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皮肤瘙痒怎么办

合集下载

老年人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辨证论治与护理

老年人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辨证论治与护理

栓脱 落危 险事件 的发 生 。
业卫生 ,2 0 1 2 ,4 ,2 1 4 8 .
参 考文献
[ 1 ] 李楠 . 尿 激酶治疗 急性下 肢深静 脉血栓疗效 分析 【 J 】 . 中国城 乡企
【 2 ] 陈顺 珍, 赵路. 下肢深静脉局部溶栓治疗的 护理体会【 J l _ 护理实践

j u g 、
地 5 、 J

I r r l 9 ;  ̄ , 竺 N , ’ o 鬲
, 精 神 睡 眠 雉 四 肢 疹 块 箍 再 墨 薹 栗 爱 ’ 蓄 1 翁 蒌 ’ :
盂 箍

。 : U g
、 U 矢 { } l
2 0 g 当 归 、 3 g 、 U g 、 U g 归 o / 一 / , I k
— 甲 -l 、, ,广 1 )r J l
2 脲 0 g , 箕 、 :
月 月 ,
( 上接 第 4 6 5页 )
与研究 , 2 0 0 9 , 6 ( 2 1 ) : 6 0 .
( 上接 第 4 6 7页 )
参考文献
[ 1 】 陈红 , 蒋玉琴 . 护 士在预 防抑郁症 患者 自杀中的作 用 【 J 】 . 解放军护
理杂志 . 2 0 0 8 , 1 7 ( 1 ) : 1 1 - 1 2 .
李亚妮 ,邓克新
2 .



里拙
譬 静 瘩 仲十 , I 銎 、 块

口 一 向 I




日 、 、 m
日 = 惦 ,
、 g 、 翻 s : , 。 痒 2 5 红 痒 / 。 : 布 满 茎 鼍 集 、 杲

糖尿病皮肤痒怎么办

糖尿病皮肤痒怎么办

糖尿病皮肤痒怎么办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皮肤痒怎么办*二、糖尿病皮肤痒的食疗方*三、糖尿病皮肤痒症状糖尿病皮肤痒怎么办1、按时服用血糖药物,同时稳定情绪,对缓解皮肤瘙痒有一定效果。

因此要保持乐观情绪,调节饮食、忌吃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合理运动,保证血糖在正常范围很重要,减少瘙痒并发症的出现。

2、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洗澡水温要适宜,要选用中性洗涤用品;合理更换贴身衣物,最好用棉制内衣,避免瘙痒的症状发生;瘙痒时避免用手搔抓、摩擦,皮肤挠破了容易感染。

3、改变饮食习惯,定量用餐,合理化食物结构,做到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避免血糖的波动。

4、时常测试血糖值,不仅仅测试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也很重要,血糖平稳的情况下,注意查看是否为药物过敏产生的瘙痒。

5、正确使用抗过敏药品,咨询医生给出合理化建议。

糖尿病皮肤痒的食疗方1、绿豆炖大肠猪大肠、绿豆、败酱草各适量,将绿豆煮20分钟,放入大肠内,两端扎紧,和败酱草共煮熟,加调味品食用。

2、海带绿豆汤海带(切碎)、绿豆、白糖各适量,加水共煮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10日。

3、地肤子红枣汤地肤子30克,红枣5枚,水煎服,1日2次。

4、绿豆鲜藕汤绿豆20克、鲜藕300克、鲜薄荷叶3片。

鲜藕洗净去皮,绿豆用水泡软后,装入藕孔,蒸熟切片,鲜薄荷切碎,撒于其上,调味后,凉拌食用。

5、酸枣仁汤加味炒枣仁、合欢皮、白鲜皮、天花粉各30克,川芎、柏子仁、夜交藤各10克,云苓、知母、丹皮、白蒺藜、制首乌各9克,甘草6克,煎水服用,早晚一剂。

6、玉女煎加减生石膏、天花粉、白鲜皮、制首乌各30克,怀牛膝、黄精、生地、天门冬各15克,知母、丹皮、丹参、赤芍、玄参、蝉蜕各10克,薄荷、甘草各6克,加适量水煎,每日200饮毫升。

7、四妙丸加味苍白术15克,黄柏12克,薏苡仁25克,川牛膝15克,当归12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25克,丹参15克,紫草15克,萆15克,土茯苓25克,蒲公英25克,地丁25克,败酱草15克,地肤子25克,白藓皮15克,苦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血糖高会皮肤瘙痒吗

血糖高会皮肤瘙痒吗

血糖高会皮肤瘙痒吗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血糖高会导致皮肤瘙痒吗?答案是肯定的。

血糖高与皮肤瘙痒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当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时,身体的代谢会出现紊乱。

首先,高血糖会影响到神经功能。

神经就像是身体内的“通信线路”,负责传递各种感觉和指令。

当血糖过高时,神经可能会受到损伤,这种损伤被称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一旦神经受损,皮肤的感觉也会变得不正常,可能会产生瘙痒的感觉。

而且,高血糖还会影响到血管的健康。

血管是为身体各个部位输送养分和氧气的“管道”。

血糖过高会使血管变得狭窄、硬化,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皮肤作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保持正常的功能和健康状态。

当血液循环不好时,皮肤的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出现干燥、脱屑等问题,进而引发瘙痒。

另外,长期的高血糖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就像是身体的“保卫部队”,负责抵抗外界的病菌和有害物质。

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皮肤容易受到感染,例如真菌感染,这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

再者,血糖高会使得身体内的糖分无法被正常利用,于是身体会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取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酮体。

这些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过多时,也可能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不仅如此,高血糖还会影响肾脏的功能。

肾脏在过滤血液、排出废物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可能会在体内积聚,从而影响皮肤的健康,导致瘙痒。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燥热体质。

阴虚则体内津液不足,燥热则容易内生热毒。

热毒蕴结于肌肤,就可能导致皮肤瘙痒。

那么,血糖高引起的皮肤瘙痒有什么特点呢?一般来说,这种瘙痒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下肢、会阴部等。

瘙痒的程度可能轻重不一,有时可能会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皮肤表面可能没有明显的皮疹,但可能会有抓痕、血痂等。

如果出现了因血糖高导致的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当然是要控制血糖。

一例糖尿病皮肤病变病例观察

一例糖尿病皮肤病变病例观察

一例糖尿病皮肤病变病例观察病例报告: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临床观察与治疗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5岁,因“皮肤瘙痒、暗红斑片”就诊。

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年,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近期,患者自觉皮肤瘙痒、灼热感,尤其在夜间加剧,影响睡眠。

皮肤检查发现,双下肢皮肤呈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瘙痒部位以小腿和足跟为主。

患者否认其他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二、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为老年男性,有10年糖尿病病史,近期出现皮肤瘙痒、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

2. 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灼热感,尤其在夜间加剧。

皮肤检查发现双下肢皮肤呈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瘙痒部位以小腿和足跟为主。

3. 可能的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能的诊断为糖尿病皮肤病变,具体为糖尿病性湿疹或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

4.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鱼鳞病、过敏性皮炎等相鉴别。

三、治疗及随访1. 治疗方案:(1)控制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确保血糖稳定。

(2)抗过敏: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

(3)止痒:给予外用止痒药物,如地奈德乳膏,每日2次。

(4)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刺激。

2. 随访计划:患者每周来院复诊,观察皮肤病变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病例讨论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和神经病变有关。

在本例中,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长期糖尿病病史,近期出现皮肤瘙痒、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符合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特点。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皮肤瘙痒、灼热感、疼痛、感觉异常等。

在本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灼热感为主,皮肤检查发现双下肢皮肤呈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

这些表现可能与糖尿病性湿疹或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有关。

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鱼鳞病、过敏性皮炎等相鉴别。

银屑病和鱼鳞病通常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如银屑病有典型的银白色鳞屑,鱼鳞病有典型的鱼鳞状皮肤损害。

应用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治疗及对疗效维持时间影响分析

应用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治疗及对疗效维持时间影响分析

应用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治疗及对疗效维持时间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及疗效维持时间。

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接诊慢性湿疹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2021年4月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治疗1组、治疗2组),1组(n=42)行常规治疗,2组(n=41)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及近远期疗效。

结果:2组治疗后瘙痒评分,ESAI量表(头/颈,上肢,躯干,下肢)及6月内复发率较1组下降,且治疗有效率较1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状及皮损均有显著改善效果,且疗效维持时间较长,远期复发率较低,具备临床治疗价值。

【关键词】润燥止痒胶囊;慢性湿疹;皮肤瘙痒;治疗效果慢性湿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顽固性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症状以存在明显渗出倾向的慢性皮肤炎症反应为主,可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当瘙痒明显时可由抓挠患处所致皮损、组织液渗出等扩大患处面积、加重患处不适表现,需积极治疗,及时控制皮肤炎症反应,缓解病症。

糖皮质激素外用、西药口服联合治疗是慢性湿疹主要治疗措施,但部分研究指出上述治疗方案缺乏长期性,患者停药后复发率可随停药时间延长而逐步上升,故需选择性开展联合治疗,提升疗效维持性[1]。

因此,为分析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及疗效维持时间,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本院接诊慢性湿疹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2021年4月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治疗1组、治疗2组),1组(n=42)行常规治疗,2组(n=41)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

1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03±4.21)岁,平均(3.65±1.22)年;2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87±4.15)岁,平均(3.62±1.27)年。

中医怎样治淀粉样变皮肤病

中医怎样治淀粉样变皮肤病

中医怎样治淀粉样变⽪肤病病案李某,⼥,72岁,原发性淀粉样变⽪肤病5年。

近3年来多处求医,⼝服中药汤剂效果不显,遍阅前医之处⽅,多以清热解毒、凉⾎消斑中药为主。

刻下症见:两⼩腿胫前对称分布半球形或圆锥形丘疹,质硬,肤⾊黯,有少许鳞屑,表⾯粗糙,沿⽪纹呈念珠状排列,⾃觉瘙痒剧烈难忍,⾆淡红,苔薄⽩,脉沉弱。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活⾎通络,化痰熄风⽌痒。

处⽅:⽩蒺藜60克,姜半夏40克,茯苓、⾚芍、红花各30克,陈⽪、皂刺各20克。

⽔煎分3次服,每⽇1剂,共7剂。

2诊:述服药后,瘙痒⼤减,两⼩腿胫前丘疹减少约20%,肤⾊也已变浅。

改⽅为:姜半夏40克,红花、当归、⽩蒺藜各30克,制⾸乌、茯苓、皂刺各20克,陈⽪、炙⽢草、桂枝各15克。

再服7剂,服法同前。

3诊:⾃述服药后,症状缓解明显,丘疹再次减少,予上⽅减桂枝,加苍术12克,再服7剂。

后以本⽅加减治疗1⽉余,病情稳定,症状基本缓解。

⽩蒺藜体会《本草求真》记载:“(蒺藜)质轻⾊⽩,⾟、苦,微温,按据诸书虽载能补肾,可治精遗尿失,暨腰疼劳伤等证。

然总宣散肝经风邪,凡因风盛⽽见⽬⾚肿翳,并通⾝⽩癜瘙痒难当者,服此治⽆不效。

”由此可见,蒺藜作为“草中名药”,其祛风⽌痒的作⽤明确,临床常与蝉蜕、荆芥等同⽤。

但临证时,医⽣在熟读六经理论、四诊合参的同时,还常常⾯临着“选药难,定量更难”的问题。

正如俗话说“中药不传之秘在药量”,⽤药量的变化直接关乎疗效。

调控服药次数⽽控制服药量,中病即⽌,既确保疗效,⼜使不过量。

本案患者病情顽固,原发性淀粉样变⽪肤病本为难治性⽪肤疾病,近3年多处求医效果不显,患者下肢瘙痒剧烈、痛苦不堪,故将蒺藜剂量确定为60克,服药后瘙痒⼤减,效如桴⿎,顽疾得去。

姜半夏⽂字:医药星期三图⽚:⽹络编辑:彭海波朱德珍曹琤媛“健康杏林”是《医药星期三》报的官⽅微信公众平台。

《医药星期三》报是全国邮发的,以中医药治疗为特⾊的,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

屁股两侧痒是怎么回事呢

屁股两侧痒是怎么回事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屁股两侧痒是怎么回事呢
导语:职场中大多数人都需要长时间坐着工作,就会影响下肢的血液流动,并且长时间坐着就会引起皮肤出汗能力差,大量的汗液会影响皮肤过敏或是出现
职场中大多数人都需要长时间坐着工作,就会影响下肢的血液流动,并且长时间坐着就会引起皮肤出汗能力差,大量的汗液会影响皮肤过敏或是出现炎症,病人会经常发现屁股两侧痒,但多数人不知道屁股两侧痒是怎么回事?其实病人可能患上皮炎或是湿疹,引起疾病的详细原因有:
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与湿疹常做同义词,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

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

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这三者可以联合存在。

皮炎、湿疹是比较顽固的皮肤病。

皮肤炎可分为不同种类,其中共同之处是对某种过敏原出现过敏反应。

并且季节气候变化、精神紧张、强烈搔抓刺激、出汗等均易使本病病情加剧。

皮炎发病机制既可以是变态反应,也有非变态反应。

其中有许多问题尚未获得一致结论,而且有些是相互矛盾的。

对此需要今后努力实践,积极去探讨研究。

湿疹,属于比较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环境包括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人类的群体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气传致。

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

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

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苏虹霞;党红转;王艳;管子函;杨蓉【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0(010)001【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辨证施治;中医药疗法【作者】苏虹霞;党红转;王艳;管子函;杨蓉【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据统计发生率为7%~43%[1],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亓鲁光教授,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30多年,从基础到临床对糖尿病有独特的认识和研究,尤其在糖尿病瘙痒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方面有独特体会。

1 现代医学对于糖尿病瘙痒症的认识现状和治疗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肯定与患者的高血糖和血糖的电梯式波动有很大关系。

血糖快速升降时血浆渗透压的快速变化,经常的高血糖状态使皮肤表层细胞发生脱水效应、糖尿病皮肤微循环异常引起缺血缺氧、糖代谢失常,造成细胞膜功能障碍以及糖尿病神经功能紊乱使皮脂腺、汗腺分泌异常等都可以降低皮肤抵抗力并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的发生[2]。

目前瘙痒症的治疗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局部瘙痒者给予止痒剂,全身瘙痒者给予抗组胺药物,合并有较为严重的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者,使用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但疗效往往不满意,且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

2 中医对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认识和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属“风瘙痒、痒风”等范畴。

《内经》:“诸痛瘙痒,皆属于心……诸痛为实,诸痒为虚。

”《外科证治全法》:“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下肢皮肤瘙痒怎么办

导语:
瘙痒这种感觉相信大家都体验过,虽然这不是什么严重的症状,
但是下肢皮肤瘙痒的话我们会抓挠,导致皮肤损伤,而且瘙痒的部位
还会变大,而有
瘙痒这种感觉相信大家都体验过,虽然这不是什么严重的症状,但
是下肢皮肤瘙痒的话我们会抓挠,导致皮肤损伤,而且瘙痒的部位还
会变大,而有些人也会因为瘙痒的感觉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很影响
我们的正常生活,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下肢皮肤瘙痒
的治疗办法。
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西医以镇静止痒为主。若是皮肤已经出现干痒,
切记不可去抓挠患处,以免越抓越痒,更会导致范围扩大。可能大家
会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当你从寒冷的室外一下子进入温暖的室内,
或者是晚上临睡前脱掉厚厚的外衣躺入被窝的时候,在一冷一热的刺
激之下皮肤会突然觉得一阵阵发痒,会忍不住搔抓一下,却往往是愈
痒愈搔,愈搔愈痒,越抓到后来瘙痒越严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而
且搔抓很可能会损伤皮肤,加强皮肤的反应性,如果你挠得太用力了,
可能会引起皮炎或是留下色素沉着和皮肤苔藓样硬化,这样治疗起来
就会更加困难了。
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
滞血淤所为,当以凉血化淤,祛风止痒论治.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2时,
人体腔道内的黏膜层就会出现问题,引起黏膜病变,造成黏膜细胞代
谢失调,出现皮肤瘙痒症状.治疗方法首先是食疗,多食些富含维生素
B2的食物即可,如奶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蛋黄,鳝鱼,胡萝卜,
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下肢皮肤瘙痒的一些解决办法,其实,我
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就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些症状,很多人出现下肢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