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0章货币政策与经济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银行准备金(bank reserves)

答:银行准备金是指为安全起见,银行需要提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以保证储户提款,其余的存款才能用于放贷或投资,这部分提留的存款称之为银行准备金。

2.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

答: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之间相互借贷,交易在联储准备金账户余缺资金时所支付的利率。它是一种以美元计价的短期(隔夜)无风险利率。

3.联储储备资产负债表(Federal Reserve balance sheet)

答:联邦储备资产负债表是指美联储在特定时间内编制的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存量价值表。该表左方记录美联储的资产,右方记录美联储的负债和净值。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复式记账原则记录的。

4.公开市场业务:买和卖(open-market:purchases and sales)

答: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影响基础货币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越性:

(1)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2)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像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4)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它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的变动那样产生震动性影响。

5.贴现率,向联储借款(discount rate, borrowings from Fed)

答:贴现率,在本章中特指“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将自己持有的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它表现为再贴现票据金额的一定折扣率。当再贴现率提高时,再贴现的资金成本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的需求减少,从而压缩它的贷款规模;反之,会扩大贷款规模。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升降再贴现率来紧缩或放松银根。再贴现率的特点:①短期性。再贴现票据一般不超过一年。②官方性。再贴现率是由

中央银行确定的官方利率。③基准性。它是一种基准利率,是其他利率赖以变动和调整的基础。

6.法定准备金要求(legal reserve requirements)

答:法定准备金指法律规定的存款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必须提交到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率是法定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它是中央银行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收缩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减少,抑制通货膨胀;当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扩张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总需求和产出增加。但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剧烈,不宜作为日常的操作工具。

7.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FOMC,Board of Governors)

答: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隶属于联邦储备系统,主要任务是决定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来达到经济增长及物价稳定两者间平衡的一个重要机构。FOMC所决议出的货币政策主要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来执行。

FOMC主要由12位投票成员所组成,其中7位为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理事,包括联储主席及副主席。这7位理事会理事,加上纽约区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共8位为FOMC固定投票成员。其余4位投票成员则由11位地区联邦储备银行主席轮流担任。

每年FOMC都会在华盛顿举行8次会议,时间不定,不过时程表会预先发布。FOMC详细的会议记录于下次会议后几天内公开,因此,通常当次会后发表的政策声明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政策声明内容包括FOMC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评论。

FOMC特别注意经济体面临的两项议题:经济增长以及通货膨胀。如果利率过高,经济增长可能趋缓,造成萧条;另一方面,利率过低可能使经济增长速度超越经济体本身的潜力,形成通货膨胀。因此FOMC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在寻求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据此原则设定目标区间。

8.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Fed)

答: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的中央银行。1913年,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根据这一法律,全国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1个联邦储备银行。为了协调12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活动,在首都华盛顿建立了最高联邦储备局(后改名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联邦储备银行的决策机构,同时还设立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至此,美国中央银行体系便产生了。

联邦储备系统几经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最重大的改革是20世纪30年代公布银行条例和1980年国会通过《1980年缓和对存款机构的管理与货币管制法》(新银行法)。

(1)20世纪30年代的改革,旨在扩大联储的权力,加强对银行业的集中统一管理。具体内容是:于1933年和1935年分别颁布了两个银行条例,撤销了联邦储备局而设立新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用法律形式明确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职权,联邦储备委员会有权调整会员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并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2)20世纪80年代的新银行法进一步加强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在金融领域中的作用,并在金融机构运用资金等方面放松了管制。其主要内容是:逐步取消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所有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向联邦储备委员会缴纳存款准备金,提高了参加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金融机构所缴纳保险费的限额,放宽对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限

制。

联邦储备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任期14年。主席和副主席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联邦储备银行是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股本由其所在区会员银行认购,但后者无控制权。从所有制来说,它不是国家所有,但由于它执行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制定货币政策、管理金融等职能,盈余的80%以上都上缴财政部,所以它是中央银行。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是其所在地区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可在其区内设立自己的分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联邦储备系统内部制定政策的中心部门,该委员会由7名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和5名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也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根据联邦法律,在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必须参加联邦储备系统,成为会员银行。另外,根据各州法律,在各州注册的州银行可自愿申请加入联邦储备系统。

9.准备金的供给和需求

答:银行准备金的供给由公开市场业务决定。通过买进和卖出证券,联储控制着整个系统内准备金的规模。联储购买证券会增加银行准备金的供给,卖出证券则相反。

准备金需求(即银行要求持有的准备金)由支票存款的总额和法定准备金比率所决定。因为支票存款的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因此当利率上升时,银行准备金的需求也随之下降。

当准备金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联邦基金的均衡利率便得以确定。

10.货币传导机制(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答:货币传导机制是指从货币供给量变动传导到产出、就业、价格以及通货膨胀变动的途径。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如果价格水平不变,货币供应量上升,利率将下降;利率的下降会刺激投资的上升,从而增加总需求,最终引起总产出的增加。反之,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下降,利率、投资和总产出就会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是:①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再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③从这些经济行为主体最后到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变量。

11.对利率敏感的支出(interest-sensitive components of spending)

答:对利率敏感的支出指支出(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和进出口等)中对利率的变动反应较为敏感的部分,即利率的变动会引起该部分支出较大的变动。一般而言,在支出中,对利率变动较为敏感的成分是投资支出,当利率降低时,投资会增加;当利率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12.AS-AD框架下的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in the AS-AD framework)答: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并引起AD曲线右移,如图10-7所示。这种移动说明了在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货币扩张的作用。货币的扩张使总需求由AD移动到AD',总体均衡由E移动到E'。这说明货币的扩张能增加总需求并对实际产出产生有力影响。

图10-7 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AD AS -分析框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扩张降低市场利率,刺激了那些对利率敏感部门的支出(如企业投资、住房购买和净出口等);总需求通过乘数机制数倍增长,从而使产出和价格高于原有水平。即:

M 上升→i 下降→I 、C 、X 上升→AD 上升→GDP 上升和P 上升 但是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AD 变动的效应如图10-7所示,货币的扩张对于实际产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较多的货币存量一般都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产出水平几乎不变。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则相反。

13.货币“中性”(“neutrality ”of money )

答:货币“中性”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当货币具有中性时,货币只是一种面纱,货币经济类似于物物交易经济。

14.M 影响产出的第二条途径

答:M 影响产出的第二条途径是对外贸易。如同影响国内投资一样,货币政策对国际贸易也有同样的影响:紧缩货币会减少净出口,因而降低产出和价格。货币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二、问答题与计算题

1.利用教材中图10-5至10-7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07~2008年,联邦储备担心房地产价格下降会减少投资。那么联邦储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刺激经济?这将如何影响银行准备金、利率和投资(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2)在1979年,联储担心通货膨胀上升而希望降低产出。请回答(1)中同样的问题。 答:(1)为了增加投资,联邦储备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政府债券)等手段,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市场利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产价格上升,从而刺激企业和居民投资。如图10-8所示,利率从*r 降低到**r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投资从()*I r 增加到()**I r ,这导致总支出曲线C I G ++向上移动,产出从*Q 增加至**Q 。

图10-8 货币扩张降低利率,从而使投资增加

(2)联储担心通货膨胀上升而希望降低产出,此时应当采取的是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减少意味着市场利率将会升高,从而诱导人们将货币换成债券或者其他非货币资产。此时,与(1)中分析相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产价格降低,从

而减少企业和居民投资,这导致总支出曲线C I G

++向下移动,产出从*Q减少到**

Q。

2.假设你是联储委员会主席,现在经济正步向衰退,你被召到国会听证。请你针对议员的询问写出一份说明,概括性地解释你将采取何种货币政策以防止衰退。

答:当经济出现衰退时,为了刺激经济,必须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债券,降低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来增加经济中的货币供给。

在经济衰退时,联储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增加居民和银行手中所持有的现金,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

降低贴现率可以使银行用较低的贴现率借入款项,在公开市场上借出款项,从而增加货币的供给。

法定准备金率的降低可以增加银行贷款的数额,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

作为货币政策的三个工具,常常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经济,因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负面影响较小,而且效果也较好。

3.考虑一下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假设对支票账户的准备金要求为10%,而对其他账户的准备金要求为零,请制作一份相应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就像教材中上一章中的表9-3一样)。

(1)假设联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10亿美元的政府证券,以此制作一份新的资产负债表。

(2)制作一份联储将法定准备金比率从10%提高到20%时的新的资产负债表。

(3)假设银行从联储借到10亿美元的准备金。这将会使资产负债表发生什么变化?

答:(1)联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10亿美元的政府证券时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0-1所示。

表10-1 美联储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十亿美元

(2)一份联储将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到20%时的新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0-2所示。

表10-2 美联储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十亿美元

由此可见,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没有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变化,贷款下降了。

(3)假设银行从联储借到10亿美元的准备金。这将会使资产负债表如表10-3所示。

表10-3 美联储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十亿美元

4.假设商业银行拥有1000亿美元的支票存款和40亿美元的库存现金。再假定法定准备金要求为支票存款的10%。最后假定公众持有2000亿美元总量固定的货币,中央银行的资产只有政府证券。

(1)为中央银行和银行系统制作资产负债表。注意,必须包含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2)现在假定中央银行决定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向公众出售10亿美元的政府证券。制作新的资产负债表。回答

M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

(3)最后,运用货币传导机制图,说明该政策对均衡货币供给、利率、投资以及产出

的影响。

答:(1)中央银行和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0-4所示。

表10-4 中央银行和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十亿美元

(2)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1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时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0-5所示。

表10-5 中央银行和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十亿美元

(3)该政策对均衡货币供给、利率、投资以及产出的影响如图10-9所示。

图10-9 货币政策对均衡货币供给、利率、投资以及产出的影响

5.艾伦·格林斯潘回忆说:“我只能遗憾地说,联储的独立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自由裁量权是由法规授予的,当然也可以由法规收回”。试解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什么可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如果中央银行不是独立的,那么其货币政策的改变会如何对选举压力做出反应?你是否认为一个新的国家需要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并予以解释。

答:如果中央银行保持独立,它可以不受政治周期的干扰,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稳定短期市场利率,从而为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服务。否则,如果中央银行不是独立的,政治上的压力、选举的需要等会促使中央银行更关注短期,而不注重长期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比如说,中央银行可能在选举获胜后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会造成失业,而在下一次选举到来前,又会为了减少失业、加快经济增长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这又为长期通货膨胀埋下隐患。因此,中央银行在政治周期的干扰下,不仅无法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反而可能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所以,个人认为一个新的国家需要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

6.流动性陷阱是中央银行面临的噩梦之一。当名义利率接近0甚至等于0时,流动性陷阱便会出现。因为证券的利率不可能低于0,所以当利率降为0时,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1)解释为什么政府债券的名义利率不能为负?(提示:通货的名义利率是多少?你会持有利率低于通货的债券吗?)

(2)如果流动性陷阱与价格下降(也称为通货紧缩)同时出现,那么将会是特别严重的现象。例如,在20世纪初,日本的物价每年下降2%。如果日本的名义利率是0,那么这期间日本的实际利率是多少?在这期间,日本银行可以制定的最低实际利率是多少?

(3)基于(2)问题,试解释在通货紧缩和衰退期间流动性陷阱对于货币政策来说是

一个严重问题的原因。

答:(1)通常政府债券的名义利率会高于通货的名义利率,因为公众不会持有利率低于通货的债券,而市场名义利率最低只会接近或者等于零,因此政府债券的名义利率不能为负的。

(2)根据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代入数据算得在20世纪初,日本的实际利率为2%。日本可以制定的最低实际利率是2%。

(3)在流动性陷阱和经济衰退同时出现时中央银行应当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但是,如果利率水平很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几乎为水平的,则利率水平不可能再下降,此时扩大货币供给的政策将无法刺激经济。

7.1990年两德统一之后,重建东部的支出导致德国总需求迅速扩张。德国中央银行对此做出反应,放慢货币增长并将德国的实际利率提高。解释为什么人们预期德国的这一货币紧缩能够导致美元的贬值?为什么美元贬值会刺激美国的经济活动?并解释那些本国货币钉住德国马克的欧洲国家为什么会发现,随着德国利率的升高并带动欧洲其他国家利率一起升高,它们的经济势必陷入很深的衰退。

答:德国利率的上升,投资者更愿意将其资金投入德国,而不是美国。这会造成外汇市场上美元需求的减少,使得美元贬值,从而增加了国外对美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本国货币钉住德国马克的欧洲国家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买本国货币或提高本国的国内利率来保持本国货币与德国马克汇率的稳定。这些措施将损害其出口,将其经济推入衰退之中。

8.在2007年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发表声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寻求能使价格稳定和产出持续增长的货币和金融条件。为了促进长期目标的实现,委员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50%降低至4.25%。”试解释该货币扩张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中“货币政策的改变对产出的影响”这部分的相关内容。

10.3 考研真题详解

1.简述货币数量论。[北京工商大学2011研]

答: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其主要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

(1)交易方程式

货币流通速度是一单位货币每年用于购买组成GDP的产品与服务的平均次数,公式为:

PV

=

V

M

其中,P表示价格水平,Y表示实际GDP,M表示货币量。

交易方程式认为,从长期来看,价格水平由货币数量决定,即:

()

=

/

P M V Y

(2)交易方程式的变形

根据等式MV PY

=,可得:

M V P Y M V P Y ????+=+ 其中,M M ?是货币增长率,V V

?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P P ?是通货膨胀率,Y Y ?是实际GDP 增长率。推导可得:

P M V Y P M V Y

????=+- 即有:

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实际GDP 增长率 从上式可得,从长期来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不受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接近于零。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实际GDP 等于潜在GDP ,所以实际GDP 增长率等于潜在GDP 的增长率。因此,通货膨胀率主要受货币增长率影响。

2.请简述中央银行购买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对该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研]

答:(1)中央银行购买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手段,也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财政赤字资金而发行支付利息的国库券或债券。这些被初次卖出的债券在普通居民、厂商、银行、养老基金等单位中不断被买卖。中央银行可参加这种交易,在这种交易中扩大和收缩货币供给。

(2)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会以两种方式增加:①如果中央银行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债券,则会开出支票,债券出售者将该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该银行则将支票交中央银行作为自己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增加的准备金存款;②如果中央银行直接从各银行买进债券,则可以直接按债券金额增加各银行在中央银行体系中的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的增加就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效应下成倍地减少。

3.假设今年的货币供给是5000亿美元,名义GDP 是10万亿美元,而实际 GDP 是5万亿美元。请计算:

(1)物价水平是多少?货币流通速度是多少?

(2)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而每年经济的物品和劳务产量增加5%。如果美联储想保持货币供给不变,明年的名义GDP 和物价水平是多少?

(3)如果想保持物价水平不变,美联储应该把明年的货币供给设定为多少?

(4)如果美联储想把通货膨胀控制在10%,美联储应该把货币供给设定为多少?[武汉大学2010研]

解:(1)根据计算公式: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水平×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得物价水平为1025

=。根据交易方程:PY MV =,将2P =、5Y =以及0.5M =代入交易方程,可得货币流通速度为: 25200.5PY V M ?=

== (2)若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不变,根据交易方程式可知名义GDP 不变。若每年经济的物品和劳务产量增加5%,即实际()GDP 510.05 5.25=?+=,根据计算公式:名义国民生

产总值=价格水平×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得物价水平为10 1.95.25

≈。 (3)如果想保持物价水平不变,即物价水平为2,则根据交易方程有:

2 5.250.52520

PY M V ?=== 即如果想保持物价水平不变,美联储应该把明年的货币供给设定为5250亿美元。

(4)若通货膨胀控制在10%则物价水平为()210.1 2.2?+=,则根据交易方程有:

2.2 5.250.577520

PY M V ?=== 即如果美联储想把通货膨胀控制在10%,美联储应该把货币供给设定为5775亿美元。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经典: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分) 1. 2.均衡产出 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 平” 4.流动性偏好 5.通货膨胀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是( A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 C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A )。 A.2/3; B.3/4; C.4/5; D.1; 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D )。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 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 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

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 ). 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 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 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7.若消费函数为40+0.8,净税收20,投资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曲线( D ).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单位; D.左移40单位. 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D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 发行货币; D. 为政府赚钱 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曲线左下方、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C).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2

1、按照定义,货币M2是指。() A. M1+储蓄存款 B. M0+M1 C.M1+定期存款 D.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正确答案:D 2、存款准备金比率是指。() A.准备金比贷款的比率 B.贷款比存款的比率 C.准备金比存款的比率 D.存款比准备金的比率 正确答案:C 3、关于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MV=PY,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可以看成货币需求 B.M可以看成是货币供给 C.M作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方程式说明了它是如何决定的 D.M作为货币需求,是内生的,方程式说明了它是如何决定的 正确答案:C 4、如果要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可以。() A.提高超额准备金率 B.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C.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D.降低超额准备金率

5、假设某经济体中央银行向市场中新投放了120万单位的货币,并假定通货存款比为0.1,如果这个经济体中法定准备金率为0.12,超额准备金率为0.08,则该经济体实际增加货币量应为。() A.600万 B.440万 C.400万 D.1000万 正确答案:B 6、实际货币余额等于。() A.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数量 B.硬币、通货以及支票账户余额之和 C.以它可以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来表示的货币量 D.央行印制的货币数量 正确答案:C 7、宏观经济学在说到长期总供给曲线时,这长期的含义是。() A.所有的价格在这段时间都是可变的 B.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得及改变 C.至少部分价格在这段时间是可变的‘ D.至少有一部分生产要素来得及改变 正确答案:A 8、宏观经济学所说的特长期具有下面的特点。() A.所有价格都可以改变,但是生产要素不一定 B.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但是价格不一定 C.生产潜能在变化,一般是增长趋势

最新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D)。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 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 B.就业;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D.微观效率低下。 14.下列各项中不是流量指标的是(D) A.消费支出; B.PDI; C.GDP; D.个人财富。 15.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均计入投资需求(D)。 A.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支出; B.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C.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 D.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 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

宏观经济学第2章 习题与答案

f 第14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投资折旧净投资存货投资净出口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3.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4.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5.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6.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7.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8.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9.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10.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1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2.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13.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14.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15.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16.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17.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就是GNP和NNP之差。() 18.如果一个企业用购买的一台新设备替换一台报废的旧设备,因为机器数量未变,所以企业购买这台新设备不属于投资行为。() 19.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20.家庭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中。() 21.国内生产总值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后的余额。()22.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23.国民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年内对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作了调整后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它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25.居民得到的收入不一定是他们挣得的。() 26.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27.GDP缩减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28.如果两个国家的GDP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相同。() 29.如果200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于199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那么,我们就知道,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比1999年的多。()30.在衡量一国人均GDP时,用总产出除以那些实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劳动力数量。() 31.在甲乙两国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将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两国的GDP 总和会增加。() 32.在通货膨胀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要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

宏观经济学试题1

宏观经济学试题1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政府转移支付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加速数 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货币需求流动偏好陷阱IS曲线LM曲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货币幻觉古典主义极端 结构性失业经济增长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功能财政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货币创造乘数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单一政策规则拉弗曲线经济增长有保证的增长率经济周期黄金分割律倒U字假说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二、判断是非题: 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GN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4、从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 5、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7、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NP与名义GNP的比率。 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 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NP为40万$。 11、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NP中。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 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C.就业; 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C.微观效率低下。

初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和答案

初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和答案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DP和GNI’都是流量概念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 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不对的B.一定是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以下哪个不是存量指标( )。 A.消费总额B.资本C.社会财富 D.投资 4.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5.净出口是指( )。 A.进口减出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

支付D.出口减进口 6.某地区年人均GDP大于人均GNP,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地区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C.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8.在短期内,居民以下哪一部分的数额会大于可支配收入( )。 A.储蓄B.消费C.所得税D.转移支付 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0.在国民收入支出法核算中,住房是属于( )。A.家庭消费支出B.企业投资支出C.政府购买支出D.以上都不是 11.在通过国民生产净值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时,下列说法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 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一)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

宏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五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就是转移支付()? A退伍军人得津贴; B 失业救济金; C 贫困家庭补贴; D 以上均不就是。 2、?作为经济财富得一种测定,GDP得基本缺点就是()。 A 它测定得就是一国国民生产得全部产品得市场价值; 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 C它所用得社会成本太多; D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得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得政府支出就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得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得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得支出加上政府得转移支付之与; D 政府工作人员得薪金与政府转移支付。 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与劳务得支出费=1、5 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A NNP=8、7亿元 B GNP=7、7亿元 C GNP=8、7亿元 D NNP=5亿元 5所谓净出口就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 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得有(). A 家庭主妇得劳务折合成得收入; B 出售股票得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得收入; D 为她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得差别就是()。 A 直接税; B 折旧;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得方法就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得GDP等于(). 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公司间接税()。 A 销售税; B 公司所得税; C 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 GDP B NDP CNI D PI。 三、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GDP与GNP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CPI与PPI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发展是一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

5、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6、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 7、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在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利用过去预期与过去实际间的差距来矫正对未来的预期。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二、简答: 1、简述国民收入核算的两者基本方法。 答:1、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 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卖价来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家庭部门的消费,还有企业部门的投资,政府部门的购买及外贸部门的净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2、法核算国民收入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考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 算指标。 2.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 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 价值。 5.国民收入NI: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给企业的补助 6.边际消费倾向: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用公式可表示为: MPC=△c/△y=β,它只能大于零且小于1 7.边际进口倾向:指的是国民收入Y增加一个单位导致进口M增加的数量,以 导数形式表示也就是M=dM/dY. 8.边际储蓄倾向:指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 用公式可表示为:MPS=Δs/Δy, 它只能小于1而大于零。 9.自发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10.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 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11.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用公式可表示为:k=Δy/Δi=1/(1-β) 12.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用公式可表示为:kt=Δy/Δt= -β/1-β 13.IS曲线:是描述当I=S即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 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线。 14.LM曲线:是描述在L=M即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达到一致时,国民收入与 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线。 15.菲利普斯曲线:它是一条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互相交替 关系的曲线。它揭示出: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二者不可兼得,如果一个经济愿意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则可以实现较低的失业率。π= 16.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7.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的政策。 18.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 总需求的政策。 19.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 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0.“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 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 21.摩擦性失业: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 (每一空格1分,共12分) 1.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 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 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 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 % 。 7. 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25% 。 8.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 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10.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以及各 种转移支付。 10.功能财政思想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12.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LM陡峭而IS 平缓; 12. 在LM平缓而IS 垂直的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二、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8分)

宏观经济学考试练习题

填空题: 1. ()衡量的是经济中每个人收入的总和。在某段时间,若这种测量值下降了,并且下降的幅度较小,就叫 做(),如果下降的幅度很大,就叫做()。 2. 对于价格,大部分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在研究长期问题时,()是一个合理的假设,但是在研究短期问题 时,更合适的假设是()。 3. ()追踪了一篮子固定商品在不同时间的价格。因为这一篮子商品并没有随时间变化,所以这个衡量指标 是一个()指标。 4. 宏观经济学中需要区别的一对更重要的概念是存量和流量。你的个人财富是一个(),而你的收入是一个 ()。 5. 消费者在支付了税金和接受了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后,可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额被叫做()。 6. 由于住房所有者不用支付房租,所以国民收入账户在估算其住房消费时用他们房租的()来计算。 7. 衡量一个开放经济中收入的指标有两个。()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本国和国外获得的名义收入。()是 国内公民和外国公民在该国获得的名义收入。 8. 在完全()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一直雇佣劳动,直到()等于实际工资;也会一直租赁资 本,直到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 9. 在一个特别的生产函数Y=F(K,L)中,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比率不变,这叫做()。 10. ()描述了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其斜率被称为(),代表增加的每一美元()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11. 利率可以视为()市场的均衡价格。储蓄代表了()的供给,投资代表了()的需求。 12. 黄金是()的一个例子,因为它有内在价值。一个经济体如果用黄金作为货币,这个经济被称为实行() 13. 交易和货币之间的联系用方程式MV=PT 表示,这个方程式叫做()。在这个方程式中,V 被称为()。 通过假设V 保持不变,这个方程式可以转化成一个有用的理论,叫做货币的()。 14. 在分析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时,用货币可以购买的产品量来表示货币量往往很方便,M/P 被称为()。 15. 通货膨胀的其中一项成本被形象地称为(),指的是所持货币减少的不便。高通货膨胀使得企业经常更改 其标价,由此产生通货膨胀的第二项成本,叫做() 16. 国民收入核算告诉我们S-I ,或者()必须等于(),其中后者被称为() 17. ()是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物价,例如1美元兑 1.5 欧元 18. 根据()原则, 1 美元(或者任何其他通货)在每个国家都应该具有同样的相对价格水平和() 19. 失业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行业、地区间的需求构成的变化,经济学家们称之为() 20. 当实际工资没能及时调整以使得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时,发生(),随之产生的失业被称为() 21. 油价突然大幅上涨是()的例子,信用卡的大规模普及可以被视为() 选择题: 1.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以下所有问题,除了: a. 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 b. 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的相对市场份额 c. 美国总产出的增长 d. 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进出口量 2. 如果实际GDP 快速增长,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 a. 衰退 b. 萧条 c. 高失业 d. 通货膨胀 3. 在解释一个大型行业中某个小型企业产量的模型中,哪个变量可能是外生的: a. 该企业的产出量 b. 该企业投入要素的价格 c. 该企业雇佣的工人人数 d. 该企业使用的机器数量 4. 下列理由都可以解释短期内工资和/或价格可能是黏性的,除了: a. 长期劳动合同可能会提前确定三年后的工资 b. 许多企业为了避免现有客户考虑其他竞争者,会让自己的产品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2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导论 ※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确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2、经济周期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3、失业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估计,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产出_________个百分点。 5、财政政策通过各级政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 6、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_________,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情况。 7、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研究三种行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三个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行为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 8、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社会中,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变化使经济自动地回到由供给决定的自然水平,政府_______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9、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并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某种缺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一定就能创造_______,而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决定着国民收入的波动。凯恩斯理论也奠定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二、选择题: 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3、如果2000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25,2001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39,那么,2001年通货膨胀率是:() A、4、2% B、5、9% C、6、25% D、11、2% 4、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100万。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A、11% B、10% C、8% D、5% 5、下列哪一种排列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 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 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 C、扩张—谷底—收缩—顶点 D、扩张—收缩—谷底—顶点 三、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计算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价值。() 3、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4、平均物价水平向上运动称为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5、如果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6、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有失业存在。() 7、充分就业就是所有想要就业的劳动者都就上了业。() 8、正如储蓄流量等于财富存量的变化量,投资流量等于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9、自然失业率不是一个常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波动的。() 四、计算题: 1、已知1992年美国名义GDP为60202亿美元(基期),1993年名义GDP为63433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 2、2%,求1993年实际GDP为多少? 2、已知某国1980年价格水平为101、3,名义GDP为6000亿美元,在1980年到2000年期间通货膨胀率为5%,2000年名义GDP为10000亿美元,求该国2000年实际GDP比1980年实际GDP增加了多少?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 、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 、国民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总值; C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

产总值。()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 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 商定 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消费函数,弓I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 、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宏观经济学习题2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2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基本概念 国民收入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个人收入消费国内生产总值 折旧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个人可支配收入奥肯定律名义国民生产总 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GNP折算指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潜在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生产要素要素收入非要素收入物质产品平 衡表体系社会总产值 二.判断题(F,T)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 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 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5.储蓄要求一部分现有产品不被消费掉。 6.用支出法计算的GN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7.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8.用支出法计算GNP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9.从NNP中扣除间接税、政府转移支出,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等于国民收入。 10.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1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12.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 P应小于GNP。 13.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14.用收入法核算GNP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NP,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15.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16,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低于实际的GNP。() 17.奥肯定律反映了产出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反向关系。 18.根据奥肯定律,我们可以用某年的实际失业率与名义GNP计算潜在GNP。() 19.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20.如劳动合同规定雇员从雇主处得到的福利(如免费工作餐……)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则核算GNP时应减去这部分福利性收入。() 21.一般而言,公债利息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的利息支付均不计入GNP。() 22. GN P总量增加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23.由耐用品的消费所提供的服务作为生产性活动计入当期的国民收入。() 24.虽然债券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认为是财富,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却不是财富。 () 三.单项选择题 1.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宏观经济学参考题目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参考题目及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40分,每小题10分) 1.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是什么? 2. 为什么在凯恩斯陷阱区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大? 3.总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出的? 4. 简述通货膨胀的发生原因? 二、计算题(本题60分,每小题20分) 1.一个封闭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C=100+0.9Yd,当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率t=0.2,To=0,计算: (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为多少?乘数为多少? (2)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 (3)假设投资从300增至400亿元,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 (4)假设投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由方程I=300+0.2Y决定的,新的均衡收入水平和乘数为多少? (5) 假设税率t增加到0.4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和乘数为多少? 2. 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 G=50。 求:(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3.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1=0.20Y,货币投机需求L2=2000-500r。求:(1)货币总需求函数; (2)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3)若货币供给从Ms=2500亿元,收入Y=6000亿元时,可满足投机性需求的货币是多少? (4)当收入y=10000亿元,货币供给Ms=2500亿元时,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