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包括肺部和呼吸道在内的身体部位受到感染、受损或存在其他病变的疾病。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对他们而言,特别是对年幼的患儿来说,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对生命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准确的效果评估非常关键。
一、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儿童生活空间的通风良好,避免儿童长时间呆在封闭、污浊的环境中。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剪指甲并保持指甲清洁,不随地吐痰或咳嗽。
3.合理膳食搭配: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或用餐过快。
4.避免接触冷空气和污染物: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容易受到寒冷空气和污染物的刺激,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冷空气中,并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
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估:1.改善症状:对于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估可以通过观察症状的减轻程度来判断,例如咳嗽次数和强度的减少,呼吸困难的程度降低等。
2.提高氧合情况:通过观察儿童的皮肤颜色、口唇和指甲床是否出现青紫现象来评估氧合情况。
若发现以上部位的青紫现象减轻或消失,则说明氧合情况改善。
3.改善肺通气功能:通过观察儿童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来评估肺通气功能的改善情况。
若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正常或趋于正常,说明肺通气功能改善。
4.增强免疫力:通过观察儿童患病次数和感染部位的减少来评估免疫力的增强。
若患病次数减少、感染部位的症状减轻或消失,说明免疫力得到提高。
5.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估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若精神状态好转,食欲增加,睡眠质量改善,说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总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需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膳食搭配和避免接触冷空气和污染物等方面入手。
通过评估症状的改善、氧合情况的提高、肺通气功能的改善、免疫力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指标,可以判断护理措施的效果。
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特殊护理措施

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特殊护理措施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这些疾病常常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和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因此,对于这些患儿,特殊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首要护理重点是确保呼吸道保持通畅。
护理人员应经常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气道堵塞。
常见的方法包括用吸气器或吸痰器帮助患儿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鼻腔通畅。
2. 给予适宜的氧气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可能因呼吸困难而导致缺氧问题,因此适宜的氧气治疗是必要的。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儿的氧饱和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吸氧浓度,确保患儿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3. 控制感染源: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因此控制感染源是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护理人员应遵循良好的洗手和消毒程序,保证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另外,及时更换患儿的床单、衣物等物品,确保患儿的周围环境清洁干净。
4.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常常因呼吸困难而食欲不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的饮食情况,确保患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如果患儿无法正常进食,可以考虑通过胃管或静脉给予营养支持。
5. 心理支持: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对患儿和其家庭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此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及其家人建立积极的沟通,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情况,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同时,护理人员也应鼓励家人参与到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6. 定期监测和评估: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需要密切监测和评估,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并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
此外,通过监测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指标来评估患儿的呼吸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呼吸道异物,先天畸形,肺部肿瘤等。
其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及防治密切相关。
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一、解剖特点(一)上呼吸道婴幼儿鼻腔比成人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发炎时后鼻腔易堵塞而发生呼吸与吮奶困难。
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
婴儿出生后6个月便可患急性鼻窦炎,以上颌窦与筛窦最易感染。
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4.患儿,男,1岁半。
因发热,咳嗽3天,1天来诉右耳痛,五官科诊断为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其发病机理为A小儿喉部呈漏斗型,感染不容易向下,故向周围蔓延B血行播散C淋巴管播散D咽鼓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E上呼吸道IgA分泌答案:D咽部亦较狭窄而垂直。
咽扁桃体6个月内已发育,腭扁桃体至l岁末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青春期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较少见。
小儿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裂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嘶和呼吸困难。
(二)下呼吸道历年考试的重点: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狭小,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不力,粘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薄弱,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道阻塞。
左支气管细长,位置弯斜,右支气管粗短,为气管直接延伸,异物易坠人右支气管内。
小儿肺的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造成肺的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故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气肿或肺不张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儿童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感冒、哮喘、肺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儿童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在严重情况下危及生命。
针对这些常见呼吸道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呼吸道疾病,以提供相关知识和参考。
一、感冒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感冒通常由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感冒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
感冒的传播非常容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感冒的发生,儿童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群等。
对于感冒的治疗,通常采用休息、饮食与药物对症治疗为主。
二、哮喘哮喘是一种使儿童呼吸困难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支气管的过度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
哮喘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
哮喘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是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等。
治疗哮喘通常采用长期控制药物和急性发作时使用的舒张支气管药物。
三、肺炎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注重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群等。
对于病情较轻的肺炎,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和抗生素治疗来缓解症状。
而对于病情较重的肺炎,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接受抗生素和氧疗等治疗手段。
四、哺乳期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哺乳期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早产儿身上,其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等。
预防该疾病的关键是预防早产,同时遵循合理的生育规划。
对于确诊的患儿,常采用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手段。
五、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儿童呼吸道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支气管黏膜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文件汇整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文件汇整目录一、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症康复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三、我国大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关系四、我国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五、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六、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症康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重症病例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本文将探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症康复的相关问题。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病例通常表现出以下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缺氧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病例至关重要。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等。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等紧急治疗。
对于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管理也是必要的。
康复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康复过程中,需要注重患儿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具体来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康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家庭支持和护理:家庭支持和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长需要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照顾患儿。
同时,家长也需要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
例如,通过呼吸训练和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患儿的肺活量和肌肉力量,从而改善其呼吸功能。
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帮助患儿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家长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情况。
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支持对于患儿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家长需要患儿的饮食情况,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同时,针对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特殊饮食管理。
正确应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正确应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李杰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617000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包括了婴幼儿特有的、与年龄相关的和成人也可发生的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是哮喘、肺炎、支气管炎和流感等。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发作,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气喘和呼吸困难。
肺炎则是指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支气管炎则是指支气管黏膜的炎症,也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流感则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是其易感人群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肺结核、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疾病也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
因此,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有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方法。
2如何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以下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几个方法: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肺炎球菌、流感病毒等疫苗已经推出并被广泛应用。
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防止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少接触污染源和病人,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均衡饮食:合理饮食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特别是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物质。
总之,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时积极接种疫苗,防范于未然。
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也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需要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避免诱因、生活方式调整、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空气负离子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及管理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及管理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舒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和管理建议。
1. 支气管炎和肺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措施包括:- 确保患儿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给予充足的液体,以保持水分平衡。
- 使用湿化器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防止呼吸道干燥。
-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退热药等。
- 避免患儿暴露在烟雾、化学物质和过敏原中。
2.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哮喘患儿的护理措施:- 确保患儿遵循医嘱服药,如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急救药物(如雾化剂和吸入类药物)。
- 避免过敏原,如宠物毛发、尘螨和花粉等。
- 教育患儿正确的吸入方法和呼吸操控技巧。
- 规律锻炼,增强肺部功能和身体素质。
- 建立与医生的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虽然COPD主要是成人的疾病,但儿童也可能患有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
管理这种疾病的护理措施包括:- 避免吸烟或其他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的环境。
- 建立规律的锻炼计划,增强肺功能和心肺耐力。
- 定期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其他特定的药物,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
- 参与呼吸系统康复计划,包括肺功能测试和营养指导等。
-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儿应对疾病的身体和情绪变化。
4. 吸烟-相关疾病父母和家人吸烟对儿童的呼吸系统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增加了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相关疾病的风险。
以下是对吸烟-相关疾病的护理措施和管理建议:- 父母应该戒烟,远离儿童并提供无烟环境。
- 定期清洁和通风室内空气,减少二手烟暴露。
- 教育家人和儿童有关吸烟的危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 加强儿童的免疫系统,定期接种疫苗来预防呼吸道疾病。
- 进行家庭呼吸系统健康检查,以及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挑战与对策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挑战与对策引言: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常见的问题之一,包括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这些疾病会给患儿的生活和发育带来挑战,而护理人员在面对这些疾病时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护理。
一、护理挑战:1. 儿童特殊生理结构:小儿呼吸系统与成人呼吸系统存在一些差异,如儿童的气道较狭窄,喉部软骨未发育完全等。
这些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更为复杂。
2. 患儿年龄问题: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这些年龄段的儿童无法完全主动配合治疗,如使用雾化吸入药物或进行肺部物理治疗,给护理人员带来困难。
3. 家庭教育和自我管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需要家庭的参与和支持,但有时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和技能较低,难以有效管理患儿的病情。
二、对策:1. 针对儿童特殊生理结构:(1)保持气道通畅:护理人员应保持气道通畅,如适时使用气道护理措施,如吸痰和气管刺激等。
(2)提供呼吸支持: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如重度哮喘发作或呼吸窘迫,护士可以使用非侵入性呼吸支持技术,如雾化吸入、持续气道内压(CPAP)等。
2. 针对患儿年龄问题:(1)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应耐心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使用简单、直观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减少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感。
(2)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儿童可能由于疾病而感到不适,护士应及时发现并提供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冰袋敷在疼痛部位或给予口服止痛药。
3. 针对家庭教育和自我管理问题:(1)教育家长疾病知识:护理人员应与家长进行详细的疾病知识普及,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患儿的病情。
(2)教授家长自我管理技能:护士应指导家长掌握简单的护理技能,如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监测患儿的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等,帮助他们及时应对患儿的病情变化。
4. 提供康复支持:(1)开展康复训练:对于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人员可以与康复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适度的体育锻炼、呼吸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肺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 音嘶哑和呼吸困难
气管、支气管
短、狭窄 软骨柔软 缺乏弹力组织 血管丰富 粘膜柔嫩 粘液腺分泌少 纤毛运动差
肺 气少血多
肺泡 少、单房 肺间质 血管丰富 发育旺盛 易感染
胸廓
桶状,肋骨水平及膈肌位置 较高,肺脏相对大,呼吸肌 发育差 呼吸时肺不能充分扩张、通 气和换气,缺氧和二氧化碳 潴留,发绀
治疗
控制感染 抗病毒 抗细菌
对症治疗 止咳化痰:沐舒坦、氯化铵、雾化 平喘: 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激素 抗过敏:酮替芬、扑尔敏、非那根
锻 炼 身 体 远 离 疾 病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
支气管哮喘是什么病?——What?
为什么会出现?——Why?
当这样的患儿出现在我们面前,我 们如何诊断治疗?——How?
Hypothesis
Th1
Bacteria Virus
Not enough food
IFN-g IL-12
近年来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Tr)也起着重要 的调节作用,甚至提出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是由过 敏原特异调节性T细胞和Th2细胞间失恒所致
➢-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和
宿主因素 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或同时伴
30’(速发) 6h(迟发)
哮喘患儿肥大细胞及肥大细胞内颗粒不同 程度的脱失、排空 电镜×20000
DC参与哮喘的后期反应
(LAR) IV型变态反应
1.DC经输出淋巴管到达 下支气管
2.DC(MHC II结合)将 Ag
(s-T细胞抗原决定簇)
呈递给驻留Th2分泌细 胞因子
3.细胞因子激活嗜酸粒细 胞释放ECP等炎症 介 质参与后期哮喘反应
TH1
TH2
维 持 机 体 自 身 稳 定
正常人免疫功能2
Allergens RSV Virus Too much
food
TH2/TH1失衡
Allergens
RSV Virus
IL-4
Too much
IL-5
food
IL-13
Th2
Th0
Hygiene
Parasites
咳嗽变异型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
儿童哮喘可无喘息症状,反复和慢 性咳嗽。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运 动可加重咳嗽
部分患儿最终发展发典型哮喘
全球约有1.6亿哮喘病人。中国哮喘患者约为1千5 百万亚太地区发病率儿童8%;我国成人0.4-1.5%,儿童 0.12-3.34%;重庆儿童接近5%,居全国之首
大多5岁前发病,3岁前占50%,儿童期男孩患病率 1.5-3倍于女孩,青春期无性别差异
我们将从病因、病 理生理、病理等方 支气管哮喘是什么病? 面寻找答案
为什么会出现?——Why?
当这样的患儿出现在我们 面前,我们如何诊断治疗?
宿主因素/内因
•遗传易感性 •免疫因素 •神经因素 •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
DC参与哮喘的早期反应
(EAR)I型变态反应
1、当过敏原/Ag吸到上支 气管
2、DC摄取Ag经输入淋巴 管到LALN进行处理
3、DC将Ag(肽)呈递给 幼稚T细胞
4、促使幼稚T分化成Ag-sTh2
5、经输出淋巴管Th2驱动B 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 IgE,参与早期哮喘反应
早期反应(EAR)IgE I型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纵隔
体积较大、周围组织松软、 纵隔易移位
小结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呼吸道管腔 窄 柔 干 肺 组 织 血多气少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呼吸中枢发育 不完善
易兴奋或抑制
节律不齐
年龄
频率
年 龄 越
新生儿 婴儿
(次/分) 40~44 30
小 ~ 3岁
24
越 ~ 7岁
22
快 ~14岁
20
~18岁 16~1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种细胞和 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气道对刺激有高反应性。引起广泛而 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上以反复发 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 特点,常在夜间与清晨发作,症状可 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典型发作 咳嗽喘息呈阵发性发作,夜间和清晨为重 发作前可以流涕、喷嚏、胸闷等 发作时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鸣声 严重病例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查体:桶胸、三凹征,肺部满布哮鸣音, 重者消失,肺粗湿啰音时现时隐 有过敏史及过敏家族史
哮喘具有明显遗传倾向
环境因素 外因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疾病相 关基因如IgE、IL-4、IL-13、 TCR等基因多态性
宿主因素
•遗传易感性 •免疫因素 •神经因素 •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
➢TH2/TH1失衡 ➢新生儿期生理性TH2 /TH1 ➢调节性T细胞(Tr)?
环境因素
免疫因素
识 别 异 物 肿 瘤 组 织
变,可有肺气肿 或肺不张
过敏状况检查
发现过敏原
肺功能检查 ➢点刺试验
上 呼 吸 道
环状软骨
下 呼 吸 道
鼻 副鼻窦 咽 咽鼓管 会厌 喉
➢气 管 ➢支气管 ➢毛细支气管 ➢呼吸性支气管 ➢肺泡管 ➢肺 泡
鼻
鼻腔
相对狭窄 位置较低
鼻粘膜
柔嫩富含血管,感染 时粘膜肿胀,易造成 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 张口呼吸
鼻窦
鼻窦尚未完 全发育,但 鼻窦粘膜和 鼻腔粘膜相 连,故鼻炎 时常累及鼻 窦,6个月 时便可患急 性鼻窦炎
鼻泪管
婴幼儿短 开口接近内眦部 瓣膜发育不全
鼻腔感染常易侵 入结膜引起炎症
咽鼓管
婴儿咽鼓管较宽, 且直而短,呈水平 位,故鼻咽炎时易 致中耳炎
咽部
富含淋巴组织
咽后壁淋巴滤泡丰 富且组织疏松,故炎 症易扩散而致咽后壁 脓肿 扁桃体1岁以后发育 迅速,4~10岁达高 峰,易患扁桃体炎
喉
漏斗形 喉腔较窄 声门狭小
外因
鲜
花
病毒 螨虫
吸入 气道 过敏原
表面
Antigen Presenting and
T-cells
细胞因子
哮喘
肥大细胞 IgE
嗜酸细胞
+ 过敏原
炎症介质
上皮损伤 刺激神经 肿胀 分泌粘液 气道平滑肌收缩
凝胶层:粘液层
溶胶层: 浆液层
杯状细胞
粘液毯
纤毛细胞
浆液分泌腺
呼吸道粘膜免疫
DC 启动初始免疫反应 参与早期哮喘反应(EAR) 参与后期哮喘反应(LAR)
▪教学目标:掌握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
点、两种特殊类型上感、急性支气管 炎和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重症肺 炎的救治,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
▪主要内容:小儿呼吸系统特点、上感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支气 管哮喘
▪教学重点:支气管肺炎
▪教学难点:哮喘的治疗
解剖特点 生理特点 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局部 全身
鼻塞
发热、惊厥
喷嚏
头痛、烦躁
干咳
全身乏力
流清涕 食欲不振
咽部不适 呕吐
咽痛
腹泻、腹痛
婴幼儿急性起病全身症状重,局部 症状轻。可由高热致惊厥。年长儿 局部症状为主。病程多在1周
体征 ➢咽充血 ➢扁桃体肿大 ➢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 ➢部分病例因肠道病毒感染 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疱疹性咽峡炎 (herpangina)
婴幼儿 中耳炎 鼻窦炎 咽后壁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 颈淋巴结炎 喉炎 支气管炎肺炎
年长儿 A组溶链 急性肾小球肾炎 风湿热
症状、体征
流感、急性传染病早期(麻疹、 流脑、百日咳、猩红热等)、急 性阑尾炎
一般治疗 休息、保持良好环境、 多饮水、补充大量维生素C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病毒唑、潘生丁 抗细菌:青霉素、磺胺、大环内脂类
后期反应(LAR) IV型变态反应 细胞介导反应
>24h T.L
Eosinophil
allergen
TNFa,b RANTES
IL-1 IL-6
Th1 T-细胞活化
Th2
IFNγ IL-4, IL-5
Macrophages NK cells
Neutrophils
Cysteinyl Leukotrienes
支气管哮喘是什么病?——What? 为什么会出现?——Why?
当这样的患儿出现在我们面前,我 们如何诊断治疗?——How?
How?
家族史及症状特征 体格检查 胸片 过敏状况 血气分析
肺功能检查 ➢ FEV1 ➢ FVC ➢ PEFR ➢ 激发试验 ➢ 舒张试验
急性期胸片可正
胸部X线检查常或呈间质性改
有-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
•遗传易感性 增加,发生气道高反应性
•免疫因素 ➢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
•神经因素 (NANC)神经发生功能障碍
•精神因素 加重气道高反应性
•内分泌因素
➢气道炎症造成上皮脱落、神经 末梢被暴露导致植物神经功能
环境因素 紊乱
宿主因素
•遗传易感性 •免疫因素 •神经因素 •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
(多基因遗传)早期接触
过敏原 呼吸道感染
接触各种过敏原
DCII
神经精神因素
运动
新生儿期生理性
气温变化
TH2 /TH1
药物
诱因
DCII TH2/TH1 (过敏体质)
哮喘发作 气道高反应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皮肤病 湿疹
遗传背景
宿主因素 内因
内因和外因 是如何相互 作用,引起 发病的呢?
动物
环境因素 皮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 吸道炎症,是小儿最常 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 部,它们可单独或同时 受到累及而发病 包括普通感冒、鼻炎、 咽炎、扁桃体炎、会厌 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