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课件:神经核医学
核医学讲义

核医学讲义绪论原子弹地爆时的景象苏联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我们看到的这些与核技术有关的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的交叉渗透,核技术已经应用到科学技术的各个学科。
核技术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科学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再比如:核科学技术与农业的结合--核农学我国科学家利用核射线选育出的“鲁棉一号”以及花卉、水稻等新品种,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核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核电站目前我国在建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达到二十余座,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这是一台先进核医学仪器—PET/CT,医生正在给病人作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是医学专业的必修课。
一、概述(一)定义:核医学是核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着重研究放射性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基础。
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医学各个学科。
(二)内容:1、实验核医学(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主要以实验核技术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物质代谢变化,并侧重实验核技术的方法学探讨以及在基础医学、生物医学等一些学科中的应用。
2、临床核医学(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研究核素、核射线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技术及其理论,可分为:(1)诊断核医学:包括脏器功能测定、脏器显像、微量物质测定等。
(2)治疗核医学:如:131I 的甲亢治疗,32P 的敷贴治疗等。
核医学显像原理X 光 / CT代谢和功能显像 SPECT 或 PET正电子断层扫描(PET )的原理是利用癌细胞会吸收大量葡萄糖,将18F-FDG 注入体内,癌细胞会大量吸收FDG ,接着会侦测出FDG 聚集部位,也就是肿瘤所在位置。
核医学成像课件

核磁共振成像(MRI)
总结词
一种无辐射的成像技术
详细描述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内的氢原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信号并形成图像,主要用于脑部、关节和软组织疾病 的诊断。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
总结词
一种结构成像技术
详细描述
通过X射线扫描人体并利用计算机重建断层图像,能够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广泛应用于肿瘤、骨 折和肺部疾病的诊断。
成本高
核医学成像技术通常需要昂贵 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导
致其成本相对较高。
时间延迟
由于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较长 ,核医学成像可能需要等待一
段时间才能获取图像。
空间分辨率有限
相对于其他医学成像技术,如 MRI和CT,核医学成像的空间
分辨率可能较低。
05 核医学成像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进步
新型探测器技术
核医学成像的分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
利用单光子发射的射线进行成像,常用于心血管和脑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利用正电子发射的射线进行成像,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点,常用于肿瘤、神经系统 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MRI)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组织进行检测,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图像,常用于脑部 、关节和肌肉等软组织的显像。
核医学成像技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与人体组织相互 作用,产生信号并被显像仪器接收,经过处理后形成图像。
核医学成像的原理
01
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与人体组 织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产生散射 和吸收,这些相互作用导致能量 损失和方向改变。
02
显像仪器通过测量这些散射和吸 收的射线,并利用计算机技术重 建图像,显示出人体内部结构和 功能。
(核医学课件)17.dtc知识讲稿

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和用途
不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和 治疗。
核医学常见的影像方法
闪烁扫描
闪烁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核医学 影像方法,通过探测器测量放 射性同位素发出的闪烁光,形 成影像。
2
心血管疾病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和评估
核医学用于诊断和评估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冠脉疾病和心脏瓣膜病。
3
神经学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核医学方法用于研究和治疗神经学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和脑卒中。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层摄影(SPECT)
SPECT是一种通过测量放射性同 位素发射的单个光子的能量和 位置来获得三维影像的方法。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 层摄影(PET)
PET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与正电子 的相互作用来获得高分辨率的 影像,用于检测疾病和评估治 疗效果。
核医学的临床应用
1
肿瘤诊断与治疗
核医学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肿瘤放射治疗、肿瘤靶向治疗 和肿瘤分期。
核医学课件:17.dtc知识 讲稿
核医学的介绍、应用领域、工作原理,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应用,核医学 影像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如肿瘤诊断与治疗。
核医学的定义与应用领域
核医学是一门研究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学学科。它 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学等。
核医学的工作原理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性质来获取身体内部的图像信息。放射性同位素会在体内发出放射线, 通过探测器记录这些放射线的分布,从而形成影像。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核医学概述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其离闪烁中心(γ光子处)的距离增加而减 少;
• 由位置电路和能量电路根据不同位置的光
电倍增管接收到的闪烁光的强度来确定γ光 子的位置。
• PMT数目越多,图像上所有脉冲的X、Y位
置精度越好,图像核医学的概述医空学知间识培训分辨率越好。 33
脉冲幅度高度分析器PHA ——光子能量甄别
核医学概述医学知识培训
29
准直器的功能参数
几何参数:
• 孔数、孔径、孔长及孔间壁厚度 • 决定了准直器的空间分辨率、灵
敏度和适用能量范围等性能参数
• 准直器的空间分辨率与灵敏度是
一个矛盾关系
核医学概述医学知识培训
30
准直器的空间分辨率
• 定义:描述区别两个邻近
点源的能力,通常以点源 或线源扩展函数的半高宽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表示, 半高宽度越小,表示空间 分辨率越好。
核医学概述医学知识培训
4
影像核医学的特点
核双医学肾概述血医学流知识灌培训注图
5
核存医学活概述心医学肌知识显培训像
6
影像核医学特点
• 功能显像 • 分子显像 • 动态显像 • 定量分析
核医学概述医学知识培训
7
核医学的组成
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 实验核医学
诊断核医学
治疗核医学
体内
体外 内照射
近距离
分析
为广泛的正电子放射性药核物医学。概述医学知识培训
46
常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有效半衰期
• 15O • 13N • 11C • 18F
2.05min 9.96 min 20.34 min 110 min
人卫第九版核医学教学课件绪论

核医学(第9版)
静态
动态 平面
放射性核素显像设备
1950’
Scanner
?
21世纪
1960’
相机
PET/CT
1970’ SPECT 1990’
PET
融合
MicroPET
断层
功能 影像
分子 影像
分子 功能 影像
核医学(第9版)
国产PET/CT生产厂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内有7家PET/CT生产厂家, 其中6家已获得CFDA注册证。
目前我国核医学科处于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尤其211和985高校附属医院涌现出一批核医学学科的长 江学者、杰青、千青、优青等拔尖人才;教育部“放射性药物重点实验室”;国家、省部级核医学与 分子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及其优秀团队。 -组建国际分子影像中心; -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 -制定和撰写了国家和地方疾病预防和诊治标准、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 -组建了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编写了研究生、长学制、本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等教材及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专著; -建立了核医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培养了一批优秀核医学专业青年学者; -成立中国核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PET/CT PET/MR FBFET/CT
核医学(第9版)
三、核医学发展现状
5. 临床与分子核医学
(1)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功能测定:全身各系统脏器,SPECT、SPECT/CT全身与局部、动态及断层 显像在常规临床应用已占据重要作用。
存活心肌
核医学(第9版)
多学科融合与多模态成像是现代医学必然发展趋势
各自影像技术的优势互补、彰显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精准医疗的价值。
核医学课件放射性核素治疗英文课件

Pheochromocytoma
Originate from chromaffin cells (嗜铬细胞)
90% located in adrenal medulla(肾上腺髓质)
Producing and releasing catecholamines(儿茶 酚胺) lead to paroxysmal(陈发性) or persistent hypertension and other symptoms.
Weekly full blood counts as well as hepatic and renal tests for at least 6 weeks
Assessment of response using combined CT/MRI/bone scan/MIBG imaging before the subsequent course.
Pheochromocytoma is selectively uptake 131IMIBG.
Beta radiation emitted from131I-MIBG destroy the cancer cells.
Indication
Disseminated disease (播散病灶) Unresectable pheochromocytoma(不能手术切
Principle
Radioiodinated MIBG is a guanethidine(胍乙啶 ) analog,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norepinephrine(去
甲肾上腺素).
It is concentrated in the adrenal medulla(肾上腺 髓质) and adrenergic neurons(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predominantly.
核医学课件 12第12章 肿瘤显像

图7a:左额胶质瘤;b:肿瘤模糊;c 及d:: 肿瘤未见放射性核素分布。
王胜军,汪静,邓敬兰,等。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9,29(2):85-88
氨基酸代谢显像
H311C S
COO NH+3
[11C]Methionin
氨基酸转运体
18F
O
COO NH+3
[18F]F-Ethyl-Tyrosin
Transferase
Protein Degradierung
X
蛋白合成
Proteine
Tumor Zelle
磷脂代谢显像
11
[11C]Cholin
符号
(KeV)
锝(technetium) 99mTc 6h 141
优缺点 价廉易得,显像清晰
碘(iodine)
123I 13h 159 131I 8d 364(81%)
显像清晰;价格昂贵 价廉易得;显像欠佳
第一部分
抗体的选择
特异性高 免疫原性低
多选择单克隆抗体(McAb) 或抗体片断(除去Fc段的Fab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 黄 钢
一、 基本原理和方法
PET显像原理
C-11 ;N-13 ;O-15 ;F-18;I-124
ZAX N Z A1Y N 1 e +
15O –H2O
血管生成
11C –蛋氨酸
氨基酸转运增强
K1
K2
18FDG
糖酵解增加
肿瘤代谢显像 11C-胆碱
膜功能
核医学总论

• 体外放射分析技术的普及
目前所使用的核医学仪器
PET/CT SPECT/CT PET/ MRI ….. ?
核医学常用影像设备:
1、γ照相机
2、E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仪)
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仪) 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仪) PET/CT PET/MRI …………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摄影仪
Positron
PET
Emission Tomography
1、PET显像的基本原理 正电子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发射出来的带正电荷的电子 ( β+ ),他在介质中运行极短的距离,即与邻近的普通电 子结合而消失,其质量转化为一对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光 子,这一过程称为湮灭辐射。 将发射正电子的核素引入人体内,所发射的正电子形成 的成对光子射至体外,由正电子探测器采集,经计算机重建 而成图像,显示正电子核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称为正电子 显像。 2、PET显像的特点 (1)采用电子准直 (2)活体生化显像 (3)定量 (4)高灵敏度和高空间分辨率 (5)全身三位显像
第二章 核医学仪器及设备
第一节 核医学发展简史
• 1895年 Wilhelm Roentgen发现X-ray。
1901年获若贝尔物理学奖
• 1896年 Henri Becquerel发现了
由铀发出的奇异射线,第一次认
识了放射现象。 • 1897年 Becquerel和Curi夫妇共 同提出了 “放射性”的概念。
4、 γ衰变—是核素由激发态或高能态向基态或低能态转变, 多余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射出。 特点:γ光子(穿透力强,电离弱,用于显像)
5、内转换:核素由激发态或高能态向基态或低能态跃迁时, 多余的能量传给核外轨道电子,使其获得足够能量后脱离轨 道称为自由电子,这一过程,称为内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脑肿瘤复发的判定
CBF显像对肿瘤的诊断不如CT和MRI, 但对鉴别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有一定的意 义。复发性脑肿瘤可表现为病灶CBF增高, 瘢痕和水肿则表现为CBF减少。若与201TI 作双核素显像,201TI局部放射性浓聚更 支持肿瘤复发。
脑胶质T亲肿瘤阳性显像发现原手术部位呈现异 常血流增高区; b:201Tl SPECT亲肿瘤阳性显像的影像与MRI影像的图 像融合; c: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和放疗后半年,CT检查阴性,18FFDG PET显像见顶叶呈明显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冠状层 面)
六、适应证
1.缺血性脑血管病 2.癫痫病灶的定位 3.偏头痛 4.痴呆的分型 5.脑肿瘤复发的判定 6.精神活动异常的研究 7.脑生理功能的研究 8.药物疗效观察
七、临床应用
(一)脑血管疾病
1、脑梗死 脑血流灌注显像可用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临
床观察和疗效监测。 • 发现病灶早:发病24(小一时)内脑梗rC死BF显像敏感性88%-95%,
脑代谢显像
Cerebral metabolic imaging
一、脑代谢显像包括:
1、葡萄糖代谢显像(18F-FDG) 可得到局部和全脑代谢率
2、氧代谢显像(15O2) 可得到氧代谢率和氧代谢分数
3、氨基酸代谢显像(11C-TYR 18F- FET 123I-IMT) 可得到氨基酸摄取和蛋白质合成动力 学功能代谢参数
一、基本原理
使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放 射性药物,其进入脑组织的量 与局部脑血流量成正比。根据 显像剂的不同脑血流灌注影像 可使用PET或SPECT获得。
二、显像剂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常用的显像剂有: 1. 123I-IMP 2. 99Tcm-HMPAO 3. 99Tcm-ECD 4. 15O-H2O、13N-NH3•H2O 目前国内临床上99Tcm-ECD最常用。
三、显像方法
(一)常规CBF断层显像 1.显像前准备 2.显像剂用量及开始时间 3.显像体位 4.数据采集及图像重建
(二)脑血流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分为绝对定量分析和半定 量分析法。 1 . 绝对定量分析 2.半定量测定
四、正常图像
•脑内左右放射性分布基本对称。 •灰质放射性明显高于白质。 •脑内基底神经节浓聚放射性。 •脑内影像同脑解剖结构。
7.大脑生理功能的研究
局部脑组织的血流变化与局部脑组 织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故在外界给 予受检者不同性质、质量的剌激(如 听表、触觉、视觉等),CBF量可发现 不同的变化。为大脑生理功能的研究 提供了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手段。
8.精神活动异常的研究
SPECT rCBF已用于精神病 的研究,。患有精神分裂症、情 感障碍等的患者rCBF显像示额 叶血流量降低。也可用于精神 性疾病的药物介入研究。
CT 20%, MRI 80%。 • 病变范围大:50%大于CT •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 • 过度灌注现象: • 腔梗检出率低: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
—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反复发作,10% 35%发生脑梗死
— 临床诊断 病史为主 — CT和MRI(-) — SPECT rCBF 阳性率大多>50%
神经核医学
NUCLEAR NEUROLOGY
神经核医学主要包括:
1. 血脑屏障功能脑显像 2.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照影 3. 局部脑血流断层灌显像 4. 脑池、脑室显像 5. 脑代谢显像 6. 脑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
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Tomography
(三)阿尔茨海默
1. AD 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 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 和社交障碍。
2. 临床表现:早期无特征性 3. 影像学:常规影像的局限
性
(四)偏头痛
典型偏头痛的先兆期有局部脑皮质血流降 低,进入头痛期后CBF及颅外动脉血流明显 增加。
偏头痛时CT和MRI检查无异常变化,可协 助排除因器质性脑病变引起的头痛发作。
(二)癫痫的定位诊断
发作期(ictal)rCBF增加, 发作间期(interictal)rCBF降低, 二者如在同一病人的同一位置上出现,则该处是
癫痫灶的可能性极大。 将两个影像进行相减,可以比肉眼分析更客观地
显示病灶位置,将相减所得的影像与MRI影像融 合,则可将这一功能病灶定位于MRI所显示的解 剖结构上,对外科治疗极为有利。
SPECT CBF显像:当偏头痛发作时常发现 局部放射性浓聚,示CBF量增加,临床症状 消失后rCBF量又恢复正常。
(五)痴呆的鉴别诊断
AD病:多双侧大脑顶颞叶对称性的血流减低区。 一般不累及基底节和小脑。
MID病:脑内散在、多发和不规则分布的灌注缺 损区,以额叶多见。常累及基底节和小脑。
皮克病(PD):额叶血流减低。 亨廷顿病(HD):主要是基底节血流减低
正常影像
横 断 面
冠 状 面
矢 状 面
五、异常图像
异常图像的类型 1、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 2、局限性放射性浓聚或升高。 3、交叉失联络(crossed cerebella
diaschisis)现象,表现为一侧大脑皮 质局部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的同时对 侧大脑或小脑放射性分布也明显减低。 4、过渡灌注(luxury Perfusion)
左侧顶、颞叶皮质癫痫(缓解期)病灶 摄取18F-FDG 明显减少
抑郁症 全脑葡萄糖代谢减低,但基底神经节和丘脑未受累
脑肿瘤明显摄取18F-FDG,提示恶性脑肿瘤
中枢神经递质的受体显像
Central neurotransmitter and neuroreceptor imaging
葡萄糖代谢显像(18F-FDG)是目前临床
应用最广泛的显像方法。 目前临床主要用于: 1、癫痫灶定位 2、脑缺血性病变存活性判定 3、老年痴呆诊断 4、脑肿瘤复发的判定 5、帕金森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6、脑功能、精神病、戒毒、药物及针灸等
的研究
正常脑葡萄糖代谢影像
示Alzheimer病患者代谢降低晚期类似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