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搞定文言文实词、虚词【高考】

语文】搞定文言文实词、虚词

实词

1. 课文求义法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例: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 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D.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除B 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 成语印证法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例:“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 结构求义法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例: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矢”与“遗镞”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镞”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镞”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 ;“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败北”之义。)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 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

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

③故久立与其客语。

④徒立故琅琊王泽为燕王。

解析:①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

②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故“樵”应释为名词“柴” ,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③句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

④句中“故”作名词“琅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 。

5. 形训求义法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6. 音训求义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 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 ,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中,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 ,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 ,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 ,“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 (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虚词

1. 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侵之愈急。

2. 语境推断法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 (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 。

3. “删” “换” “代”法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 语法分析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

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

5. 句式分析法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 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 对句互推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句式应用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 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 或“也”的;也有“者也” 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司马迁《鸿门宴》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司马光《赤壁之战》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 ) (苏轼《石钟山记》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孟子 ?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 示判断。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

刘豫州王室之胃。 (同上 )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 ... 者, . 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

“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 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 记.了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范仲淹《岳阳楼记》 (张溥《五人墓碑记》 (苏洵《六国论》 )

“ .. , ...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

现,一般省略 "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 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 .. 者, . 。.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

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 ..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

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 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 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 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 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 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 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 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 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 《五人墓碑记》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 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 )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 2.用“为”“为??所 为

所??”表被动。

( “为”引出动作的主动) 或者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 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2. 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屠惧,投(之)以骨。(《狼》)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 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 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四)倒装句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1.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 、“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微斯人吾谁与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东乡坐。”

(4)特殊结构:用"之" 、"是"将宾语提前。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冯婉贞》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惟你是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 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楚人有涉江者。(《察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中心词+之+ 形容词(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

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

语来理解。

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覆之以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鸿门宴》〈史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4. 主语后置

(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1. " ??孰与??" 、" ??何如??" 。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2.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

3.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6.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逍遥游》〈庄子〉

7.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8 ."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9.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例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0.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11.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陈涉世家》)

12. 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

传》)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13. "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