显下降,同时,输出电压值也随之减少。当距离大于11CM后,红外线的输出电压几乎为零。

2.2:多路开关

图7多路选择开关电路

2.2.1CD4051简介

CD4051 引脚功能见图9。CD4051相当于一个单刀八

掷开关,开关接通哪一通道,由输入的3位地址码ABC 来决定。其真值表见表1。“INH ”是禁止端,当 “INH ”=1

CD4051还设有另外一个电源端VEE 电源供电条件下工作的 CMOS 电路所提供的数字信号能直接控制这种多路开关,并使这种多路开关可传输峰-峰值达15V 的交流信号。例如,模拟开关的供电电源VDD=+5V , VSS=0V ,当VEE=-5V 时,只要对此模拟开关施加0~5V 的数字控制信号,就可控制幅度范围为-5V ~+5V 的模拟信号。

CD4051是一个双向性的多路选择开关,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有8路的输入,

一路的输出,也可以做为一个一路输入,分时选通的8路输出。在8路输入或者做为8路的输出时候,它们的控制端都都是由其地址选通码ABC 三个输入信号的组成控制的 ,可以达到8个状态。如表2所示。在应用过程中,第7脚(Vee )和第8脚(Vss)可以同时接地。

输输输输输输输输

2.2.2输入与选通地址关系表

表2

2.2.3:信号放大电路

图9 信号放大器电路

2.2.4TL082介绍

TL082是双输入JFET 运算放大器,在我们的电路应用中,我们只应用了它的一路

放大器,它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有+12V 和—12V 的工作电压。在电路加电过程中,

必须保证-12V 电压接通,如果没有提供此电压,在5脚将输出一个5.5V 到7V 左

右的一个电压值。图11为它的分装管脚图;

引脚说明:1:为空端 2:反向输入端

3:正向输入端 5:正向输入端

6:反向输入端

3:TLC1549模数转换+5V 参考电压电路

图11 +5V 参考电压电路图

3.1:三极管9051介绍

三极管9051是采用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提共较大的电流,。

3.2:TL431原理

德州仪器公司(TI )生产的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

流基准源。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地设置到从Vref (2.5V )到36V

范围内的任何值(如图12)。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可

以用它代替齐纳二极管,例如,数字电压表,运放电路、可调压电源,开关电源

等等。 右图是该器件的符号。3个引脚分别为:阴极(CATHODE )、阳极(ANODE )

和参考端(REF )。TL431的具体功能

可以用如图13的功能模块示意。

图12 TL431

结构图

图12中VI 是一个内部的2.5V 基准源,接在运放的反相输

入端。由运放的特性可知,只有当REF 端(同相端)的电压非

常接近VI (2.5V )时,三极管中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非饱和电流

通过,而随着REF 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通过三极管 图13 的电流将从1到100mA 变化。当然,该图绝不是TL431的实际内部结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这种组合来代替它。但如果在设计、分析应用TL431的电路时,这个模块图对开启思路,理解电路都是很有帮助的,本文的一些分析也将基于此模块而展开。

3.3恒压电路的应用

前面提到TL431的内部含有一个2.5V 的基准电压,所以当在REF 端引入输出反馈时,器件可以通过从阴极到阳极很宽范围的分

流,控制输出电压。如图15所示的电路,

当R1和R2的阻值确定时,两者对Vo 的

分压引入反馈,若V o 增大,反馈量增大,

TL431的分流也就增加,从而又导致Vo

下 降。显见,这个深度的负反馈电路必然在VI 等于基准电压处稳定,此时

以得到从2.5V 到36V 范围内的任意电压输出,特别地,当R1=R2时,Vo=5V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电阻时必须保证TL431工作的必要条件,就是通过阴极的电流要大于1 mA 。

图15 TL431应用三 图16 TL431应用

在图14的电路中,可以得到精密的5V 电压,它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基准电

压。 TL431也可以应用于开关电源电路和恒流电路中。在过去的普通开关电源设计中,

通常采用将输出电压经过误差放大后直接反馈到输入端的模式。这种电压控制的模式在某些应用中也能较好地发挥作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的电源制造业大多已采用一种有类似拓扑结构的方案。此类结构的开关电源有以下特点:输出经过TL431(可控分流基准)反馈并将误差放大,TL431的沉流端驱动一个光耦的发光部分,而处在电源高压主边的光耦感光部分得到的反馈电压,用来调整一个电流模式的PWM控制器的开关时间,从而得到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上图是一个实用的4W开关型5V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该电路采用了此种拓扑结构并同时使用了TOPSwitch技术。图中C1、L1、C8和C9构成EMI滤波器,BR1和C2对输入交流电压整流滤波,D1和D2用于消除因变压器漏感引起的尖峰电压,U1是一个内置MOSFET的电流模式PWM控制器芯片,它接受反馈并控制整个电路的工作。D3、C3是次极整流滤波电路,L2和C4组成低通滤波以降低输出纹波电压。R2和R3是输出取样电阻,两者对输出的分压通过TL431的REF端来控制该器件从阴极到阳极的分流。这个电流又是直接驱动光耦U2

的发光部分的。那么当输出电压有变大趋势时,Vref随之增大导致流过TL431的电流增大,于是光耦发光加强,感光端得到出电压随改变而回落。事实上,上面讲述的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达到平衡,平衡时Vref=2.5V,又有R2=R3,所以输出为稳定的5V。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再能通过简单地改变取样电阻R2、R3的值来改变输出电压,因为在开关电源中每个元件的参数对整个电路工作状态的影响都会很大。按图中所示参数时,电路可在90V AC~264V AC(50/60Hz)输入范围内,输出+5V,精度优于±3%,出功率为4W,最大输出电流可达0.8A,典型变换效率为70%。由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

看到,器件作为分流反馈后,REF端的电压始终稳定在2.5V,那么接在REF端和地间电阻中流过的电流就应是恒定的。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将TL431应用很多流电路中。是一个实用的精密恒流源电路。原理很简单,不再赘述。但值注意的是,TL431的温度系数为30ppm/℃,所以输出恒流的温度特性要比普通镜像恒流源或恒流二极管好得多,因而在应用中无需附加温度补偿电路。下面就介绍一个用该器件为传感器电桥提供恒定偏流的电路,这是一个已连成桥路的压传感器的前级处理电路。Vref/R2的值应设为电桥工作所必要的恒定电流,该电流值通常会由传感器制造商提供。流经TL431阴极的电流由R1和电源电压Vs决定,在应用中通常让它等于桥路电流,但一定要注意大于1mA。由于TL431非常易于实现恒压或恒流,而且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因此很适合于仪表电路、传感器电路等设计应用。

4:模数转换电路介绍

图 17 模数转换电路

4.1TLC1549芯片介绍

TLC1549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10位模数转换器。它采用CMOS 工艺,

具有内在的采样和保持, 采用差分基准电压高阻输入,抗干扰,可按比例量程校准转换范围,总不可调整误差达到±1LSB Ma (4.8mV )等特点。5.2TLC1549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自然通风)极限参数如下:

电源电压范围: -0.5~6.5V

输入电压范围: -0.3~VCC+0.3V

输出电压范围: -0.3~VCC+0.3V

正基准电压: VCC+0.1V

负基准电压: -0.1V

峰值输入电流(任何输入端): ±20mA

峰值总输入电流(所有输入端): ±30mA

工作温度范围(自然通风):TLC1549C 0~70℃ TLC1549I -40~80℃

TLC1549M -65~125℃

4.2:工作原理

在芯片选择(CS )无效情况下,I/O CLOCK 最初被禁止且DATA OUT 处于高阻

状态。当串行接口把CS 拉至有效时,转换时序开始允许I/O CLOCK 工作并使DATA OUT 脱离高阻状态。串行接口然后把I/O CLOCK 序列提供给I/O CLOCK 并从

DATA OUT 接收前次转换结果。I/O CLOCK 从主机串行接口接收长度在10和16个时钟之间的输入序列。开始10个I/O 时钟提供采样模拟输入的控制时序。 在CS 的下降沿,前次转换的MSB 出现在DATAOUT 端。10位数据通过DATA OUT 被发送

74

5

到主机串行接口。为了开始转换,最少需要10个时钟脉冲。如果I/O CLOCK 传送大于10个时钟长度,那么在的10个时钟的下降沿,内部逻辑把DATA OUT拉至低电平以确保其余

位的值为零。在正常进行的转换周期内,规定时间内CS端高电平至低电平的跳变可终止该周期,器件返回初始状态(输出数据寄存器的内容保持为前次转换结果)。由于可能破坏输出数据,所以在接近转换完成时要小心防止CS被拉至低电平。时序图如图。

图18 TLC1549时序图

4.3:电压与转换图

图19 模数转换对照表

说明:(1):在TLC1549工作的时候,如果大于电压电源,芯片将不能工作。2) 此曲线基于下列假设:VREF+和VREF-已被调整以便从数字0至1跳变的电压为0.0024V,满度跳变电压为4.908V。1LSB=4.8mV。3):满度值是指其额定中点值具有最高的绝对值的那级台阶。零度值是指其额定中点值等于零的那级台阶。

5:单片机处理器

图20 单片机处理器

5.1AT89S4051介绍

AT89C4051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Flash程序存储器和128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4051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 AT89C4051虽然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但它只有20个引脚,15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其中P1是一个完整的8位双向I/O口,同时内含两个外中断口,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两个全双向串行通信口,一个模拟比较放大器(P1.0,P1.1为同相或反箱输入端),片内时钟电路。

同时AT89C4051的时钟频率可以为零,即具备可用软件设置的睡眠省电功能,系统的唤醒方式有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和外中断口,系统唤醒后即进入继续工作状态。省电模式中,片内RAM将被冻结,时钟停止振荡,所有功能停止工作,直至系统被硬件复位方可继续运行。

5.2:主要功能特性:

·兼容MCS51指令系统· 4k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 ROM

· 15个双向I/O口· 6个中断源

· 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2.7-6.V的宽工作电压范围

·时钟频率0-24MHz · 128x8bit内部RAM

· 2个外部中断源· 2个串行中断

·可直接驱动LED · 2级可编程程序加密位

·低功耗睡眠功能·内置一个模拟比较放大器

·可编程UARL通道·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

5.3:封装和引脚功能说明

AT89C4051采用的是双列直插式封装。4K的FLASH闪速存储器。15个I/O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内置一个精密比较器,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4051可以降至0HE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不见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6.4功能说明:

VCC:电源工作电压。+5V

GND:接地端。

P1口:P1口是一组8位双向I/O口,P1.2—P1.7提供内部上拉电阻,P1.0和P1.1内部没有上拉电阻,主要是考虑它们分别是内部精密比较器的统乡输入端(ANI0)和反向输入端(AIN1),如果需要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P1口输出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并可以直接驱动LED.当P1口引脚写入”1”时可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做输入并且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上拉电阻而输出电流(I1L).

P1口还在FLASH闪速编程及沉痛工序校验时接受代码数据.

P3口:P3口的P3.0—P3.5,P3.7是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7个双向I/O口.P3.6没有引出,它作为一个通用I/O口但不可访问,但可以作为固定输入片内比较器的输出信号.P3口缓冲器可以吸收20MA电流.当P3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还有更重要的第二功能,如表3所示:

RST:复位输入.RST引脚一旦变成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所有的I/O口都将复位到”1”(高电平)状态,当振荡器正在工作时,持续两个机器周以上的高电平便可以完成复位,每个机器周期为12振荡时钟周期.

XTAL1:振荡器反向放大器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向放大器的输出端.

振荡器特性:

XTAL1和XTAL2为片内振荡器的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如下图所示.可采用石英晶体组成时钟振荡器,如需从外部输入时钟驱动AT89C4051,时钟信号从XTAL1输入,XTAL2应悬空.由于输入到内部电路是经过一个2分频触发器,所以输入的外部时钟信号无需特殊要求,但它必须符合电平的最大和最小值及时序规范.

5.4:模式介绍

5.4.1:空闲模式

在空闲模式下,CPU 保持睡眠状态而所有片内的外设仍保持激活状态,这种方式由软件

产生.此时,片内RAM和所有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保持不变.空闲模式可由任何允许的中断请求或硬件复位终止.

P1.0和P1.1在不使用外部上拉电阻的情况下应设置为”0”,或者在使用上拉电阻的情况下设置为”1”.

5.4.2:掉电模式\

在掉电模式下,振荡器停止工作,进入掉电模式的指令是最后一条别执行的指令,片内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终止掉电模式前被冻结.推出掉电模式的唯一方法是硬件复位.复位后将重新定义全部忐忑书功能寄存器但不改变RAM中的内容,在VCC恢复到正常工作电平前,复位无效, 且必须保持一定时间以使振荡器重新启动并稳定工作.

P1.0和P1.1在不使用外部上拉电阻的情况下应设置为”0”,或者在使用上拉电阻的情况下设置为”1”.

5.5:AT89C4051的编程方法:

1:上电次序

在VCC和GND 引脚之间加上电源.设置RST和XATL1为GND 电平.

2:置RST引脚为高电平,置P3.2引脚为高电平.

3:对引脚P3.3,P3.4,P3.5,P3.7按下表正确组成加社会逻辑高’H”或”L”电平即可对PEROM进行变成操作.编程和校验方法如下;

4:在0000H地址单元对P1.0---P1.7输入数据代码字节.

5:置RST端为+12V,激活编程.

6:使P3.2跳变一次来编程PEROM阵列中的一字节或者加密位,写字节周期是自身定时的,一般需时1.2MS.

7:当校验已编程的数据,使RST从+12V降低到逻辑电平”H”,置P3.3—P3.7引脚到正确的电平即可从P1口读取数据.

8:对下一地址单元编程字节,使XTAL1引脚正脉冲跳变一次使地址计数器加一,在P1口输入新的数据字节.

9:重复5和8,可对整个2K字节阵列全部编程,直到目标文件结束.

10:下电次序:

置XTAL1为低”L”电平. 置RST为”L”电平. 置空所有其它I/O引脚.关闭VCC电源.AT89C4051 FLASH闪速编程方式如下:

5.6:其他单片机的介绍

AT89C51等其他单片机,都有很多的I/O口,和AT89C4051想比较,也是有很多的优势和其他单片机所不能取代的特点。但是由于在我们此次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单片机提供的I/O口很少,没有必要选择一个I/O比较多的微处理器。另外,AT89C4051的

南师大附中FTC机器人工作2018赛季年度工作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赛季FTC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近年来各类机器人搭建活动课程在全国大中小学迅速推广普及,其中FTC (FIRST Tech Challenge)、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等机器人比赛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关注和欢迎。我校也于2014年开始建设机器人FTC课外活动队,并支持学生参加包括2014-2015 FTC华东赛、全国赛、世锦赛、澳洲邀请赛,2015-2016 FRC世锦赛和2016-2017 FTC华东赛、FRC等赛事。 2017年,在南京市电教馆的支持下,为全面推广STEM教育,附中IB开始组建独立的FIRST社团,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活动机会,激发更多同学对科技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学科知识的自主研究。 相对于2017赛季,2018赛季的时间安排上比较宽裕,结合2017赛季的过程总结,在社团管理上探索迭代管理的方式,旨在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活动内容,挖掘自我兴趣点,提高参与度。从效果上看,相比2017赛季,同学们的热情有所提升,现对2018赛季的项目过程进行一个整体的总结。 一赛事成果 如果说2017赛季的华东区(南京站)、南京市(市内赛)两项冠军是附中IB 机器人社团的初试锋芒成果的话,那么2018赛季的成绩就是再接再厉、努力奋进的回报,在蝉联了两项冠军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北京站选拔赛冠军以及“国赛”的亚军,并凭借创新高效的设计思路、获得了两站选拔赛的设计奖。 1.南京站选拔赛 冠军联盟队 设计奖 2.南京市科技赛 一等奖 3.北京站选拔赛 冠军联盟队 设计奖 4.2018 FIRST CHINA中国国际邀请赛 亚军联盟

小学社团工作总结

小学社团工作总结 各班主任要配合辅导老师,告知学生具体的活动地点,定好带队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及时到达上课地点。各辅导老师对本课程参加的学生每次都要点名,做好记录。切实加强对社团活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社团活动安全有序。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小学社团工作总结,请笑纳! 小学社团工作总结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小学社团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设更具自主性、开放性、校本性的学生成长平台,以“全员参与、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开发潜能”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社团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展示个性,开发潜能。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通过多种方式吸收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实现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自己喜欢的社团,每位学生至少有一项特长。 。 三、活动基本原则 1.尊重主体,因势利导。 推进社团建设,学校是主导,教师是主力,学生是主体。社团活动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自主参与适合自我发展的各类社团活动,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让学生长见识、得乐趣,扬特长,展个性,从而提升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2.丰富特色,传承文化。 推进社团建设,既要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完善学生人格、提升核心素养,又要立足学校特色建设、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将社团活动与创建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与践行学校文化主张结合起来。要以精品社团建设为依托,以点带面,多渠道、多层次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3.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开展社团活动,要与发展教师特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力争建设一批专兼职结合的社团指导老师队伍,打造一批在社团课程设计、活动组织和指导方面有较高能力的教师队伍。通过社团建设的推进,努力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罗马尼亚度假问题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罗马尼亚度假 问题 1

2

3 2020年5月29日 课 程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赵曼 11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能够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一般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 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 - 1 - 2020年5月29日

工业机器人项目年度总结报告

工业机器人项目年度总结报告 一、工业机器人宏观环境分析(产业发展分析) 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2019主要经营目标 五、重点工作安排 六、总结及展望

尊敬的xxx有限公司领导: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 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 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 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 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 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 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 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 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 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 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 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着眼 长远,加强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全球制造业分工调整和我 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引导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走出一 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新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公司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 进取、砥砺前行,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 公司致力于止下滑、保运行、蓄势能,着力夯实核心业务发展基础。 面对产业转型的紧迫任务,公司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强 力推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 初步统计,2018年xxx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36.07万元,同比增长19.32%。其中,主营业业务工业机器人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1844.2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90%。 一、产业发展分析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 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 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智能机器人走迷宫比赛规则

智能机器人走迷宫比赛规则 一、任务 制作一个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器人,在一间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里运动,由“H”为起点访问指定房间。 二、标准 1、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和特性 机器人走迷宫比赛的场地平面结构示意图见《规则附件》,最终比赛场地以当天现场提供为准。 示意图中的尺寸供练习和实践时参考,竞赛场地的实际尺寸与示意图给定尺寸基本相同,但允许有1cm范围内制作误差。 模拟房间的墙壁33cm高,材质为木板。墙壁为白色。竞赛场地的地板为黑色的光滑木制表面。地板可以有接口,但接合处平整并是同样的黑色。场地的平整度要求,只要机器人可以处理0.3cm的不连续区域就可以。竞赛场地模拟房间里整体地面是水平的,没有斜坡和楼梯。 房子中,所有的走廊和门口宽都不小于46cm。门口并没有门,在地面上用一条2.5cm宽的白线表示房间入口。 竞赛场地的地板是黑色的。 机器人将从示意图中一个标有“H”的正方形开始,代表起始位臵。实际竞赛场地中代表起始位臵的白色正方形是实心的,并不标记“H”。 代表起始的位臵为30cm×30cm边长的白色正方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将设在46cm走廊的纵向中心线上。 竞赛场地示意图中在代表起始位臵的正方形左侧的墙壁没有标注缺口。竞赛场地这一部分墙壁可以移开,让参赛者比较方便地设臵机器人。机器人也可以用一些装臵来校正机器人在正方形中的位臵。机器人必须在白色正方形中启动。一旦启动,它可以在比赛场地中向所希望的横向或纵向运动。 2、照明设备 竞赛场地周围将尽量使用冷光源,且光线强度适中、均匀。但最终照明等级在比赛时才能确定。参赛者在比赛的当天有时间了解周围的灯光等级及标定

2018年科学技术协会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2014年科学技术协会工作总结及 2015年工作计划 2014年,XX县科协在省、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XX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能职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2014年县科协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科普活动广泛开展 2014年,县科协将科普宣传与科普节日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一是组织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为新平镇送去数百本科普类书籍,并在活动现场为群众发放食品安全、健康生活、农业知识等书籍3000余册,深受群众喜爱;二是在金华镇岳店社区成功举办XX县第19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系列活动,向2000余名现场群众赠送了种养殖技术、

食品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等科普宣传资料60余种,1万余份,发放科普类书籍80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500多人次,受到了普遍欢迎;三是加强科普宣传信息化建设,完善科协门户网站建设及新浪、腾讯“新津科技”政务微博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截止10月份,共发布各类科普知识等信息5400余条。 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一是深入调研了华润高中、新津中学、华润小学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较好的学校,研究创建“科创制作室”相关工作,目前已通过“一般科技计划项目”对新津中学科普制作室、华润高中科普科创平台建设实践与研究进行项目支持;二是组织召开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在XX市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师生、辅导教师及学校进行表彰;三是积极开展XX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目前已完成500多件青少年科创作品的收集和

机器人焊接年中总结

机器人焊接年中总结 机器人焊接年中总结如下: 1.人员方面:目前机器人焊接操作工3人比去年多1人,人员全部是今年新招聘的新工人,针对新员工,车间对他们实现边生产边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现在3个新员工都能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保证焊接机器人能正常运行,其中2人学会简单的焊接程序调整,焊接位置出现偏差后能自己调整焊点位置,保证焊接质量,3人中有1人原本是焊工,2人不会气保焊,现在这2人都学会基本的补焊作业,并且传授焊接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 2.设备方面:目前焊接机器人一共3台,2台松下FGⅢ电源融合型焊接机器人,1台OTC FD V6焊接机器人,并且全部在焊接运行,针对焊接机器人工作量大,焊接持续性强的特点,车间将原有的焊丝盘结构全部改成焊丝桶结构,将频繁更换焊丝的时间节省下来,增加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同时车间里的管道保护气都已经接通使用,使原来需要工人每天一换的瓶装气变为开通阀门就能生产,提高生成效率。 3.气动焊接夹具方面:护栏气动焊接工装2台 830床板气动焊接工装4台 830/900通用床板气动焊接工装4台 餐桌架气动焊接工装1台 床脚气动焊接工装1台 丝杆固定座气动焊接工装1台 以上气动焊接工装都在正常使用中。 031左大梁气动焊接工装1台 031右大梁气缸焊接工装1台 031总成气动焊接工装1台 鞋架气动焊接工装1台 诊查床床脚气动焊接工装1台 以上焊接工装都需要施焊接,计划下半年开始试焊接。 诊查床总成气动焊接工装1台 需要装配。 4.生产方法方面:改进机器人工装定位机构,设计制作工装快换装置,目前设计部分已经完成,还差外发攻丝和锁紧螺母的车加工,外加工完成后开始安装。快换装置制作完成后,更换工装的时间估计能比以前的节省1-2小时左右。 5.现场;严格执行公司的6S管理,机器人焊接规划生成区域,指定来料区、半成品区、补焊区,产品焊接完成后按规定数量放到指定的物流器具上,备件打包上货架,非备件流入下一生产环节。 16年下半年计划: 1.SK031床框焊接先进行手工焊接测试,调整,调整完成后计划用焊接变位器上焊接机器人焊接,诊察床床框同时开始安装。 2.车间现有焊接工装的管理,计划申购油漆,对不在使用的焊接工装进行油漆作业,并增加工装铭牌。 3.机器人快速更换装置外加工完成后计划进行安装,提高机器人焊接更换焊接工装的效率。 4.进一步优化现场,设计更加合理的物流器具,以满足生产需要。

信息技术《机器人走迷宫》教案

信息技术《机器人走迷宫》教案 中学信息技术《机器人走迷宫》教案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红外传感器,完成机器人走迷宫; ◆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 ◆学会编写机器人迷宫程序流程图; ◆掌握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机器人走迷宫,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教师讲解左右手走,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编程、调试,体会成功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走迷宫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 【教学重点】

1.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 2.学会如何编写机器人走迷宫的流程图。 【教学难点】 1.机器人行走方向的判断; 2.掌握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3.红外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多元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欣赏走迷宫的机器人视频; 2.引人课题:引导学生分析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观察走迷宫机器人中运用到的知识,引出本堂课的任务。 学生活动 欣赏视频,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回顾,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实例讲解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及左、右手走:如果一个人在漆黑的迷宫场地中寻找出口,怎么才能走出迷宫呢?一般地,人会通过手的触摸寻找行走路线,沿迷宫的围墙的某一侧行走可以使机器人走遍迷宫的每个地方,这是走迷宫的一般方法。由于场地漆黑,粮据两手获得的墙壁触摸信息可以做出判断,我们称沿左侧行走的方法为左手走,称沿右侧

行走的方法为右手走。让机器人假设按左手法则行走,用左手去摸索左侧的墙壁,以确定前进的方向,同时右手伸向前方,避免在前进的过程中撞到前方拐弯处的墙上。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和教师的讲解,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走迷宫策略——左右手走) 阅读教材,根据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以及自主理解,强化对左右手走的理解。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协作学习,完成搭建走迷宫机器人,鼓励完成快的同学当小组长,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学生。 3.布置学习任务二(走迷宫程序的设计及子程序的引入) 通过分析“走迷宫机器人"的程序以及观察流程图,小组讨论出程序设计的意图,并独立完成程序的再设计。 对“子程序"概念的归纳及讲解,为学生整理一下编程思路。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 2.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二。在实践过程中,收集出各组

机器人社团总结

小学机器人社团总结报告 2017年9月~2018年1月2017年9月到2018年1月,机器人社团之编程社团教学工作悄然结束。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同学和老师一起积极参与,收获颇丰。现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情况、课程实施成果等几个方面整理总结如下。 1.课程目标 1)知识:学习scratch编程软件,认识了程序积木、说xxx、移动到坐标、等待、重复执行、切换造型、侦测等等。 2)技能:提高学生的对作品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对作品的自我调试和修改的能力。 3)情感:增加学生对编程这一领域的兴趣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认识积木、使用积木、制作小游戏、制作小动画、综合运用五类 社团教学时间短、课时少。但是教学过程中,按照体系化思路,努力建立认识、分析、运用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下,制作各种作品,为以后的机器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

3.课程实施情况 课程内容能按照预期安排正常进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制作,通过不断的尝试思考将自己的作品完善化。 4.课程实施成果 1.学生成长 社团成员为四年级同学,经过1学期机器人社团学习,参与的同学们初步认识了scratch中各种积木,使用不同的积木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将程序积木排列组合起来做出一个完整的作品。通过不断的尝试、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1基本科学素养 通过编程教学,同学们对什么编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机器人打下编程的基础。 1.2机器人综合知识 编程作为综合学科,涉及到语文、数学、等各方面知识。通过制作不同的作品,对编程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同学,你好!中认识了说xxx的积木,控制角色说话。在说话的同时要面

设计工作总结范文

设计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客车设计 时间如箭一样地飞逝着,两个月的下来,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我自己在工作中也是受益匪浅。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此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照。 首先,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感谢公司可以给我一个学习与进步的舞台,感谢你们对我的关照!刚刚工作不久,就参与可公司开发医疗车项目。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工作中,由于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我对汽车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加深认识。使之更加系统化,从而融会贯通,使自己的业务知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问题,有很多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想不到,只有在实际生产中才能发现问题,这就要求每个设计员要有很强的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思考研究克服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使自己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最后,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提高了沟通能力。由于我们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很多成品件。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经常和成品厂家进行沟通,通过沟通能过及时改进产品的缺陷,

使我们生产的汽车都能有着质量的保证。 工作的这段时间以来,我或多或少的学习了一些产品知识,目前我所学到的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并且还存在着很多自身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我而言,毕业刚满三个月,涉及汽车方 面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岗位,许多工作都需要边干边摸索,导致工作起来不是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由于自己缺少工作经验,导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是很理想,都需要进行很好的加强。 20xx年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汽车的有关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总之,我深感自己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更加没有理由懈怠。我会不断加强学习,拓

《机器人走迷宫》教学设计

《机器人走迷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红外传感器,完成机器人走迷宫; 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 学会编写机器人迷宫程序流程图; 掌握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机器人走迷宫,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教师讲解左右手走,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编程、调试,体会成功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走迷宫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机器人走迷宫是本节课在经过几节实验课后,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后的一项大的、传统的,并具有一定任务难度的活动课,它要求我们的同学能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各种传感器,加上自己的创造、创新,去分析、解释任务,搭建机器人,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写出详细的流程图,并通过运行机器人来检验其正确性,通过反复调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走迷宫也是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考验学生的记忆和判断能力。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红外传感器的使用,了解了红外传感器在实际中的某些应用,本节课我们继续使用红外传感器,通过动手搭建迷宫机器人,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学习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 2.学会如何编写机器人走迷宫的流程图。 四、教学难点 1.机器人行走方向的判断; 2.掌握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3.红外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多元运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欣赏走迷宫的机器人视频; 2.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观察走迷宫机器人中运用到的知识,引出本堂课的任务。 学生活动 欣赏视频,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回顾,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课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实例讲解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如果一个人在漆黑的迷宫场地中寻找出口,怎么才能走出迷宫呢?一般地,人会通过手的触摸来寻找行走路线,沿迷宫的围墙的某一侧行走可以使机器人走遍迷宫的每个地方,这是走迷宫的一般方法。由于场地漆黑,根据两手获得的墙壁触摸信息可以做出判断,我们称沿左侧行走的方法为左手走,称沿右侧行走的方法为右手走。让机器人假设按左手法则行走,用左手去摸索左侧的墙壁,以确定前进的方向,同时右手伸向前方,避免在前进的过程中撞到前方拐弯处的墙上。 学生活动 揭过观察和教师的讲解,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

机器人社团工作总结

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7年我是校机器人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发展壮大的第一年,上半年以来我们开展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积极参加的各级各类机器人竞赛活动,更加注重机器人活动的普及推广工作,更加注重树立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的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知名度,努力提高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机器人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的品牌效应。 (一) 2017年来,我们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开展的活动有: 1、2017年2月寒假期间为期两周,每天中午开展机器人教学培训为学生授课。 2、2017年3月阿克苏市高级中学社团展示活动机器人表演。 3、2017年4月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七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4、2017年5月学校举办校园科技节艺术节,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学生进行机器人展演。 5、2017年6月参加自治区机器人教练员培训班学习。 (二)2017年上半年,我们机器人社团在各级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在第十七届自治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校共派出四支代表队,其中机器人足球项目获得自治区一等奖,VEX项目获得自治区二等奖,综合技能项目获得自治区二等奖,WER项目获得自治区三等奖。

在2017年上半年,我们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围绕着“创新”与“发明”开展了的各类相关的培训课程,所取得的进步是骄人的!但总的来说,培训课的质量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以后将围绕着如何提高培训课程的成果而展开讨论思考,争取更大的成绩。 总的来说,机器人科技创新工作室的各项工作都是在紧张而有序的进展之中的。优点不少,缺点也再所难免。但我们全体成员定将再接再厉,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 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机器人创新工作室 2017年8月30日

智能机器人设计报告

智能机器人设计报告 参赛者:庆东肖荣于腾飞 班级:级应用电子技术 指导老师:远明 日期:年月日 一、元器件清单: ,,,,,,,蜂鸣器,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电阻、电容若干,超亮及普通发光管。二、主要功能: 本设计按要求制作了一个简易智能电动车,它能实现的功能是:从起跑线出发,沿引导线到达点。在此期间检测到铺设在白纸下的薄铁片,并实时存储、显示在“直道区”检测到的薄铁片数目。电动车到达点以后进入“弯道区”,沿圆弧引导线到达点继续行驶,在光源的引导下,利用轻触开关传来的电信号通过障碍区进入停车区并到达车库,完成上述任务后能够立即停车,全程行驶时间越少越好。 本寻迹小车是以有机玻璃为车架,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加以减速电机、光电传感器、光敏三极管、轻触开关和电源电路以及其他电路构成。系统由通过口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以及转向。寻迹由超亮发光二极管及光敏电阻完成,避障由轻触开关完成,寻光由光敏三极管完成。 并附加其他功能: .声控启动 .数码显示 .声光报警 三、主体设计 车体设计 左右两轮分别驱动,后万向轮转向的方案。为了防止小车重心的偏移,后万向轮起支撑作用。对于车架材料的选择,我们经过比较选择了有机玻璃。用有机玻璃做的车架比塑料车架更加牢固,比铁制小车更轻便,美观。而且裁减比较方便! 电机的固定采用的是铝薄片加螺丝固定,非常牢固,且比较美观。 轮子方案 在选定电机后,我们做了一个万向轮,万向轮的高度减去电机的半径就是驱动轮的半径。轮子用有机玻璃裁出来打磨光华的,上面在套上自行车里胎,以防止打滑。 万向轮 当小车前进时,左右两驱动轮与后万向轮形成了三点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小车在前进时比较平稳。

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工作总结

文学与传媒系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3—2014年度工作总结 章东升 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工作总结 加入文传系青协这个大家庭已经有一年多的时光了,从干事到副会,职位在转变,思维也随之转变。我已经不能停留在干事的角度上想事情,看待问题了。干事以干事为出发点来想问题,而副会也需要以副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每一个职位,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适应协会的工作,最后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把协会的工作做的更好,把青协的精神发扬下去。 通过这一年多在青协里的工作,我明白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如何用心去感化别人,而不是强制性地说服别人,要求别人做事情。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而对于我,我更喜欢以心待人,因为我觉得这样更能使别人接受我的观点、我的建议,更能让别人知道怎么去把真诚的心传递给身边其他人。我获得了很多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总结这一年多的工作,我明白了一些道理。首先是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昧着良心做事,违背自己良心,会和青协本身的性质不相符合,甚至变质了。这样即使做好一件事情,别人看来却都是没意义的,因为别人知道你不是用自己的良心去争取而得来的。同时,还要本着良心说话,绝对不要当面或者在人家背后说别人,有什么问题可以当面商量,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其次,重视细节,一丝不苟。这可能与协会工作的性质有关,但不仅仅是针对协会的工作,对于每一件事都一样,无论大事小事,都应该认真对待,即使有些事在你看来并不是什么事,并没有什么意义,但工作就是工作,作为青协一份子,就是不计报酬地做事。第三,对待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事情要负责任,特别是当你是负责人的时候,更要以身作则,带领好下属,使下属服从你的命令或安排。第四,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在没有事先告知的情况下,不能有缺席、迟到的现象。首先没有事先告知就缺席或迟到,可以看出你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怎么样,还有你的为人处事方式是怎么样的。这些小细节,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所以,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头有尾,都要有所交代。第五,团结才是力量,对于一个部门、组织甚至公司企业来说,团结这个词直接关系到部门或组织能否正常运行。一旦出现权力失衡的现象,将无法继续正常运行下去,所以凡事要以大局为重,注重内部的团结和和谐。第六,做为副会,应该懂得如何去激励干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 告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姓名: 组员: 指导老师: 时间:

一、课程设计设计目的 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电工电子学、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初步掌握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理论,并应用于实践。经过学习,具体掌握智能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并使机器人能独立执行一定的任务。 基本要求:要求设计一个能走迷宫(迷宫为立体迷宫)的机器人。要求设计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及排列布局。要有走迷宫的策略(软件流程图)。对于走迷宫小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有几个方面:控制电路设计,传感器选择以及安放位置设计,程序设计 二、总体方案 2.1 机器人的寻路算法选择 将迷宫看成一个m*n的网络,机器人经过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感知迷宫的形状,并将各个节点的与周围节点的联通性信息存储于存储器中,再根据已经构建好的地图搜索离开迷宫的路径。这里可选择回溯算法。对每个网格从左到右,每个网格具有4个方向,分别定义。并规定机器人行进过程中不停探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同时探测时按左侧规则,进入新网格后优先探测当前方向的左侧方向。探测过程中记录每个网格的四个方向上的状态:通路、不通或未知,探测得到不同状态后记记录,同时记录当前网

格的四个方向是否已被探测过。若某网格四个方向全部探测过则利用标志位表示该网格已访问。为了寻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记录当前网格在四个方向上的邻接网格序号,由此最后可在机器人已探测过的网格中利用Dijkstra算法找到最佳路径。并为计算方便,记录网格所在迷宫中行号、列号。并机器人探索过程中设置一个回溯网格栈记录机器人经过的迷宫网格序号及方向,此方向是从一个迷宫网格到下一个迷宫网格经过的方向。设置一个方向队列记录机器人在某网格内探测方向的顺序。设置一个回溯路径数组记录需要回溯时从回溯起点到回溯终点的迷宫网格序号及方向。 考虑到迷宫比较简单,且主要为纵横方向的直线,可采用让小车在路口始终左转或者始终右转的方法走迷宫,也就是让小车沿迷宫的边沿走。这样最终也能走出迷宫。本次课程设计采用此方法。即控制策略为机器人左侧有缺口时,向左进入缺口,当机器人前方有障碍是,向右旋转180°,其余情况保持前进。 2.2 传感器的选择 由于需要检测机器人左侧和前方是否有通路,采用红外传感器对机器人行进方向和左侧进行感知。红外避障传感器是依据红外线的反射来工作的。当遇到障碍物时,发出的红外线被反射面反射回来,被传感器接收到,信号输出引脚就会给出低电平提示信号。本机器人系统的红外避障信号采用直接检测的方式进行,直接读取引脚电平。传感器感应障碍物的距离阈值能够经过调节

活动中心工作总结

活动中心工作总结 篇一:2021年科技活动中心工作小结 2021年上科技活动中心工作小结 3月份 启动十四中、柳春园小学机器人工作室的建设工作 组织参加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组织区境内航模青少年选手开展无人机项目培训 在镜湖小学、华强中学进行气象站建设情况调研 4月份 组织在芜湖市创新大赛上获奖作品参加省级比赛 组织区境内中小学幼儿园科技辅导员在芜湖市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开展青少年无人机培训,推动校园无人机训练工作 组织学校在气象局参观学习 5月份 组织开展全区范围的青少年航空模型普及活动 组织作品参加新华传媒杯创新比赛 选派优秀辅导员参与科协举办的创客培训和机器人教学观摩活动 6月份 组织开展全区范围的七巧科技科普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启动仪式 开展参加全国机器人比赛的报名和训练工作 组织开展芜湖市首届无人机比赛

组织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 2021年镜湖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工作总结 在镜湖区教育局、镜湖区科协的指导和区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镜湖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坚持“让科技教育惠泽每一个学生”的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公益性为原则,整合活动资源,积极推动镜湖区特色科技教育品牌建设工作,为稳步提升区域内青少年科学素养夯实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学习,注重实效,助力科技教师稳成长 科技教育的师资专业化建设,是镜湖青少年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而打造一支专家型的科技教育师资队伍是活动中心工作不变的追求。4月10日,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为促进镜湖区中、小学、幼儿园科技教育活动持续发展。活动中心组织70名一线科技辅导员和分管科技工作行政,在芜湖市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举办的科技辅导员培训会。芜湖市科协科普部部长严家峰,镜湖区教育局副局长袁金芳在培训班上做重要发言,鼓励科技辅导员凝聚力量,挥洒汗水,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镜湖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主任李荣贵总结了2021年镜湖区科技教育工作,对2021年工作计划进行通报。培训班专程邀请了机器人教育专家和科技素质体育活动专家,对辅导员们开展人形机器人项目和无人机比赛项目的培训。开展“镜湖区机器人竞赛辅导教师编程技术培训”,参加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的辅导教师接受了培训学习。科技活动中心注重镜湖区机器人特色项目的业务培训,多次邀请中鸣机器人培训人员为区内学校,不仅介绍最新机器人竞赛的内容和形势,并结合比赛项目的辅导经验进行专业的讲解。

智能化机器人设计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组长:王文博 组员:严格,熊祚强 指导教师:周文 项目工期:2014年6月10日——2015年6月15日

摘要:本项目研发智能家庭监督机器人是基于智能手机平台之下所应用的, 在借助于ug三维建模设计,机械设计以传动设计,及嵌入式硬件的插入,成功地实现了人远距离分身控制并监督家庭情况,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家庭环境的变化,为家庭安全的保障提供了基础,并且解决了目前市场家政机器人价格昂贵的现象。 前言: 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以及智能手机的兴起,针对国内的市场环境, 本项目研发出的一系列四款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本项目研发的机器人管家是一种远程交互型机器人家政机器人采用低功耗WIFI技术连接互联网及手机终端通过强大智能手机及网络云服务器的数据计算处理能力对机器人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降低了机器人的所需硬件成本,使得家政机器人能被国内消费者所接受。此机器人装配了红外,433射频的家电控制系统,实现了远程家电控制功能,并解决了目前智能家居家电设备接口协议不统一,传统家电难以兼容的问题。此外,机器人本身留有各种传感器接口,通过采用本项目研发的红外热式,温湿度,甲醛以及PM2.5传感器机器人能够实现远程家庭环境监控,家居安防的功能。能够解决目前家庭服务类机器人依赖进口,售价高昂的市场现状。 正文:(建模方面)

如上图所示,主观三视图,以及大致轮廓视图,外观视图上采取了全新的外观设计,底部以正六棱柱作为底座,并且采用抽壳技术,扩大内部空间,方便内部嵌入传动系统,机械设计等等,并且为以后的硬件电子设施提供了空间基础,上部采用圆弧拉伸,同样扩大内部空间,便于齿轮,马达等传动设施插入,放手机的补位,采用加盖模式,内部设有弹簧等设施,加紧设备。具体如下: 一:底轮 底轮采用一般的轮胎设计,圆弧效果便于运动,轮胎表面加拉伸效果,增加抓地,增大摩擦,内部增加五角星设计,省材料, 增加美观 二:转向轮: 由于底面为正六棱柱,两个轮子不能稳定行走,并且转向不方便,故在底面加上两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向轮,转向轮 采用平常滑板上的轮子,这样的轮,自由性比较大,可以随 意转向,而传统的车轮,自由性较低,两者互相结合,既可 以自由转向,又可以稳抓底面。建模设计上主要采用了草图 拉伸方式。 三:滚轴:

机器人编程2(总结)

机器人编程2 一、专家界面介绍 1、用户组类别:操作人员及应用人员、专家、管理员、安全维护人员(激活安全配置)、安全投入运行人员; 2、在一定的持续时间内未对操作界面进行任何操作时(300秒),自动退出专家界面; 3、fold的句法为:(1);FOLD名称(2)指令(3);ENDFOLD <名称>; 二、变量和协定 1、标准数据类型:整型(INT)、实型(REAL)、布尔型(BOOL)、字符型(CHAR); 2、数组(Array):借助下标保存相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变量;例:Voltage[10] = 12.75; 3、枚举(ENUM):所有值在创建时会用名称(明文)进行定义;例:color = #red; 4、结构(STRUC):由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项组成的复合数据类型;例:Date = {day 14, month 12, year 1996}; 5、运行时间变量:存在于SCR文件中,仅在声明的程序段中有效,在到达程序的最后一行(END行)时重新释放存储位置; 6、系统数据类型:枚举,例:运行方式(mode_op);结构,例:日期/时间(date); 7、声明的关键词为DECL,对于四种简单数据类型关键词DECL可省略; 8、常量用关键词CONST建立,且只允许在数据列表中建立; 9、变量生存期:SRC文件,程序运行结束时,运行时间变量“死亡”;DAT文件,程序运行结束后变量还保持着; 10、字符串或文本只能作为CHAR数组来实现; 11、关键词PUBLIC扩展程序头中的数据列表,创建全局变量;例: DEFDAT MY_PROG PUBLIC; 12、常量必须在声明时立即初始化; 13、运算类型:基本运算、比较运算、逻辑运算、位运算(B_NOT、B_AND、B_OR、B_EXOR); 14、纯整数运算的中间结果去掉所有小数位;例:int F=10,F=F/4(F=2),省去小数点后面的尾数;int F=10,REAL W=10.0,F=W/4(F=3),四舍五入为整数; 15、KRL仅支持1维、2维、3维数组; 16、定义结构后还必须对其声明工作变量; 17、结构通过括号初始化时,只允许使用常量,赋值顺序任意;初始化结构时,不必指出全部结构元素; 18、结构初始化可以通过点号进行,例:my_car.price = 9999.0;通过点号进行初始化时也可以使用变量,例:my_car.price = value_car; 19、自定义的结构类型以TYPE结尾; 20、枚举数据类型由常量组成,一个常量的赋值始终以符号“#”进行; 21、自定义的枚举类型以TYPE结尾; 三、子程序和函数 1、最多可相互嵌入20个子程序; 2、用RETURN可结束子程序,并由此跳回到调用该子程序的程序模块中; 3、局部子程序写入END,用回车键确认后,会在主程序和子程序之间插入一个横条; 4、作为IN参数的参数传递:变量值在主程序中保持不变;子程序只读取变量值,不能写入; 5、作为OUT参数的参数传递:变量值在主程序中同时更改;子程序读取并更改该值,然后返回新值;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机器人设计 设计题目: 专业: 信息工程 班级: 08(1)班 组别: 学生姓名: 吴雪萍学号: 08509205 起止日期: 2011年3月1日 ~ 2011年 7月1日 指导教师: 刘岩恺梁景莲 同组人员: 课程设计题目机器人设计实验 姓名吴雪萍学号 08509205 班级 08信息(1)班 班级专业信息工程 组别组长组员 指导教师刘岩恺梁景莲 课程 设计设计家庭组机器人和机器人行走目的 课程 设计Vc++ 环境

课程 设计 任务用C++语言设计一个颜色识别的程序和一个机器人行走程序 和要 求 课程设计内容描述: 1(绪论 通过学习机器人设计2课程~学会了家庭组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的一些理论知识。了解了机器人方向识别~动手调试了全景摄像头和前置摄像头~设置了场地、球门、白线、足球等的颜色数值。 2. 颜色识别的产生 结合梁老师给的人脸识别程序~通过改变人脸模型建立颜色识别程序。 3. 平台的选择及搭建 根据刘老师给的参考资料~首先安装了DirectX9.0 SDK和Visual C++软件~然后一步步的按照老师所给的步骤~先建立基本界面~接着编制串口通讯控制机器人 的程序~读取距离传感器信息等~最后得出了机器人行走程序如下。 课程设计源程序: 机器人行走 // VoyTestDlg.cpp : implementation file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VoyTest.h" #include "VoyTestDlg.h" #ifdef _DEBUG

走迷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走迷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钱真彦(F9903406班)苏稚英(F9903501班) 摘要 走迷宫机器人主要是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GV——auto-guided vehicle)的原理,实现小车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规避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导引方式采用与地面颜色有较大差别的导引线,使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感知导引线,障碍判断采用机械式传感器。驱动电机采用直流电机,电机控制方式为单向PWM开环控制。控制核心采用51单片机,控制系统与电路用光耦完全隔离以避免干扰。控制上采用分时复用技术,仅用一块单片机就实现了信号采集,路线判断,电机控制。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无人工厂,仓库,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总体规划 对于走迷宫小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控制电路设计;二、传感器选择以及安放位置设计;三、程序设计。从总的方面来考虑,传感器的使用数量应该尽量少以减少单片机的信号处理量,但是又必须能使小车行驶自如。控制电路要根据选用的电机和传感器来设计,主要考虑稳定性,抗干扰性。 一、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主要有电机驱动电路,单片机接口电路,电源电路三个部分。考虑到电机的起动电流和制动时比较大,会造成电源电压不稳定容易对单片机和传感器的工作产生干扰,所以,电机驱动电路和单片机以及传感器电路用光耦隔离。传感器的电源直接使用24V蓄电池,单片机的电源则通过7805将24V电源转换到5V。这里主要对驱动电路进行一下介绍: 小车使用24V直流电机,对于这种小功率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一般有两种。 (1)线性型 使用功率三极管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直流电机。线性型驱动的电路结构和原理简单,成本低,加速能力强,但功率损耗大,特别是低速大转距运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发热厉害,损耗大。 (2)脉宽调制 另外一种是较常用的脉宽调速(PULSE WIDE MODULATION——PWM),这种调速方式有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负载冲击,还可以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的等优点。 因此决定采用PWM方式控制直流电机。PWM调速分为双向式和单向式两种 ①双向式 图一即为较常用的PWM调速电路,在一个脉冲周期内(T=Ta+Tb),T1和T3导通的时间为Ta,T2和T4导通的时间为Tb,这样在Ta这段时间内,电机通过的是正向电流,在Tb这段时间内为反相电流。当Ta=Tb时电机停转,Ta>Tb时电机正转,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