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武汉大学)7 解题分析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1. 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瞬时速率?两种反应速率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2. 分别用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表示下列各反应的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并表示出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所示的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对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是否均适用?(1) N 2 + 3H 2 → 2NH 3 (2) 2SO 2 + O 2 →2SO 3 (3) aA + Bb → gG + hH 解 (1)V =tN △△][2= t H △△][2=t NH △△][3V 瞬=0lim→t △t N △△][2 = 0lim →t △t H △△][2 =0lim→t △t NH △△][3V 2N =31V 2H =21V 3NH 两种速率均适用。
(2)(3)(同1)。
3. 简述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的理论要点。
答4. 简述反应速率的过渡状态理论的理论要点。
答3级,910K时速率常数为5.反应C2H6→C2H4+ H2,开始阶段反应级数近似为2γ(以1.13dm1.5·mol5.0-·s1-。
试计算C2H6(g)压强为1.33×104Pa时的起始分解速率0 [C2H6]的变化表示)。
解6.295K时,反应2NO + Cl2→2 NOCl,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数据如下:(2)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3)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多少?解7.反应2 NO(g)+ 2 H2(g)→N2(g)+ 2 H2O其速率方程式对NO(g)是二次、对H2(g)是一次方程。
(1)写出N2生成的速率方程式;(2)如果浓度以mol·dm—3表示,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多少?(3)写出NO浓度减小的速率方程式,这里的速率常数k和(1)中的k的值是否相同,两个k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解8.设想有一反应Aa + bB + cC →产物,如果实验表明A,B和C的浓度分别增加1倍后,整个反应速率增为原反应速率的64倍;而若[A]与[B]保持不变,仅[C]增加1倍,则反应速率增为原来的4倍;而[A]、[B]各单独增大到4倍时,其对速率的影响相同。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期末试卷.docx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期末试卷2 0 0 4——2 0 0 5年度第一学期2 0 0 4年1月6日一.选择题,每一问或说明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2 0分1.有关周环反应的说法,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是协同反应; B .通过环状过渡态进行;C .反应的动力是光和热;D .极性溶剂能加速反应;2 .在水溶液中,甲胺(a ),二甲胺(b ),苯胺(c ),对硝基苯胺(d )的碱性大小次序是:A. a > b > c > d ; B . b > a > c > d ;C . c > b > a > d : D. d > c > b > a ;4. Choose the best series of reaction for accomplishing the reactionClCHsNH?a2CuCN H2FeCI;KCN NiHNO3Fe Cl2 1.HNO2,H2SO4H30*H2SO4HC;FeCI;2.CUCN.KCNHNO3Cl2Fe 1. HNO2,H2SO4 1.UAIH4H2SO4 Fe—HCI 2. CuCN, KCN 2 H2OHNO3 FeCI2FeCI3H2SO4HCI5. 从苯中除去嗟酚的最好办法是A.层析法;B、蒸馆法;C、硫酸洗涤法;D、溶剂提取法;6. 制多肽时,活化竣基的试剂是A. N B S ; B、D C C ; C、PhCHOCOC 1; D . 红磷 + B r 27. 鉴定a—氨基酸常用A. To liens 试剂:B、水台■面三酮:C.Benedict's 试剂;D V 》一N=C=S8.在下列各糖中,具有还原性的糖是A.淀粉和纤维素;B、甲基葡萄糖昔;C、蔗糖;D、甘露糖9 .咲喃(a ),毗咯(b ),曝吩(c )和苯(d )的稳定性大小次序是A. a > b > c > d ; B . a > c > d > b ;C . b > c > a > d : D. d > c > b > a ;1 0 •下列各化合物,能与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的是:CH3A- Q-NH严H3 ; B. H 3C~^~N(CH 3)2O CH3_ ✓NO2C- N(CH3)2 D. SO3H填空题,写出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式或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空2分,共3 0分1 .前线轨道理论认为,周环反应中、最重要的分子轨道是_丄和上;2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C;3 .妻芽糖是由两个_□ 糖以上昔键相连的二糖;4 . D - p毗喃葡萄糖捋a w。
有机化学大学真题答案解析

有机化学大学真题答案解析一直是许多大学生头疼的科目之一。
近年来,大学考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考生们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题目入手,解析其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题是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通常来说,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命名规则,如丙酮、乙醇等,这些是比较简单的,容易记忆和辨认的有机化合物。
但在实际考试中,往往会涉及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的原理和规律。
例如,题目给出了一个结构式,让我们给出命名。
这个题目需要考生掌握不同官能团的命名规则,同时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通过将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相应的命名规则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正确地命名这个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题是有关化学反应机理的问题。
在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对于这些化学反应的机理,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来进行分析。
例如,题目给出了一个反应方程式,让我们推测反应的具体机理。
对于这个题目,考生需要先了解该反应的类型,然后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推断出可能的反应机理。
通过分析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反应的可能机理,并进行解析。
第三题是有关有机合成的问题。
有机合成是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有机合成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出的反应方程式和条件,设计合成路线,完成所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例如,题目给出了一个目标化合物,让我们设计合成路线。
对于这个题目,考生需要先确定首次发生的反应类型,然后考虑需要进行的反应和合成步骤,最后得到所需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合成方案,并进行解析。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除了在大学中学习和应用之外,也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学好,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将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有机化学—脂环烃

❖ 故三元环的结构特殊。
❖ 现代物理方法测定,环丙烷分子中: 角 C-C-C = 105.5°; H-C-H =114°。
H
键
❖ 所以环丙烷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sp3杂化轨道 是以弯曲键(香蕉键)相互交盖的。
❖ 由图可见,环丙烷分子中存在着较大的张力 (角张力和扭转张力),是一个有张力环,所
H
以易开环,所以易开环,发生加成反应
根据碳环数目
分类
是否含有重键
成环碳原子数目
1、按脂环烃中含碳环数目分类
脂环烃
单环脂环烃:小环(3-4);普通环(5-7); 中环(8-12)和大环(>12),其中五环、六 环最常见。
二环脂肪烃(螺环,桥环)
多环脂环烃
单环
螺环
桥环
多环
❖二环脂肪烃之螺环烃
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双环为螺环烃 螺原子:共用的碳 按碳原子总数称螺某烷
1-甲基-3-异丙基 环己烷
111-甲--1甲甲环-基环甲环基基己环-基己己3--33烷-己烷-烷异-3异异烷-丙异丙丙基丙基基基
二、环的张力及环己烷的构象
1、环的张力
❖ 环丙烷的结构
❖ 理论上:
❖ 饱和烃,C为sp3杂化,键角为109.5°
自相
H
❖ 三碳环,成环碳原子应共平面,内角为60° 矛盾
脂环烃是指碳干为环状而性质和开链烃相似的烃 类。脂环烃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在
石油和植物中。由植物第的花四、章叶、茎脂、根环、烃果皮等提
取出来的香精油(挥发油),都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 环烃及其含氧的脂环化合物。它们大多具有生理活性。
第一节 脂环烃的分类
定义:链状烷烃碳链的首尾两个碳原子以单链 相连,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烷烃成为环烷烃。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完整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1.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 ,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 2+溶液的浓度。
解:2130.325065.390.0198825010Zn c mol L +--==⨯ 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氕和氘B.金刚石和石墨C.正丁烷和异丁烷D.甲烷和乙烷答案:C解析:A.氕和氘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C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不符合题意;C.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均为C4H8,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符合题意;D.甲烷和乙烷都是烷烃,结构相似,相差1个CH2,互为同系物,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成功举办。
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A.冬奥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接制冰(“水立方”场馆中的水冰转换)B.北京冬奥会菜单上有678道菜,其中工作人员对食材进行的煎、炒、烹、炸C.冬奥会开幕式中火炬“飞扬”中氢燃料的燃烧D.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杀菌技术使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A.冬奥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接制冰是利用二氧化碳状态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使水冰转换,为物理变化,A项符合题意;B.北京冬奥会菜单上有678道菜,其中工作人员对食材进行的煎、炒、烹、炸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为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C.冬奥会开幕式中火炬“飞扬”中氢燃料的燃烧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为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D.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杀菌技术使蛋白质变性,发生了化学反应,为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图结构是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断,则其单体是A.CH2=CH2.CH2=CHCOOHB.CH2=CH-CH=CHCH3.CH2=CHCOOHC.CH2=CH2.CH2=CHCOOH、CH2=CHCH3D.CH2=CHCH2CH2CH3.CH2=CHCOOH答案:B解析:该高分子化合物主链上全部是碳原子,所以它是加聚反应的产物,根据“单键变双键、双键变单键”的原则,可写出其单体为CH2=CH-CH=CHCH3和CH2=CHCOOH,故选B。
武汉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光谱分析导论习题解答1、解:(1)72101067.6101050.111⨯=⨯⨯==-λσ(2)14981047.4107.670/100.3/⨯=⨯⨯==-λνc(3)303010103300/1192=⨯⨯==-σλ(4)80.1)10602.1(1095.6889100.310626.6/1910834=⨯÷⨯⨯⨯⨯===---λνhc h E2、解:由计算公式λν/hc h E ==以及各能级跃迁所处的波长范围可得能量范围分别如下:跃迁类型 波长范围 能量范围/eV 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10-3nm ~10nm 1.26⨯106~1.2⨯10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200nm ~750nm 6~1.7 分子的电子跃迁 200nm ~750nm 6~1.7 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 2.5μm ~50μm 0.5~0.02 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50μm ~100cm2⨯10-2~4⨯10-7由上表可以看出分子电子能级跃迁1~20eV 分子振动能级跃迁0.05~1eV 分子转动能级跃迁<0.05eV ,其电子光谱,振动光谱以及转动光谱所对应的波长范围分别在紫外-可见区,红外区和远红外微波区。
3、解: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折射。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有其不同的折射率,据此能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
光栅的分光原理是光的衍射与干涉的总效果。
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光栅作用各有相应的衍射角,据此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
光栅光谱棱镜光谱Sin φ与波长成正比,所以光栅光谱是一个均匀排列的光谱色散率与波长有关,为非均匀排列的光谱 光的波长越短则衍射角越小,因此其谱线从紫到红排列波长越短,其偏向角越大,因此其谱线从红到紫排列复合光通过光栅后,中央条纹(或零级条纹)为白色条纹,在中央条纹两边,对称排列着一级、二级等光谱,由于谱线间距离随光谱级数的增加而增加,出现谱级重叠现象没有谱级重叠现象光栅适用的波长范围比棱镜宽4、解:v cn r i ==θθsin sin ,式中n 为折射率,i θ为入射角,r θ为折射角,c 为光速,v 为玻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件、习题.rar4

MY KMY M Y
KMY 称为M-Y的稳定常数(形成常数),
用它来衡量络合物的稳定性,KMY 值越 大,络合物越稳定。
对于 MLn 型络合物,它是逐级形成的, 并可逐级离解
K稳1
1 K不稳n
; K稳2
1 K不稳n-1
........K稳n
Zn2 C Zn2 Zn2
7.9 1060.020
=1.6 10-7 mol/l
Zn
NH 3
2 4
4
Zn2
NH 3 4
=109.06 1.6 10-7 10-4
=1.8 10-2 mol/l
三 副反应系数
络合滴定中所涉及的化学平衡比较复 杂,除了被测金属离子M和EDTA之间的 主反应外,还存在不少副反应。
以lg[L](P[L])为横坐标, 为纵坐
标作图,则得到分布图P95图3-3、3-4
MLi MLlCM
例. 计算0.02mol/L Zn2+溶液
(
NH3 =0.10mol/L)中的
Zn2
,Zn
NH
3
2
4
解: Zn2
1
1
1 NH3 ....
4 NH34
7.9 10-6
lgβ值查P324附表8
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 定分析方法。
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 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 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 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 之一,本章也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
配位反应是金属离子(M)和中性分子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N aO H 乙 醇 H O
h
22
H3C
O H
N
NO CH3
H2NNH2
O
H
N
H3C
N H
H3C N NH2
O
h
23
N O HBrH 2C
H
+
C O O C H 3 三 乙 胺
N C O O C H 3 O
h
24
OH
?
OH OCH2CHCH2NHCH(CH3)2
h
25
以苯酚和其它必要的有机, 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
CHCHCH2OH
NHCOCHCl2
h
14
化合物E 分子式:C9H11NO4
原料:
苯甲醛 C7H6O HOCH2CH2NO2
h
C9H11NO4
15
OH OH
O2N
E
O2N
O
OH
O 2N
OH
CHCHCH2OH
NHCOCHCl2
h
16
OH
OH
O2N
OH
H2N
OH
E
F
OH
Cl2HCOCHN
Gh
C11H13Cl2NO3
O
OB
O H
O H C
O
O HD
O
C O O HE
O
C O O C H 3F
O
OC O O HG
O O
H
O
h
20
NBS CCl4
I( C6H9Br)( C C H H 3C 3) O3 O C H OK J( C6H8)
J( C6H8)CH2=CHCCH3
K1)O3,
2)Zn,H2O
L
O
h
21
O
Cl
NH2
Cl
O
h
4
化合物A,加热后转化为B(C8H14O),其红外光谱在1710cm-1 有强峰。B用硼氢化钠还原生成C(C8H16O),其红外光谱在 3400cm-1。1HNMR的数据如下:1.09(3H,双重峰, J=6Hz), 1.40(2H,多重峰),1.55(3H,单峰),1.64(3H,单峰), 2.00(2H,多重峰),2.50(1H,宽峰,并且可以与重水交换), 3.65(1H,六重峰,J=6Hz),5.10(1H,三重峰,J=7Hz)。
解题分析
h
1
2005年考题难度何在
1、填空 2、结构解析
h
2
HO2C HO
Ac2O, H+ A
Ph
HN
AlCl3
Br2/CHCl3
B
C
D
HO HO
OH H N
LiAlH4
F E
hr
Br
Cl
CH3
G
H
I
hu
CH3OH
KOH,DMSO
1.BrMg 2.H3O+
Et2O
K
J
N Cl
C H 3
O H
C lC O C l L (C 9 H 1 4 C l2 O 4 )N H 3 M [M e p ro b a m a te(C 9 H 1 8 N 2 O 4 )]
h
19
以下为具有丁香气味的丁子香烯的部分合成路线, 写出合理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有的可能不止一步:
O H
A
C O O C H 3
OH
17
OH
OCOCH3
Cl2HCOCHN
G
O2N
OH
Cl2HCOCHN
OCOC
H
OCOCH3
Cl2HCOCHN
h
I
OCOCH3
18
镇静药Meprobamate的合成方法如下, 写出J、K、L、M所代表的中间体的结构式:
C H 3 C H 2 C H 2 C H C H OH C H O ,O H J(C 7 H 1 4 O 2 ) H C H O K (C 7 H 1 6 O 2 )
h
12
如何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 分析:寻找关联
h
13
氯霉素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写出以下合成方法 中的中间体结构式(E-I)
苯甲醛+HOCH2CH2NO2 EtO E(C9H11NO4)H2,催化剂
F Cl2CHCOCl HNO3,H2SO4
H
G(C11H13Cl2NO3) 过量醋酐
OH
I OH,H2O O2N
h
32
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h
33
解释下列反应
h
34
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h
35
h
36
h
37
H
(H3C)2HC H
COCH3 O
h
26
O H
O H
1 . 以 H O
O H 为 原 料 合 成 H O
O H
2 . 以 环 己 酮 为 原 料 合 成
C H 2 C H 2 C O O H
h
27
局部麻醉剂盐酸土透卡因(tutocaine hydrochloride)的结构式如下,请用甲苯, 不超过四个碳的有机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
O
2
OH OH
O + H2N CHC OH
R
O
O
O
N
O
O
+ RCHO + CO2
h
10
1.用不超过六个碳的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合成化合物A
O Ph
化合物A
h
11
2,4-二氯-5-氟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是制备环丙沙星、 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巴罗沙星、帕珠沙星、芦氟沙星、普卢利沙星 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基本中间体。试以苯胺 为主要原料,合成2,4-二氯-5-氟苯甲酸。
原料合成
H 2N
O C H 3 C O C H C H C H 2N H (C H 3)2C l
C H 3
h
28
C H 3
4. 以H 3C
O O
C H 3 C H 3
C H 3 为 原 料 合 成H 3C
H O
C H 3 C H 3
h
29
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h
30
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h
31
解释下列反应现象
OO
O
化合物A
h
5
OH
化合物 C
h
6
O
化合物B
h
7
OO O
H OO
O
O OH O
O OH O
O
h
8
1、在用氯化亚砜为试剂,与醇或羧酸制备氯代烃 或酰氯时,常常加入催化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 试以正戊醇和氯化亚砜为例,写出N,N-二甲基甲 酰胺催化生成1-氯代戊烷的反应机理。
h
9
2、茚三酮常用于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检验。其原理是与氨基酸 反应生成特有的紫色(如下式)。试根据下列各步写出完整的 反应机理: A、首先茚三酮与氨基酸反应生成亚胺。 B、亚胺脱羧形成新的亚胺。 C、新生成的亚胺水解,生成胺和醛 D、胺与茚三酮生成紫色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